第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商业银行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在中间业务中,银行不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常实行有偿服务。文章将先介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并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分析,阐述其风险及介绍他们的防范措施。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首先介绍一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及其在行业内的地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将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按功能与性质分为九类:
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如支票结算、进口押汇、承兑汇票等。
二、银行卡业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三、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收代付款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四、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五、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透支额度等可撤销承诺和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六、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包括期货、期权等各类金融衍生业务。
七、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
八、咨询顾问类业务,是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结合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特点,形成系统的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经营管理需要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财务顾问和现金管理业务等。
九、其他类中间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综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服务于传统业务,银行传统存款利差收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银行传统的经营观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此来推动银行发展、增加银行经营效益的。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越大,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越高,知名度就越响,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所获得经营效益就越多,而且中间业务是连接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纽带,是完成金融产品营销链的基础,所以发展中间业务是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形态发展的客观必然。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风险和收益
首先,中间业务不像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受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一般情况下,只要交易双方认可,就可达成协议。在自由度相对较高的同时,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再谈判中也可能由于疏忽而导致达成的协议存在漏洞。其次。中间业务大多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许多业务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反映,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和金融监管当局难以了解银行的全部业务范围和评价其经营成果,经营透明度下降,不利于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交风险分散于银行的各种业务之中。中间业务涉及多个环节,银行的信贷、资金、财会、电脑等部门都与其相关,防范风险和明确责任的难度较大。投机成分高,由于高杠杆的作用,从事金融衍生业务交易,既存在着大赚的可能性,也存在着大亏的可能性,对投机者来说,很有可能从中渔利,也有可能血本无归。
总之,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从法律上看监管不严格;其次也很难从会计角度出发来估算业务的盈利和亏损情况;而且涉及的行业较多,责任落实不到位。当然还有信用风险和操作等等的因素的存在。作为目前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之一,也是各大银行竞争的热点之一,各银行也都重视中间业务的创新。所以,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很大。
不过,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风险虽然有,但也不是特别大,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的时候,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参与,不直接构成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或负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低成本的稳定收入来源。由于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通常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中间业务收入为非利息收入,不受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而且可以相对持续稳定的给银行提供收益。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前文中说道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中,必须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学习国外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国内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方面的国际合作,比如派遣员工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从我们银行自身来说,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加强监管,尽快对这些中间业务的操作,拿出一套流程和相应的一套监管措施,推进中间业务的创新和风险控制工作规范。就是建立商业银行完善的内控措施。包括了,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操作,审计,同时也要建立新产品立项、验收制度。新产品的开发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管理权限报上级行审批、开发、验收,验收合格后正式投放市场,以及之后对市场效果的预测准确性的把握等,最好都能规范化,流程化。当然这个还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实践,去探索,去完成。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深化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风险的监管,要求各商业银行操作的合法化,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恶意竞争、欺诈顾客等的情况发生。切实把工作重心从审批事务转移到对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业务的监管上来。强化其中间业务操作的透明性,也可以用市场的力量约束这些中间业务的获利者。最后,最好还是能建立起一个针对中间业务发生的各项要素的考核指标,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进行监管。
http://baike.baidu.com/view/2110057.htm
第二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需要多种措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的监管不严,中间业务内控机制不健全,中间业务风险披露机制不健全。本文主要通过叙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类型及特点,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终总结出一些规避中间业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间业务 风险披露机制
防范
引言
未来银行的竞争,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的竞争。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渐转变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发展作为实现金融工具创新、新的利润增长点。但随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风险,使银行蒙受损失。探究商业银行的风险及防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我国中间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银行在这方面的损失。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它们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其他类中间业务。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类型及特点
1.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在履行业务合同时,由于业务对象主观或客观原因违约,不能正常履行合同义务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一种风险。信用风险历来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与资产业务相比,中间业务由于透明度低、灵活性较大,信用风险表现的更加复杂,还具有不确定性。如备用信用证业务,若借款人违约,开证商业银行就要向受益人赔偿损失。又如,在担保业务中,客户因某种原因如破产不能履行合同义务,风险便由银行承担。再如,在场外期权交易中,常发生期权买方因破产或敌意违约而使买方避险目的落空的情况,当场外期权交易远远超过场内交易规模时,银行面临的信用问题更为突出。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银行保安和保密体制不完善,银行内部员工技术操作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电脑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的问题而造成的业务运作风险。例如,银行交易员越权或违反职业道德从事不允许的或风险[1]过高的业务。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中间业务项目因市场定位不准,或者没有对中间业务进行充分的分析而盲目开展造成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的趋势下,客户的要求千变万化,如果在开展一项中间业务之前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不了解客户的需求,市场风险就会产生。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不足,无力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资金支付到期业务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如贷款承诺协议,借款人在协议期内可随时在贷款限额内提取资金,商业银行则必须随时准备提供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流动性是商业银行信用根本保证,在金融市场不够成熟发达、市场流动性监测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办相关表外(中间)业务必须持审慎态度。流动性风险一旦发生,势必引发客户挤兑风潮,进而动摇社会信用基础,导致全社会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
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金融产品内容在法律上有漏洞甚至无法履行,如产品的某些条款未被法律认可、程度欠缺、转换错误、欺诈行为、偷窃、超越权限等。在经济转轨时期,新旧法律法规并存,有的方面还不健全,加大了银行遭受法律风险的可能性。中间业务的发展,常常与金融创新相伴相随,这些创新极有可能超前于我国的立法过程,导致适用的法律不配套,银行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分业经营制度也会带来法律风险。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是分业管理模式,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拓展种容易产生法律风险。我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法律惯例不完全兼容,也是形成法律风险的重要因素。监管政策政出多门,也会导致政策法律风险的产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目前普遍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创新业务迅速增长的今天,法律风险相当大,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1.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特点
1、隐蔽性强。在现代科技支持下, 银行信用卡、电子转帐系统、网上银行等创新手段不断涌现,更增加了中间业务风险的复杂性。同时,中间业务中大部分业务不能真实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现有的财务信息很难全面反映中间业务的规模与质量, 致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了解银行的全部业务范围和评价其经营成果,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潜在风险作出正确的认识和分析, 难以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2、自由度较大且估算难度高。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没有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 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中间业务, 大多数不需要相应的资本准备金, 无规模的限制, 只要交易双方认可, 就可达成某些业务协议, 这样容易刺激中间业务的扩张。同时, 中间业务的交易, 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 主要集中在银行和证券商手中, 有交易集中化趋势, 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和中间业务的高杠杆率联系在一起, 使得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既存在较大盈利的可能, 同时也必然潜伏着巨大损失的可能。在国际上曾先后发生过因进行衍生交易而造成一系列巨额亏损的事件。如巴林银行事件、日本大和银行事件、日本住友**等等。
3、风险分散于银行的各种业务之中, 呈多样化。一般来说,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资产负债业务的风险低, 但由于中间业务的品种繁多, 既有传统的项目,又有新兴的项目如金融衍生工具,还有很多待开发的项目,个性差异大, 因此涉及的业务风险也有多样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都会包括在内。同时中间业务是多元化经营业务, 商业银行的信贷、筹资、信用卡、国际金融、财会、信息等部门都与中间业务有关, 风险点较多, 防范风险的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的监管不严
1、对中间业务的监管重视程度不高。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大规模发展还刚刚起步,它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中间业务的监管还不是金融日常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严重滞后,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同程度地潜伏着风险隐患。
2、监管部门没有出台完备的监管法律法规。统一、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稳健进行的基础。目前,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的有关法规还不系统完整,不详细充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只是原则性地对中间业务的管理提出了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的违规行为也没有具体的监管处罚办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细致的中间业务法规。
2.2中间业务内控机制不健全
1、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备。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起步较晚,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不完善。利用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不完善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问题以不容忽视。
2、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管理不严,操作的透明度不高。部分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运作中,存在管理不严、操作的透明度不高的问题。有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对承兑和贴现的票据审查不严,擅自放宽业务条件,对不具有贸易基础的商业汇票办理承兑和贴现,甚至银行内部人员与犯罪分子内外勾结,弄虚作假,违规办理票据的承兑和贴现,给银行造成损失,[2]这也是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
3、专业人才及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无论在专业人才,还是在技术装备和 技术手段上,对中间业务发展支撑力度都不够,既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设备,又缺乏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国际金融、投资、证券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部分人员知识老化,业务素质不高,营销技能不全面,议价能力较低,制约了新产品推广和中间业务服务质量的提高。[3]
2.3中间业务风险披露机制不健全
商业银行的现行财务报表特别是在中间业务信息方面的披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现行财务报表主要是披露历史信息,无法较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对未来状况的预计;对整个经营可能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如衍生金融工具、或有事项等在财务报表中无法予以反映;财务报表只能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经济事项,而对于实体在报表截止日至报表报送日之间发生的重大
[4]的、足以影响或改变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非调整事项和中间业务事项,就不可能及时披露。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防范
3.1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监督
1、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多样复杂化的特性,银监会应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即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做好有关中间业务的审批或备案工作,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1)央行应严格审查拟开办业务品种的风险特征合防范措施、成本合收益预测、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等资料的完整性。(2)要稳妥谨慎地开放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在目前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下,草率开放我国目前尚不成熟的中间业务市场,显然不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开放应该是一个渐进、稳妥的过程,应该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较为完善,金融体系逐渐健全,证券市场运作规范,法规制度建设齐备,国际
[5]金融环境稳定,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增强等条件下进行。
2、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管理。(1)各商业银行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算体制,统一中间业务会计制度标准,完善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科目,保证中间业务核算的真实和完整。(2)在基层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大业务核算的同时,建立单独的中间业务核算系统,保证中间业务核算的真实性。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对风险的预测,提前做出安排,消除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基层商业银行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分清并项业务的效益性,及时把握发展方向,有利于增强监管方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的操作性。
3、制定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增强可操作性。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交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稳发展,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中间业务法规。
4、加强中间业务网络监管和稽核监督。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实行网络化监管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商业银行引进先进的电子金融技术,创新各中间业务的同时,监管部门应相应建立配套的网络监管和安全预警系统,提高
[6]金融预测及化解风险的能力。3.2完善中间业务内控机制
1、完善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商业银行要针对每一种中间业务的重要风险点,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限制,对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重点防范;要完善中间业务的操作规程,从基本制度上保证中间业务经营活动的安全性,各个经办部门必须根据上级行的授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所规定的程序办理各类中间业务,稽核审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则根据操作。
2、加强中间业务风险的基础性管理。首先要坚持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制度。例如对较长期限的贷款担保和承诺,应定期(3个月、半年或一年)重新协商合同条款,以减少信用风险。其次要制定保护性条款,审核授权买卖的证据,要求对方支付保证金或抵押金。还要合理确定和调整中间业务的价格,按客户的信用等级与业务的风险系数收取佣金。例如,在美国,期限短、质量好的备用信用证业务收费率为担保金额的25—50个基本点;期限长、质量差的[7]收费率为125~150个基本点。再者要重视前台交易和后台管理的结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管理人员不但要管好前台交易,也要加强对后台的结算、报告系统的管理,强化管理、交易、清算三分离体系。
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开展中间业务对专业人员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中间业务人员的培训,严格上岗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服务水平,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银行最大限度地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在监管人员培训上,中国银监会也将继续采取多种方式,挖掘国内外资源,加大对监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金融创新对[8]监管的要求。
4、坚持中间业务经营的自律制度。(1)在现行的分业管理模式下,严格业务经营范围,规范业务经营领域。(2)对目前中间业务信用风险度相对较高的担保、票据承兑、贴现等业
[9]务要视同贷款严格管理,比照贷款管理办法执行,一旦发生风险,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3)坚持协议的合规、合法性。很多中间业务都是以委托或代理的形式开展的,而双方协议是中间业务的基础环节,委托人的口头表示不能成为办理业务的依据,应当坚持合同的书面化,并对委托凭证进行严格审核。(4)坚持不为客户垫付款项的原则开展代理业务。代理业务要先付款,再代理;代收业务也要先代收款项,再统一清缴。对客户双方发生的经济纠纷,银行不得介入。
3.3规范中间业务风险披露机制
商业银行应当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及时、准确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真实、准确地向监管部门报送报表资料和对外披露信息。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前提条件是对风险的大小可以进行评估。对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主要是包括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本金的大小,客户的类型和相关信息、资产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的类型等。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和财务会计准则的制
[10]定者应借鉴国际上的相关规定对中间业务各个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
参考文献:
[1]竺彩华.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及防范[J].银行家,2006,(12):21-24.
[2]周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监管于内控[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7):33-35. [3]刘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8,(10):34-37. [4]谢海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风险及防范[J].天府新论,2001,(1):11-13. [5]段贵昌,王丽娜.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探析[J].济南金融,2005,(8):26-28.
[6]马鹏,惠淼枫.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2005,(3):21-24. [7]陈晓明.浅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及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7-9. [8]王书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山西科技,2005,(6):22-27. [9]罗坤.浅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J].广西金融研究,2007,第(11):32-35.
[10]罗嘉欣.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创新中的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5,(10):14-17.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班级:109060401
学号:10908060107
姓名:郝敏
摘要:近年来, 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网络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使得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变得越来越突出, 并出现了高发的态势。如何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经验,对加强和改善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银行数据统一集中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减少损失成为金融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在2004 年正式发布的《新资本协议》中把操作风险纳入管理框架内,对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国来看,近几年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大案要案及重大违规事件频频发生,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既影响了银行的社会形象,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操作风险,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吸取管理失败的教训,建立科学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成为我国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
操作风险,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操作风险是仅将存在于商业银行“运营”部门的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并将其界定为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致的潜在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商业银行可以控制的风险,但不包括外部事件,如监管者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广义的操作风险是将操作风险定义为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之外的一切金融风险。这个内涵很广泛,它的优势在于涵盖了所有市场和信用风险以外的剩余风险,但该定义使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计量非常困难。银行业普遍认同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 失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突出强调了银行内部人员操作和业务系统因素所导致的操作风险。对风险进行量化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趋势,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均已开发出成熟的度量模型。与它们相比, 操作风险识别困难, 发生范围广泛, 损失资料难以收集, 损失程度难以确定, 因此, 在这一领域还远没有达成共识。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世纪90 年代以后,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近两年有急速上升的态势。从已披露的案件来看,触目惊心!如2005 年发生的中国银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10 亿元诈骗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6.45 亿元按揭贷款骗贷案;2006 年,深圳发展银行违法放贷总额15 亿元、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开平支行前行长4.82 亿美元资金挪用案、2006 年交通银行沈阳分行2 亿元巨额客户资金诈骗案等。,2007 年中国银监会决定对被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的8 家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行政处罚,金融诈骗大案频频发生,可见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严重性令人担忧。从国内的现状来看,造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内商业银行频繁发生大案要案, 表明其自身的免疫力还不高, 其内控制度仍存在严重缺陷。大多数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往往滞后于业务发展, 尤其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另外, 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 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 内控制度缺乏刚性。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完全起到查错防漏、控制操作风险的作用, 稽核审计职能和权威性没有充分发挥。大多数银行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在经营层面分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未设立专 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来统一谐调。对于对同一类型的操作风险,即使在同一银行的不同分行做法也各不相同,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和自发性。2.内控机制执行力弱,操作风险管理未能实现全面覆盖
内控机制是对银行内部管理活动进行衡量和纠正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控制商业银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盗用公款等行为的发生,它属于操作风险管理最传统、最原始的手段。从我国银行业最近暴露出的操作风险的诸多案件看,规章制度不落实、执行不严格、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严重。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 设,消除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蚁穴”,已是当前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任务。操作风险未能全面覆盖。其突出问题在于产品创新管理混乱,缺乏面向市场的产品管理组织框架,“新产品开发-评估论证-申报审核-研究设计-完善内控-成熟移交-形成品牌”的创新流程尚未建立。
3.员工队伍管理建设不够, 岗位职能划分不明、责任不清
长期以来, 我国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上存在着一个错误的理念, 即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 轻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 似乎只有基层操作人员才有引发操作风险的可能。这种管理理念对双方都不利。一方面, 对于基层操作人员而言, 过于严格的管理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 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松懈的管理往往会使高层管理者轻易丧失原则,从而导致金融腐败。其次,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在人员的选拔任用上, 既没有对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工作当中又放松了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得部分员工在思想方面自律性较差。另外, 部分商业银行的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和近亲属回避制度等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有的网点主要负责人或重要岗位人员在同一机构、同一岗位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有的甚至多名直系亲属在同一机构不同岗位担任要职。这必然会给一些价值观扭曲的人以可乘之机, 导致银行业的贪污、挪用、盗窃等现象不断出现, 资金流失严重。
三、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发展历史悠久,在管理方面有较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此列举几点来说明:
1、强烈的风险意识
西方发达银行普遍认为, 操作风险的控制并不是业务流程中可有可无的附属产品, 而是为实现经营目标所必须承担的, 因此自上而下树立强烈的风险控制意识非常关键。首先, 必须赋予操作风险控制以明确的价值取向。明确操作风险与银行成本、收益以及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 使所有员工意识到, 其实施的风险控制行为, 能直接使他们自身受益。其次, 有高层管理者的支持。高级管理层坚信, 操作风险的控制过程能给银行带来价值, 增进运行质量, 降低波动性。
2、细分的管理流程
西方发达银行清晰地认识到, 操作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操作环境中的有害识别与控制,为此, 它们往往会根据一个非常详尽细化的管理框架来设计管理流程, 其中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分析、控制、监督和报告等环节。在每个环节, 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程序和步骤, 以增强流程的可操作性。例如,关于风险监督, 它们会建立一套操作风险的监控程序, 尤其要为操作风险建立衡量标准或关键的风险指标, 以确保重大风险事件的相关信息被传递至适当的管理层。与此同时, 它们还会强调细分的管理流程是体现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上的一个动态持续的和协调的过程。
3、协作的内部关系
操作风险的管理散布于各业务岗位, 这种分散性特点决定了具体业务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必须承担第一位的责任。西方发达银行为了有效地管理操作风险, 加强了业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有三个含义: 一是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要从运营环境中提取必要的风险信息及时提交风险报告, 制定控制政策;二是银行各个业务部门各司其职, 负责执行政策, 管理风险;三是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审核, 以建立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 确保操作风险、管理过程的统一性, 并且确保按照适当的控制程序加以进行。
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的具体措施
1、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建立集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监督部门为一体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银行风险控制,形成以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横向拓展到各相关业务部门,纵向延伸到基层营业机构的操作风险全面管理体系。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加强上下联动,协调部门沟通,定期召开操作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分析内外部操作风险形势,评估风险暴露程度,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加大内控制度的建设及执行力度
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尽量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一是营造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氛围。注重全体员工树立操作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有利于控制操作风险的正向激励机制, 鼓励员工增强防范操作风险的责任和意识。二是确立符合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体系。将操作风险统一纳入全行的资本和风险管理体系, 使操作风险管理覆盖全行所有的运营层面和业务领域。明确董事会、高管层、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操作风险职责, 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加快机构扁平化改革和整合步伐, 逐步撤销低效网点, 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业务操作流程, 运用组织控制和考核轮换的方法, 明确各岗位或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划分, 严密分级授权。形成银行内部审计、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纪检、监察等互为补充的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披露作用, 与外部审计、银行监管一起, 形成对操作风险外部监管的有效补充。三是提高内部审计等检查监督水平。学习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 普及审计创新意识, 提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通过各类稽核、检查,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四是注重内部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 给予内部控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决策支持。
3、借助科技手段, 建立健全操作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和完整的内控信息反馈机制 商业银行应按照《协议》框架要求,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从操作风险分类定义、组织流程、操作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控制和评估、操作风险数据库、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 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法, 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的操作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 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时, 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 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系统和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 使各项决策和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 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及时协调解决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消除信息传导失真, 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
4、提高银行员工的素质水平,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现阶段,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最大的两个潜在风险操作失误和欺诈都与人有关,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商业银行应以人为本,全面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这是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也是操作风险管理最核心的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提高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正确理解操作风险的涵义,自觉规范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并杜绝各种欺诈行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文化是无形的约束, 确立风险防范理念, 将直接影响到银行广大员工日常的工作态度, 并形成习惯, 久而久之凝聚为风险控制文化。文化一旦形成, 就变成一种力量, 直接指导、激励和约束着员工的行为。因此, 只有风险控制文化以高标准的理念和思维要求各级管理者时, 操作风险的管理才会积极主动。
(2)针对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操作风险,要加强对业务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降低操作失误出现的频率;加强对业务人员业务规章、流程的教育,确保业务操作符合各项规章和流程的要求,做到有章可循。
(3)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建设企业文化、开展警示教育,警钟长鸣,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防腐抗变的能力、构筑坚实的道德防线上狠下功夫;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学规学法,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遵章守法;要警钟长鸣,加强对有不良行为员工的转化教育,严防道德风险。(4)建立公正、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商业银行可以一方面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基层管理人员突出内控管理职责的考评;另一方面加大对执行不到位人员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同时,推行职位分析、设计方法,对所有岗位实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岗位的基本岗位要求及人力资源配置要求,要根据每位员工的品德和业务能力,结合不同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分配适合的岗位。
5、将操作风险纳入管理文化建设中,打造基层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尤其对于新入行员工,要在他们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将内控文化理念灌输到他们的思想中,为操作风险的防范做好最基本的准备。其次,加强内控安全意识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员工对内控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认真解析一些典型案例,强化柜员自觉规范操作的意识。最后,强化内控优先的意识。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制度执行的关系,将内控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克服制度阻碍业务发展的偏见,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尹培军,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财经界,2009.7,144-145
2、毛悦宁,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与化解,金融发展研究,75-76
3、胡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10,30-32
4、纪乃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经济问题,2005.10,69-70
5、任辉,关于我国银行业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研究,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10,38-41
6、余琼花,对防范和控制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思考,科技信息,401-403
7、关景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河北金融,2009.10,33-36
8、朱彦青,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初探,金融经济,137-138
第四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在当今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传统业务的优势正在日益削弱,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正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电子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已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趋势。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尽快在经营思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经营方式上转变观念。把开拓中间业务提升到事关商业银行振兴与否的高度上来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拓展中间业务。
拓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扩大负债、资产业务规模的需要;是商业银行减少经营风险的需要;是商业银行增加经营利润的需要;是商业银行增加竞争地位的需要。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的对策宏观上从四方面讲:(1)要彻底转变经营观念,更新经营思想,调整经营战略。(2)按照中间业务的开展,重新设置相应机构。(3)全方位开展中间业务。(4)大力发展电话银行、家庭银行、电子银行,以拓展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完善、快捷的金融服务。(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再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应遵循实际出发的原则;效益的原则;服务原则;与传统业务结合的原则。根据他们原则,近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设计有四方面内容:
1、租赁业务;
2、“网上银行”业务;
3、咨询业务;
4、代理业务。其中“网上银行”业务的拓展在科技、网络发展的今天尤其重要,要在信用卡的基础上完善、拓展;在网络终端的领域、“短信业务”、“金融e通道”进行创新。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策略
第五篇: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我国金融市场下的业务项目日趋多元化。即便是当前金融市场体系较为成熟的先进西方国家中,内部控制也仍然属于一项与财政、经济息息相关的热议话题。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关于会计内控体系建设并非有多么健全与完善,还依然需要向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金融组织机构予以借鉴经验和学习。基于此,文章阐述内容视角主要与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及风险防范有关,以期望通过笔者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会计内控建设有关问题的粗浅性阐述,对相关业界同仁提供一定微末帮助。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经营;经济;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01
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属于以货币经营或相关金融市场衍生产品业务项目运营为主的特殊金融行业。可以说,商业银行每笔金融业务都会涉及到资金转入、转出等形式的资金流动。因此,商业银行在市场化运营机制下,其运营资金业务项目也多来源于负债性质,并对金融市场中的信用体系高度依赖,属于一项高风险金融行业机构。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必须要利于资金风险管理等去考虑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建立,以此来降低金融业务的市场运营风险。
一、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一)内部控制体系结构完善程度低
诸如中国建设、工商、及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虽然已经在我国市场化运作条件下上市多年,但真正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金融业相比,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会计内控建设还稍显薄弱。具体问题表现为:一是财务会计单位职责不明晰。随着商业银行机构改革要求的深化作用影响及会计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会计职能也由最初的单一化发展为了多元化会计实务处理性质,一定程度上客观提升了单位财务核算执行质量。然而,有关于单位的清算中心、营业室、核算中心、金库管理等的内部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也并非有多规范,进而弱化了会计主体管理职能。二是人力资源整合配置不够合理。特别是针对于一些金融业务品种较为丰富多元的前提下,有些岗位人员不是空缺就是配置不够合理,难以处理好这些金融业务项目。三是功能发挥重复。主要是一些上级银行部门会对某一特定金融业务或项目问题展开重复检查,故而实则影响了会计内控工作执行。
(二)风险动态预警相对缺失
依照“审计谨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单位会计内控涉及到的风险控制都是强调以预防为主。然而,针对于当前现行的会计内控建设而言,其对单位金融业务处理更为倾向于时候检查及监督控制,对于一些突发性的风险因素未能周全考虑在内。同时,在风险预警防范手段方面,多数商业银行机构也并没有在技术开发与业务项目配套的财务内控软件,所以很多会计内控视阙下的实务处理发现问题时不能及早预警,风险防范作用明显缺失。
(三)未能形成会计监督合力
当前,商业银行在上级行与基层行之间的会计主体管理、职能监督、业务检查等未能形成自上而下的标准化、统一化会计内控体系制度,甚至有些行与行之间的职能发挥互相抵触。另外,由于不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人员或内审的职业判断能力较低,综合业务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针对于丰富多元的金融业务项目也并非能够全盘熟知,缺乏必要的评估、分析能力。同时,银行稽核内审仅对会计核算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但如果只检查有些印章、会计凭证等还是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审职能,这对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实务处理的风险控制十分不利。
二、商业银行强化会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主要对策研究
(一)完善适应行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机构在健全适应行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度方面,应能坚持“分层定位”原则思想。一是要针对内部各会计职能岗位的内控职责进行部署和分工,这是单位建立必要的会计内控体系机制的实施基础。为此,在决策方面,应能尽快对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予以健全和完善,可以结合金融银行股份制予以整合和优化,并配套建立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规范制度。而管理层面,应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具备反应迅速、运作有效、及时整改、及早预警等功能特性。同样,业务操作层面,应能周全考虑金融业务品种、岗位内控职责、风险防范等现实问题,制定出权责清晰的内部业务处理流程。同时,要在完善经济管资本管理的有力基础上,考虑国家货币与外资货币在证券交易、衍生金融业务、资金交易等的对外业务体系建设,且要配套健全的内部监督及控制制度。
(二)构建科学的风险监测及预警管理机制
在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普遍同金融业务项目建设处稽核中心且在贯彻集中稽核的操作机制下,笔者建议风险监测及预警管理的有关权责交由到稽核中心。同时,针对于核算中心工作涉及到的综合柜与联行柜相关职责,应改变稽核中心过去的事后监督处理,强调实行事中管理、风险监测及预警处理、事后监督的综合一体化管理职能。另外,要善于开发信息化财务软件,并在信息化平台中配套建立必要的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提高风险监督的实践处理及信息化监测的应变能力。
(三)整合资源用以形成会计监督合力
在实践工作机制中,商业银行机构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及发挥出必要的风险防范能力时,应能对稽核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督予以重视,并非单纯的对业务风险进行事先预防。为此,一要加强稽核单位与被监督部门的定期组织联席会议执行,在会议中集中就稽核监督中发现的近期问题进行整改与处置,并通过监督考核机制规范被监督单位的实践行为。二要确保稽核单位和再监督部门所达成的联席会议机制并非流于形式,应能针对内审、纪检监察等有关合作单位予以职能协调,目的是针对于重复监督的业务项目或问题进行明确,最大化提高监督执行效果。同时,要针对于信息共享等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治,以提高风险监督隐患的处理成果。
三、结语
商业银行为了保障会计内控体制下有关业务活动组织进行的有效性,提出必要的风险预警防范对策应能满足单位金融业务处理、纪检监察等工作的政策要求,进而才能为每一项会计实务业务处理提供良好、可靠的操作规程及标准。同时,商业银行应保障会计内控体系建设能够权责明晰,同时具有相互制约的授权体系,可以凭借内部奖惩激励机制狠抓内控机制贯彻落实等,以切实保障单位会计内控监督及风险预控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位薇.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才智,2013(22).[2]黄伟宏.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新金融,2011(7).[3]刘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与会计概念框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