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纳雍县棚户区改造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纳雍县棚户区改造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快消化我县存量商品房,进一步规范棚户区改造资金的拨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拆迁群众住有所居、购房能够享受优惠、资金安全运行和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中棚户区改造资金主要包括:中央、省、市专项补助资金;本级财政预算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资金;其他资金。
第三条棚户区改造资金实行“中央定额补助、省级配套支持、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县政府筹措”的筹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
第四条棚户区改造资金实行专人负责、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分账核算,规范使用、确保资金安全。棚改资金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金使用实行集体会审下的报账制,项目法人必须对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负责。
第五条棚户区改造资金要严格报账手续,规范结算行为和报账程序,从严控制现金支出,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第二章资金管理
第六条 申请拨付拆迁补偿类资金需提供的材料:
1、补偿协议;
2、个人账户(户名及账号);
3、身份证复印件;
4、拆迁补偿户出具收款收据或收条。第七条 拆迁补偿类资金拨付流程如下:
棚改对象与县房屋征收与补偿局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收款方(拆迁户)提交相关资料--→县房屋征收与补偿局初审资料--→县房屋征收与补偿局集体研究并报纪委备案--→融资平台审核资料--→农发行审定资料--→融资平台向农发行申报用款计划--→农发行向融资平台拨款--→融资平台从农发行划帐到商业银行--→向房开企业支付拆迁户购房首付款+向拆迁户支付余款。
第八条 为确保棚户区改造拆迁群众住有所居,棚改对象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才能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1、持有在县城规划内的购房合同(购房意向协议书)或购房定金收据,贫困户家庭人均购房面积不高于25平方米,非贫困户家庭人均购房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才能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2、在县城规划内须有一套以上住房,且不在棚户区改造范围(以房屋产权证明为依据)。
第九条 对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公共服务现房的,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支付开发企业60%的购房款,房屋交付使用后支付30%的购房款,一年后如无工程质量问题,支付剩余10%的购房款。拨付的购房款一律进入监管账户(房产局、银行、房地产企业三方监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第十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属于国有的固定资产,县房屋征收与补偿局要做好房屋测绘登记,并按有关补偿标准计算核定后报县财政局国资股审核备案。
第十一条 引入中介机构拆除房屋,拆除费用纳入融资贷款预算,并按相关规定和农发行的要求进行资金拨付,拆除工程完工后报账需提供的材料:
(1)工程结算单;
(2)项目监理部门提供工程进度表及监理报告;(3)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审计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5)税务发票;
(6)直接通过转账方式支付到施工单位(合同签订方)。第十二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管理费用纳入融资贷款预算,按照相关规定和农发行的要求进行资金拨付。
第三章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县房产事业局要充分利用房源超市,搭建好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五证”齐全的房地产开发房源必须全部进入房源超市,为棚改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系统、实惠的销售平台。进入房源超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给予棚户区改造对象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对棚改拆迁户购房优惠不低于总房款的10%。
第十四条 县房产、发改等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价快速上涨。
第十五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拆迁户的支付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棚改对象要随到随办,优先办理,优先划款。
第十六条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合同约定时间如期向棚改对象交房。
第十七条 县房屋征收与补偿局要初步审核棚户区改造进度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县房屋征收与补偿局和县房产事业局要实行资源共享,要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及时了解、掌握资金到位、使用,房源销售和工程进展情况等等。第十八条 融资平台负责棚户区改造融资贷款工作,审核申请拨付资金额度和工程进度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补偿资金和工程建设资金的拨付,财务管理等工作。
第十九条 县纪委、县监察局、县审计局负责对棚户区改造工作期间的所有程序、过程、行为、资金收支、工程建设等进行跟踪、监督、审计等。
第四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理。
1、企业或收款方提供虚假数据和资料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的;
2、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源销售和协议签订中弄虚作假的;
3、工作人员疏于管理、严重失职,导致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混乱的;
4、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损失和重大浪费的;
5、对出现的问题不及时改正或整改不力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精选)
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棚户区改造工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行政区域内的棚户区改造,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棚户区改造,是指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棚户区进行综合改造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棚户区,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房屋建筑密度大、结构简陋、质量差、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大(包括经房屋鉴定机构鉴定为C、D级的危旧房屋),使用功能、配套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区域。包括国有土地上棚户区和集体土地上棚户区(城中村)。
第四条 棚户区改造应当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统筹兼顾、分类实施,依法征收、安置先行”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 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棚改办)是本市棚户区改造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棚户区改造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规划、国土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市棚改办设立的派出机构,负责与棚户区改造相关的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第六条 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棚改办)具体
负责本辖区内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业务上接受市棚改办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沣东新城(以下简称开发区)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由其管委会负责,项目所在区人民政府应当予以配合。
开发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制工作,由项目所在区人民政府负责,开发区管委会应当予以配合。
第八条 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经营企业,应当配合、支持棚户区改造工作。
第九条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涉及的人口、土地统计数据以所在区公安机关、国土部门提供的基本情况表为准。
户口迁出集体土地上棚户区的在校学生、服役士兵、服刑人员在改造时享受村民同等待遇,其他非农户籍人员不享受村民同等待遇,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棚户区改造应当以政府投资为主。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可以依法成立改造建设公司,负责棚户区改造的融资和安置项目建设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当与确定的投资主体签订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投资数额、改造规模、协议解除条款等。
第十一条 设立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及亏损项目补贴。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的归集、使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符合规定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可以依法发行企业债券或者中期票据,专项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
第二章 改造项目管理
第十二条 棚户区改造实行计划管理。市棚改办应当会同市发展和改革、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棚改办应当根据批准的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全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和改造项目计划。
对存在社会公共安全隐患或重点项目建设需要,确需进行改造的棚户区,可以优先纳入改造项目计划。
第十三条 编制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棚户区改造控制性规划等要求,统筹考虑居民安置、环境风貌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的基础上,由区棚改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并报市棚改办备案。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应当经专家论证后报市棚改办审批。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会议委托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第十四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项目概况、改造模式、投资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方案、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方案、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资金证明等附件。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还应当包括原村民社保、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新经济组织组建及撤村建社区等内容。
第十五条 已经备案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及时备案;已经批准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程序报批。
第三章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制
第十六条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制,是指在集体土地上棚户区列入改造项目计划后,对户口性质、经济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土地性质进行转变的行为。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应当坚持改制先行、改建跟进的原则。第十七条 列入改造项目计划的集体土地上棚户区,应当及时将农业户口依法转为非农业户口。
第十八条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在组建新经济组织前,应当依法进行清产核资。清产核资结果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会议委托的村民代表会议确认并公示。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清产核资结果,制定资产处置方案和组建新经济组织方案,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会议委托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
农业、财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监督。
第十九条 新经济组织组建后,依法撤销村民委员会,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设立、人员组成和工作经费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制后,村民的入学、就业、养老、医疗、低保等统一纳入城市保障体系。
第二十一条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制后,其原有的基础设施纳入市政统一管理范围,其原有环卫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由市容园林部门纳入城市管理体系统一管理。
第四章 土地利用
第二十二条 棚户区改造用地应当优先纳入用地计划。安置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地,开发用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或者批准后,国土资源部门可以对土地资料进行审核,并依法对土地进行确权或者按程序报批后转为国有土地。
第二十三条 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综合用地指标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改造综合用地之外的土地,依法给予补偿后按有关规定储备。
改造综合用地应明确安置用地和开发建设用地的地块、规划指标。第二十四条 依据节约土地、集约用地的原则,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少量非棚户区土地可以统一规划,合并改造。
第二十五条 城市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属1987年1月1日以前购买的,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属1987年1月1日以后购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规划建设
第二十六条 棚户区改造涉及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且项目用地基本具备建设条件的,应当优先列入城市建设计划,与棚户区改造同步进行。
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配套设施应当与安置项目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第二十七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应当编制控制性规划,严格控制项目容积率,不得因单个地块资金平衡等问题突破规定的容积率。鼓励采取捆绑式连片改造方式,在一定区域内统筹平衡。
主要历史街区、文物景点周边等重要地段的改造规划(应当包括城市设计内容),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 改造项目代征的市政道路、城市绿化等用地,应当依法移交;暂不具备移交条件的,由区棚改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分别向市政公用和市容园林行政管理部门承诺移交期限,并签订《临时委托代管协议》后报市棚改办,由市棚改办函告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等后续手续。
代征的市政道路用地应当在改造项目开工前移交。
第二十九条 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涉及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个人所得税可以依据有关政策规定予以减免。
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安置面积部分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含代收资金和地铁专项配套费);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其安置面积与开发面积之比在1∶1.5以内的开发面积部分,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含代收资金和地铁专项配套费),超出11.5∶的开发面积部分,减半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含代收资金和地铁专项配套费)。免收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城市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镇公用事业附加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电力、通讯、有线电视及从事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的企业要按照相关政策对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进行适当减免。
国有工矿企业出资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自身棚户区改造的,对企业用于符合规定条件的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三十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应当整项目拆除。房屋拆除工作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
第三十一条 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每单元平层不得超过8户,安置房建设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第六章 征收与补偿
第三十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各自权限负责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征收与补偿工作。开发区范围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征收与补偿工作,由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市人民政府委托的权限具体负责。
第三十三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在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或者取得市棚改办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依法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房屋征收决定作出前,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将征收补偿方案报市棚改办备案。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征收补偿方案应当经市棚改办审核。
政府投资项目的安置楼建设资金应当足额到位、专款专用。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应当在征收补偿方案审核前,按照相关规定设立安置房建设资金监管账户,缴纳监管资金。
第三十四条 区棚改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与被征收人或者公有房屋承租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补偿安置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征收人房屋的权属、地址、面积、用途、结构等;
(二)补偿方式、补偿安置标准和结算方式;
(三)安置房屋的权属、地址、面积、用途、结构;
(四)过渡方式、过渡期限;
(五)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
(六)其他应当明确的事项。
征收补偿协议签订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约定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十五条 区棚改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与被征收人或者公有房屋承租人在规定期限内达不成征收补偿协议,或者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区棚改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应当拟定补偿方案,并报市棚改办备案,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机关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棚户区改造范围内予以公告。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改造项目,补偿方案应当经市棚改办审核。
被征收人或者公有房屋承租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被征收人或者公有房屋承租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又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棚户区改造房屋补偿实行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被征收人可以自主选择补偿方式。
鼓励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鼓励征收人采取购买现房的方式进行安置。第三十七条 国有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产权面积、性质认定,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的标准,以及过渡期限、临时安置补偿费、搬迁补偿费、奖励费等,按照《西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房屋评估工作按照《西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执行。第三十八条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未进行产权登记的房屋,以合法宅基地内已建成房屋二层以下(含二层)建筑面积为依据,按照住宅性质房屋给予补偿安置。2006年6月22日以前已建成房屋二层以上(不含二层)部分的建筑面积按照残值(即重置成新价)给予补偿。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屋建筑面积与原房屋产权建筑面积相等部分,按照新建房屋的综合造价(不含配套费和楼面地价)与原房屋市场评估价互找差价结算。就近上靠套型超出原房屋建筑面积部分,按照新建房屋综合造价结算。房屋评估工作参照《西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执行。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前在册农业户籍人口(含参与集体分配的户口单列无房户)原房屋产权建筑面积人均不足65平方米的,按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65平方米的原则进行安置,补偿安置面积与产权面积的差额部分按新建房屋综合造价结算。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原房屋产权面积中置换一定数量的经营性用房,用于在册农业户籍人口的生活保障。具体置换面积和结算标准,应当在补偿方案中予以明确。
第三十九条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临时安置补偿费、搬迁补偿费、奖励费等参照《西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过渡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6个月。过渡期限自被征收人交付房屋之日起计算。超过补偿协议约定过渡期限的,自逾期之月起,每月按原标准的2倍支付临时安置补偿费。
第七章 回迁安置 第四十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安置房建设和回迁安置工作,由所在区棚改办和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工作完成后,应当优先建设安置房,确保按时回迁。
安置房楼位、户型、平层户数及配套设施等内容应按相关规定征求意见并公示。
改造项目安置房屋的交房条件和标准应当与协议约定内容相一致。第四十二条 用于产权调换的安置用房达到协议约定条件后,区棚改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应当及时发布回迁安置公告,告知被征收人选取产权调换房屋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关事项。
第四十三条 制定回迁安置实施方案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回迁安置实施方案应当包括分配原则、过渡费结算、楼层朝向调节、收费标准等内容。
第四十四条 实行产权调换的安置用房,按照征收补偿协议有序分配。被征收人安置多套房屋的,应当在公示房源内按照高、中、低搭配的原则选取。
房屋所有权登记部门应当及时为被征收人办理产权调换房屋的登记手续。第四十五条 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的物业管理工作按照《西安市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六条 区棚改办、开发区管委会相关机构负责区域内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建设、回迁安置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以及被改造村的历史沿革、人文状况和村域风貌的影像录制、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因投资主体自身原因,严重影响被征收人按期回迁,不能保证改造项目正常运行的,由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协议约定另行选择投资主体。
第四十八条 棚户区改造应当依法征收、文明搬迁。
实施单位在改造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弄虚作假,侵占、私分集体资产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备案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和征收补偿方案与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不符的,由市棚改办书面告知编制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市、区人民政府责令其改正。
备案的补偿方案与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符的,市棚改办应当告知有权作出补偿决定的人民政府。
第五十条 棚户区改造实施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改造,未按照方案进行改造,或者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方案的,由市棚改办依法处理。
第五十一条 在实施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违反土地、建设、规划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理。第五十二条 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监督。第五十三条 棚户区改造管理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航空产业基地及市辖县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参照本办法执行。
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航空产业基地和市辖县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以及上述范围内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应当报市棚改办审批。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西安市人民政府2008年7月28日印发的《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和2007年9月17日印发的《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本办法实施前本市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批复》的改造项目,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三篇: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
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和规范本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切实维护棚户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棚户区是指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上,因历史沿革形成的人均居住面积小、房屋不成套、建筑质量差、安全隐患大、市政设施不完善、环境条件脏、乱、差的集中成片居住区域。本办法所称棚户区改造,是指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棚户区进行综合改造的行为。
第三条 本市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分为市管项目和区管项目。市管项目由市人民政府确定,统一筹资、统一组织实施。区管项目由区人民政府申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区人民政府自行筹资和组织实施。
第五条 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是本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计划管理、改造方案审核、预决算及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和综合协调等工作。
第六条 市城市改造建设有限公司是本市棚户区改造市管项目的法人,负责改造项目审批手续的申报、改造项目实施委托以及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工作。区管项目的法人及实施单位由区人民政府确定后报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备案。
第二章 改造项目管理
第七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全市城建投资计划,实行专项计划管理制度。专项改造计划分为改造计划和项目执行计划。
第八条 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根据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各区人民政府的申报情况,组织编制改造计划。
第九条 改造计划下达后,市城市改造建设有限公司应当对市管项目的实施单位及相关责任单位出具委托实施文件。委托文件应当明确委托项目名称、委托内容、时限要求及相关费用等。
第十条 改造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依据改造计划编制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报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批准。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应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复工作。
第十一条 改造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编制改造项目执行计划,报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批准。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应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复工作。
第十二条 实施改造的棚户区范围内零星插建的非棚房及少量集体土地,可以根据改造需要,与棚户区一并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与其周边的企业进行土地整合,共同改造。
第三章 拆迁安置
第十三条 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补偿依照有关拆迁安置补偿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
第十四条 改造项目的拆迁安置费用预决算由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组织审查。对于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因客观原因需要变更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或标准,增加拆迁安置预算的,需报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批准。
第十五条 市管项目拆迁完成后,由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对场地进行验收。需出让的,由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组织包装策划和配套后,移交市国土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出让。区管项目拆迁完成后,由区人民政府组织验收,并报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备案。腾迁土地出让收益应当全部用于区管项目改造。
第十六条 棚户区居住用房拆迁实行产权调换、货币补偿两种补偿安置方式。被拆迁人可以自主选择拆迁补偿方式。
第十七条 拆迁人根据被拆迁人的情况,可以采用购买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提供廉租住房的方式进行安置。
第十八条 被拆迁房屋进行产权调换安置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
第十九条 市管项目安置被拆迁人后剩余的房屋,由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商市级国土、房屋管理部门制订方案,予以销售。
第四章 安置用房建设管理
第二十条 市管项目安置用房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前,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应当组织市城市改造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拆迁安置实施单位及安置用房建设实施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安置用房的面积、套型等,制订安置用房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并依据设计任务书组织设计。
第二十一条 以下市管项目安置用房建设项目应当由安置用房建设实施单位依法组织进行招标:
(一)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
(二)单项合同估算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材料采购;
(三)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市监察局、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应当对招标活动进行监督。
第二十二条 进行招标项目的合同应当向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备案;其他市管项目的合同在签订前应当经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核准。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施工。确需变更设计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正式变更文件。单项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造价变动费用超过30万元或者合同价5%的市管项目,由项目建设实施单位报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核准。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应在10个工作日内对设计变更事项做出决定。
第二十四条 市管项目现场签证由项目建设实施单位提出,并提供签证事项发生的原因、内容、范围、时间、处理办法、工程量增减等相关资料,由项目建设实施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盖章确认。现场签证费用总额超出5万元的,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应及时向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报审并编制补充预算。禁止分解报审。
第二十五条 验收合格的市管项目安置用房,由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组织移交,拆迁安置实施单位接收后组织实施被拆迁人的安置工作。
第二十六条 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应当及时将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资料报送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第二十七条 棚户区改造的安置用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含代收资金、工程定额测定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第二十八条 区管项目的安置用房建设,应当参照本章有关规定,由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和管理,并接受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监督指导。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九条 市管项目设立棚户区项目改造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项资金包括银行信贷资金、市人民政府注入的项目资本金、腾迁土地出让收益、安置项目中配置的公建及安置后剩余的房屋出售收益、棚户区安置用房补差款收益以及其他可作为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的收入部分组成。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和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制定。
第三十条 市城市改造建设有限公司、市管项目拆迁安置实施单位和安置用房建设实施单位应当分别在承贷银行开设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承建项目的资金结算业务。
第三十一条 市管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工程进度要求,制订全年资金使用计划,并于每月25日前将下月用款计划报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第三十二条 市管项目实施单位用款时应向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进行审核后,向市城市改造建设有限公司下达资金拨付计划。
第三十三条 项目法人支付工程款项时应当保留15%的合同金额,所余款项待决算审查完成后,除预留5%的质量保证金外,一并拨付。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市监察局、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应当加强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棚户区改造管理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第三十六条 在实施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违反土地、建设、规划、财税、城市拆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棚户区改造项目接受社会监督,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应当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28日起施行。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管理费取费标准的通知
各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城改公司,各项目实施单位:
《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管理费取费标准》经报请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管理费取费标准
工程总投资 取费标准(%)5亿元以下 3 5亿元-10亿元 2.5 10亿以上 2 说明:
1、在项目预算阶段按已批准的概算为计费基数,在项目决算阶段按经审计的决算为计费基数。
2、在项目预算阶段先按概算总费用的85%分阶段给予支付,剩余部分待项目决算后,根据决算结果据实支付。
3、取费费率采取逐级累进制进行计算。
第四篇:陕西省棚户区改造开行贷款资金管理办法
陕西省棚户区改造开行贷款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陕西省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强陕西省棚户区改造开行贷款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贷款操作程序,遵循“统一授信、统贷统还、主体承贷、单项运作、分责还款”的总体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棚户区改造是指陕西省纳入国家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计划的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贷款资金是指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以下简称“省开行”),为实施陕西省棚户区改造所发放的贷款资金,既包括资本金过桥贷款资金(即软贷款),也包括中长期贷款资金。
第四条 贷款资金使用范为包括棚户区改造项目地块的征地、房屋征收(拆迁)、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建回迁安臵房等。
第二章 贷款原则和内容 第五条 贷款原则
(一)坚持自主决定、自愿申报原则。各地要根据本地建设任务和建设资金筹集情况、财政状况、总体负债水平、债偿能力等综合考虑,自主决定是否借款,自愿申报。
(二)坚持量力而行、风险自担原则。各地在自愿申报借款额度时,要根据本地所承担的棚户区改造任务量、地方财力水平以及债务风险程度等因素,合理提出借款需求。
(三)坚持借偿一体、谁借谁还原则。用款市县要加强借款资金管理,规范借款、还款流程,认真履行还款义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还本付息。
(四)坚持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原则。借款资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不得用于规定范围外以及其他商业开发建设项目。
第六条 借款内容
(一)借款平台。
陕西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政府”)指定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保障房公司”)作为全省统筹借款的借款平台,向省开行提供与借款有关材料,承担借款资金划转、拨付、回款等责任。市县政府承担借款资金的第一还款责任,并指定一个用款人承担借款资金偿还的相应主体责任,其 条件要符合银行及监管部门要求。
(二)借款品种、限期及利率。
资本金过桥贷款占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不超过50%(可用于弥补资本金不足),贷款期限7-9年;中长期贷款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80%,贷款期限10-15年。贷款利率由省开行争取国家规定的最优惠利率执行,目前按人民银行5年期以上基准利率下浮10%执行,如国家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三)融资结构。
融资结构包括资本金(含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市县政府筹集资金、开行资本金过桥贷款),比例不低于总投资的20%;地方市场化融资筹集到的企业和个人资金;开行中长期贷款等。
(四)担保方式。
省开行的资本金过桥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统一由省保障房公司提供省开行认可的担保。
第三章 借款申报
第七条 各市县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结合本地棚户区改造任务和资金筹措情况,申报本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借款需求。第八条 省保障房公司会同省开行,根据全省棚户区改造任务情况,对申报借款项目建设成本进行审核,提出初步融资项目及借款额度意见,并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省住建厅”)、陕西省财政厅(以下简称“省财政厅”)审核。
第九条 建立由省住建厅牵头,省财政厅、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审计厅、省开行、省保障房公司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对市县项目进行审核。省财政厅、省住建厅根据审核结果,报省政府审定后,向市县下达贷款额度计划。
第十条 市县收到贷款额度计划后,必须在10日内向省保障房公司出具还款承诺函,承诺按时偿还贷款(包括过桥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如市县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还款承诺书,将取消其贷款额度计划。对各市县条件不落实难以实施的项目,或资金已落实不再使用贷款的,经联席会议审定后可进行调整。
第四章 项目审批
第十一条 各市县按照下达的贷款额度计划,编制棚户区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省保障房公司根据审核结果汇总编制全省《可行性研究报告》,办理“四项审批”手续,即:项目可研批复、规划意见、用地意见、环评意见。市县可研中的项目建设内 容、投资等必须与全省汇总可研完全一致。
第十二条 各市县根据项目审批权限,组织办理项目“四项审批”、“四证一书”(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选址意见书)等手续。以地市为单位分批次汇总,上报省保障房公司、省开行进行审核,并报省住建厅确认。
第五章 合同签订
第十三条 合同签订
(一)经联席会议通过的项目,省保障房公司、市县政府及市县用款人就落实借款资金使用和偿还责任签订融资合作协议
(二)省开行作为项目贷款的安排行,在争取其总行批准贷款额度和利率后,与省保障房公司签订资本金过桥贷款总借款合同,省财政厅、省住建厅作为监督人共同签字;省开行与保障房公司、各市县用款人按各地市贷款额度分别签订中长期贷款总借款合同,省财政厅、省住建厅作为监督人共同签字;省开行与省保障房公司签订质押合同。
(三)省开行、省保障房公司及各市县用款人签订项目中长期贷款借款合同。
第六章 借款提取
第十四条 市县根据本地实际用款需求,在联席会议确定的额度内,通过用款人向保障房公司提出申请。借款可以分批次提取,自提款日开始计息。省保障房公司因承担借款而产生的相关税费由使用借款的市县承担。但在资金划转过程中因工作失职或未按规定执行而产生的费用,由造成损失的当事者负担。市县政府需将用款人使用的借款计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用款人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和统计。其中:
(一)提取资本金过桥贷款。省保障房公司审核各市县用款人需求后向省开行提出借款申请。省开行根据国家信贷政策的有关规定将申请的借款划转至省保障房公司再由省保障房公司于当日资金划转至市县用款人。
(二)提取中长期贷款。各市县用款人同时向省开行、省保障房公司提出申请。经双方审核一致后,由省开行根据国家信贷政策的有关规定将申请的借款划转至省保障房公司,再由省保障房公司于当日将资金划转至市县用款人。
第十五条 市县申请提款时,项目资本金应与省开行贷款同比例先期到位。对于已投入项目资本金的有关资料需经省开行审查认可;对于尚未投入使用的资本金,需划转至用款人在省开行 设立的账户。
第七章 借款使用
第十六条 市县用款人使用借款资金时需向省保障房公司提交项目用款审批表,同时提供采购合同(施工合同、商务合同)、监理合同、保险合同、招投标材料、监理报告、支付证书、大额正式发票等材料。省保障房公司审查同意后报省开行审批。省开行审批同意后将资金从市县用款人受托支付至交易对手。市县用款人须按月向省保障房公司及省开行提供工程形象进度表。
第八章 本息偿还
第十七条 省开行在借款本息到期日前40个工作日向借款人发送还款通知书。市县用款人需在到期前15个工作日向省保障房公司和省开行确认还本付息事宜,积极落实还款资金,于到期前10个工作日将还款资金划入其在省开行开立的账户,并向省保障房公司备案。还款时由市县用款人于还款前1个工作日将还款资金划入省保障房公司在省开行设立的账户。省开行于还款当日从省保障房公司账户完成扣收。
第十八条 如市县用款人在还款到期日前7个工作日仍未将 还款资金足额划入其在省开行开立的账户,由省保障房公司、省开行及省财政厅、省住建厅及时督促还款。如市县用款人仍未能按时足额还款,对于资本金过桥贷款,由省财政厅设立的偿债准备金等财政资金先行足额垫付;对于中长期贷款,由各市县财政先行垫付。垫付资金划转至省保障房公司用于偿还贷款。对于省财政已垫付资金及各市县财政未能足额垫付的资金,由省财政报经省政府批准后通过结算等手段及时扣还。各市县还款情况将纳入省政府对各市县保障性安居工程考核管理。对不能及时还款的市县,取消其评选优秀等次的资格。
第十九条 各市县政府及用款人要加强回笼资金管理,项目竣工后,项目配套商品房、商业设施、安臵房差价等收益先用于归还贷款。
第二十条 鼓励市县政府及用款人提前还款。根据市县用款人申请,经省保障房公司和省开行审核同意,各市县可以提前还款,并报省财政厅和省住建厅备案,利息按照借款实际发生期限计提。
第九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市县政府需将借款资金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 管理,执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统一政策。同时,要切实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强项目运营和资产运作,发挥借款资金的杠杆作用,提升项目自身的还本付息能力。
第二十二条 借款资金按照专项管理、分账核算的原则管理,依据规定的项目和指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第二十三条 各市县要根据省上的政策要求,参照本办法制订本级资金管理办法,并按省保障房公司及贷款银行要求办理资产抵押等手续,确保资金合规使用及按时偿还。各市县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借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借款资金规范使用。
第二十四条 省开行(或指定代理人)、省财政厅、省住建厅定期检查借款资金使用及项目建设情况,如发现不按规定项目和指定用途使用借款资金的行为,将提前收回借款,并酌情扣减下一补助资金和借款额度。
第十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由省开行牵头组建的银团借款资金,以及其他银行借款资金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如遇政策调整,相应条款变化由各方协商确定。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至借款偿还完毕之日停止。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开行负责解释。
第五篇: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 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改善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有效防范贷款风险,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于做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发[2010]37号)等国家相关文件及我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经政府授权从事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支付项目拆迁阶段拆迁、补偿、安置等费用的贷款。贷款不得用于借款人缴交土地出让金。
本办法所指的城市棚户区改造是指经政府授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城市市区范围内的旧城区、城中村等区域内原有建筑物拆除,并由其开发建设商品房的过程。
第三条发放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原则。
第四条贷款项目所在城市必须已具备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政策。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具备该项业务开办资格的分支机构办理的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第二章贷款条件
第六条借款人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地市级(含)以上政府或经其授权的区级政府(以下简称政府有权部门)授权其从事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文件。
(二)信用等级A+级(含)以上,实收资本5000万元(含)以上或所有者权益20000万元(含)以上,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借款人为项目公司的,实收资本或所有者权益应为5000万元(含)以上,且其控股股东须符合上述规定。
(三)借款人或其控股股东具有多年的房地产开发经验,与我行合作多年,具有良好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四)产权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经营管理规范,经济实力较强,财务状况良好。
(五)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已办理年检手续。
(六)具有贷款证(卡),并在我行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无不良信用记录。
(七)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贷款项目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已纳入政府棚户区改造计划,并已取得政府相关部门专项规划批准文件。
(二)已与95%(含)以上建筑面积的业主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确保能够获得房屋拆迁许可文件。
(三)项目资本金不低于项目总成本的30%,并须在贷款发放前投入使用。
(四)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齐全,交通便捷,预计销(预)售前景较好,盈利能力较强,还款来源充足。
(五)拆迁完成后应由借款人在项目地块上开发建设商品房并进行销售。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贷款期限、额度、利率、担保方式和还款方式 第八条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贷款期限应与项目的拆迁周期、拆迁进度及建设计划相匹配,综合考虑项目拆迁的难易程度、项目规模大小、报建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第九条贷款金额应综合考虑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费、项目建成后预计销售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其中补偿费、安置费等费用应根据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的金额合理确定,安置房建设费和项目拆迁费需经我行测算后确定。第十条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原则上采取抵押、质押担保方式,对抵(质)押担保不足或无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的,可采取保证担保方式。
(一)采取抵押、质押担保方式的,执行我行《贷款担保管理办法》(工银发[2008]17号)有关规定,不得接受已空置3年(含)以上的商品房及闲置2年(含)以上的土地作为抵押物。
(二)采取保证担保方式的,保证人应为借款人集团总部或信用等级为A+级(含)以上的企业法人,且保证人经济实力雄厚,财务状况稳定,担保能力充足。借款人须向我行承诺,贷款项目用地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后,及时无条件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手续;未经我行同意,不得转让本项目或在本项目上设定任何其他担保事项。第十二条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一般采用按月还息,按季、半年、年归还贷款本金的还款方式。第四章贷款调查、审查、审批与发放
第十三条借款人申请城市棚户区改造贷款时,应向贷款行提供以下资料:
(一)借款人资料
1.政府有权部门授权借款人从事贷款项目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文件。
2.借款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开发资质等级证书及最近的年审证明。3.借款人验资报告和公司章程。
4.借款人贷款证(卡)及最近的年审证明。
5.经会计(审计)事务所审计的借款人近三年财务报表(如有)及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6.借款人董事会或相应决策机构同意借款的决议。
7.借款人能够取得贷款项目地块后续开发资格的相关证明材料。8.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项目资料
1.政府有权部门核发的棚户区改造计划、土地供应计划、片区改造控制性规划文件。2.通过规划部门审议的项目专项规划方案、规划条件及总平面图等文件。3.政府有权部门同意借款人从事贷款项目改造工作的相关文件,包括棚户区改造合作协议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
4.改造范围内的地上建筑物权属、建筑面积等证明资料。5.与业主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
6.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具有相当性质的项目相关资料。7.已投入使用的项目资本金凭证。
8.贷款发放前能够提供房屋拆迁许可材料的,还须提供相关材料。9.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担保资料 1.采用抵(质)押担保的,应提供抵押人(出质人)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同意提供抵(质)押担保的书面文件和权属证明,抵(质)押物清单及价值证明材料。
2.采用保证担保的,应提供保证人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同意提供保证担保的书面文件,并按我行要求提供保证人的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贷款调查。调查人要通过查询政府棚户区改造计划、客户访谈、现场调查等方式展开调查工作,重点调查核实以下内容:
(一)借款人是否已获得政府有权部门授权其从事贷款项目棚户区改造的文件。
(二)借款人或其控股股东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是否具有良好的品牌和影响力。
(三)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是否已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是否已取得项目专项规划。
(四)是否能够提供足够比例的业主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拆迁补偿安置费用是否真实。
(五)贷款拟采取的担保方式,抵(质)押物权属是否清晰,保证人担保能力是否充足。
(六)借款人能否获得项目后续开发建设资格,项目后续开发建设是否可行,项目整体是否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
尽职调查后,调查人应形成调查报告,提出贷款方案(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并将相关贷款资料提交审查人。
第十五条贷款审查。审查人应对借款人、贷款项目、贷款担保、后续开发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风险判断,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借款人从事贷款项目棚户区改造的授权是否合法、有效,借款人或其控股股东是否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开发经验完成项目拆迁及后续开发建设。
(二)贷款项目是否符合政府部门相关规定,拆迁行为是否合法、有效,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三)项目资本金比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已投入项目使用。
(四)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是否符合我行规定。
(五)贷款担保是否合法、有效,保证人担保能力是否充足。
(六)借款人获得项目后续开发建设资格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后续开发建设是否具备足够的盈利能力偿还我行贷款。
审查人要形成审查报告,对贷款方案和风险控制条件提出审查意见。
第十六条贷款审批。在调查、评级、审查的基础上,贷款人根据借款人、贷款项目、贷款担保及贷款金额、期限、利率、收益等情况,结合贷款风险因素、风险规避措施和综合收益水平,做出贷款决策。
第十七条贷款人同意发放贷款的,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我行贷款担保管理等有关规定,办妥担保手续,落实贷款发放前提条件,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和借据。
借款合同中须明确,贷款项目有后续融资需求的,须在我行办理;未经我行同意,不得在他行融资;贷款项目后续按揭业务由我行独家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