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寨中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
七星关区八寨中学“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
继续教育培训规划
根据七星关区教育局下发《“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八寨中学教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省地“十二五”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会议精神,完成“十二五”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真正通过继续教育工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工作布署,坚持注重实效、联系实际的原则,营造有利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八寨中学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
(一)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
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名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册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历提升的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提高本科生学历(学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三)骨干引领
加强我校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科研带动作用。希望通过对他们给任务、压担子、搭台子,使他们得到锻炼,同时通过各级骨干的带动作用,促进更多的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加入到骨干的行列。
(四)完成国培远程培训工作
“十二五”期间国培远程培训将是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如远程班主任培训、远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培训、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等。我校将根据上级的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我校实际,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五、“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措施
1、尝试建立一个教学资源网站
上级要求每个教师都会利用幻灯片制作课件,而学校每个教师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为使教师们有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建立一个网站就势在必行了。这样,老师们上学校网站,不仅仅是为了浏览学校新闻,还可以观看视频,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上学校网站,为下一步学校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坚实基 础。同时,利用学科资源网站建设的机会,进一步使教师在教学设计、PPT、flash等现代教育技术上有所提高。
2、组织一年一次的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我校教学技能大赛由教导处牵头,一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设计奖项,在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评定中加分。在评优晋级中优先考虑。
3、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级各类培训,包括“国培计划”、各种暑寒假期培训等。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校努力实施多媒体进教室工程,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拓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年度公用经费的5 %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低于240学时的培训。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学校要根据教育局的要求,负责对教师各种学习按规定要求参加,折合学时,按照继续教育工作评查方案要求,做好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考勤、学习、资料、成果等情况的检查、记载,认真做好审核工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得到提升。
七星关区八寨中学 2012年9月2日
第二篇:黑凤中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五年规划
**初级中学“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
继续教育培训五年规划
为保证我校“十二五”继续教育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县教科局下发的《县“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及学校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成立学校’十二五”教师继续培训机构
在学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成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公室。
1、继续教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
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2、继续教育工程培训管理办公室设置
办公室主任:(教务主任)兼,业务专干:(教务副主任)兼,成员:(教务处工作人员)、(校级培训教师)兼及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2、工程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组织、协调、安排、督促继续教育工程的启动、实施,指导教师培训管理机构的工作和保障工作时间和经费,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4、培训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
负责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包括师德教育、新理念教育、新知识教育、新方法教育、新技能教育、专项培训、学历提高的培训等工作的实施或组织,保证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学时全面达标,教师的学历提高达到要求标准,帮助提升年轻教师的知识、技能成长,平衡教师间的业务水平差异。
二、培训计划
1、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6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40学时(由县级培训教师培训);校本培训20学时(组长指定相应人员培训),每年的春季学期安排2学时,秋季学期安排3学时】
学习载体:利用单周政治学习和专题讲座形式进行。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自我反思等方式。
学习要求:在继教学习过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学校行政领导、学校党支部负责人、思政处专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组织参训者必须写好教案,组织好学习材料,认真组织实施填写好相应学习记录;每次学习教师个人必须作好个人笔记;其中关于党的理论学习和他人先进事迹学习必须写出个人心得体会;个人必须按学期写出学习计划和学习总结。(2)、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四新培训
学习目的:
A、新理念,【6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3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 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B.新知识,【8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5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C.新方法,【8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5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新技能,【8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55学时,校本培训25学时】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载体:利用双周业务学习时间和各教研组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活动时间为载体,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学习要求:在继教学习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教务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1、“县级以上培训”集中学习部分要有个人学习笔记。
2、“校本培训部分”:
a、新理念,每学期安排3学时,由各教研组组织进行培训,主要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讨论、讲座等形式进行。
b、新知识,每学期安排3学时。在学校或教研组安排下进行,主要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讨论、讲座等形式。
c、新方法,每学期安排3学时。(1)由学校组织,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讨论、讲座或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形式进行;(2)以教研组为单位上研究课,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校际交流等形式进行。
d、新技能
每学期安排3学时。(1)由学校组织,采取集体备课或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进行;(2)以教研组为单位上研究课,开展观课、议课、评课和多媒体教学研讨、课件制作评比活动等形式进行。
教师个人对“四新”学习要按学期写出学习计划和学习总结。关于以上要求,教研组在学期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总结中要有具体明确的体现。教研组要收集好相关资料上交中继教管理办公室。
2、专项培训计划:(1)骨干教师培训
按照指标计划数、县内教师比例数选派教师参加“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地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侧重于青年教师的提升培养。(2)农村教师素质提升
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省、地、县三级集中培训,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参加培训机构“送教下乡”活动;认真学习和参加特级教师、省级教育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等巡回讲课和指导的学科培训;积极参加学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为学校构建一支校本研修骨干团队,扎实推进校本研修;组织和参加对特岗教师的培训,提升我校教师素质与能力,拉近乡镇教师与县市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3)班主任远程培训
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等方式对我校班主任队伍进行不少于30个学时/人的培训。培训内容:
a、班主任常规工作要求及学习工作规程。主要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制度、班主任行为规范、校园安全等内容。
b、班主任素养。主要包括师德素养、获取信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班主任所必须掌握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内容。
c、班级管理。主要包括班级环境舆论建设、班干部的培养、特殊学生的教育转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日常管理、如何与家长沟通及进行有效家访等内容。d、班级团队主题。主要包括主题班队活动设计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等内容。
e、班主任专业成长。主要包括班主任优秀工作方法交流,各项服务性工作的动员方法等内容。
培训模式:
定期举行班主任培训学习会。方式一,组织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县级的班主任培训班,再由他们培训其他班主任;方式二,学校领导组织培训;方式三,班主任自我研修提高。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每学期结束思政处收集讲稿、签到表、记录表、简报等材料上交。
(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分期分批推进培训,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到2015年,我校接受中级以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老师比例达到80%以上。(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培训守则)》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完善学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相关管理制度,以专题讲座和自我反思等形式为抓手,提高教师对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教务处要抓好教案检查、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方面涉及法制渗透方面的工作,学校要采取向全校师生发放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问卷、把教师是否渗透法制教育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等方式来加强监督与管理。教研组要以学期为单位收集好相关资料。(6)新任教师岗位培训
学校采取集中培训、观摩培训、“传、帮、带”培训等方式,对新任教师进行每年不少12个学时的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3、学历提高培训
了解我校教师学历结构情况,以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形式,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的要求,推进我校教师的学历提升,争取到2015年初中教师学历达到本科以上的不少于80%。
三、实施步骤
按照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实施步骤进行,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时间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培训中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持保量,不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每年组织一次自查自检活动。
四、经费保障
根据财政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财教[2006]5号)中“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确保经费足额、专项用于教师培训。
五、任务落实
工程任务由领导小组分配安排,由培训办公室具体落实。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总结、课程安排、学时安排、培训内容安排、学时登记、任课老师安排、制度的制定、资料收集、档案整理等。
**初级中学
2011年9月20日
第三篇:红旗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
城关镇红旗小学“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
继续教育培训五年规划
根据镇宁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下发的《镇宁县“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镇教科通字[2011]42号)文件要求,结合红旗小学教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省、市、县“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会议精神,完成“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真正通过继续教育工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工作布署,坚持注重实效、联系实际的原则,营造有利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终身大学习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十二五”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镇宁红旗小学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及内容
(一)师德教育(2011年)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
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
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城关中心校党总支的指导下,由校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
(二)新理念(2012年)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三)新知识(2013年)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新方法(2014年)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新技能(2015年)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领学生课堂上听、思考、提问、交流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镇宁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历提升的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确保专科达标率100%,并努力提高本科生学历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七)骨干教师培训
加强我校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科研带动作用。希望通过对他们给任务、压担子、搭台子,使他们得到锻炼,同时通过各级骨干的带动作用,促进更多的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加入到骨干的行列。结合县十二五规划努力打造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的奋斗目标,努力培养和推荐我校各科县、镇级骨干教师,五年内力争每个学科至少都有一名县、镇级骨干,争取做到每个学科都有带头人。
(八)班主任远程培训
通过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所有班主任进行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选派班主任参加各级骨干班主任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九)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的比例达80%。
(十)完成国培远程培训工作
“十二五”期间国培远程培训将是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如远程班主任培训、远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培训、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等。我校将根据上级的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十一)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我校实际,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五、“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措施
1、积极组织教师按月进行网上电子备课
要求每个教师都会利用幻灯片制作课件,每个教师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为使教师们有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学校在每个办公室安装电脑,开通网络,为老师们搭建学习和勾通的平台。老师们在网站上,不仅可以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管理平台,是复一日,管理平台上的资源就会更加丰富,为下一步学校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把作品传到镇宁县红旗小学的网络红页网站上,一方面建设的本校网站,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教师进一步学习教学设计、PPT、flash等现代教育技术。
2、组织一年一次的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我校教学技能大赛由教导处牵头,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设计奖项,在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评定中加分。在评优晋级中优先考虑。
3、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级各类培训,包括“国培计划”、各种暑寒假期培训等。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校努力实施“数字教育全覆盖”工程,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拓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学时登记、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
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 %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省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教师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学校要根据教科局的要求,负责对教师各种学习按规定要求参加,折合学时,按照继续教育工作评查方案要求,做好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考勤、学习、资料、成果等情况的检查、记载,认真做好审核工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得到提升。
镇宁自治县城关镇红旗小学
2011年9月5日
第四篇: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规划培训内容
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规划培训内容
第一课时: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对立
时间:2013年4月8日
培训教师:
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内涵上并不矛盾:都主张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据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都蕴含着教学要遵循的规律。只不过有效教学更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而传统教学更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
1、中国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有效”,除了“有效果”之外,还包括“有效用”和“有效率”,对相当重点也在“有效用”或“有效率”上。
体现在有效教学包含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三层意思,一要追求教学基本目标的达成度,要努力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力,要促成学生在基本方法与态度上的有效转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成学生掌握“以学习求发展”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所以,对当今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追求,不能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愿望、兴趣与能力的发展。第三方面,无论是对学习效果的追求,还是对兴趣的追求,都应建立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的条件下,都应追求低时间投入,高效果效用产出,要为学习留出足够的自主发展机会和发展精力。基础教育从其性质与对象的特点而言,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是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生活作准备。
2、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融入并适应这一学校文 化,对教学活动有效与否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和谐、进取、宽松,是实现中国中小学校有效教学的基础文化要求。
第二课时: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对立
时间:2013年4月8日
培训教师:
3、从以应试训练为重心的,崇尚“苦教苦读”的学校文化,转变以为“和谐、进取、宽松”为特征的,重在让不同的学习实现不同发展的学校文化,是中国学校文化的重大转型,是社会及教育系统各方面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方式认识的重大调整,是以素质教育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创生过程。
4、研究具体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具体的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由社会规定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规定性要求。
现代教学理论,更强调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一定制度文化规范下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只有从教学目标到考评方式都关注到学习者的差异性,都注意对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才会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5、在学习者自主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授课,让阅读学习成为多数学习者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提升当代中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举措。阅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基础性的生存能力,也是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培养学习者阅读学习能力,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班额教学条件下帮助他们实现差异发展的有效方法。培养阅读学习能力,指导阅读学习方法,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
第三课时: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对立
时间:2013年4月9日
培训教师:
6、努力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难点、深化认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地实施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前提。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或是提不出明确的问题。所以要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着力培养学习者提出问题并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应成为有效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也应视为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提升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能力?首选,教师要带头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其实是一种示范,目的是引发学生从不疑到疑的转变,是改变学习者被动接受教师教导的习惯。在学习者初步形成问题意识以后,教师要善于提供比较丰富,又存在某种矛盾冲突的学习材料或事实证据,从而让学习者在阅读、观察、联想、分析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而探求可能的解答。培养问题意识与能力的第三条途径,是教师本人现身说法,是完整意义的示范性教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与能力的根本性要求,是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是培养他们对一切新的异常信息,都采取“先怀疑,后求证,再接受”的基本态度。
第四课时: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对立
时间:2013年4月9日
培训教师:
7、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社会与网络教育资源、学生资源和课堂中产生的活的教育资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只有相对丰富且导向明确、切合学习者最近发展区需要的资源,才最有利于初学者;而引导学习者逐步学会自主利用复杂矛盾的网络与社会资源,则是他们实现完全意义的自主学习的需要,是学校教育成功的目标。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当前中小学校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利用资源,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努力转变师生双方关于教与学的观念,努力通过实践去体验去深化对资源的认识以外,也需要解决利用的方法和工具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部分学校教师之所以对教育资源的发现、加工、整合,感到为难,感到力不从心,固然与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压力过大、工作负担过重的现状有关,也与一些教师自身教育观念陈旧、学识修养有亏有关,与教师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但与观念方法技术有关,也与灵感或智慧有关。
8、依据课堂教学的实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努力满足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及时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去巩固落实学习者的学习发展成果,是有效教学的保障环节。必须从培养巩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方式与效果入手,去影响和引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去提升和改造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和学习习惯。
真正有效的教学反馈,必须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要素上,而不能只是体现在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量上。发展性评价强调的是对人的纵向比较,是自己的今天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然而,人的发展不仅是改善自己内在品质的过程,而且是改善人与外在民办关系的过程,横向的联系与比较是不可缺乏的维度,也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涵。
第五课时: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 时间:2013年4月15日 培训教师:
1、清晰授课:
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2、多样化教学:
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演示)等。
3、任务导向:
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5、确保学生成功率: 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六课时:有效教学的四条基本原理
时间:2013年4月15日
培训教师:
1、情意原理: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2、序进原理
来自外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3、活动原理
学生外部的行为结构与内部的心理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化关系,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互化的有效途径。
4、反馈原理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和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第七课时: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13年4月16日
培训教师:
1、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追求效果的教学 ——质量
课堂教学的效果表现为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衡量的唯一指标——以学生发展为本。
看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点:看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2.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追求效益的教学 ——时间
教学时间模型理论指出: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
以时间维度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堂实用时间量小质差(学习目标任务的层次与个体实用时间的分配对象)(2)各层级时间比例失调(规定性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比例;接受式学习时间和表达、探究式学习时间比例;综合达成各项学习[三维]目标的教学时间)3.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追求有序的教学 ——结构 教学结构包括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内向结构。纵向结构——教学时间展开顺序。横向结构——全班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性个体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的空间组合方式。
内向结构——教学内容目标和任务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科学设计和规划教学的纵向时间结构、横向空间结构和课程内向结构,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课时:《课程方案》对课程实施的原则
时间:2013年4月16日
培训教师: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内容转化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激发自主探究,促进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的“操作化”组织——“做”、“想”、“讲”结合。以“做”促进“想”,以“讲”梳理“想”,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加强学科整合,揭示内容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2)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经验,激发学习欲望。参与体验——以“做”“想”“讲”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积累经验,建构知识,丰富经历。
合作学习——以“学习团队”为基础指导合作学习,积极相互依赖与信任,良好的合作与个人责任。
评价激励——帮助学生发现个人学习成就与意义,反思学习过程,激励改变学习方式。
资源利用——利用各种资源,密切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
第九课时: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
时间:2013年4月22日
培训教师:
1、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应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具有全面性、适切性,简明朴实和有学科特点。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清晰、具体,有明确的行为主体、行为指向、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切忌大、空、虚。
不同类型的课,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侧重。
1)明确行为主体——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2)明确行为指向——明确具体可观测,避免含糊不切实、不确定。3)明确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4)明确表现程度——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等。
2、导入的启发性 吸引注意,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实现最佳状态。
3、问题的有效性(数量与质量)1)避免难繁偏旧; 2)关注学生基础; 3)有利深化思维。
第十课时: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
时间:2013年4月22日
培训教师:
4、新旧知识的互联性
1)“以旧引新、以旧助新、以旧促新”;
2)“以新带旧、以新补旧、以新促旧”。
5、巡视的全面性
照顾全体,重点两头。
巡视中重视指导的全面性的做法:
个别指导主要是点拨思考,而不是直接对学生指出怎样做; 注意把握正确的、有错漏的学生的比例;
着意寻找不同思路,特别是有创意的做法,交流发扬; 关注两头。练习后,根据巡视情况有意识地分析典型思路,大家一起评价;对不足或错漏处,与大家一起讨论纠正。巡视中的不适当做法:
当学生做练习时自己忙于抄黑板,布置接着要做的题,然后的巡视便是随便找几个学生看看; 巡视只顾辅导个别同学,疏于对整体情况的把握;
反馈草率马虎,不是集体“唱”答案,就是自己公布答案;
对于学生正误情况,心中无数,只管继续讲下去,不顾有的学生脱节落伍,造成差距越来越大。
——上面两方面的各种做法,是细节处理,实质是教学艺术
6、结论的过程性
关注结论,还要关注过程,适度操作: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想到要这么做?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7、信息技术的实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切实有效。避免黑板搬家;避免“拉洋片”走过场;避免信息技术的不适当介入限制了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第十一课时:细节
时间:2013年4月23日
培训教师:
“课前”七个问题:
1、关于研讨课的教材选取问题。
2、关于教案设计问题,(里面有三个小问题:三维目标的制订;教案文本设计;提问设计)。
3、关于对应于“教案”的“学案”设计问题。
4、关于教师心理准备问题(这里有三个问题:对每次机会、机遇地把握;对公开研讨课的心态;课堂上的学生观问题)。
5、关于板书设计与对板书的态度问题。
6、关于现代教学手段(课件制作)问题。
7、关于学生座位变动问题。“课中”十个问题:
1、关于新课引入的开放度,激发兴趣问题。
2、关于对学生的关注度(这里有5个问题:提问面,提问坡度;学生参与度与质疑的问题;师生互动问题;讨论的问题;学案反馈问题)。
3、关于新资源的捕捉、运用与教师态度。
4、多媒体、投影仪的效度问题。
5、关于板书的工整、字迹、设计的问题。
6、关于控制与放开问题。
7、关于知识点问题(难点的突破、重点的突出、课上必须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度)。
8、关于教态、心态与激情问题(面授课必须强调教师的自信与激情,强调师生情感交流,强调教师进入文中的角色)。
9、关于培养学生自信的种种现象。
10、关于课堂的完整性与拖堂问题。
第十二课时:课堂教学的几个要求
时间:2013年4月23日
培训教师:
一、教学理念——提倡“八个一”: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
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二、教学设计和实施——推广“三个一”:
至少有一个兴趣点
至少有一个互动点
至少有一个创新点
至少有一个分层点
二、教师自我发展——提倡“三反思”:
教学前反思。预测学生在学习这一段教学内容时可能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实践中反思。强调解决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
教学后反思。回忆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误,进行理性分析。
第十三课时:作业
时间:2013年5月6日
培训教师:
1、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了解学生?
3、教师要如何表扬学生?
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规划学习总结(说明:另写一篇总结在培训内容之后。)
第五篇:三江口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
三江口镇中心小学“十二五”(2011-2015年)教师
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根据兴义市教育局下发《兴义市“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三江口镇中心小学教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省地“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会议精神,完成“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真正通过继续教育工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工作布署,坚持注重实效、联系实际的原则,营造有利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三江口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
(一)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
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1
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名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兴义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历提升的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提高本科生学历(学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三)骨干引领
加强我校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科研带动作用。希望通过对他们给任务、压担子、搭台子,使他们得到锻炼,同时通过各级骨干的带动作用,促进更多的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加入到骨干的行列。
(四)完成国培远程培训工作
“十二五”期间国培远程培训将是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如远程班主任培训、远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培训、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等。我校将根据上级的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我校实际,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五、“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措施
1、尝试建立一个教学资源网站
上级要求每个教师都会利用幻灯片制作课件,而学校每个教师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为使教师们有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建立一个网站就势在必行了。这样,老师们上学校网站,不仅仅是为了浏览学校新闻,还可以观看视频,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上学校网站,为下一步学校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坚实基
础。同时,利用学科资源网站建设的机会,进一步使教师在教学设计、PPT、flash等现代教育技术上有所提高。
2、组织一年一次的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我校教学技能大赛由教导处牵头,一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设计奖项,在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评定中加分。在评优晋级中优先考虑。
3、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级各类培训,包括“国培计划”、各种暑寒假期培训等。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校努力实施多媒体进教室工程,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拓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
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 %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低于240学时的培训。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学校要根据教育局的要求,负责对教师各种学习按规定要求参加,折合学时,按照继续教育工作评查方案要求,做好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考勤、学习、资料、成果等情况的检查、记载,认真做好审核工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得到提升。
兴义市三江口镇中心小学
2011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