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残疾人扶贫政策
农村残疾人扶持对象、扶持方式和扶持措施
字体【大 中 小】
1、扶持对象:
农村贫困残疾人或与残疾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农村贫困残疾人是指具有北京市农业户口且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本人具有较强的劳动致富愿望和一定劳动能
力的残疾人。
2、扶持方式:
扶持集中安置或分散辐射农村残疾人劳动生产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基地)和自营的残疾人个体大户(或多户联合体)。项目内容应符合市财政支农政策性资金使用方向,重点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提高安置或辐射带动农村残疾人
劳动生产的能力。
3、扶持措施:
把扶贫项目、政策、资金和措施直接落实到当地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农村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残疾人家庭,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物发放等形式,依托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协会、残疾人个体种植养殖大户,直接扶持他们开展家庭种植养殖项目。
农村残疾人“十五”期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字体【大 中 小】
在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中,全市各级残联紧紧依靠政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大盘子,通过开展“万人种养、共奔小康”活动和实施扶贫助残工程,全市建立了30多个以当地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协会、残疾人种养殖大户以及各类经济实体为依托的扶贫助残基地,采取集中安置一部分残疾人或家庭成员就业,还以分散辐射的形式,带动一批农村有劳动能力、有脱贫愿望的残疾人家庭,采取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帮、包、带、扶”等措施,落实帮扶措施、帮扶资金、劳动生产项目到户到人和对农村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极大地调动了农村残疾人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五年来,投入扶持资金1886万元,使2.3万名农村残疾人得到了有效扶持,完成五年
任务的165%。
第二篇:农村残疾人政策
您好,针对您咨询的问题答复如下:
农村精神残疾人享受的政策和办理规定:
一、精神残疾人免费用药。办理程序:(1)本人或监护人携带身份证、残疾人证复印件一式三份,每年3月底到所在镇街区残联报名并如实填写《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医疗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2)镇街区残联进行条件初审,确认无误后上报市残联;(3)市残联对上报人员进行审核无误后,将免费用药名单通知市心理康复医院并做好拿药准备工作;(4)市残联安排镇级残联组织精神残疾人和家属到市心理康复医院拿药。
二、残疾人大病救助。办理程序:(1)每年一次性于年底前携带住院单据或新农合报销一次性结算单到户口所在地所属的镇街区残联提出申请,如实填写《龙口市特困残疾人救助申请表》一式三份;(2)镇级残联对住院花费单据、凭证及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上报;(3)市残联对镇级上报手续进行审核,对符合残疾人大病救助条件的残疾人,以镇街区为单位,进行救助资金匹配;(4)镇级残联根据市残联所拨付资金,按照救助原则匹配到户到人。如还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8542318。感谢您对我市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篇: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
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四篇: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五篇:残疾人扶贫救助政策
残疾人扶贫救助政策
一、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救助 救助对象:具有登封市户籍,持有《残疾人证》,无固定性收入的一、二级残疾人和精神、智力残疾人三级以上(含三级)。
救助标准:对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三级以上残疾人,按其户籍类别参照当地城乡最高低保保障标准单独全额提供特殊生活补贴(城镇每人每月550 元,农村每人每月 256 元)。
申报程序: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残疾证到所在乡(镇)区、办残联申请并填写《郑州市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三级残疾人单独全额提供城乡最低特殊生活补助申请审批表》。各乡(镇)区、办残联审核、公示、汇总后上报登封市残联审核。每年 4 月和 10 月申报。
联系电话:
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条件:
1.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2.具有登封市户籍的残疾人 3.持有低保证(不包含五保户)对象范围的各类残疾人; 4.补贴标准:每人每月补贴 120 元。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条件:
1.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二级重度
残疾人。
2.具有登封市户籍的残疾人 3.补贴标准:每人每月补贴 100 元 “两项补贴”申报程序: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残疾证、低保证到所在乡(镇)区、办残联申请并填写《河南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申请表》和《河南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表》。各乡(镇)区、办残联审核、公示、汇总后上报登封市残联、民政局。
联系电话:
三、“三无”残疾人生活救助 “三无残疾人”是指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残疾人。
“无劳动能力”:肢体、精神、智力类别的残疾人,18—60周岁的必须是一级残疾,18 岁以下或 60 岁以上的可以是二级或三级残疾;视力类别的残疾人年龄必须在 18 岁以下或 60 岁以上的一级残疾(视力类别的 18-60 岁的不符合此条件);听力言语类别的残疾人不符合此条件。
“无生活来源”:指本人享受低保,或者没有进行集中供养的五保户。
“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指没有或者已经丧失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残疾人。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同时符合条件 1、条件 2)的视为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
救助标准:每人每月 300 元。
申报程序: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携带身份证、残疾证、低保证(或五保证),到所在乡(镇)区、办残联申请并填写《三无残疾人生活救助审批表》。各乡(镇)区、办残联审核、公示、汇总后上报登封市残联,每年 4 月和 10 月申报。
联系电话:
四、免费为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和残疾评定 办理对象:凡具有登封市户籍,并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标准》的未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免费项目:视力、听力、肢体、言语、智力及精神残疾评定。
申报流程: 1.申请人(智力和精神类须法定监护人陪同),持身份证(十八岁以下持户口本)和三张两寸免冠照片向登封市残联组联科提出办证申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填写残疾人证申请表、残疾评定表(一式二份)、残疾评定检查(测)项目表,到指定评定医院进行残疾等级级别评定。
2.指定评定医院根据残联出具的有关材料对申请残疾类别等级评定的申请人进行检测评定,明确评定意见,如实填写残疾评定结果,并加盖评定医院印章。
3.登封市残联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及申请人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数据库,同时报郑州市残联审核。申请人于 15 个工作日后到登封市残联领取残疾人证。
联系电话:
五、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 救助对象:全市所有低保家庭中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且残疾类别为精神的贫困残疾人。
救助标准:每人每年 1200 元。
申报流程:由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带上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低保证、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填写《低保家庭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然后上报到乡(镇)残联,由乡(镇)残联统一上报至市残联。
联系电话:
六、0-14 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补贴救助 补贴对象:凡拥有登封市户籍,经有相应资质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诊断,符合康复训练条件的 0-14 周岁耳聋、智障、脑瘫、孤独症、肢体和精神残疾儿童。
补贴项目及标准:
1.为聋儿提供专业康复训练:每人每年 12000 元。
2.为智障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每人每年 12000 元。
3.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每人每年 12000 元。
4.为脑瘫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每人每年 12000 元。
5.为肢体残疾儿童提供术后康复训练:每人每年 6000 元。
6.为精神残疾儿童提供服药或住院补贴,服药每人每年 1200元,住院每人每年 4000 元。
申报流程: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出具身份证、残疾儿童的本市居民户口簿及医疗机构相关残疾状况诊断证明、7-14 周岁残
疾儿童须提供相关类别的残疾人证等材料,直接到市残联康复科填写《郑州市 0-14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
登封市残联负责审核相关资料,并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个人档案。同时,组织申报对象到相关定点医疗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潜力评估,定点医疗康复机构在《申请审批表》中填写评估意见和康复建议。经残联综合审查后,最终确定康复救助对象,报郑州市残联备案。
康复对象自主选择相关定点医疗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或治疗。
联系电话:
七、机构托养、居家托养补贴 托养条件:年满 16—59 周岁的一、二级肢体、智力贫困残疾人。
资助标准:机构托养每人每年 3000 元,居家托养每人每年1200 元。
申报程序:自愿申请托养的残疾人,由监护人携带申请人的《第二代残疾人证》、监护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各乡(镇)残联申请,并填写《托养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经乡(镇)残联审核后,上报登封市残联。
联系电话:
八、定期免费发放残疾人轮椅、助行器、助听器等辅助器具 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持《残疾人证》到乡(镇)区、办残联申请登记。
联系电话:
责任单位:登封市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