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范文)

时间:2019-05-13 13:1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范文)》。

第一篇: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范文)

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

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

长春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的扶贫救助力度,促进农村残疾人尽快脱贫致富,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农村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勇于探索和实践扶助农村残疾人的新路子、新模式、新举措。2009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在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和双阳区鹿乡镇,2010年,投入资金15万元,在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前程村开展了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2011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扶贫救助力度,继续推广我市农机扶贫试点工作的做法,扩大农机互助组试点规模,投入资金200万元,在长春市朝阳区、二道区、净月区、双阳区部分乡镇开展第二批农机扶贫试点。

一、开展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的背景 开展农村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是长春市残 联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现状而提出的探索性、试验性课题。在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市残联理事会通过对残疾人和基层的走访调研看到,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支农惠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实施农村道路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新农合、新农保、实施危房改造、粮食增产以及农机补贴等政策举措,使广大农民朋友,也包括广大农村残疾人朋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条件不断发生深刻变化,许多过去制定的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扶助优惠政策相继淡出残疾人扶贫领域,与新形势、新条件相适应的政策资源极为有限。面对农机补贴等越来越多的反哺性农业新政,许多农村残疾人、残困户受自身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无力享受其所带来的优惠扶助。尽管购买农机补贴比例有的已经达到50%,但残困户仍然不可企及,只能“望补兴叹”。残疾人及其家人或者继续付出繁重的体力,用落后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从事生产劳动;或者为雇佣农机或劳力付出不菲的生产成本。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仍然亟待改善。为了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到事业发展上水平、残疾人群众得实惠上,在深入 调研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长春市残联探索运用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这种互助开发式扶贫模式,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共建共享和谐小康社会。

二、开展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的基本模式 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借鉴了著名的尤里斯“乡村银行”模式所蕴含的一些理念。所谓乡村银行模式,即为农村最困难的人提供分期等额偿还的小额贷款,扶持他们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扶贫模式。该模式以贫困弱势群体具有良好还贷信用为前提,实行小组贷款制度和层级组织管理,进行集中放款和还贷,集体进行培训,便于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并营造团队精神。

农村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旨在以尤里斯“乡村银行”的开发式扶贫模式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即农村贫困残疾人户根据条件和程序自愿组成残疾人农机互助组(每组一般为3户),通过互助组组长(农机领用代管户)与上级残联(乡镇政府)签订协议,申领农机具,由组长作为农机领用代管户与入组残困户(农机协作户)签订协议,根据协议约定为农机协作户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劳务,如灭茬、起垄、播种、收获、脱粒、翻地等帮扶服务,在完成这些协作义务后,农机领用代管户可以通过经营这些农机具获取收益,用于农机具的使用及维护和劳务补贴。同村或多个残疾人农机 互助组可以组成残疾人农机合作社,扩大生产服务规模,增强互助协作,放大扶贫解困效果。

三、开展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实现的目标

1、通过试点工作探索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新路子和统筹城乡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的新举措,帮助农村残疾人充分利用农机补贴等政策资源,并为政府制定惠农助残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通过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把农村残疾人组织起来,扶助、鼓励他们协作互助,团结奋斗,共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团队协作精神,并促进乡镇残疾人联合会、村残疾人协会等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

3、通过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四、开展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的实施情况

(一)深入调查研究

为了抓好试点工作,长春市残联组成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工作调研组,由理事长、分管副理事长分别带领市残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到乡镇调研,深入乡镇村屯实地考察了解农机合作社的运作方式和做法,听取乡镇对试点工 作前期调研情况的汇报。市残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工作的意见》。按照意见要求,组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坚持以政府补贴、民办民营、残健结合、残疾人受益的原则,由乡镇政府领导,区残联监督;互助组(合作社)内部按照协议或章程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实行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利益共享。

(二)认真组织实施

组建工作方案确定后,市残联积极协调落实资金,乡镇政府在市、区残联的指导下,认真做好组建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工作,采购农机具,争取大型农机具享受补贴政策。经过市、区残联和乡镇政府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批试点乡镇,共组建农机合作社2个,互助组186个,免费发放农机具766台套,覆盖686个残困户,扶助残疾人739人,受益总人数2360人左右。耕种面积达到7000余亩。

五、开展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的初步效果 试点工作得到了省残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中国残联程凯副理事长的充分肯定,他把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工作评价为“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新模式”。同时,国内、省内新闻媒体也极为关注,新华社、《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新文化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先 后进行了报道。这一举措,使试点乡镇的残疾人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了国家惠农公共政策的阳光。通过绩效评估,在开展试点工作后的一个农业生产周期中,互助组成员之间合作愉快,农机具领用户在第一时间按照协议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耕种任务。每亩地一年可节支150元左右,平均每户一年可节支1500元左右。过去,贫困残疾户没有农机具,只有等别人种完后,才能耕种,往往误了农时。而现在由于抢抓了农时,在增产增收方面,也会有较好的效益。

农村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开展,不但有效的改善了残疾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减轻了残疾人劳动负担,而且也为扶贫助残工作探索出了新模式、拓展了新领域、积累了新经验。我们发现,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给试点乡村带来了一些变化:

一是给贫困残疾农民带来了尊重和尊严; 二是促进了农村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健全和完善;

三是促进了村民合作;

四是减少了村民的生产支出;

五是提高了农村残困户的生产能力;

六是增加了村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七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试点工作刚刚开始,今后还有大量的工作:一是认真总 结经验,梳理政策扶持模式和机制,争取使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享受尽可能多的国家农机下乡补贴政策。二是做好农机具维修服务,在两个试点乡镇扶持两户残困户成立农机维修部,承担农机具维修保养工作。三是规范、指导互助组(合作社)建设,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其走向更高的互助合作阶段。四是以试点为契机,以互助组(合作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基层乡镇残联、村残协组织建设。五是努力探索残疾人农机互助组(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篇: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

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三篇: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四篇:残疾人扶贫工作浅析

残疾人扶贫工作浅析

残疾人扶贫工作浅析

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缓解并逐步消除残疾人贫困现象,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残疾影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机会不均等、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所占比例较大的特困群体,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人群。个人认为,目前贫困残疾人的扶贫脱贫工作要与全市的实施“六个一批”行动计划、“十大扶贫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主要着手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落实好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措施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将农村贫困残疾人普遍纳入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对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施低保政策兜底,实施社会救助保障扶贫,重点落实好《**市残疾人救助保障办法》、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制度等。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人群,在扶持项目和扶持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特别是在实施“六个一批”和XXX个专项行动扶贫实施过程中,为贫困残疾人实施普惠加特惠、争取叠加特惠,给予重点和优先扶持。各类公共资源向贫困残疾人及家庭倾斜。创造条件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享受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2、完善社会保障救助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同时,实施好残疾人的重度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补贴、扶贫对象的生活费补贴制度。二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逐步把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并将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三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特殊补助,对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义务教育和就读大、中专学校助学等方面给予特殊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重点救助。四是实施“阳光安居工程”。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农民进城落户、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给予优先安排并提高补助标准,打捆使用好相关的专项资金;同时,完善用水、用电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标准。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3、扶持就业创业发展生产。

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就业岗位,有序安排农村贫困残疾人转移就业。选取符合农村实际,适合残疾人从事的投资小、见效快项目,引导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及家庭成员从事维修、商贸、手工艺加工、家庭服务、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项目。扶持农村残疾人创业带头人及带动残疾人就业的农村产业龙头企业。帮助有发展生产愿望的贫困残疾人家庭选择合适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提供切实有效服务。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巩固“公司+农户”、“小额信贷到户到人”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推广“整村赶平均”、“一户一策滚动发展”、“农村合作社”等残疾人扶贫典型做法。在政府的扶持下,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创建一批管理规范、辐射带动力强、培训效果好、能够稳定增加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的扶贫基地。发挥地方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帮扶贫困残疾人家庭居家灵活就业,就地就近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家庭手工艺生产等项目,有效提高家庭收入;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要规范开展“股权量化”试点,帮助残疾人通过专业合作社达带动,持续获得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选择培训机构优先培训残疾人;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积极培训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成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不同类别的残疾人专项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一名劳动力掌握1至2门实用增收技术,强化培训后就业和创业扶持服务。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能力提升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工程及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开发工程中,对符合条件且有能力的农村残疾人优先选拔和培养。多渠道安排筹措资金,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生产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等项目的支持力度。要针对贫困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提高贫困残疾人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金融部门适当简化贷款程序,完善信贷服务政策;加强对残疾人扶贫基地的信贷支持;发展针对贫困残疾人户的免抵押小额贷款产品;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为贫困残疾人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4、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扶贫。

要动员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等以及领导干部、党团员与贫困残疾人家庭结对开展“帮、包、带、扶”,督促帮助落实扶贫和救助政策,选择项目,筹措资金,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经营服务,扶助贫困残疾人脱贫。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抓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落实,发挥政治优势,切实帮扶贫困残疾人改善基本生活,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鼓励引导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的定点扶贫的优势,优先扶持有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就业创业。通过慈善捐赠、社会募集、各界帮助等途径多渠道筹措残疾人扶贫资金。县、乡、村(社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将农村残疾人扶贫、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纳入其中,推动建立社会帮扶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

5、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在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扶贫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扶贫十大专项行动规划,分解指标,量化考核,加强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并抓好落实。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协调机制,实行市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受益到人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纳入扶贫规划同步实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要指导基层党组织帮扶贫困残疾人,落实残疾人扶贫和救助政策,改善基本生活状况。要组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要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投入,将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统筹安排。要将支农惠农政策优先落实到有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要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中优先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困难。要对农村残疾人扶贫监测给予指导。要动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和加盟店铺优先安置有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就业,优先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创业加盟。要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选择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从事“农家书屋”管理工作。要指导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信贷,创新产品,优惠利率,简化手续,提供无障碍服务;要优先为从事种植、养殖和手工艺加工的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及残疾人家庭提供信贷支持。各级残联应发挥自身作用,参与残疾人扶贫规划制定、统筹协调扶贫资金和物资分配以及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继续把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与残疾人扶贫开发相互结合,以任务促建设,以建设保任务,促进基层残疾人扶贫服务社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专职委员作用,为残疾人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第五篇:农村残疾人扶贫政策

农村残疾人扶持对象、扶持方式和扶持措施

字体【大 中 小】

1、扶持对象:

农村贫困残疾人或与残疾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农村贫困残疾人是指具有北京市农业户口且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本人具有较强的劳动致富愿望和一定劳动能

力的残疾人。

2、扶持方式:

扶持集中安置或分散辐射农村残疾人劳动生产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基地)和自营的残疾人个体大户(或多户联合体)。项目内容应符合市财政支农政策性资金使用方向,重点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提高安置或辐射带动农村残疾人

劳动生产的能力。

3、扶持措施:

把扶贫项目、政策、资金和措施直接落实到当地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农村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残疾人家庭,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物发放等形式,依托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协会、残疾人个体种植养殖大户,直接扶持他们开展家庭种植养殖项目。

农村残疾人“十五”期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字体【大 中 小】

在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中,全市各级残联紧紧依靠政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大盘子,通过开展“万人种养、共奔小康”活动和实施扶贫助残工程,全市建立了30多个以当地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协会、残疾人种养殖大户以及各类经济实体为依托的扶贫助残基地,采取集中安置一部分残疾人或家庭成员就业,还以分散辐射的形式,带动一批农村有劳动能力、有脱贫愿望的残疾人家庭,采取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帮、包、带、扶”等措施,落实帮扶措施、帮扶资金、劳动生产项目到户到人和对农村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极大地调动了农村残疾人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五年来,投入扶持资金1886万元,使2.3万名农村残疾人得到了有效扶持,完成五年

任务的165%。

下载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春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探索与实践(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隆林教育扶贫移民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隆林教育扶贫移民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属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百色革命老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

    关于某镇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某镇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乌镇镇残联在日常残疾人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总结情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多角度地透视了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目前大多数农村残......

    关于某镇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乌镇镇残联在日常残疾人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总结情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多角度地透视了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目前大多数农村残疾人生活的真实情况。这些情况有利于我们......

    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调研汇报材料

    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 情况汇报 按照州残联《关于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工作的通知》(西残发〔2011〕33号)要求,勐腊县残联通过召开残疾人座谈会、走访调......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王玉山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稳定的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发展。同时,发展与稳定又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发展可以促进稳定,但也常常会因为......

    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年至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年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来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