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贯彻落实《意见》和开展乡案县审工作情况的汇报
中共张掖市纪委
关于贯彻落实《意见》和开展乡案县审工作
情况的汇报
省纪委案件审理室:
按照你室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纪检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中纪办发[2011]25号,以下简称•意见‣)的情况和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乡案县审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切实强化案件审理工作 2011年9月23日,中央纪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纪检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中纪办发„2011‟25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1年6月份组织召开全国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同志、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副部长级室主任耿文清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中央纪委对案件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这个指导性•意见‣,对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案件审理职能作用,切实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提高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张掖市纪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根据省纪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纪检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甘纪办[2011]48号)要求,认真抓好•意见‣精神的贯彻 落实。
一是主动加强汇报,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意见‣文件下发后,市纪委案件审理室及时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了报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立泰同志和分管领导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保正志同志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并要求结合•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认真谋划新的一年工作思路,以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为核心,组织推进全市案件审理工作。同时,要求各县(市、区)纪委常委会组织专题学习,确保•意见‣精神传达到位、层层落实。通过专题汇报和组织学习,各级领导对•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工作要求等理解更为深透,认识更为全面,从而对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关心也更为主动和积极。
二是及早认真谋划,确定新的一年工作思路与目标。为把•意见‣精神转化为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市纪委尽早谋划安排2012年全市案件审理工作,全市将通过建立“四位一体”案件审理新模式,对案件实体、办案程序、调查行为、涉案款物等方面重点加强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通过开展案件审理会议举证、论证、质证活动,努力提升证据审核、证据鉴别、证据运用能力;通过健全案件审理“三审一会”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立案审核、形式审核和全面协审工作,强化审理会议集体审议案件制度的执行和审理工作的创新。围绕“不断加强案件质量建设、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利、促进依纪依法文明办案”三项重点内容改进和加强全 市案件审理工作。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案件质量建设体制与机制。为贯彻落实•意见‣中“加强对案件审理工作的领导”和“加强沟通协调和支持配合”等要求,突出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这一核心工作,准备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质量工作的意见‣、•案件质量评审考核办法‣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案件质量建设;通过建立案件检查、案件管理、案件审理部门案件质量日常会审制度,共同开展案件质量自查、检查,推动案件质量问题整改,形成各职能室认真履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共同抓好案件质量的合力。同时,为贯彻落实•意见‣中“要加强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沟通联系,做好纪律处分与刑事、行政处罚的衔接,鼓励建立跨部门的业务会商协调机制”的要求,对外建立与司法机关的业务沟通协调机制,在违纪违法事实认定、违纪违法事实见面核对、处分决定送达等方面与司法机关加强业务合作,不断提高涉刑案件先审后送、先期处分工作质量。结合贯彻落实意见,我们将紧紧围绕案件质量建设、案件审理、申诉复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切实推动我市案件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坚持推行乡案县审,确保乡镇案件质量
从2001年以来,我市县区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健全审理机制,完善审理方式等措施,开始探索和实行基层案件协审和乡案县审工作制度,县区也先后制定了乡案县(区)审的暂行办法等制度。2006年9月,市纪委转发了省纪委案件审理室•关于转发†庆阳市纪检监察系统“乡案县审”工作试行办法‡的通知‣后,各县区逐步将基层案件的协审、助审统一规范为乡案县审,并修订完善了相关规定和办法,为强化和规范基层审理工作,保证案件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市县(区)对乡案县审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完善机制制度,规范乡案县审工作
为使乡案县审有章可循,便于操作,我们坚持制度创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保质量,保障该项工作健康有序的运行。一是健全制度。为保证乡案县审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乡案县审的实际需要,制定了案件主审制度、集体审议制度、案件移送登记制度。二是明确要求。在广泛征求乡镇党委、政府、纪委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乡案县审工作暂行办法,对基层的案件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要求乡镇纪委立案的违纪案件,在处分决定下达前,一律报送县(区)纪委审理室审理,未经县(区)纪委审理室审理的案件,基层党委不得下达处分决定。并要求工作中坚持做到:基层纪委报送审理的案件必须经过初审并形成初审报告,连同调查报告、错误事实见面材料、有关证据、基层组织处理意见等全部案件材料,一并报送县(区)纪委审理室。三是规范工作程序。充分利用县区纪委监察局编印的•纪检监察办案手册‣,从制度、条例、规定、办法中规范案件检查、案件审理、处分到位等环节的工作。四是分级审批。“审理”不等于“处理”和“批准”。实行乡案县审,县(区)纪委审理室只是对乡镇立案的违纪案件,在事实、证据、定性、适用条规、量纪和处理程序等方面 进行审核把关,并非由县(区)纪委批复处分决定,因此区别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操作。案件审理终结后,对案情单
一、性质明确的一般案件,经审理室修改完善基层审理报告,由分管领导审定后,在基层呈报的审理登记表内签注审理意见,移交基层按程序办理;对案情复杂的案件,审理室要形成书面审理意见,提交县(区)纪委常委会议审定后,经分管领导签字交基层按程序办理。五是明确责任。为全面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在乡案县审工作中严把“三关”。严把“案件材料关”,对乡案县审必备的立案手续、调查报告、见面材料、本人检讨、全部证据材料、初审谈话笔录、初审报告、基层处理意见和审理呈批表等十余项案件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发现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材料不全等问题,限期纠正或完善;严把“手续程序关”,通过审核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等多种途径,对办案手续、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把关,发现不合法不合规的,一律按错案对待;严把“定性量纪关”,对错误较轻、带有普遍性的案件,重点把握各乡镇案件定性准确统一;对大要案、疑难或复杂案件,在全面审核材料、手续程序的基础上,重点从县(区)纪委审理谈话、集体审议、常委会研究审定等环节对事实定性和量纪严格把关;对社会普遍关注、影响较大的案件,在严格审查基层案卷的基础上,重点走访被调查人、所在基层负责人、单位党员群众,深入了解违纪事实及影响,深刻剖析违纪责任及原因,依据党纪政纪规定,立足全局,宽严相济,恰当处理。同时,在处分决定下发回执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回访教育制度等方面加强监督。
(二)立足提升基层案件质量,明确乡案县审指导重点 通过在乡案县审工作中加强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指导,能够及时弥补证据的不足,纠正定性的不准,避免申诉复查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一是加强对审核事实材料的指导。基层办理的案件一般是群众实名举报并提供证据的或是审计村级或单位财务时所发现的,涉及对象几乎全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这类在村级握有实权的干部或单位内部掌管财务大权的人员,一旦暴露,乡镇纪委在办理过程中急于求成,总想尽快结案,取证不充分,不能形成链条,缺乏相互印证的证据,虽然可以处理,但就案卷来说,经不起查证。而且取证不严谨。证据有多种,但不管物证、言证都必须对其锁定,才能作为可用证据。如,注明复印、复制帐证、书证的来源、保管人员的签章,笔录的签字押印,说明材料注明说明人的基本情况等方式都使证据多了一层保证,因为承担有责任,也确保了证据的真实性。但基层办案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够细致。因此,区纪委审理室收到基层纪委报送审理的案卷,做到了“三个必看”即:看移交审理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受理要求;看事实是否清楚,来龙去脉是否存在疑点;看事实证据是否确凿,证据之间是否能相互印证。对材料不全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及时退回乡镇纪委补充调查,完善手续。
二是加强对办案工作程序的指导。基层纪委对办案程序不熟悉,存在着违反或简化程序的问题。受理信访分流初查、查后汇报立案、审批、调查结束后报告、再移送、谈话、审理完结汇报、提交讨论、研究决定下处分,并送达处分等程序了解不清,顺序颠倒,操作过程中不够到位。为此,在乡案县审的审理中对错误事实材料与本人见面、处分前谈话、召开党支部会议讨论以及审理报告、案件的受理、立卷归档都进行详细的指导和规范,要求这些审理工作程序一个都不能少。同时对办案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核监督,对不符合办案程序的及时纠正,规范办案程序。
三是加强对案件定性量纪的指导。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换届等现状使纪检监察干部交流更换快,工作时间短,接触案件少,政策掌握不全,由此造成定性量纪不准确。县(区)纪委审理室在详细审核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处分条规进行定性量纪,提出指导意见。对基层纪委与区纪委审理意见不一致的案件,加强与基层党委和纪委的沟通,充分说明理由和政策法规依据,取得一致认识以后,对属基层纪委审批的案件,由乡镇党委下达处分决定。
四是加强对审理文书格式和归档立卷的指导。县(区)纪委审理室对审理报告、处分决定、处分意见等审理文书进行规范,要求基层纪委参考•纪检监察办案手册‣样本的格式,统一制作各种文书材料,案件完结执行到位后将所有案卷材料整理成卷,编写目录和卷皮,由县(区)纪委统一管理,从而使案卷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三)积极推行乡案县审,提高了基层办案水平
自开展乡案县审工作以来,我县(区)基层乡镇自办案件(不含领办、直查案件)150多件,乡案县审率达100%,未发生一起错案,申诉复查案件明显减少,乡案县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提高了基层办案人员素质。通过乡案县审,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学到了办案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整改了办案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增长了办案业务知识,促进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是从根本上保障了案件质量。通过乡案县审工作,一是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通过乡案县审初审复核,指出了存在问题,基层办案单位对事实证据方面整改意见及时作了补证。二是保证定性准确,量纪恰当。对县区内违纪案件量纪处理恰当平衡,解决了同类案件在定性上出现偏差、在量纪上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三是坚持手续完备,程序合法。通过乡案县审初审复核,县(区)纪委审理人员指出了手续程序方面存在问题,如文书制作不规范、基层初审见面谈话不到位、取证手续不合要求等,促使办案单位对存在问题作了补充完善。
三是有效克服了查审不分现象。通过乡案县审强化了县(区)纪委对案件审理的审核把关,克服了过去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既查案又审理,查审不分的弊端,真正做到了查审分离,监督到位。
四是案卷管理进一步规范。在乡案县审中,我们根据•纪检监察常用审理文书格式‣,对移送审理的案件各种文书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求案件移送审理时必须材料齐全,文书规范,促进了案件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五是确保了处分决定落实到位。通过乡案县审县(区)纪委全面掌握了整体案件处理情况,对所有查处对象的处分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管理,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形成了纪 检监察、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落实处分决定的工作合力,确保了处分决定落实到位。
第二篇:乡案县审
开展“乡案县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案件审理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纪案件的一项法定工作程序,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业务工作。随着我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违纪违法案件的类型、性质及违纪违法人员的作案手段等,与过去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各类案件的复杂性、隐蔽性有增无减,解决定性难、处理难、执行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乡镇的案件审理工作做得如何,对案件质量的好坏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都有直接的关系。为切实提高基层案件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执纪办案工作水平,确保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能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我县在认真做好基层案件协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案件审理工作模式,从2007年开始在全县全面推行了“乡案县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系统内的一致好评。
一、开展“乡案县审”工作的必要性
对乡镇纪委调查终结的违反党纪的案件,在作出正式处理决定之前,如何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原则,从根本上确保案件质量,这是基层案件审理工作存在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推行违纪案件“乡案县审”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一)开展“乡案县审”是提升执纪办案水平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纪委办案工作也呈现出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同时上级业务部门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案件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纪委、省纪委在先后召开的案件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审理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工作的水平,切实保证案件质量”,市纪委也专门对这一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因此,实行 “乡案县审”符合上级的要求,符合有关法规精神,符合我县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实际,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二)开展“乡案县审”是基层纪检干部的迫切要求。我县实行撤乡并镇以后,一方面乡镇纪委查办案件的任务加重,查处案件定性难、处理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基层案件审理人员缺额较大,而且基层纪检干部普遍都有包村任务,还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中心工作,对开展案件审理工作普遍感到力不从心,被动应战,案件审理工作也就无法正常有序地开展。
(三)开展“乡案县审”是提高基层案件整体质量的重要关口。目前我县基层案件专职审理人员呈现出人员不足,业务不精的情况,大部分乡镇只有一名纪委书记,没有专职纪检干部,在查办案件时很难做到查审分离,加上基层人员交流很快,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确保案件的审理质量。
二、开展“乡案县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精心策划,认真调研。我们把实行“乡案县审”作为执纪办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力量上倾斜。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实行“乡案县审”制度的草案,县纪委两次召开基层纪委书记、部门纪检组长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基层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意见,经过数易其稿,形成了“乡案县审”工作制度,下发了《关于实行“乡案县审”制度的通知》(山纪发[2007]2号),规定凡乡镇纪委立查案件调查终结后需要追究党政纪责任或免予纪律处分的,一律将案件材料移送县纪委案件审理室进行审理。同时明确规定实行“乡案县审”制度,不改变基层党委、纪委对违纪案件的处理权限,保障基层党委的原有处分权不受剥夺,从而消除基层党委的疑虑和担心,调动了基层党委开展“乡案县审”工作的积极性。
(二)健全制度,规范程序。为保证“乡案县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乡案县审”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三项制度。
1、案件主审制度:一般案件一人主审,重大复杂案件两人主审,主审人员认真鉴别使用证据,做好阅卷记录,并在受理案件后7天内审理完毕,草拟好审理报告。
2、集体审议制度:案件审理室根据案件受理情况,及时召开案件集体审议会议。
3、案件移送登记制度:乡镇纪委在向县纪委移送案件材料时,经手人员在移送登记表上签字,防止案件材料的遗失。
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对“乡案县审”的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基层移送审理的案件,先填写《案件县审呈报登记表》,再由县纪委案件检查室把关提出“移送审理的意见”,县纪委案件审理室方可受理。受理后的案件,先由案件审理室主审人员提出审理意见后,经审理室集体审议形成审理报告,提请县纪委常委会议讨论审定。如审定的意见与审理报告的处理意见不一致,以常委会审定的意见为准。案件审结后,主审人员根据常委会提出的审理意见,制作《移送案件审理意见书》,并在10日内将《意见书》发送原移送单位。基层党委、纪委如对常委会提出的审理意见无异议,应予采纳,并在10日内制作处分决定(或免予处分);如有异议,可以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复审申请。
(三)严把三关,健全机制。为全面推行“乡案县审”工作,提高案件审理质量,我们在审理工作中严把“三关”。一是严把“案件材料关”,对“乡案县审”必备的立案手续、调查报告、见面材料、本人检讨、全部证据材料、初审谈话笔录、初审报告、基层处理意见和审理呈批表等十余项案件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发现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材料不全等问题的,限期纠正或完善。二是严把“手续程序关”,通过审核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等多种途径,对办案手续、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把关,发现手续不健全、程序不合法或不合规的,一律退回补办相关手续。三是严把“定性量纪关”,对错误较轻、带有普遍性的案件,重点把握乡镇纪委对案件定性的准确性;对大要案、疑难或复杂案件,在全面审核证据材料、手续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纪委审理谈话、集体审议、常委会研究审定等环节对事实定性和量纪严格把关;对社会普遍关注、影响较大的案件,在严格审查基层案卷的基础上,重点走访被调查人、所在基层单位负责人、单位党员群众,深入了解违纪事实及影响,深刻剖析违纪责任及原因,依据党纪规定,立足全局,宽严相济,恰当处理。同时,将开展“乡案县审”工作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与案件查处、宣传教育等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对在“乡案县审”工作中执行不力的乡镇纪委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降低年终考核等次。
三、开展“乡案县审”工作的几点体会
自2007年我县开展“乡案县审”工作以来,我县基层乡镇纪委自办案件13起,“乡案县审”率达100%,没发生一起错案或申诉案件,“乡案县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提高了基层办案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实行“乡案县审”,基层纪检干部学到了案件审理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整改了案件查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增长了案件审理业务知识,促进了基层纪检干部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是强化了审核把关,从根本上确保了案件审理质量。一是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三年来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共提出事实证据方面的整改意见31条。如今年某镇查办一件挪用公款案,该案在调查阶段对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用途没有调查清楚,只有本人交代,没有其他证据印证,经“乡案县审”初审复核,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办案单位及时作了补证。二是确保了定性准确,量纪适度。解决了同类案件在定性上出现偏差、在量纪上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三是坚持手续完备,程序合法。通过“乡案县审”初审复核,县纪委审理人员指出了手续程序方面存在的20多个不规范的问题,如文书制作不规范、基层初审见面谈话不到位、取证手续不合要求等,并促使办案单位对存在问题作了补充完善。
三是彻底克服了查审不分现象。通过实行“乡案县审”,强化了县纪委对案件审理的审核把关,克服了过去基层纪检干部既查案又审理,查审不分的弊端,真正做到了查审分离,监督到位。
四是案卷管理进一步规范。在实行“乡案县审”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常用审理文书格式》,对移送审理的案件各种文书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求案件移送审理时必须材料齐全,文书规范,结案后案卷由县、乡镇纪委按处分权限分级归档保管,促进了全县案件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五是保证了处分决定执行到位。通过实行“乡案县审”,县纪委全面掌握了全县各类案件的处理情况,对所有查处对象的处分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管理,同时出台了《处分决定执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形成了纪检、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落实处分决定的工作合力,确保了处分决定落实到位。
进一步深化对“乡案县审”模式的探索
为切实提高基层案件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执纪办案工作水平,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在认真总结前几年推行基层案件协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案件审理工作模式,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在全区全面推行了 “乡案县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
一、开展纪检监察“乡案县审”工作的必要性
对调查结束的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在作出正式处理决定之前,如何按照规定的程序,遵循一定的原则,从根本上确保基层案件的审理质量,这是基层案件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中得出,推行违纪案件“乡案县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开展“乡案县审”是解决案件审理瓶颈的根本。目前我区基层案件专职审理人员普遍偏少,有的区直机关只有一名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在查办案件时很难做到查审分开。虽然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都建立了案件审理小组,但审理人员大多数是兼职的,加上基层人员交流很快,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案件审理质量很难保证。此外,我区各镇(街)相距较远,以前曾试行过分片联审,但人员难集中,工作成本较高。实行“乡案县审”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开展“乡案县审”是基层纪检干部的迫切要求。实行撤乡并镇、归并村(居)以后,目前我区六个镇(街)每个镇(街)的人口一般在七八万人左右,党员干部人数大都在1500人左右,一方面纪检监察对象多,查办案件任务重;另一方面基层案件审理人员较少,而且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普遍都有包村任务,还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中心工作,对开展案件审理工作普遍感到力不从心,案件审理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多年来基层的同志一直呼吁基层自办案件交由区纪委统一审理,这样既能减轻基层同志的工作量,又有利于区纪委严格审核把关,全面把握案件定性量纪的尺度和标准,做到全区平衡一致。
开展“乡案县审”是提升执纪办案水平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办案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开展案件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去年中纪委、省纪委先后召开的案件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审理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工作的水平,切实保证案件质量,市纪委也专门对这一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实行 “乡案县审”符合上级的要求,符合有关法规的精神,符合我区的实际,势在必行。
二、开展“乡案县审”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具体要求
精心策划,认真调研,制订方案我区、镇党委都把“乡案县审”工作作为执纪办案工作的重要部分,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物质上支持。区纪委审理室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乡案县审”的草案,区纪委两次召开基层纪委书记座谈会,并专门发文征求基层党委、政府和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经过数易其稿,最后形成了《关于审理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自办案件的暂行办法》,规定凡本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立查案件调查终结后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或免予纪律处分的,一律将案件移送区纪委审理室进行审理。同时明确规定实行“乡案县审”,不改变基层党委、纪委和行政主管部门对违纪违法案件的处理权限,保障基层党委、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原有处分权不受剥夺,从而消除基层党委、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疑虑和担心,调动基层党委、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对 “乡案县审”工作给予支持和协助的积极性。
建立制度,规范程序,明确责任一是健全制度。为保证“乡案县审”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乡案县审”的实际需要,制定了四项制度:案件主审制度。明确要求区纪委审理室受理案件后,一般案件一人主审,重大复杂案件两人主审,要求主审人员认真鉴别使用证据,做好阅卷记录,并在受理案件后7天内审理完毕,草拟好审理报告;集体审议制度。审理室根据案件受理情况,及时召开案件集体审议会议;“乡案县审”委员会例会制度。区纪委“乡案县审”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集中研究案件审理工作;案件移送登记制度。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向区纪委移送案件材料时,有关经手人要在移送登记表上签字,防止案件材料的遗失。二是规范程序。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对“乡案县审”的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区纪委审理室对基层移送审理的案件受理以后,先由承办人提出审理意见。审理意见中应说明认定或不认定的错误事实、性质及理由;认定错误性质所依据的党纪政纪条规及法律依据;审理人员对本案的处理意见及理由。审理意见经审理室室务会集体审议后形成审理报告。审理室在违纪违法事实的认定、定性、量纪问题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详细记录并将不同意见及理由写入审理报告,提请区纪委“乡案县审”委员会讨论审定。如审委会审定的意见与审理报告的处理意见不一致时,以审委会审定的意见为准。案件审结后,承办人根据审委会提出的审理意见,制作《移送案件审理意见书》,并在10日内将《意见书》发送原移送单位。基层党委、纪委或行政主管部门如对审委会提出的审理意见无异议,应予采纳,并在10日内制作处分(或免予处分)决定;如有异议,可以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复审申请。三是明确责任。我们为全面推行“乡案县审”工作,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建立健全了严把“三关”。严把“案件材料关”,对“乡案县审”必备的立案手续、调查报告、见面材料、本人检讨、全部证据材料、初审谈话笔录、初审报告、基层处理意见和审理呈批表等十余项案件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发现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材料不全等问题,限期纠正或完善;严把“手续程序关”,通过审核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等多种途径,对办案手续、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把关,发现不合法不合规的,一律按错案对待;严把“定性量纪关”,对错误较轻、带有普遍性的案件,重点把握各乡镇案件定性准确统一;对大要案、疑难或复杂案件,在全面审核材料、手续程序的基础上,重点从区纪委审理谈话、集体审议、常委会研究审定等环节对事实定性和量纪严格把关;对社会普遍关注、影响较大的案件,在严格审查基层案卷的基础上,重点走访被调查人、所在基层负责人、单位党员群众,深入了解违纪事实及影响,深刻剖析违纪责任及原因,依据党纪政纪规定,立足全局,宽严相济,恰当处理。同时,在处分决定下发回执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回访教育制度等方面加强监督。并将监督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对在“乡案县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与提拔重用、晋职、晋级和评先树优挂钩;对在“乡案县审”工作中失职渎职的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坚决按党政纪条规严肃处理。
充分准备,健全机制,保障实施一是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对区级,针对“乡案县审”必然会加大区纪委审理部门的工作量,并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困难的实际,开展了“不讲条件,讲奉献”座谈会,使审理人员增强了责任心,做好充分的应对和加班奉献的准备;对镇级,针对基层工作压力相应减小,并可能出现敷衍应付的现象,结合“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年”活动,健全了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制定了案件审理工作目标及考核标准,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个镇(街)纪委和工作人员身上,严格兑现奖惩。二是做好组织准备。按照“乡案县审”办法的要求,区纪委成立了党政纪“乡案县审” 委员会,明确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常委靠上抓,对案件的审理进行全程质询、听证、协调、监督;区、镇成立了“乡案县审”工作组,配备了专职审理人员,负责对立案报告、办案程序、证据材料、错误事实与本人见面材料、调查报告、本人检查、支部意见、审理报告和处分决定(草稿)等方面的把关。同时为区纪委审理室调配了1名工作人员,并且组织业务学习,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需要。三是做好相关文书等技术和物资准备。根据“乡案县审”的实际需要,我们设计并印制了与之相配套的《案件移送审理呈批表》、《补充调查通知书》、《审理意见书》等文书,为开展“乡案县审”提供了保障。四是搞好专题培训,让基层和区纪委机关的同志尽快熟悉“乡案县审”的程序和要求,为开展“乡案县审”搞好支持配合。
三、开展“乡案县审”取得的成效
自今年3月份我区正式开展纪检监察“乡案县审”工作以来,全区基层镇(街)自办案件62起,“乡案县审”率达100%,没发生一起错案或申诉案件。开展“乡案县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提高了基层办案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乡案县审”,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学到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审理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整改了案件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增长了案件审理业务知识,促进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强化了审核把关,从根本上确保了案件审理质量。一是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半年来区审理室提出了31条事实证据方面整改意见。如去年某镇查办一件挪用公款案,该案在调查阶段对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用途没有调查清楚,只有本人交代,没有其他证据证实。经“乡案县审”初审复核,指出了存在问题,办案单位及时作了补证。二是定性准确,量纪恰当。对全区违纪案件量纪处理恰当平衡,解决了同类案件在定性上出现偏差、在量纪上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三是手续完备,程序合法。通过“乡案县审”初审复核,区纪委审理人员指出了手续程序方面存在问题20多处,如文书制作不规范、基层初审见面谈话不到位、取证手续不合要求等,并促使办案单位对存在问题作了补充完善。
彻底克服了查审不分现象。通过“乡案县审”,强化了区纪委对案件审理的审核把关,克服了过去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既查案又审理,查审不分的弊端,真正做到了查审分开,监督到位。案卷管理进一步规范。在“乡案县审”中,我们根据《纪检监察常用审理文书格式》,对移送审理的案件各种文书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求案件移送审理时必须材料齐全,文书规范,结案后案卷由区、镇纪委按处分权限分级归档保管,促进了全区案件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保证了处分决定落实到位。通过“乡案县审”,区纪委全面掌握了全区案件处理情况,对所有查处对象的处分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管理,同时出台了《处分决定执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形成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落实处分决定的工作合力,确保了处分决定落实到位。
发展推动乡案县审提高基层办案质量
**县纪委监察局自2003年开展“乡案县审”工作以来,截至2006年6月全县15个乡镇、八个系统工委共自办案件34件,“乡案县审”率达到100,没发生一起错案和申诉案件,有效的提高了办案质量。
一、实行乡案县审是提高案件质量的保证
“乡案县审”即乡镇纪委(县直各纪工委)自办案件在调查结束后,在审理小组进行初审的基础上将案件调查卷及初审材料送到县纪委审理室进行审核把关,并提出审理意见后,由乡镇纪委(县直各纪工委)按照审批权限,提交基层党委讨论决定办理有关手续,最后将落实情况上报县纪委。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违纪违法案件的类型、性质,作案手段等,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案件的复杂性、隐蔽性和查处难度明显增大,解决定性难、处理难、执行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而由此涉及基层党员干部的案件也有所上升,乡镇、县直自办案件也逐年增多。但由于基层特别是乡镇干部的交流力度加大,乡镇纪委书记新手较多,业务不熟悉,再者基层配备的专职纪检干部就纪委书记一个人,且一般都是抓中心工作的多,稍好一点的乡镇配有一个纪检监察干事也全部是兼职的,形式上成立的案件审理小组,因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也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客观上造成了基层自办案件质量不高。加强对乡镇、县直纪工委案件审理工作的把关是提高整体案件质量水平的重要关口。基层的案件审理工作做得如何,对全县案件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及查办案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效果,都有直接的关系,乡案县审是保证基层案件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实行“乡案县审”制度,不仅有利于树立纪检机关依纪依法办案、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乡镇等基层纪委查办违纪案件工作的监督和业务指导,促进乡镇等基层纪委查办案件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基层纪检干部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并使违纪当事人心服口服。当然,“乡案县审”,并不是县级纪委对乡镇等基层纪委自办案件审理的包办,各基层纪委在报送案件之前审理室要对案件进行初审,提出初步审理意见,县纪委审理小组只是对案件的证据、程序和所涉及的政策进行把关。
二、积极推动乡案县审保证基层办案质量
近几年,**县纪委监察局坚持实行“乡案县审”,从最初的摸索到现在基本成熟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从健全制度上规范“乡案县审”工作。
为使乡案县审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他们坚持制度创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保质量,保障该项工作健康有序的运行。一是规范工作程序。2003年县纪委监察局组织编辑了《纪检监察工作实用程序条规汇编》一书,及时发放到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确保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人手一本,从制度、条例、规定、办法中规范案件检查、案件审理、处分到位等环节的工作。2004年又及时购回《纪检监察常用审理文书格式》一书下发,对各个程序所使用的文书格式也进行了规范。二是明确工作要求。下发了《纪检监察案件审理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基层的案件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要求乡镇等基层纪委查办的违纪案件,在处分决定下达前,一律报送县纪委审理室审理,未经县纪委审理室审理的案件,基层党委不得下达处分决定。并要求工作中坚持做到:基层纪委报送审理的案件必须经过初审并形成初审报告,连同调查报告、见面材料、有关证据、基层组织处理意见等全部案件材料,一并报送县纪委审理室。三是健全工作制度。
1、把查办案件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把乡案县审列入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评先的重要条件,凡未经县纪委审理的一律不予统计上报,年终考核不予认可;凡未经县纪委审理就下达处分决定的,一律属越权审批案件,实行一票否决。
2、把审理责任落到人头,实行错案追究制度。审理人员因审查不细,把关不严,致使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和性质认定不准确,量纪畸重畸轻或造成错案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乡镇纪委不按要求报送县纪委审理,以致发生错案的,追究纪委书记的责任。这一制度的建立,调动了县乡两级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压力、有动力,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并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办法审理,走下去,即县纪委审理室派员到乡镇审理案件,实行现场办公,面对面的指导;请上来,即请各乡镇纪委带卷到县纪委审理案件。
3、各尽其责,实行分级审批。“审理”不等于“处理”,“县审”不等于“县批”。实行乡案县审,县纪委审理室只是对乡镇查办的违纪案件,在事实、证据、定性、适用条规、量纪和处理程序等方面进行审核把关,并非由县纪委批复处分决定,因此区别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操作。对个别事实清楚、案情简单、处分较轻、分歧不大、批准权限属基层党委的一般性案件,经审理室把关后,填写《审理报告表》,通知呈报案件的乡镇党委研究讨论下达处分决定;对重要或复杂疑难的案件,以及常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典型案件,在定性量纪上同基层审理意见分歧比较大的,县纪委审理室按照规定程序审理,报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备案,填写《审理报告表》,并及时同基层党委和纪委沟通后由基层党委研究讨论下达处分决定,这样做-有利的强化了责任意识,调动县乡两个积极性,避免县纪委包揽过多。
(二)从实际工作中指导“乡案县审”工作。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切实丰富实战经验,不断提高审理案件的工作能力。通过在“乡案县审”工作中,加强对乡镇等基层纪委审理工作的指导,能够及时弥补证据的不足,纠正定性的不准,避免了申诉复查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一是加强对审核事实材料的指导。基层办理的案件一般是群众实名举报并提供证据的或是审计村级或单位财务时所发现的,涉及对象几乎全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这类在村级握有实权的干部或单位内部掌管财务大权的人员,一旦暴露,乡镇等基层纪委在办理过程中急于求成,总想尽快结案,取证不充分,不能形成链条,缺乏相互印证的证据,虽然可以处理,但就案卷来说,经不起查证。而且取证不严谨。证据有多种,但不管物证、言证都必须对其锁定,才能作为可用证据。如,注明复印、复制帐证、书证的来源、保管人员的签章,笔录的签字押印,说明材料注明说明人的基本情况等方式都使证据多了一层保证,因为承担有责任,也确保了证据的真实性。但基层办案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够细致。因此,县纪委审理室收到基层纪委报送审理的案卷,做到了“三个必看”即:看移交审理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受理要求;看事实是否清楚,来龙去脉是否存在疑点;看事实证据是否确凿,证据之间是否能相互印证。对材料不全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及时退回乡镇等基层纪委补充调查,完善手续。如,今年某乡镇调查某村党支部书记少上1万元移民补偿款的案件,有查帐说明,有拨款底册,但没有本人的笔录和这少上的1万元的来龙去脉,虽然可以认定,但证据不够完善,也容易使定性产生歧义,因此,县纪委审理室人员指导该乡镇纪委及时补充完善了证据。
二是加强对审理程序的指导。基层纪委对办案程序不熟悉,存在着违反或简化程序的问题。受理信访分流初查、查后汇报立案、审批、调查结束后报告、再移送、谈话、审理完结汇报、提交讨论、研究决定下处分,并送达处分等程序了解不清,顺序颠倒,操作过程中不够到位。为此,在乡案县审的审理中对错误事实材料与本人见面、处分前谈话、召开党支部会议讨论以及审理谈话、案件的受理、立卷归档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要求这些审理工作程序一个都不能少。同时对办案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核监督,对不符合办案程序的,及时纠正,履行程序。有个别乡镇的纪委书记在下达处分前,不同违纪者本人谈话,认为事实清楚,可以直接给予处分,县纪委审理人员及时纠正这一错误认识,要求坚决执行这一制度,没有同本人谈话的退回补充材料。因为在下达处分前同受处分人员谈话,对保障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保证办案质量,防止出现错案都有重要作用。如2003年,教育系统工委调查某校某教师体罚学生一事,在审理中发现缺错误事实与本人见面材料,就与调查组的同志一起将错误事实与本人见面,违纪者在见面材料上进行了申辩,针对申辩又补充了一些证据,使该案件处分到位。也有效避免了一起申诉案件。
三是加强对定性量纪的指导。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换届、县直单位人员经常调整等现状使纪检监察干部交流更换快,工作时间短,接触案件少,政策掌握不全,由此造成定性量纪不准确。县纪委在详细审核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处分条规进行定性量纪,提出指导意见。对基层纪委和县纪委审理意见不一致的案件,加强了与基层党委和纪委的沟通,充分说明理由和政策法规依据,取得一致认识以后,对属基层纪委审批的案件,由乡镇等基层党委或纪委下达处分决定。如今年在治理商业贿赂中,我县卫生系统有两位医生收受药品回扣被查处后交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判决免予刑事处罚。因不是党员和监察对象,县纪委交由县卫生局纪委给予二人行政处分。在采用量纪条规时,卫生局纪委引用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收受礼金、红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照处理)”的规定,送到县纪委审理室后,审理人员认为引用的条规不当,经过审查最终引用的是《关于医务活动中违规收受“回扣”的“红包”的处理意见》,给予了两个违纪人员恰当的处分,令当事人心服口服。四是加强对审理文书格式和归档立卷的指导。针对下发的《纪检监察常用审理文书格式》一书的格式未能与时俱进且缺乏基层特色的现实,县纪委审理室对审理报告、处分决定、处分意见等审理文书进行了规范,并印制了一套立案审批表、移送审理报告、移送审理审批表、审理谈话记录、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表等样本供基层纪委参考,案件完结执行到位后将所有案卷材料拿到县纪委统一整理,统一打印目录和卷皮,统一管理,提高了案卷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从落实培训上提高基层纪委的审理水平。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素质高的审理队伍,是提高基层案件整体质量的组织保证。为了切实提高全县自办案件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执纪办案工作水平,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达到“二十四字”的要求。县纪委监察局重视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将干部培训落到实处。一是加大知识培训力度。除每年在本县举办业务培训,还分批选送乡镇纪委书记、部门纪检组长参加上级纪委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近3年就选派基层纪委书记赴杭州、福建等地参加业务培训13人次,使他们熟悉和了解案件的取证工作方法、案件审理的工作程序、党政纪条例、公文制作等,增强了纪检监察业务的理论感。二是“以案代训”促提高。通过“以案代训”,不仅让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乡案县审”中增长知识,增长见识,还从基层抽调人员参加县纪委的查办、审理案件工作,丰富作战经验,增强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实战感。两种方式的完美结合,使基层纪检干部的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案件审理干部不能单纯为案件审理而审理案件,而是要站在政治和政策的高度,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既严格遵守“二十四字”办案方针审理案件,又把原则和灵活性相结合,正确处理执纪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惩处教育和保护的关系,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使乡镇纪委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实行“乡案县审”和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以来,一改过去有的乡镇几年没有办一个案件的现象,乡镇纪委书记、县直部门纪检组长不仅学习了业务知识,同时也受到了教育,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干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任,摆正了自己的位臵,增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了工作动力,使基层审理工作能力增强,办案水平不断提升,办案数量逐年增长。
三、推行乡案县审工作任重而道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保证,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案件审理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查处理违纪违法案件必经的法定工作程序,是执纪工作的“关口”、“出口”和“窗口”。做好案件审理工作,是提高纪检监察机关依法执纪、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履行三项主要职能和做好五项长期性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维护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对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有效监督具有重要作用。“乡案县审”是有效解决当前乡镇等基层纪委集办案、审案、定案于一身而产生对查办案件认识上偏差的重要途径,是保证基层办案质量,进一步规范案件审理工作,切实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保障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来看,“乡案县审”还面临着如何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审理力量,如何处理好县纪委审理室审核案件与乡镇等基层党委、纪委审定案件之间的关系,如何搞好联片审案交叉审理,如何解决基层所报送的案件按程序快审快结的问题。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从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保证的高度,来认识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案件审理工作,使所办案件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树立科学、民主、依法的执纪观,严格落实“二十四字”办案基本要求,依法依纪办案。
通过“乡案县审”,有效地保证了案件审理质量,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检查、审理案件能力水平的提高,但这一工作方式的推进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可谓是任重道远。**县纪委监察局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纪检监察审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为主线,全面履行审理工作职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革、完善案件审理工作方式,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为我县、我市、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乡案县审制度暂行办法
中共xxx纪委 xxx监察局 乡案县审工作制度(试行)
第一条 为提高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的办案质量,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和中央纪委关于试行“乡案县审”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审核处理案件必须符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基本要求,努力取得良好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使所办案件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三条 “乡案县审”是指乡镇纪委立案调查并需审理的案件;在处理之前报送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提出审核意见,再由乡镇纪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的业务指导方式。
第四条 乡镇纪委立案调查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案件,应当报送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进行审核。
受到司法机关刑事追究或受到行政执法机关处罚的案件,可不报送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审核。
第五条 报送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审核的案件,应具备下列材料:
1.报送案件审理请示; 2.《移送审理登记表》;3.立案依据;
4.错误事实见面材料;
5.被调查人对错误事实见面材料的书面意见和检讨材料;
6.调查组关于“被调查人对错误事实见面材料的意见”的说明;
7.调查报告;
8.全部证据材料(含有关党组织或单位出具的被调查人简历等);
9.被调查人所在党组织的处理意见;
第六条 乡镇纪委报送审核的案件,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应当指定承办人员负责审核。
经审核,发现案件材料不齐全或手续不完备的,应提出具体意见,要求补充材料或补办手续;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程序不合法,应退回重新调查。
案件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并报分管领导同意后,将审核意见反馈给乡镇纪委。
第七条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审核乡镇纪委报送的案件,一般应在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因情况特殊需要延长时间的,须经分管领导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二十个工作日。
第八条 对于乡镇党委、政府或纪委作出的纪律处分决定,受处分人员不服提出申诉的,由乡镇党委、政府或纪委按照规定受理。
第九条 案件办结后,乡镇纪委要将案件材料装订成册,统一归档管理,防止案件档案材料流失。
案件档案卷内除本制度第五条规定的以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材料:
1.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的审核意见;
2.乡镇纪委讨论处理有关案件的会议记录;3.乡镇党委或政府讨论处理有关案件的会议记录;
4.有关党纪、政纪处分决定:
5.处分决定宣布、执行情况;6.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条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通过开展案件审理工作目标管理、案件质量检查和业务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案件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抽调乡镇纪委或派出(驻)机构人员帮助工作,通过实践不断增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
第十一条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人员的配备应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不得少于2人,缺额的应及时调整配齐。第十二条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驻)机构查办的案件,可以按照本试行制度报送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进行审核。
第十三条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可以根据本试行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制度,并报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xxx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乡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学习贯彻落实情况工作汇报
乡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学习贯彻落实情况工作汇报
按照区纪委部署和学习《农村领导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规定》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规范、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重要举措。并对全体班子成员及站所负责人的廉洁自律自纠自查工作进行认真部署,现将学习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细化方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领导干部带头学,有效带动了乡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8月17日,我乡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各站所负责人、9个村两委全体班子成员,专题培训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随后向各党支部、村委会、站所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并通过乡政府网站、LED屏、公开栏、在各村张贴《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宣传横幅等手段,在全乡营造学习贯彻《规定》的浓厚氛围。
3、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各村委和乡机关、站所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培训、座谈交流、领导干部带头学等方式,认真组织学习,促使广大基层干部做到对《规定》深刻理解,牢记在心。同时,把《规定》纳入全乡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程,组织开展“三个结合”深入学习活动,一是与《廉政准则》相结合,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二是与贯彻落实史院乡经济会精神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基层工作作风,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三是 1
与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贯彻执行《规定》的自觉性,使广大基层干部深刻、全面掌握《规定》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4、循序渐进,扎实落实。一是开展自查自纠。在认真学习《规定》全文、全面把握其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乡号召全体干部严格对照《规定》的“八条禁止”、“四十一个不准”要求,逐条逐项开展一次自查,着力查找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撰写剖析报告,然后按照《规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查、征求意见,全乡12个支部共征求到6大类、235条意见。我乡在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后,将加以整改,并不断加强廉政、勤政、正确履职意识。二是组织《规定》内容考试。8月20日,我乡组织全乡机关干部、各村三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知识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基层干部掌握《规定》的情况。三是进行调研走访。我乡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到9个自然村进行走访,通过邀请村“两委”班子成员、群众代表参与,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等方式,重点对村委会班子团结、战斗力、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情况及成员在政治、思想、工作和廉洁履职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走访。
5、完善制度,强化机制。结合《规定》的贯彻实施,不断推进强化阳光村务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重点对村级财务进行严格监管。严格落实乡村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任期内定期谈话等制度,切实推进乡村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阳光。
6、加强督查,落实责任。乡党委、政府把学习贯彻《规定》情况作为2012村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抽调组织、纪检工作人员,深入各行政村以及站所,对农村基层干部学习《规定》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学习贯彻《规定》的实效性。同时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以及背后隐藏的失职渎职和腐败行为。对发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村、单位和部门,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从严惩处失职渎职甚至腐败行
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有时忙于具体工作,学习有所放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不紧密。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与积累,尤其是对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仍要提高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政治理论水平,总结不足积累经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把握工作的能力欠缺,导致出现有时穷于应付,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工作成效不够突出。
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导致工作的针对性不足,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存在一定差距。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坚持做到勤学、精学、终身学,做到自觉加强学习,接受教育,不断进步。要提高政治素质,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二是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努力摆脱繁杂事务,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努力充实,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
三是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彻底杜绝那种对待基层人员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老爷作风,深入基层群众,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多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实事。同时要严格按照 “八条禁止”、“四十一个不准”要求规范自身行为。
四是完善机制,进一步规范干部工作行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我们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建设网络,健全建设监督队伍,建立健全了五项监督检查制度:一是督查制。二是专项检查制度。三是定期汇报制度。四是评议制度。五是巡视督察制度。
第五篇:江边乡开展文明大行动工作汇报材料
江边乡开展“文明大行动”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东方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开展“文明大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乡委乡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在市委召开动员大会后,随即召开相关的会议进行部署,在抓好宣传工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文明礼仪、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旅游、文明殡葬等专项整治活动,在全乡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一)成立领导机构,做到有专人负责。
为了确保文明大行动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乡党委成立此次专项活动的领导小组,由乡政府乡长符进彬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副组长由乡党委宣传委员胡开帅、副乡长容芳两位同志担任,组员由乡办公室人员、乡辖区各单位负责人及各村党支部书记组成。由副组长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各村庄的党支部书记和乡辖区的中心校、派出所等单位都由本单位的第一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制定相关制度加以落实。
(二)统一部署,大造声势,创新宣传方式。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乡于2011年11月15日迅速召开专项的动员会进行部署,全面开展宣传活动,并制定具体的“文明大行动”实施方案下发到各村委会和乡辖区各有关单位。主要以张贴宣传标语、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小手册等形式开展宣传,在老村、布温、白查等文明状况较差的村庄进行了重
万资金对乡府驻地街道进行美丽亮化,通过铺设彩砖、安装路灯,乡府驻地街道得到全面的美化,为全面建设“美丽江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组织“文明大行动”宣讲团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宣讲活动。
为了使“文明大行动”活动更深入人心,乡“文明大行动”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相关的宣传资料,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组建了一支由乡干部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到各村庄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团”由本地干部组成,通过使用方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群众传达此次“文明大行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展现了新时期讲文明的巨大作用,并和农民群众进行了互动交流,既增强了活动的宣传效果,也拉近了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距离,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一)由于缺乏活动经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经常碰到因为活动经费不足造成的停滞,使活动的开展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比如,由于我乡地处偏远山区,农村集体收入较低,村委会很难腾出经费安排活动,乡里也没有能力提供资助。今后将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或向包点单位申请补助,争取弥补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受当地农民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禁锢思想的影响,短时间内要让农民得到完全改变很不容易。长期以来,本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