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怀化法检考试申论理性答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
申论答题组织语言一定要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站在政府的角度依据资料内容来进行语言拓展,切勿主观臆断,凭空想象。
【例】给定材料:关于“限塑令”的实施及其效果,社会上有很多议论,不同观点各有道理。“太行日出”的博客:“限塑令”实施四周年,舆论普遍发出批评和质疑的违章,媒体称“限塑令”遭遇“四年之痒”,笔者切身感受,身边的同事们也发出感慨,四年来,身边的塑料袋貌似未减反增,因为在现召集这个“不差钱”的年代,逛大型超市的群体里,几毛钱的塑料袋能挡住多少人?况且,就收费而言,收少了大家不在乎,白色污染依旧,收多了就会给生产企业或商家带暴利,那便是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助长了生产销售污染物的热情,白色污染只会因其利润的巨大诱惑换个方式继续为祸人间。
1.有专家将“限塑”称为一场左右手的“战争”,左手是环保,右手是方便。请参考给定资料,阐释“战争”的实质。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本质阐释题,旨在指出“战争”这一词的实质。因而在阅读材料时要着重关注词所在句子,以及该句所在的给定资料,同时也要看看其他材料里有关“环保”与“方便”相博弈的内容。
但有的考生看到“环保”两个字就马上有了自己的思路,写出如下答案:
战争在这里是隐喻,指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经济发展虽然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经济的一是发展而忽视了环保,环境的破换不仅仅是对环境的伤害,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伤害,更是无益于我们的后代子子孙孙。因此,环境保护十分重要,我们要时刻充满斗志,打赢“环保”这一仗。
【参考答案】
实质:“限塑”能否真正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在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的拉据,另一方面取决于商家与“限塑令”的利益博弈。
因此,要使“限塑令”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政府应该加强宣抟,让人们认识到白色垃圾的危害,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出台政策推进购物袋、塑料袋的反复使用,同时要从源头上禁止塑料袋的生产。
【分析】两个答案相比,不难看出第一个答案考生看见“环保”就才思泉涌,但写着写着就偏题了,成了呼吁人人环保的标语,采分点不突出。第二个答案通过逻辑清晰地布局和排版,站在政府的立场角度写出答案,这些都更利于得到高分。
因此,各位考生在申论答题时一定不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做到理性答题,收放自如。湖南法检考试申论解题技巧:除去臆断 理性答题
第二篇:2010湖南省法检考试申论真题
2010湖南省法检考试申论真题
作者:天星公务员 来源:天星公务员网 发布日期:2011-10-15 点击:32
笔试题本(申论)
总分100分
限时150分钟
姓名:
准考证号:
注意:本卷仅为题本,试题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予计分。答题前,请在题本和答题卡上填写好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好准考证号。材料一:
2010年,中国连续发生了多起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郑民生杀死了8个孩子,重伤5个。3月25日,通化师范学院,09级学生闫照宇持刀砍伤一名女生和三名男生。
3月30日和4月7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连续发生两起血案,两名学生惨死,行凶者均为该校学生。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血案,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小学生。
4月28日,广东雷州雷城第一小学,一男子持刀砍伤16名师生。4月29日,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一男子在幼儿园内持刀砍伤32人。4月30日,山东潍坊尚庄小学校园内,一男子用铁锤锤伤5人后自焚。
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发生一起砍伤儿童事件,7人死亡,20多人受伤。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这是郑渊洁在泰兴幼儿园凶杀案之后写下的一段话。材料二:
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校园袭击事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对这些案件高度重视,对凶杀案造成的儿童伤亡和他们家庭出现的不幸,心里感到非常难过。温家宝强调,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思考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5月14日,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表示,公安机关将使用警械枪支“坚决执法、毫不客气”地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的犯罪。他还表示,作为治安问题,不能单纯从办案角度去解决,社会各个方面各种力量要一起动员,实行综合治理。
教育部近日下发紧急通知:防止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园,并要求各省市积极做好学校的安防保卫工作。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向各中小学、幼儿园赠送警棍和防割手套,并在校园门口安装摄像头和入侵警报系统,安排民警值勤,组织民警对学校保安人员和老师进行安全防范技能培训等。公安机关还将依托中小学校、幼儿园传达室建立治安巡防站,安排巡防队员长期驻守执勤。材料三: 据南平市通报,南平血案的犯罪嫌疑人郑民生,因为感情受挫,悲观厌世,遂蓄意行凶杀人。检方已证明其不是精神病人。在面对检察机关的审讯时,郑民生明确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动机,其所作所为主要针对两个人,一个是他的老领导,原马站医院的前院长,另一个是他的第二任女友叶某。当地一名检察官称,郑民生“要让社会因为仇恨他而追究背后的原因,进而牵出这两个人,令他们也被仇恨。”在郑民生的原计划里,他准备杀掉至少10名、最多30名学童。他认为不如此,就不能造成轰动的社会效应。在庭审中,郑民生表示,他杀人是为了转移矛盾、扩大影响。此前,郑民生还说,行凶的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前女友叶某,因为叶某到处跟别人说令他难堪的话,还联合邻居污蔑他是杀人犯,这让他不堪忍受,最后选择了真的去杀人来进行报复。郑民生表示,自己也是悲剧,肯定会被判处死刑,但如果没有查清原因,他和被害的那些孩子在地狱中也不瞑目。
据了解,郑民生是名医生,有将近20年的行医经历,42岁仍未结婚,2009年辞职后一直处于待业状况。他的家境不是很好,约6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住房里最多时住着他和哥哥一家人,还有老母亲。他从卫校毕业后进入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从普通的基层医生当起,内科、外科一起看,一直到2008年才取得医师资格,成为西医外科主治医师。在单位工作期间,郑民生与该院一名负责人多次发生矛盾,认为该负责人看不起他、不尊重他,在工作上为难他、生活上不关心他,还经常羞辱他。由于工作不顺心,再加上收入低(月薪只有1000多元),郑民生提出了辞职。但辞职后他却没有找到工作。郑民生的哥哥和他中专的同学都证实他的性格不太好、性情孤僻。他从不和邻居打招呼,辞职后,经常骂母亲,结果把母亲都骂走了。今年2月左右,邻居还曾听到他们哥俩为谁交水电费的问题吵架。郑民生失业后,小区的人都觉得他的生活条件和精神状况变差了,平时感觉挺文静的人,有时会突然爆发做出冲动的事,更经常的则是见他坐在小区食杂店门口的小凳子上,一个人发呆或嘴里嘀咕着什么。他人长得帅气,但谈了几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因此,有人取笑他。邻居说郑民生曾提到有一名女子嫌弃他没房子且买不起房子而不和他继续交往,还曾听到他大骂房价太高。不过,也有些老人说,郑民生当医生时还是为邻居们做了一些好事,如曾义务帮人看病,免费送药给老人。
泰兴血案犯罪嫌疑人徐玉元为无业人员,原来在当地一家保险公司工作,2001年被辞退;其后在事发地幼儿园当过保安,因为工作态度不好又被辞退;再后来从事过“非法传销活动”。当地人说,徐玉元平时少言寡语,经济条件很好,家里有8间出租屋。5月15日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认为,被告人徐玉元曾因赌博和干扰妻姐的正常生活,先后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又因冒用他人银行卡等事情被单位除名,后从事商品直销亏本。为发泄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不满情绪,遂产生行凶杀人的恶念。四川大学的两起血案的制造者均为在校学生,其中一人叫曾世杰。事发后,曾世杰高中时代的老师、同学都难以置信。曾世杰2008年毕业于四川省凉山民族中学,该校老师对他的印象颇深,称曾世杰高中时成绩非常好,当年以应届班第一的成绩考入川大。曾世杰的一位高中同学称,曾世杰是一个腼腆、内向的人。高三时因为误会替同学受过,挨了两次打,一次脑部轻微震荡,一次手臂骨折。但曾世杰非常讲义气,没有揭发那位同学,只是笑了笑,说他们太年轻,所以会冲动,以后就会知道哪里错了。据推测,曾世杰性格内向与家庭有关。在初中时,他母亲溺水去世,此后每逢提到母亲,曾世杰眼里总是充满落寞。乡邻说他母亲有神经病,是个疯子,但曾世杰总是辩护说他母亲不可能疯。考上川大后,曾世杰在跟高中班主任的电话里曾提到,大学班上的同学歧视、奚落他,他不愿意去上课。去年,曾世杰想转专业,努力了很久,却因为国防教育课挂科没转成。于是他想退学回去复读,但家庭太贫困又没能如愿,此后他便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曾世杰的部分网络日志里,充满了愤懑和仇恨的内容。杀人时,曾世杰被一位见义勇为的学生张光武制服,张光武问他为什么向素不相识的人动刀,曾世杰只反复地说:“没有人爱我”。材料四:
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它的可怕不仅局限于案情本身,而是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或者“犯罪传染”。3月26日上午,在南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一名中年妇女突然拦住前来慰问受伤孩童的南平市委书记雷春美,并口出惊人之语:如果你们处理不好我女儿的冤案,我也去杀人!3月30日,在举报邻居违法建筑半年无果后,武汉的刘先生在网上留言:如果我的合法权利一直得不到保护,我只有效仿郑医生的做法……
更令人感叹的是,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或现象:南平案发生后,被害小学生的同学曾给郑民生写过一封信,信中说道,“有仇恨请去杀贪官”;泰兴案发生后,很多人首先关心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猜测事发幼儿园是不是“贵族幼儿园”……以至于当地政府不得不在第一时间加以澄清;而同样是向无辜者行凶,杀害警察的杨佳却没有受到太多人的斥责,甚至还得到个别人的喝彩。
为何杀人的郑民生遭千夫所指之时,竟还有人成为他的后继者?面对宣判时,郑民生竟高呼自己无罪!是什么让他认为作恶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而雷州案发后,陈康炳试图跳楼自杀,又是什么让他在寻死之前偏要拉上无辜的孩子“垫背”? 材料五:
2010年4月12日上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接受凤凰网访谈时称,郑民生的犯罪心理与情结类犯罪心理极其吻合。关于情结类犯罪的心理特征,李玫瑾解释说:首先是对象很泛化,带有明显的发泄性质;他具有正常心智的情感孤独性,就是智力正常、但情感方面没有朋友、没有爱情,非常孤独;同时有表达性和满足感,他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做完以后,他有一种满足感,所以他不会觉得后悔;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他不是精神病,但又让人感觉很疯,他的心结和情绪与创伤有关;他和四川公交车纵火者张云良、2008年日本东京秋叶原杀人案中的行凶者加藤智大、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制造者赵承熙等人属于一类。在李玫瑾看来,此案件属于概率性,归咎于社会因素是站不住脚的。
2010年4月30日,知名专家梁文道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现在很多人把砍杀小孩事件归结为一种对社会的报复。这里面“社会”这个字眼很危险。社会是一个很“空泛”概念,要认识清楚,受人冤屈,受人气,这些都是个别的事,应该把它具体化,个人应该学会怎么处理,而不要把它总结为:“一个社会完蛋了”,“这社会太糟了”,“不行,得对社会进行报复”。
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分析案例时称:那种毁灭别人,同时也毁灭自己的反社会人格,在曾世杰身上展露无遗。这种反社会人格也均见于郑明生、陈康炳、徐玉元等人身上。
学者提出,中国迫切需要自己的校园安全计划,但更需要警醒的是,反社会人格已成为当下社会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材料六:
近来接连发生的几起校园暴力案件震惊了全社会,人们在反思悲剧的时候,也触发了有关媒体伦理的讨论。有主流新闻网站在删除了相关消息之后解释说,媒体不该有闻必报,删帖源自于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李玫瑾就认为并非所有的案件都值得报道,他说:我们在研究犯罪当中,很多犯罪人都告诉我们一点,犯罪是被什么提示的。如小孩用改装的枪去抢劫杀人,他就说因为看到电视里报道才去改制的;再如82年北京开车撞人事件报道后,全国一个月之内发生了五起类似事件;再如包括国外的汽车炸弹,报道后马上就有人照着做。所以有些灾难性的、对社会有恐慌性的案件,不要轻易地大面积播报。
反对者则认为,校园惨案发生后,媒体及时跟进报道,这体现了媒体“监测社会”的功能,公开及时的报道可以引起最广泛的公众预警。如果这些消息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比如只有教育系统和警方知晓内情,一来更容易引起小道消息的传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众情绪的平复,二来对于社会整体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也颇为不利。材料七:
对于连续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社会大众也表达了各种观点。
观点甲:不要简单地以“精神病患者”来逃避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忽视了社会对诸如郑民生这样的弱势者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从而酿成悲剧。南平惨案发生时,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个案,但当合浦、雷州和泰兴连续发生类似惨案时,我们就很有必要反思南平惨案制造者郑民生反复强调的“没有起因就没有这结果”以及“社会冷漠造成悲剧”的说法。
观点乙:每当发生类似的血案时,总会有人站出来为杀人者进行辩护,片面渲染杀人者的“受迫害”经历,然后将问题推给抽象的体制。一个失去理智的人屠杀孩子报复社会,不首先去谴责这种恶行,反而为这种失去理智的行为寻找道义借口,这样的论调无异是在为血腥报复推波助澜。
观点丙:我们应以郑民生们为社会样本,展开理性反思。而强调反思,不仅仅是为了阻止下一个郑民生向我们的孩子伸出毒手,更是为了拯救未成为凶手之前的“郑民生们”。材料八:
2009年,湖南省委发文,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实施决策、建设重大项目时,要推行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切实减少因政策原因产生的民生问题。如果未按程序评估或未采纳评估意见,造成决策失误、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实行责任倒查。近日,在湖南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座谈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强调,从事信访工作的同志,要以一颗慈母之心认真对待来信来访者,尽力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对付,转批一下信访件就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也发文规定,对违法办案或有错不纠、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导致当事人反复进京上访的,将追究办案人员和包案领导的责任。
现在国内一些地方的公安局已开通了官方微博,每天将热点警情、治安提醒等及时发布,其中有些微博的评论功能是开放的,真正起到了网络问政平台的作用。网友们对此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期待官方微博的春天尽快到来。
最近,以电视直播形式出现的“市民问政”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民众都期待它能尽快更广泛地发挥“电视问政”的社会效应,使其成为政府和市民都能够适应和习惯的社会管理方式,以此激活民主监督的外在形式,促进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
新浪微博上有一个爱“唠叨”的民警,甚至会在凌晨爬起来说点什么。他讲一个普通民警值班中遇到的人间百态家长里短,谈美食和音乐。博客名字叫做“派出所值班那点事”。因为叙事风格幽默、注重与网友互动,这个微博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博主不刻意宣传政绩、政策、只讲老百姓身边的事,网友将它定义为一个“可读性很强的草根微博”,留言称“听你讲故事会上瘾”。博主表示,这个微博是一种和大众沟通的尝试,他说:“微博很适合我们这个职业。沟通多了,误会就少了,有助于社会和谐”。材料九:
2009年10月,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内发生了一起被称为“贵州杨佳”的袭警案,造成一人死亡,三人重伤。行凶者何胜凯被捕后称,自己就是想要杀穿制服的人。何胜凯之所以“袭警”,与他的一起“冤案”有关。据介绍,2005年,何家一块地被同村的会计占用,会计答应补偿却迟迟不兑现。后来,会计干脆否认了这件事。村民小组调解时,只将不识字的何母叫去,骗她在一份“无偿占有”的调解书上签了字。何胜凯为讨回公道多次与会计发生纠葛,在一次打斗中将会计刺伤。为此,何胜凯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两年零六个月。他从律师那里咨询得知自己的情况一般是判6个月,故一直觉得是派出所作了“黑材料”才判那么重,提出上诉但被驳回。在狱中的生活让他觉得世界从此在他眼里失去了颜色。何家人称,当年这次故意伤害案,何家一直没有收到当地法院的开庭通知书和判决书,也没有看到伤者的法医鉴定书。庭审宣判时,何胜凯也曾发现自己所说的供词与判决书上的供词不符。关进监狱后,他就此案提出申诉,并于每个月寄出一封申诉信,但都石沉大海。刑满释放后,何胜凯频频上访,也无结果,以致性情变得古怪,最终导致袭警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这类极端事件时有耳闻:某地一公交司机因与公司领导的矛盾得不到化解而驱车撞向无辜的群众,造成多人死亡而被判死刑;某人的案子长期得不到解决,到法院询问时又受到办案人员的言语刺激,最终导致其引爆炸药与多名办案人员同归于尽…… 材料十:
近期备受关注的“赵作海案”,虽经一波三折,却有可能画上一个较圆满的句号。因错案而坐牢11年的赵作海在获赔65万元三天后再次向有关部门索赔65万元精神赔偿,原因是赵家认为有关部门在作出初次赔偿时赔偿过少,而且在赔偿过程中处理的方式方法欠妥。赵某提出新的赔偿要求后,赵某本人及其亲属为此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在赵作海提出续赔要求近一周后,当地政府作出了回应:拟增加对赵作海的赔偿,赔偿金额为12万元,或者是为赵作海家再建一栋新房子。赵作海的妹夫余方新也证实,商丘中院和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确实来与赵作海就精神赔偿的问题进行了协商,并同意采取措施对他的精神损失进行补偿。余方新说:“他们没有说补现钱,好像是说在现行法律上找不到支持精神赔偿的依据,而是答应为赵作海建一栋新房子。建一栋房子也要10多万元,跟赔12万元也差不多。赵作海拿了钱也是想为儿子盖新房、娶媳妇。”赵作海及亲属对于新的赔偿方案表示满意。正式的赔偿协议可能在近期签署。目前,乡政府已经将赵作海的旧屋扒掉,正在为他重建一栋新房。
问 题: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说明造成近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15分)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200字。
二、根据给定材料,从参与政府决策的角度,就如何防范材料中提及的社会暴力事件提出相应的对策。(20分)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分析简明,条理清楚,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三、你认为媒体在报道社会暴力事件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并说明理由。(15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简明,条理清楚,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四、结合给定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50分)要求:1.观点积极向上,紧扣材料,视野开阔,见解深刻;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3.不与第一、第二大题的构思框架类似; 4.1000字以上。
第三篇:2011湖南法检两院申论(范文)
2011年湖南法检两院(法院、检察院)申论真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超过146万人报名,最热门职位竞争比例达4222:1。2011年有124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相比去年的146万人略有下降。最热门职位竞争 比例达4961:1。2011湖南省计划招考公务员5137名,约13万人报名。长沙市最热门职位竞争比例达 1232:4。
据报道,2010年初,深圳市政府试点公务员聘任制改革,“铁饭碗”要变成“瓷饭碗”。很多人以为当年首次招考的行政执法类聘任制公务员将遭遇冷落,但没想到报名仍十分火爆,有3.4万余人竞争346个岗位。
林伟淳的想法很具代表性——“稳定、社会地位高,比较受重视,中国人传统观念都认为是学而优则仕,说明公务员还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来自浙江的许姓考生学的是计算机互动系统设计专业,他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取得硕士学 位。因为想回国发展,他辞掉了英国的工作。此次他报考的职位,报考比例接近100比1。许先生坦言,虽然以他的资历可以在企业找到一份薪水比公务员更高的工作,但是企业的管理 和待遇都没有公务员完善,而且工作不够稳定,相对而言,公务员对他来说更有吸引力。“虽然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但聘任制公务员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个‘瓷饭碗’。”钟同学是深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目前国内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他想先找份稳定的工作。
同样报考了竞争激烈职位的黄逸也表示,“铁饭碗”变“瓷饭碗”是一种趋势,是跟国际接轨。他相信将来在内地的城市,也会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黄逸目前在一家光纤通信企业工作,收入属中上水平,但他更看重发展前景。他觉得进入公务员队伍比较适合自己。
还有一个普遍的认识是,公务员的收入虽不算是高薪,但无疑是中等偏上水平,更何况 公务员不用承担很大的失业风险,工作相对轻松,从目前来看退休后还能享受较高的退休工 资,所以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择。
公务员被公众称为“红领”,被传说待遇优厚,工作清闲。然而——据某公务员自述,在 待遇方面:2009年广州市的广东省省直机关的公务员,副科月工资总收入在3100元左右,比 广州市市直机关的同级别待遇少50%。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他也要经常为买房的资金问题冥思苦想,把希望寄托在购买福利彩票中奖的机会上。大学毕业六、七年以来,靠自己找 出租屋居住,两次被限期搬迁。每天上下班是自己挤公交车或地铁解决。从来就没有享受过 所在单位的廉价内部出租房待遇以及班车上下班和交通补贴。住房公积金每月是工资的0%,没有享受过福利分房的他每个月还有住房补贴320元。他敢担保说,90%的公务员没有隐性收入,只能老老实实拿自己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在工作方面:绝不像局外人误解的那样清闲,他和同事们都忙的要死,无数的迎接检查,起草文件,筹备会议,晚上、双休日加班是家常便饭。
上海公务员龚某去年底也发表了同样的感慨。她说,其实小公务员收入并不像人们想象 中那么优越,除了合法收入外,绝大多数人没有所谓的灰色收入。每天要处理各类公务,周 末加班是常事,平时闹个通宵也很正常,而且这些额外付出一律没有加班费。说到公务员的 饭碗稳定,她认为也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方面由于退出机制不畅,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公务员的饭碗应该比较稳定;但另一方面,现在机构改革,区域调整的机会也不少,常常会 有换位子、换办公地点的要求,你不动都不行。调令一到,就要丢下手上的工作去接受新的 挑战,很多是重新开始学习或接手,对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综合素质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工作压力不可谓不大。龚某还有一个较深的体会是退路问题,她说,做了公务员 之后,很多人都放弃了原来的行业、专业,将来就是想辞职换工作都几乎不可能。以上,只是个别普通公务员的职场感受,但很有代表性,这还不包括种种行业的潜规则 影响。何况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公务员形象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形象,需要维护,而为了维护国家形象,个人自然就要有所牺牲,这种牺牲往往只能独自承受。
材料三
2010年,一则《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因是该排行榜将公务员排 在了第一名。这则帖子的可信度立即引来了广泛的质疑和对公务员群体的再审视。
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当今工作稳定、收入丰厚的 公务员成了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可实际上,公务员的心理压力却远大于常人。由于公务员 职业本身的特殊性,陷于心理困境中的公务员人数趋多,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国公务员队伍中有29.3%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这一比例高于其它任何职业。另据此前该协会的调查显 示,公务员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以工作负荷、住房、社会不理解、职业发展等问题为主,其 中以工作负荷最为明显。据了解,目前公务员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心理失衡、人际困难、成功焦虑和工作倦怠等。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在所有受调查职业中,“公务员”有54.88%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
许多公务员说,咱们这些公务员真很累,压力很大。公务员不容易,工作的成绩与收获 主要在职务上体现,因此,众多的公务员担心工作不能让领导满意、空前的晋升压力、复杂 的人际关系等等,成为公务员心理问题与身体疾病的最大因素。而心理疏导渠道的缺乏更加 剧了公务员的心理困境。还有,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许多公务员还得担心单位知道后职位 不保。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公务员存在的问题还有:业务压力与单位改革、职位变动等带来 的不安定感;无法处理好与上级领导、同事、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因为身居公职,既要面对 来自领导和群众的压力,还要面对自己责任感给自己的压力;工作很努力,却得不到肯定,心理受到挫败,与自己的理想目标形成落差。
此外,他们经常还要面对周围人和媒体对他们的评价,这些评价往往是负面的多;再加 上他们经常出差,作息不规律,生活方面的压力也很大。还有,一些官员常常处在利益诱惑和高压反腐的“冒险博弈”中,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 机。面对诱惑,要,还是不要,定力不佳的官员总会处在心理矛盾和煎熬中。
有人用“五死”的说法调侃长期生活在“高压”状态下的官员群体:没有好胆子得吓死,没 有好身板得累死,没有好酒量得喝死,没有好性格得急死,没有好胸怀得气死。心理压力的增大带来许多危害,它会让人的身体出现种种的不协调,心理疾病、亚健康 等,最难以忍受的是巨大的压力会让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与乐趣,许多人抑郁万分,因此走 向不归之路„„
材料四
张海(化名)是余杭区某乡镇拆迁办干部,30多岁,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巡查农村的违章建 筑。2010年10月,他拍照举报某村一处非法占地房屋,该房屋被执法部门拆除后,他遭到房 主报复受伤住院。此后,原本老实巴交的他突然“性情大变”。心理测试结果显示:他内心的 敌对情绪非常强。如果这种情绪再不宣泄,后果不堪设想。赵民(化名)是余杭区某机关的副 局级干部,40岁出头。2010年以来,他的情绪 突然变得十分低落 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晚上辗转难眠,工作状态更是“一塌糊涂”。与心理医生交谈时,他多次感慨:“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医生认为赵民是得了抑郁症。这缘于他工作压力大,在单位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再加之他性格偏内向不会找人倾诉。
原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纪委执法监察室副主任戴勇是一名副科级干部,45岁。他所在的 执法监察室主要负责行政执法的监督。2010年8月戴勇坠楼自杀。出事的前一天,戴勇对妻子说:“这个坎跨不过去了,自己消失就行了。”戴勇所说的“坎”,指的是工作中的诸多不如 意。“中央台账那一块儿的工作做得不行,领导不满意;道路巡视这一块儿也有问题,部门协 调工作的领导不满意。”戴勇把领导是否满意看得极重,头衔前的“副”字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调入执法监察室一年零八个月,他一直全面主持工作,但领导始终未能为其在名分上“转 正”。戴勇的压力在于:身处“夹心层”,既要面对下面实际操作中的种种难题,又要面对上 面领导的要求,尽量令领导满意。行走在官场,他只能谨小慎微,事事“唯上”。
2010年6月,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刘亚军在广深高速铁路沿线上撞 车身亡。事后不少人都把其自杀事件与反腐风暴降临民航系统联系起来,认为刘是畏罪自杀。事后调查表明,刘亚军突发意外系精神抑郁所致,没有发现刘在党风廉政方面的问题。
材料五
政法系统中公务员的心理隐患,在整个官员群体中属于高危之地。一项调查显示,政法 系统人员罹患某些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一般公务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西超分析说,官员压力有一定的岗位区分,涉及到国家 安全、国家形象、官员问题的纪委、监察、公检法系统的官员压力最重。
谈到政法系统官员的压力,北京一基层法院执行局局长列举了一些现象: 例如,申请人权利未能实现时,就到处上访告状;而被执行人则有可能对执行依据(判决)不服,对其采取强制执行,就会采取过激行为。很多执行法官别无所求,只求“案子别炸”。
近些年,需要执行的案件数量飙升,人员配备却没有增加,这就使得工作压力加大,加 班成为了常态。执行中,各个部门的协调也远未完善。
在规范公务员工资后,他们的收入实际上减少了。“收入下降,加班却越来越多,在家 时间越来越少,自然就会在家庭内造成压力。同时,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这位执行法官说。
执行人员在工作上常面临多重陷阱。“执行工作”在法律界被公认为是重要而困难的一 块,一位法院执行系统的人士直言:“判决结果只是一句,权利的实现取决于执行。”现在很 多律师喜欢用钱解决问题:“执行顺利完成了,给些辛苦费‘意思意思’;执行未能完成,则拿钱打点,希望‘再想想办法’”。有时候相关部门和主要领导也会过来打招呼、写条子,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人情、关系、干扰和诱惑,使得政法系统,尤其是法院的执行系统似乎成了 问题的重灾区。
2010年5月,广东省高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2010年9月,浙江高 法院副院长童兆洪自缢身亡,外界普遍推测他的“出事”与浙江高院近年来的整肃腐败风潮有关„„
近年来,法院执行系统事故频发。
材料六
近年来,官员非正常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就有13起产生影响 的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而在2010年初,又相继发生6起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大部分 是自杀。自杀官员级别从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科级,每个层级都有。
这些人为何要自杀?据报道,重庆34岁的男子周伟自从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后,常出现 焦虑情绪,动不动就给父亲打电话称要自杀,甚至买了大量安眠药放在家里。父亲搞不懂,儿子现在有车有房,媳妇很爱他,两岁的儿子也很乖,职位刚升迁,生活没出现问题,为什 么还想自杀?周伟觉得,能升迁是自己的运气,现在领导要求他进行创新性管理,他觉得完 全应付不过来。周伟说,因工作中处处遇到困难,同事们背后笑他,“压力特别大,活着没 意思”。
而由于是“政府官员”的身份,一旦出事,人们总习惯和腐败联想到一起。2010年新年伊 始跳楼身亡的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先进就曾被质疑腐败。警方给出的调查结果是:“疑因 健康原因引发精神焦虑而自杀”。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对刘先进的自杀表示非常惋惜,痛心 和震惊。据纪检监察部门介绍:刘先进任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以来,从未收到一份反映他涉 嫌违法违纪的举报。在当年的省“两会”上,来自茂名的人大代表对茂名检察机关以及刘先进 的工作表现也表示了充分肯定。事实上,不少自杀官员生前政绩斐然,口碑良好。另据报道,国外公务员自杀的消息与事件也频频发生,小到乡镇的普通职员、大到国家元首„„
材料七
2010年年初,深圳市政府率先出台了《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及配套制度,在公务员管理上去除“官本位”、打破“铁饭碗”,实现了“能进能出”。通过职位 分类和聘任制的实施,将公务员管理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三大类,不 仅“今后新进的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职位的公务员将全部实行聘任制”,而且“行政执法 类公务员明确为非领导职务,设7个职级,只在这些职级中晋升,并且今后一律实行聘任制”。
在工资待遇方面,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薪金从高至低划分为一至七个职级,每个职级对 应若干薪级,共分53个薪级。对个别临时性职位或需要高层次人才的职位,可以另行协议工资。
另外,聘任制公务员的养老、失业等保障制度跟企业和社会其他群体完全对接,随时可 以转移,这也使得他们中途离职有保障,有机会二次择业;而委任制公务员如果中途离职就 连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吴海燕表示,公务员分类改革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将有更大 的发展空间:“原来基层的执法工作人员最多只能升3个梯级,如今有了7级”。
2011年2月,国家公务员网报道:公务员改革方向明确,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基本建立。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分类管理。
改革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明确为非领导职务,各职级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职 级晋升与个人年功积累和工作业绩挂钩;执法员职级的设置不受机构规格限制,保证市、区、街道和基层所、站的各类执法员有均等的职业发展机会。让基层公务员晋升“天花板”问题得 到破解。专业技术类,仅规定由高至低设主任、主管、助理等职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专业技 术条件挂钩,体现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尊重,同时考虑个人年功积累和工作业绩。
现在中央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又有了新要求,要在干部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据悉,部分机关对中层干部已经推行全员竞岗。
材料八
据报道,2011年3月份开始,围绕改善武汉投资环境,该市领导分头开展调研。调研发 现,相关部门履责不到位和一些干部“庸、懒、散”,严重阻碍了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降低 了行政效能,同时极大地影响了武汉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为此,武汉市开始部署“治庸计划”,专治官员“庸、懒、散”。
为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得过且过”、“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武汉市 政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市属国有(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重点是各级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接受此次“责任风暴”的洗礼,实施“治庸计划”,为武汉跨越式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作风保障。
武汉整治“庸、懒、散”行为,重点是消除干部队伍中的“第三种状态”,即“干不好又不 交枪、占着职务岗位不作为,没有金刚钻、还霸着瓷器活,自己做不好、又不让别人做”等不作为状态和不良风气,实现能上庸下,庸者去庸,能者更能,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努力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武汉市政府称,“治庸计划”将采取集中检查、明察暗访、日常考核、群众举报、民主评 议、新闻曝光等方式,全程监督。凡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影响程度,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不予提拔、岗位调整、降职或免职处理。被诫勉谈话或受到通报批评的,当年不 得参加评优评先,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
4月份以来,武汉市“治庸办”暗访了该市14家职能部门,发现上班迟到、上网、玩游戏、炒股、聊天和脱岗等现象29起。4月18日,“治庸办”宣布处理结果:39人被问责,其中7人被 调离现职工作岗位,1人被辞退,2人被要求停职反省,并责成6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出 公开检讨。其中处理最重的是上班吃早点者,被罚损失近万元。“治庸办”负责人称:“治庸绝不是一阵风”。
材料九
2010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专章涉及到健全行政 问责制度,他要求“研究行政问责立法相关问题”,加快推进行政问责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法治化。
2010年9月初,《长沙市行政问责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今后官员将为自己的“拍脑袋” 决策“买单”。普通公务员的拒绝、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也被纳入问责范畴。
据报道,2011年1月以来,北京市法制办就 《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送 审稿”)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北京市拟立法规定,对新闻媒体披露有明显行政失当情形且确 有证据的,有关部门应启动行政问责程序。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政问责案件的处理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报道称,行政问责是指有关政府机关和部门对公务员违反或者不正当履行法定职责和义 务的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追究,并要求其承担责任的制度。送审稿规定,对行政机关 工作人员无法定依据、违反法定程序和时限、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不按规定履行公开或者告知义务实施行政行为,或者有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行为的,应当进行行政问 责。送审稿用十条53项的篇幅对问责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送审稿还规定了启动问责程序的十种情形,其中包括:经新闻媒体披露,有明显行政失 当情形且确有证据的将启动问责程序。此外,被行政问责人员拒绝纠正过错的;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对 控告人、检举人、投诉人打击报复的;一年内被问责两次以上的,应从重处理。
送审稿还规定了案件调查和处理的有关程序,要求案件应当自受理或者决定调查之日起 三个月内调查完毕,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决定书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被问责 人。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政问责案件的处理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问 题:
一、假如你是基层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为了缓解单位公务员的心理压力,单位领导安 排你一项任务,让你组织一次形式活泼的单位集体活动,请你起草一份集体活动方案提纲。(15分)要求:结合给定材料,考虑全面,条理清楚,富有新意,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200字。
二、概括政法系统公务员主要面临哪些压力和风险?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将怎样面 对这些问题?(15分)要求:结合给定材料,体现政法特点,观点明确,分析简明,条理清楚,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三、根据材料三,《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报道后,引来网友热议和质疑。请你以 法检两院(法院、检察院)一个普通公务员的身份,到网上写一篇帖子,坦诚地谈谈你对公务员的认识。(20分)要求:结合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分析简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
四、结合给定材料,以“成为一名公务员——我准备好了”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 于1000字的议论文。(50分)
第四篇:法检公务员考试
是非法拘禁、不是非法搜查
来源: 作者: 日期:10-06-29
案情简介:
被告人张某、王某合伙做买卖煤炭生意。因个体运输户周某拖欠其货款、借款计人民币68000元,多次催讨未果,而对周不满。两被告人经过预谋,准备租车、雇人到周家拿东西,逼周还钱。1999年12月18日,张某、王某租了1辆面包车,并雇用了马某等5人,携带绳子及门锁,于次日凌晨1时许,乘夜深人静之机,窜至周某的住处,闯入周家。因周某不在家,被告人张某等人要钱不成,便强拿周家财物,受到周某的妻子和妻妹的阻挠。被告人张某等人遂将二人的双手捆住,拿走周家的25英寸彩色电视机1台、VCD1台、电冰箱1台,一并搬放在所租的面包车上。被告人王某用携带的锁将周某的家门锁住,把周妻和妻妹锁在房内。尔后被告人张某、王某等人将所拿的周家财物拉回,放在王某的商店中。案发后,被告人王某、张某的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所拿的财物均已追回。
法院判决:
被告人张某、王某以犯有非法搜查罪被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王某对周某所欠债务,本应通过正当的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却采取了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住宅的非法手段,强行拿走他人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搜查罪,应予惩处。据此,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张某犯非法搜查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二、被告人王某犯非法搜查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三、作案时所用的绳子二条、锁三把予以没收。
宣判后,张某、王某不服,提出上诉。主要理由是:因周某长期拖欠货款和借款不还,到周家拿东西是逼周还钱,没有实施翻阅、检查或挖掘等搜查行为,不构成非法搜查罪。其辩护人也认为,两被告人与周某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本案是因债务引起的非法扣押财产,实属民事纠纷,不应以犯罪论处,两被告人主观上没有非法搜查的故意,客观上没有实施非法搜查的行为,原判以非法搜查定罪不当。
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王某于深夜闯入周某家中,强行拿走周家的财物,虽然是出于追要欠款,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在搬拿财物的过程中,两被告人将周妻和妻妹二人予以捆绑,后来又将她们反锁于房内,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非法拘禁罪,应予惩处。原判以非法搜查罪定性不当,应予纠正。鉴于两被告人在案发后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可以从轻处罚。据此,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作出判决如下:
一、撤销一审人民法院对本案的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张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三、上诉人王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律师点评:
本案的案情比较简单,但涉及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
一、二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被告人张某、王某因多次讨债不成,遂产生强行扣押他人财物抵债的念头,并且实施了具体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被告人张某、王某非法扣押他人财物的过程中,遇到债务人的妻子与妻妹的阻拦时,便采取捆绑她们并在离开时将她们锁在房内的强制方法,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这样二被告人的行为性质便发生了变化,触犯了刑律,构成犯罪。二、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本案在一、二审审理的过程中,对此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搜查罪。理由是二被告人主观上具有非法搜查他人贵重物品以抵债的故意,客观上纠集数人,雇用车辆,夜闯民宅,并使用暴力捆绑他人,强行拿走他人较为贵重的财物,对他人身体和住宅实施了非法搜查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居住自由,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第二种意见认为,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理由是二被告人主观上具有为非法追索债务而强行闯入他人住宅的故意,客观上纠集数人夜闯民宅,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强行拿走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符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第三种意见认为,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理由是:(1)二被告人明知采取捆绑、锁门的手段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是非法的,但在索债的过程中却故意实施,把周妻和妻妹的双手捆住,临走时还把她们反锁在房中,剥夺她们的人身自由,其行为符合非法拘禁罪的基本特征。(2)二被告人虽然捆绑他人并强行拿走财物,但没有对他人的身体和住宅进行搜查,或者说其非法搜查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均不甚明显,定非法搜查罪缺乏必要的事实根据。(3)二被告人过去曾多次到周家登门讨债,此次到周家开始也是索债,理由是正当的,只是由于债务人不在家,索债不成,才按照预定的计划强行拿走财物抵债,因而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也显属不妥。
二审法院采纳了上述第三种意见,以非法拘禁罪对二被告人定罪判刑是正确的。既符合刑法的有关规定,也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关于“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予以拘留、罚款”的规定。
第五篇:法检公务员考试
“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诈骗数额之认定
来源: 中国法院网芦溪频道 作者:刘燕红
日期:10-07-31
【案情】
刘某与甲煤炭公司签订煤炭购销合同,甲煤炭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如数发运煤炭。刘某获取煤炭后即以低价出售,所得钱款用于个人挥霍。数月后,刘某又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手段与乙煤炭公司签订煤炭购销合同,并从乙煤炭公司处所骗货款部分归还给甲煤炭公司,余款继续满足个人的挥霍。
【分歧】
刘某的“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合同诈骗数额是多少?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对刘某合同诈骗行为的次数、金额全部予以认定,归还的部分只能作量刑情节考虑。因为,刘某每次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已经全部完成,每次诈骗的事实与内容也完全符合合同诈骗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对刘某诈骗归还的部分不作犯罪事实认定,那么刘某实施诈骗后归还给甲煤炭公司的部分就被视作合法化。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以实际损失额为准,即甲、乙煤炭公司因合同诈骗行为遭受的直接损失数额的总和。因为,此方法能比较准确的反映连环合同诈骗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进行合同诈骗(下称“拆骗”)是合同诈骗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它表现为行为人在一定的时期内连续多次实施合同诈骗行为,采用拆骗的方式,边骗边还,行为人是通过多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归自己使用,即:骗——还——骗。
行为人在将后一次诈骗的财物偿还上一次诈骗的财物的“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合同诈骗行为中始终占有他人一部分财产。行为人在主观上对是否归还对方财物是不确定的,往往见机行事:如果对方紧盯不放,可再去骗另一家的财物来冲抵;如果对方催得不紧,就拖下去,以至不了了之。在客观方面,连环诈骗整个过程中的后一次诈骗是为了偿还前一次诈骗欠下的债务,除最后一次受骗者外,其余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有可能得到了全部或部分补偿,诈骗人对财物的占有处于不稳定的暂时状态,受骗人的财产损失也处于两可的不确定状态。
这种形式的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人虽然在形式上实施数次诈骗行为,而且每次行为都可能构成了犯罪,但它事实上是一个整体的犯罪过程,在先的诈骗行为都是为后续的诈骗行为作铺垫,行为人在实质上仅实施了一个合同诈骗行为。这种形式下的合同诈骗犯罪,从主观上看,行为人并非意图将全部诈骗所得据为己有,而是只想占有其中的一部分;从客观上看,受骗人虽然财物被骗,但同时也有数个偿还以前诈骗所得的行为;从行为结果来看,受骗人财物被骗,失去的并非是全部被骗财物,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对这种类型的合同诈骗犯罪,不宜以合同标的额作为量刑依据,同时,由于在数次合同诈骗行为的实施过程中给各个被害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可能大于行为人的犯罪所得数额,故也不应以犯罪所得数额作为量刑依据。所以,对拆骗的合同诈骗犯罪,其量刑依据应以受害各方的直接损失数额之和为准,具体计算方法为行为人最后一次行骗给被害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加上前几次诈骗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直接损失而得到。
因此,认定连环合同诈骗数额,应当将被告人案发前已经退回的财产数额予以扣除,即考虑骗又考虑还。至于次数和总额,能够反映诈骗活动规模大小和诈骗活动社会危害性程度,可以考虑作为量刑情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