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赵洪辉[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20:5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赵洪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赵洪辉》。

第一篇: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赵洪辉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莱西市文化馆 赵洪辉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随着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优质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成为了当下文化馆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课题。就我市文化馆现状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当前社会,互联网发展之快已经超乎了人们的形象,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文化馆在互联网建设方面仍显落后,仍有不少地方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文化馆的工作主要还是承担辅导的功能,没必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以至于有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2、网站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实用性不强。目前,大多数的文化馆都没有设数字文化馆方面的建设资金,有些网站也是依托县市主管部门的网站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站,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够做好网站的建设和后台的数据维护,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将网站做到

尽善尽美。特别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网站必须做到有专人管理,能够把文化馆的展览、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相关的视频、图片最快速的传输到网站平台,才能体现数字化平台的及时性。文化馆网站是文化馆在网络上的对外窗口,任何人都应该可以通过文化馆的网站浏览当地文化最新动态,而目前,大部分的文化馆站的网站建设不完全,甚至根本不能用,导致许多人对文化馆这个机构非常陌生,根本不知道它的职能是什么,直接影响了文化馆在网站上的宣传力度。

3、网站缺少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群众大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馆都存在“有人建无人看”甚至是建好了没人管的局面。纠其原因,一是信息量太少,更新不及时,有些文化馆的艺术档案工作还是停留在纸质档案阶段,不能及时的上传的网络,以致于很多的活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保存,录入到后台的数据就非常有限。二是互动性不强,文化馆的网站一般面向的都是当地的市民群众,不少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于死板,几乎很少有网站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群众只能单纯的浏览信息。

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个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网站建设工作:

1、申请专项资金用于网站建设。文化馆应设置专门的网

络管理部门,专门用于网站的日常维护、信息更新、网络互动等工作,现在不少文化馆网站都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一开始的时候非常重视,时间长了以后就变的没有人管理,信息也无人更新,点击进去都是过时的内容。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选好人手,做到专人运营和管理,最好能懂一定的信息编辑、擅长简单的图片编辑。文化馆也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用资金用于网站的更新和维护。有了资金和人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的享受到文化服务。

2、传播平台紧跟时尚。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与使用,微信、微博等客户端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交流软件,完全颠覆了以往只有主流媒体才会承担新闻信息发布的功能。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实名认证开通自己信息平台。文化馆完全可以开设微信平台,可以将部分比赛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进行,以提高人气和粉丝量,这样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再加上文化馆具有免费开放的功能,群众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培训、演出等相关信息。

3、整合资源丰富内容。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微信和网站两种平台不同的特点进行整理的收集资料。文化馆承担的是全市文化活动的开展、辅导工作,在网站建设上,可以将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汇总更新,搭建活动专题,这样既可以起到档案整理的功能,又能丰富网站信

息。二是增加互动功能。这里的互动不是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而是网络线上交流,文化馆的网站应该开设互动咨询平台,在线为群众提供问题的解答和回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开设网上展馆。除了活动以外,增加摄影区、视频区,将举办过的活动视频、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相应的区块,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浏览内容。还可将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及文化馆的历史资料、成长历程进行展示,并将相关的出版物以电子书的形式投放在网上,供群众了解和欣赏,扩大知晓度。四是展示传统文化。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不少县市区都成立了独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不过我认为没有必要重新单独建立网站,可以将非遗的内容与文化馆的相结合,设立非遗专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网络正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工作机构,必须紧跟时代脉搏,牢牢占领网络阵地,为群众提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大餐,倡导正能量,更好的服务大众!

第二篇: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摘要: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非常普遍的事情,文化馆建设也需要紧跟潮流,从人员、金费、网站建设等方面着手,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数字的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建设;数字化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特别是随着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优质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这也是当下文化馆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虽然互联网发展非常快速,但仍有不少地方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文化馆的工作主要还是承担辅导的功能,没必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以至于有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2、网站建设实用性不强。网站的制作也是一门学问非常深的艺术,当然,这里所指的艺术性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要强调一定的实用性。比如有些网站没有把资源进行整合,导致检索功能不全,群众难以搜索到有效的信息;有些网站虽然设有导航条,但有时存在打不开网页链接的问题,同样不便群众获取资源;而有些网站则页面颜色搭配混乱、页面排版过于复杂,容易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

3、资金分配不足。一般的文化馆都没有设数字文化馆方面的建设资金,有些网站也是依托县市主管部门的网站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站,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够做好网站的建设和后台的数据维护,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将网站做到尽善尽美。特别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网站必须做到有专人管理,能够把文化馆的展览、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相关的视频、图片最快速的传输到网站平台,才能体现数字化平台的及时性。

4、网站缺少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群众大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馆都存在“有人建无人看”的局面。纠其原因,一是信息量太少,有些文化馆的艺术档案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以致于很多的活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保存,录入到后台的数据就非常有限。二是互动性不强,文化馆的网站一般面向的都是当地的市民群众,不少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于死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缺少创新。几乎很少有网站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群众只能单纯的浏览信息。

二、解决方案

1、页面设计讲究艺术。随着网站的普及,如何让一个普通的服务类网站吸引人眼球也是一门技术活,因此在网页设计上也要注重整体风格的统一。一个是色调上的讲究,文化馆网站主要提供群文方面的信息,包括舞台艺术、讲座展览、培训等信息,建议选择清爽的色彩,要给观看者以轻松愉悦的感觉,不建议使用新闻类网站常用的蓝色调,容易给人严肃不活泼的感觉。还有就是排版上要讲究。不管是什么网站,如果排版错乱的话一般都很难再吸引流量,不同的内容要做好分类、分块,重要的内容要放在显眼的位置,并且在主页就能搜索到。

2、传播平台紧跟时尚。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与使用,微信、微博等客户端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交流软件,完全颠覆了以往只有主流媒体才会承担新闻信息发布的功能。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实名认证开通自己信息平台。以浙江江山为例,有微信公众平台“江山发布”、“江山信息网”、FM101等多个平台,关注最多的是“江山发布”拥有十万粉丝。文化馆完全可以开设微信平台,可以将部分比赛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进行,以提高人气和粉丝量,这样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再加上文化馆具有免费开放的功能,群众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培训、演出等相关信息。

3、整合资源丰富内容。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微信和网站两种平台不同的特点进行整理的收集资料。文化馆承担的是全市文化活动的开展、辅导工作,在网站建设上,可以将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汇总更新,搭建活动专题,这样既可以起到档案整理的功能,又能丰富网站信息。二是增加互动功能。这里的互动不是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而是网络线上交流,文化馆的网站应该开设互动咨询平台,在线为群众提供问题的解答和回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开设网上展馆。除了活动以外,增加摄影区、视频区,将举办过的活动视频、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相应的区块,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浏览内容。还可将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及文化馆的历史资料、成长历程进行展示,并将相关的出版物以电子书的形式投放在网上,供群众了解和欣赏,扩大知晓度。四是展示传统文化。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不少县市区都成立了独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不过我认为没有必要重新单独建立网站,可以将非遗的内容与文化馆的相结合,设立非遗专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专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现在不少文化馆网站都存在一个现象,重建设、轻维护,一开始的时候非常重视,时间长了以后就变的没有人管理,信息也无人更新,点击进去都是过时的内容。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选好人手,做到专人运营和管理,最好能懂一定的信息编辑、擅长简单的图片编辑。文化馆也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用资金用于网站的更新和维护。有了资金和人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的享受到文化服务。

首先,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其次,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目标。具体的要求是:一是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和相关课程的分析技能;三是通过学生实习过程的反思使得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能够有所提升。总之,设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力求做到简洁、明确和具体,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2)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性的教学过程。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较晚,现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只包括集中教学的环节,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远远不够。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很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操作性。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应该积极的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打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打造:一是校内构建节约型、集成式实验教学平台;二是在校外建设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基础实践训练的有效平台,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模拟的、仿真的手段和虚拟的环境,应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须要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该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因工作需要才转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或者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经验,这严就重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从事实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较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善于组织和思考问题。因此,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关键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总的来说,可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熟练的领导或公务员,担任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采取多种激励的手段促进教师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提高能力,建立能够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能力结构。要努力减少单一型教师的比例,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着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及能力,使师资队伍能够尽快的从整体上实现结构性及功能性的转变。其二,建立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不仅可使我们的教师形成外在压力,促使教师个体总结经验教训,并能够积极的改进实践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树立先进的典型,还能带动能力稍弱的教师向先进看齐,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能够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琪.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罗文宝,张 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博览,2013(2).[3]马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出路探讨[J].文教资料,2009(7).[4]宋琪,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7).

第三篇: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探讨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探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大数据促使信息整合以及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同时在工业化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为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在文化领域中也得到了大力运用,并从源头上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了改善,为人们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变成了一种大势所趋。

一、整合资源

要想有效结合文化馆和数字信息化,应充分梳理、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分析、整理诸多原始数据,使其成为更加全面的、全新的资源库,使群众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整理,才可以使资源的有效覆盖得到保证,促进数字文化馆影响力增强,将数字文化馆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引领社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数据发展本身就是对繁杂数据进行不断整合,数字文化馆需要利用大数据优势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使之更加满意。

所以,为了推动数字文化馆更好的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应注重借助科学技术,对文化馆的庞大资源进行合理整理,进而促进文化馆服务质量提高。构建多样的文化馆大数据平台,把更多开放性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与时俱进,使现阶段社会对数字文化馆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二、延展数字化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大数据时代,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应对文化馆服务功能的增设引起重视,把多样的服务模式提供给人民群众。第一,丰富文化产品,以让不同社会群体对各种文化知识内容的需求得到满足。第二,人民群众可以置身于虚拟的世界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第三,以一馆制为基础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可共享资源,既能丰富文化产品内容,同时可以将服务成本有效降低。除此之外,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政府等部门应加强支持力度,从人力、资金和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馆带来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三、构建网络化和数字化统一平台

大数据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得以构建的新型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所以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必须与时俱进,大力开展统一平台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功能和结构,以推动各项业务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详细而言,主要涉及下述几个方面:首先,立足于文化馆的服务宗旨以及实际建设需要,将功能丰富、系统安全、功能完善的软件应用平台引进,同时在使用中立足于群众的反馈不断优化细节和功能,从而构建一个更具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其次,构建集个性化和功能性为一体的功能性网站、微信服务平台和其他能在移动终端上展开访问的统一系统,使服务平台建设更加多样化、自主化,进而确保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最后,积极构建以PAD、手机和其他数字化设备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促进服务质量提高。

四、加强线上线下服务体验

大数据背景下,使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和需求得到满足是数字文化馆的主要建设目标,这就需要数字文化馆确保自身产品内容的多样性,注重丰富线上和线下产品,最终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满意的体验。在云技术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下,数字文化馆的内容信息立足于传递和服务,同时也在对“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研究,针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文化体验感的需求以及获取途径展开分析,有效提高数字文化馆的信息服务质量,确保文化馆的服务模式符合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数据分析,立足于人民群众的资源使用和搜索记录,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切实所需。

第四篇:《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我校《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自2012年5月批准立项之日起,便秉承“科技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理念,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提高信息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三年来,全体课题组成员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目的在于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数字化。

社会发展己由IT(信息技术)时代发展到DT(数字化技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化校园就是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认为,今后的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以云技术为支撑,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显示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

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提供的云教学、云学习,将带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教师的数字化云教学:根据对本校教师的调查,80%左右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仍然在使用U盘或发邮件等形式将课件拷入教室的电脑。如果实现网络云存储,不但提高了教师利用资源的效率,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安全性能。同时,教师拥有云空间,整合分享教学资源也更加方便,极易构建教师的个人资源库。云计算带来的云服务,使得教师在线点播课件、微课,在线实时编辑课件,动态记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成为现实,这些都是云教学课堂的主要特点。

学生的数字化云学习:我们以《生物入侵者》课例为例,课前,老师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发布在我们模拟的“云课堂”资源中心,同时将将本课的预习作业及课文电子文档发布到 “云资源中心”。同学们用平板电脑、手机将自己的学习记录、学习痕迹存储在“云”端,教师随时调用查看,云平台记录下来后,老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时,可以选择所需资料进行探究,课后还可以随时反复调用阅读,便于复习。这些学习资源数字化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学习的效率。

“云课堂”提供的数字化学习反馈系统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课堂教学等学习过程中的情况,由系统根据反馈的数据自动生成报告和相关阶段性的“进度报告”,记录教学反思,供教学参与者参考。

综上所述,基于云服务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将极大拓展学校的教

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变革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服务。基于云服务展开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将逐步形成我校的教育大数据。

(二)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关键在于构建学校数字化校园管理云平台。

教育转向云计算,是教育界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各种教育云平台,是这个转变的重要环节。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构建加入大型的教育云平台,为校园数字化应用提供云服务。教育云平台的功能概述:

I,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平台提供的各管理模块。 信息化平台: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 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维护及查询,包括教师考勤、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情况、获奖情况等(权限分配:校办及每位教师);  学籍管理:依托全国学籍管理理信息化平台,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升留降跳、学号等(权限分配:教务处)、学生信息维护及学籍查询(权限分配:政工处、班主任);

 成绩管理:成绩输入(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 综合素质管理平台:利用全国教育管理平台,进行学生素质评定及评语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 完善图书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实验管理系统。II,平台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功能: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

 能把教案直接生成学案、演示文稿、互动课件;

 能把备课的普通的电子化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 教师实现利用各种终端登录平台在线网络备课、制作课件、录制微课,并实时发布到自己的网络教学空间,供学生学习。生成网络课件,即时点播课件实现在线教学等。

学生随时随地登录平台,点播教师网络课件及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过程及反馈记录在学生的学习空间或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实现个性化学习。

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及校本资源,并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平台的云存储功能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动态生成学校教学资源库。

建立面向Internet的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及学生申请分配一个网络学习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及共享。

为此,在课题的前一阶段,课题组完成了“云端”数字化校园中“端”的建设,即全员配备笔记本电脑,扩展学生机房数量。后半阶段,课题组联合北京盛世慧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依托 台,签订学校云平台建设服务合同,着手进行学校云平台的构建。学校云平台的二级域名为:waez.dearedu.com.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边实践,边学习,边分析,边优化,探索出适合我校实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其特色体现在:

1.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点,探索基于云服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课题组通过课例模拟,建构起云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

2.以网络云平台为依托,让学生也成为研究者,学生研究学习水平不断进步。

创新点:依托网络云平台发布及推送教学资源,动态促进学校资源网络化。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开展在线教学与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动态提高老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效果,老师的专业得到发展,更有利的促进了学生学业的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坚持理论学习,实践发现问题,对云服务的概念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课题组能够发扬团队精神,成功合作完成了有关的教学课例。在课题实施初期,我们对云计算、云服务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课题组坚持理论学习,并不断就相关概念展开讨论,认识到云服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最后,通过培训全体教师使用相关云产品,如开通360云盘体验云存储及云收藏、在线具体实时编辑文档等,全体教师真切体验了云技术,云服务,不

再对云概念的认识云里雾里模糊不清。根据统计,全校教师都已经开通了360云盘。

2.对云平台的功能认识有了突破,学校云平台的构建初具模型。云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模块,数字化校园开展的各类应用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功能才能开展。课题组通过学习考察各个校园平台产品,如南昌大学附中IS信息管理平台,云平台网络,一对

一、点对点的“现代私塾”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从规模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智慧教育”将变为现实。

五、成果的社会影响

三年来,学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归纳如下:

1.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在2013年省现代教育示范校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的考评。

2.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云课堂及翻转课堂的理念在教师教学中体现的多了。

3.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在线学习积极性高,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4.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2012年中考,我校两位学生中考成绩获吉安市 通过近三年来的课题研究,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行为方面,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在课题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困惑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教师对在线教学及云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还有些不适应,有些功能不认同,仍保留旧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缺少有效的监控,如点播课件或微课之后学生离开电脑,容易造成学生已经学习的假象。

2.云平台的功能还需要再细化,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校本教学资源如何分享等。

七、今后的设想

在依托

第五篇:群众文化基础知识、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

大纲

一、了解概念

(一)群众文化

(二)群众文化活动群众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

1、管理

2、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

(四)概念中的几种关系

1、公众、大中、群众

2、人群、群体、群众

3、社区文化、群众、社区文化

二、了解群众文化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

(一)原始社会

1、群体性

2、手段的原始性

3、目的一致、权利平等

4、偶然性和随意性

(二)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精神劳动从劳动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

2、文化劳动从精神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三)“五四”运动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1、西方文化的传入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平民文化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群众文化从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

1、政府设立了专门的事业机构

2、组建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队伍

3、形成了独特的活动形态和工作方式

4、具有较完整的理论系统

三、了解学习目的

(一)学习知识

(二)认识规律

(三)掌握技能

(四)打好基础

四、了解学习的意义

(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

(二)满足广大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需要;

(三)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的文化和文明素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

(四)是大众文化工作自身的需要。

五、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

(一)民俗学

(二)教育学

(三)文化社会学

(四)心理学

(五)美学

(六)管理学

(七)市场学

六、熟悉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群众文化的群众性

1、群众性的含义

2、群众性的社会要求

(二)群众文化的自娱性

1、自娱性的意义

2、自娱性的形成原理与类型

3、自娱心理与其他文化心理的关系

4、娱乐与教化的内在联系

(三)群众文化的倾向性

1、倾向的必然性与多样性

2、倾向性的表现性

(四)群众文化的承传性

1、承传的机制与意义

2、承传过程中的创造性

3、承传的历史阶段

七、熟悉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精神调剂作用

1、娱乐休闲效能

2、宣泄情感效能

3、审美效能

(二)宣传教化作用

1、传播效能

2、陶冶性情效能

3、规范行为效能

(三)普及知识作用

1、社会教育

2、科普教育

3、智能教育

(四)团结凝聚作用

1、沟通效能

2、吸引效能

3、激励效能

4、负效应的控制

八、熟悉群众文化与环境

(一)群众文化与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的含义

2、自然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3、自然环境与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

(二)群众文化与社会环境

1、历史环境

2、人文环境

3、安全环境

4、国际环境

5、社会稳定程度

6、职业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艺术

(三)群众文化与经济环境

1、市场经济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2、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消费

3、群众文化与文化市场

4、群众文化活动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

(四)群众文化与科技环境

1、科学技术与群众生活

2、科技开拓了群众文化的新领域

3、群众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九、掌握群众文化的形态类型

(一)城市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二)农村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三)集镇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四)村落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五)社区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六)企业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七)校园文化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八)家庭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九)军营群众文化

1、含义

2、特征

3、作用

十、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的机构和类型

(一)机构

1、行政管理机构(1)行政机构 a 概念

b 职能:计划决策职能;组织指挥职能;协调服务职能;检查监督职能;法规管理能能(2)协调机构

a 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协调本地区重大的文化活动,协商解决大众文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b 种类:常设机构与临时机构

2、事业性管理机构(1)概念

(2)国家的三级文化网建设 省市级、区县级、乡镇级(3)基本任务和职能

a 宣传教育 b 开展活动 c 普及知识 d 满足需求 e 开发遗产 f 理论研究

群众文化专业实务(中级)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

(一)掌握管理的内容

1、活动内容的管理

(1)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大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2)特点:管理内容的思想性;管理目标的超前性;管理标准的同一性

2、活动形势的管理

(1)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管理:抓作品、抓活动、抓队伍、抓成果(2)群众性文艺培训、演出活动的管理 a 处理好培训五环节

确定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措施;精心组织培训;检验培训效果。B 抓好演出活动的三项内容

活动内容的管理;演艺人员的管理:活动质量的管理。

(3)群众性文化宣传活动的管理:建立文化宣传队伍、疏通宣传渠道、掌握宣传技巧、抓好宣传效果的评估。

(4)群众性科普活动的管理:通过文艺载体进行管理、培养大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摆脱愚昧、提高文明成都市根本任务。

(5)民间文艺活动的管理:依靠社会管理的方式管理、引导民间文化活动由非组织型向有组织型转化、加强民间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抢救和改造工作。

3、活动组织的管理(1)协调组织的管理

a 原则:群众文化群众办,群众文化群众管 b 类别:

范围:单项和综合 时间:长期和临时 形式:政府组成和社会各界联合组成

c 主要职责:协调各方力量,搞好大众文化工作(2)群众文化社团组织的管理

a 特征: 群众自愿组合;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主要目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章程

b 管理任务:把好组织关、业务馆、活动关

(二)熟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特点

1、管理内容的综合性

(1)管理项目的全方位性:活动方向的管理、活动人员的管理、活动财务的管理:国家拨款、单位投入、社会集资、产业开发

(2)管理过程的整体性:对任何项目的管理都应该有始有终、管理应贯穿活动项目的全过程

(3)管理效益的社会性: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综合的和多层次效益

2、管理范围的广泛性

(1)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五联四化):建立联合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谊活动、制定联?规划、鼓励联建设施、设施多元化、网络立体化、队伍优质化、工作规范化(2)节日文化活动的管理

a 组织管理:由本能式向主导式转化、建立节日文化系统工程 b 业务管理:抓住业务特征、发挥业务特点优势、重视特定的观众群 c 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机构、严格安全措施、内容周到全面

(3)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遵循节日文化管理的内容:研究、引导、改造和完善庙会文化内容和形式;提倡健康有益的,打击和抵制淫秽反动的一切行为。(4)家庭文化活动的管理: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文化活动;依靠社会进行综合管理;提供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3、管理对象的多层次性(1)从年龄结构上看(2)从文化水平上看(3)从经济条件上看

(三)熟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原则

1、尊重大众的意愿

(1)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2)避免开展违背群众意愿的文化活动;(3)遵循群众自愿的原则;

(4)将群众的需求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5)党的路线与群众的意愿是统一的。

2、按活动的自身规律进行管理(1)业余自愿(2)形式多样(3)健康有益(4)勤俭节约

3、依靠群众自我管理(1)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2)管理部门宏观调控;(3)培养骨干队伍;(4)加强社会监督;

(四)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方法

1、综合管理的方法(1)概念

(2)综合管理的内容 a活动计划的管理 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活动程序、活动人员、活动规模、活动安全、活动经费、活动实效等。

b活动程序的管理:制定活动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和确立;制定实施计划,创造条件;部署计划;落实分工;具体实施计划;检查进度,及时协调和调整;总结评估;资料归档。

c活动效益的管理,应遵循活动的自身规律;确保社会效益;尊重群众意愿,保证实效;健康有益,保证质量;勤俭节约;确保安全。

2、目标管理的方法

(1)制定目标(2)论证目标(3)确立目标(4)分解目标(5)实施目标(6)检验目标

3、协同管理的方法

(1)明确目的性(2)坚持效益性(3)掌握灵活性(4)促进联谊性(5)保持整体性

4、特殊的管理方法

(1)民族群众文化活动;尊重民族习俗;学习、吸收;加强交流(2)外来文化活动;批判地吸收;洋为中用;排无不排外。

二、熟悉具备大型文化文化的基本要素

(一)动机和目的

1、主办者的动机和目的

(1)政府主办(2)企业和单位主办(3)群众自发主办

2、受众者

(1)外在需求(2)内在需求

3、主办者与受众者的关系(1)相互依存(2)辨证统一

(二)内容和形式

1、内容

(1)主办者的意思表示(2)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3)群众的认同程度

2、形式

(1)目的和内容决定了形式

(2)新的形势是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发展而来

(三)与活动相适应的硬件条件

1、经费

(1)预算经费(2)实到经费(3)使用经费(4)经费差额

2、环境

(1)自然环境(2)人文环境(3)安全环境(4)社会环境

3、后勤保证条件

(1)食宿条件(2)交通条件(3)活动场地条件(4)与活动相关的器材设备(5)其他后勤条件

4、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队伍

(1)活动策划人的素质(2)组织实施人员的素质

5、具备活动所需的技术要求

三、掌握群众文化活动各类方案的编写

(一)策划案的编写

1、基本结构

(1)题目(2)目的和意义(3)可行性分析(4)时间和地点(5)项目内容设计

(6)实施范围及方式、方法(7)基本安排(8)组织工作机构(9)经费预算(10)有关要求

2、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2)可行性因素和不可行性因素(3)分析要求:社会需求程度;政府和政策的支持程度;效果预测;条件具备程度

3、策划原则

(1)求新(2)务实(3)经济(4)科学

4、编写策划案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个人行为(2)特别注意对不利因素和反对意见的分析(3)策划者应将冲动和理性统一起来

(4)把握好活动等级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施计划的编写

1、组织实施程序

(1)准备工作阶段;前期准备;中期准备;后期准备

(2)项目实施阶段:对策划案及各阶段准备工作的最后考核;进入实施程序;控制关键部位(如通讯、交通等)(3)后期收尾阶段

2、实施计划的编写

(1)实施计划是策划案的延续

(2)计划内容:题目;计划目的;任务内容;工作机构的设置;任务的分解和分配;实施方法和手段;具体安排和步骤;保障措施;其他要求

(3)注意事项:组织实施程序要在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工作安排要细,要有可操作性;分工要明确,责任要落实到人

3、应急计划的编写

(1)应急计划是整个活动的最后防线

(2)应急种类:事前应急;现场应急;事后补救(3)计划内容 a确定活动的应急点 广场活动、游园活动、室内演出活动、艺术品展览活动、艺术比赛及大型培训活动等

b第二方案的制定 c安全措施的制定 d方案和措施的分解及落实 e应急要求

四、了解群众文化单位的人才管理

(一)对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2、有必要的基础学历

3、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二)专业人员的录用管理

1、录用原则

(1)因才而用(2)优者先用(3)尊重业务门类的特点和规律

2、录用内容

(1)外部录用:招聘;组织调动;交流;个别商调;借调;义工;承包(2)内部录用:双向选岗;岗位责任制;聘用合同制

(三)专业人员的培训

1、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2)知识周期的规律(3)大众文化工作的需要

2、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2)专业技能(3)科学知识

3、培训形式(1)离职培训(2)兼职培训(3)自学

(4)实际工作锻炼

五、熟悉群众文化辅导

(一)群众文化辅导的特征和原则

1、辅导的含义

2、辅导的特征

3、辅导的原则

(二)群众文化辅导与传播

1、传播的含义

2、传播的特征和形式

3、辅导与传播的关系

(三)辅导者与辅导对象

1、辅导者的素质

2、辅导者与辅导对象的关系

3、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四)群众文化辅导的流程

1、构成辅导信息的基本要素

2、辅导工作的一般流程

3、辅导者的工作流程

六、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知识产权法

(四)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五)商标的定义

(六)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七)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八)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实效

下载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赵洪辉[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赵洪辉[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共5篇)

    《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提纲 王全吉 第一章 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学习目标与要求] 第一节 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思......

    携手与共创和谐(赵艳辉)

    携手与共创和谐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携手与共创和谐》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回忆北京师范大学老校长陈垣对他的教导时,流泪写下了《夫子循循......

    数字化资源规划与建设

    新城初中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前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卢龙县木井中学杨敬元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合集]

    浅谈新时期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一级组织单位,自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国家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从而显示了群众文化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化馆所开展的......

    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审视与优化路径

    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审视与优化路径在我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语境下,对文化馆的数字服务平台进行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文化馆等诸多类型的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

    浅议如何合理建设现代卷烟零售终端(赵金辉)

    浅析如何合理建设现代卷烟零售终端 赵金辉 (勐腊县烟草分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双版纳州目前的卷烟零售终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建设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常州(赵宇辉)5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常州 常州市实小教育集团平冈校区五(2)班赵宇辉pg130439月14日,你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这是我们实小教育集团平冈校区的小记者到南大街星聚广场上参加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