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水泥质量监督检查总结
二○一一年广西水泥行业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根据桂水协[2011]1号文《关于开展二○一一年广西水泥行业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广西水泥协会组织安排,在各市建材主管部门(水泥协会)及各水泥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已顺利完成。本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共检查水泥企业197家,其中旋窑企业28家;立窑企业135家;粉磨站34 家。正常生产企业数比去年减少25家.现将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全区水泥总产量6360.2万吨,比上年增长12.07%,其中旋窑水泥产量4992.6万吨(含粉磨厂产量270.68万吨),比上年增长17.87%,占2010年水泥总产量的78.50%(旋窑水泥产量占水泥总量比例创新高);比例比上年提高5.12%,立窑水泥产量1366.84万吨,比上年下降11.03%,占2010年水泥总产量的21.49%(立窑水泥产量占水泥总量比例明显委缩)。熟料总产量588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4%,其中旋窑熟料产量4924.33万吨,比上年增加17.31%,占2010年熟料总产量的83.75%;立窑熟料产量955.37万吨,比上年下降12.95%,占2010年熟料总产量的16.25%。水泥区外销量1526万吨,出口销量4.8万吨。
二、出厂水泥质量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产和立窑水泥生产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我区出厂水泥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企业抓管理、重质量,按照《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及GB175-2007要求,严格控制水泥的各项质量指标,从而确保了出厂水泥的实物质量。2010年,全区出厂水泥质量合格率和28天抗压强度合格率分别达到了100 %和99.98 %;强度等级42.5以上高标号水泥产量为4627.9万吨,占全年出厂水泥总量的72.77%,比上年略有上升。
三、能源消耗及废料综合利用
水泥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之一,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使我区水泥企业,尤其是立窑水泥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面对这种情况,我区水泥企业采取了设备技术改造和掺入外加剂等应对措施来提高产量、质量和降低能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的能耗统计,要求按照GB16780-2007标准统计,从统计结果看,2010年,全区水泥企业平均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07kgce/t,可比水泥综合电耗81kwh/t,可比熟料综合能耗109.49 kgce/t, 可比水泥综合能耗85kgce/t。符合GB16780-2007标准能耗限额限定值要求。部分指标达到GB16780-2007标准能耗限额先进值。能耗指标与2009年相比进步较大, 2009年除两家特种水泥(白水泥)外,有18个企业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40kgce/t,而2010年只有2家企业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40kgce/t,其他各项能耗指标也明显下降。
在工业废料综合利用方面,我区水泥企业严格按国家政策和标准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工业废料,全年共计使用各种废料1130.1万吨,占全年水泥掺量的17.76%,比上年提高0.25%。极大缓解了我区工业废料排放带来的压力,为社会环境治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经营状况
2010年,全区水泥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实现销售收入207.8261亿元,比上年提高36.94%;利润总额30.9859亿元,比上年提高89.44%;利税总额36.2729亿元,比上年提高57.74%,各项指标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去年八月起广西与全国一样受限电影响,水泥价格大幅度上涨。但从检查结果看,各市之间、各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河池市2010年利润总额负增长(-2154.69万元),16个企业有11个企业亏损。旋窑企业普遍经营情况良好,而立窑企业举步维艰,133家企业有51家企业亏损。
五、管理绩效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控制水泥产业产能过剩,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绝大部分企业加大质量管理及技术改造力度,企业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表现如下:
1、各企业加强化验室内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化验室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从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检测设备、试验条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完善提高,确保产品质量有保证,数据准确。
化验室人员配备及持证情况良好。检验人员配备符合规程要求,检验人员上岗持证率基本达100%。
内部定期抽查对比制度符合规程要求。与中心站对比情况良好。按规定送样且年对比合 格率大有提高。
封存留样管理情况良好。封存样齐全,标签封条、签字情况符合要求,防潮措施合格,现场检查温度和湿度记录达标率100%。养护控制符合《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
2、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近两年,大量新干法旋窑水泥拥入市场,推动各小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只有质量求生存,都采取用质量抢占市场策略。一是确保水泥强度,二是确保袋重合格,宁多不少,从今年的抽查情况看包装袋重要好于往年。
3、积极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认真按ISO9001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在水泥生产全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有效地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朝着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六、主要存在的共性问题
1、适用法规执法力度不够
①相当部分企业没按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规定进行水泥产品放射性检验。
②部分企业粉尘排放不符合GB4915-2004标准要求或未能提供环保监测报告。
2、违反《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及《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要求
①没有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档案,不制定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强检设备、自校设备不按规定送检或自校,超期使用。
②检验室缺少控制检验环境的设施和有效手段,温度、湿度超出国家标准要求的控制范围,如比表面积试验所需的湿度环境等,大部分企业都未具备,从而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检验质量。
③对待水泥质量检验的原始数据的记录随意性,缺乏严肃认真态度。原始记录、熟料台帐、出厂水泥台帐的数据统计不够完整,统计分析简单。
④化验室人员配备不满足要求,检验人员上岗未经培训,导致检验频次不符合要求,检验数据不准确。
⑤每年送水泥样与中心站对比检验的频次不够,部分企业对比检验结果误差大、合格率 低,但未进行原因分析。导致检验人员检验水平得不到提高。
⑥不重视封存样的管理,封存样室就像个仓库,什么东西都往里装;样品到期也不倒;无封存样台帐;封存样无统一封条;封存样的封存日期不符合要求。
⑦无水泥包装质量确认程序;无出厂水泥确认程序;无水泥包装袋检验报告;质量控制检测频次不够。;
四、今后水泥行业质量管理的思路
二0一一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进一步落实产业机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一年,目前全区立窑台数仍有218台,窑径3.0以下的窑有59台,占总窑数27%,水泥磨277台,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有222台,占总水泥磨数80%。计划技改或上直径3.0米以上的大水泥磨的共有75台,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仍很艰巨。全区水泥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联合重组、管理整合、资本运营、技术升级与节能减排,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1、继续贯彻执行2011年1月1日实施的《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以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三个行业规章为主线,切实宣贯ISO9000系列标准,再进一步提高全区水泥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
2、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建立水泥质量管理人员的网络平台,增进信息交流,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全区建材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广西水泥协会 2011年6月30日
第二篇:质量监督检查细则
质量监督检查细则
3.7.1员工基本素质标准规定 仪表、仪容
1、仪表仪容整洁、端正、规范,精神状态饱满。
2、上班时间着装统一,一律佩带工作卡
3、制服保持清洁、挺括,工作卡涂污或破损及时更换。
4、严禁穿着私人衣服上岗,严禁穿拖鞋上岗,严禁无卡上岗。
5、仪容举止文雅有礼、热情;严禁不雅观、不礼貌的举止和行为,如懒散地依靠在台椅或墙上。
6、严禁与地铁工作人员或读者发生争吵和打骂行为;处理违章,对待无礼行为,要耐心、容忍,以理服人,教育为主。
7、办公区域内,禁止大声喧哗;办公时间禁止哼唱歌曲、吃东西、聊天、随意串岗、打私人电话。
8、注意个人卫生,禁止蓄须、留长指甲;注意个人清洁,以免因异味引起领导和同事的尴尬。
文明用语
1、要养成使用礼貌、文明的词语的习惯,彬彬有礼、态度亲切。
2、接听电话要注意:要在第一时间接听电话;首先向对方问候“您好,项目管理部”;禁止用“喂、讲话、要哪里、找谁”等生硬失礼的词语。
3、与工作人员或读者交谈要使用普通话或白话,说话要清楚,用词准确,言简意赅。不讲与工作无关的话。
办公物品管理规定
1、办公物品分类: 1)办公设备 A.电话 B.电脑及打印机 C.办公桌椅 D.资料柜 E.办公文具. G.其他
2、办公用品: A.材料纸 B.各种表格 C.笔 D.笔记本 E.计算器 F.直尺 G.其它
3、管理规定:
1)办公用品发放程序按公司制定的“办公用品管理规定”执行。2)由项目部主管负责保存、发放和登记。
3)办公设备中,电脑及打印机由资料员负责操作、登记、收费和保管,以及联系维修事宜,主管负责监控。
4)办公桌椅由领用人负保管责任。
4、有关使用规定: 1)电话:
A.禁止拨“声讯”服务台。
B.禁止上班时间闲聊,私人电话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C.非管理人员禁止使用办公电话。2)电脑及打印机:
A.非项目部指定操作人员必须经项目部主管人员许可方可上机。B.外来磁盘或软件严禁上机操作,以防止带毒传染,破坏电脑程序。C.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电脑操作规程”。
5、相关文件与记录:
各种登记表格执行公司《办公室工作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3.7.2日巡视检查规定 日巡视内容:
项目部内务巡视检查工作内容:
A.仪容仪表:着装整洁,佩带工作牌。B.服务态度:说话和气,使用文明用语。
C.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无迟到早退现象,上班不闲聊,共同打扫办公室的保洁卫生等; E.员工更衣室(集体):保洁卫生,摆放整齐,无垃圾堆放等。2)物业巡视检查内容:
有无垃圾乱堆放,垃圾池是否及时清理,楼道是否按规定进行保洁等。
巡视记录和记录的处理:
1)在周末或周一应在“管理事务记录表”中列出下周或本周巡视的重点、每天巡视的路线。2)巡视中,主要记录发现的问题,对馆内工作人员及读者的提议、建议以及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需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想法也应该作好记录。3)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分类进行处理:
A.收集的管理意见急需项目部主管决策的,应填写《转呈表》。
B.即行关闭的轻微不合格在日巡视表中关闭,要求在表中反映出“发现的不合格已安排何部门整改”、“何时复检”和“复检结果是否合格”; C.严重不合格,填写“不合格服务处理表”。D.发现违章行为填写“违章处理规定”执行。
巡视时间:
每日上午、下午、闭馆后不定时巡视,并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每天的巡视检查能覆盖要求检查的内容,可以分不同内容或服务项目来检查;检查的内容要有侧重点,在一周内要求基本对城西基地保洁区域内的楼层、公共配套设施、台阶及其他范围内的保洁服务工作均作过检查或重点检查。
2)有多名负责人的要注意分工,所分保洁区域、保洁内容搭配检查合理。
3)日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均记载管理事务记录表上,记录要求清晰、简洁,作为日巡视检查依据及本人工作考核依据。
5、相关记录:管理事务记录表
3.7.3周检工作规定 范围:
项目部周检。
职责: 1)项目部主管负责组织周检。2)项目部主管负责作好周检记录。
3)项目部主管负责对周检中发现的不合格现象及时制订整改或纠正措施;发现严重不合格时制定纠正措施报告并上报公司物业管理部。
周检要求:
1)项目部必须按“5”所规定的九项进行周检工作。2)每月抽查总量不少于本文件的规定。3)检验标准应依据各工作手册中的规定。
检查的方式方法:
1)时间安排:
每周一下午,检查上周的服务情况,因特殊原因可以提前或滞后一天。2)参检人员的检查组织形式:
采用集中与分组相结合,以集中形式为主。3)检查方法:
实行巡查或抽查,以抽查为主;每次抽查面覆盖“5”各项,并应侧重两项加深检查深度。
检查项目和抽查内容:
1)保洁工作:
检查城西基地内各保洁区域的卫生间、电梯、楼梯、走廊、开水间、公共部位实施设备、公共部位玻璃门窗等的保洁情况;抽查馆内保洁区域隐蔽处卫生、楼内墙面、地角、垃圾桶等处的卫生保洁情况。抽查垃圾池(果皮箱),巡检消杀工作。2)检查对上次周检不合格的处理情况。
处理结果:对不合格服务及时填写《不合格服务处理表》 检查记录:
1)检查出的轻微问题记入管理事务记录表,整改后关闭。2)属于不合格服务填写《不合格服务处理表》。
3.7.4不合格服务控制程序 目的:
让不合格服务得到及时处理。针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及时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
范围:
适用于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服务的处理。
职责:
1)项目部主管负责不合格服务的处理。
2)物业管理部负责协调处理各部门在实施纠正措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跟踪验证。
3)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公司所有预防措施实施控制。4)公司所有员工均有责任提出预防措施。
程序:
不合格服务的控制:
不合格服务的发现来源于公司内部检查和用户的评价。不合格服务分为轻微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服务,对不合格服务的控制重点在只对不合格事项进行整改纠正,让用户满意或满足服务标准要求即可,如还需要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则按要求制定纠正措施。1)日检中发现的即行关闭处理,处理结果记录在日检表中。
2)周检中发现的填写《不合格服务处理表》,由项目部主管批准认可后交由责任人处理,主管进行验证。
3)物业管理部组织的季检和临时检查中发现的由检查人填写《不合格服务处理表》,物业管理部主管批准认可后交由责任部门处理,由物业项目部进行跟踪验证。
4)在夜间查岗中,由公司和物业项目部发现的由物业项目部填写《不合格服务处理表》,项目部发现的通知相关责任人处理,处理结果记录在查岗表上。5)内审中发现的其控制具体见《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6)用户投诉的处理按《用户投诉处理程序》处理。
纠正措施的控制:
1)制定纠正措施是为了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以防止将来类似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在物业管理服务中有以下不合格服务需要制定纠正措施。
A、季检、周检中服务项目轻微不合格数超出控制次数;用户意见征询满意率低,规定指标和用户反映有严重不合格服务项目时。
B、在季检、周检中发生的轻微不合格超出控制且集中在某一过程或区域时。
C、凡工作和检查中发现的除整改之外还需另外识别原因制定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的轻微不合格服务。
D、各项检查中服务质量存在严重不合格情况时。
E、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需制定纠正措施的具体见《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2)在制定纠正措施前应识别出产生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根据原因评价确定,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所需要的措施。
3)若不合格原因发生在本部门,本部门负责人应主持制定纠正措施,督促责任人实施纠正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若发生的原因与其他部门有关,则由本部门负责人上报物业项目部,由物业管理部主管安排制定纠正措施,协调和监督相关部门实施,并进行跟踪验证。4)在验证时应对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评审,确定是否达到预期作用或效果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预防措施的控制
1)对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潜在不合格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2)各部门根据内部和外部反馈的质量信息,发现有潜在不合格时,应组织人员识别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根据原因结合风险程度确定是否采取所需要的预防措施。
3)预防措施由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跟踪验证,并且对采取措施的结果进行评价,确定是否达到预期作用或效果,是否需要继续采取措施。
4)各部门预防措施的报告(包括结果)均应报物业项目部备案。
对存在或潜在不合格服务进行处理,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时,其整改纠正或制定的措施应考虑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在考虑问题的严重性、风险程度时,同时要考虑利益和成本。3.7.5物业公司服务规范实施细则 目的
进一步规范物业公司员工的服务行为,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提升公司全体员工的服务水平,为南京城西基地提供优质的服务。
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所属各部门员工的服务工作。
职责
主管负责监督、考核员工的服务行为。全体员工负责按照本规范开展服务工作。
程序要点
总则
主管每天至少巡视一次所属班组员工的着装、仪容仪表及工作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日巡视记录表》或者《工作日记》中,作为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仪容仪表 服饰着装:
a)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整洁,钮扣要扣齐,不允许敞开外衣,非工作需要不允许将衣袖、裤管卷起,不允许将衣服搭在肩上;
b)制服外衣衣袖、衣领不显露个人衣物,制服外不显露个人物品,服装衣袋不装过大过厚物品,袋内物品不外露;
c)上班统一佩戴工作牌,工作牌应端正地戴在左胸襟处;
d)鞋袜穿戴整齐清洁,鞋带系好,不允许穿鞋不穿袜,非工作需要不允许打赤脚或穿雨鞋到处走。
e)非特殊情况不允许穿背心、短裤、拖鞋; f)男女员工均不允许戴有色眼镜。
须发:
a)女员工前发不遮眼,不梳怪异发型;
b)男员工后发根不超过衣领,不盖耳,不留胡须;
c)所有员工头发应保持整洁光鲜,不允许染除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 d)所有员工不允许剃光头。
个人卫生:
a)保持手部干净,指甲不允许超过指头两毫米,指甲内不允许残留污物,不涂有色指甲油;
b)员工应经常洗澡防汗臭,勤换衣服。衣服因工作而弄湿、弄脏后应及时换洗; c)上班前不允许吃有异味食品,保持口腔清洁,口气清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d)保持眼、耳清洁,不允许残留眼屎、耳垢。
女员工应淡妆打扮,不允许浓妆艳抹,避免使用味浓的化妆品。
每天上班前应注意检查自己的仪表,上班时不能在客人面前或公共场所整理仪容仪表,必要时应到卫生间或工作间整理。行为举止
服务态度:
a)对馆内员工及读者服务应面带笑容,和颜悦色,热情主动;
b)在将读者劝离工作场所时要文明礼貌,并做好解释及道歉工作;
c)谦虚和悦接受馆内员工及读者的评价,对投诉应耐心倾听,并及时向部门主管汇报。
行走:
a)行走时不允许把手放入衣袋里,也不允许双手抱胸或背手走路; b)在工作场合与他人同行时,不允许勾肩搭背,不允许同行时嬉戏打闹; c)行走时,不允许随意与馆内员工及读者抢道穿行;在特殊情况下,应向馆内员工及读者示意后方可越行;
d)走路动作应轻快,非紧急情况不许奔跑、跳跃; e)与上司或馆内员工及读者相遇时,应主动点头示意。
就坐时姿态要端正,入坐要轻缓,上身要直,人体重心要稳,腰部挺起,手自然放在双膝上,双膝并拢,目光平视,面带笑容。就坐时不允许有以下几种姿势: a)坐在椅子上前俯后仰,摇腿跷脚; b)趴在工作台上;
c)在上司或读者面前双手抱着胸前,跷腿或半躺半坐; d)晃动桌椅,发出声音。其他行为:
a)不允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b)
不得浪费公司的水、电、纸张等; c)
不得穿越草坪,践踏绿化带;
d)在公共场所及访客面前不吸烟、抠鼻孔、抠耳朵、搔痒、不允许脱鞋、卷裤角、衣袖、不允许伸懒腰、哼小调、打哈欠;
e)谈话时,手势不宜过多,幅度不宜太大; f)不允许口叼牙签到处走。
语言
问候语:您好、早安、午安、早、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欢迎语:欢迎您来我们南京城西基地,欢迎光临。告别语:再见、明天见、欢迎您下次再来。道歉语:对不起、请原谅、打扰您了。道谢语:谢谢、非常感谢。
应答语:是的、好的、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好意、不要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征询语:请问您有什么事?我能为您做什么吗?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吗?您有别的事吗? 请求语:请你协助我们„„、请您„„好吗? 商量语:„„你看这样好不好? 解释语:很抱歉,这种情况,公司的规定是这样的。基本礼貌用语10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办公室上班制度
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上班必须提前十分钟到岗,迅速清洁办公室环境。办公室应保持整洁,不在室内放置杂物,办公桌台面上摆放的办公用品应整齐有序。
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工作时间不得离岗、串岗、不聚众聊天,不打瞌睡,不在办公室内吃零食。
个人物品自行保管,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文件资料和公用物品按规定存放,取用后放还原处,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看同事的文件、资料。
电脑由专人负责,不得使用非指定的软盘,禁止上班时间用电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班时间严禁私事外出,因工外出需向本部门负责人请假,说明去向与工作内容,确定返回时间。
参加各类会议,应按时到会,保持会议肃静,对重要事项做好记录;中途有事离开时,需举手向会议主持人示意。
下班离开办公室时,应人走熄灯,关好门窗,切断室内电源,座椅摆放整齐。
本规范作为项目部、各部门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对于严重违反本规范的员工,还要按《物业管理日常工作奖惩办法》予以相应的处罚。
第三篇:质量监督检查报告
提高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针对2013年10月23日市质量监督站的督查结果,我项目部承建的两项高速线外工程在市政公路管理局总排名均比较落后,对此项目部班子和所有技术管理人员召开了分析会,查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今年工作中存在安全、质量问题,并制定明年工作管理的重点,提高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一、通过分析查找出项目管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人员配备不齐,项目部没有懂施工用电的专职电工,施工用电管理不到位。
2、施工现场技术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施工管理上,项目部下达的整改指令,施工队伍没有全部落实到位,管理措施单一。
二、针对以上问题项目部将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项目部将完善人员配备,增加一名专职电工,加大施工现场用电和临时用电的管理。每天将进行施工用电的巡查工作,发现用电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安全用电日志。
2、施工技术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技术员对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不是全部熟悉,无法按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全面的 指导施工。项目部将由项目总工牵头,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做
好技术交底的同时,将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全体技术人员进行该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的学习,使施工技术员既懂得施工技术,又掌握技术标准,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加强质量管理。
3、项目部在施工管理工作上将采用多种措施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力度,在安全、质量上,施工队伍存在的隐患,项目部将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队伍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项目部将自行处理解决,造成经济费用项目部将由施工队伍的工程款中扣除。根据实际情况也将对施工队伍做出相应的经济处罚或请退等措施。
通过分析在今年的施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明年项目部将加大质量、安全的管理力度,质量上主要对桥梁砼外观质量和钢筋焊接着重控制,砼外观的控制将对模板的选材、模板的支护、结构的几何尺寸、砼的振捣、砼的塌落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控制。钢筋下料按设计要求保证长度,钢筋焊接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杜绝钢筋焊缝不饱满,焊缝长度不足,咬肉等现象的发生。质量上,体现施工精细化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将完善安全交底,交底一定交到施工现场的每个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对新进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必须有备案和合格证,项目部管理将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明年我项目部的桥梁工程主要是桥的上
部结构施工,将加强高处作业的管理,做好高处作业的临边防护和完善各种危险源告知、安全警示、文明施工标志牌等防护设施的管理,项目部将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强化全员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层层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从而提高项目部整体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汇报
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廊坊分中心 2011年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廊坊分中心检查指导工作。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省中心《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统一规定》提出的要求,更好的做好廊坊分中心质量管理工作,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廊坊分中心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分中心的实际情况,在年初制定了分中心的《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质控考核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各种工作计划。同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按照工作计划逐步加以落实、实施。
现将我中心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如下:
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北纬38º30′至40º05′,东经116º07′至117º15′。东临天津市的蓟县、宝坻县、武清区、西青区和静海县;南接沧州市的青县、河间市、任邱市;西连保定市的雄县、高碑店市和涿州市;北与北京市的大兴县、通州区、顺义县、平谷县相邻,全市国土面积6429km2(其中,22平原6351 km,山区78 km),总人口387.2万人。全市辖两个县级市、两个县级区和六个县,被京津二市的通州、武清分割成南北互不相连的两部分,北部为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俗称北三县);南部为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俗称南七县)。市区规划面积70 km2,已建成面积54 km2,人口40万。廊坊市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河流分属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全市主要行洪河道有泃河、潮白河、北运河、青龙湾减河、永定河、赵王河、子牙河等。
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廊坊分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分支机构,1995年3月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通过了国家级网点式计量认证。而后又分别于200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通过水利部专家评审组计量认证复查评审和监督评审。廊坊分中心现在有化验楼一幢,实验室面积445平方米,中心现在有分析人员10名。其中,本科学历两名;专科学历七名;中专学历一名。化学分析及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同志各一名。
廊坊分中心现拥有WFC-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台、SGY-1011A原子荧光光度计一台、T6紫外分光光度计一台、7230G分光光度计两台、DDSJ-3080A电导仪一台、PHS-3CPH计一台、COD测定仪一台、电子天平两台等一批先进的精密仪器设备。
廊坊分中心担负着廊坊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监测任务(地表水监测站17处,地下水水质监测站23处)、廊坊市三处重要水源地水质监测及旬报发布、泥沙颗粒分析等项工作,从2011年开始分中心还承担了廊坊市三处重点排污口的监测工作,每年5、9月份监测。近年来,廊坊分中心还承担了上级交给的其他科研工作。先后完
成了“廊坊市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廊坊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廊坊市水资源评价”和“廊坊市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等项科研课题。
一、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2月份分中心主管副局长和技术负责人参加完省中心组织的在保定召开的全省管理工作会议以后,马上组织分中心全体人员,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并认真学习了省中心下发的《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11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和《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统一规定》。同时学习了水利部关于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七项制度。并制定出分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将有关学习培训材料装订成册,人手一份,便于学习。留一份存档备查。
二、人员上岗培训考核情况
按照“水质监测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的要求,由省中心组织对所有分析项目的主、辅做都进行了考核,考核全部合格。所有采样人员由省中心进行了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检测人员岗位证书和采样人员岗位证书均由部水文局下发,已存档备查。分中心技术负责人和主管副局长分别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11月参加了部水文局举办的实验室管理培训班,取得合格证书。两名同志取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证书,一名同志取得水资源评价证书,一名同志取得大型仪器培训证书。
三、质控考核、比对试验
按照年初制定的质控计划对检测人员进行项目考核。考核项目全部一次合格。在日常检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截距与零无显著性差异。平行样、回收率测定率控制在10%~15%,结果符合规范要求。空白试验做平行,相对偏差合格。按时限要求检测样品,坚持四随工作制,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为了提高监测质量和规范操作程序,年初我们还组织了一次模拟专家现场考核,即所谓的裸考,就是被考人员不能看书、不能跟标样,其他人员在现场进行观摩。操作人员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原理及操作过程。其他人员若发现有不规范的地方也可以指出,这样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电子天平操作、溶液配制及其他仪器操作演练。这对提高分析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以及对提高监测质量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月份完成了水利部组织的对砷、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盲样考核,考核全部一次性合格。
8月份完成了总磷、总硬度的精密度偏性试验。按要求绘制质控图,误差均在准许范围之内,达到规范要求。
9月份完成了海委组织的对氟化物、硝酸盐氮的盲样考核,考核结果现在还没有公布,但我们做的加标回收率符合规范要求,标样跟踪也在准许范围之内。
对部分项目进行了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误差均在准许范围之内。4月份和12月份进行了两次全程序空白试验,对大部分分析项目进行了一次标样跟踪。全程序空白试验达到规范要求,标样跟踪在准许范围之内。
四、省界缓冲区监测工作
廊坊分中心负责两处省界缓冲区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工作。分别是泃河的双村站,潮白河的赶水坝站。逐月监测,共检测22项。并于每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上报海委。采样按规范要求进行,分析方法标准采用国家标准和水利行业标准。
五、仪器设备管理
分中心现有WFC-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台、SGY-1011A原子荧光光度计一台、T6紫外分光光度计一台、7230G分光光度计两台、DDSJ-3080A电导仪一台、PHS-3CPH计一台、COD测定仪一台、电子天平两台。强检和自校仪器都按规定进行鉴定,每台仪器均配有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维修记录、鉴定证书复印件。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要求每位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若发现仪器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负责人报修。
六、实验室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符合认证要求,每个化验室均设有通风设施。按要求进行废液处理,并有废液处理记录。有机废液放在磨口瓶内保存,最后统一处理。分析人员实验时配备口罩和手套,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配有防毒面具和救生衣,每天有一名科室负责人和两名其他同志进行安全生产值班,设有值班记录。
七、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1.还应加强对《评审准则》、质量体系文件和水利部七项质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使每个分析人员都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执行各种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对新人上岗、大型仪器设备、新的分析方法变更应重点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3.样品保存应更加科学、规范。
2011年12月
第五篇: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Ⅳ一3 高压配电装置
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试 行)
1·总则
1·1 为了提高发电厂和变电所屋内外配电装置的安装质量,确保投产后安全可靠地运行,特制定本典型大纲。
1·2 本大纲适用于工程质量监督站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发电厂110~5OOkV升压站和变电站屋内外配电装置的安装调试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1lOkV以下电压级的屋内外配电装置可参照执行。
1·3 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可结合受监工程的具体情况,适当补充实施。
2·监督检查的依据
2·1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篇电气篇);
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一90);
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一90);
2·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l49一90);
2·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2·6 设计图纸、施工图会审文件及设计修改通知单;
2·7 制造厂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
3·监督捡查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3·1 受监范围工程施工完毕,经过三级质量检查验收,缺陷处理完毕。
3·2 施工现场清洁卫生、杂物清理干净。
4·应提供监督检查的技术资料
4·1 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及安装工艺要求;4·2 生产厂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有关图纸;
4·3 材料、器材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4·4 设备解体记录;
4·5 安装技术记录;
4·6 经建设单位签证的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4·7 调整试验记录;
4·8 焊接试件试验报告;
4·9 重大技术措施及投术革新记录。
5·监督捡查重点和要求
6·检查步骤和方式
6·1 属工程质监站组织监检的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
6·1·1 自检阶段
由施工单位根据检查大纲进行自检,对本阶段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和记录符合大纲要求,向工程质监站提出正式检查的申请报告。
6·1·2 正式检查阶段
由工程质监站组织检查组对该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出评价和整改意见。
6·2 检查方式
6·2·1 工程质监站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组成质量监督检查组,按检查内容一般分为施工质量检查和质保资料检查两个小组进行。
6·2·2 检查方式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取证检查、重点抽查(现场实测)及组织座谈等。施工单位应认真配合并提供方便。
6·2·3 施工单位按本大纲的要求将有关的图纸资料、质保文件、质量标准、验评标准、施工技术记录、检验报告、验收签证、施工指导书或施工技术措施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准备好,提供检查人员查阅。
6·2·4 检查组检查开始前,受检单位首先应向检查组汇报本工程项目的设备性能及设计简介,图纸资料及设计变更情况,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状况及主要指标、隐蔽工程情况、自检及整改情况等。
7·质量监督检查评价及报告
在质量监督检查后,由工程质监站提出《质量监督检查报告》,对检查结果作出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要求,并对下一步施工工序是否继续进行作出认定。
质监报告应提交施工及建设单位,同时报送省局质监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