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

时间:2019-05-12 20:4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

第一篇: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

AA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农民需要或喜欢什么样的文化活动?

AA县共有乡镇文化站10个,文化用房2357平方米。达标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4个乡镇,从业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3人、助工9人、高工1人、中级22人;本科1人、大专7个、中专12人、高中2人、初中1人。年全结构为:25——30岁2人;36-40岁7人;41-45岁7人;46-50岁4人;51以上2人。各乡镇每年均开展各种大、中型群众性的节日文化活动,形成了大节日有大活动,小节日有小活动,日常活动经常化的文化活动模式。特别是百育、坡洪、洞靖、五村、巴别、玉凤等乡镇利用传统歌圩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内容有:山歌对唱、文艺演出、壮话快板、篮球、拔河、抛绣球等。县文化馆、业余艺术团经常开展文艺下乡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农村基层文化生活。

现阶段的农民需要和喜欢如下的文化活动:(1)科技、图书下乡宣传活动。

(2)文艺下乡演出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技营销信息等。(3)辅导乡镇、村级文艺山歌队。

二、农民自办文化的主要形式、资金来源管理方式及发展趋势等。

全县农民自办文化积极性极高,各乡镇都有自己的山歌、文艺队伍,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AA县农民自办文化较好的有百育镇百育村“光彩艺术团”,在2005年荣获“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光荣称号。[桂文发(2005)435号]这是我县乃是百色市农民文艺先进的代表。荣获全区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的个人:坡洪镇的马进友(综合型);百育镇的农元大、韦金秀(文艺活动型)(桂文发(2005)453号),他们取材于农村、立足于农村,创新、自编自 演、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立足本乡镇、本县开展文艺演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自办较好的文化站有:田州、百育、头塘、那坡、那满、五村等乡镇。

资金来源:政府适当补助,队员自筹,企业、单位赞助;邀请演出方式: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1)政府农村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情况。

AA县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正常开展,后劲十足,成立山歌队、文艺队等,各乡镇积极性高。但是由于经费的问题,购买道具、服装等受到影响,更谈不上购买交通工具。所以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得不够正常,时冷时热、时好时坏,只有赔本。现只有经济效益好的百育镇、头塘镇、那坡镇、五村乡开展得比较正常。

(2)政府农村文化服务队的建设情况为:以山歌文艺队形式成立。自己组建文艺队(如百育镇、田州镇、五村乡、头塘镇那坡镇等)其他乡镇有的以邀请形式组建。总之,政府农村文化服务建设及服务对象在农村主要配合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而形成的宣传发动重要工具。

(3)存在问题:没有相应政策,经费严重不足。

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应该做什么?为何建功立业产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1、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中,作为政府应该做:(1)制定宽松的政策;

(2)工作上给予指导,经济上给予扶植;

(3)政府出面协调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给予冠名、赞助等;(4)政府职能部门给予业务工作的辅导、培训。

2、为了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当建立起:(1)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比率数的大制度,以红头文件形成制度延续下去,以保证经济的基本到位。(2)各乡镇文化站在工作中,应建立一支稳定的文艺队伍,才能保证 正常开展活动。

应增加文化站人员在编人员,落实编制、工资。

五、现行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投入项目的效果和投入方式的评价。

(1)投入项目的专项资金很少,效果不很大;(2)没有形成专款专用的财政预算内的比率;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陈旧且发展不平衡,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总体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各乡镇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共2357平方米,而巴别、洞靖、坡洪三个乡镇面积加起来还不足300平方米。全县建有综合活动设施的乡镇有4个,建有健身点的乡镇1个。然而,由于领导认识不够到位,以及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乡镇原有文化设施移作他用或废弃情况严重,不少乡镇文化站站舍被挤占、挪用、变卖,许多站舍设施老化,功能得不到发挥。据调查,全县十个乡镇目前无一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仍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受益面不广。目前,我县各乡镇的民间文化组织,如龙舟队、舞龙队、歌舞队、文艺队、太极拳队、长跑健身队、气功健身队、腰鼓队、秧歌队、蓝球队、乒乓球队、垂钓队等还不时地活跃在广大农村,已成为我区农村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多数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只是看电视、搓麻将等,即使每逢春节、歌圩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也只是元宵灯会等传统项目。由于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都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真正民族民间文化表演形式越来越少,群众受益面不大,教育启发不深。导致一些乡镇、村群众的文明程度弱化,赌博、迷信等现象较为普遍,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有上升趋势,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剧。这不但严重影响着农村的村风民风、社会治安、农民素质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而且不同程度地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制掣作用。

3、专业人才缺乏,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目前,我县十个乡镇文化站定编23名,然而,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致使长期以来,不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有的一年到头不在文化站上班,“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文化站组织活动次数几乎为零,有的文化站已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由于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文化人才引进难,造成目前各乡镇既缺乏有专长的“文化人”,又缺少“做文化”的文化产业经营者。农村原有的文化人正在“老化”,新时代的“乡土人才”培育严重滞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忽视了对民间传人的保护和培育,具有特色文化的人才有青黄不接的现象,村级组织的文艺骨干显得更为苍白无力。

4、职能部门调研、指导工作不够深入及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丰富活跃我区群众文化生活作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制订相关发展规划。然而,由于有关职能部门宣传不够到位,一些群众对“创文化名县”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要做些什么,不甚了了。乡镇领导对此也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民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没有抓住农民文化需求的兴奋点,造成规划滞后,城乡差距加大。一些地方“为文化而文化”,只是在年节期间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布臵下来的任务,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雷同的多,群众参与率低,效果不佳,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文艺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如每年各乡镇组织的歌圩节,展出时间仅是一到两天,但组织筹备至少花上几个月,且活动大多以行政组织为主,浪费大量人、财、物,基层反响强烈。另外,一些农村反映,近几年,县组织的的文艺下乡活动几乎很少,一年除了送上几部电影,农民看不到喜闻乐 见、反映农村群众生活的文艺节目,基层呼声很大。

5、由于一些应当开展的文化宣传活动无法开展,使有的地方文化糟粕乘虚而入,思想文化阵地被封建迷信、宗教文化、赌博等对本土故有的民族文化影响冲击力较大,使一些非常宝贵、具有传承价值的民风、民俗正走向灭亡。

6、“2131”工程设备不足,目前全县尚缺电影机4台,领导兼放映员、放映员兼会计出纳共4人。影片老,知识量、信息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尚未真正解决。

七、加强我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改善、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既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活跃我区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农村奔小康的环境氛围,全力打造“文化名县”。

1、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城乡统筹的总体目标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科学论证,抓好规划落实,切实做好“布洛陀文化”这个大文章。建议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实施细则》,以保证我县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借助国家推行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将文化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并占有相当比重,明确各级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县与乡镇要签订文化工作责任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范围内进行考核。

2、加大投入,努力实现文化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并进。文化设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位,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窗口。县、乡镇两级要围绕建设“布洛陀文化”的战略目标,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区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发挥投资主渠道作用。彻底改变我县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简陋、不足、落后的现象。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经济实 体及民间组织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园区、特色集镇的开发和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中介组织,形成多元投入的新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加快我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步伐。

3、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市场经济时代,农民的文化需要主要是“求富、求知、求乐”,首当其冲的是“求富”。因此,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群众科技致富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我们的各项改革和调整也应围绕这些进行。

首先要转变文化工作仅仅依靠宣传文化部门来办的观念,积极引导科技、教育、卫生、广播、政法等部门广泛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建成融宣传、科技、文化、教育、广电、咨询、服务、实用技术培训、职业介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农村宣传文化活动中心。第二,要改变文化活动单纯搞娱乐的做法,将知识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特别是和当前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在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农家课室、文艺进村、道德论坛、读书交流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介绍等多种新颖有效的形式,改单向灌输为互动参与,牢牢地把农民吸引住,帮助和带领农民探索致富的途径。抓住了农民“求富”这一兴奋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牛鼻子”。第三,要动员社会力量来办文化。把原来“政府办文化”转变为政府管文化,政府引导文化。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借鉴先进县加强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4、积极扶植和培育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流传下来,生生不息,被当地群众所悦纳与保留,说 明其生命力极强,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群众的审美习惯,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只不过我们在扶植、培育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剔除其糟粕,保留其精华,并注意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形式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用古老的传统文化这只酒瓶去盛装新时代醇香的美酒。目前我县10个歌圩节,特别是敢壮山歌圩、桥业歌圩等特色文化,已初见规模,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议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对这些有文化特色的乡镇、村命名为诸如“山歌之乡”“篮球之乡”等,以奖励的形式鼓励各乡镇积极开展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建设,以打造成我区农村群众文化的精品和特色。

5、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建议建立我县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形成县、乡、村三级的文化骨干网络,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为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作出更大贡献。逐步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建立完善并广泛开展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机制,采取远程教育等现代化培训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通过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引进农村文化事业管理人才,建立并健全乡村文化机构。除乡镇设立文化站外,村委会要设文化委员。鼓励或组织村民进行业余文艺创作、表演活动等。有条件的乡村,可定期请学有专长的人士为农民传授文化知识等。要重视和培育农村“乡土文化”人才和农村文化能人,进一步夯实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

AA县文化和体育局 2006年6月22日

第二篇: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xxxxxxx为例

调查时间:暑假 2011年7月20日至8月5日

调查地点:xxxxxxxxx

调查对象:xxxxxxx

调查方法:我在这次的调查中采用了问卷法,并在做问卷中和一些老人交流了一些想法

调 查 者:xxxxxxx

一、前言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的重要方面,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一天一个样发展,城市文明也随着城市经济一天天改变,越来越严峻的不只是贫富差距,还有城乡差距,在此我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我村部分人员进行调查,并针对我村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展开介绍。

二、调查概述

对调查地点及人文的介绍:永仁古称苴却,1924年设县。是楚雄州内人口最少、少数民族比例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永仁县蕴藏着丰富的林业资源、水能资源、土地阳光资源。永仁的县情特点可概括为“中国太阳城,云南北大门,特色产业县,民族风情园”。总体来讲,还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工业弱县、农业小县、财政穷县。而我们村是永仁县永定镇下的一个小村庄,只有三十来户人家,村里现有一百多人。以前的村庄,听老人说起,改革开放以前,这个村庄只有几户人家,而且是分块的,单村独户,改革开放以后,一户户人家才陆续搬到了这里,并在这里居住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村里的人们也逐渐聚在了一起,都搬在了村中心,劳力得到统一。而且在改革开放以前都没有党员,连吃水都成问题,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10名党员,一名预备党员,后又陆续的有几名,现有7名党员,在党员的领导下,挖了井,直到现在的抽水吃,以前都是土路,现在国家出钱各家各户之间铺了水泥路,以前全是土房,现在大多数都是砖房,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生孩子、种田、退耕还林都有补助,经济条件比以前好了。而到现在为止有大专及大学生(毕业及在读)有8名,高中生在读2名,初中生毕业及在读(不包括高中及大专、大学生在内)20名。小学的没有统计,因为大多数老人、中年人及青年、小孩都是小学毕业,所以没有做统计。

新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学教

育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本质,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离不开广袤农村土地上人们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

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村容整洁”要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比较差,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要解决也存在轻重缓急的不同。有的急需解决,如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供水、安全、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有的需要逐步解决;有的可能需要通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现在首先要筛选整治的重点内容,如村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施、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古村落与古建筑的保护等。

新农村文化建设还与农村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密切相关。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文化建设的智力支撑与可靠保证,也就是说,只有文化建设搞好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有可能。

具体而言,新农村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大主要内容:

1.思想文化建设。要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尤其要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2.道德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又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涵。新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主要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广大农民加强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科学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禁止赌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科技培训。

4.艺术文化建设。要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例如演小戏、唱歌、跳舞、扭秧歌等等。

5.体育文化建设。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例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以及打扑克、棋类、麻将等等。

而以我村为例,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我村村民是大大的不足,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剩着些老人在家种地,而且在村里上大学的都没多少人,简直就是屈指可数,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术语大多数人只是知道而不了解。

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村里的风气还是很好的,没有什么不良事件,而且村里的人们也很团结。

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村里过年过节大伙都会聚在一起打牌,不是大型的聚众赌博,只是一种娱乐活动,而要是有关于农业技术培训,村里的人也会积极参加。

在艺术和体育文化建设方面,村里过年有村名自编自演的演出,还有各村之间的篮球,棋类的比赛,这些都是现在我村的各文化建设的细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要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是细化文化建设环节。包括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文化、文化室文化、图书馆文化等等。

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村民觉得存在的问题有经济来源少;经费少,项目少;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到位;经济发展慢,生活环境差;农村的整体卫生条件太差;执行力度不够;经济发展不起来,办什么都办不了,销售不了或成本太高;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利用率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活动内容单调贫乏,缺乏吸引力;群众文化意识淡薄;文化市场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原因:认识偏差。一是重视不够。重经济,轻文化,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从而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跑资金、跑经济项目上,致使文化工作长时间处于低水平。二是观念滞后。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只能由国家投资,在文化建设方面打不开路子、迈不开步子,缺乏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文化事业的探索。

经费不足。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经费来源,经费的匮乏,造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体制不顺。乡镇机构改革后,文化站人、财、物的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县即政府文化局对文化站只能在业务上给予指导,“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阻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

缺乏人才。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持,没有专业的文化人才队伍,繁荣文化事业就是一句空话,同时政府和上级对文化专干的培训不多,使文化从业人员在专业知识和经验上缺乏。

缺乏项目。文化事业的发展只依靠镇村两级资金投入是不够的,需要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激励镇村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一方面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文化事业建设,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四、解决对策

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切实抓好农村文化设施硬件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采取各种措施,建设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团体,尤其要培植民间文化团队,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参与意识;尝试建立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发挥农民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引进骨干知识人才参与;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回忆毛泽东时代的精神等。

五、结论

通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文化不仅与经济、政治共同构成综合国力的三大支柱,而且文化建设又是保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的进步,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所以文化建设对于农村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篇: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我们深入部分乡镇村,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喜成就

近年来,我们抢抓库区移民搬迁补偿机遇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围绕“活动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组织规范有序、社会风尚良好”的目标,遵循整体部署、阶段推进、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和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主要载体,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基层文化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全县上下紧抓国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县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或维修改造,站房面积均在500平方米左右,内设“三室一厅”(书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同时作为共享工程服务中心,12个乡镇均配置了3台以上电脑、1台投影仪、1台易播宝,其中有8个乡镇配备了卫星三级站。全县192个村(居)委会建起了文化室,配备了兼职管理员;高标准建成农家书屋147个,每个书屋配有标准书柜5组,报刊架1个,实用图书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100种,报刊杂志30种以及阅览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设备。全县共有27户市级、101户县级、1360户乡镇级文化科技中心户。每个社区至少有1户文化科技中心户及1名文化信息员。这些由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科技中心户构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看书读报、健身娱乐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文艺活动,组织各村、居委会以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经常性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到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农家大院。全县每年送科技下乡达100多场次,送戏下乡达15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达2000多场次,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机构的组织和阵地作用,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自2006年开始,全县开展了三次电视歌手大赛,每次大赛均吸引数千城乡群众参与,屈乡大地处处歌声飞扬,群众性文化活动由此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每三年一届的民间文艺汇演,也使一些沉寂多年的优秀民俗文化得以发掘,并绽放异彩。如民俗表演《开山号子》、《陪郎“四十八”揖》、《正月十五烧毛狗》、《灵牛耕地》,薅草锣鼓《象牙床》,山歌对唱《车风斗》,杨林堂鼓等,这些节目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搬上舞台就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广为流传。目前,全县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县政府连续表彰了三批48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2009年,屈原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除此之外,茅坪、归州、沙镇溪等乡镇还投资数万元举办农民运动会或专场文艺汇演,广受群众欢迎。各乡镇的广场文化、节日文化蓬勃兴起,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在农民中发掘人才,建立起稳定的骨干队伍,逐步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华,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艺人传授、集中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基层文化骨干,涌现出了一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节目和民间艺人。全县大大小小的民间艺术社团有40多个,大多由农民自筹资金、自置道具组建而成的业余剧团、文艺队、戏班子。这些社团活跃乡村,为农村的婚丧嫁娶及重大节庆提供演出服务,走出了一条以艺养艺,市场促艺的新路子。比如,杨林桥镇的民间文化能人组建了2支民间艺术表演团队,1个文艺节目策划工作室,全年开展演出活动达50多场次。梅家河、九畹溪等乡镇的民间艺人自发组建的文艺社团,年创收达数万元。这些文化社团的演出节目涵盖歌舞、小品、秧歌、皮影戏、吹打乐等特色艺种,原汁原味、诙谐幽默,颇受农民的青睐。

二、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观念滞后。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依然存在,“只要经济搞上去了,一俊可以遮百丑”的观念依然存在。文化工作“排不上号,摆不上位”,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钱紧了扔掉”的现象。还有的片面的认为:“文化工作是吹吹打打,蹦蹦跳跳,可要可不要”,因此“上面检查装装样,任务来了一阵风,风头一过无影踪”。诸如此类,种种错误认识,导致文化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二)农村文化阵地总量偏少。近年来,在各级文化政策的惠顾下,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虽然都完成了兴建或维修改造的任务,但内部配套设施有限,利用效率不高。村级普遍存在“阵地少、活动少、设施差”的现状。部分村里的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多年未购进新书,现有图书陈旧破损,内容过时,少有人借阅。少数村虽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但因其设施简陋、设备陈旧而少有人光顾。这些现象,非库区乡镇较之库区乡镇,经济弱乡镇较之经济强乡镇,显得更为突出。截至目前,全县只有20%的村建有文化广场,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占全县农户的比例尚不足1%。这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农村文化队伍十分薄弱。乡镇文化干部绝大多数为兼职,主要在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平时主要精力忙于其他工作;有的文化专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整体素质不高,在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不到应有的职能作用。由于待遇偏低,条件较差,难以吸引优秀的年轻专业人才到基层工作,这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低,农民群众文化增收的意识淡薄,渠道单一,许多民间艺术品、工艺品自产自用,很少进入市场流通,商品转化率低,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民俗文化活动大都由农民自发组织,没有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民俗旅游项目;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缺乏规划指导,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没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加快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巩固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形成和谐的思想与文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平台。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好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支持”。当前,文化阵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仍然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县、乡两级要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经济不断发展、财政不断增长的同时,逐年提高在这方面的投入比例。要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时,要把项目带动战略引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些投资大、影响大的建设项目,可实行招商引资,采取商业化运作,推动一批公共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二是要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有财力条件、有工作基础、有工作积极性的乡、村、农户率先建立一批质量较高、活动较正常的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以点带面,通过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逐步在全县建立较为健全的网络阵地。三是要坚持“综合利用、资源共享”。集镇中心村可与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共同使用”,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并明确一名村干部为文化协管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充分发挥阵地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运动场所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

(二)拓展文化内涵。根据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一要丰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节庆日、农闲等时机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时间上,要把“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在文艺风格上,要将传统节目与现代节目相结合;在文艺内容上,要将民俗表演与政策形势宣传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又增长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依法致富的本领,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要深化创建活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的文化活动,倡导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通过送戏、送图书、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文艺活动等形式,推进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积极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要培育典型特色。通过特色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对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要保护好、发展好,对民间文化资源要系统挖掘、整理,按照“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利用”的方针,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工作,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屈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好高龄艺人,特别是在全省、全市有影响的民间艺人,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建立传承机制。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抓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为基础,优秀民间艺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文化中心户为阵地,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原生态文化网络体系。要积极开发具有当地传统和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创新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开发文化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四是倡导自办文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持民间文艺队伍或个体办的文化实体,支持农民自办书社、演出队,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县每个乡镇甚至行政村都有业余文艺队伍,最终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文化网络,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创新文化体制。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一要深化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屈原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要不断深化文化单位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要理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达到“管人、管钱、管事”的统一,人员编制进入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纳入全额财政供给,解决其后顾之忧;活动经费按照有关政策列进县财政预算的“盘子”,由县财政按渠道拨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活跃农村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多方支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对于现有民间艺术团体。如皮影戏剧团、花鼓戏剧团、龙狮演出队等,要大力支持其以市场运作方式,与旅游景区、婚庆公司嫁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要规范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成立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

(四)建好文化队伍。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馆)至少有一名专职干部和相应的兼职干部。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化组织的职能作用。一要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素质。要经常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专职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生活、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二要发挥好“文化协管员”的作用。村级文化协管员是最基层的专门从事文化管理的队伍,要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辅导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每年举办若干期农村文体骨干培训班,不断拓宽乡镇文化干部的知识层面,提高文化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正、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体部门的职能作用。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注意发现、培育农民文化骨干和带头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特别是要发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活跃在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乡土艺术家”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精选公文范文--------------------------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class=““>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宗教、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大调研,通过调研一是掌握了引起群众上访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二是进一步摸清了全办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级组织工作的领导。下面主要对**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事处是**区的东大门,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辖区内有×个行政村,×口人,×亩耕地。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乡村优秀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有所发展,----------------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较大,文化设施较齐全。各村都配备体育健身器材、投影仪、卡拉ok、图书室,有黑板专栏进行文化宣传,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2、“两委”干部文化意识有所增强。各村“两委”干部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有所增强,摆在农村工作议事日程,比较重视,财力物力有所投资。

3、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村里在重大节目时常举办文艺表演,村民都积极参与。保持当地习俗,定期开办庙会、开放集市,在热闹非凡的活动中继承发扬当地文化传统。

4、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区文化局、电影公司送图书下乡、一月免费演一场电影,普通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条件较好的村,自筹资金唱大戏,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群众这一文化需求。

5、自发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各村自----------------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发组织各类中老年艺术团、演唱团队,文艺表演队伍×个,都能利用重大节日、配合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农闲时大家聚在文化活动中心利用卡拉ok扭秧歌、跳舞、舞龙、跑马、唱戏、唱歌等,或自发组织学习练书法、绘画。各村都常年活跃着一只宣传队,逢年过节都自发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差距较大,问题不少,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1、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农村文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对经济文化贯彻不够,与村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2、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极易淡薄、甚至缺失,不知道农村文化建设如何抓,抓什么,以至不想抓、不----------------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愿抓,也有的村干部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村级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少村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两委”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以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但主要原因还是“两委”干部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奇缺。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但部分村文化设施不够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近年来,有关农村文化经济政策也颁发了不少,村支部、村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兑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扶持村级文化的发展,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2、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要增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向深层次发展,并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发展目标,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精选公文范文----------------

第五篇: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

免费公文网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010-06-29 18:20:1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各镇农村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就目前状况来看,已跟不上农民的需要。我县各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但是全县16个站,只有3个达到400平方米以上,13个站都达不到国家的最低要求,有3个站的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下,最少的才6平方米。有些站的站址简陋,文化设施差,连最基本的“三室两场”(图书阅览室、电视室、科技讲座室、影剧场、篮球场)都没有。有些因长期不维修,已出现腐坏

现象。全县226个村委有水泥篮球场115个(这些篮球场95%以上是当地小学的,属于村委自己的少得可怜)。

2、文化队伍萎缩及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财政支出,进行一系列的机构改革。我县各镇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站合并成文化广播电视站,虽然继续保留原文化站的职能,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因为目前从事文化工作没有多少经济效益,所以各镇站多以广播电视工作为主,忽视了群众文化工作。原有的文化专干用于做文化工作的时间较少,很难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加上财政只拨文化专干70%工资,如果某个站没有闭路电视收费(如小江站)或收费不理想,文化专干的收入就比过去降低。文化工作没有经费,节日的文化娱乐活动只能靠镇政府拨一点,或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及个人赞助来开展,平时难以开展文化活动。

3、文化服务场所跟不上形势发展 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农民对文化知识渴求不再像以前

到文化站看看书报、走走象棋就心满意足了。而是要求文化部门提供更好更优的文化服务场所来让他们享受高科技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如有些农民想通过上网获取种养科技信息,但我县没有一个文化广播电视站设置有网络信息室;农民想在重大节日搞文体活动,但各镇现有的活动场所简陋,场地偏窄。

4、一些地方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状况依然存在。全县藏书不到20万册(不含学校),其中县图书馆万册,农民人均不到一册,各镇、村拥有图书很少,且购进的新书较少,种类单一。一些镇的电影队无法维持,机器设备闲置生锈,电影站靠每年到当地中小学放电影专场维持,难以支撑。农民看戏指望县文体局组织的送戏下乡,但这种形式每个镇每年至多一至两次。传统的吹拉弹唱的镇、村级文艺宣传队能保持下

来的已为数不多,达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能正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的更是少得可怜。因此,当前我县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然存在。

二、我县农民自办文化的主要形式有:

1、曲艺表演

2、舞狮舞龙

3、跳岭头

4、龙舟赛

5、书社和诗社

6、节假日体育比赛(以篮球为主)

7、广播电视室。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经济能人及外出人员捐款筹办,没有经营收入(广播电视室除外),多是自发组织、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三、我县农民最喜欢的文化活动是上级的送戏下乡和节假日的文体活动(包括龙舟赛、篮球运动会、香蕉节等

重大文体活动)。最需要的是科技下乡(科技种养、法律知识讲座)。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1、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

要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推进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与城乡建设相结合起来,要做到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上有规划,财政上有安排。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因镇而宜地制定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并同他们的政绩挂钩。

2、合理配置文化队伍,切实解决文化经费。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当地的文化氛围,而文化影响的好坏关键在于基层文化部门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优与劣与文化队伍的配置至关重要。因此,对各镇文化站要合理配置3至5个德才兼备的文化专干,这批专干要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热爱文化工作,业务素质高。同时,财政部门切实按照财政预算拨足文化事业经费,以确保文化部门有足够经费来开展文化事业建设。当然,单靠财政拨款是不够的,还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建设文化,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收多种资金投入,形成政府、社会、个

人共同投入的格局,达到“政府主办、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目的。

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管理。一是继续做好“三室两场”的建设或改建、扩建工作。力争两至三年内各镇“三室两场”的面积全部达

标。争取上级支持和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力争每个镇建有文化综合楼,配备电脑并组建电子信息中心,方便当地农

民群众学习和获取科技等信息。二是活动场所应有相应档次的设备,设备要新,种类多样,适宜老少娱乐。三是进

一步巩固县、镇、村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广播电视设施更新和广播电视光纤干线网建设,实现广播电

下载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调查报告宝塔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2010-06-27 22:45:5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农村文化建设情况......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为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村......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宗教、基层组织、文化建......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各镇农村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就目前状况来看,已跟不上农民的需要。我县各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但是全县16个站,只有3个达到......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野川镇文化站、西沟村、河西镇苏庄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