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简章
2012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简章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2009]2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人社[2010]124号)精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决定组织实施2012年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
一、遴选单位和计划
根据编制、职位空缺情况,在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财政厅等17家单位开展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共计划遴选136人(具体遴选职位表见附件1)。
二、遴选范围和对象
遴选的范围和对象为全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已登记备案的担任科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省直各部委办厅局直属的处级以下单位中已登记备案的担任科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也可以报考。
三、报考的资格条件:
1、政治素质良好,品行端正;
2、勤奋敬业,工作能力强;
3、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4、1977年6月6日以后出生; 5、2年以上工作经历,历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6、符合拟遴选职位所要求的专业和其他条件;
7、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尚在试用期内的,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时间不满3年的,受处分期间或未满影响期限的,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的,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转任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不得报考转任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
四、报名与资格审查
本次遴选实行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审查在网上进行。
1、报名。采取报考者个人自愿并经组织推荐方式报名。2012年6月6日9:00至6月10日17:00期间,报考者登录河南人事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点击“公务员考试”进入网上报名系统,选择“2012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按要求填写个人报名信息、上传照片。上传的照片要符合系统规定、清晰、无变形、一寸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红底、蓝底、白底均可),jpg格式。利用图片软件制作时,图片宽高比例约为1.3:1.6,大小为130×160像素、30kb以下,最终效果以输出后的大小为准。
报名申请被接受后,将向报考者反馈一个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者查询报考资格审查结果、网上缴费、下载打印准考证和成绩查询等事项的重要依据,报考者务必牢记。
2、报考资格审查
各遴选单位根据本方案规定及时对报名申请和报考者照片进行审查,并在36小时内提出审查意见。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人员,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人员,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3、报名确认,网上缴费
报考人员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照片后应在36小时内重新登录原报名网站进入“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查看是否通过资格审查。确认通过资格审查后需用A4纸下载打印《2012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表》(见附件2)一式2份,以备面试确认时使用。
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人员须于2012年6月6日9:00至6月12日17:00期间登录原报名网站点击“公务员考试”进入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网上缴费需准备工商银行或交通银行银联卡并开通网上银行功能,报名考务费每人30元。未按期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4、网上打印准考证
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于2012年6月28日9:00至6月30日9:30期间登录原报名网站进入“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并打印准考证(A4纸)。
5、各遴选职位的报名人数与拟遴选人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达不到规定比例的,遴选部门经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协商,可降低比例,但最低不低于5:1。低于5:1的,将相应核减拟遴选人数,核减后仍达不到5:1的,该职位不再招考。
6、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遴选的全过程。报考人员提供的有关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凡发现报考人员与拟遴选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不符以及提供虚假材料的,即取消其遴选资格。
五、考试
1、笔试。
笔试采用闭卷方式,主要测试报考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满分100分。
笔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分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2012年6月30日9:00—11:30,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报考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准考证参加笔试。
2、面试。
根据笔试成绩,按拟遴选职位人数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面试人选。
根据职位特点,面试可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或文件筐作业等方式进行。面试满分为100分。
面试前,各遴选单位应组织参加面试的人员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公务员登记表(复印件)、报名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准考证和职位要求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进行面试确认。各遴选单位根据留存的报考者照片及信息,与报考者本人及有关证件进行核对。凡发现弄虚作假的,即取消其参加面试的资格。
3、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各遴选单位可根据需要增加职位业务水平测试,满分为100分。凡进行职位业务水平测试的,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60%+业务水平测试成绩×40%。
六、体检与考察
根据考试总成绩,按拟遴选职位人数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体检人选。
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标准和要求执行。
体检合格的人员确定为考察人选。考察主要考察报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现实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核实报考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
七、公示、试用与办理转任手续
各遴选单位综合报考者考试成绩和考察情况,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择优确定拟遴选人员,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除经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批准核减的职位外,遴选职位原则上不得空缺。
公示期满后,拟转任人员进入遴选单位试用3个月。试用期间不办理转任手续。
试用期满后,由遴选单位及时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转任手续。
第二篇:2013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简章
2013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简章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中组发[2013]3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人社[2010]124号)精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决定组织实施2013年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
一、遴选单位和计划
根据编制、职位空缺情况和工作需要,省公安厅、省农业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家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84人(具体遴选职位表见附件1)。
二、遴选范围和对象
报考的范围和对象为全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已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担任科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省直机关设在省辖市以下的单位(包括垂直管理单位、派出单位等)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也可报考。
三、报考的资格条件:
1、政治素质良好,品行端正;
2、勤奋敬业,工作能力强;
3、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4、1978年11月6日及以后出生;
5、具有2年以上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经历,历年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由下级机关转任到本级机关的,须在本级机关工作2年以上。
6、具有拟遴选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职经历;
7、符合拟遴选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尚在试用期内的,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时间不满3年的,受处分期间或未满影响期限的,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的,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转任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不得报考转任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
本次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凡涉及时间计算的,截止时间为2013年11月6日。
四、报名与资格审查
本次遴选实行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审查在网上进行。
1、报名。采取报考者个人自愿并经组织推荐方式报名。在2013年11月11日9:00至11月15日17:00期间,报考者登录河南人事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点击“公务员考试”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个人报名信息、上传
照片。上传的照片要符合系统规定、清晰、无变形、一寸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红底、蓝底、白底均可),jpg格式。利用图片软件制作时,图片宽高比例约为1.3:1.6,大小为130×160像素、30kb以下,最终效果以输出后的大小为准。
报名申请被接受后,将向报考者反馈一个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者查询报考资格审查结果、网上缴费、下载打印准考证和成绩查询等事项的重要依据,报考者务必牢记。
2、报考资格审查
各遴选部门及时对报名申请进行审查,并在36小时内提出审查意见。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人员,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人员,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3、报名确认,网上缴费
报考人员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照片后应在36小时内重新登录原报名网站进入“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查看是否通过资格审查。确认通过资格审查后需用A4纸下载打印《2013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推荐报名表》(见附件2)一式2份,以备面试确认时使用。
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人员须于2013年11月11日9:00至11月17日17:00期间登录原报名网站点击“公务员考试”进入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网上缴费需准备工商银行或交通银行
银联卡并开通网上银行功能,报名考务费每人30元。未按期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4、网上打印准考证
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于2013年11月28日9:00至11月30日9:30期间登录原报名网站进入“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并打印准考证(A4纸)。
5、各遴选职位的报名人数与拟遴选人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1,达不到规定比例的,遴选部门经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协商,可降低比例,但最低不低于3:1。报名结束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核减遴选计划;核减后仍不能达到开考比例的,取消遴选计划,报考者如符合其他遴选职位条件的,可在48小时内申请改报其他职位。
6、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遴选的全过程。报考人员提供的有关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凡发现报考人员与拟遴选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不符以及提供虚假材料的,即取消其遴选资格。
五、考试
1、笔试。
笔试采用闭卷方式,主要测试报考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满分100分。
笔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分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2013年11月30日9:00—11:30,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报考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准考证参加笔试。
2、面试。
根据笔试成绩,按拟遴选职位人数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面试人选。
根据职位特点,面试可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或文件筐作业等方式进行。面试满分为100分。
面试前,各遴选单位应组织参加面试的人员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公务员登记表(复印件)、报名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准考证和职位要求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进行面试确认。各遴选单位根据留存的报考者照片及信息,与报考者本人及有关证件进行核对。凡发现弄虚作假的,即取消其参加面试的资格。
3、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各遴选单位可根据需要增加职位业务水平测试,满分为100分。凡进行职位业务水平测试的,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60%+业务水平测试成绩×40%。
六、体检与考察
根据考试总成绩,按拟遴选职位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体检人选。
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的有关标准和要求执行。
体检合格的人员确定为考察人选。考察主要考察报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现实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核实报考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
七、公示、试用与办理转任手续
各遴选单位综合报考者考试成绩和考察情况,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择优确定拟遴选人员,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公示期满后,拟转任人员进入遴选单位试用3个月。试用期间不办理转任手续。
试用期满后,由遴选单位及时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转任手续。
第三篇:甘肃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实施细则
甘肃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省直机关公务员队伍结构,建立来自基层的公务员培养选拔机制,推进和规范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根据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公开遴选,是指省直机关从市(州)及以下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中公开择优选拔任用内设机构公务员。
公开遴选是公务员转任方式之一。
第三条 公开遴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能力素质与职位要求相适应,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第四条 公开遴选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遴选职位一般为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公开遴选注重选拔优秀选调生。
第五条 公开遴选应当根据公务员队伍建设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每年组织1—2次。
第六条 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负责公开遴选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
公开遴选机关按照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要求,承担公开遴选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遴选资格条件 第七条 报名参加公开遴选的人员,必须具备公务员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并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已登记且在编在岗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三)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以上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经历(含试用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特殊岗位紧缺人才和获得博士学位者可适当放宽;(四)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五)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六)具备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任职经历;(七)身体健康;
(八)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公开遴选机关不得设置与公开遴选职位要求无关的报名资格条件。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参加公开遴选:
(一)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二)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四)尚在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的;(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遴选程序
第十条 公开遴选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申报和制定计划;(二)制定方案;(三)发布公告;(四)报名与资格审查;(五)考试;(六)组织考察;(七)公示;(八)决定与任职。
第十一条 公开遴选机关在进行公务员队伍结构和职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于每年12月提出下一公开遴选职位及其资格条件,拟定公开遴选计划,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确有必要时,也可于当年6月提出并申报下半年公开遴选计划。
第十二条 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制定公开遴选方案,面向社会发布公开遴选公告。公告包含以下内容:
(一)公开遴选机关、职位、职位简介和各职位遴选人数;(二)公开遴选范围、报名资格条件;(三)公开遴选程序、方式和相关比例要求;(四)报名方式和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五)考试科目、时间和地点;(六)其他相关事项。
第十三条 公开遴选报名一般采取个人意愿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可由公务员本人申请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组织审核同意后报名,也可征得本人同意后由组织推荐报名。每人限报1个职位。
第十四条 报名人员应在公开遴选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网站或地点报名,并提交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推荐材料或同意报考的证明,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录用审批表、登记表,学历证书以及公开遴选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所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公开遴选机关按照职位资格条件对报名人员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报名人员是否具有报名资格。公开遴选职位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与遴选人数之比原则上不得低于3∶1。对未达到公告规定比例,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公开遴选职位,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取消或减少该职位遴选计划。取消遴选计划的,允许该职位报名人员按照遴选资格条件在规定时限内改报其他职位。第十五条 公开遴选考试根据职务层次和职位类别,分级分类进行。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面试一般由公开遴选机关组织实施。
笔试一般采取闭卷形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面试主要测试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面试的内容和方式应当针对各职位的特点和要求分别确定。必要时,可在笔试、面试中增加业务水平测试。
第十六条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该职位遴选人数的比例一般为3:1,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公开遴选机关经与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协商,可降低比例,但最低不得低于2:1,若仍达不到的,可减少计划或合并职位。
第十七条 面试应当组成面试考官小组。考官小组一般不少于7人,其中公开遴选机关以外的考官一般应占三分之一以上,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从公务员面试考官库中选派。面试考官应当由公道正派、理论素养高、熟悉公开遴选职位相关业务、具有干部测评相关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十八条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按照公告规定的权重确定考试综合成绩。考试综合成绩实行百分制。笔试、面试成绩和考试综合成绩以及名次应当及时通知本人。
第十九条 公开遴选采取差额考察的办法,考察由公开遴选机关组织实施,考察对象根据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公告规定的比例确定。
公开遴选机关根据职位要求,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以及与公开遴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全面考察。突出考察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深入了解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考察工作实绩,深入了解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业务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业务工作素质和理解执行政策能力;加强作风考察,深入了解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为民服务,反对“四风”等情况;强化廉政考察,深入了解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保持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等情况。
考察可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查阅档案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德的专项测评、实绩公示、业绩评价和履历分析等方法。对在基层一线窗口单位工作的考察对象,要注重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考察期间,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考察公告。根据需要,也可到考察对象曾经工作或学习过的单位进行延伸考察。
考察时应成立考察组,每个考察组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组成。考察组一般由干部(人事)部门的人员和熟悉公开遴选职位相关业务的人员组成。考察对象所在机关(单位)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考察组工作。
公开遴选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对考察人选进行体检,体检工作由公开遴选机关组织,体检按照公务员录用有关标准执行。
根据考试成绩和考察情况,由公开遴选机关党组(党委)集体讨论,提出拟遴选对象,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
第二十条 确定拟遴选对象后,分别在其所在机关(单位)、公开遴选机关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任用的,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后,办理调动和任职手续;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取消公开遴选资格。
第四章 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一条 公开遴选公务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公开遴选机关应严格按照公开遴选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随意降低标准、放宽条件;
(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和保密制度等规定,不循私舞弊、弄虚作假,不泄露考试试题、评分情况、考察情况、党组(党委)讨论情况等;(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四)报考人员应自觉遵守遴选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弄虚作假。第二十二条 公开遴选工作中存在应当回避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务员主管部门视情况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调离工作岗位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按规定的编制限额、职数和职位要求进行的;(二)不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的;
(三)擅自变更公开遴选政策,造成不良影响的;(四)公开遴选工作中徇私舞弊的。
第二十四条 公开遴选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调离工作岗位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泄露试题和其他公开遴选涉密信息的;(二)伪造考试成绩或者其他有关资料的;(三)协助参加考试人员作弊的;(四)违反考察纪律的;
(五)因工作失职,影响公开遴选工作正常进行的;(六)违反公开遴选工作纪律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公开遴选纪律的报名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取消公开遴选资格、调离工作岗位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六条 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对公开遴选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公开遴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举报,认真查证落实,纠正违反本实施细则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建议。公开遴选工作应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及社会、媒体的监督。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省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对公开遴选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各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应根据《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和本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市(州)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安徽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暂行办法
安徽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暂行办法
组通字„2010‟42号
省直各单位:
现将《安徽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反馈。
安徽省省直机关
公开遴选公务员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省直机关公务员补充工作,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建立来自基层的党政公务员选拔培养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开遴选公务员,是指省直机关采取公开考试和平级转任方式,从市以下机关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以下统称“市以下机关公务员”)中公开择优选拔公务员。
第三条 省直机关补充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公开遴选公务员,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按照与职位要求相适应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 公开遴选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第六条 公开遴选公务员,应当根据公务员队伍建设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每年进行1-2次。
第七条 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原则上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集中进行。
因工作需要,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省直机关可以单独组织遴选,省垂直管理部门可以单独在系统内组织遴选,遴选方案须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定同意。
第二章 遴选资格条件
第八条 报名参加公开遴选公务员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品行端正,勤奋敬业,工作能力强,实绩突出;
(二)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三)近两年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
(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特殊急需专业人才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六)符合公开遴选职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七)身体健康。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遴选:
(一)受党纪政纪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二)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的;
(三)其他不适宜参加遴选的人员。
第三章 遴选程序
第十条 公开遴选公务员,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制定遴选计划和方案;
(二)发布遴选公告;
(三)报名与资格审查;
(四)组织考试;
(五)考察与体检;
(六)公示、试用和审批。
必要时,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对上述程序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 遴选计划由遴选单位根据职位空缺情况和职位要求编制。主要内容包括遴选单位编制、职数和缺额情况,以及公开遴选的职位、名额和报考资格条件等。
遴选计划一般于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分两批按分工范围分别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第十二条 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遴选单位提出的遴选计划,组织制定遴选方案,并在适当范围内发布遴选公告。公告内容包括:
(一)遴选单位、职位名称和职位数;
(二)遴选范围、报考资格和条件;
(三)遴选程序和方式;
(四)考试科目、时间和地点;
(五)报名方法;
(六)其他须知事项。
第十三条 报名采取组织推荐或者个人自荐等方式进行,每人限报一个职位。报名人员填写报名登记表,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个人自荐报名的,进入面试前须经所在单位同意。
第十四条 遴选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对报名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笔试。经资格审查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遴选职位的比例不得低于3:1,达不到比例的取消遴选计划。
第十五条 遴选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职位适应能力。
笔试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遴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面试由遴选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笔试、面试试卷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遴选单位统一命制。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遴选职位的比例一般为2:1。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按照6:4的比例,合成确定考试综合成绩。
第十六条 根据遴选职位名额和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差额确定考察和体检人选。遴选职位名额不足3人的,差额1人;超过3人不足7人的,差额2人;超过7人不足12人的,差额3人;12人以上的,差额5人。
第十七条 遴选单位依据遴选职位要求,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重点考察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对考察合格者,由遴选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在指定的医院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第十八条 根据考试成绩和考察、体检情况,由遴选单位党委(党组)集体讨论,提出拟遴选对象,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后,在拟遴选对象所在单位、遴选机关和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所属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7个工作日。
第十九条 遴选人员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3—6个月。试用期间,遴选人员在原单位的一切关系、待遇不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按照管理权限和有关要求办理转任等手续;考核不合格的,仍回原单位工作。
第四章 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条 公开遴选公务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准随意降低标准、放宽条件和事先内定人选;
(二)严格按照遴选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报考人员应自觉遵守遴选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准弄虚作假;
(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五)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和保密等制度规定,不准循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评分情况、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第二十一条 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中存在应当回避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遴选单位及有关部门在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监督。
第二十三条 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对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有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的举报,纠正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建议。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省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公开遴选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2012安徽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
2011年安徽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综合素质考试笔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1、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3、十二五时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我省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是“双轮驱动”,具体是指 工业化、城镇化。4、2009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一万亿元大关。
5、我省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6、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规划是我省又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
7、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
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是王茂荫。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陈独秀等人创办了《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
第(二)题
【背景资料】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答题要求】
用三句话回答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什么?(9分)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题
【背景资料】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深入调查全省人才工作的实际状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十二五”人才规划落到实处,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近期组织力量开展人才工作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的范围为省直有关单位、各市集部分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了解“十二五”人才规划落实情况,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等放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工作典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思路和意见建议。调研共分五个工作组,分别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带队,每个小组有两名成员,成员从各相关处室抽调。调研活动于11月底结束。各级新闻媒体将全力配合此项工作,及时宣传人才工作典型事例。
某同志起草的调研通知中缺少调研方式和调研具体要求等内容。【答题要求】
请你根据背景资料,草拟调研通知需要补充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要点。(不超过300字,11分)
第(四)题
【背景材料】
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所有市县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一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兄弟省市的关注。
某省发展改革委来电,张副主任一行三人,拟于10月26-26日来我省学习节能减排的工作做法和经验,并进行实地考察。【答题要求】
作为承办处室工作人员,处长要求你提出接待方案,并设计座谈会方案要点。(不超过300字,10分)
第(五)题
【背景材料】
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近日,省文物局接市文物局报告:群众举报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经批准施工建筑物,但文物本体未破坏。市文物局已协调当地政府,责令停工。省文物局主要领导批示业务处室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理。【答题要求】
你作为承办处室的工作人员,处长要求你提出妥善处理此事的初步设想。(不超过300字,10分)
第(六)题
【背景材料】
(一)1.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3.《瞭望》周刊2011年6月25日《领导干部“蹲点”传递新讯号》:今年以来,中央接连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和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之际,这一自上而下的部署和行动耐人寻味。部分省市的省级主要领导干部直接“蹲点”到农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声,聊家常,拒绝层层陪同,力戒扰民,其释放出的新讯号受到社会关注。
(二)1.今年10月8日至10日,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到霍山县诸佛庵镇大岭村、大干涧村等地考察。他轻车简从,径直来到大岭村,住进了农户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期间,他参观了村部、小学、卫生室等公共设施,走访了部分农户,与移民安置户、返乡创业人员、毛竹加工户、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三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张宝顺表示,通过两天蹲点走访,亲身体会农民的生活状态,亲眼目睹农村的发展变化,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期盼要求,感受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深深情怀,很受感动,很受教育,很受鼓舞。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结合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深入农村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奋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2.10月9日至11日,省长王三运轻车简从来到淮河之滨的五河县,走进农家庭院,深入田间地头,访民问需、访民问困、访民问计,开启了进村入户走访活动的真情之旅。王三运来到五河县头铺镇八岔村农户家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一天半的时间里,王三运考察了八岔村村部、村卫生室、村计生室、农家书屋等,参观八岔村的庭院经济,走访困难农户,召开农民代表座谈会倾听农民心声,并和农民群众一道驾驶农机播种小麦、乘坐渔船捕捞螃蟹,亲身体验农民的生产生活。王三运要求,省委部署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广大党员的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真正把我们的工作与群众利益紧密结合,各级领导干部身子要沉的下去、意见要听的进去、感悟要升的上去、对策要拿的出去,全面了解农民群众所思所盼,掌握当前农村工作实情,做好各个层面的顶层设计,切实解决群众反映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
3.在皖北××县,曾经一度干群关系紧张,有人戏称“人民来信是特产”。2009年以来,该县领导干部的手机和政府网站已成为百姓表达诉求、维护利益最便捷、最有效的通道。两年多来,××县政府部门共梳理汇总求助类网帖2100余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共收到短信31000多条,回复率98%,问题办结率90%。这个县规定,领导干部对百姓诉求推诿扯皮,就地免职。
4.皖南××县自2009年8月起,该县在全县17个乡镇全面开展“驻村夜访”活动,搭建干群间沟通、服务、纳言和监督四大平台,乡镇干部每周“驻村夜访”不少于3天。
在××县乡镇采访时,记者均看到乡镇政府办公室里醒目的“夜访活动统计表”,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年以及今年每月下访人次、走访农户、征求意见、办理实事、化解纠纷方面的统计数据。旁边还有“驻村夜访”的下一步详细打算或者具体实例。
某乡镇“夜访活动统计表”显示,今年上半年该乡干部已征求群众意见73条,查摆出问题30余件,制定整改措施20多项。
截至目前,全县乡镇干部职工走访农户3万余次,为群众办实事1900余件。平均每晚就有200名基层干部工作在群众之间。
群众普遍反映说,“不干扰群众白天生产生活,利用晚上时间„走走村、串串户‟,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问、所求。贴近群众的好作风又回到了乡镇干部的身上。”
5.皖东南××市以群众工作为统领,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让千名干部下基层。机关干部吃住在镇、村、组,为百姓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为期半年的下基层,工作队与原来工作完全脱钩,全身心、全天候为基层群众服务。
“让千名干部下基层,及时掌握群众所思、所盼,主动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积极探索群众工作新方法、新机制,努力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该市某领导表示。
6.2010年以来,我省各市县在每年的重要时段天天都有党政领导接访,其他时段每周都有党政领导接访;并着力整合网络政民互动、百姓热线、书记市长信箱等资源,构建“信、访、电、网”一体化平台,积极探索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新机制。
××市《关于2011党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每周四安排一名市领导接待,各县市区要同步开展党政领导接访活动,并在时间上做了量性规定。通过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一些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和一些涉及群体性利益的事项得到妥善处理。2008年以来,××市连续两次开展党政机关干部下行接访活动,15位厅级领导干部率领相关市直单位,到7个县市区和开发区接访,去年还派出8个信访巡视督查组。截至目前,该市级党政领导共接访群众288批349人次,现场答复解决218件,交办70件。
对群众的诉求和矛盾纠纷主动排查掌握。2010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80件,已经调处解决1216件,其余不能一时解决的,均有明确答复。
利用市政府网站,坚持网络政民互动,引导群众多上网,少上访。2007年××市开通“百姓热线”、“市长热线”,2009年开通“绿色邮政”,2009年4月开设“网络政民互动专栏”。同时规定,网民提出的咨询类问题24小时答复,建议和投诉类5个工作日答复。自2009年4月网络政民互动平台开通以来,该市共收到网民意见建议和咨询投诉11669条,回复率99%以上。
为进一步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做好群众工作,今年,××市委决定整合相关部门工作力量和平台资源,在市县两级组建群众工作部,作为党委领导群众工作的职能部门,与信访局合署办公。群众工作部下设群众来访联合接待中心,相关部门派驻人员集中办公,一站式一条龙为群众服务。在乡镇街道建立群众工作站,在村和城镇社区建立群众工作室,形成四级群众工作网络。
××市群众工作部由一名市委常委兼任部长,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综合协调部门。群众工作部除承担原信访局工作职能外,增加群众及信访工作的指导协调权、交办转办权、督促检查权、直接办理权、情况通报权和责任追究建议权。群众工作室与维稳综治办合署办公,是群众来访接待、矛盾调处的场所。群众来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室首先就是要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好。
××县群众工作部在推动村、社区建立群众工作室,建立群众工作信息员队伍的同时,还酝酿在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组建成立“和事佬协会”、“群众之家”、“和谐之家”等民间组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老党员的作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8.很多县、乡镇建立和落实联系群众相关制度,推进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制度,广泛开展“四深入”活动,要求各级干部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忧,自觉深入农村、深入城镇社区、深入企业、深入学校,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
××规定,县委书记每月1至3天,乡镇党委书记每月3至5天,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每月5至7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市推动领导干部联乡、联村、联户工作制度,村级联系点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难点村和落后村倾斜,联户对象主要向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和信访户延伸,每年深入联系点调研时间不少于30天,入户蹲点时间不少于10天,并要撰写民情日记和调研文章,建立联系点民情档案,解决具体问题不少于2件,帮扶联系对象发展有明显成效。
××市××县规定,出台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时,必须实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宣城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凡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绝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干。健全保障群众利益的事后追究制度,在领导方法上市县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注重运用民主协商办法。【答题要求】
1.阅读材料,你认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最主要的一条措施是什么?
并说明理由。(不超过250字,10分)
2.紧扣材料,整理一份关于“安徽省各级干部转变作风,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汇报材料,呈报中央有关部门参阅。(40分,控制在1000字左右)
要求导语高度概括,内容准确全面,要点突出,语言顺畅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