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调控
心理调控
同志们,战场心理调控是心理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运用教育、调节、疏导和治疗等方法,帮助官兵缓解战场心理压力,增强战场心理适应能力,巩固己方心理防线。今天我们科目设臵的背景是,在战斗实施阶段我方阵地被敌武装侦察机发现,突遭敌火力打击,我方人员遭受较大伤亡。阵地转移后,利用战斗间隙,心理战骨干针对部分官兵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现地进行心理调控。
一、战斗实施阶段常见不良心理
在战斗实施阶段,遭敌火力打击,我军伤亡较大,同时,敌方利用传单、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对我进行宣传攻心,使参战人员的不良心理反应呈现多样化趋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表现为没有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患者的早期征兆是不愿离开安全环境,他往往最后一个离开待机地域,而且常常回头张望,不必要的多次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以转移其焦虑。
(二)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一种过度忧愁伤感的情绪体验。部分参战官兵在战场上遭遇较大挫折、目睹身边战友牺牲之后,可能出现抑郁心理。
(三)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遇到危险或想象危险时产生的一种畏惧情绪,是一种强烈而压抑的心理状态。恐惧心理具有传染性的显著特点,通过恐惧者的表情、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并迅速向周围传递、扩散,常常由个体恐惧引发集体恐惧。
(四)紧张心理
紧张心理,是军人在作战过程中由于危险和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所引起的心理状态,一般发生在战斗打响阶段。适度的紧张有助于军人把自身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使作战更加积极,一旦紧张超出了正常的心理阈限,就会导致心理活动失调,影响官兵的战斗力。
(五)疲劳心理
疲劳心理,是指军人在残酷的战场情境中经过长期或高强度刺激后,神经负担过重而出现的一种心力憔悴,精神萎靡的心理状态。战时,官兵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机体和心理能量消耗大,很容易产生精神疲劳。
—1—
官兵在战斗实施阶段出现的不良心理主要是以上五种,但这些不良心理大多数时候是交叉出现。患者身上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不良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战场心理调控时,在重点解决患者核心症状的同时,也要帮助其克服附带的其他症状,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心理调控效果。
二、战斗实施阶段常见不良心理的诱因
军人在战斗实施阶段出现的这些不良心理,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
军人在艰苦危险的作战环境中,受恶劣的天气状况、对作战地域不熟悉、对当地社情不了解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异常,使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引发不良心理反应。
(二)作战因素
在战斗实施阶段,作战对象强弱、作战强度高低、战斗持续时间长短、伤亡多少等作战因素,直接影响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的概率。
(三)人际因素
战场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与个体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那些人际关系紧张、沟通困难、失去集体支持的官兵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指挥员没有威信、指挥失误或教育不及时,未能有效阻止敌方心理战信息传播的部队也容易发生不良心理反应。
(四)个体因素
军人之间在性格、能力、意志品质、年龄、经历和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相同的外在压力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那些意志薄弱、心理耐受性差的个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的机率就相对大一些,同样,那些缺乏实战经验、首次遭遇死亡的官兵也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
三、战场心理调控的一般方法
战场心理调控,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调节和控制参战人员的心理状态,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使他们重新投入战斗。战斗实施阶段不良心理的治疗通常有三条基本原则:就近、迅速、期望。就近,就是要尽可能地接近作战地域进行处理;迅速,就是要对患者尽早诊断和进行心理干预;期望,就是要让患者了解心理治疗的目的,期望尽快返回部队。一般性的救治措施是:将患者带离危险区域,减少和控制应激源,指导患者恢复正常呼吸,控制被过度激起的生理状态。具体方法主要有五种:
—2—
(一)情绪释放疗法(EFT)
情绪释放疗法,简称EFT,是指综合运用谈话、倾听、积极关注和穴位按摩等多种心理治疗技术,引导患者释放消极情绪,把注意力从应激性事件上转移的一种心理疗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患者带到安全地域后,让患者尽量舒适地坐或卧,帮患者摘下帽子,松开腰带,引导患者调整呼吸,停止短而浅的呼吸状态,然后握住患者双手,鼓励他们叙述创伤性事件和自己的感受,允许感情自由地表达和适度的悲伤。这时,救助者要无条件地尊重和接纳患者,对患者要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同时,要善于抓住患者倾诉时一些片面的错误认知,如:战友的牺牲是我的失误造成的,行动的失败是因为我太无能之类,进行纠正,告诉他,虽然他应该为这些灾难性事件负一定的责任,但全部归咎于自己是不公平的。等到患者情绪基本平稳后,让患者继续保持坐或卧的状态,闭上双眼想像美好的场景(如海边、宁静的湖泊等),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用手指敲打、按摩患者的额头、印堂、眼眶、人中、下巴、肩窝、乳下等七个位臵的穴位,一边拍打,一边暗示患者放松身心。反复做几次后,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恢复正常情绪。
(二)暗示催眠疗法
暗示催眠疗法,是运用语言诱导,将患者导入到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然后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改变其消极心理状态的心理治疗方法。催眠疗法操作简便,见效快,既可以针对个体单独实施,也可以集体实施,对调节战场不良心理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催眠疗法按其诱导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凝视法、想像放松法、渐进放松诱导法等。由于战场环境的特殊性,这里,我介绍比较容易针对群体实施的渐进放松诱导法。渐进放松诱导法,是通过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逐渐达到深度放松,然后进入催眠状态。具体实施方法是:将患者带到一个相对安全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让他们舒适地坐或卧。首先,引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来调整呼吸节奏,使其身体慢慢放松下来,然后,让患者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依次放松,随着患者的放松程度越来越深入,也就逐渐进入了催眠状态。这时,暗示患者只能听到救助者一个人的声音,只能接受救助者一个人的指令,之后,就可以暗示他们忘掉眼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恢复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反复暗示多次之后,便可以达到治疗目的,让患者清醒。通过暗示催眠,可以让患者在短时间内消除消极情绪、迅速放松身体、保持适宜的战场心理应激水平。
—3—
(三)情绪宣泄疗法
情绪宣泄疗法,又叫精神宣泄法,就是让有不良心理反应的官兵倾吐内心痛苦,放下精神负担,把消极情绪发泄到外界环境中去,从而摆脱心理困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既可以个别实施,鼓励官兵自己将不良情绪体验主动向救助者宣泄,也可以组织集体宣泄。具体实施方法是:将有不同心理问题的官兵集中在一起,大声呼喊、击打物体、痛骂敌人或是让官兵将自己的不幸经历写在纸上,然后把纸撕碎扔掉,并不断大声告诉自己:我把痛苦也一并扔掉了!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官兵迅速释放消极情绪,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四)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是指利用战斗间隙,教会官兵放松身体和精神的方法,引导官兵进行适度放松休息,以恢复体力和心力的一种心理疗法。具体做法是:在战斗间隙,让官兵选择一种尽量让自己舒服的姿势坐或卧。先让他们使身体某一局部的肌肉绷紧,保持5-10秒,然后放松,并充分体验肌肉松弛和身体温暖的感觉。然后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依次进行紧张——松驰练习。通过以放松状态对抗紧张状态,可以起到缓解或消除紧张情绪,恢复心理平衡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便,既可以由救助者集体组织,也可以由官兵在战斗间隙自己进行,如果与调整呼吸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五)游戏疗法
游戏疗法,就是在战斗间隙通过组织官兵进行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心理游戏,起到转移官兵注意力,释放消极情绪,提高士气,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作用。心理游戏种类很多,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三种在战场环境中比较容易组织的集体游戏:人体多米诺赛跑、同舟共济和运送伤员。下面由我讲解,示范分队演示。
人体多米诺赛跑,是让所有队员坐成一圈,前面队员坐到后面队员的腿上,然后共同前进25米,比赛哪个小组的前进速度快。通过这个游戏可以使官兵体会到相互信任与配合的重要性,打破自我封闭,主动融入集体,增强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舟共济是每组6名队员共用两条背包带,站成一路,把脚固定在一起,在25米的距离上进行往返赛跑。通过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和检验官兵协调能力,增强集体意识。
运送伤员是把每组队员再分成两个小组,指定每个小组中一名队员为“伤
—4—
员”,其余两名队员将其往返运送100米,第一小组返回后,第二小组才能出发,两组展开接力比赛。搬运过程中要穿越一段地雷模拟的雷区,“伤员”脚不能着地,搬运者要尽量避开地雷,每碰到地雷一次扣10分,最先到达终点,完成接力比赛的组得100分,第二名90分。以此作为基础分上,根据途中碰到地雷的次数相应扣分,最后总分最高的组获胜。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官兵的团队意识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5—
第二篇:怎样调控怯场心理
怯场是一种心理障碍,指的是在人前,尤其是人多的场合,因紧张害怕而不敢说话,或者说话时显得拘谨不自然。如有的人在家人面前可以滔滔不绝,可一与外人交谈,他就难以启齿;有的人平时在三两个人的场合可以口若悬河,可人一多,尤其是上台,就心慌意乱,语无伦次。这主要因为,讲话者要么感到自己被说话场合的气氛、形势所压迫;要么顾虑自己说得不好或说错;要么担心自己不是他人的对手,因而畏首畏尾,诚惶诚恐。
相关研究及经验表明,破除上述心理障碍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事前作好准备。这在非即席发言中是容易做到的,对当众讲话的话题要有所了解,事先可广泛收集资料,打好草稿,以做到讲话时心中有底,临场不乱。
二是平时加强训练。常用的有效办法有朗诵、自言自语,与陌生人大胆交往、与亲近熟悉的人交谈,多听别人当众讲话等等。
三是对听众视而不见。就是自己在发言前,心中有听众,但在发言时,眼中不能有听众,只顾按自己的意图去表达。
四是“别人也这样”。通俗地说就是豁出去了,其实也没什么,因为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美国的雄辩家查理士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抖得不停地相碰;印度前总理英·甘地首次演讲不敢看听众,脸孔朝天。正如战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胆小,而是一种过度的精神刺激。”所以,只要抱定豁出去的心态,人的怯场心理也就会烟消云散了。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
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一篇课文就是由若干个大小问题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上课积极举手,勇于发言,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他们的胆子很大,不管答案对与否,都努力争取开口说话的机会。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虽然能专心听老师讲课,但甚少举手发言。一旦老师提问,他们就张口结舌,惊慌失措,把本来会的东西都忘了。他们的这种胆怯心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长期下去,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变得沉默寡言,致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老师必须针对这种情况,从心理、设问的内容、说话的语气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化。因材施教,帮助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下面就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调整紧张的心理状态
问题提出后,有些同学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也有一部分同学心里紧张,低着头,躲避老师的视线,担心老师点到自己。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性格内向,害怕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发言,又恐说错了引起同学们的讥笑;二是可能因某种原因导致思维受阻,心中紧张,回答问题时往往结结巴巴或答非所问,答不到点子上;三是可能成绩比较差,对问题找不准思考方向或不能完全领会。针对不同的情况,老师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第一类同学,就应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特别要用鼓励的语气对他提问,消除胆怯心理,增强勇气,在答完后总结时,要用非常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尽管答案不尽如人意,都应积极肯定。对于第二类情况的同学,我认为在提问时就要把问题分成几层,由浅入深的引导其回答,帮助他理顺思路,找出最后的答案。例如在学习《祝福》时,对学生提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可以分几步设问,降低难度。如:祥林嫂生活在什么时代?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围的人对她态度如何?这样逐层设问,祥林嫂的死因也就一目了然了。对于第三类成绩较差者,就提一些基础的,相对简单的问题,答对后一定在总结时加上表扬的话,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肯定他的学习能力,使他在课后会努力学习,使成绩有所提高。不管哪种情况,不管答案正确与否,老师都要表现出足够的耐性、宽容和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从而建构学生心理安全区域,消除心理紧张。安全的心理状态往往能使人的精神放松,这样,学生的发言才可能流畅、准确。
二、及时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
有些学生思维敏捷,智商较高,很容易发现问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能较快地得出答案,并能够把问题引深,开阔思路。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及时激发他们的求胜心理,在一般问题的基础上提一些灵活度较高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自由发表见解并及时与他人沟通,从而有利于思维的流畅性,阔宽眼界,活跃思维;从整个课堂来看,和睦、融洽 1的交流可以带来活跃的课堂气氛,进而促使全班学生开展活跃的思维。同时,活跃的教学气氛可提高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此看来,及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七嘴八舌、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所含之意义将远远超出活跃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范围。
三、正确引导学生的求胜心理
有些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但由于激进导致争强好胜,过度表现自己,往往思考不周就举手回答,致使答案欠妥当,甚至不着边际,离题甚远。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欠妥当,或思维卡住时,教师既不能附和其心理,但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指责和挖苦,应恰当指出由于思考问题片面或粗心而引出的错误,敲响警钟,教给他正确的分析方法。对于那些有价值的答案,教师也要善于梳理,把学生个人的认识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认识。如:可以将学生的发言择其要点板书在黑板上,待大家都发言完,根据黑板上的板书重新整理自己的认识,完整地表达对问题的认识。这样,就吸收了其他同学的正确意见,又提升了自己的认识。但对此类学生不易过多地表扬,否则他们会有飘飘然的感觉,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向康桥告别?”有的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作者要离开英国了。”当学生自以为是时,再加上一问:“作者告别的仅仅是康桥吗?”在这样的反问之下,学生就会立刻认识到思考不周密而导致的错误,而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还有一类学生,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显得迟钝,也可能是对教师某些教育方法不理解或受到同学的冷遇或家庭的原因,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这类学生整天无所事事,对任何问题都懒得思考,所以显得无能为力。我认为他们的症结主要是缺乏自尊和学习兴趣,而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总是与情感相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启发诱导作用,又要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有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勤于动脑、动口、动手,提问时则提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定要加以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同学的友谊、教师的信赖、成功的喜悦,促进其消除逆反心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心理的个性和共性,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维护的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自己在被人承认、信任、理解、尊重,进而“抛弃胆怯和害羞而自信自为地存在”,“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思维,自由地塑造自我”。总之,在课堂上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的变化,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消除不健康的心理障碍,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提高学习成绩。
第四篇:心理调控与幸福人生课堂感受
心理调控与幸福人生课堂感受
距离我写这篇课堂感受为止,我已经上了三节《心理调控与幸福人生》,已经剩最后一节课了。说实话,这是我上过的通识课中最让人感到舒服无压力的课,心中渴望得到释然,而这堂课就恰恰给了我这种释然的缘故吧。
还记得上的第1节堂课,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幸福是什么,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组的同学写上一大堆“奇葩”的答案---幸福就是---考试不挂科、成为邑大首富、宿舍不断网…..等等,我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大堆毫不认识的同学,因为这样的小组活动而聚集到一起,一起讨论,一起说说,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也许有时候因为赶作业、赶报告忙得晕头转向,但一到了这样的课堂上,我又可以会心地哈哈大笑了。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开心的课。
当然,除了欢声笑语,从这堂课中,我还能得到一些别的收获。还记得第3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小游戏---让一个人选择另一个人,让这个人说出他们小组的同学的名字。很让我惊讶的是,被挑中的同学成功把所有组员的名字都说对了。从这个小游戏中,我明白了记住别人名字的重要性,将心比心,如果别人记住了我的名字,我是会非常开心的,相反,如果别人没记住我的名字,我会很伤心的。所以,从这堂课中,我懂得了在人际交往中,当你稍微地用点心,记住 别人的名字,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足以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深刻。不要忽略这些小细节,也许这取决你是否可以交到一个好朋友。这是我另外收获到的。
很开心可以上这样的一堂课,让我收获了不少,不仅是新朋友,还有对人生,对人际关系的种种思考,让我真正在大学时期里学到东西。我觉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就比如说“幸福是什么“,如果以我以前的那种思维模式去思考这个问题,上了第一节课之后,在我看到了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之后,我懂得了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从而对幸福也有了新的定义,所以,就我现在的这种思维模式,更多得我是趋向于将幸福定义为简简单单的事或物。或许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的心态有所改变,让我明白了不一定轰轰烈烈大干一场,创造出无比的财富或者名誉才是幸福的,做到自己想做的事,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那么你就是人生赢家,你就是幸福的。让我养成这种思维的同时也在改变我的心态,让我觉得,大学的确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有很多很多的活动要参加,有很多很多的人可以认识,但我们永远不可能都做完这些事,与其每件事都去做,但每件都得不到好结果,不如只挑一件事,专心干下去,也许会收获更多。
这就是我对于《心理调控与幸福人生》的课堂感受,虽然只上了4节课,但是却收益终生。
第五篇:浅谈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心理调控作用
浅谈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心理调控作用
内容摘要: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部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心理对演唱技法和歌唱情感的控制。在演唱中如何利用心理的调控作用来提高演唱技能。增强歌唱情感的表现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心理调控作用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调控歌唱技术情感表现心理过程个性特征
一部声乐乐谱,无论它有多么详尽,也都无法确切地体现出人类情感的细微变化和色彩差异。这就需要声乐演唱者的再次创造。这个创造过程必然会包含一定的、内在的心理成分,即心理调控。它直接影响歌唱技术的好坏和歌曲情感的表达。在这里,歌唱过程的心理调控包括对歌唱声音和动作的心理调控,也包括勾画艺术形象时必要的情感表现的心理调控。这时,个人的审美、主观感受和认识都对其心理调控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对歌唱声音和演唱动作进行心理调控
声乐演唱的声音、动作都是由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引起的心理反应,再由心理反应来调控人的生理动作,最终完成这一过程的。对声音的调控表现为对音高、音强、音值、音色等的感受能力;对演唱动作的心理调控主要包括对演唱姿势、呼吸动作、咬吐字动作等一系列动作的心理调控。
1、对歌唱声音的调控
对音高的调控主要依赖于个人音准的心理感受。歌唱者并非都对声音的高低有着天生的灵敏度。有的歌唱者视唱和歌唱时音准都不错,但听辨音高时却显得较差,有的相反。还有的学生由于歌唱技术问题也会出现跑调的现象。前两种情况需要歌唱者刻苦训练,提高对音准的感受能力。后者则需要提高歌唱技术能力,多听多练。
声音强弱的调控是建立在较好歌唱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如果是初学者,则对弱音的调控能力就比较差。首先,表现在拍子的强弱调控上。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等的节拍强弱规律都有不同,这时就要依照作品的节拍对强弱进行心理的调控。再有,每首声乐作品由于所表现的内容不同,有时也会有一些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不同演唱要求,这就更需要歌唱者加强心理调控的能力,准确无误地表现作品。
对音值的调控非常重要。一组音由于有了音值的长短才组成了美妙动人的旋律。有不少声乐学习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拍、抢拍、少拍现象,有的与伴奏者配合不到一起。其中绝大部分都源于心理上对音值的调控,“心理节拍”的不准确造成的。准确的“心理节拍”和恰到好处的音值长短会使歌曲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对音色的调控是表现作品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声乐作品风格多样,同样也就要求歌唱者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和变化音色。江南水乡的歌曲细腻委婉,演唱时音色就要甜美、秀气;陕北地方的歌曲豪爽大气,音色就应调整为明亮、高亢。同时,表达不同情感时也要及时对音色进行调整,哀求时的音色、悲伤时的音色、愉快时的音色、发怒的音色都应该有所不同。像我国著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就很善于利用不同的音色来再现不同的艺术形象。
歌唱是表现美、传播美的声音艺术。一个歌唱者,无论他(她)的技术多么高超,如果不去重视和表现声音色彩,那么他(她)就是为了炫技而歌唱,其歌声就会缺乏生命力,也不能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2、对歌唱动作的心理调控
首先,歌唱时的站立姿势十分重要,站姿的正确与否对声音的好坏有着很大影响。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错误的站姿会直接影响声音技巧的发挥。如:双肩高耸、头部过仰、下巴紧张、双脚重心偏移等等这些错误的站姿,会使声音出现卡、撑、挤、喉肌过于用力、气息上浮等问题。同样,解决歌唱中某些问题时,脚跟向下使劲可以使气息扎实。歌唱时,对歌唱姿势进行细致的心理调控,避免不正确姿势的出现以影响歌唱时声音的正常发挥。
对歌唱咬、吐字动作的调控也非常重要。歌唱者演唱一首歌,最重要的是要让听众清楚歌曲的意思,即听懂歌词。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情感、从而感染听众。要有意的对咬、吐字动作进行调控:字头要清晰、宇腹要饱满,字尾要归韵。有的歌唱者将“阳”唱成“昂”;有的由于方言的影响,将“来”唱成“奶”。前者属于字头不明显,后者是字头错误。还有的将“黄”唱成“欢”,未将字归韵。这些错误都可以在心理的调控下避免。有时,咬、吐字的轻重调节还可以直接反映出歌曲的情感色彩。
二、对歌曲的情感表现进行心理的调控
在歌唱过程中,为了刻画出生动的艺术形象,需要借助于心理对情感表现的调控作用。它还与歌唱者个人的审美观、主观感受和认识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歌唱者对歌曲作品内容和内涵的理解,理解必须是多面的、深入的,这是其基础。然后在心中勾画出逼真的景象或人物形象,这就需要演唱者有丰富的幻想力。了解了作品内涵,有了逼真的幻想,再用精湛的歌唱技能和美妙的音色,将歌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也进入到歌者所营造的情景当中,故而产生共鸣。
这就需要对歌曲的情感表现进行心理的调控。例如我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在演唱《人说山西好风光》时,“展开想象,调动记忆中自己生活过的家乡和其他去过的地方的印象,心中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时,„„把客观自然的美移到自己的情感中,即景生情、情再具象为景,从而涌现出一个崭新的意象。再通过相应的技巧、手段、把情、景的想象转化为音乐形象并外射出来。”她将歌唱的情感表现建立在景观的幻想之上,“去创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形容却动人心弦的情感、意趣、心绪和韵味的美,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契合,从而使观众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去体味,延伸至那更深、更浓重的美。”可见,想象的合理以及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情感表达的尺度。又如郭兰英在演唱歌剧《白毛女》中“哭爹”一段时,她“联想到旧社会贫穷农民卖儿卖女,父母儿女硬被拆散、生死离别的痛苦,内心视像中描绘出一幅悲惨的图景”,在这种联想之下进入角色,赋予角色生动鲜活的情感表现,激发人们心中对喜儿的同情和对地主阶级的憎恨。正如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1885-1955)所说的:“用你的心儿去歌唱”那样,歌唱的情感表现依赖于歌唱者的心理感受,只有先想到才有可能做到对歌曲情感表现的心理调控。
由此可见,心理调控作用于声乐演唱的始终,甚至作用于演唱的准备工作中。歌唱的心理过程和歌唱主体个性特征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歌唱主体个性特征是歌唱的心理过程形成并发展而来的,而个性特征又调节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并表现着心理过程。这也正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指导实践的过程。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只有遵循这一规律,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歌曲的内涵,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黄俊兰著《郭兰英的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2
2、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5
3、赵梅伯著《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
4、薛良著《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杜1998、2
5、李晋玮李晋瑗编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杜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