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20:2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mm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mm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第一篇:mm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认真做好今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 实施单位:××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项目负责人:××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在××镇××村、××乡××村实施。项目建设规模700亩,种植品种为娃娃菜,其中××镇××村400亩、××乡××村300亩。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采取“十户联保”推广模式,选举十户联保人;实行“三表一册”制度,制订农户花名册、农药购买及使用登记表和技术员联系表,制作发放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宣传手册,推广娃娃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2、大力推广优良娃娃菜新品种如席珍、春玉黄等。

3、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毒死埤、啶虫脒,杀菌剂百菌清,推广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如推广使用黄板诱杀、杀虫灯诱杀等技术。

4、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须充分腐熟,推广应用生物菌肥、微肥,科学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

四、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10.5万元,主要用种子、农药补助,其中:

1、娃娃菜种子补助100元/亩,共补助7万元;

2、农药补助50元/亩,共补助3.5万元。

五、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每亩商品率达到80%,每亩产量达到8000棵,按每棵0.5元计算,亩产值达到4000元,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带动农户400户以上,户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十户联保”制度

1、扶持联户联保人。在项目实施区,对地块相邻的菜农,每10户(或10户以上)为一小组,选举出一名联户联保人,组织10户实行联保、互相监督、诚信种植。在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当中,联户联保人必须参加,同时负责指导10户正常的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十户联保”率达到80%以上。

2、制定“三表一册”。“三表”即联户联保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农药购买及使用登记表、技术人员联系表;“一册” 即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手册。将制作的“三表一册”发放到每一户,并要求联户联保农户认真填写,详细记录娃娃菜的种植品种、生产面积、定植时间、用肥情况、用药情况、农资投入、产量收获、经济效益等,并且有联户联保农户签字,经联点承包的科技人员担保有效,全程监控基地生产过程。如其中1户使用高毒或不按无公害标准种植,其他9户菜农不得签字,这10户菜农生产的娃娃菜视为有害蔬菜都不得上市销售。同时,不得享受重点推广技术中无公害蔬菜推广技术补助费。

(二)加大产地农残检测力度,坚决杜绝禁用和限用农药进入生产基地。项目实施村要张贴禁用和限用农药目录,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力争对每户生产的娃娃菜进行产地速测,确保产品农残不超标。

(三)认真推行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技术规范。编制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宣传材料,印制无公害娃娃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以及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宣传材料,发放到户。并通过各种培训手段,使技术规范和禁用限用农药深入人心。

(四)积极推广应用“诱杀技术”,提高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水平。积极推广应用以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无公害生产水平。

七、项目组织与管理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农业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农业局局长××同志任组长,菜办主任××同志为副组长,菜办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配合省项目监管单位完成项目监督检查。同时,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由菜办主任××负总责,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项目措施落到实处。

2、典型引路,示范推广

本项目要建立2亩的科技创新试验田,试验技术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多种途径,试验农业新技术,力争在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有新突破。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素质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方法的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重点介绍主要优良新品种的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使广大农户真正掌握主导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要领。

4、组织田间观摩,及时解决问题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有关人员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项目进行田间观摩,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为它用,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位。菜办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6、做好检查验收工作。项目完成后由菜办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及时向省农牧厅经作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上报工作总结。

附: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一、整地做畦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至黏质壤土为宜。注重基肥的使用,全面施足腐熟有机肥,每亩施10~15公斤复合肥做底肥,深翻耙平。

三、播种定植

娃娃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精量播种时,即每穴点播1~2粒或1穴2粒和1穴1粒进行交叉点播,亩用种量100~150克。

四、植株管理

播种后2周要及时间苗、定苗、补苗、拔除杂草。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在植株迅速膨大期(结球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1次。

五、采收

当全株高30~35厘米,包球紧实后,便可采收。采收时要全株拔掉,去除多余外叶,削平基部。

第二篇: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制度

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保障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食用蔬菜食品的安全,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蔬菜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

第四条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量。

第五条蔬菜生产者必须遵守下列农药使用原则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2、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3、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

5、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的“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要求。

6、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避免重复使用。

第六条无公害蔬菜生产禁止使用下列化学农药及其混剂

1、有机氯类:六六

六、滴滴涕、氯丹、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三氯杀螨、杀螟威

2、有机磷类: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久效磷(纽瓦克)、磷铵、甲基异硫磷、甲拌磷(3911)、乙拌磷、治螟磷(硫特普、苏化203)、蝇毒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氧化乐果、高渗氧乐果

3、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铁灭克、速灭威、速扑杀

4、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二溴氯丙烷

5、其他:杀虫脒(克死螨)、西力生、赛力散、氰化物、敌枯双、普特丹、培福朗

第七条蔬菜生产者必须及时、准确、认真填写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

第八条蔬菜生产者对违规生产的蔬菜产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经济损失和其它不良影响负全部责任。

第九条各级农业部门、执法部门、村组、专业合作社、蔬菜流通组织和个人、蔬菜生产者均对无公害蔬菜生产负监督责任和义务。

第三篇:无公害蔬菜生产(xiexiebang推荐)

无公害蔬菜生产

摘要:本文概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无公害蔬菜认证体系及标准,无公害施肥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1、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

无公害蔬菜生产就是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与植保措施,充分利用环境因素与品种本身的优良特点,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与化肥污染,减少对农田环境的不良影响,使蔬菜、农田、气候三者协调发展,生产出无公害蔬菜及其制品。

1.1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低水平总量平衡和相对过剩,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基本解决温饱转变为追求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多样性小康消费,逐步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农产品在满足自给需求以外进入商品交换中,粗级低质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不畅,低价位运行,适应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适销对路的安全、无污染的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求和赢得市场青睐。

1.2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必要性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为维护人类健康;二是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为了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四是树立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国际新形势的需要。很多地区通过发展无公害蔬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是蔬菜生产的必然趋势。

2、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2.1生产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允许量。

具体标准有: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4—84农田污染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3848—1986地面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

2.2具体工作措施

2.21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既能控制病虫的为害,又要农药残留符合卫生标准,就必须积极推广低毒的生物农药,推广抗性品种,重视农业防治措施,禁高毒农药,科学应用化学农药。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保护生态环境。

2.2.2提高蔬菜肥料施用技术,既保证蔬菜的优质,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有机肥要充足,使用粪肥一旦腐熟后施用,氮、磷、钾搭施合理,积极推广符合标准复合肥或配方施肥。

2.2.3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蔬菜基地必须合理规划。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蔬菜产地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环境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产地。

2.2.4建立蔬菜质量检查、监督等管理制度和机构。

2.2.5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有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3、无公害施肥

3.1施肥原则

坚持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相结合原则

3.2施肥原理

3.2.1养分归还学说

3.2.2最小养分率

3.2.3报酬递减率

3.2.4因子综合作用率

3.2施肥方法

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为辅。尽量采用多元复合肥,叶菜生长期短,要重基肥轻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追肥或少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生长后期不追速效氮肥。在采收前8天,停止施用氮肥,减少硝酸盐在叶菜上积累。

各类蔬菜施肥重点:根菜类、葱蒜类、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膨大期为施肥重点。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为施肥重点。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为施肥重点。

有机肥不会导致蔬菜硝酸盐污染,耐贮藏,菜质好。用于蔬菜的有机肥应经高温堆沤腐熟,杀死病菌、虫卵后施用。沼气废渣液是无害化肥料,肥效高,经常施用,病虫少,可减少农药用量50%,提高蔬菜产量80%。用沼气渣液生产蔬菜,是最佳的无公害蔬菜。

基肥、追肥的施用: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氮素化肥60%作追肥。有机肥、矿质磷肥、草木灰全数作基肥,其它肥料可部分作基肥。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追肥按“保头攻中控尾”进行。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薄肥;蔬菜生长初期以追肥为主,注意氮磷钾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

3.3施肥技术

3.4注意事项

3.4.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有机肥料的一般特点是养分全面,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肥效较长而且比较稳定;含有大量有机质,能够改良土壤。有机肥料的这些优越性是化肥所没有的。由于有这些优越性,施用有机肥料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一般品质较好。

3.4.2有机肥料需作必要的处理。

人畜粪尿、家禽粪便、饼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在施用以前,必须经过贮存、堆沤进行发酵处理,使其充分腐熟,然后才能施用

3.4.3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配方施肥。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单一施用某种化肥,往往导致养分比例失调,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3.4.4鲜食农产品在临近收获时尽量不要坠饰氮化肥。氮素化肥易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因此鲜食蔬菜临近收获时尽量不要再追施氮素化肥,以防止亚硝酸盐含量超标。

3.4.5看天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追肥,低温刮北风要少追肥或不追肥。追肥应与人工浇灌、中耕培土等作业相结合,同时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4、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

4.1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采

用以抗(耐)病虫品种为主、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生物(生态)防治与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将病虫害的危害损失程度及有害物质最大残留量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及国家允许范围之内。

4.2主要病虫害

4.2.1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番茄枯萎病、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茄子褐纹病、绵疫病、根腐病、黄萎病;辣椒疫病、炭祖病、疮痂病、日烧病等。

4.2.2主要虫害

主要虫害: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

4.3防治方法

4.3.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品种。;例如:番茄可选用以色列石头番茄、百丽番茄等;茄子可选用早红茄1号、国茄1号、国茄六号等。辣椒可选用兴蔬系列辣椒。

4.3.2培育无病虫壮苗。

4.3.3温汤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5℃的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停止搅拌,闷6~10小时后,控干水份,催芽育苗或直播。

4.3.4药剂处理

可选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催芽播种。

4.3.5土壤处理

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2~4公斤喷洒床土,然后用薄膜覆盖2~3天后晾晒7~8天,再进行育苗。保护地可选无病虫土与腐熟有机肥6:4比利的营养土育苗。

4.3.6嫁接防病技术

可选用茄砧1号、托鲁巴姆、托托斯加作砧木,茄子作接穗,有效地防治茄子三大病害。用辣椒砧作砧木嫁接,可有效地防治辣椒疫病。番茄砧1、2号嫁接栽培,防治番茄青枯病。

4.3.7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天敌等生物措施。

4.3.8施用增产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增加产量和提高产值。

4.3.9实行翻耕、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园田以压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技术手段;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效技术措施;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相信随着我国的发展,无公害蔬菜将越来越多的走向每一位公民的餐桌。

第四篇: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总结

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科技推广项目总结

设施农业是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双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发展高效无公害设施蔬菜基础,着力推广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在市县发改委的组织、指导和监督下,通过宿迁双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大学和泗洪县四河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方共同协作,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四河乡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科技推广项目按照计划顺利实施。现将有关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宿迁双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系由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作为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基地投资3000万元,建设集大棚种植、特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大市场建设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面积2000亩。公司现有各类技术与管理人员28人,其中高中级专家5人,初级技术人员11人。并成立了泗洪县四河乡蔬菜生产合作社,主要从事优质蔬菜及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目前主要产品有:四河大白菜、四河花心萝卜、以色列番茄等优质蔬菜品种。由于产品质优价廉,并符合市场需求,销售状况一直都供不应求。

二、项目实施情况

1、优质、高产、抗病蔬菜新品种选用技术示范推广

2008年5月份以来我们引进了美国大红品种泰世特、以色列粉红品种粉泰、荷兰黄椒品种罗尼奥、黄瓜幸运3号:系荷兰引进水果

型一代杂交种等蔬菜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面积达2500亩,有500多农户参与这项新品种试种,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亩增收1500元。

2、农民技术培训

为了让更多群众学习到更多的无分害蔬菜生产技术,主要在项目区,通过广播、电视、技术讲座、培训、科技入户等形式,对菜农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实用技术培训与技术宣传,推广优质高产蔬菜新品种及精确栽培技术。目前共培训6次,培训人员1000人,印发培训资料1000多份,主要培训:设施蔬菜壮苗培育技术、设施蔬菜测土配方精确施肥技术、设施蔬菜环境生态调控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无害化精确防治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技术。

3、组织保证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在组织领导和行政管理方面,建立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乡政府、县农林局、扬州大学、宿迁双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部门主要领导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从组织管理、组织协调、日常管理、资金保障、人员安排等方面,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成立以扬州大学霍中洋副教授为首席专家,县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示范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其次,成立以乡农服中心姜华主任为组长,乡政府、农服中心、村组主要负责人为主的项目实施小组,主要负责项目主要技术措施的落实。

4、精心实施

对实施区内的村农业主任、种田大户、重点农户进行蔬菜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的技术培训,分阶段发放“明白纸”到每家每户,同时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的技术宣传。项目组以小组为单元设立重点展示区或核心示范方,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促进集成技术的示范应用。目前有150个蔬菜种植大户撑握了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为推动四河蔬菜产业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宿迁双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五篇: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基地建设及认证要求1我区蔬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002年7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菜篮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保障―菜篮子‖产品长期稳定供给为目标,以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为核心,加快实现由比较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真正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农业部2001年规划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提出用5-8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首先从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入手,加快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步伐,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的质量问题,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的无公害农产品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蔬菜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主要鲜食农产品,其供应的好坏,食用是否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区从1986年至1996年实施首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经过十多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发展,广西的蔬菜生产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增长,蔬菜生产及供应实现了品种花色增加,上市鲜菜总量充足有余,城市居民人均日、年占有鲜菜数量指标提高,蔬菜淡季缩短、周年供应基本平衡、市场繁荣的局面。目前我区年人均蔬菜占有量达240多公斤,是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前1985年的3.6倍。蔬菜生产总量持续增长,实现了供求平衡,旺季时出现阶段性过剩,蔬菜大量外调。到2001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已达93.1万公顷,总产量2450万吨,农业产值16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年蔬菜纯收达233元,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区除粮食以外的第二大产业,是我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之一。

但是,近几年来,我区蔬菜生产规模快速发展,却忽落了农业生产环保问题,工业―三废‖对生产基地污染日趋严重,相当多的蔬菜基地环境质量恶化,生产过程中人为过多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蔬菜产品不同程度受有害物污染,上市蔬菜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蔬菜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蔬菜生产者千家万户仍然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科技含量低,加上蔬菜周年生产,种复指数高,病虫害发生增多,有些菜农片面追求防治效果,滥用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盲目加大剂量,增加施药频次,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病虫为害猖獗;蔬菜被农药污染日趋严重,市民食菜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有关部门在1997、1998年―3·15‖期间,对首府南宁市的三个主要市场进行蔬菜抽样检测,结果为有机磷农药检出率为75-90%,有机氯农药检出率为80-100%,硝酸盐含量超标1-3倍。每年都发生多起食用受农药污染蔬菜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如96年11月26日在南宁市内某工地就有118人食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发生了中毒。2002年1月13日,贵港市师范学校学生因食用被甲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造成125名学生中毒被送医院抢救治疗。蔬菜产品受到工业―三废‖、农药、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污染,不仅引起急性中毒事故,还潜伏着一系列对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慢性中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更大。蔬菜污染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上升为一种社会公害。全社会对要求清除农

药等有害物污染,生产供应―放心菜‖呼声甚高,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迫切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2我区无公害蔬菜进展情况及特点

2.1客观定位、定义无公害蔬菜

早在―七五‖计划初期,广西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就把无公害蔬菜定位为绿色食品的初级产品,广西园艺学会率先在行业内提出按现阶段蔬菜产品卫生质量的高低,把蔬菜划分为三个档次: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日本、欧盟称为有机蔬菜)。普通蔬菜即常规生产上市的蔬菜,其特征是生产者自行安排蔬菜生产,产品自由上市销售。绿色食品蔬菜则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批准,其产地要求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完全不施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物品,AA级产品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并具营养保健功能的蔬菜。鉴于我区当前蔬菜生产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蔬菜种植土壤、灌溉水、大气环境不同程度的被污染以及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源的难度加大,推行绿色食品蔬菜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无公害蔬菜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并控制几种主要有害物污染指标不超标的商品蔬菜,其特征是蔬菜生产全程按规范管理,产品质量经权威部门检测合格后,冠以企业品牌直销、配送方式进入市场,它被称作绿色食品蔬菜的―初级阶段‖,也是今后进行更高级别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必由之路。全国各省市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名称定义上有多种叫法:洁净蔬菜、无污染蔬菜、绿色蔬菜、放心菜、安全卫生蔬菜等。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印证后,农业部到2001年4月才正式行文确定采用―无公害‖定义,并出台了一系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部颁行业标准。采用―无公害‖定义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适合我国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也符合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蔬菜安全优质的基本要求。这表明我区一开始就对无公害的定位和定义是准确的,并在制定实施无公害蔬菜标准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2.2率先制定地方标准,扎实开展基地建设

1998年11月,由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菜篮子工作办公室提出、本文作者起草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通过审定,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月1日,以广西地方标准DB45/13-1999《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实施。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考核验收办法》也相继配套施行。为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配套的《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蔬菜中有机硫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蔬菜中有机氮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方法》等四个地方标准,也随后通过了审定,由自治区质监局发布实施。至此,我区成为了全国最早颁布实施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的省区。截止2003年3月底,该标准经过原自治区政府菜篮子工作办公室或自治区农业厅与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实施3年多来,已考核验收、认证合格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5个,面积达10866公顷(163000多亩),无公害蔬菜科学科研、示范培训基地1个,培训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合格持证上岗人员3300多人。我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取得合格认证后,同时也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使用无公害蔬菜标识的产品直销配送饭店、宾馆、酒楼和超市,甚至出口港澳,产品供不应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99年11月,中国园艺学会长江蔬菜协会理事会组织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地的蔬菜知名专家到广西考察,认为广西率先在全国发布实施

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并由政府主管部门与质量技监部门紧密配合,建章立制、建立规范的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基地‖等生产管理模式,实行考核验收、合格认证等制度,工作基础扎实,可操作性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3制定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的背景及依据1997至1998年,在酝酿和制订我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10年规划期间,我区与全国不少省市一样,甚至香港市场都发生了多起因蔬菜污染中毒的事件,影响面很大。国务院为此转发了农业部、卫生部等五部局的《关于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人民食菜安全的通知》,同时,每年自治区人大、政协会议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呼吁推行无公害化蔬菜生产技术,改善上市蔬菜卫生质量,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据此,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列入我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并责成菜篮子工作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启动实施我区的无公害蔬菜工作。但在实践中对如何认定无公害蔬菜和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缺乏依据,没有相应的生产标准也使生产单位不能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品牌商标,消费者无法从市场上鉴别认同无公害蔬菜,体现不了无公害蔬菜的应有价值,调动不起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无公害蔬菜向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

我区选择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既适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扶持政策,也符合本省区的市场消费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发布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之前,广西先行一步,研究制定和实施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从而提高我区蔬菜卫生质量档次,解决蔬菜污染中毒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成为我区各级人民政府加大投入建设的―民心工程‖。

另一方面,从九十年代初广西各地市就已经相继开始研究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1995年自治区科委立项实施―南宁市万亩无公害蔬菜技术经济开发‖项目。这些研究结果为编制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使制定及发布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的条件趋向成熟。

4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4.1规定了标准适用范围。

4.2给无公害蔬菜下了定义:蔬菜中不含有高毒高残留农药,常规生产中不可避免使用的其他低毒低残毒农药的残留以及工业―三废‖、硝酸盐、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质含量均不得超过标准规定允许含量的商品蔬菜。

4.3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了环境选择,农药使用,肥料使用等。

4.3.1无公害蔬菜生产用地的环境要求–—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工矿企业、垃圾场、医院和生活区,不曾堆填过垃圾或工业、医院的废料废渣,灌溉用水符合质量标准,排灌系统设置及田园清洁要求等。

4.3.2农药使用要求——提出禁用农药名单,提倡使用农药名单,允许使用农药(含植物生产调节剂)使用浓度、次数、时期和安全间隔期,上市蔬菜的农药钱留量及硝酸盐、重金属、致病菌等有害物质含量允许的标准等。

4.3.3肥料使用要求——各肥料元素要合理配合使用,推广使用无公害蔬菜专用肥、有机肥、生物肥,列出禁用肥料及禁用时期等。

4.3.4规范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包括了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

等主要蔬菜种类。各种蔬菜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均包括了环境要求、肥料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4.3.5特设标准的附录部分。包括了禁用农药名单(75种农药及含有这些农药的混配剂),推广使用的生物农药和抗生素施用标准,常用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7种)施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标准,在蔬菜中部分农药、有害元素允许的残留量标准,蔬菜灌溉水质量标准等。

5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要求及合格认证

广西农业厅、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共同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考核验收办法》,规定了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必须达到要求,提出基地除必须符合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各项条件外,还必须建立4个体系,基本实现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

5.1必须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企业法人责任制,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经营管理模式。

5.2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为基地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套技术服务。

5.3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对生产、流通全过程进行检测监督,保障产品质量符合广西地方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要求。

5.4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实行无公害蔬菜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定点、定牌上市直销和配送。这是实现无公害蔬菜经济、社会效益的最终保证。

办法规定,考核验收获得合格认证的单位,每年还要接受主管部门1-2次不定期的抽检,合格证则每两年审核换发一次。

6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类型

我区已验收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如下几种类型:

6.1设施型——桂林市菜篮子发展中心无公害蔬菜基地

该基地位于桂林市园艺场内,距市区15km,周围无―三废‖工厂、医院和垃圾场。基地面积15hm2,总投资1080万元,全部采用钢架塑料大棚,配防虫网、遮阳网。采用基质无土栽培方式,避免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灌溉水为无污染的地下水。经检测,基质中铅、砷、汞、镉、铬等5种控制重金属含量和灌溉水的各种控制重金属的含量及氧化物、氯化物、氰化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极低。由于在生产上采用的营养液成份均衡供应,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抽查产品(菜心、乌塌菜、莴苣、大白菜、萝卜、番茄、甜椒等)的5种控制重金属未检出,硝酸盐含量、农药残留量低于标准值以下,蔬菜质量附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要求,产品主要配送或直销宾馆、酒楼及超市。此类型还有广西农业现代展示中心无公害蔬菜基地、贺州地区万兴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6.2生态型——金秀大瑶山无公害蔬菜基地

该基地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腹地,海拨800-1000m,零散颁在进山公路两侧的十多个山坳中,总面积28.6hm2,基地周围山林环绕,有益生物及害虫天敌各类多,群落丰富,历史上很少使用化学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污染。经对不同点检测,土壤中铅、砷、汞、镉、铬等5种控制重

金属及农药残留含量均符合要求,灌溉水全部是山泉水,各种控制重金属含量及氧化物、氯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极低,是不可多得的生态型无污染蔬菜栽培基地。由于在生产中采用以有机肥为主的平衡施肥,以农业防治为主、广泛利用天敌综合防治病虫等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经对基地产品(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大白菜、韭菜等)检测,未检出铅、砷、汞、镉、铬等5种控制重金属,硝酸盐含量极低,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此类型还有龙胜县泗水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州县才湾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6.3城郊型——柳州市众望无公害蔬菜基地

基地位于柳州市郊区沙塘镇三合村,距市区15km,周围无―三废‖工厂、医院和垃圾场。基地面积30hm2,总投资200万元,为近年来新开发的蔬菜基地。灌溉水为无污染的地下水,灌溉水的各种控制重金属含量及氧化物、氯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极低。由于地处城郊,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强,在生产上技术投入大,按广西地方标准提出的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经对基地产品(菜心、小白菜、大白菜、花椰菜、莴苣、萝卜、黄瓜、淮山、大蒜等)检测,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属此类型的还有南宁桂隆无公害蔬菜基地、钟山莎莲娜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均为港商开发投资,基地分别位于南宁远郊隆安境内和钟县城郊,也是城郊型无公害蔬菜基地,已于2000年8月4日和2001年10月12日通过考核验收,其基地选择、栽培土壤、灌溉用水和蔬菜产品质量检测,均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产品销往广州、深圳,并转口进入香港市场。

下载mm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mm县2011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无公害蔬菜生产使用方法农药

    无公害蔬菜生产如何使用农药 来源:中国农药网日期:2011-1-2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一直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既能达到杀灭害虫和病菌的目的,同时又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是广......

    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技术大全

    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技术 一、无公害蔬菜生严中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1.有机肥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饼肥、泥肥、腐殖质类肥料 2.生物菌肥以特定微生物菌......

    2010年秋季农机化生产及新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2010年秋季农机化生产及新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来源:安徽农机推广网 2010-09-10 10:45:33 【打印】 为切实抓好“三秋”农机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载体作用,更......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为全面完成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财......

    长江镇新园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总结

    长江镇永丰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总结 根据县农业局示范项目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施要求,为确保我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有效调整种植业结构,缓解城乡居民吃菜......

    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防治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提高蔬菜植株本身的抗性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防治方法,尽可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取得经济、社会、环境三......

    关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调查报告(共5篇)

    关于普洱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政协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各县(区)政协于今年七月份以来,组织驻各县(区)市政协委员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我市......

    x镇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调研

    绿 色 的 收 获——xx县能禹镇无公害蔬菜生产情况调研初春二月,笔者来到xx县能禹镇,一位农民欣喜的告诉笔者:“今年蔬菜价格好,今年我种了1亩茄子,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纯收入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