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

时间:2019-05-12 20: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

第一篇: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

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 我省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民调解制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就加强我省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我省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矛盾和纠纷,人民调解队伍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基层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对维护我省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实现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度,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使其成为新形势下解决民间矛盾和纠纷的更加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

二、切实强化人民调解功能,拓宽工作领域

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解民间纠纷,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要强化人民调解的三项功能:强化调处民间纠纷功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化预防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功能,及时全面掌握有关信息,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努力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功能,努力提高基层群众法律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产生。做到事后调解与因人、因地、因事、因时预防在前的主动调解并举,建立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把预防矛盾纠纷作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矛盾和纠纷化解的萌芽状态,争创“五无”(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自杀、凶杀、群众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无重新犯罪)乡镇、街道,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各级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要适应民间纠纷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积极扩大工作领域。同时,要将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相结合,使人民调解工作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做好传统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调解工作基础上,积极参与调解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要围绕农民减负增收、重点建设项目、国企改革、城市规划、发展民营经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问题搞好调解工作。在农村要努力排查化解土地承包、税费改革、民主管理、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在城市要主动预防和及时调解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拆迁、职工下岗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在厂矿企业要认真研究解决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引导广大职工正确理解并支持改革。

三、巩固、健全、发展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

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和主体。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要求,对现有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状况深入调查摸底,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整顿、充实和提高。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继续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调解员三级调解网络建设,全面消除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空白点。

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依据有关规定将现有的乡镇、街道司法调解中心、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委员会等各种形式的调解组织纳入人民调解组织范畴,在组织、名称和工作程序、范围、机制等方面逐步加以规范。

探索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工作要采取多种组织形式,便民利民,及时化解民间纠纷。要结合我省实际,积极稳妥地在外资企业中建立人民调解组织,重点解决劳资纠纷中外来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两年内在流动人口聚集地逐步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在社团组织、行政接边地区,如消费者协会、残疾人联合会、集贸市场、经济开发区、物业管理小区、房地产开发区等,发展相应的行业性或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

四、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要结合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增强人民调解程序的公正性,提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要严格遵守《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坚持人民调解的民间性、自治性特征,坚持平等自愿原则和便民利民方向,充分运用说服教育、耐心疏导、平等协商等方法化解矛盾纠纷。

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要按照《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要求,统一规范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尽快实现全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六统一”(标牌、印章、人民调解标识、程序、制度、文书统一)和“五有”(有标识牌、相对固定工作场所、印章、调解回访记录、统计台帐)。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网络优势,建立民情民意分析制度、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定期排查和专项治理制度、纠纷调解督办制度,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要提高人民调解协议的规范化水平。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调解协议合法性、规范性的日常检查指导。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要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及时提出纠正和改进建议。

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突出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尤其是依托司法所建立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在综治委(办)的协调指导下,加强与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按照综合治理、归口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调处手段,建立矛盾纠纷的联合调解机制,构建大调解的格局。推广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提高人民调解组织对复杂、疑难纠纷的调解能力和调解成功率。

五、努力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素质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结合实际,对人民调解员定期进行培训,每年轮训一次。构建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大力开展岗位培训、示范培训、素质培训。试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培训和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三年内基本实现全体人民调解员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高标准、提前达标。

丰富人民调解员的产生方式,扩大选拔范围。在民主选举人民调解员的基础上,推行聘用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兼职调解员,有条件的地方可聘请专职调解员或专门工作人员,逐步改变村(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主任多头兼职现象。大力组建以学者、律师、司法行政工作者以及离退休的法官、检察官为主体,多方结合的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特殊作用和优势,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及时研究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要注意总结推广人民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人民调解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与人民法院密切配合,建立民间纠纷定期排查、防激化通报制度、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专项通报制度、相互建议函告制度、联络员制度等,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省委政法委辅导课程

省委政法委辅导课程《时事政治》讲课提纲

一、国际部分

(一)基本理论

1、国际形势基本特征。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知识要点:

(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其中非传统性国际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安全是指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国家之间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的是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构成威胁的因素,包括恐怖主义、民族主义、环境保护、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深刻地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

(4)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冲突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

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理论。冷战结束到现在先后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提倡多边主义,以多边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与矛盾,反对单边主义或动辄使用武力。

2、建设和谐世界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1)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

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雅加达亚非峰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和谐世界概念。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再次强调和谐世界理论。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和谐世界理论。

(2)和谐世界理论的内容。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和谐世界理论的精髓。

和谐世界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其精髓是争取以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和平。和谐世界理论表达了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世界秩序的基本构想和未来展望。(4)外交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重大事件

1、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六方会谈”。

“六方会谈”是指国际间针对朝鲜核问题而成立的对话机制,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由美国、朝鲜、中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六国共同参与。朝鲜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2002年10月开始,朝核问题开始升级。开始,朝鲜希望和美国进行双方会谈,美国拒绝了这个提议,觉得会谈应该包含所有有关国家。两国最后同意美国、朝鲜、中国等六个国家参加的会谈,同时在会谈中保留朝鲜和美国直接会谈的机会 3、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科索沃独立宣言。

4、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3月3日晚同梅德韦杰夫通电话,对梅德韦杰夫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表示祝贺。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7日正式宣布,现任政府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当选俄新一届总统。

5、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2008年3月31日在老挝万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波松、缅甸总理登盛、泰国总理沙马、越南总理阮晋勇出席了会议,波松主持会议。各国领导人围绕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增强大家庭意识的主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合作的纽带 共同的家园》的讲话。

6、北约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开幕,北约国家领导人同意邀请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

7、应日本国政府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于2008年5月6日至10日对日本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会见了明仁天皇,并同福田康夫内阁总理大臣举行会谈,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

8、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旨在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2008年5月3日正式生效,全球约6.5亿残疾人的权利从此将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受到保障。

9、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表示,中国政府对四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开展了迅速、有效的救灾工作。他对此表示高度赞扬。

10、斯洛文尼亚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接替葡萄牙,成为2008年上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这是欧盟2004年大规模扩大后首次由新成员国担任轮值主席国。

11、油价持续高位震荡。原油需求旺盛而供应偏紧、美元大幅贬值、一些产油国地缘政治形势紧张,以及投资者投机炒作等,是推高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12、2008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3日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803号决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伊朗核计划及其相关领域的制裁,但同时表示将继续加大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这是安理会自2006年12月以来通过的第三份对伊朗制裁决议。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今年1月在柏林就伊朗核问题新决议草案要点达成一致。13、2008年6月4日,正在罗马参加粮食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粮食危机是一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输不起的战争”,为避免这一危机酿成灾难,全世界每年需要投入上百亿美元。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为期三天的世界粮食安全峰会旨在为目前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寻找解决办法。全球4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包括潘基文在内的8个联合国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二、国内时事政治

(一)基本理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2、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2006年3月4日,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委员时说,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八荣八耻”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体系

“八荣八耻”中的每一条都是有所值,也是各有侧重的,其内容和价值取向可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条是国家观,强调必须热爱祖国不能危害祖国;第二条是人民观,强调必须服务人民不能背离人民;第三条是科学观,强调必须崇尚科学不能愚昧无知;第四条是劳动观,强调必须辛勤劳动不能好逸恶劳。国家观、人民观、科学观、劳动观是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和人生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问题。后面的四条,则具体涉及人我观、义利观、法纪观、生活观。这八个观就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体系。

(4)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树立和实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还必须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党员干部述职述廉的一项重要内容,让群众了解党员干部的表现,让党员干部接受群众的监督。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是否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考察了解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纪律以及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情况,考察了解干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考察了解干部勤政廉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求真务实方面的情况。

(5)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第三,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第四,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第六,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并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臵,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6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主要议程确定为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这是我党首次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央全会主要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以上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六大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一,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第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第四,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2005年9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12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2)原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3)内容。

“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生产发展”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生活宽裕”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乡风文明”指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强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村容整洁”指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民主”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5、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1)时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发布。

(2)原则。

十一五期间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3)目标。

主要目标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具体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2%,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率提高到47%。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6000万人。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保障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4)任务。

《纲要》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的任务: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六是努力建设和谐社会。(5)问题与风险。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注意解决七个问题:第一,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决策机制。第二,继续搞好综合宏观调控,逐步回归市场调控轨道。第三,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第四,进一步鼓励非公经济的大力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臵。第五,建立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矛盾。第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七,化解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

“十一五”时期必须防范五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失业。二是社会保险欠账。三是收入差距。四是金融风险。五是财政风险。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提出。

2005年9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议》的重要内容,并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列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2月,我国完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自主创新成为这幅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蓝图的基本色调。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总体目标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核心内容。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发表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关知识: 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二)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臵,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五)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做的工作包括: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第二,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我国科技发展,要突出抓好五个战略重点: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臵。二是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四是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技术。五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措施:一是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二是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四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臵。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7、建设节约型社会

(1)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臵,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2)建设节约型社会,当前要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节约能源资源的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二是要加快调整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三是要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持重点行业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四是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价格、财税、投资政策,推动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五是要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相关知识:

2005年12月21日,胡锦涛在参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时强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

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短缺,人均占有的探明可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另一方面,我国资源消耗过多。2004年,我国GDP产出消耗的能源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6倍,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英、德、法等国的近8倍。价格不合理是资源消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8、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观点。

(1)报告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写到主标题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2)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5)作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论断。

(6)全面概括和论述改革开放的目的。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7)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8)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9)明确提出十六大以来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10)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完整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1)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增加了“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内容。

(12)首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

(13)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的美好前景。指出到2020年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14)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目标和要求

(15)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这是对邓小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重要论断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重要论断的延伸和拓展。

(16)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报告在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时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7)首次提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动”,把这作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前提和条件,并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动机制。”

(18)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19)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导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0)首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写入党代会报告之中,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党代会报告中正式得以确认。

(21)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22)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3)改变十六大报告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4)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建议。报告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

(25)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即: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6)“和谐世界”的主张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报告鲜明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7)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二)重大事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2008年首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8年1月19日上午分别来到钱学森、吴文俊家中,亲切看望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位著名科学家。

4、国务院2008年1月27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针对当前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给煤电油运造成的严重影响,部署各项保障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往湖南,考察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8年1月30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队要全力支持灾区抗灾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共同为夺取抗灾救灾斗争胜利而努力。

6、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0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7、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合理配臵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四、组建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六、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

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臵27个。

8、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15日上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吴邦国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温家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的提名,决定郭伯雄、徐才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选举王胜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曹建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提名,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为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为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3月1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大会选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为全国政协主席,同时选出25位全国政协副主席。9、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十分克制的态度,平息了这起事件。

10、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2008年3月22日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

九、萧万长获胜。11、2008年3月24日,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第二十九届北京夏季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希腊奥委会主席克里亚库,奥林匹亚市市长艾东尼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等出席仪式。2008年3月31日上午抵达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中国首都北京。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随即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仪式上亲手点燃圣火盆,并宣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开始。

1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出席了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并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京沪高速铁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它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2209.4亿元,总工期为5年左右。项目建成后,乘坐火车从北京至上海只需要5个小时。

13、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16日上午,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赶往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14、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致同意继往开来,共同努力,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向前发展。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关于重大国际问题联合声明》。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两国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要求,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5、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07年3月16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部法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强化对国有财产的保护,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17、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一号”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探月工程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18、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外资企业在华享受20多年的超国民待遇走向终结。19、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原因。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方案》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 549万吨减少到2 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 414万吨减少到1 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方案》要求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1.18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240万吨;2007年实现节能3 1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40万吨。《方案》要求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抓紧制订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资源调查评价。

意义。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评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

20、2007年8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要求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作为军队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建设抓紧抓好;必须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变革趋势,奋发有为地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向前进;必须发扬光大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胡锦涛指出,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两条决定着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方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始终不渝地贯彻。

三、江西时事政治

(一)方针政策

1、中共江西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

(1)孟建柱在报告指出,全面开放、全民创业是促进江西崛起、加快富民兴赣的两个战略支点。(2)“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不断提高“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建设水平,努力把我省建设成融入国际国内分工体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养输送基地和面向海内外的旅游休闲“后花园”。

(3)深入实施六大发展战略。第一,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速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第二,深入实施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深入实施大开放和改革攻坚战略,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第四,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五,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4)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报告指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个翻番”,力争全省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一万亿元、财政收入超过一千亿元;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大幅度下降;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就业、社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具体措施。江西要继续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遵循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基本思路,推行十一项举措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一、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二、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扩大就业、再就业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增加就业良性互动。

三、依法扩大城镇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力争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五、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特别是农村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六、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七、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继续重点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在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的基础上,明后两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农民和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全覆盖。

八、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九、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十、完善职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努力实现群众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同步增长。

十一、注重分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行业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6)报告亮点。和谐精神、中心城市、战略支点、学习型社会等新名词亮相党代会,引起与会代表关注。新名词之一:和谐精神。孟建柱在报告中说,要把弘扬井冈山精神,塑造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新形象,同培育“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包容宽容、尚荣知耻”的和谐精神结合起来。新名词之二:中心城市。孟建柱指出,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梁。要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摆到突出位臵,以中心城市的崛起带动全省崛起。大力支持省会南昌加快发展,全面提高产业、人口、资源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强化核心增长极的作用,使之建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赣州和九江、上饶要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发展,加大建设力度,分别建成对接珠三角、长三角的“桥头堡”和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宜春、吉安、抚州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城市定位,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设区市城区人口达到或超过50万,形成以更多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增长板块。新名词之三:战略支点。孟建柱在报告中说,全面开放、全民创业是促进江西崛起、加快富民兴赣的两个战略支点。必须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促进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江西崛起、富民兴赣进程。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高“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建设水平,努力把我省建设成融入国际国内分工体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养输送基地和面向海内外的旅游休闲“后花园”。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大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使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发展热情转化为生动的创业实践。新名词之四:学习型社会。孟建柱说,江西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的领军人才、创业复合型人才和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加快培养更多的优秀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抓紧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坚持在创新实践和公平竞争中发现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2、中共江西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在南昌举行。

200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在南昌举行。(1)今后工作有五个方面要特别注意把握和坚持:第一,立足江西的基本省情,坚持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第二,紧紧抓住全省的突出矛盾,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加强“三农”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第三,着眼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把全面开放与全民创业有机统一起来;第四,致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提高社会的和谐度,坚持把强省与富民有机统一起来;第五,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坚持把以发展凝聚人心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有机统一起来。这五个方面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艰辛探索的重要成果和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并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2)重点把握、深刻理解八个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三,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第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第六,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做到“两个防止”;第七,做好“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八,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3)明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动城乡和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围绕江西崛起、富民兴赣,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会议要求,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五个发展”。

(一)更加重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和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80亿斤以上,确保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确保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减少。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完善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继续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以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抓手,把增强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能力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好字优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集约发展。要创新发展方式,着力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鼓励发展能耗低、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切实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工业对地方财税的贡献率,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继续精心组织实施好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高新矿产经济工程;支持重点企业做强做大;抓好重点园区做优做特。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开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以大带小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壮大经济实力为主要任务,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并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小城镇。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中心城市,积极有序推进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沿京九线、浙赣线城市带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打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品牌。充分利用江西区位优势和初步形成的大交通格局,构建高效便捷、功能完备、物畅其流、集散有序、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网络。进一步繁荣城乡市场,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下更大的力气促进金融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融合。大力发展信息中介服务产业。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方位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创新发展。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林权制度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抓开放,突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抓开放,突出做强做特工业园区抓开放,突出国有企业机制体制创新抓开放,突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抓开放,突出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开放,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要更加注重利用外资质量,着力提高产业对接的层次和水平;优化结构,着力构建外贸出口长效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承载和服务功能。继续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着力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文化,不断培育壮大创业队伍,继续抓好创业载体建设。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综合配套、完善体系的要求,着力构建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体系、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抓好一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入贯彻“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的理念,真正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决策、每一项规划、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举措中,坚决实行评先创优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生态环境绩效评价制、环境事故领导问责制,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使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要把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更加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发展成果。(5)要把提升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引导,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把提升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江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软实力不断增强,并转化为发展的硬实力。江西要实现崛起新跨越,最要紧的是软实力必须实现新超越。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将提升软实力、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找准切入点,坚持身体力行,从本地本部门做起,从我做起,当好表率,进一步打造江西软实力新优势,促进江西崛起新跨越。省委将在明年上半年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推动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我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根据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部署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今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增长12%,出口增长2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一是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五个大幅增长:生产总值大幅增长,总量突破5000亿元,达到5469亿元,增长13%,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超过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总收入突破600亿元,达到664.6亿元,增长28.2%。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达到3300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大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600亿元,达到1683.1亿元,增长17.9%,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进出口大幅增长,海关进出口总额94.8亿美元,增长53%。其中,出口突破50亿美元,达到54.6亿美元,增长45.5%。

二是在重点工程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实施省重点工程93项,总投资1435.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61亿元,是近几年来投资规模最大、项目数量最多、覆盖领域最广的一年。并形成了四个明显标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统调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到2010年铁路营运里程突破3000公里的骨干工程相继开工,第一批列入规划的348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今年汛前可基本完成。

三是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出现了三个积极变化:产业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6∶51.7∶31.6,二产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7%,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40%,达到41.4%,提高2.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了积极变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首次突破200%,达到203%,提高27.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2%,提高1.1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3.8%,提高2.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薄弱环节、重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大,非国有投资比重上升。在城镇投资中,工业、科技等领域投资增长都在40%以上,非国有投资占64.7%,提高7个百分点。

四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上取得重大进展。突出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扎实推进,到去年底,已淘汰水泥生产能力265万吨,关闭小火电机组67万千瓦。污染物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当年建成南昌、宜春等设区市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处理场4座,新增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66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1030吨。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双下降,预计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达到77.2%,11个设区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是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上取得重大进展。年初确定的民生工程八个方面、52件实事全面完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教育和科技事业稳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首次超过普通高中,达到298万人;人才流动实现了进大于出的突破,流进流出比转变为1.15∶1。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省97.7%的城市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80个县(市、区)。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建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成功争取到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举办权。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7‰以内。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万个,200万城乡低保对象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2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增长14.3%。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规模还不大,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机制体制障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还很艰巨;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农业基础地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增收难度大;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二、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部署,今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动城乡和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围绕江西崛起、富民兴赣,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6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财政总收入772亿元,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增长20%;进出口总额116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65.5亿美元,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力争8%以上,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总量1935亿元,力争2000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7%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三、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的部署,紧紧依靠全省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负重奋进,努力在构筑江西崛起的大格局、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创新充满活力的大机制、拓展更高水平的大开放、优化投资创业的大环境上有更大作为。在具体工作中,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

1、着力抓好“三农”工作,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2、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3、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5、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6、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大力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工程,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8、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9、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重大事件

1、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审,省政府研究决定:授予颜龙安院士、张文海院士、石屏院士2005至2007年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2008年5月5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通过媒体上发表公开信《让我们共同谋划江西更加美好的明天---与省内外朋友共商加快江西发展大计》向全国求计问策,受到省内外广泛关注。活动开展以来,虽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共收到网民的邮件、短信、电话33000多件,使省委常委会的同志们非常受感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介绍一下这封信的背景。党的十七大作出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且很快地确定了试点单位,全国省一级的试点单位一共6个,有3个部委、3个省,我省是其中的一个。那么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三句话: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对于试点单位,中央提出了要回答、研究八个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吸收广大群众的参与,听取群众的意见,将群众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3、2008年5月16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南昌传递,这也是奥运圣火在江西省的最后一站。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展示火炬。4、2008年 6月2日9:30,人民网走进江西,邀请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做客强国论坛,就“加快江西经济发展”、“江西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等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1)必须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来选人,以限制“潜规则”的作用。我们准备通过四个步骤确定后备干部的人选名单,取得后备干部资格。第一,是知识测评;第二步群众基础测评;第三步党组织考核;第四步面试。

(2)如果说江西省有什么问题最难,那就是农民阶段性增收难、农业的基础地位巩固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原因。我们力争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内,使城镇化率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3)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发展的水平,省委确定将“大开发、大开放”作为主战略。目前江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经占到全部经济发展的44%,而这仅仅是开始。我们还准备在全国引进博士生到江西工作,努力地提升我省人才素质。

(4)在前不久研究配备了22名副校长的基础上,最近省委决定,面对全国公开招聘博士生以上学位的副校长,大约这件事情在两个月内办完。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问题的提出是在今年春季2月份。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实践酝酿大约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无非就是今年把它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将生态和经济融为一体提了出来。大家都知道,鄱阳湖是我们江西的母亲湖。因为我们江西三面高,一面低,南面高、西面高、东面高、北面低,为此在下雨形成径流当中全部流入鄱阳湖。一般是说鄱阳湖的概念是包括鄱阳湖的中心区,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鄱阳湖区几乎涵盖了江西的全境。江西国土面积是16.69万平方公里,湖区包括流域面积占16.2万平方公里,占97%。一年流入长江的总水量达到1460亿立方,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1460亿的平均量,超过黄、淮、海三大江河入海的总量。不仅如此,江西还是世界候鸟的栖息地,是中国最著名的湿地之一,有人说,湿地是人类的肺。我们鄱阳湖的水流入长江,占长江多大流量呢?占长江总水量的15.5%,所以我们说,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江西的生命湖。鄱阳湖不仅属于江西,也属于全国。仅入长江流量就占15.5%的比例。还是世界的。我们怎么样保护呢?就是说,我们要在保护中进行建设,在开发中进行保护。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江西最大的优势的话,就是我们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美,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最好目标。在有了初步眉目后,我们向国家发改委汇报、向国务院汇报、向中央领导汇报,力争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列入国家的重点开发区域。

(6)现在迎接产业转移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达国家的产业梯度转移势在必行。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先行一步,产业梯度转移逐步加快,但是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受到诸多生产要素的制约,成本上升,转移成为必然的趋势,而我们江西处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的腹地,是承接转移的理想角色,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转移的重要省份。我想,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变,这种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即高速公路、铁路、空港的建设、公共产品的增多,还有软环境建设,即政策的透明度、法制的加强、潜规则的被遏制,这就是我们迎接产业必须做好的先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迎接产业转移的一般地区变成承接转移的热地。

(7)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三个方面采取实际步骤:第一,大学面对全国,公开招聘具有博士学位以上的20名校长,在两个月内完成;第二,省市机关拿出十个正厅级岗位在全省公开聘任。第三,我们对年轻干部,抓紧培养,并且通过四次程序性的工作,确定后备干部人选名单。

(8)在当今社会,无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振兴,起码要有3支队伍:一是科学家队伍;这对于国家、民族至关重要。我记得以色列人和美国人有过一段对话,美国人说我们的财富都在以色列人手里,以色列人说,犹太人的财富都在我们脑子里。所以科学家队伍,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命运之所在。第二,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第三,就是具有作为的,包括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这就是省委省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企业家,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原因。

第三篇:省委政法委民主生活会整改方案

省委政法委民主生活会整 改方案 根据中共山西省纪委机关、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中共山西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通知要求,省委政法委领导班子于 8月 26 日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按照 “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直奔问题,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韧不拔的韧劲检视问题,重点分析问题症结,剖析根源,认真制定和修改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及完成时限。为确实将整改工作落实落细,结合委领导班子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学习贯 彻党的 十九大 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中 央政法 工作会 议精神 和习近平平同志 重要讲 话精神,认真 落实省 委政法 工作安 排部署,紧密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紧密结合民主生

活会 上检视 和相互 提出的 问题,紧密结 合政法 工作实 际,突 出问题 导向、突出整 改实效,全面 加强委 领导班 子政治 建设、思想建 设、组 织建设、作风 建设、纪律建 设和制 度建设,从严 从实抓 好整改 落实,切实以 整改成 效提升 委领导 班子自 身建设和领导全省政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务 二、整改措施及具体任务(一)强化理论武装,把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平全面覆盖提升到新水平1、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学习。

主要措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视察 山西重 要讲话 和对政 法工作 指示批 示精神,及时 跟进学习成绩一般总书记 记最新 重要讲 话、重 要指示 和文章,加强 对中国 历史、党史国 史、社 会主义 发展史 和世界 历史的 学习,做到主 要领导 带头领 学,增 强集中 学习与 深度自 学的针 对性实 效性。

推进中 心组理 论学习制度化、规范 化,认 真执行 学习规 则,丰 富学习内容,细化学习安排,围绕 重大理 论和实 践问题 进 行深 入研讨,不断 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重大 意义、科学体 系、丰 富内涵 的理解。

坚持 融汇贯 通、学 以致用,学思 践悟结 合,进 一步提 升运用 党的创 新理论 指导实 践、推 动工作 的能力。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宣传教育处

办公室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2、推动政法系统学用工作的全面覆盖。

主要措施:认真抓好各级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党委(党组)集中学习研讨。落实好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好干部在线”等平台。年底前推动选树一批学用典型,引导广 大党员 干部见 贤思 齐、比学 赶超。

推动理 论学习向基层延伸,创新“七进”方式方法,深入开展“纲要”进基层宣讲活动。切实做到学以致用、以用 促学,每出台 一个政 策、每 谋划一 项举措、每推 动一项 工作、每解决 一个问 题,都 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想指导 实践,自觉对标一流,推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各处室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3、加强督促指导。

主要措施:将学用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宣传思想工 作责任 制,进 一步抓 好落实。加强 对学用 工作的 督导,领导班 子成员 带头对 分管领 域学用 工作进 行督导,强化 问题 导 向和目 标导向,推动 各级把 学习成 效转化 为推动 山西政 法工作 全面进 步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机关纪委

宣传教育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二)强化党性锤炼,把增强(二)强化党性锤炼,把增强 “ 四个意识”、坚、坚定 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提升到新水平4、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主要措施:认真贯彻党章和准则、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落实好中央新修订的 “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严格执行“备案审查规定”,切实担负起执行 党内法 规的政 治责任。严明 政治纪 律和政 治规矩,严格 执行请 示报告 制度,加强对 党的路 线

方针 政策、党中央 重大决 策部署 贯彻落 实情况 的监督,坚决反对和严肃查处“七个有之”等行为,确保 党中央 政令畅 通、令 行禁止。严格 执行民 主集中 制的各 项规定,着力 提高组 织生活 质量和 效果。

广泛开 展谈心 谈话活 动。深 入落实 我省加 强党内 政治文 化建设 的意见,大力 弘扬共 产党人 价值观,用革 命精神 滋养激 励党员 干部,发挥传 统廉政 文化资 源作用,不断 培厚良 好政治 生态的 土壤。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机关纪委

办公室

宣传教育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5。、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

主要措施:就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用好建 立台账、专人 盯办,会议传 达、研 究部署,调研 督查、现场核 查的工 作闭环。要重 点看习近平总 书记重 要指示 批示精 神有没 有落实,问题 有没有 解决,现状有 没有改 变。把 贯彻落 实工作 纳

入政 治监督 和巡视 巡察重 要内容,确保 件件有 着落、事事有回音。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机关纪委

办公室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6、贯 彻习近平总 书 记 关 于 深 化 政 法 领 域 改 革、贯 彻习近平总 书 记 关 于 深 化 政 法 领 域 改 革。

重要论述,落实改革事项。

主要措施:加快形成全方位深层次政法领域改革新 格局,切实提 高法治 保障和 服务水平。深 化法治 保障机 制建设,积极 支持发 展大局 ;深化 政法机 构改革,优化 政法机 关职权 配置; 全面深 化司法 体制综 合配套 改革,确保司 法责任 制全面 落地见 效;深 入推进 执法司 法规范 化建设,切实 提高执 法司法 公信力 ;积极 推进政 法公共 服务体 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责任领导:闫喜春 责任处室:执法检查处

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工作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主要措施: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 识形态 阵地管 理,持 续巩固 壮大主 流舆论 强势。

深入落 实我省 《关于 加强领 导干部 互联网 条件下 工作能 力建设 的意 见 》,推 动领导 干部学 网懂网 用网,提高舆 论引导 和舆情 管控能 力。加 快建立 网络综 合治理 体系,加强网 络安全 防护和 关键信 息基础 设施网 络安全 检查,着力提 升长安 网的安 全防护 能力。

创新思 想政治 教育的 内容和 形式,重点抓好青年一代的工作,既要“面对面”,也要“键对键”,提升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宣传教育处

政法宣传中心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8、坚决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

主要措施: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 项要求,加强 有针对 性的防 范打击,坚决 消除一 切影响 政治 安 全的隐 患,确 保执政 安全和 制度安 全。紧 盯各种 敌对势 力借助 重大时 间节点 和

涉我 敏感热 点事件 策划、煽动滋 事动向,及时 预警有 关重大 敌情动 向,适 时启动 应急响 应机制。统筹 各方面 力量,提高体 系作战 能力,有力打 击敌对势力在我省的渗透破坏活动。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各处室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三)强化为民服务,把作风建设提升到新水平平9、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主要措施:进一步夯实班子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书记办 公会议 要把全 面从严 治党主 体责任 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带头践行 “五倡导、五反对”,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坚 决反对 口号式、机械 式传达。认真 落实中 央八项 规定精 神,注 重家庭、家教、家风,管好 亲戚和 身边工 作人员,自觉 在监督 下开展 工作。深化服务基层、服务地方、服务群众 “三服务”活动,持续 推动解 决群众 关注度 高、事 关民生 保障和改善、基层有强烈诉求的问题。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各处室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10、驰而不息纠治“ 四风”。

主要措施: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强作风纪律建设 的有关 要求和 指示,扎实开 展形式 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针对 10 个方面的突出问 题,注 重从政 治立场、思想 观念、工作作 风和领 导方法 上找根 源、明 措施、抓整改。领导 班子带 头,突 出上下 联动,开展形 式主义、官僚 主义问 题大排 查。巩 固拓展 落实中 央八项 规定精 神成果,针对目前执行中的一些“模糊地带”进一步制定 细则,列出负 面清单、明确 政策边 界。继 续改进 文风会 风,严 格控制 会议活 动次数、规模,严格 执行机 关基层 调研制 度,把 调研作 为深入 基层、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过程。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各处室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主要措施:认真组织开展漠视侵害群众 利益专项整 治,聚 焦扶贫 领域、民生领 域等重 点问题 持续发 力,注 重健全 长效机 制。以 推进黑 恶积案 清零、问题线索清零、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线索清零等 9 项重点任务为抓手,认真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专项整治。

责任领导:闫喜春

刘永生 责任处室:综治督导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12、扎实做好社会治理工作。

主要措施:全面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实做细各类利益诉求群体的信访维稳工作。严防 群体性 事件、突发环 境事件、重大 食品药 品安全 事故、重大交 通事故 等公 共 安全事 件。切 实提高平安山 西建设 水平,坚持党 建引领,加快 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坚持“三治融合”,加快推进社 会治理 方式创 新;坚 持社会 参与,加快推 进社会治理格局创新。

责任领导:刘永生 责任处室:基层社会治理处

维稳指导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13、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主要措施:认真组织学习贯彻,集中开展专题培训,采取 多种方 式加大 宣传力 度,使 广大党 员干部 特别是 政法战 线党员 干部全 面掌握 《条例 》精神、主要 内容和 工作要 求,切 实履行 好职责 任务,推动新 时代政 法工作 不断前 进。组 织工作 专班,结合我 省 工作 实际起 草贯彻 《条例 》实施 细则。

责任领导:闫喜春

龚景华 责任处室:队伍建设指导处

政策研究室

宣传教育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14、坚决落实“ 大讨论” 两个清单整改措施。

主要措施: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创新平安山西法 治山西 建设体 制机制 下功夫,不折 不扣完 成“两个清单”整改任务。

责任领导:闫喜春 责任处室: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工作处

综治督导处

基层社会治理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四)强化主体责任,把管党治党提升到新水平平15、持续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

主要措施: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巩固深化第一批主 题教育 成果的 要求,下力气 抓好整 改落实,11 月份一项一项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治整改质量,兑现 整改承 诺。抓 好典型 宣传、建章立 制等任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善作善成。

责任领导:龚景华 责任处室:机关党委及相关处室 完成时限:11 月底 16、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主要措施:组织开展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工作,坚持打漏见底、打财断血、打伞

破网,坚持 依法惩 治、重 点整治、源头 根治,再掀新攻势,再获新战果。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纪律 教育、警示教 育。认 真落实 省委关 于结合 张茂 才 严 重 违 纪 违 法 案 件 开 展 警 示 教 育 的 通 知 要求,坚持以 案为鉴、警钟 长鸣,用身边 事教育 身边人,切实 取得查 办一案、警示 一批、教育一 片的效果。

责任领导:闫喜春

刘永生

龚景华 责任处室:机关纪委

综治督导处

干部处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17、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抓住关、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抓住关。

键少数强素质。

主要措施: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强化班子成员战 略思维、创新 思维、辩证思 维、法 治思维、底线 思维,不断增 强学习本领、政治领 导本领、改革 创新本 领、科 学发展 本领、依法执 政本领、群众 工作本 领、狠 抓落实 本领、驾驭风 险本领,全面提高履职尽责能力素质。

责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18。、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主要措施:鲜明树立干事创业导向,扎实推进不担 当不作 为问题 专项整 治,把 担当创 业与守 廉干净 贯穿于 干部选 育管用 全过程,大力 选拔使 用心中 有责、眼里有 活、手 上有招 的干部。从战 略高度 做好培 养选拔 优秀年 轻干部 工作,实施好 优秀年轻干部“两大行动”“三年计划”。结合考核,持续推 出担当 作为典 型,带 动更多 干部立 足岗位奋发努力。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有关规定,旗帜 鲜明为 担当作 为的干 部 撑腰 鼓劲。

正确看 待犯过错误的干部,对受到处分后表现突出的干部,符合 条件的 可继续 使用。

大力实 施干部 专业化 能力提 升计划,鼓励 干部争 当改革 创新先 锋,引 导干部 善于运 用法治 思维和 法治方 式深化 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 及其配 偶经商 办企业 行为进 行集中 规范,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

责任领导:闫喜春

龚景华 责任处室:干部处

机关纪委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19、推动形成长管严管的机制和合力。

主要措施:加强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履职情况的 督查考 核,以 问责加 压力,切实维 护问责 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防止不敢问责和问责泛化。着力 深化政 治巡视,健全 巡视巡 察联动 网,继 续高质 量推进 巡视全 覆盖,更好发 挥利剑 作用。

持续加 大整治 软弱涣 散党组 织的力 度,狠 抓健全 组织、配好班子、完善制度等重点任务,重拳出击、应整 尽整,夯实党 的执政 基础。

落实好近期出 台的《关于深化“三基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的若干意见》。

责任领导:龚景华 责任处室:队建处

干部处

机关党委

机关纪委

完成时限:即行即改,长期坚持 求 三、整改要求(一)加强领导,以上率下。委班子成员要进一步 认真学习、深 刻领会、全面 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思想 和对政 法工作 重要指 示

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 书记看 齐,围 绕委领 导班子 对照检 查时查 摆出的 问题,制定有 针对性 的整改 措施,动真碰 硬、真 改实改,坚决 杜绝口 头整改 和纸上 整改。

整改落 实工作 由委书 记办公 会议集 体负责,班子 成员按 照职责 分工落 实好分 管的相 关工作。委领 导班子 整改方 案和班 子成员 整改措 施,要 适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接受广泛监督。

(二)标本兼治,从严从实。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 整改落 实。对 具体问 题建立 台账,解决一 个销号 一个。

要坚持 问题导 向、目 标导向 和实效 导向,进一步 增强制 度建设 的针对 性和可 操作性,做到成龙配套、务实管用。要提升制度执行力度,加强 执纪监 督检查,坚决 维护制 度的权 威性和 严肃性。

(三)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实效。牵头领导和责任 处室要 制定具 体整改 的任务 书、路 线图和 时间表,一件 一件抓 好落实。有条 件近期 解决的,要立 说立行,抓紧 整改落 实;需 要长期 努力整 改的,要加大力度、积极作为,力争尽快取得突破。牵头 领导要 加强对 整改工 作的督 促指导,对解 决

问题 的进度、质量、效果 全程跟 踪检查,及时 发现问 题、及 时研究 解决,全面推 动工作 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第四篇:省委政法委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办法

省委政法委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办法

为扎实开展好机关效能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委机关工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机关,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定》和《关于在全省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全省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委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提高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水平为重点,以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规范机关行为,完善运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运作机制,带动各级政法机关办事效率有新提高,工作作风有新改进,执法能力有新增强,服务大局有新成效。

二、活动范围和方法步骤

委机关各处室及其全体工作人员都是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参加对象。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机关效能年活动分为学习动员、组织实施、考核总结三个阶段。

(一)学习动员阶段(2009年1月初-2009年2月28日)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讨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机关全体同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充分认识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提高机关效能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全机关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浓厚氛围。

1、召开委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进行动员部署,传达学习全省机关效能年活动电视电话会和苏荣书记重要批示、吴新雄省长重要讲话精神,委机关领导对机关效能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2、由机关党委作出学习安排,适时邀请专家学者举行相关专题讲座,以处室为单位组织集中学习,学习全省机关效能年活动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政法综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中央政法委有关禁令和江西政法领导干部“五不准”等有关政法队伍的纪律作风要求等。

3、每名干部、职工根据个人岗位职责要求,灵活安排时间自学,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3月1日-2009年10月31日)

围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深入查找问题,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整改提高,力求取得实效。

1、深入查找问题。3月初,组织开展“三查”,深入查找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人民群众关注、基层反映强烈的涉及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一是坚持追踪查,各处室开展一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对照分析评议中发现的问题,看整改措施是否落实、解决问题是否彻底、工作成效是否巩固。二是坚持重点查,由各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处室围绕进一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展机关效能自查活动,重点看处室和个人是否存在十个方面的问题,即:全局观念不强,就执法谈执法、就办案谈办案的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上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不坚决、不到位的问题;重管理、轻服务,为群众、为基层政法机关服务意识和水平差的问题;履行政法综治工作职能缺位、错位、越位,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团结协作精神差,工作中推诿扯皮、“中梗阻”等问题;工作作风漂浮,官僚主义、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的问题;不给好处不办事、“吃、拿、卡、要、报”的问题;缺乏诚信、失信失诺、“新官不理旧事”的问题;开拓进取精神差,工作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问题;“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应酬过多的问题。三是坚持“开门”查,围绕提高委机关效能,面向省政法部门、设区市政法委以及社会各界,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出征求意见函等形式,虚心征求意见和建议。

2、狠抓整改落实。各处室围绕重点工作,结合自身查找和征求意见的情况,在3月15日前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委机关整改落实方案,报请委机关领导班子研究同意后,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各处室明确分工,认真抓好工作落实,集中解决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发展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

3、加强制度建设。以规范决策办事程序、强化绩效考核工作为重点,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将提高机关效能的措施和要求体现到每项业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之中,进一步量化机关工作标准,规范机关工作程序,堵塞机关管理漏洞,完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管人管事。

(三)考核总结阶段(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1、总结提高。各处室结合工作总结,对本处室在机关效能年活动中工作落实、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

2、认真考核。结合考核工作,在处室总结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科学的、量化的、便于操作的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进行绩效考核。

3、评比表彰。根据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考核情况,在委机关处室中评选表彰一批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处室,在委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中评选表彰一批机关效能建设先进个人。并将效能建设与评选“优秀公务员”、“红旗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结合起来,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发机关干部职工增强素质、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按照全省机关效能年活动突出抓好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的要求,结合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政法工作六个方面突出问题的意见,联系江西政法系统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机关效能,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1、着力改进机关作风。对全年常规性的会议、文件、培训等年初作出原则性计划安排,力争压缩会议次数20%,压缩会议、文印等经费20%,今年原则上不安排出国学习考察活动;注重提高对基层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清理规范政法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督促检查工作以暗访为主,做到轻车简从、精干务实,力戒图形式、走过场、只看次数规模、不重质量效果的现象;认真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规定的通知》要求,严格遵守接待规定和接待纪律,下基层在单位食堂用餐,对外接待减少陪同人员,力争压缩接待费用10%,做到差旅费零增长。(负责部门: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

2、着力提高机关队伍素质。健全委机关集体学习制度,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下派基层学习锻炼和考勤考核等制度,进一步增强机关队伍政治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克服和防止工作中的差错和失误,确保实现干部职工无违纪、机关办事零投诉。(负责部门:政治处、机关党委)

3、进一步提高为政法机关和群众服务的水平。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对相关单位请示的事项,对省政法部门、基层政法单位以及群众要求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对待,精心研究,缩短回复时限,提高服务效能。(负责部门:各有关处室)

4、进一步提高维稳工作水平。督促各地健全落实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工作,充分发挥维稳信息员的作用,第一时间发现和就地化解不安定因素;进一步提高隐蔽战线斗争水平,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破坏活动,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负责部门:维稳办、综治办、610办)

5、进一步提高综治工作水平。促进省综治责任单位综治工作的全面发展,推动乡镇(街办)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抓好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推广瑞昌市的经验,普及村(社区)警务信息工作,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在提高视频监控设施覆盖面的同时,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提高技防设施维护、管理和运用水平。(负责部门:综治办)

6、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协调工作水平。加大探索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根据中央政法委有关规定,最大限度压缩弹性执法的空间,规范和约束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充分发挥执法协调监督职能,重点协调督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社会影响较大或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以及跨地区、跨部门的疑难复杂案件;推广涉法涉诉非正常信访案件公开听证制度,完善涉法涉诉案件的错案纠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党委政法委评查案件制度,促进政法队伍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负责部门:执法协调监督处)

7、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指导性意见,督促有关政法部门出台具体措施,精心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依法处理涉及“三农”的经济社会关系,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建立健全法学会组织机构,督促各地理顺法学会管理体制,组织引导全省法学理论工作者加大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点课题的调研力度,力求多出精品力作,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强化法律保障。(负责部门:研究室、法学会)

8、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建设水平。继续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长效机制,确保政法机关的正确政治方向。建立健全警务、检务、审务、狱(所)务督察工作制度,加强对政法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政法干警公正执法的检查监督,坚决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警示教育,通报、剖析政法干警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公正执法的意识。(负责部门:政治处)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是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素质队伍、打造高效能机关的必然要求,是政法机关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并切实抓紧抓好,尤其要坚决做到“三个防止”,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文牍主义,防止消极应付走过场。

(二)加强组织领导。委机关成立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由宋才火同志任组长,林强同志任副组长,张荣先、龚惠民、余学明同志为成员,负责对委机关效能建设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龚惠民同志任主任,刘振江、喻斌、谢颖、陈国辉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委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日常工作。效能办要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推动活动顺利开展。

(三)强化监督落实。建立健全委机关效能投诉受理机制,认真受理和办理效能投诉,实行追踪问责,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切实推动工作落实。指导加强全省政法系统监测点建设,建立健全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上下联动的立体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全省政法机关效能建设等方面的动态信息,推动全省政法机关效能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对委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协调指导全省

政法系统机关效能建设的综合宣传工作,及时宣传工作进展情况,大力宣传经验做法,广泛宣传活动成效,使机关效能年活动有声势、出成果,进一步提升委机关乃至全省政法机关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省委政法委执法巡视组到平顶山市

省委政法委执法巡视组到平顶山市 石龙区人民法院开展执法巡视工作

4月16日上午,省委政法委执法巡视组副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胡安太、张士勇在市委政法委乔叙亚的陪同下,到石龙区人民法院开展执法巡视工作。

上午9:30分,执法巡视组在石龙区委会议室召开了执法巡视工作会议,石龙区四大班子领导王喜成、陈风云、李自军等与会,会议由石龙区委副书记王喜成主持。会上,法院院长韩运池代表法院党组向执法巡视组汇报了石龙区法院2008年以来总体工作情况,副院长孟永奇汇报了2008年以来法院刑事、民事案件发回、改判情况,执行工作和涉诉信访工作情况。

韩运池院长首先把法院在全市法院迎接执法巡视工作动员会后的各项工作,向执法巡视组进行了简要汇报,他在汇报中提到:全市法院迎执法巡视动员会以来,法院全体干警一是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二是对2008年以来的改判发回案件组织开展自查和评查组评查活动;三是认真落实最高法院“五条严禁”和省高级法院“十条禁令”规定,定期开展教育,不定期开展检查和督查,使干警铭记在心;四是督促干警在审判和接待工作中要着装规范,用语文明,态度真诚,切实杜绝冷、横、硬、推和庭审不规范现象发生;五是坚持周二院长接待日制度和天天院长接待日制度,院领导全天候

接待来访群众,实行首接首问负责制,对待当事人和来访群众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讲法析理,解难释疑,让当事人和群众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满意而归。六是严格按照省委巡视组和市中院的部署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组织开展迎接执法巡视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的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韩运池院长还向执法巡视组汇报了通过近段的学习、查摆所初步查找出来的问题:个别干警服务大局意识不强。考虑问题单

一、僵化,存在机械办案、就案办案的思想,未能很好地把握案件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部分干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办理案件程序不规范、裁判文书说理不透彻以及驾驭庭审能力不高;少数干警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存在作风涣散、纪律松懈的人和事;个别干警对待当事人态度蛮横粗暴,信访案事件仍时有发生,还存在案结事不了的现象等问题。随后,韩院长将2008年以来法院在队伍建设、审判、执行等方面的工作向巡视组作了详细汇报。

副院长孟永奇针对2008年以来发回改判案件逐案向巡视组作了汇报,并汇报了两年来石龙区无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的工作情况,受到执法巡视组领导的一致肯定。

会后,执法巡视组召开了由石龙区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常务副职和人大、政协代表、律师、企业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座谈代表本着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法院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巡视组成员认真听取了座谈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就重点问题仔细询问、详细登记。上午11:50分,执法巡视会议圆满结束,巡视组领导开始对法院各项工作进行详细检查。

下载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进一步加强党委政法委思想作风建设

    总的来说,我市的政法工作是有成效的,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和政法工作的重点,按照中央和省委政法委的要求,坚持一手抓业务建设,一手抓队伍建设,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积极......

    进一步加强党委政法委思想作风建设

    总的来说,我市的政法工作是有成效的,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和政法工作的重点,按照中央和省委政法委的要求,坚持一手抓业务建设,一手抓队伍建设,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积极......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是贯彻执行习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搞好人民调解工作对社会稳定......

    法院向省委政法委副书记调研汇报材料

    汇 报 提 纲 **市人民法院 尊敬的****书记、****书记,各位领导: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们**法院工作的关怀、支持和理解。下面,我对我院工作做以汇报: 2011年我院在市委、......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政法委、省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委办发[2006]8号 【发布日期】2006-04-03 【生效日期】2006-04-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中共福建省......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精选5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民调解工作,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县、乡、村调解组织网络,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式新任务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省、、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建设“平安江北”、“和谐江北”,构建社......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省、、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建设“平安江北”、“和谐江北”,构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