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努力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改革
加强领导
建章立制
努力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改革
——包头市九原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包头市九原区北依阴山,南临黄河,东西与土墨川平原、河套平原相接,环抱全国文明城市草原钢城包头。全区辖5个镇、1个苏木、3个街道办事处、2个农垦公司;115个嘎查村、9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1858平方公里,耕地38.6万亩。2006年全区财政收入达13亿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400多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000多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第七位。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区的重点工作,长期以来,我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中心,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夯实基础,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2001年被中宣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2004年,区人口计生局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人民满意执法先进单位”。2005年被国家十部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93年以来,连续十四年荣获“包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优秀奖”。目前,全区总人口303790人,其中流入人口86188人,育龄妇女83639人,已婚育龄妇女70565人,出生率为11.05‰,自然增长率6.67‰。符合政策生育率为 96.20%。历年来,九原区领导都十分重视人口与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始终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中,主要体现在“三早三到位”上
——早调研。为全面掌握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情况,更好的部署新一年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去年年底,区长路智与分管计生工作的副区长王秀莲,来到计生局进行工作调研,听取了计生工作情况,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全区苏木、镇间发展不平衡,村(居)流动人口难管理等实际情况。针对难点问题,路区长一一作了答复,对一些可以及时解决的难题进行了落实,对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如针对计生部门提出的计划生育经费欠缺问题,路区长要求区财政局优先确保计划生育各项经费;村(居)流动人口管理难、非政策生育、村级计生专干队伍建设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种种问题,区长明确表示同意配备村级计生专干,要求计生局对这些问题拿出具体解决方案,上会研究,该立法立法,该立案的立案。并马上叫来政法委的同志,要求由政法委牵头,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门积极配合,从管人转移为管户,落实户主计生职责,发挥片警作用,切实将社区流动人口管理这一难题加以解决。
——早安排。早在去年年底,区委书记奇福海就专门听取了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汇报,并多次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 2 况,对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寻找有效对策,明确今年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及早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安排。2008年,区委区政府又作出决定,将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安排在年初的全区干部大会期间召开,充分体现了区委、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早布置。去年12月,在全区“人口资源环境”会议上,除了总结和部署工作外,还出台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办法》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法规性文件,《办法》从指导原则、奖励办法、处罚办法、工作统筹四大项,系统地就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奖励及处罚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网络建设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对九原区今后人口计生工作的方法、措施进行了较详尽的概括,为全面提升九原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落实到位。区“四大班子”与各有关部门共同支持和关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定期听取综合改革专题汇报,对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切实做到了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解决,形成了常问、常议、常抓的良好局面。
针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区积极探索实践,成效十分明显。很多经验在自治区、包头市推广。3 在全区建立了 “管理、服务、教育、清理、打击”一体化的综治、计生“双促进、双考核”经常性工作机制。通过拉网式的摸底排查,查证验证,随时掌握流动人口生活生育情况,建立并完善了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生活、生育信息特案,并与流出地积极联系,双向管理,共同做好工作。积极推行房屋出租户留住申报制度,杜绝房东“只管收租不管人”的现象,在管理的同时,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坚持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努力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做好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并结合实际,为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提供居住和就业等方面的便利条件,营造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良好氛围。
针对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问题,区政法委、法院等相关部门与我局联合集中执法,出动警力50余人,一次拘捕违反计划生育,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态度蛮横、影响恶劣的当事人4名,并再次加大征收力度,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声势,极大地震撼了违反计划生育者,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一经发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除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外,还要给予严厉的党纪、政纪和相关处罚,此举在全社会造成了“计划生育政策不能违反”的氛围,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另外我区在换届选举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审查中增加了计划生育政策限制,对新提名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对违 反计生政策的一律取消资格,对已超过追诉期的代表委员进行资格谈话,告知其违反计生政策已超过期限,但要认真做好今后计生工作,弥补自身的行为。以上措施不但对违法者本人,也在全区起到了震憾作用,在政治层面上宣传,加强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力度。
2008年,我区将更加关注民生问题,计划生育家庭将享受更多的优惠,各类惠民政策向计生家庭倾斜,养老保险、就业培训、低保政策、教育救助、村干部工资、享受村集体福利、宅基地划分、承包土地等都要与人口计生工作挂钩,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优先惠及广大计生家庭。另外,对享受国家奖励扶助政策的计生家庭,从原来的600元奖励扶助金增加到1200元;对村(居)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且终身不再生育的家庭,发放2000元奖励金;对独生子女伤残的不再生育和收养的家庭,每年发放2000元救助金,独生子女死亡不再生育和收养的一次性发放抚恤金5000元;从2008年开始,区教育部门全部免除在九原区高中就读的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子女的书费和学杂费;区卫生部门开展免费婚检,并为育龄群众提供医学指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及扶贫部门,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生育平安保险及救助贫困母亲等社会救助。同时,九原区出台的惠民政策中都会增加“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一律不享受九原区提供的各种惠民政策和优惠待遇”的条款。
2008年,我区更加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责任制更加明确,考核评估办法更加完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区政府和各地区及各有关部门党政主要领导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把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在了实处。区委、政府还把人口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和党政领导实绩考核内容,因重大失误或重大问题被“重点管理”的单位,主要领导给予警告处分,分管领导就地免职;造成严重后果,被“一票否决”的单位,主要领导撤职。单位、部门出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单位不得评优,分管领导予以警告。同时,健全了“一证先行”制度,完善了对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评估办法,凡来我区居住的流动人口,在办理暂住证、户籍、营业执照等各类证件前,必须先查验婚育证明后,有关部门才能办理相关证照。
二是计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及奖励大幅提高,2008年,村级助理员月津贴不低于500元,居级不低于700元,并探索津贴自然增长机制;区、镇两级工作人员满15年以上的给予副科级待遇。对现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连续9年或累计12年以上,经考核合格的村(居)工作人员每月增加津贴50元,连续任职满12年或累计15年以上的,每月增发职务津贴100元。对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满20年,年龄满55周岁的村(居)助理员离职后,每年发放养老金1200元。开展“优秀助理员标兵”评选活动,获“优秀助理员标兵”荣誉称号的,从第二年起每月增发200元津贴,连续5年获得此荣誉者可以 参与考录苏木镇、办事处工作人员。
三是优化了计生队伍结构,苏木镇、办事处按有关要求配备工作人员,单独设置行政编制2—4名,事业编制5—8名,技术服务人员3—5名,选派年轻有为的专业干部充实计生队伍,注重从计生队伍中培养选拔干部。今年,又在全自治区范围内招聘9名技术服务人员充实到各苏木镇,进一步优化人口计生队伍结构。
——投入到位。在区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列预算70万元用于推行镇、村两级计生专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区委、区政府优先保证计生经费和独生子女费足额到位。为每个苏木镇、办事处计生办统一匹配了电脑、照相机、录音机、扩音播放设备、计划生育光盘及大量计生宣传手册;为区计生服务站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强化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科技含量。
——跟踪检查到位。为了及时掌握计生工作进度,区长对部分村(居)级样本点进行突击检查,督促工作的落实;分管副区长仅去年就深入基层调研 4 次,进行现场办公,获取综合改革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篇:宜宾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思考
宜宾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思考 宜宾县政府副县长 钟建华
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人口结构、固有的偏好形成的多样化需求,如何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新的工作机制,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构建一个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人口生存与发展环境,为县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成为宜宾县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成效
宜宾县辖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41个社区,幅员面积2964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0万人。通过实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人口出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8.58‰降至9.5‰,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2.15‰降至3.5‰,近三年来符合政策生育率在88 %以上,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宜宾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先进县”、“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四川省十五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四川省村(居)民自治先进县”、“四川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殊荣,并连续8年获得全市人口计生目标考核一等奖。
二、做法与特点
2001年以来,建立和完善了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行政、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一)强化“四个意识”,推进“四个”转变。一是强化法制意识,推进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在工作上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行政手段上从管理、指令、强制转变为服务、指导、合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强化人本意识,推进由政府要求向群众需求转变。充分尊重育龄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强化人本意识,把育龄群众由管理对象变为服务对象。坚持育龄群众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强化发展意识,推进由单一重视数量控制向全面解决人口问题转变。推动人口和计生综合协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分布、性别比、人口老年化,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计生工作长足发展。四是强化开放意识,推进由部门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实施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接受各方支持和监督,建立开放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关,主动融入市场经济潮流中。
(二)深化“四项改革”,完善保障体系。一是改革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公告、部门宣传、司法强制”的行政执法机制,“按需服务、质量管理、群众满意”的优质服务机制和“政府主导,部门为辅”的利益导向机制。二是改革投入机制。加强经费管理改革,改政府投入为“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为辅”;改按人均拨款为“项目管理,定额补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改革用人机制。从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入手,改行政管理为主任(站长)负责制;改“铁饭碗”为公开选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改“大锅饭”为绩效优先的分配体制;改村计生干部兼职为一村一干。四是改革考核机制。在考核形式上改单一考核为党政、部门、业务“三线”捆绑考核。在考核内容上,改人口计生指标考核为人口计划和生殖保健服务、术后随访服务、奖励政策落实以及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度的综合考核。
(三)实施“五大工程”,健全服务机制。一是实施群众自治工程。全面推行“两包一挂”责任制,充分利用人口计生协会广泛开展“七上门七到家”活动,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初步形成了“村两委负总责,协会担重任,群众做主人”的良好的自治格局。二是实施优质服务工程。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建立“公共投入、质量管理、按需服务”的技术服务新体系建设。扎实开展QC活动课题攻关,大力开展“品牌服务”、“承诺服务”、“特色服务”。三是实施生育文化工程。打造远程教育平台,组建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员,广泛开展融宣传、管理、服务、自治、活动“五位一体”的生育文化小区、生育文化中心、生育文化大院的建设。四是实施利益导向工程。坚持以少生快富为抓手,着力构建“以依法兑现奖励为基础,以整合部门资源为重点,以计生“三结合”为手段”的利益导向机制。五是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利用人口统计、生殖健康、流动人口管理“三个”信息平台,开展对人口信息管理、群众生殖健康、流动人口管理“三项”服务,实现了统计信息与技术服务和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
三、启示与思考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为重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不断探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在“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强化措施、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工作领导。要充分认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坚定性、自觉性,坚持并发展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真正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始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一把手要亲自搞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亲自研究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亲自协调相关部门,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亲自督促检查,抓好落实。要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任务的落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经济社会政策环境、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保障财政投入等为重点,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要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机制,改善检查方法,建立健全可衡量、可操作、可落实的科学简便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综合考核与个性化考核、考核评估与指导工作、半年年终检查与平时抽查相结合,加强监督考核,严格逗硬奖惩。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弄虚作假、敷衍塞责造成人口失控的乡镇和部门,依法依规予以查处,该警告的实行警告,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二)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探索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要进一步按照“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和《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违法生育的处理力度,严格按标准和程序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是党员、干部的,依纪依法从严惩处,一律开除公职。二是要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纳入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将工作中心下移到村(社区),把计划生育的根基建立在村,使村社干部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骨干。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服务协议》,使群众成为计划生育的主人,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服务站(室)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满足群众生殖健康需求。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软件资料,不断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四是要进一步建立和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认真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以及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逐步推进“少生快富”工程,积极探索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节育手术保险、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一次性奖励制度,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受保障”。五是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部门责任制。充分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职能职责,明确分管领导,专兼管人员,落实必要的经费,特别是“三结合”和流动人口管理职能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协调和配合,完成好任务。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部门责任制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影响上级对我县考核的,或者本单位、本系统有职工违法生育的,给予“一票否决”。
(三)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规范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切实稳定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充实计生服务站人员,落实服务站人员的待遇。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计划生育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从而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行业作风建设,树立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的良好形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宣传、统计、财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业务,努力提高统计质量,规范执法文书,切实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进一步加快和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育龄妇女管理、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技术服务管理,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管理,完善村级管理和服务职能,强化对村计划生育副主任的培训,提高村级副主任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要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四)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一是强化宣传,掀起人口和计划生育高潮。宣传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首要工作,宣传声势越大效果越好。近年来,我们的计划生育宣传声势有所减弱,在群众中出现了“计划生育放松了”、“可以生二胎了”、“超生不罚款了”等奇谈怪论。如果我们不把社会舆论争取过来,我们的工作将处于被动。为此,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宣传、广播电视、计划生育部门要加强配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宣传媒体,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知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岩报、宣传车、宣传品进行广泛地宣传,还可以在世界人口日等节日纪念日期间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进行宣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二是狠抓季度育龄妇女普查,促进避孕手术的落实。要进一步认识开展季度育龄妇女普查和落实避孕手术的重要性,通过对育龄妇女查环、查孕、查病可以有效地掌握育龄妇女的避孕状况、怀孕动态,为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减少违法生育,提高计划生育质量的目的。近年来部分乡镇育龄妇女季度普查工作开展得较差,普查面窄、普查率低,可以说流于形式。为此,必须在普查工作上下工夫。要实行领导、时间、人员“三集中”、宣传、普查和落实手术“三结合”,切实扩大普查面,提高普查率。要狠抓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该安的安,该扎的扎,违法怀孕落实补救措施,努力减少违法怀孕生育现象。同时,要坚持做到依法服务、优质服务,切实保障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各乡镇的免费技术服务经费必须全额到位,严禁截留或挪用,保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正常有序地开展。三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建设和谐社会,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要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动“幸福工程”和“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女孩家庭得到实惠,提高女孩家庭的社会地位。要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建立和完善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孕情检测、孕产过程管理等制度。完善执业资质认证和B超使用准入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实行举报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四是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必须将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重要工作来抓。要认真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切实掌握流动人口的真实情况,做到家底清、情况明。要切实将流入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畴,与户籍地人口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部门责任制,认真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能,真正将流入人口办证、验证、务工、经商、办企业与计划生育管理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三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进会讲话
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暨创建市级基层基础示范县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工作形势,部署**年工作任务,推进市级基层基础示范县创建,确保全年计生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刚才,我们到池河镇及其明星、力建村参观了人口计生基层
基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会上,池河镇作了经验介绍,通报了**年计生目标责任
制考核情况,宣读了表彰通报,签订了**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坚定工作信心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坚持在基层基础上下功夫、在优质服务上提水平、在机制创新上出亮点、在综合治理上强措施,人口计生工作保障更加有力、重点更加突出、配合更加协调、群众更加满意。全县全年共出生1450人,人口出生率为8.4‰,自然增长率为2‰,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8%,新生人口性别比为99,圆满完成了人口控制指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诚信计生示范县创建获得命名,打造孕检样板县工程获得省、市领导及专家的认可,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各级政府也多次强调坚持计生基本国策、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一票否决制度“三不变”,稳定低生育水平仍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受国家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界专家学者、各级代表委员呼吁放开计生政策的言论更加强烈,少数媒体误导和社会上对国家计生政策的不准确解读,在公众中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使部分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加之随着国家民生政策的不断出台,生育、养育、培育孩子的成本降低,少生优生孩子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推进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受“双独”家庭进入婚育高峰期、“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加之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整体工作不平衡。部分镇村基础工作不扎实、队伍不稳定、服务不到位,基层网络作用发挥的不好,没有建立起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因信息不灵、不准、不报而导致“家底”不清、监测不严,导致违法生育时有发生,导致一些任务完成的指标受到严重影响。从**年抽查情况看,工作中还存在统计数据不实,出生人口瞒报、漏报率高,三查率偏低等问题。二是瓶颈突破难度大。从全县范围来看,部分领导干部对计生工作盲目乐观,放松了对计生工作的领导和对常规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只片面强调客观因素,不去深入实际查找原因,想方设法抓整改,导致计生常规工作中问题堆积、积重难返,工作出现“滑坡”。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等问题还未从根本破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抓难碰硬的举措不多。三是优质服务水平低。部分镇服务站服务设施缺乏,技术服务人员不足,管理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干部业务不专、责任心不强,作风漂浮、工作被动应付、依法服务管理的意识不强。四是麻痹厌战思想浓。由于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已经高位运行多年,许多的荣誉和光环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对计生工作盲目乐观,产生麻痹松懈等不良情绪和思想。有埋怨的思想,怨政策要求严,工作没手段;怨群众太难缠,工作不配合;怨上级检查挑毛病,找麻烦。有厌战的思想,厌烦检查多、“琐碎”事情多;厌烦工作循环往复,枯燥乏味,缺乏新意;总感觉工作“就那么回事,只能如此,差不多了”。有应付的思想,工作标准低,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缺乏主动性,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因此,各镇各相关部门务必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工作
**年,全县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核心,以创建市级基层基础示范县为载体,以两稳定(即稳定国策,稳定队伍)、两突出(即突出基层基础工作,突出流动人口管理)、两提升(即提升计生服务水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两到位(即资源统筹到位,利益导向到位)、两从严(从严考核,从严纪律)这“五个二”的工作举措为抓手,全面完成人口计生控制指标及重点工作任务,全县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0‰、4‰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以上,统计准确率达96%以上,重点对象“三查”率达95%以上,节育措施及时率达8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
为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虽然国家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但计生基本国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票否决制度的“三不变”的政策和机制必须继续坚持。因此,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全面发展仍是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符合政策生育率仍是考核的重点。各级各部门必须紧绷稳定低生育水平这根弦,增强质量首位意识,把提高计生工作质量作为“红线”和“底线”,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稳步提升计生工作质量。继续深化计生综合改革,破难点,解难题,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优质服务,认真实施“三大工程”。按照“服务优质化、质量标准化、程序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全程法制化”的要求,坚持“查、防、治”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扎实开展第三轮“母亲健康工程”,将健康检查、随访服务与疾病治疗结合起来,提高健康检查率和治疗率。结合“优生促进工程”,扎实开展免费婚前检查、免费孕前筛查、孕期保健等规范化服务,检查率达到90%以上,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满足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深入推进“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健全完善帮扶机制,各镇要依托产业协会,抓好1-2个农村计生家庭创业示范基地和10户以上计生家庭创业示范户。
(三)坚持夯实责任,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结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认真按照《**县创建市级人口计生基层基础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借鉴池河镇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以创建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合格镇、村为载体,以责任落实、队伍建设、规范管理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新农村新家庭、群众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市级人口计生基层基础示范县创建工作,确保10月底以前各镇达到合格镇标准,90%的村达到合格村(社区)标准。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沟通,完善计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强化计生信息通报;加强“一证通”应用,扎实做好全员人口数据更新、补漏、修正工作;强化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和统计监测,健全统计工作长效机制,提高统计质量和全员人口数据质量。
(四)坚持均等服务,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继续按照“领导抓统筹、机制抓创新、服务抓均等、工作抓规范”的工作思路和“一证二合同三承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继续深化“以房管人”,加大先进社区创建力度,不断完善“三线三管”责任机制和一访、二送、三跟踪、四建档、五反馈“五步”工作服务模式,坚持做到免费技术服务、政策宣传、婚检孕检、健康查体、优惠政策落实及便民服务“六到位”。实行流动人口信息实时动态采集跟踪管理,提高动态监测水平。加强跨部门、跨地域协调合作,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一盘棋”示范县示范水平。
(五)坚持文明执法,提高依法服务管理水平。切实加大计生工作“一法五规”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信访排查化解。严格按照程序、标准、票据、结案、管理“五统一”的要求,严守工作纪律,依法依规征收社会抚养费。严禁借计划生育收取各种保证金、抵押金的行为,严禁借群众自治等名义违法收取各种费用、罚款。从严、从快、从重查处两非案件,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在正常范围。
(六)坚持利益导向,提高计生家庭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中、省、市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全面统筹普惠资源,落实各种“奖、优、免、补、扶、救”政策,加大对计生户的帮扶力度。强化失独家庭的保障力度,进一步深化“三留守”关爱工作,提高计生家庭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完善“少生奖励、困难救助、服务免费、政策优先、贫困扶持、养老保障”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要加强对奖励扶助金的发放管理,确保奖励扶助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发挥最大效益。通过各项计生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营造全社会关心计生、心系计生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任务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就必须出实招、出高招、出硬招,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三个一”的领导机制,深化一联四包一帮”计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各镇主要领导要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抓具体、抓落实,进一步细化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责任,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人人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营造宣传氛围。以宣传贯彻《**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为重点,围绕**年重点工作,深挖亮点、树立典型,积极利用网站媒体宣传人口计生政策、解答群众疑惑和热点问题。以“关爱女孩”和“生育关怀”为主题,认真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扎实推进新型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每镇要新建示范点1个以上,全县建成3个以上市级示范点,确保计生宣传品入户率达95%、计生基础知识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
(三)严格目标管理。精心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和重点抽查活动,坚持每月抽查、季度通报、半年评比、奖惩,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基层,对整体工作进展缓慢、任务欠账大的进行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按照县委2011年9号文件标准给予奖励;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受书面通报批评的,在计生考核中不得受奖,相关责任人当年考核一律不得进入先进格次;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影响全县工作的,将严肃追究党政领导、主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直至“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在这里要明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村(社区)的责任,充分发挥村(社区)的主观能动作用,今年要把计划生育责任追究机制延伸到村(社区),各镇在制定相关考核办法时一并纳入。
(四)强化队伍建设。要稳定计生干部队伍,严格按照县委2011年9号文件精神,落实计生干部队伍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要分层次、分阶段开展计生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计生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合理的计生干部流动机制,选拔任用优秀计生干部,切实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广大计生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以即将开展的“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计生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提升工作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好。
同志们,今年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难度较大、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务实创新、攻坚破难,为加快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创造更好的人口环境!
第四篇:突破创新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经验介绍)
突破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全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汇报材料
汉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根据省上安排,现将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综合改革有新要求。
今年7月全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市委、政府领导充分认识到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新机制建设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举措施。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人口计生干部及部分计生户座谈,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建议,先后召开了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部门会议、三长会议(县长、主管县长、计生局长)、市级四大班子主管领导联席会议、常务会、常委会,客观分析全市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式,针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新的任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了开展综合改革,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上来。二是强化政府行为,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我们把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纳
入社会经济改革的全局和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内容,坚持人口计生工作综合决策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在领导行为上重点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在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定位上,由以往只对出生人口控制结果负总责转到对当地人口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建立新机制负总责;在领导方式上,由只重视计划生育部门的作用转到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参与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施治;在领导作风上,由原则领导转到具体领导上来,切实解决影响人口与计和一工作,尤其是影响综合改革深入开展的具体问题。三是确立改革思路,加强对综合改革工作的全面指导。市委、市政府制发了《汉中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我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体制机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重点要建立统筹决策、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宣传向导、村民自治等六个机制,并以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目标责任绩效考核等三项制度为措施确保实施意见的顺利进行。
二、出台文件,综合改革环境优化。
市委、市政府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综合决策,坚持走采取综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不断健全管理体系,理顺管理关系,提供政策支持,逐步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出台了八个文件来决策综合改革:一是《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要建立统筹决策机制、依法行政机制、公共服务机制、宣传倡导机制、利益导向机制、村(居)民自
治机制等六个机制。二是《成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的通知》,将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更改为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三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工作职责》。将市委办、政府办等31个部门职责明细化。四是《建立全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意见》。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养老保障、抵御风险、奖励优惠、成才就业、优生健康、家庭致富等六个方面,建立起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为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兑现提出了保障依据。五是《市级领导、部门联系县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制度》。确定了市级领导和部门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到所联系县区开展人口计生工作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县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重大举措,参与县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大活动,帮助县区确定人口计生工作发展改革思路和重大目标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督促检查所联系县区贯彻落实中、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决策部署情况,科学指导县区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等主要任务。六是《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计划生育工作问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党政主要领导在任期内所在地区工作滑坡或问题严重,不予提拔,并实行问责;对当年未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到位,发生计划生育重大责任事故和行政执法恶性案件的县、乡,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是稳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组织保障、政治措施。七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起了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保障有力、严格考核”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新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动、城乡联手、技术保障、便民维权”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八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成员部门工作任务及协调会议制度》。从服务、管理和考核三个方面给考核办、公安、工商等14个部门分解了任务。并由市政府主管市长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联席会议,将会议内容以纪要形式下发,作为考核工作重要依据。
三、“三项改革”、“四个创新”,综合改革有新举措。三项改革:一是改革基层统计。对村一级报表资料进行归纳整合,精简后的档案资料由市人口计生局统一模式、统一口径,避免填报内容的相互交叉,报表上报前由政府分管领导签字把关,挤干“水分”;二是改革抽查制度。坚持“月查季排”制度,每月有重点地抽查一个县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在抽查中,结合信访定点,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保证了抽查数据的准确性;三是改革考核办法。结合省上的考核办法制定考核方案、细化内容、量化指标,在考核点的确定上,由纪检部门同志现场抽取,避免暗箱操作,在年终考核时,由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共同参与、集体评定,对考核最后一名的县区,由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给予黄牌预警,并对领导班子由分管市长或组织、纪检部门进行谈话,给予三 4
个月整改期限,整改不到位的由市委、市政府给予黄牌警告,黄牌警告之后工作仍无起色的,年终工作考核给予“一票否决”。
“四个创新”:一是开展“关爱女孩、以爱相助”结对帮扶活动。市上副县级以上、县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市、县人口计生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每人结对帮扶一个独女户或双女户困难家庭,一帮三年。市委书记两次到帮扶家庭中扶助资金,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女孩户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截至目前,共有5900多名贫困女孩受到帮扶,共帮扶现金75.2万元,米、面、油等生活服务器和学习用品价值36.04万元,恢复中小学业60人,资助大学学业40人,救助患病女孩45人,救助长期患病女孩父母277人。二是开展无违法生育乡镇创建活动。为降低低生育水平反弹的现实风险,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无违法生育乡镇创建活动。用3年时间,使全市90%以上的乡镇创建达标,今年首批创建76个乡镇。三是推行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户主承诺书制度。全市实行流动人口户主承诺书制度,对签订户主承诺书的流动人口除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和免费服务外,可免予寄回季度“三查”证明,此项举措极大地减轻了流动人口的负担,受到广泛好评。全市已签订承诺书98289户,签订率达95.6%。四是建立“县领导、乡负责、村为主、户落实”工作机制。各村委会或计生协会年初和户主签订责任书,明确权利、义务与责任,签订责任书的家庭将在计生奖励、小额信贷、扶贫开发、项目扶持、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等方面享受优先优惠政策,真正把家庭小分子和社会大系统联系起来,使每个家庭既有利益又有责任。全市户主责任书签订率达98%以上。
四、以“两个工程”为抓手,综合改革有新突破。
1、认真抓好“两个工程”: 一是扎实推进母亲健康工程。母亲健康工程开展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345.53万,购臵各类检查设备253台,印发宣传品50余万份,组建了42个检查组731名专业人员投入到健康检查之中。共免费健康检查育龄妇女604078人,占应查人数662927人的91%,发现患病人数为281273人,已治疗163124人,治愈49753人。二是认真开展优生促进工程。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计生、卫生、宣传、民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实施方案》,加强试点县的监督和技术指导,为5591名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制剂3787盒,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筛查,有60余例异常妊娠对象自愿接受了人工流产术。
2、加快服务站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市财政每年拿出260万元投入到乡级服务站建设上,今年又争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3160万和中央预算投资247万元,完成81个服务站项目建设。
3、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再接再厉创国优、省优。**县、**县创建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有5个县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11个
县区创建为市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四、县区积极主动,综合改革出实招。
我市11县区和经济开发区都分别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一是调整领导小组,增加成员部门。各县区都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增强统筹协调能力,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二是明确考核奖惩,量化考核依据。**、***、**实行乡镇、部门末尾排名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数据不实、领导不力,在各级抽查检查中出现重大问题且考核排名最后的,予以“一票否决”,乡镇、部门领导三年不能提拔,单位不得评为先进集体,个人不得评为优秀;**、**、**、**等县把县级部门人口计生工作责任书明细化,依据各自职责定任务,加大了部门考核力度;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增进民本意识。**、**、**等县区出台并实施了为独生子女户办理养老保险政策;**、**、**、等县区为技术服务机构充实了专业技术人员;11县区和经济开发区都已将计划生育中心户长报酬纳入财政预算,**、**等县已提高到每月50元;四是巩固基层基础,织牢网底。全市234个乡镇计生办都保证了1至2名公务员,***、**、**等县明确了计生办为乡镇内设机构,定位副科级,计生办主任由副乡镇长担任,设专职副主任。全市共编印下发了《*市村级人口计生手册》《**市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工作手册》、《**、市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手册》三册4万份,规范了村级组织
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方法、责任要求、奖惩措施。五是积极争创信息化建设项目县。11个县区建立了人口计生信息网站和网络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乡互联互通。继*、**创建信息化项目县之后,**、**两县今年正在积极主动争创。
自我市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的推行,使我市人口计生质量指标大幅提升,2009年新出生28849人,出生率为8.22‰,同比增长0.16‰;自然增长率为1.79‰,同比增长0.17‰。计划生育率为97.94%,重点对象“三查”率为99.0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继续保持在正常范围。
我们汉中的综合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咸阳等市还有差距,我们会按这次会议精神和要求,加倍努力,再鼓干劲,迎头赶上。我们坚信在省人口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沿着既定方针,一定能够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中创出经验,为我市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深圳市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深圳市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区)
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省和市《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推动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009]33号)和广东省《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粤人口计生委{2010}15号)的要求,加快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步伐,按照国家、省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创建社会主义示范市总体部署,我市将在全市各区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一条道路”、推进“两大统筹”、强化“三个注重”、促进“四个转变”的总体思路,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由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综合治理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二)主要目标。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参谋、各方联动、群众认可”的基本要求,构建与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适应的统筹解决深圳人口问题的新的体制机制,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与环境,完善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2010年开始,争取每年有2-3个区建成不同类型的省级示范区(与我市大部制改革同步),到“十二五”中后期,深圳各区都达到省级示范区,深圳市成为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
(三)基本原则。坚持分类指导。遵循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特区内外区域人口结构特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突出特色,形成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改革工作示范体系。坚持协调推进。注重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区、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加强人口计生民生政策与相关公共政策的衔接,不断增强统筹推进综合改革的合力。
坚持动态管理。设置示范目标,建立评估体系,规范创建标准,科学运用考评结果,保持适当的示范区比例,充分体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动态优化。
坚持创新发展。鼓励基层率先发展,激励后进转化,推动整体提升,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探索体制机制建设的内在规律,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二、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主要任务(或达到的效果)
(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正确处理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政策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关系,坚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同利益导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以宣
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两无”活动。
(二)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健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力争为育龄夫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广泛开展人口文化建设,努力倡导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优生优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发挥机构与资源整合优势,打击“两非”,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实行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让关爱女孩成为一种文化,改善女孩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四)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按照国家有关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等要求,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保护其合法权益,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国家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的大制度下,发挥各区优势,力所能及地发展老龄产业,完善社会化服务制度,与民政等相关部门一起探索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等办法,尽力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主要内容
(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探索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人口统筹协调体制,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形成人口规划、调控、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健全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动力体系和科学考评体系,落实人口计生“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权”,对人口管理“1+5”文件实施情况全面开展绩效评估、系统分析、调整优化;全面推广居住证制度,构建统一的人口信息监测平台;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人的发展领域的投入,重点加强对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的投入。以政策的、法律、教育的手段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环境。(由陈图深同志牵头,监考处负责,秘书处、法规处、规财处、流管处配合)
(二)公共服务示范。以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强规范管理和运作,探索和创新运转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构建日趋完善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技术服务和宣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温馨的服务氛围,让育龄群众足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计生服务。全面推进优质服务提质提速,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整合卫生计生技术服务资源,依托社区面向家庭,以群体预防为主要目标,以项目运作的形式,制定并组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整体推进,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刘萍、罗乐宣牵头,宣教处、妇社处负责)
(三)利益导向示范。落实独生子女保健费和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建立健全节育奖,推广出生缺陷干预筛查,试点推行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探索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保障,构建以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为主体的利益导向机制,让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宣传和推广免费婚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探索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利益共享”机制,扩大受益面,提高受惠度,形成以关注和改善民生为核心,部门协调为基础,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多措并举的人口计生利益共享机制。(刘萍、孙美华牵头,法规处、监管考核处负责、流管处和宣教处配合)
(四)依法行政示范。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加快人口计生工作依法行政新机制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及配套建设,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重点探索新途径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上门难等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统一、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出台各项便民维权的服务措施,推广独生子女家庭优先办证的绿色窗口,保证群众办证办事公平、公开、便捷,切实维护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政务公开和信息公示,拓宽外部监督渠道,保证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做到奖惩分明,责任到位,合法合理。(孙美华、刘萍牵头,法规处、监管考核处负责、流管处和宣教处配合)
(五)宣传教育示范。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拓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使人口计生基本国策深入人心,生殖健康知识在群众中更加普及,婚育新风尚的树立更加牢固,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刘萍牵头,宣教处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六)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示范。构建“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新机制。树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观念,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协调配合,针对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与流出地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协议书”等方式,在坚持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服务管理原则基础上,加强合作、协调、监管,逐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区域联手、联动、联合、联谊、联通,形成合作多赢的长效机制,解决制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步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计生服务均衡化,除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流动人口在孕、产和日常生活中能和户籍人口一样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将“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的重点放在流动人口上,从经济扶助、精神慰藉、舆论支持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人群给予关怀和帮助。(孙美华牵头,流管处负责,计生协会等相关单位配合)
(七)职业化建设示范。构建职业化队伍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为人口计生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制定人口计生人才体系建设规划,把好用人入口关,加强在岗培训。以能力建设为重点,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切实打造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素质高、技术精、服务好的干部队伍;完善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计生社工进社区工作。(陈育民牵头,人事处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八)民主管理示范。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诚信计生”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群众自治工作机制,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革。(刘萍牵头,计生协会负责,监考处等相关单位配合)
各区要结合实际,避免在困难重重情况下,全面出击,难以突破或抓不住重点成效难显,可选准1-2个方向为突破口,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刀刃上,力争有所突破,并以此为龙头,以点带面,推动整体人口计生工作上上水平,抓好典型示范,为全市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活动奠定基础。
四、创建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江捍平任组长,陈图深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委领导任副组长,罗晓琼、王鹏飞、王延平、陈广钦、张英姬、李红联、张文峰、叶江霞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萍任主任,李红联任副主任,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参加。各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强部门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职责,不断强化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共同推动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
(三)发挥体制优势。着眼机构改革后人口计生与卫生部门的整合,发挥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全市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资源,在婚检、孕检、妇幼保健、出生缺陷筛查、药具发放、健康教育、人员培训、信息沟通等各方面,加大协调合作力度,齐心协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四)狠抓能力建设。下大力抓好人口计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区提供人才保障。在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先进地区和单位的经验,适时组织学习考察,借鉴好的做法,便于创建活动少走弯路,提高创建工作的成效。
(五)创新考核方式。改革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机制,强化综合治理,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估方法,探索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从今年开始,逐步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努力为基层创造相对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便于基层集中精力为群众做好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工作。对通过省、市综合改革示范区检查验收的单位,当年市对该区免于考核,该区各街道第二年的考核委托该区自评。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共资源统筹规划的原则基础上,以“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信息网,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扩大信息化应用领域,提高基层信息系统应用效能,逐步实现信息建设与业务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五、创建活动的主要安排
(一)组织指导。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国家、省的要求,结合深圳实际,制定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拟定创建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开展检查指导,做好创建的各项保障,并适时邀请国家、省相关部门及专家来开展调研、培训和指导,把握创建活动的方向,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提高创建成效。
(二)开展培训。组织参加国家、省组织的综合改革示范创建活动培训班,适时组织各区进行创建培训、专家点评、路径指导,推广创建活动典型示范文本。
(三)评估交流。总结评估创建活动效果,适时组织召开理论创新和经验交流会,筛选推荐创新经验,参加省和国家经验交流。大力组织对创建活动好的经验做法的宣传报道和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单位、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具体安排。
2010年1-3月 市区调研,草拟方案;
2010年4-5月出台我市实施方案,组织赴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学习考察;
2010年6-8月确立重点,搞好试点;
2010年9-10月 各区报创建方案;
2010年11-12月经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审核通过后,推荐申报省综合改革示范区。
2011年1-3月修订计划;
2011年4-5月组织培训和交流;
2011年6-8月落实各项任务;
2011年9-10月 组织全市创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评审评估活动;
2011年11-12月 总结,迎接全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检查,争取全市有2个区达到省示范区。2012-2014年按创建步骤指导各区抓落实,争取每年全市有2个区创建成功。
2015年申报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邀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领导检查指导和评估。
六、创建活动的申报审核
(一)申报。拟创建区制定示范文本,填写综合改革示范区申请书,提出创建申请。
(二)初评和推荐。从2011年-2015年,由市创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提出初步审核意见,报省人口计生委。
(三)接受检查验收。接受省人口计生委的书面审查和实地评估。
(四)奖罚。对获得省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单位,由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及年终奖励,组织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对不达标的示范单位,取消“示范”称号。
六、创建活动的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创建活动事关人口和计划生育长远发展的大局,各区要充分运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措施。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注重实效,确保创建活动的正确方向。
(二)紧密结合实际。在创建活动中,各区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推进的同时,选择一个或几个方向为突破口,并以此为龙头,相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在某些方面有突破,形成龙头带动和示范效应,带动全局工作。要力戒好大喜功、追求全面开花的思想,避免有限的财力花不到刀刃上。各区如有本方案未提及的示范创新项目,又觉得有创新示范价值,也可以大胆探索,积极申报。
(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区要切实把创建活动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协调相关部门职责履行,有分工、有合作,形成开展创建示范区活动、进一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整体工作格局。
(四)注重统筹兼顾。在创建活动中,要处理好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抓住工作重点,统筹协调,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和创建工作,积极构建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六个机制”。同时,突出各区工作和区域特色,形成本区区别于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改革示范工作内容,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又好双快发展。
各区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于2010年10月底前报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