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

时间:2019-05-12 20:1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

第一篇: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办〔2006〕1号 【发布日期】2006-02-17 【生效日期】2006-02-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况和2006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穗办〔2006〕1号)

各区、县级市党委,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

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况和2006年工作思路》已经市委同意,现转发给你们。

2005年,市政协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主题,履行职能,切实加强履责能力建设,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市委对市政协2005年的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推动广州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全市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进一步学习领会贯彻《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中发〔2005〕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穗字〔2005〕12号)精神,积极配合和支持各级政协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扎实推进我市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更加好的政治环境。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二○○六年二月十七日

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况和2006年工作思路

一、2005年主要工作情况

2005年,政协第十届广州市委员会及其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共广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履责能力建设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主题,履行职能,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全面履行职能,积极围绕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发挥自身作用。为充分履行和发挥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市政协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和十届十六、十七次常委会议先后就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法院工作报告、市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问题、组织协商议政,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议》、《关于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建议》3个常委会议建议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研处。张广宁市长对《关于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建议》作了批示,要求市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具体研究建议案中提出的5点建议,并在修编《2006-2010年广州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改善和整治实施建议》时充分采纳。张市长还亲自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审议经修编过的《实施建议》,决定在全面征求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意见后审定实施;其中组建交通协管员队伍、增加路边停车泊位、逐步完善绿波协调交通规则等措施已实施。《中共广州市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吸收了建议案中一些改善交通的建议。市委办公厅、市维稳及综治办把《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议》转发给区、县级市党委、政府及市有关部门研处,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建议》,拟制定广州市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条例》。《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对于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等有关部门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全体会议、常委会议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就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科技企业发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旅游经济、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展了12项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和专项建议。其中,由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牵头承担的“广州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及对策研究”课题项目,其研究成果受到科教界的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了重要批示。

进一步加强政协提案工作,全年共征集提案546件,立案442件,转作意见的104件。市政府对政协提案很重视,“两会”结束后,马上召开交办会议,及时布置办理工作并始终抓紧督办。各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抓好落实。市政府在制订、完善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工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和收费制度、节约用水制度,建立防治珠江水污染协调机制,健全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预警机制等过程中,吸收和采纳了《关于加大对珠江水污染防治力度,保证广州供水安全的建议》等一组两件提案的意见和建议,使防治珠江水污染、保证广州供水安全有了制度机制的保障。海珠区政府根据《制定〈广州市果树生态区保护条例〉,依法保护广州“南肺”》等一组两件提案的意见,提出采取了制定长远保护和规划控制目标、对土地实行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依靠新型工业化解决保护区内“城中村”改造和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加大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改善果树的生产条件、给予果树保护区的农民一定补助等措施,切实保护辖区内的万亩果林。市旅游局、市规划局和市编办等单位按照《关于对我市风景资源保护建设利用的建议》等一组5件提案的意见,狠抓优化旅游大环境的工作,大力推进广州国际美食博览中心、广州国际美食园、广州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等建设,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推出了涵盖历史文化、食在广州、生态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多种多样的“广州一日游线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立案的442件提案,在各承、会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底前已全部办复完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作用,绝大多数提案者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一年来,市政协根据全市的中心工作和提案中关注的地铁规划建设及施工、重点寺观教堂保护、中心镇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火车站建设、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委员专题视察19次,参加视察的委员达400多人(次),发挥了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

港澳台侨外事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与港澳政协委员以及各界人士的联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和交流活动,着重做好团结港澳青年群体和专业社团的工作,进一步促进穗港澳台经济和文化的合作。组团出访以及接待来访的外国代表团、访问团、考察团和组织2005法国青少年中国文化学习之旅夏令营等活动,活跃了海外联谊工作,密切了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扩大了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先后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雕塑落成剪彩仪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联欢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座谈会和《伟大的胜利・难忘的历史》大型书画展等活动,编辑出版了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文集――《南华烽火》和《广州文史》64期、65期。整理库存文史资料900多万字。

此外,协助省政协承办了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系统工作座谈会、全省地级以上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会议;协助或承担了全国政协、省政协在广州开展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汽车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情况”、“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等10项专题调研活动;接待和安排了全国政协、省政协在穗的9次视察和考察活动。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为编制广州市“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影响广州今年一个时期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许多委员围绕广州“十一五”规划制定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会后,各专门委员会把围绕编制“十一五”规划议政建言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各界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了调查研究。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市政协迅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分别举行专题座谈会,帮助常委、委员们全面学习领会、准确掌握《建议》的主要精神。中共广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召开后,又及时召开政协十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学习《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邀请中共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市政协常委会学习会上给常委、委员作关于广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听取张广宁市长关于《建议》有关情况的通报,发动常委和委员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委员,通过专题调研、专题建议和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为编制好我市的“十一五”规划积极献计出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协助党和政府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以“十百千万”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搞好4个农村基层点的帮扶工作,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深入到帮扶点调研,为帮扶点多方筹集资金,支援改善路桥等基础设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前往帮扶点番禺区化龙镇的屈氏大宗祠视察,促成该宗祠的修复工作被列入文物保护计划;医卫界20多名委员携带价值1万多元的药品,前往帮扶点增城市小楼镇进行医疗义诊活动,诊治患者450多人次;政协机关为扶贫点筹集扶贫资金36万元,捐赠书籍1500多册、电脑20台,送药箱150个,为国内贫困山区和海外落实了900多万元的支教助学资金和解决从化市温泉镇宣星村村民饮水问题的15万元用款,引介香港汉荣书局石汉基、石国基先生向广州大学城赠书9464册。

积极开展信息信访工作,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工作。全年共编发《政协简报》27期、《社情民意》专刊36期,向全国政协报送信息95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181条。主要领导和其他领导十分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亲自批阅接访,要求有关部门调查落实,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全年共办理群众来信来电185件次,接待来访群众76人次。

(四)着眼于提高政协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从加强履行职能“三化”建设出发,对《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证的规定》贯彻落实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并召开了专门委员会主任会议、区(县级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此基础上,向全国政协办公厅和中共广州市委呈报了《关于贯彻落实〈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情况的报告》;市政协主席在全国地方政协主席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向全国政协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三化”建设的5条建议。贯彻落实修订后的政协章程,建立健全与政协章程和《全国政协新制定和修订的八项制度》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去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履行政协职能“三化”的需要,结合我市政协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秘书长会议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提案工作条例、委员视察工作条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等8项规章制度。在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主动协助市委,指导、帮助越秀区、荔湾区、南沙区、萝岗区完成了各区政协的调整或组建工作。

(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政协理论研究。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主席会、常委会学习会和委员学习班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广州市委八届五次、六次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先后举办了《宗教事务条例》学习报告会、台海形势报告会、广州“十一五”发展报告会;组织常委考察了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花都汽车城、南沙开发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开拓了委员的视野,为委员了解广州,更好地知情问政、履行职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发动各区、县级市政协围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构建人民政协和谐运行机制”开展理论研讨活动,收到80多篇论文,并召开了理论研讨会进行专题研讨,活跃了全市政协理论研究的气氛。

(六)以提高履责能力建设为主线,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利用在中共党员干部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切实加强中共广州市政协党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建设。针对存在问题,市政协党组明确提出了:“在市委领导下,进一步坚持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改进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组统揽政协工作全局、协调各方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继承和发扬党的统一战线和政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搞好合作共事;切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的领导能力;加大党组对机关建设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机关服务水平”等5项要求,制定了《广州市政协党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强整改的意见》,修定、完善了《中共广州市政协党组会议工作规划》、《中共广州市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联系制度》,为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履行职能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席会议也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市政协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提出了20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成立了市政协机关党组,加强了政协机关党的建设;修订、健全了机关办文办会和人财物管理制度,强化了在职干部的岗位业务培训学习。

着眼于发挥政协常委的重要作用和委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常委会建设和委员队伍建设。市政协十届十六次常委会议对常委和常委会建设提出了“明确定位,提高履责意识;加强学习,提高履责能力;改进会风,提高履责效率”的要求,并认真抓好落实。加强政协委员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学习讲座和学习班等形式,组织全体委员深入学习《宪法》和政协《章程》,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以及经济、管理、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提高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从总体上看,过去的一年,市政协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充分履行和发挥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对照政协《章程》的规定和中共广州市委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履行职能的重点不够突出,集中力量抓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的成效不够显著;工作创新力度不大,有特色、作用大、影响大的“品牌”、“亮点”不多;专题调研不够深,有些调研成果质量不够高;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会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2006年工作思想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十分重要的一年。市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按照中共广州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做好2006年各项工作和“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两大任务,积极建言献策,在“选准题、抓重点、保高质、出„精品‟”上下功夫,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上见成效,为推动广州的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注意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积极参政议政。按照“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想大事、议大事”的要求,选择关系广州“十一五”发展大局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为课题,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特别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出为重点,围绕坚持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抓好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承载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中心镇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有建设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

(二)更加注意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围绕建设活力广州、文化广州、祥和广州和生态广州献计出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党派、团体和界别多,优表性和包容性强的特点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的优势,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支持、服务广州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献计和出力结合起来,在参与中发挥作用。市政协十届四次全会要组织委员紧紧围绕2006年的工作和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议政,认真负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第三季度的常委会议将分别就“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专题议政。组织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中心镇建设、适应WTO过渡期后的新形势推进外经贸发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整合我市科技资源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重大问题的专题调研。对发展汽车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新火车站建设、珠江新城建设、天然气利用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筹备、《宗教事务条例》的实施等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做好提案的征集、交办、催办和跟踪落实工作;发挥政协的整体功能,加强提案办理与视察、专题调研、信息工作的协调配合,加强与提案承办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重点办好“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和民主党派提案,发挥提案尤其是重点提案更大的作用。

(三)更加注意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进一步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和凝聚力量的工作。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普遍关心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准确地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各界群众的工作。在委员中开展每人每年至少提出一条建议,反映一条信息的活动;改进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期间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坚持市政协领导定期走访委员、约访委员、听取委员意见制度,紧紧依靠委员队伍的主体力量,充分调动各专门委员会、民主党派、工商联、区(县级市)政协和广大信息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和反映社情民意,有针对性地做好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工作。开展在社区中设立政协委员信箱的试点工作,依靠委员及时掌握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妥善解决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四)更加注意强化政协固有的政治属性,进一步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创造更好的条件。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中发〔2005〕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穗字〔2005〕12号),进一步完善、规范市政协的多党合作,不断优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的环境。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开好一年一度的市政协与市各民主党派主要领导参加的参政议政座谈会的新举措,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坚持每年由市政协主席带队拜访市民主党派机关的制度;坚持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开展议政、监督和专题调研等活动,不断创新合作的形式和方法,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效。

(五)更加注意拓展海外联谊和对外交往,进一步发挥为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的作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注重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港澳委员的作用,团结广大爱国爱港爱澳人士,密切与港澳社团和各界人士的联系,做好争取人心的工作,共同努力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穗港澳三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台湾各界人士、团体以及在穗台商的联系和交往,促进穗台民间交流合作,多做争取台湾民众的工作,多做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工作;加强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联系,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有计划组织出国考察,开展人民外交活动,以及接待好国外有关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来访。拓展海外联谊和对外交往,大力宣传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美好前景,宣传广州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优良城市环境以及各种配套政策和措施,让世界多了解广州;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商来穗投资创业、捐资助学做好引介、服务工作。

(六)更加注意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协工作水平。不断完善党组、中心组、常委会学习会和委员短期培训等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改进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进一步加强政协党组、领导班子和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常委会建设和委员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广州市委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水平。发挥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的作用,加强与全国政协和各兄弟市政协理论研究部门以及我市其他研究机构的协作,力争在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按照全国政协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政协库存珍贵史料的整理,编辑、出版12册、380万字的《广州市库存史料选编》和10册、180万字的《广州政协史料精选》,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作用。加强对萝岗、南沙两个新区政协工作的指导,加强与区、县级市政协的联系、合作,促进全市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做好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和选拔、任用、交流工作,不断提高政协机关人员的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转发《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办〔2006〕18号 【发布日期】2006-09-03 【生效日期】2006-09-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转发《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穗办〔2006〕18号)

各区、县级市党委,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

《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已经市委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二○○六年九月三日

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推动我市社区各项事业上新台阶,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4〕25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粤发〔2005〕19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工作网络,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已成为新形势下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共建意识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下岗职工、离退休和流动党员的管理相对薄弱;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与社区建设新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社区党建经费投入不足,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未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开创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大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党建各项工作,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社区党的建设为龙头,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点,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创新社区党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基层工作的覆盖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创建“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推进我市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是:社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力争到2008年,实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35岁左右的占3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到2011年,实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成员35岁左右的占5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5%,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明显加强,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明显改进,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社区党组织基本上达到“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要求。

(三)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循序渐进、全面覆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二是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社区党组织要积极寻求社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协调组织社区各单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相配合、齐抓共管。三是注重实效、开拓创新。以办实事、求实效为原则,积极探索与现代城市管理相配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

三、扩大社区党建工作覆盖面,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广泛开展“双联双建、双争双促”活动。双联,就是市、区、街道三级联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建;双建,就是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实行“一居一支部(总支、党委)”,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双争,就是党员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服务居民群众的带头人;双促,就是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工作机制,促使党员与居民群众感情和谐交融、党员与责任义务和谐相称。以“双联双建、双争双促”为载体,把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永葆党员先进性作为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全面推进社区党的建设。

(一)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社区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区组织的双向联系制度,完善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和党建工作联系制度,做好社区内非公有制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消除社区党建工作“空白点”。对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要及时建立党组织;对有党员,但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暂时无法建立独立党组织的,要建立党建工作联络制度或先行组建工会,然后创造条件尽快建立起党组织。

根据城镇区划调整的情况和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合理调整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其他无主管单位的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对村改居的新建社区的党组织,要按照有利于党的建设、有利于城市管理、有利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同步进行调整,明确其职责和任务。

(二)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由社区(街道)党组织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党组织参加的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社区党组织要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各单位要增强共建意识,采取联建、共建、参建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在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中自觉接受社区(街道)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努力构建“党建联抓,共筑坚强堡垒;治安联防,共保一方平安;卫生联营,共创美好家园;服务联手,共筑民心工程;教育联办,共育时代新人”的工作新局面。要广泛开展“关爱党员,增强党性”活动,帮助下岗失业党员和困难党员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三)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干部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新机制,教育广大社区党员干部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服务居民群众的带头人。完善和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建立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建设的有效方式和活动载体,将社区党组织的评议意见纳入在职党员民主评议的内容中去,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服务的积极性。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社区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落实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措施,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不断扩大社区党的群众基础。认真做好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临时支部、党员联络站等形式,利用直管、代管、协管的方法,把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以及人户分离党员纳入到党员教育管理网络,明确政治责任,强化党性观念,加强教育管理。

(四)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社区党组织必须抓住服务群众,便民利民这个重点,把那些“政府不好管、企业管不好、群众管不了”的公共事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服务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工作,落实社区治安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类服务中心,方便群众生活,创造优美环境,促进邻里和睦,构建社区亲情。大力推动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

四、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在实现“一居一支部(总支、党委)”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和社区党员的情况,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社区党组织要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拓宽工作领域,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居委会成员中的党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经过民主选举担任居委会主任,增强社区党组织整合、协调各方的能力。专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按照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工作福利标准,享受同等待遇。凡设置党委(总支)的社区,应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专门从事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居委会依法充分行使职权,推进居民自治;支持和保证社区各类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把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按照规定配备、招录社区工作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招录共产党员。每条街道可配备2名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员。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参照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标准确定,经费由市财政核拨。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录用、管理和考核办法,由各区、县级市制定,报市委组织部批准后实施。要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拓宽社区党建工作者的政治出路,对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或公务员录用条件的,可通过竞争上岗、公务员定向招考等办法,吸收到公务员队伍中。

(二)明确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辖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深化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领导、支持和推进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依法履行职责;按照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做好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及其所辖单位专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完善面向社区群众的各项服务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育形成和睦相助、友爱谅解宽容的人际关系,促进辖区的和谐稳定。

(三)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制度建设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党务居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社区党建工作汇报交流等各项社区党建工作制度,保证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对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其在社区各项建设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四)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总结和运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围绕“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这个主题,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志愿者服务队”、“结对共建”等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鼓励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社区共产党员要在互助共建中带头学习理论,宣传一方群众;带头义务执勤,维护一方平安;带头美化环境,保持一方洁净;带头建言献策,促进一方和谐;带头移风易俗,创建一方文明;带头扶贫帮困,热心一方公益,使广大党员在“八小时”之内当先锋、“八小时”之外做模范。充分利用覆盖全市社区党组织的党员电化教育阵地和各级电视网,大力宣传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典型。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认真落实社区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要明确职责,区(县级市)党委书记是社区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直接责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做到党建工作与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工作目标同

一、工作同向、考核同步,把社区党建工作融入社区建设之中,建立党员责任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建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等制度,确保社区党建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

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每人确定一个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各区、县级市的领导也要参照市的做法,建立自己的联系点。

(二)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分类指导。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党建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要实行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对基础条件好的,实行全面推进,注重规范和和提高,着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实施长效管理;对存在困难和问题较多的社区,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内容,因地制宜,夯实基础,稳步健康地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三)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督查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制定工作指导计划,定期对社区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出色的社区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三是建立保障机制,加大投入,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广州市政协办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文〔2007〕21号 【发布日期】2007-07-25 【生效日期】2007-07-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广州市政协办公厅关于办理政协提案的意见》的通知

(穗文〔2007〕21号)

各区、县级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局以上单位:

《广州市政协办公厅关于办理政协提案的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广州市政协办公厅关于办理政协提案的意见

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条重要渠道。长期以来,我市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提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快我市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政协提案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的规定,现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提案承办单位要从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高度,从扎实推进我市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构建和谐广州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领导,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安排,提上重要位置。要有领导分管提案办理工作,明确提案办理第一责任人,建立、完善办理工作制度,对负责办理的提案要定期研究、及时协调,确保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做到程序规范、责任明确。要加强承办工作队伍建设,做好人员调配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并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工作考核内容。政府每年在政协常委会议上通报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

二、完善制度,明确要求

(一)交办。属党委系统部门主办的提案,由市委办公厅统一接办后分送各主办、会办单位办理;属政府系统部门主办的提案,由市政府办公厅统一接办后分送各主办、会办单位办理;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市政协有关部门、市法院、市检察院及有关人民团体承办的提案,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直接送交办理单位。承办单位收到提案后,要逐件清点、核对、签收,如发现不属于本单位办理或者需要调整会办单位的提案,应当在收到提案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交办部门提出调整意见,不得自行送交其他单位或者积压。

(二)办理期限。政协全会期间提出的提案,承办单位应在收到提案之日起五个月内办复;闭会期间提出的提案,应在收到之日起三个月内办复。不能如期办复的提案,应在期限内书面向提案人作出说明,同时函告提案交办部门和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并在重新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办复。重点提案、民主党派提案以及办理难度大、涉及面广的提案,应在办复前与提案者进行沟通,征询提案者意见。

(三)分办和会办。属党委、政府系统部门分别办理的提案,由承办单位分别答复提案者。属主办和会办单位共同办理的提案,会办单位应自接办之日起两个月之内将会办意见函告主办单位,主办单位要积极与会办单位沟通、协商,做好意见汇总工作并及时答复提案者。主办单位和会办单位意见不一致的,要协商一致后再答复提案者。

(四)办理要求。提案办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提案提出的应解决且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尽快解决;因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应制订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应明确作出答复;不予采纳的,要说明情况和原因。

(五)督办。提案督办可由提案委员会、承办单位、提案者相配合,采取现场视察、协商座谈、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同时注意吸收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参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要做好承办单位与提案者之间沟通、联系工作,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六)复文要求。

1.答复提案要观点明确、针对性强。答复内容和办理意见有保密要求的,应当按涉密文件的规定进行标注。

2.提案复文按统一格式行文,注明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并加盖公章。

3.根据提案办复情况在复文的右上角作出不同标记;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用“A”标明;提案所提问题列入计划解决的,用“B”标明;提案所提问题列入规划,将逐步解决的,用“C”标明;提案所提问因条件限制或其它原因无法解决,或者留作参考,用“D”标明。

4.委员联名的提案,办理复文由承办单位寄送所有提案人,同时将《广州市政协提案办复情况意见征询表》(以下简称《意见征询表》)寄送第一提案人;党派、人民团体、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提案,办理复文由承办单位连同《意见征询表》寄送提案单位;界别、小组或者联组的提案,办理复文连同《意见征询表》寄送召集人。《意见征询表》按一式两份寄送。

5.党委系统各部门承办的提案,办理复文抄送市委办公厅2份;政府系统各部门承办的提案,办理复文抄送市政府办公厅2份。所有复文均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5份、会办单位1份。会办单位的办理意见在函告主办单位的同时,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同时,主办单位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在政协网上提交办理复文,或将办理复文电子软盘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

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对市政协主席会议督办的重点提案和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的提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应根据其内容分别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阅示,并根据领导批示交承办单位重点办理,同时做好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每年主办5件以上提案的承办单位,应当选取部分有情况、有分析、建议可行的作为本单位的重点提案,并函告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及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承办重点提案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办理,制定具体办理工作计划,明确办理要求和预期达到的办理效果,可采取召开协商座谈会、实地考察、专题调研、走访等方式,推进提案办理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四、加强联系,增进沟通

(一)各有关承办单位应协同市政协有关部门举办不同形式的“知情问政”座谈会,主动向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政协专门委员会通报政务信息,不断扩大委员知情渠道,支持政协履行职责。

(二)各有关承办单位在办理提案时,要密切与提案者的联系和沟通,认真倾听提案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列入重点办理和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提案,以及涉及“老大难”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提案,应当面沟通,争取增进理解、达成共识。

(三)提案者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承办单位要认真研究,作进一步的办理和答复。提案答复后,如情况变化,原承诺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兑现或需延期落实的,承办单位应主动函告提案者,说明原因,同时抄送交办提案的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及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五、认真总结,推进工作

(一)提案办复后,承办单位应及时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总结。每年承办10件以上提案的单位,应在全部办复后于当年10月底前作出书面总结,寄送给政协提案委员会。承办单位属党委系统的,应同时抄送市委办公厅;属政府系统的,应同时抄送市政府办公厅。承办单位可根据各自情况,结合办理工作总结,对认真办理提案的所属部门和经办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承办单位在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总结的同时,要做好当年优秀提案的推荐工作。优秀提案推荐表随同办理工作总结一并送政协提案委员会。做秀提案的标准是:

1.提案内容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2.提案符合“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事实客观、内容充实、表述清楚、分析透彻、建议具体、可操作性强,是同类提案中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提案被党委、政府采纳,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具有前瞻性,对长远规划、宏观决策有重要参考评价。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州市政协机关接待工作规定

广州市政协机关接待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管理,进一步促进机关接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办公厅行政处负责机关的接待工作。

第三条 ;接待工作的任务。

(一)全国各级政协机关来穗参观、考察学习人员的接待。

(二)协助本会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接待广州市政协港澳地区委员及与本会有密切联系的海外友人。

(三)本会机关办公厅以上领导交办的各项接待任务。

(四)负责本会重大会议、活动的有关接待工作。

第四条 ;接待方案的内容。

(一)明确来访的单位名称、级别、人员、职务、领队、来穗、离穗时间和住穗地点。

(二)明确来访的性质、考察的主要内容、在穗活动的主要事项和要求。

(三)明确要求协助工作的有关部门及工作事项。

(四)明确参观、座谈、宴请和一般接待用餐等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和费用标准。

第五条 ;接待方案的审批。

(一)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政协由正、副主席领队来穗考察、参观,由行政处提出接待方案,按办公厅分管领导、秘书长、分管副主席、主席的程序逐级呈报审批。

(二)地级政协由正、副主席领队来穗考察、参观的,由行政处提出接待方案报办公厅分管领导、秘书长审批,报告分管副主席、主席。

(三)区、县级政协由正、副主席率队来穗考察、参观的,由行政处提出接待方案,报办公厅分管领导审批。

(四)地级市以下(含地级市)政协干部来穗考察、参观的,由行政处安排接待,同时报告办公厅分管领导。

(五)接待少数民族地区地级以下单位政协领导和机关来穗考察、参观时,如有特殊情况,以个案方式另报处理。

(六)需要市政协或办公厅接待的港澳台侨知名人士及海外友人,由主办部门提出方案,报办公厅分管领导、秘书长审批,报告分管副主席、主席。

第六条 ;接待工作的分工。

(一)除特殊接待任务外,由行政处负责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接待工作。

(二)出席、陪同的市政协领导、秘书长、办公厅领导的落实工作,由办公厅秘书处负责。

(三)接送、食宿、考察和参观的工作,由行政处负责,必要时请有关处室协助。

(四)介绍情况,安排考察、参观工作,由有关的各专门委员会办公室或办公厅有关处室负责联系、落实。

(五)特殊接待任务,按秘书长、副主席、主席批示办理。

第七条 ;宴请安排和审批。

一、参加宴请的人员:

(一)副省级或副省级以下政协由主席或副主席率队的,按职级对等原则,分别安排本会主席或一位副主席、秘书长、一位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出面宴请一次,并视情况安排有关专门委员会领导参加。

(二)地级市政协由副主席以上领导率队的,安排本会一位副主席和秘书长或一位副秘书长出面宴请一次。有对方专门委员会领导的,视情况安排本会有关专门委员会领导参加。

(三)地级以上(含地级)政协由办公厅(室)领导率队的,由办公厅领导出面宴请一次。

(四)区、县级政协由正、副主席带队来穗的,由办公厅领导出面宴请一次。

(五)区、县级政协无正、副主席带队的人员来穗,由行政处视情况接待。

(六)办公厅、各专门委员会领导有确因特殊需要接待的客人,由办公厅、各专门委员会主要领导批准,由行政处安排并知会办公厅分管领导,有关办公厅或专委会领导参加。

二、宴请的标准:

(一)宴请副省级以上领导的标准为每人200—300元/餐(不含酒水,下同)。

(二)宴请港澳台侨知名人士和厅、地级领导的标准为每人150—200元/餐。

(三)宴请区、县级政协机关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标准为每人l00元/餐,也可视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标准。

(四)有特殊情况的宴请标准经有关领导审批可适当提高。

(五)用餐应填《接待审批表》,经办公厅领导、各专委会主任审批交行政处安排用餐。

三、宴请的地点:

(一)宴请副省级以上领导和其他重要客人(含港澳台侨知名人士),宴请地点根据领导要求确定。

(二)一般宴请安排在本会机关饭堂或客人住地附近的中档次定点酒家。

第八条 ;根据本会车辆能力安排接待用车,只限于市内使用。无特殊情况,事前须经行政处负责人批准。超出厂州市范围的接待用车,须经办公厅分管领导或秘书长批准。

第九条 ;考察、参观的安排。

(一)一般情况下,安排考察、参观的地点均应在市内,景点门票费用视情况报批。

(二)来访单位要求到区、县级市考察、参观的,一般先与该区、县级市政协联系,取得支持配合。费用如由本会负责,应事先在接待方案中列明,按领导批示执行。

(三)来访单位因工作需要使用长途电话或传真机,应尽可能提供帮助。

第十条 ;住宿安排。

(一)客人住宿原则上费用自理。接待人员在客人入住前,要根据客人提出的住宿标准协助安排相应等级的酒店(宾馆)。

(二)个别副省级以上领导和重要客人(含港澳台侨重要的知名人士)的住宿费,报秘书长审批。

第五篇: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纪委、市委组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办〔2006〕13号 【发布日期】2006-06-26 【生效日期】2006-06-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监察局关于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穗办〔2006〕13号)

市直局以上单位: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监察局关于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施,认真贯彻执行。

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监督检查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这项改革,保证派驻机构和统一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监察局

关于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

(2006年5月30日)

根据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纪律检查机关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关于对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4〕12号)精神及省对派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体制。通过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及授权管理单位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进一步促进市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1.改革领导体制。在市直有关单位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将市直有关单位纪检组、纪工委、监察室改为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设立纪委的单位,派驻机构与纪委合署办公。

派驻机构由市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

2.创新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察局授权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所属系统及授权管理单位(以下简称驻在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实施管理和监督。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履行《党章》、《行政监察法》赋予的纪检、监察两种职能。

3.强化监督职能。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能,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4.确保工作成效。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后,驻在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应切实得到加强。

二、首批派驻范围

第一批先在下述11个单位实行派驻: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市政园林局、市规划局、市工商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三、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

(一)派驻机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1.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监督检查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情况。

2.监督检查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

3.经批准,初步核实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参与调查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调查处理驻在部门其他 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

4.协助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组织协调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召开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批示,部署工作,交流经验,协调解决开展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5.受理对驻在部门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查、控告及党员、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处分的申诉。

6.承办市纪委监察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对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的工作关系是:

派驻机构实施监督和查办案件工作直接受市纪委监察局领导,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直接向市纪委监察局请示、报告。

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对本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按照规定职责予以协助、配合,有关情况及时与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沟通。

为便于派驻机构履行职责,设立党委、纪委的单位,派驻纪检组组长兼任驻在部门纪委书记,担任驻在部门党委委员,参加党代会选举;设立党组、纪检组或党工委、纪工委的单位,派驻纪检组(纪工分)组长(书记)继续担任驻在部门党委(党工委)成员。派驻纪检组组长参加驻在部门的有关行政领导会议,但一般不参与驻在部门的业务分工。派驻监察室主任列席驻在部门有关行政领导会议。

四、机构编制和干部管理

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后,其机构编制、干部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按以下方式实施:

(一)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市直有关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改为派驻机构后,其人员编制从驻在部门的人员编制划转,领导职数按现有职数配备,由市纪委监察局根据各单位工作需要提出配备方案,经市编办审核,报市编委审批。划转的人员编制作为市纪委监察局的人员编制实行单列,由市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

(二)干部任免和管理。派驻机构的市管干部,其任免、考核、交流和管理等执行市委的有关规定。

派驻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人选由市纪委商市委组织部提名并共同进行考察,由市纪委呈报市委任免。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一般不从驻在部门产生。新提任的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人选从有关单位后备干部和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中提名,交流使用。

派驻纪检组副组长(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人选由市纪委监察局提名并考察,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后,由市纪委监察局任免。

派驻机构其他干部的调整、考察任免由市纪委监察局商有关部门负责办理。

派驻机构干部(不含市管干部)的档案由市纪委监察局管理,驻在部门建立干部档案副本。

(三)干部招考录用。市纪委监察局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做好派驻机构人员的招考录用工作。

(四)教育培训。派驻机构干部的教育培训由市纪委监察局与驻在部门共同负责。驻在部门继续安排派驻机构的干部参加有关培训和出国(境)考察活动。

(五)干部交流。派驻机构干部因工作需要或在同一派驻机构工作时间较长的,应当有计划地进行交流。需要交流的干部,由市纪委监察局提出意见,商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六)考核。派驻机构人员的考核由市纪委监察局负责。派驻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向市纪委述职述廉,其履行职责和廉政勤政的情况,由市纪委商市委组织部考核或考核情况向市委组织部备案。

(七)派驻机构干部的工资关系、党(团)组织关系、群团关系由驻在部门负责管理。派驻机构干部享受驻在部门同职级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并享受纪检监察工作岗位补贴。其工资、福利、补贴、医疗、退休等事宜由驻在部门负责。驻在部门要保障派驻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的办公费用、办案经费和工作条件,包括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工作用车等。

五、加强领导,稳妥推进

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对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单位要切实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序推进,认真实施。

(一)市纪委监察局要加强对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实际困难。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内设各职能机构要适应派驻机构工作和统一管理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改进工作方法,健全业务工作制度,加强对派驻机构的指导和联系。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积极配合。

(二)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要积极支持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支持派驻机构履行职责,自觉主动地接受监督。在政治上要信任,工作上要支持,生活上要关心,为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三)派驻机构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派驻机构要认真处理好统一管理后的相关工作关系,注意与驻在部门搞好协调与沟通,积极探索履行职责的有效方式方法,既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搞好工作衔接,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派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既要主动接受市纪委监察局的监督管理,又要自觉接受驻在部门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监督。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做好派驻机构统一管理的各项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协党组《广州市政协2005年工作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