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时间:2019-05-12 20: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一篇: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孙智昕

(食工1401 学号:0611140119)

摘要: 在我国,水产加工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与对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密切关系。由于加工能力较弱,以及质量意识的淡薄和基础研究薄弱,使得其产品附加值低,商品深加工品种少,出口创汇少。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需求的改变,水产加工企业必须把提高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加以保障,同时发展营养保健、方便快捷的食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业 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S 我国是渔业大国,近几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在4500万吨左右,全社会渔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水产品不仅能提供人类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而且营养及功能成分均十分突出.水产食品具有高蛋白,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和保健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呈味物质如:肌肽、鹅肌肽、氧化三甲胺、甜菜碱、游离氨基酸、肌酐酸牛磺酸、琥珀酸等,从而构成了水产食品特有的风味,令消费者喜爱,而且,水产品也是人类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渔业隹产获得丁持续稳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攀升。200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4278.99万t,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鞋的30 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061.28万l,淡水养殖1516.93万t。随着渔业产业的长足进腱,水产品加工业同样也有_广长足的进步。水产加工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将伴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而不断扩大,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据FAO(联合国粮农织织)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品的75%左右是经过加工后销售的。水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腌制品、干制品、熏制品,槽制品等就是古代最常用的加工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水产冷冻品、腌干制品、罐头制品、调味制品、鱼糜制品、鱼粉、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鲜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工艺品等十几个行业门类.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水产品加工总量从415万t增长到651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20.9%所谓“一业兴,百业旺”。水产加工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水产品养殖中常规品种的销路,部分地解决了城镇下岗富余人员的就业出路,增加了国家税收。而且,在淡水水产品生产相对过剩。

水产品滞销情况下,水产加工业被认为是朝阳产业,它通过资金、技术、市场的组合运作,促进渔业生产从原料的初级生产向工业制品转化,又通过不断创新,使产业真正体现水产品加工业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特点。因此,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对渔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1 我国水产加工业的现状

1.1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水产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加工能力不高,有的企业仍然是依靠手工操作,冷冻卫生设备差,这些先天性的不足,必然导致其产品加工率低,致使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调查还显示: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淡水水产品高精深会逐步纳入HAccP体系,实现国际接轨,安全健康的水产加工品将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生产无污染的安全食品将是今后水产加工业的一大商机。

1.2水产品加工行业已成多元化发展态,从加工品种结构看,目前我国形成的水产品加工工业有如下几个方面。

1.2.1烤鳗加工业 自1982年我国引进日本烤鳗设备,到1996年已发展到50多家烤鳗厂,年产量达3.52万t,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产量的50%,其中,85%到90%的产品出口日本。2000年,我国烤鳗出口量近7万t,出口额 7.5亿美元,出口创汇额长期位居水产品第一位。由于烤鳗加工业利润较高,今年来国内烤鳗厂发展较多,导致企业间竞相压价,竞争激烈而利润滑坡,造成该领域增产减收的被动局面。

1.2.2冷冻鱼、虾加工业 2002年我国鱼类总产量2371万t(其中海产鱼类1020.5万t),海产虾类71.73万吨。因此,冷冻鱼、虾加工业一直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主体。2002年我国冻鱼及鱼片产品出口为96.2万t,占水产品出口的30%以上;虾类产品出口16万t,占水产品出口总量的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与加工业已有了长足地发展,加工出口量有1998年的473t提高到2002年的3.2万t,增长势头迅猛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摸。

1.2.3鱼粉加工业 鱼粉一直是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品种,2002年我国进口鱼粉95.8万t,堪称世界第一大鱼粉进口国。因此,开发国内一些低值水产品用于鱼粉加工,能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饲料。

1.2.4鱼糜加工业 鱼糜加工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是以手工加工为主,品种单一。自1984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冷冻鱼糜制品生产线后才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002年,我国各类鱼糜制品产量为10.24万t,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且还研发[7]

[5][6][4]

[3]

了一系列新型高档鱼糜制品与冷冻调理食品,如鱼丸、虾丸、鱼香肠、模拟蟹肉、模拟虾肉以及鱼排、海胆黄等冷冻调理食品。

此外,随着相关加工技术的突破,一批海洋药物与保健食品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如河豚素的提取,用于保健和医疗的DHA、EPA、DPA、鲨鱼软骨素、活性多糖和多肽类等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均已实现工业化生产。2 未来水产品行业发展方向 2.1加强新型产品研制与开发

2.1.1合成水产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而天然水产品特别是一些高级海产品的海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水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出以鱼类、海藻等大众水产品为原料,配以适当的调味料且色、香、味俱佳的仿生食品,如鱼翅、虾仁等。同时还要加快低值水产品、小杂鱼的综合开发利用。

2.1.2水产保健食品前嚣广阔 逐渐富裕的人们,越发重视健康长寿,不仅希望饮食能够补充营养,更希望饮食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益寿等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水产品具有广泛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海水鱼的脂肪中舍有高达70%吼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w一3脂肪酸是陆地动植物没有的,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健脑、增强记忆力、视力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预防痴呆和某些癌症等方面有一定功效。此外,水产品中台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和人体功能需要的纤维索,所以,不少水产品也是名贵的滋补品。以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或鱼的内脏经过特殊加工,再配以适当辅料,研制成各种保健品,诸如:鱼鳞食品、鱼眼食品、墨鱼汁食品、鱼油食品等具有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已有包含多烯鱼油在内的保健品几十种,但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此类产品的开发过于单调,基本上限于液体形式的口服保健品,且产品食有效成分差异很大,质量不够稳定,以DHA、EPA为添加剂的产品沿未形成规模生产。而日本已开发出胶囊化D姒、凹A产品,这种产品减少了不饱和脂肪酸与氧气的接触,同时可改善鱼腥昧。鱼籽食品、蟹肉食品、虾仁食品等,因其具有健美功效和富含卵磷脂等物质,符合时尚潮流,丽备受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喜爱,从鱼体中提取的骨胶原是制造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可增进皮肤健康,使皮肤光泽、润滑、有弹性,另外水产品含有微量元素硒、v。、v。等具有延缓衰老、美容作用的成分,这些都将成为市场的亮点[10]

[9]

[8]。

2.1.3方便食品将大受欢迎 随着工业化生产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水产加工品的发展与消费的方便化需求是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可将过去用作动物饮料或废弃的低值水产品、小杂鱼,加工成精制鲜鱼浆,进一步加工成各具风味的鱼卷、鱼糕、鱼丸、鱼饼、鱼肠、鱼片等方便食品,这种食品不仅食用方便,而且能把低值水产品变成高价的营养品,不仅丰富了加工品品种,方便人们居家、旅游食用,而且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11][12]。

2.2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将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各加工企业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新兴食品工程单元, 优化配置, 组成高效率的、经济上合理的生产作业线。一定程度的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 避免直接手工操作造成的对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并积极地引进和使用好各种人才, 同时与各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培养现代知识型人才, 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开发体系, 加强各学科交叉和合作, 形成群体攻关优势。2.3 改变经营理念以提升经营水平

2.3.1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直接摆到了桌面上, 企业由于商标注册等问题而对簿公堂已经不是新闻, 而许多老牌企业正是因为没有及早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而败诉。这样的政治和经济损失,值得各传统食品企业引以为戒。

2.3.2提高质量意识质量是任何一个产品牢固占领市场份额的根本保证。由于水产食品在消费历史上形成的惯性和独特性, 要保证水产食品的品质, 不仅需要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作保证, 还需要在口感、风味等许多主观性较强的质量指标上保证其传统性。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正成为影响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控制。

2.3.3 注重品牌意识传统食品做品牌,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水产食品在考虑品牌优势的时候, 不应该仅仅利用这份无形资产, 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 将这个品牌做得更加深入人心, 才能使传统产品的品牌青春永驻。

2.3.4 强化包装和宣传意识包装不仅仅在于产品的形象、外观, 还包括整个企业的公共关系与社会效应。当然, 包装和宣传必须建立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基础上。

2.3.5 强强联合策略水产食品企业的强强联合, 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水产食品企业之间的联合;二是传统水产品与新型产品的联合;三是民族产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联合。通过这样的联合模式, 必定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拿来主义”, 去芜存精, 实现资源共享, 学习先进经验, 把水产食品产业带上可持续发展的通途。

展望过去,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达到小康。与此同时, 我国水产品加工生产也将持续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一个新的数量。显然, 这一增长形势, 为水产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机遇, 并提出了挑战。因此, 必须抓住机遇, 狠抓水产加工业。加工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培植龙头, 骨干企业, 加快技术进步, 初步建立起以冷冻品加工为主、专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水产加工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创立名牌(品牌), 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同时要引导龙头企业走产业化道路, 以加工为龙头, 实施产、加、销一体化, 贸、工、渔一条龙, 促进水产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参考文献

【1】叶桐封.淡水鱼加工技术【M】.农业出版社,1993 【2】周东.斑点叉尾鮰产业化深加工技术【J】.中国水产,2002.6(70)【3】杜慧.从产业到产业化——关于水产业产业化的思考【J】.北京水产,2002.4(3)【4】沈庭栋.水产加工企业发展思考【J】.北京水产,2002.5(28)【5】候海涛.水产品废弃物质不可忽视【J】.北京水产,2002.5(2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选编——水产品加工管理质量规范【S】

【7】尚德荣.国产鱼粉鱼油与进口产品的质量比较【J】.饲料工业,1999.20(1):38-39 【8】杨华.谷氨酰胺转胺酶在水产品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03(4):47-48 【9】骆宏伟,张金宗.增城市水产品保鲜加工流通现状反问题出路【J】.科学养鱼,2002.(03)【10】晓冉.注重水产品加工业促进渔业持续发展【J】.科学养鱼,2002、(5)【11】张合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J】.中国渔业经济,2002.(5)【12】林洪.新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J】.科学养鱼,2002.(2)

第二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范文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来源: 《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1).-71-72转75 作者:邱玉杰 阅读次数: 73改革开放20a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农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但总体而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普遍落后10-20a,而且90%左右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监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能耗物耗高,产出效益低,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能耗大、排放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的产生与加工装备落后有直接关系。

1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7万多家,产值达4.2万亿元,从业人数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28%,农产品加工业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活力和后劲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仍较低,农产品加工基本上处于低级粗放的初加工阶段,产后处理量不到总产量的20%,加工产值仅为自然农产品产值的38%,造成农产品的大量损耗和资源的浪费。据统计,我国储粮损耗率高达9%,比发达国家高出8个百分点,产后加工损耗率也高达3%-75%,每年储藏与加工过程中约损耗粮食388亿kg;全国年加工面粉量只有6500万t,其中精加工面粉仅占面粉总量的37%;大米精加工能力约为l400t/a,仅占大米生产量的11.7%;年玉米加工能力为2830万t,仅占玉米加工能力的20%;果品和蔬菜的产后损耗率也高达25%。

从农产品加工的品种和类别来看,国内产品种类较少,品种单调。在粮油加工业中,以专用粉为例,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多种,而我国仅有20种左右,炸面包圈粉、速溶面粉、面包屑粉、炸鱼拖粉等品种仍为空白;食用油方面,日本专用油脂多达400多种,而我国仅有几种;果蔬、肉类和乳品加工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从农产品的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贮运、保鲜和加工等环节实现的。美国用于采前田间生产的费用仅为30%,70%的资金都用在采后环节,从而保证了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粮食损耗低于1%,生鲜果品和蔬菜的产后损耗在1.7%~5%之间。70年代以来,世界上经济及技术进步的国家陆续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意大利、荷兰的保鲜规模为60%左右,其他西欧国家的保鲜规模为50%,美国和日本的保鲜规模高达70%左右。发达国家粮食的食品工业转化率在80%以上,果蔬的转化率约为50%。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产后保鲜、加工、贮运等环节都很薄弱,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仅为0.38:l,而美国和日本果品的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例分别为3.7:1和2.2:l。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达70%,加工品在膳食中所占比例也在70%以上,而我国的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只有200%~30%,加工品在膳食中的比例不足30%。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可以反映农产品的增值程度及其对GDP的贡献程度,发达国家的平均比值为2.0:1~40:1,而我国的比值只有0.20:1,这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总体水平落后,尚处于初级加工或粗放加工的水平,处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耗能高的初级阶段,这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增值效应的提高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改期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还很低,存在许多问题。

2.1技术水平和装备落后

由于受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中80%的技术装备处子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水平,15%的技术装备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水平,只有5%的技术装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很多企业(包括生产名优特新产品的企业)仍是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加工方式。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和企业规模小,成企业的能耗和物耗多,产出和效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产品的资源浪费。

2.2农产品加工机械性能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研制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品种、规格和数量上都有较大的增长,但是对区域多样性的农产品来说,加工机械产品的规格还较少,系列化和成套化也较差。另外,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产品的工作性能不高,能耗较大,生产效率较低,一般性产品多,传统产品多,资源性产品多,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机械自动化的研究,与国外有明显的差距。

2.3农产品加工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产前、产中和产后加工的各个环节必须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在该基地上进行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工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具有优良品质并以最低的产后损耗进入消费市场。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缺少储藏、保鲜和加工环节,使农产品在不适宜的条件下长途运输,导致其产后大量损耗和品质下降,附加值也难以提高。

2.4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不足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7%~27%,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30%。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很难得到快速提高。虽然我国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加工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但是大多数研究机构的科研仪器落后,新技术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

2.5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常会产生许多副产品。目前,我国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废物丢掉,这不但浪费了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另外,不少企业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掉,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强治理,在提高农产品利用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维护生态平衡,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3.1提高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如果农产品只作为初级原料来消费,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应积极开展农产品初加工的综合利用研究,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利用稻谷脱壳后的稻壳制碳,并用米糠制油;果蔬榨汁后的残渣经加工可做饲料,果皮可提取香精和色素等。对农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可提高产品的利用价值,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2加强果蔬贮藏与保鲜技术的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的果蔬产品以鲜食消费为主,形式单一。产品的多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水平不高,常造成果蔬的大量损耗。因此,应加强果蔬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加大对果蔬加工技术及其机械装备的研究力度,以减少果蔬的生产损耗和废物的排放。

3.3重视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广泛用于农产品初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很多,主要包括气流和微波粉碎技术、冷冻粉碎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低温和低压工艺、气调保鲜技术、核微孔冷消毒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起步较晚,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尽快将其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业中去。

4结语

加快技术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出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原料基地,强化技术创新,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粮油、果蔬等大宗农产晶加工业的发展始终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大宗农产品加工中存在的转化不足、品种单

一、产品科技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应重点开发粮油、果蔬等主要农产品的关键生产技术与装备,并将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产品加工领域,从而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第三篇:×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错综复杂的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嵊泗县要达到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就是发展。嵊泗县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优势,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水产品加工业,历来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水产加工企业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此,本研究在对全县水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就嵊泗县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提出不成熟的拙见,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

截止2002年底,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共有49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25.5%,拥有总资产28434万元,职工876人,创利301万元。地域分布是:菜园20家(7家停产),嵊山镇17家(8家停产),五龙乡5家,黄龙乡3家,枸杞乡4家,县直属1家。产品主要以冷冻品、小包装水产品、饲料鱼粉、速冻贻贝为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49家企业中,处于停产状态的企业15家,目前正常生产的35家企业中,有集体所有制1家,股份及股份合作制9家,私营独资12家,私营合伙7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有6家。

(一)企业规模、技术、设备情况

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全县有冷藏库36座(见表一),冷藏500吨以上的5家,占14.3%;冷藏200吨的12家,占34.3%;200吨以下的19家,占51.4%。企业的设备大多是以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购置为主,由于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水产品加工流程,缺少先进高科技生产线,缺乏现代加工能力。表一全县水产企业冷藏能力情况表

冷藏能力(吨/次)

500

200

200以下

合计

冷藏库数(座)

219

比例(%)

13.9

33.352.8

(二)企业厂长、经理素质情况

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年龄(见表二):在30—40岁的7名,占20.0%,41—50岁的10名,占28.6%,51岁以上18名,占51.4%;文化程度(见表三):大专及以上的3名,占8.6%,中专及高中的11名,占31.4%,初中的18名,占51.4%,小学3名,占8.6%;职称:有各类技术职称的有15名(中级以下),占42.8%。

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8%,中专及高中的占18.4%,初中的占57.6%,小学的占19.8%,小学以下的占2.4%,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2%。

表二企业厂长、经理年龄结构表

分类

项目

30-40岁

41-50岁

51岁以上

合计

人数(个)

710

5比例(%)

28.6

51.4100

表三企业厂长、经理文化程度表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

中专(高中)

初中

小学

合计

人数(个)

118

5比例(%)

8.6

31.451.4

8.6

(三)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

在嵊泗县水产加工的35家企业中(见表四),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的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11.4%,获得HACCp认证的2家,占企业总数的5.7%。取得国内卫生认证的企业20家,占企业总数的57.2%,取得其他认证的4家,占企业总数的11.4%,有5家企业未取得任何卫生规范认证,占企业总数的14.3%。35家企业中完成各国官方注册的企业7家,占企业总数的20%,(4家企业完成了日本官方注册,2家完成韩国官方注册,1家完成欧盟注册,其中1家企业完成3个官方注册。)

表四水产加工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表

项目

ISO9000

HACCp

国内

卫生认证

其他认证

未取得认证

合计

企业数(个)

4220

453

5比例(%)

11.4

5.7

57.211.4

14.3100

(四)企业运营能力及效益情况

2002年,全县水产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084万元,销售产值30562万元,产销率84.7%,比标准96%少11.3个百分点。35家企业中盈利在5万元以上的10家,微利企业16家,亏损企业9家。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301万元,其中盈利企业创利491万元。整个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仅黄龙鱼品厂就创利26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90万元,亏损面25.7%,亏损率38.7%,户均亏损21万元。从经济类型上看:股份合作制企业亏97万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18万元,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处于优势,除1家企业亏3万元外,其他5家都盈利,且盈利总额为280万元。

表五水产加工企业盈、亏情况表

项目

盈利5万元以上

微利企业

亏损企业

合计

企业数(个)

5比例(%)

28.6

45.7

25.7

二、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

1、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和实施,使舟山海洋捕捞失去了部分传统渔场,部分渔场受到严格限制,而导致捕捞业的生存空间的缩小,从而制约了捕捞渔场的拓展。

2、渔业资源衰减,大量的渔民争抢有限的水产品资源,造成了可开发利用的品种资源减少,突出了“船多鱼少”的矛盾。

3、传统的“靠海吃海”的观念根深蒂固,对转产转业的认识不足。加之财力、物力的制约,很难改变渔民的捕捞作业结构。政府和主管部门,虽然重视渔民的捕捞作业的调整,但受物力、财力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大力度的、有效的、支持捕捞渔民的作业结构调整。

上述原因直接影响嵊泗县的渔业产量,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经济类水产品大幅度下降,经济鱼类收购价格的上升,高昂的收购价加上全县水产加工业多数以粗加工为主,缺少精深加工的产品,使简单的水产品加工几乎没有利润,有的企业采用代收购、代加工来维持企业的生存,给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二)市场竞争能力薄弱

从企业规模、技术、设备情况看,嵊泗县的绝大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无自主产品开发能力,加工设备简单,产品单一,加工量比例较低,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很少或没有开发废弃物综合加工和利用,传统产品加工技术落后,水产食品仍然沿用几千年来传统的作坊式手工加工方法,市场需求逐渐萎缩,明显缺乏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一直主营以冻小黄鱼、冻鲳鱼、冻虾仁、冻蟹等各种经济水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加工,直到近几年才发展有星鳗片、贻贝等加工。企业缺少配套产品及特色产品的生产,产品升级换代缓慢。截止2002年底,水产加工产品中获各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有8家(见表六),占企业总数的22.8%,在获名牌产品企业中,有1家企业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6家获省级名牌产品,1家获市级名牌产品。

表六水产加工业获名牌产品的企业统计表

项目

总数

获国家级

获省级

获市级

小计

企业(个)

516

18比例(%)

2.9

2.9

22.8

(三)企业负债严重,抵御风险能力弱

到2003年7月为止,嵊泗县水产加工企业共计负债总额22386万元,其中长期负债4328万元,短期负债1796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9.1%,比标准值超出19.1个百分点。从企业现有流动资金来源构成看(见表七),银行贷款占63.6%,自有资金占27.6%,外来资金占2.6%,民间借款占6.2%。因此,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表现在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负债经营程度高,贷款比例高达75.6%,偿贷能力较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就可能使企业陷入无力支撑的困境。同时,企业负债率过高,产生企业融资信用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融资渠道不畅。

表七水产加工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表

资金构成银行贷款

自有资金

外来资金

民间借款

合计

比例(%)

63.6

27.6

2.6

6.2100

(四)企业采、销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嵊泗县水产加工业在原材料采购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企业的采、购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企业的采购员,另一个是来源于对方的推销员。企业主要以自行收购为主,国内市场中调拨的很少,大部分是来自本市,目前,无一家企业利用远洋捕捞水产品和国外进口水产品。

产品销售是实现企业利润的重要环节,再好的产品如果在销售环节上出现障碍,不仅影响销售量,也给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很大影响。调查发现(见表八),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售固定商家的占10%,为对方做订单的占6.7%,企业通过批发商销售的占33.3%,通过零售渠道的占6.7%,企业直销的占43.3%。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单一(见表九),销往国内外的产品主要是本省和上海市,其中销往上海的占50.7%,销往本省的占28.1%,销往山东的占14.9%,销往其它省市及国外的占6.3。所有出口产品主要销往韩国和日本。

表八水产加工企业销售结构表

项目

固定商家

做订单

批发商

零售

企业直销

合计

比例(%)

6.7

33.36.7

43.3

表九水产加工企业销售结构表

项目

上海

本省

山东

其它省市及国外

合计

比例(%)

50.7

28.114.9

6.3

(五)企业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企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在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年龄在51岁以上的占51.4%,而40岁以下的仅占占20.%。在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仅有3名,占8.6%,初中以下学历的占60%。在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8%,初中以下学历的占79.1%。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2%。

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都必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人力资源己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嵊泗县水产加工企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导致了管理的难度和企业经营能力的低下,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同时也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偏低。

(六)传统与世俗文化的制约

嵊泗渔民久居海岛,世代以打渔为生,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捕捞渔民家庭以渔业为主要生计。渔民长期出海作业,加之海岛的相对封闭,较少与其他方面人员接触,对外面的产业的信息也了解不多,更谈不上掌握新的信息。加之传统与世俗文化的影响,嵊泗仍有部分渔民喜爱捕捞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喜爱与大海生活,也比较爱渔村这种闲暇的生活方式。在企业发展中,缺乏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缺乏发展与创新意识,要求他们放弃原来喜欢的工作方式,去寻找新工作,去搞科技创新,将会承受一种非经济的和经济的压力,因此,造成了企业的停步不前的局面。

三、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点:

嵊泗县水产品生产和加工重点是: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贝类、中上层鱼类、藻类加工产业体系的建立,培植和引导几家具有活力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加工产品的开发,要开发低值产品和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既有营养又食用方便的加工食品,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重点突破的几个方面:

1、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高精水产品的加工;

2、产品开发以大众化、现代化、方便化、快捷化为主;

3、扶植科技含量高的休闲食品、快餐水产食品及开发保健品和功能食品;

4、开发新捕捞对象加工成食用及制成优质鱼粉、鱼片、鱼糜、模拟食品和调味品,重点研究蟹类加工,枸杞的贻贝加工,黄龙的虾米、鱼粉加工等。

5、尝试开发精制食用鲜鱼浆,进而以鲜鱼浆为原料生产风味的方便食品、微波食品及色香味俱佳的合成水产食品,提高低值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6、加强水产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管理系统,严格保证水产品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生态环境等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消灭无标生产,培植水产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

四、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思路和目标,加快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

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水产品加工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水产品加工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二)深化改革,培育龙头企业

 

第四篇:×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错综复杂的前进中的问题,必须

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嵊泗县要达到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就是发展。嵊泗县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优势,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水产品加工业,历来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水产加工企业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此,本研究在对全县水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就嵊泗县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提出不成熟的拙见,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截止2002年底,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共有49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25.5,拥有总资产28434万元,职工876人,创利301万元。地域分布是:菜园20家(7家停产),嵊山镇17家(8家停产),五龙乡5家,黄龙乡3家,枸杞乡4家,县直属1家。产品主要以冷冻品、小包装水产品、饲料鱼粉、速冻贻贝为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49家企业中,处于停产状态的企业15家,目前正常生产的35家企业中,有集体所有制1家,股份及股份合作制9家,私营独资12家,私营合伙7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有6家。

(一)企业规模、技术、设备情况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全县有冷藏库36座(见表一),冷藏500吨以上的5家,占14.3;冷藏200吨的12家,占34.3;200吨以下的19家,占51.4。企业的设备大多是以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购置为主,由于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水产品加工流程,缺少先进高科技生产线,缺乏现代加工能力。表一全县水产企业冷藏能力情况表冷藏能力(吨/次)500200200以下合计冷藏库数(座)5121936比例()13.933.352.8100

(二)企业厂长、经理素质情况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年龄(见表二):在30—40岁的7名,占20.0,41—50岁的10名,占28.6,51岁以上18名,占51.4;文化程度(见表三):大专及以上的3名,占8.6,中专及高中的11名,占31.4,初中的18名,占51.4,小学3名,占8.6;职称:有各类技术职称的有15名(中级以下),占42.8。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8,中专及高中的占18.4,初中的占57.6,小学的占19.8,小学以下的占2.4,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2。表二企业厂长、经理年龄结构表分类项 目30-40岁41-50岁51岁以上合计人数(个)7101835比例()2028.651.4100表三企业厂长、经理文化程度表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合计人数(个)31118335比例()8.631.451.48.6100

(三)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在嵊泗县水产加工的35家企业中(见表四),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的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11.4,获得HACCP认证的2家,占企业总数的5.7。取得国内卫生认证的企业20家,占企业总数的57.2,取得其他认证的4家,占企业总数的11.4,有5家企业未取得任何卫生规范认证,占企业总数的14.3。35家企业中完成各国官方注册的企业7家,占企业总数的20,(4家企业完成了日本官方注册,2家完成韩国官方注册,1家完成欧盟注册,其中1家企业完成3个官方注册。)表四水产加工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表项 目ISO9000HACCP国内卫生认证其他认证未取得认证合计企业数(个)42204535比 例()11.45.757.211.414.3100

(四)企业运营能力及效益情况2002年,全县水产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084万元,销售产值30562万元,产销率84.7,比标准96少11.3个百分点。35家企业中盈利在5万元以上的10家,微利企业16家,亏损企业9家。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301万元,其中盈利企业创利491万元。整个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仅黄龙鱼品厂就创利26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90万元,亏损面25.7,亏损率38.7,户均亏损21万元。从经济类型上看:股份合作制企业亏97万元,私营企

第五篇: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加工方式多样,一般可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两大类。我国水产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和冷冻品、干制品、鱼糜及其制品、罐头、腌熏品、鱼粉、鱼油、藻类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的引进,我国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水产加工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行业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科学,水产品出口过分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这四大市场,精深加工水产品比率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行业组织化程度缺乏力度,其内部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下载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5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

    我国保障房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 要:按照计划,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不过,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日前表态,将此节点延至11月末。从之前公布的部分城市今......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物流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商品流通的时间缩短,达到快速送达目的地,保证商品质量完好无损,节省流通费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商品在流通中的成本,达到社......

    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农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细观我国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历程,真正发展起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为各行各业带去了发展的希望,其中也包......

    我国水产品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

    我国水产品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全面分析和准确评估国内外的水产品市场,建立健全我国的水产品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的水产品流通,对促进我国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进......

    我国制药分离工程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引言:制药分离过程主要利用待分离的物质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