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工作联络员(科技特派员)管理条例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产学研工作联络员(科技特派员)管理条例
(试行)
第一条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我校将选派一定数量的产学研工作联络员或科技特派员到有关区县和乡镇挂职。为了规范管理和高效运作此项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基本原则
1.按需选派。有关乡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确实需要我校合作解决相关科技问题,同时我校相关学科通过合作有能力解决上述问题,确实需要我校人员进驻并担任产学研联络员或科技特派员的。
2.任务明确。学校根据产学研工作需要,在相关学科选定的产学研联络员和科技特派员,应该设定明确的挂职任务和岗位要求。
3.期满考核。学校指定科技处为产学研联络员和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考核部门,将对选派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学校对考核为优的给予一定奖励。第三条 目标任务
(一)与常州市各乡镇建立产学研工作联络员制度,培育产学研合作基地,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二)通过产学研工作联络员制度,校企双方深度合作。
1.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共同申请高层次科技项目,拓展纵向科技项目申报渠道;
2.解决企业技术实际难题,形成横向项目,签订技术合同,促进到账经费稳步增长;
3.整合校企现有科技资源,合作申报高层次科技成果奖;
4.从产学研合作带动人才交流培养,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
(三)引导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第四条 岗位要求
1.能够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科技优惠政策,熟悉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的职责,以便有针对性为企业服务;
2.能够深入生产一线,熟悉生产流程,向企业技术专家学习,了解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上的位次及技术需求;
3.能够熟知本校的科技资源信息、学科方向、研究队伍、科技成果;
4.能够向学校提供企业技术需求、技术难题、企业重大活动信息、企业重大成果信息,依托学校科技资源,向企业提供学校智力支持; 5.能够掌握科技项目文书的撰写方法。第五条 岗位职责
1.推广科研成果。对我校现有的相关专家及科研成果进行推介,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2.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主动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及时了解和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的结合点与增长点; 3.开发科研项目。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组织科研攻关,对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前景广阔的项目开展重点攻关,促进产学研合作;
4.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结合学科建设方向,促成具有生产应用型的科技成果(如鉴定、专利、论文等);
5.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根据乡镇或企业的实际需求,筹建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6.科技特派员驻点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0天,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协商或者自行确定;
7.派出单位的特派员要专心从事科技服务工作,不能从事与本岗位无关的活动,不得给驻点单位增加负担;
8.外派工作期间,应不定期向科技处汇报产学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外派工作结束后,递交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第六条 保障措施
1.享受学校教职工在校期间的基本工资及岗位津贴;
2.产学研工作联络员外派期间补助金由产学研合作专项经费负担,补助金以月为单位,标准为1000元/人,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比例的产学研工作绩效奖励; 3.所在单位从产学研合作专项经费中给予奖励;
4.原则上,产学研工作联络员在外派期间食宿、交通费用自理。第七条 管理考核(见附件1)第八条 组织领导
1.产学研工作联络员工作由科技产业处和二级学院共同管理;
2.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日
附件1:
科技特派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为了配合落实我校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考核内容。
一、考核对象
科技特派员。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围绕科技特派员的目标任务,以岗位职责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定:
(一)综合表现情况:主要包括驻点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态度、驻点时间等日常表现。
(二)科技项目及成果完成情况:科技特派员对接项目及成果的完成情况,由当驻点部门会同校科技处实施考核。
(三)科技服务情况:即帮助驻点企业,协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建立科技合作平台,提供科技培训服务与信息服务。
三、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一)综合表现情况20分。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态度分别为7分,驻点时间为6分;
(二)科技项目实施情况40分。项目合同执行或计划任务完成情况:36分以上为优秀,26-36分为合格,26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科技服务情况40分。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36分以上为优秀,26-36分为合格,26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二篇: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从1999年开始已先后六批从市、县、乡三级涉农部门选派了科技人员6790人次,进驻1447个村(场、厂),占行政村总数的88以上,目前全市共有1028名科技特派员安排到875个村(厂、场、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广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积极为农村引进实用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了科
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的结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将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一)抓选派,保质量。我们坚持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双向选择”原则,做到选择有所长之人、派往有所需之处,从起始环节为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在做好供需双方意愿对接,找准农民科技需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农村产业特色和科技力量优势的最佳结合点的基础上,体现了“三结合”:一是与科技特派员已建科技项目相结合,确保项目实施的延续性;在今年的下派队伍中就有745名科技特派员因有项目在实施而继续下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今年共有342名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产业化基地和重点村。三是与其他下派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互动联动、一体运作”;近几年来,凡有下派村支书的村都至少配套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工作发展的要求,对选派工作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一年一派为一派三年,以利科技特派员制定和实施驻村工作更稳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计划,也使之与下派村支书工作更好地配套协调;二是改统一要求为分类选派,按服务范围和驻村时间分为驻点为主兼顾面上、跑面为主点面结合和季节性驻村三种类型选派,工作要求各有侧重,使各类型的工作重点更加明确。
(二)抓服务,促发展。广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开展科技服务。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实地指导工作。科技特派员下村后,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服务到田间地头,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全市共举办果树、食用菌、大棚蔬菜、毛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讲座等10241期,分发技术资料91.8万份,参训农民达88.4万人次。同时,在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的组织下,广大科技特派员还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勤劳致富的本领。各地在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中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如建瓯市科特办按产业划分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了15片技术培训资料光盘,并刻录发放;松溪县科特办与县电视台合作设立固定栏目定期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武夷山市在全市范围定期给每一个农户发《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分农事季节把收集的大量实用种养技术刊登在《公开信》上。另一方面,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带头引项目、建基地、搞示范、接龙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100多项。科技特派员在抓项目示范带动的同时,积极通过利益共同体建设建立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之间更加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增强项目的拉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一条心、同步走”。据统计,几年来累计有1827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实施项目1125项,总投资1.89亿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459万元,并从中赢利1169万元。今年新建利益共同体项目191项,总投资633.9万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87.28万元。此外,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协助驻点村(厂、场、基地)做好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如在今年的抗洪救灾期间,我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科特办也及时制定了抗灾措施和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的方案,广大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深入驻点村(厂、场、基地)开展救灾和生产自救,迅速调集经济作物种苗补插、补种,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尽量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抓示范,树典型。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功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重视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有效开展。其中,着重抓好五个层次的示范典型培育工作:一是科技特派员驻点村或基地科技服务工作的典型;二是科技特派员个人典型;三是示范农户典型;四是行业服务组工作典型;五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运作典型。几年来,共培育示范典型6975个,示范基地面积24.5万亩,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特派员典型方面除了詹夷生、谢福鑫、方金妹、刘瑞壁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典型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如,建阳市莒口镇科技特派员李荣正,连续6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使他越
来越增强和显现不凡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他的指导、推动下,该镇饲养内三元母猪从2000年的300头,到现在2000多头的规模;从自己出资引进了波尔山羊优良羊种,结果全军覆没,到现在莒口镇拥有南江黄羊种群48个3600余头,并且南江黄羊繁育技术还荣获建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一个为鸭子打疫苗的普通技术员,发展到现在年销售母鸭120万
羽以上的闽北著名的后备母鸭协会的负责人。又如,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高国仁,2001年底,他把在蘑菇大省山东经营得很不错的弟弟高国扬引回武夷山发展蘑菇后,他就成了武夷山市蘑菇推广的编外顾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市蘑菇种植面积从2001年仅星村镇红星、枫林两个村示范种植15万平方尺,推广到今年的覆盖星村、岚谷、洋庄等7个乡(镇)的240万平方尺的种植规模,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再如,顺昌县水南镇新屯村科技特派员池茂连,为了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2002年5月,他把自己原先建在城郊的珍稀食用菌开发试验基地搬到了新屯,带动农户多方投入,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进一步发挥和扩大示范服务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他已经建成占地16亩、拥有冷库3600平方米、生产规模达年生产300万袋、年创产值580万元的“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成为行业内知名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也是顺昌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10多个城市建立了20多个销售网点,部分产品还销往日本、香港等地。
(四)抓创新,促深化。我们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同体项目,在农村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实现利益共同体项目的做大做强。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对利益共同体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保障利益共同体的健康运作,利益共同体项目总体规模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合作关系更加深化。如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作为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特派员和农户发展利益共同体项目建设的热情。
为进一步增强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在我市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们结合各行业服务组实际情况,对行业服务组设置和内部组成进行了两次调整,加强了部分行业服务组的力量,同时,也撤并了几个产业规模小的行业服务组。再度整合后,共设立14个市级、789个县乡级行业科技服务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行业科技服务组向行业协会发展转型,目前全市由行业科技服务组发展而成或由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的行业协会已有763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71个、乡级300个、村级390个),会员总数达63700人(户)。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开展的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工作已暂告一段落,全市乡镇都已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根据“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工作站的职能和管理方面进一步理顺,工作站在承担原有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的各项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负责对所在地下派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原有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下派的科技人员更紧密地结合和协作,最大限度满足辖区内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在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方面,省农科院与我市在农村科技攻关项目上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共派出了46位科技特派员长期在我市农村驻点开展工作。目前,还有15名科技人员长期在我市农村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去年,在建阳市麻沙镇江坊村试种的搭载卫星返回水稻品种航优Ⅰ号于去年底通过专家验收,千亩示范片亩产量达600多公斤。省农科院与我市共同合办的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坚持系统性地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和传授工作,大大加强了我市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7期,培训人数4603人。
(五)抓督查,促落实。为了加强队伍管理,促进工作落实,根据选派工作的改革,我们加强和改进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管理制度,与分类选派相对应,建立了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制度。各县(市、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本着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则,对科技特派员的驻村考勤制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奖罚制度进行了修订。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特派员驻村情况的督查力度,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办公室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及时掌握科技特派员驻村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武夷山、建瓯、建阳、浦城、光泽等县(市)对原有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加强了督查力度,对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为更全面地掌握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市、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还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和协会工作情况调查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活动,较真实地掌握了整体工作的情况。
(六)抓整合,促联动。各级党委、政府按照“长期坚持、重在抓实,不断完善、重在有效,有所创新、重在联运”的要求,重视运用适当的组织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保障和推动工作的开展。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上半年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若干问题的通知》,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县(市、区)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继续深化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措施。如浦城县委、县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五捆绑两挂钩”互联互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五支下派队伍的整体优势,形成合力,推动农村工作顺利开展。顺昌县正式挂牌成立“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中心隶属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主任由县委副书记担任,下设办公室和科技工作、流通工作、劳动力转移工作、金融工作、综合工作等五个服务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10名干部集中办公,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整合力量整体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为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市于去年恢复了村级农民技术员的选聘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我市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科技特派员队伍与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相结合,对其进行“传、帮、带”,加强了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提升了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我市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是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管理有效性有待加强。由于科技特派员是一支来自各个不同单位、不同层面的人员构成的松散型的队伍,加上市、县两级科特办受职能和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对全县(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派出单位和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应负的职责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整个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的严密性和运作的协调性。二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中的体制上遗留问题不容忽视。上下关系不理顺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业务工作的开展乃至整体工作的运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存在多个乡镇副职领导分管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工作站并未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整合;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的职称评聘无法正常进行。三是县、乡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有的管理工作以及业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差旅费都无法解决,影响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部分科技特派员没有很好地处理原单位工作与下村服务的关系。有的下村服务的时间很有限,有的服务措施不落实或服务不主动,工作的实效不明显。五是行业科技服务组工作开展不平衡。行业服务组的工作虽较前几年有较大进展,大部分行业服务的工作更加扎实,有的行业服务组已转型为农村中介组织或初步具备了向行业协会等农村中介经济组织过渡的条件,但是,也有一部分行业服务组工作很少开展,各行业服务组之间的工作很不平衡。
今后,我们打算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
一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市、县、乡三级修订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一套与工作相适应的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县、乡两级从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落实入手,抓好科技特派员驻村考勤、项目实施、服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着重负责科技特派员日常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按为时间单位进行量化,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考核制度,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跟踪和管理。
二是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在原则上坚持一派三年的前提下,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和科技特派员的正当要求,适当调整部分人员、派驻点;同时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合约制度,由科技特派员与驻点村(场、厂、基地)等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一步推动“利益共同体”建设,积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方式获取合法报酬,增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内在动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组织和引导好有条件的行业服务组适时向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过渡,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着力提高集约化联动服务水平。重在整合力量、加强协调,使科技特派员队伍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服务实效。一要主动加强与其他几支下派干部队伍的结合,大力推进互动联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派驻到省下派和市、县下派村支书村的科技特派员,要积极与所在村支部书记配合,加强协作,大力推进驻点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要加大与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合作,壮大农村基层科技工作力量。三是结合乡镇“三农”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深化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在“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下,放手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发展。四是规范行业科技服务组的活动,使之进一步发挥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服务和带动作用。
四是抓紧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和农民培训工作。重视科技特派员的知识更新,组织针对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选送科技特派员参加有关教育培训,使之不断汲取和提高。继续深入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知识技术水平。重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的作用,经常性地邀请市外专家、学者到闽北讲学;同时,也要挖掘和发挥本地人才包括乡土人才的潜能。
五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开发和引进,鼓励科技特派员建设以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和利益共同体建设,通过大力开发和引进切合农村实际、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项目,着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增强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实效和示范、辐射、带动功能。
六是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加快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对全市现有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站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各县(市、区)科特办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加快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信息化建设,并努力向村、户延伸网络,为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健全科技特派员人才信息库,建立农业远程病害防治数据库,增强对我市农业的服务功能。
第三篇: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从1999年开始已先后六批从市、县、乡三级涉农部门选派了科技人员6790人次,进驻1447个村(场、厂),占行政村总数的88%以上,目前全市共有1028名科技特派员安排到875个村(厂、场、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广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积极为农村引进实用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的结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将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选派,保质量。我们坚持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双向选择”原则,做到选择有所长之人、派往有所需之处,从起始环节为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在做好供需双方意愿对接,找准农民科技需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农村产业特色和科技力量优势的最佳结合点的基础上,体现了“三结合”:一是与科技特派员已建科技项目相结合,确保项目实施的延续性;在今年的下派队伍中就有745名科技特派员因有项目在实施而继续下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今年共有342名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产业化基地和重点村。三是与其他下派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互动联动、一体运作”;近几年来,凡有下派村支书的村都至少配套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工作发展的要求,对选派工作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一年一派为一派三年,以利科技特派员制定和实施驻村工作更稳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计划,也使之与下派村支书工作更好地配套协调;二是改统一要求为分类选派,按服务范围和驻村时间分为驻点为主兼顾面上、跑面为主点面结合和季节性驻村三种类型选派,工作要求各有侧重,使各类型的工作重点更加明确。
(二)抓服务,促发展。广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开展科技服务。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实地指导工作。科技特派员下村后,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服务到田间地头,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全市共举办果树、食用菌、大棚蔬菜、毛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讲座等10241期,分发技术资料91.8万份,参训农民达88.4万人次。同时,在科技特派员行业服务组的组织下,广大科技特派员还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勤劳致富的本领。各地在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中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如建瓯市科特办按产业划分组织专业人员制作了15片技术培训资料光盘,并刻录发放;松溪县科特办与县电视台合作设立固定栏目定期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武夷山市在全市范围定期给每一个农户发《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分农事季节把收集的大量实用种养技术刊登在《公开信》上。另一方面,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带头引项目、建基地、搞示范、接龙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100多项。科技特派员在抓项目示范带动的同时,积极通过利益共同体建设建立与农户和基层经济组织之间更加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增强项目的拉动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一条心、同步走”。据统计,几年来累计有1827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实施项目1125项,总投资1.89亿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459万元,并从中赢利1169万元。今年新建利益共同体项目191项,总投资633.9万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287.28万元。此外,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协助驻点村(厂、场、基地)做好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如在今年的抗洪救灾期间,我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科特办也及时制定了抗灾措施和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的方案,广大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深入驻点村(厂、场、基地)开展救灾和生产自救,迅速调集经济作物种苗补插、补种,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尽量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抓示范,树典型。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功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重视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有效开展。其中,着重抓好五个层次的示范典型培育工作:一是科技特派员驻点村或基地科技服务工作的典型;二是科技特派员个人典型;三是示范农户典型;四是行业服务组工作典型;五是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整合运作典型。几年来,共培育示范典型6975个,示范基地面积24.5万亩,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特派员典型方面除了詹夷生、谢福鑫、方金妹、刘瑞壁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典型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如,建阳市莒口镇科技特派员李荣正,连续6年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使他越来越增强和显现不凡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他的指导、推动下,该镇饲养内三元母猪从2000年的300头,到现在2000多头的规模;从自己出资引进了波尔山羊优良羊种,结果全军覆没,到现在莒口镇拥有南江黄羊种群48个3600余头,并且南江黄羊繁育技术还荣获建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一个为鸭子打疫苗的普通技术员,发展到现在年销售母鸭120万羽以上的闽北著名的后备母鸭协会的负责人。又如,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高国仁,2001年底,他把在蘑菇大省山东经营得很不错的弟弟高国扬引回武夷山发展蘑菇后,他就成了武夷山市蘑菇推广的编外顾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市蘑菇种植面积从2001年仅星村镇红星、枫林两个村示范种植15万平方尺,推广到今年的覆盖星村、岚谷、洋庄等7个乡(镇)的240万平方尺的种植规模,成为武夷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再如,顺昌县水南镇新屯村科技特派员池
上遗留问题不容忽视。上下关系不理顺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业务工作的开展乃至整体工作的运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存在多个乡镇副职领导分管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工作站并未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整合;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的职称评聘无法正常进行。三是县、乡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有的管理工作以及业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差旅费都无法解决,影响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部分科技特派员没有很好地处理原单位工作与下村服务的关系。有的下村服务的时间很有限,有的服务措施不落实或服务不主动,工作的实效不明显。五是行业科技服务组工作开展不平衡。行业服务组的工作虽较前几年有较大进展,大部分行业服务的工作更加扎实,有的行业服务组已转型为农村中介组织或初步具备了向行业协会等农村中介经济组织过渡的条件,但是,也有一部分行业服务组工作很少开展,各行业服务组之间的工作很不平衡。
今后,我们打算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
一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市、县、乡三级修订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一套与工作相适应的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管理。县、乡两级从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落实入手,抓好科技特派员驻村考勤、项目实施、服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着重负责科技特派员日常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按为时间单位进行量化,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建立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考核制度,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跟踪和管理。
二是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在原则上坚持一派三年的前提下,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和科技特派员的正当要求,适当调整部分人员、派驻点;同时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合约制度,由科技特派员与驻点村(场、厂、基地)等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一步推动“利益共同体”建设,积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方式获取合法报酬,增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内在动力。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组织和引导好有条件的行业服务组适时向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过渡,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着力提高集约化联动服务水平。重在整合力量、加强协调,使科技特派员队伍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服务实效。一要主动加强与其他几支下派干部队伍的结合,大力推进互动联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派驻到省下派和市、县下派村支书村的科技特派员,要积极与所在村支部书记配合,加强协作,大力推进驻点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要加大与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合作,壮大农村基层科技工作力量。三是结合乡镇“三农”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深化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在“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下,放手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发展。四是规范行业科技服务组的活动,使之进一步发挥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服务和带动作用。
四是抓紧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和农民培训工作。重视科技特派员的知识更新,组织针对科技特派员知识更新的培训活动,选送科技特派员参加有关教育培训,使之不断汲取和提高。继续深入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知识技术水平。重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的作用,经常性地邀请市外专家、学者到闽北讲学;同时,也要挖掘和发挥本地人才包括乡土人才的潜能。
五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开发和引进,鼓励科技特派员建设以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和利益共同体建设,通过大力开发和引进切合农村实际、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项目,着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增强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实效和示范、辐射、带动功能。
六是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加快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对全市现有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站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各县(市、区)科特办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科技特派员信息网,加快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信息化建设,并努力向村、户延伸网络,为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健全科技特派员人才信息库,建立农业远程病害防治数据库,增强对我市农业的服务功能。
第四篇: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典型材料
选准管好用活
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
2010年以来,我县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91名。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我县着力在选准、管好、用活上下功夫,实现了产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获利的多赢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三选择”选得准。一是供需双方多向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摸清科技人员缺口后,每年定期组织召开职能部门和乡镇、企业座谈会、见面会、联谊会等,从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科技派员发挥专长出发,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医院衔接,建立供需双方沟通、双向选择的平台,形成了“1+1”“1+N”的供需双方多向选择模式。县人民医院与湘雅医院通过这种方式先后选派了4名医疗专家担任科技特派员,入驻县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指导,开设特色专科5个,培养技术骨干19名,提高了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二是上派下推结合选。上派主要是做好与省、州科技特派员对接,下推主要是注重挖掘现有乡土人才资源,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库,通过群众推、干部推、组织推等多种方式,先后推选出54名群众公认的种养大户和产业带头人,作为县派科技特派员。在群众的推荐下,保靖酉水蜂蜜合作社理事长李芝友担任科技特派员
后,充分利用掌握的养蜂技术,组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湖南、湖北、重庆等三省(市)边区近400多户蜂农脱贫致富。三是拓宽领域按需选。除了选派好农业、医卫方面的科技特派员以外,还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实践,主动为工矿、高新技术等企业选派了8名科技派特员,受到企业欢迎。省派科技特派员陈茜文入驻保靖土家人公司后,加大科技创新,每年为公司增加收入30多万元,并培养技术骨干2名,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二、“三到位”管得好。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组织部、科技局、卫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科技特派员搞好协调服务。各乡镇成立了保障协调组,积极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二是激励保障到位。对科技特派员实行“三允许、三鼓励、三优先”政策(允许科技特派员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有偿服务;鼓励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和租赁经营;对科技特派员农业开发项目优先支持、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优先考虑、业绩突出的优先奖励)。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解决科技特派员日常工作经费、培训、差旅和生活补助等。加大重奖力度,对在黄金茶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张-2-
第五篇:科技特派员工作职责
科技特派员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的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协调乡镇场清理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确定发展方向。
二、围绕高产棉花、畜牧养殖、蔬菜林果等县域特色产业,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三、认真履行协议,为服务对象搞好科技服务,示范带动周边农牧民共同发展。
四、积极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培养乡土人才,带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民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
五、利用自身资源、信息优势,牵线搭桥,推动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农业产业化同农牧民携手合作、建立产学研或产加销一体的利益共同体。
六、组织各种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种养大户一起开拓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搞好销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