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1综采工作面总结

时间:2019-05-12 21:3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5101综采工作面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5101综采工作面总结》。

第一篇:15101综采工作面总结

15101综采工作面总结

15101综采工作面为我矿的首采工作面,2011年5月19日0点班开始进入初采初放阶段,将于2012年7月15日圆满顺利完成了末采结束工作。在这个漫长的回采工作历程中,即丰富了我们在生产技术方面的业务知识,也在生产过程中使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弥补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欠缺和不足,现将工作面回采期间在技术及施工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5101综采工作面为白羊岭煤矿主采煤层15#煤的首采工作面,邻近无采空区,周边无其他掘进巷道。工作面倾斜长度为120米,走向长度1036米。2011年5月19日0点班开始进入初采初放阶段,整个工作面将于2012年7月15日结束末采任务。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共揭露大小落差7条断层和四个无炭柱,对回采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技术方面:

1、工作面顶板情况:

在初采初放期间,先后收集了直接顶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具体为:直接顶垮落步距为10米、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0米和周期来压步距为50米。

2、工作面过断层情况:

在回采期间先后揭露了H=1.5m、H=1.0m、H=2.1m、H=8.0m、H=4.0m、H=1.3m、H=1.7m的 7条断层,在过断层期间,提前编写了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在断层处如果揭露的岩性较硬必须采取放震动炮,采取沿底板或顶板适当破顶或破底割煤,在过断层期间适当控制采高,确保过断层期间顶板支护到位,整个工作面先后过断层7条,经过这样的经历后,积累了很多经验。

3、工作面过无炭柱情况:

工作面先后揭露四个无炭柱,第一个无炭柱长轴为30米,短轴为25米;第二个无炭柱长轴为90米,短轴为50米,第三个无炭柱长轴为60米,短轴为32米;第四个无炭柱长轴为95米,短轴为40米。无炭柱充填物为K2灰岩、砂岩、泥岩;胶结较好,质硬,无水。过无炭柱主要采取了以下施工工艺:(1)无炭柱顶板胶结较好时:打眼放炮—割煤—顺序降架移架—升架—移溜。(2)无炭柱顶板胶结不好时:铺金属网—打眼放炮—割煤—顺序降架移架—铺设木板梁、升架—移溜。

4、工作溜子的上窜下滑情况:

由于工作面最大倾角超过15°,在回采过程中工作溜子上窜下滑难以控制,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很可能造成工作面顶板压力过大,特别是在过高冒区及过空巷期间,出现漏顶现象严重,顶板难以控制。在控制溜子上窜下滑时,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经过多次研究针对工作溜子上窜下滑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具体采取的措施为:(1)、采用调斜的方式进行回采:即将工作面调整为伪倾斜。(2)、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煤层倾角的变化调斜工作面。

通过对15101综采工作面的回采,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过断层、无炭柱、空巷等条件下的回采施工,对工作溜子上窜下滑的控制,我们在技术业务方面发现了很多欠缺,并及时加以解决,同时也得到提升。通过这次经验,我们认识到必须结合工作面现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措施,让施工单位可以更安全、更科学的在各种复杂地段进行回采施工。我矿综采队职工在过各种地质构造段回采施工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且在毅力方面得到了培养,值得广大职工学习。

通过这次回采施工,我们深刻的总结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认真考量每一个技术细节,认真完成每一项技术工作,争取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扎实的基础,为我们的企业做出更多贡献。

第二篇:综采工作面回采总结

21041综采工作面回采总结

一、工作面概况

21041工作面位于21采区西翼,工作面标高-186m~-270m,走向长466m,倾斜长106m,面积47250m2,工业储量30.90万t,回采28.74万t储量。煤层倾角平均18~250,开采二1煤层,平均厚度,4.5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煤,停采位置距21回风下山巷道留35m护巷煤柱。

二、工作面装备及作业方式

工作面机头、机尾选用ZFG3200/16/25型液压支架各6架作为过渡支架,采面选用ZF3000/16/24型液压支架79架作为基本支架。采用MG170/410-WD型采煤机,采放比1:1.5,实行一采一放,追机放顶煤作业方式。

三、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1041工作面煤岩层走向220-240°,倾角18-25°,上陡下缓趋势,466-110米之间工作面上部局部褶曲构造出现频繁,110米向外靠近工作面上安全出口15米左右底板变化较大,回采时采取抬底措施回采。工作面回采至425米至410米处时在工作面中下部出现采空区一个出水点,水量1-13m3/h,回采过程中在出水点挖临时翻井用管子装水直接把水引入下部水仓;另一方面在出水点前方布置钻场向出出水打钻超前放水和局部底板注浆加固改造,该出水点随工作面推排由下往上逐渐推移,回采到410米处时消失。总体上讲,21041工作面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对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

四、矿压显现及顶板管理经验

21041工作面回采期间没有揭露断层,但受申家门断层及其支断层影响,面内煤的坚固性差,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前后支撑应力区破及工作面前方20-30米范围,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矿压不明显。工作面前推一排,放一次顶,大多顶板随采随落,回采时放顶步距为0.6m。

五、工作面回采率

21041工作面回采期间,420-390m由于煤层底板在走向和倾向上呈上下起伏,工作面局部呈鸡窝状丢底煤较多,后采取根据煤层厚度和底板变化及时调整采高,提高煤炭回收率。

采煤队每月计划产量46000吨,实际产量月平均达到45000吨,根据21041工作面理论数据工业储量30.90万t,实际回采30.07万t储量,回收率97.3%。

结合工作面回采时产量和回采和煤层注水时钻探煤层厚度综合分析:21041工作面回采率97。3%,除留35米护巷煤柱损失煤量1万吨,其他就是局部因工作面出水造成的极少煤量损失,总体讲该工作面回采率符合煤矿储量管理规范要求。

六、推采难点及经验总结

一)推采难点

1.局部煤层底板变化和煤层坚固性差,造成采前掉顶,支架受力不均,出现咬架、错架现象。

2.回采过程中遇到由于地质构造破坏了煤岩层的原始整体性,回采过程中放煤时煤矸分选性差,煤质管理有难度。

3.煤层底板的变化,造成工作面前后溜运行时底槽回煤溜子噎死、压死等现象。

4.综采队伍人员技能操作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根据现场情况地质变化提前调整回采工艺。

二)经验总结

1.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和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制度。2.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工作负责的高素质综采队伍,是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前提。

3.加强工作面前后溜现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三)今后应采取措施

1.遇顶板压力大、破碎地带,放慢割煤速度,支架追机、擦顶带压移架。

2.根据煤层厚度和地质变化及时调整采高及回采方案,也可采取适当的破顶、割底办法,保证支架活柱量,防止压死支架。

3.建立起一支队伍稳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综采队伍,同时抓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第三篇:综采工作面试运行

综采工作面试运行

21103综放工作面7月26日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电缆敷设完成,所有设备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安装联接,电气整定值满足要求,各项保护动作灵敏可靠。于7月26日进行设备单机、联合试运转。

一、试运转试生产步骤:

1.在试运转前,清理煤帮和机道所有杂物,严禁将木托板或其它杂物拉入刮板机底槽。

2.在试运转前,区队组织全体职工贯彻学习《21103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及《21103综放工作面设备安装措施》中有关试运转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考试,合格方可入井作业。

3.由矿安装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工作面的所有安装设备进行验收,全部合格后方可组织试运转。

4.进行单机试运转,每台设备空转不小于30分钟,均没有问题后方可进行联合试运转。

5.联合试运转:

(1)设备启动顺序为:下运皮带→21103运输巷皮带→→破碎机→转载机→前部刮板输送机→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

(2)联合空载试运转时间不小于2小时,出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

(3)联合空载试运转正常,方可试生产。

二、试运转安全措施:

1.整个试运转过程必须由区队长统一指挥,各分管设备负责人及指定的设备承包人必须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和完好状况,并进行记录。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21103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确保本规程在现场得到落实,做到人人熟悉规程,掌握准确,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

3.在试运转前,清理煤帮和机道所有杂物,采煤机试运转速度不能超过2m/min,防止损坏截齿,清理煤壁侧杂物之前,要求支架护帮板打开护帮,刮板机闭锁。

4.采煤机在合离合器之前,先将采煤机隔离手把打到闭合位置,然后由控制台电工专人送电,启动采煤机。

5.设备试运转前必须检查各部联接是否牢靠紧固,采煤机截齿是否齐全、锋利、牢固,滑靴是否平稳,与溜槽接触是否正常。

6.在试运转过程中,对设备的运行各参数及声音、油位、油压、温度、各部联接紧固程度全面检查是否合格,当发现有异常时,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处理完故障后再启动该设备。

7.设备试运转完成后依次停机,停机顺序:采煤机→后部刮板输送机→前部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21103运输巷皮带→下运皮带;

第四篇: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检修总结

九月份月底检修总结

九月份,我队为保证原煤正常生产。加大了机电设备的检修力度,狠抓检修质量,设备的正确使用,降低了机电事故率。为九月份的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作出了努力。

一、设备检修方面

由于八月份采面过断层,到九月份条件转好后,设备暴露出不少隐患,特别是机械设备方面问题较多:运输机上、下减速器漏油,运输机下链轮漏油,采煤机煤墙侧两个机脚磨损严重,上外挂行走部的滑靴裂纹,运输机上、下小大底与支架连接处立板断裂、变形。电气设备方面:采煤机的变压器穿墙接线柱瓷座开裂,在诸多问题面前,我队合理安排组织,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逐一有计划的对上述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了更换,期间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且更换后设备均运行正常。

日常设备管理方面,我队按计划认真执行每一轮的检修,确保不留死角,特别是电气设备,每月执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从各类接线盒到各设备的开关、电机、电缆。每月一个周期,从不遗漏。

对于需生产班注意的问题,我队在碰头会、班前会上强调,确保职工正确操作,避免人为的机电事故,并制定了详细的奖罚制度。

二、目前设备存在的问题

1、运输机:更换后的两台小大底与支架连接处的空闲连接耳缺避免连接耳变形的距离环。

2、采煤机:上、下端头站有时不能正常使用,上侧外调高片阀无固定架,采煤机变频器箱内控制采煤机自保的中间继电器有毛病。

3、控制采煤机支路的变压器,更换的穿墙接线柱不配套。(无原装的,现在用的比原来略细)

4、液压支架需更换的推溜千斤顶及立柱较多,且检修后的推溜千斤顶的接油管的油嘴内部磨损量大,更换后接上油管有空量,从该处漏液。

第五篇: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讲解

81802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81802综采工作面自2015年5月13日开始回采,于2015年10月19日回采结束。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

一、工作面概括 1、81802综采工作面布置在石炭系太原组18#煤层,煤层平均厚度3.06米,按照地质报告显示为稳定可采煤层。工作面标高1080~1126米。工作面切眼以北268米为矿界,在实际掘进过程中,此区域煤层出现底鼓,工作面部分地段为无煤区,经矿务会议研究决定弃采;工作面西部距矿界21-52米;南部为18#煤层下山巷道;东部间隔15米为818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2、81802工作面走向方位为19°48′41″,工作面走向长度680-759米,设计平均可采长度680米,工作面长度130米。工作面煤层整体呈倾斜上山仰采,倾角平均11°左右。在实际采掘过程中揭露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较复杂,工作面运输顺槽80-220米段倾斜角度较大,平均26°左右,最大倾角达31°;工作面回风顺槽510-640米段仰采角度及倾斜角度均较大,平均25°左右,最大角度达28°;工作面中间主要分布有2条断层,断距分别为1.5米和1.8米,断层走向分别为17°48′36″和358°,均与工作面斜交;除2条主要断层外,还零星分布着2-3条断距0.5米左右的小断层,均与工作面斜交。

3、工作面顶板由灰—灰白色中细砂岩互层,向下变为粗砂岩,底部深灰色砂质泥岩。局部地方夹有煤线,厚度0.3m,极不稳定。

4、矿井为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低。在推进过程中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监测监控管理到位;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5、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主要为顶板裂隙淋滴水。在初期顺槽巷道掘进至煤层走向和倾角较大地段时顶板林水量有增大现象,巷道完成掘进30余天后水量逐渐减小,直至无淋水现象。

6、储量动态:81802工作面顺槽设计平均长度720米,平均可采长度680米,设计切眼长度130米,设计可采储量36.8万吨。在实际回采过程中,由于受到大角度仰采和倾斜角度,以及断层的影响,工作面推进至距切眼245米处时端面距内发生漏顶,随后进入过漏顶阶段,历时近4个月,直至工作面推进至距切眼278米处时,过漏顶结束。经矿务会议研究决定,81802综采工作面停采搬家。工作面实际推进长度278米,回采原煤15万吨。

二、工作面基本情况

1、工作面位置:81802综采工作面位于井田西部,布置在18#煤层。

2、巷道布置与联通形式:

81802综采工作面由一条运输顺槽、一条回风顺槽和工作面切眼构成U型采煤系统;材料由回风顺槽运入、运出,铺设30Kg 钢轨,巷道中分段安设有55Kw和45Kw调度绞车进行运输,通过联络风门与18#煤层运输下山(皮、轨合一)联结;运输顺槽安设一部DSJ80/80/2×16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与18#煤层运输下山(皮、轨合一)皮带联通完成运煤任务。

3、巷道支护情况:

运输顺槽沿18#煤层顶板掘进至井田北部边界,方位19°48′41″,与皮带下山(机轨合一)联接,长度680m,净宽4.8m,净高3.0m,净断面14.4m2,矩形巷道,锚(索)网联合支护。担负原煤运输、进风、行人任务。

回风顺槽沿18#煤层顶板掘进至井田北部边界,方位19°48′41″,与回风下山联接,长度759m,净宽3.8m,净高3.4m,净断面12.92m2,矩形巷道,锚(索)网联合支护。担负运料、回风、行人任务。

4、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

(1)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从安全技术管理和提高资源回收率,提高工作面单产和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采用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2)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与顶底板岩性选择ZF13000/23/36型液压支架、MG400/930-WD型采煤机、SGZ800/630型刮板运输机、SZZ1000/315型转载机、PLM300型破碎机、DSJ80/80/2×16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及其它配套综采设备。

(3)工作面推进方式: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受地质条件影响,工作面整体呈倾斜上山仰采。在推进过程中,加强对支架、采煤机的管理,有效防止割煤过程中采煤机后倾下滑。(4)采高确定:

18#煤层厚度平均为3.06m,综采液压支架支撑高度为2300-3600㎜。采用一次采全高,在液压支架支撑高度范围内。

(5)采空区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2米,周期来压步距为28-32米。顶板垮落良好,无需强制放顶。

5、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工作面回采中过断层:84802综采工作面在回采中,通过2条主要断层,落差分别为1.5米和1.8米,断层性质为正断层。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过断层期间,加强初撑力和工作阻力的监测,强化断层带架间空档管理。经过断层带时,坚持“少降快移与擦顶移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2)工作面倾斜及仰采管理: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推进至距切眼245米处时,仰采角度及倾斜角度均较大,平均25°左右,最大角度达28°,同时受到2条断层影响,工作面管理难度极大。矿方与综采队多次研讨,出台方案,编制了《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过仰采段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工作面大角度倾斜安全技术措施》,并贯彻落实到现场工作中去,但由于仰采角度太大,加上煤层倾角也相应增大,又受到断层影响,工作面端面距内发生漏顶,矿方与综采队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出台方案并制定《过漏顶安全技术措施》。经全矿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历时近4个月,直至工作面推进至距切眼278米处时,过漏顶结束。经矿务会议研究决定,81802综采工作面停采搬家。

(3)工作面两端头与超前支护管理:

① 上、下端头支护:如果煤壁与液压支架边沿距离b<1.0m时不支设端头支护;如果煤壁与液压支架边沿距离1.0m≤b<1.8m时,支设一排单体液压支柱;如果煤壁与液压支架边沿距离1.8m≤b时,支两排,每排3根,柱距均为1.2m,首柱与支架前柱对齐,排距1m。

②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超前支护:

51802回风顺槽巷宽3.8m,超前工作面煤壁20m支护两排单体液压支柱,其中距工作面煤壁1.2m支一排单体液压支柱,每排21根;两排共42根。两排单体液压支柱的首柱与工作面煤壁对齐,柱距1.0m,排距1.4m。

21802运输顺槽巷宽4.8m,超前工作面煤壁20m支护两排单体液压支柱,其中距工作面煤壁1.3m支一排单体液压支柱,另一排支在转载机另一侧,并距转载机挡煤板外侧0.2米处,每排21根;两排共42根。两排单体液压支柱的首柱与工作面煤壁对齐,柱距1.0m。

当工作面发生向头窜动后,靠转载机外侧一排单体柱因空间不足无法支护时,将这排单体柱移到人行道侧,并距转载机挡煤板外侧0.2m处支设。

当工作面发生向尾窜动后,靠工作面煤壁侧一排单体柱无法支护时,将这排单体柱移到转载机另一侧进行支护,并在距转载机挡煤板外侧0.2m处进行支设,人员行走要跨越转载机和皮带机稳设的行人过桥。所有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均平行工作面,泄液口朝向非人行侧。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戴帽,柱帽规格为0.8m花边钢梁,柱帽及三用阀平行工作面布置。超前支柱必须遵循先支后回的原则,时时保证支护长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保证两巷超前支护处有两根备用单体液压支柱。

超前、端头单体液压支柱必须使用硬连接防倒装置,超前支护柱帽为在花边钢梁中间用钢板焊一四方框,在两对角处用带帽螺栓将其与单体液压支柱固定在一起,防倒装置位置为单体液压支柱伸出长度的二分之一。

6、采煤方法及矿压显现规律、顶板管理经验:

(1)81802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根据煤层赋存情况、采区及工作面布置方式、回采工艺形式、现有技术、设备、管理水平,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适合工作面回采要求。但工作面沿走向出现长度130米左右的大角度仰采和倾斜,给工作面回采带来管理上的困难,造成端面距内漏顶。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采煤工艺和采煤方法上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必要时请专家论证,出专项设计,以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

(2)81802综采工作面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为33米,工作面内顶底板最大移近量110毫米,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为28米,来压显现程度不明显。

(3)81802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上、下两顺槽巷压力显现均较小。我矿安装一套顶板在线离层监测系统,可对工作面内和顺槽巷道内顶板变化和矿压进行不间断适时观察,对矿压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7、设备选型合理性、使用情况和事故分析:

81802工作面使用的综采设备选型合理,安全系数高,在回采过程中设备运转基本正常。特别是在工作面过漏顶期间,显示了该套设备强大的实用性和工作能力,在工作面地质条件极度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安全顺利停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对支架工、采煤司机、运输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严禁违章、违规行为。加强设备检修、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

三、劳动组织

1、工作制度: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每班作业8小时。早班为检修班,中、夜班为生产班。

2、作业方式:随着工作面割煤顺序,移溜、移架工追机作业,其它工种平行或交叉作业。

四、初采、回采与停采情况分析 1、81802综采工作面所采煤层属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在设计初期,根据地质资料,确定了停采线。但由于地质条件极度复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漏顶,通过现场详细勘察,经矿领导多次研究确定,过漏顶后提前停采。因此,我们应吸取教训,多方探讨,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地质条件,聘请专家,出专项设计,改进采煤工艺和采煤方法,加强现场作业人员操作管理,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2、初采、回采、末采主要布置以下工作: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矿领导安排综采队针对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得力措施,严格坚持跟班现场指挥,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克服一切困难,狠抓初采与末采工序,为综采支架回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提前1个月制定了《81802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81802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提前15天编制了《81802综采工作面停采安全技术措施》、《81802综采工作面搬家安全技术措施》,为工作面生产及安全顺利回撤、搬家奠定了理论基础。

(3)积极调整组织方案:由于工作面推进至距切眼245米处时,仰采角度及倾斜角度均较大,同时受到2条断层影响,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导致端面距内漏顶。矿领导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果断作出停采搬家决定,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撤,同时有效避免了矿井经济损失的扩大化。同时,克服地质不利因素,排除种种困难,吸取教训,总结成果,为今后的安全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4)狠抓现场管理工作:在工作面过漏顶期间,矿领导和综采队干部,超前指挥,一线管理,不讲报酬,埋头苦干,在苦、累、脏、险的工作环境中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为全矿职工树立了榜样。

五、生产过程中好的方面

1、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着重对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等定期专项培训,使作业人员全面掌握安全知识,明确工作规范,杜绝“三违”,依章办事,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标准化意识。

2、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在工作面推进期间,工程量很大,但通过综采队职工的努力,加班加点工作,最终克服困难,完成过漏顶任务,顺利达到停采回收的标准。

3、在工作面安装、生产、停采、搬家各个阶段,矿领导高度重视,实行专人指导,安全监督,领导把关,在整个生产作业过程中取得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六、几点建议

1、综采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对所需材料提前计划,准备到位,指定地点,分类存放。

2、回采中存在的问题:

(1)综采队安排工作不够细致,出现“磨洋工”,甚至消极怠工现象,分工不明确,不是一窝蜂涌上,就是工作空挡;

(2)验收员把关不严,部分工作质量不过关,职工有敷衍了事情绪;

(3)检修工作所需材料、配件、工具等没有固定存放点,检修不到位,影响检修质量;

(4)对乳化液泵站管理不理想,影响支架性能。偶尔出现液压支架接顶、升紧不及时,初撑力不达标等现象;

(5)存在两端头退锚不及时现象;

(6)回收的材料、小件、工具等管理不善,有遗失现象。

3、对工作面所有的设备、材料、配件必须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台帐,明确职责,做到现场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效果。

4、及时对工作面所消耗的材料进行统计总结,什么消耗量大、什么用的少,提高备用件的利用率,控制成本。

七、综述

通过全矿干部职工的努力,81802综采工作面于2015年10月19日正式停采,11月30日完成搬家。为了保证工作面停采、搬家顺利进行,由生产技术科牵头提前15天编制了《81802综采工作面停采安全技术措施》和《81802综采工作面搬家安全技术措施》,并由总工程师、生产矿长组织会审,各相关部门参加,对措施进行修定,确定最佳方案。通过矿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及综采队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81802综采工作面的回采任务。同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由通风部门及时将采空区进行了封闭。

炭窑峪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下载15101综采工作面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15101综采工作面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采队第三季度工作面总结

    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 综采队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我队本着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一方面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顺利完成;令一方面,为实现安全生产......

    煤矿 综采工作面探放水总结

    2104采空区探放水工作总结我了我矿2105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生产,现2105综采工作面现正在安装综采支架,为认真吸取近几年全国煤矿透水事故教训,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不给安......

    22201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要点

    河南煤化集团 用心做事追求卓越 永煤公司永锦能源 22201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云盖山煤矿二矿 目录 第一节 设计总结 ........................................................

    15114综采工作面安装总结(五篇范文)

    15114综采工作面安装总结 从6月26号设备开始到8月25号调试生产,历时61天。15114综采工作面运输路线相对较短、运输环节比较简单,但在安装经验、工程准备、安装前的准备、新工......

    综采工作面末采措施

    编号:SBKY-C-A03-2014 陕西SB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09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 统一编号:(措施)2014-12 工作面名称:103综采工作面 编制单位:采煤队 编 制 人:王 喆 编制日期:2014年......

    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二 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 2、 每一位职工上岗前必须认......

    综采工作面制度(xiexiebang推荐)

    目录 采掘队管理制度 ................................................ 4 班前会制度 ................................................. 4 交接班制度 .....................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贵州图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贵州图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