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邡红秀辣椒新品种推广工作总结
“金桥工程”项目工作总结
----“什邡红秀辣椒新品种的推广”项目情况总结
什邡红秀辣椒是什邡市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辣椒品种。在连续多年示范种植,表现果形整齐、品质高、抗逆性强。目前畅销德阳、绵阳、成都等地,该品种辣味浓、泡椒不易脱皮,是泡椒和酱椒的畅销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植株生长势旺,分枝多,节间较密,连续坐果能力强,节节有果,株高一般55~65cm,株幅50~60cm,商品性好,果实细长羊角形,前期果长18-20厘米,果径1.2-2.2厘米,单果重15-20克,果实光亮,果型整齐而美观,青熟果深绿色,红果颜色鲜亮,辣味较强且辣中带甜,口感好,食味极佳,且果实耐储藏运输,商品性好。该品种种植容易,适应性广,抗病,特耐涝,不易死苗,连续收获期长,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公斤以上。前期可采青椒后期卖红椒,是替代大金条、二金条、条椒王的理想品种。该品种比二金条等品种增产60-100%,春秋均可种植。
2012年由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牵线搭桥将什邡市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的辣椒新品种“什邡红秀”引进给旌阳区和新镇辣椒协会,2012年到2013年经过1.5年时间什邡红秀辣椒在和新镇推广面积500亩,平均亩产2800公斤,较老品种增产800公斤,新增产值365万元,纯收入275.5万元。一年多来,在项目主持单位、承担单位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通过了德阳、什邡科协金桥办公室验收。现将全年工作要点总结如下。
1、狠抓项目管理,做到计划落实
2012年初,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首先确定主持人员和承担单位旌阳区和新镇辣椒协会,确定了一年工作目标和完成任务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将任务分解到每位责任人。
各项目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相关会议,研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明确责任。将任务分解到村、组和每个技术人员,并负责对项目组科技人员的管理,对项目实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验收。项目技术小组负责落实各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科技人员直接指导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同时做好常规技术和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
结合“巍螺山辣椒节”活动,项目组提出了培训内容,分别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为使辣椒无公害种植的科技知识传播到每家种植户,利用乡村三级科教组织和网络进行讲座。又组织农业专家顾问团巡回各村送科技下乡。全年,冬闲时利用“科技下乡”集中举办专项技术培训班,农忙季节根据不同的农时阶段在田间地头讲授,同时组织现场会,观摩会等,共举办技术培训班6期,每一种植户都分别有一份栽培技术资料,使种植户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常规技术更加掌握,极大地提高的科技水平。
三、抓好示范田,以点带面 各村技术人员狠抓技术服务工作,实行科技人员定项目实施地点、定农户抓好面上的技术指导工作,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突破口,开展模式化栽培,培育高产样板示范田,以点带面,为大面积生产做出示范和表率。
四、作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辣椒在和新镇已种植30年以上的历史,许多土地都重茬多年,因此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十分普遍和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辣椒协会都安排专人在辣椒生产田中设立病虫定位观测点,及早发现病虫,及时向农民们发送预测预报,并利用镇广播电视宣讲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使广大农民对辣椒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将病虫草造成的减产控制在最低水平。针对辣椒役霉病,主要推广了轮作倒茬栽培和宽膜深沟高垄技术,使病害的发生大为减轻。
五、培育辣椒经纪人,做大做强辣椒产业
德阳市辣椒种植面积大,除少部分被用于当地辣椒厂收购生产辣椒酱,大部分作为鲜红椒自由贸易,市场极不稳定,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很受影响。2013年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非常重视培育辣椒市场,以市内外市场为导向,引进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鼓励农村经纪人队伍开展产前、产后服务,积极招揽生意,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客商来我本地订购辣椒,产品远销重庆、成都等地这加快了本地辣椒产业化发展进程。
六、项目取得的成效
项目完成后,有效地引进辣椒新品种进行标准化栽培、科学化修剪、合理化施肥,采用综合病虫害防治,有利于我市辣椒新品种的更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实施期间,什邡红秀辣椒在旌阳区和新镇推广面积已达到500余亩,平均年产值 365万元,纯收入275.5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通过建立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新增就业人员180人,提高了农户们的就业率,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什邡红秀辣椒的商品性好、产量高等特点增加了它在市场的竞争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
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
2015年8月16日
第二篇: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研究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几乎每年都有一批新的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涌现出来。为了避免有些品种未经推广即遭淘汰,造成科研成果的浪费,当前种子工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本文即就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对之提出相应的推广对策,以资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对策
中图分类号: S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07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更新换代难
人的一个普遍心理是信任他所知道的,对人如此,??物亦如是。所以尽管某些地区所销售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多为20a前所研发,仍旧被人们所广泛使用。另外的一个老品种退出市场难的原因是尽管一些老品种无法高产,然而在某些个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却可以稳定生长。
1.2 各个新品种集中出现
种子经销商出于利益考虑,引进各种未经审定、认定的品种,造成同一作物经销品种同时出现,让购种农民无所适从,难以放心选择,对新品种的推广产生不利影响。据调查2015年该县推广的玉米品种达46个。
1.3 农业技术推广发挥不足
作为农技推广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在新品种的推广中作用明显。然而为了追求更多利润,农技服务中心在良种推广中,偏重于让利高的种子企业。如此一来,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主导品种的推广便变得步履维艰。
1.4 价格偏高,超出农民可承担的底线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渐次兴起。因此,绝大多数新品种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人们在研发新的品种时,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对知识进行必要收费也无可厚非。这就致使它们的价格要高于普通品种。以玉米种子为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市场价达到30元/kg左右,有的甚至超过50元/kg,而普通品种市场价却仅为20~25元/kg,1.5 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人们对于新鲜事物是既好奇又害怕,少数人敢于尝试,多数人最终会选择放弃。除非有人予以介绍或指导。农作物新品种也是一样,倘若农技推广部门不对之多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赢得信任,它就会失去价值。除了主观存在的问题,还有客观的原因导致推广受阻,那就是经费不足,无法划定区域做试验示范,让农民看到新品种在实际种植后所带来的好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采取的对策
2.1 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农民之所以对于农作物新品种有所抵制,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农民的科学素养不高。因此就要以提升农民的素质为方向,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可以通过赠送科技书籍,举办科技交流会议等让农民的科技认识水平有所提高;要善于利用技术优势,分析、甄别、引入那些最适合当地农业环境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对之进行试验示范。倘若有的最终示范成功,要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将该品种的优势、特征及具体的栽培方法告知农民,增加农民对它的了解,进而促进其在更大范围内的使用。
2.2 因地制宜,确定主推品种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农业环境,不同的地域特点,也应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确定主推与搭配的品种,并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让那些不太适合当地生产的品种逐渐退出种子市场。
2.3 增加投入,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
新品种能否尽快为农民所接纳,与政府的态度也不无关系。倘若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并积极对新品种进行大规模多点示范宣传,揭开新品种的神秘面纱,让它与农民近距离接触,那么农民就会对新品种有及时而准确的认识,从而增强示范效果,为下一步推广打好基础。
2.4 重视新品种示范展示作用,突出品种效应
事实证明,做好新品种示范展示是加快新品种推广的有效途径。在新品种推广中要突出品种效应,重视瓜果蔬菜等高效作物的示范推广,顺带做好粮食作物的试验示范。要加强栽培技术的宣传推广,把农技、农机、种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示范。
2.5 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强化其农技推广职能
乡(镇)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对农技推广服务站的推广功用予以高度重视,应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专业人才建设,改变目前农技推广服务站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老化的现状。要进一步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站的推广职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让农民尽快用上适合本生态区域的优质、高产、高效品种。
2.6 增加惠农补贴,提高农民采用的积极性
只有重视知识产权,才能充分保证研发者的研发积极性。因此要在尊重新品种的价格设定基础上,在其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对农民购买新品种增加一定数额的补贴,消除农民因为新品种价格高而退缩的心理。一旦农民对新品种有了充分的认识便可自然接受,从而使新品种得到快速推广。
2.7 逐个击破,重点培养,制造辐射效应
要充分认识种田大户作为示范点的重要宣传作用。很多农民之所以对新品种不予接纳,根本上还是从众的心理在起作用。一旦有一个人引入新品种并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其他人就会争相模仿。所以农技推广部门要积极联系种田大户,对其进行游说,并给予一定的特殊支持。只要他们同意,那么就会产生辐射效应,新品种的推广难的问题便会引刃而解。
小结
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新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多,在品种推广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把新品种变为生产力,变为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成为新品种推广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对新品种的宣传推广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都晓玲.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研究[J].中国农业,2013.[2]齐伟武.小谈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工作[J].江苏自然科学周刊,2014.[3] 曹蓝海,吕富棠.我市玉米新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种子科技,2010(2):18-19.[4]杨大勇.当前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12.[5]杨冬华.农业新品种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2009(12):59.
第三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协议书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了实施xx省科技兴农的战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双方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职责:
1、向乙方提供新品种(技术):
2、负责乙方全过程的无偿技术指导,随时接受乙方的技术咨询。
3、协助乙方在定点的商店购买药物(器械),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使用。
二、乙方职责:
1、接受甲方的技术指导服务。
2、负责提供项目的日常管理,建立台账,及时向甲方通报有
关情况。
3、承担必要地生产性开支。
4、提供场地供甲方开展技术培训。
5、负责向周边农户推广100户,并负责被推广户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 二 年。协议到期自行终止,期满后如何续定,另行商议。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甲方:乙方:
代表人:
二0一三年四月十日 代表人:
第四篇:云川县2009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项目技术工作总结(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云川县2009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
项目技术工作总结
云川县2009年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有关文件精神,在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专家指导下,在项目承担单位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种植实际需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现将2009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简述项目推广地原有种植制度、品种和技术应用情况。
1、种植制度 项目实施区兴业镇位于淮河入江水道以北,云川县县城东侧,云宝南线横穿腹部,是云川县菜篮子。历来是云川县蔬菜新品种高产示范镇,周年为县城居民提供新鲜可口的蔬菜,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经过多年不懈的农田水利建设,已形成沟、渠、路配套,涝能排、旱能灌。
2、品种和技术应用情况 兴业镇秦庄、五星村劳动力比较充余,劳动者素质高,蔬菜种植水平好,对蔬菜种植技术较有经验。项目实施区历来是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核心区,农民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接受速度快,应用熟,已经总结出大面积蔬菜无公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二、推广的技术与品种优势(特性)、在当地的适应性
1、技术特性
(1)苗期病害 辣(甜)椒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①病症 猝倒病发病初期,茎基呈水渍状,后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在叶沿未枯前倒伏。立枯病发病时,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斑,以后病斑向四周扩散,使茎基变褐,缢缩;早期病苗叶片白天萎蔫,晚上恢复,严重后,地上部萎蔫不再恢复;在一段时间内,病苗仍然直立不倒。
②发病原因 低温高湿。③防治方法
A.适时通风排湿,及时间苗,追施叶面肥,增强幼苗抗病性。B.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周围撒上石灰粉,防止病情传播。C、及时喷施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300—400倍液,72%的普力克400倍液。
(2)辣(甜)椒病毒病
①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病叶呈淡绿色,叶面凹凸不平,叶脉起皱,有的叶片呈线形蕨叶或花叶形;枝条染病,则有褐绿色条斑,植株矮小。
②发病原因 高温干旱且有蚜虫条件下易发病。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严格消毒;预防高温干旱;整枝打杈在晴天中午进行。
B、化学防治:定植后用40%的抗蚜威2000倍液及时喷施灭蚜;发病后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 2 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3)辣(甜)椒炭疽病
①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病叶和病果上初为水渍状褐色圆形斑,后来逐渐形成褐色同心轮纹斑。
②发病条件:属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通过叶片或果实的表皮及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借助风雨、田间作业和育苗传播。当气温在1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容易发病。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采用温汤浸种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加强田间管理,推广配方施肥;预防高温高湿;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果及病残体。
B、化学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农抗120的300倍液喷洒,每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4)辣(甜)椒疫病
①主要症状:叶片、茎、果实均受此病危害。病叶有暗褐色圆斑,其边缘为黄绿色;病茎有水渍斑,病斑绕茎表扩展成黑褐色条斑,分枝也有褐色斑,病部易缢缩折倒;病果的果蒂部有水渍状暗绿斑,潮湿时长出白霉,呈褐色腐烂,干燥后成为褐色僵果。
②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借助雨水和育苗传播,在气温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发病重。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温汤 3 浸种;推广无土育苗或无菌土育苗;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及时清理病残体。
B、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可湿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5)辣(甜)椒软腐病
①主要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果有水渍状暗绿色斑;后期果皮变白,果肉呈褐色,腐烂并有臭味,干燥时果实干缩,但并不脱落。
②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借助雨水、浇水和昆虫活动传播。阴雨天、气温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发此病。
③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
B、化学防治:杀虫防病,控制传播,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40%菌杀乳油3000倍液喷施,及时杀灭烟青虫、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倍液喷施,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2、品种特性 在该项目实施中,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抗辣椒品种博士王。
博士王是从天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设施辣椒新品种。4 2005-2006年在赣榆县设施蔬菜主产区沙河、青口、赣马等镇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博士王表现出早熟、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
(1)特征特性
①产量高 博士王在本地设施栽培,表现为结果早、果实大、单果重、连续结果性强,且后期结果仍能保持大果特性,据日光温室结果期调查,博士王果实长度10.1㎝、果肩直径4.3㎝、单果重42.5g,较对照品种苏椒5号果实长度平均增加1.0㎝、果粗度(直径)增加0.6㎝,单果重增加12.0g,日光温室栽培每667㎡产量达6500 kg,塑料大棚栽培每667㎡产量达 5500 kg,较苏椒5号平均增产35.6%。
②熟性早 博士王比苏椒5号早熟6d左右,6节即可开花,比苏椒5号提前1节,分枝性强,早期结果多且连续结果性强,果实膨大速度快。
③品质优 主要表现为:一是果实外形美观为长灯笼形,果色为黄绿色、皱皮、色泽鲜亮;二是果实大且均匀;三是果实口感好,为微辣型、皮薄质嫩,适合大众口味。
④抗性强 博士王植株长势强,开展度大,耐肥、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夜间温度14-16℃时能正常结果,抗病性较强。
⑤效益高 实践证明,苏椒5号博士王较苏椒5号增产增收2000元/667㎡、增质增收600元/667㎡以上(市场售价每㎏比苏椒5号高0.1元左右),设施栽培每667㎡经济效益增加2500元以上。
⑥商品性好 由于苏椒5号博士王的果实具有果型大、口感好(辣度适中)等特点,其抢占市场能力强,销售前景好。
5(2)无公害栽培技术 ①培育壮苗
A、日光温室冬春栽培育苗
8月中旬播种,播前种子用55℃水烫种,搅拌10分钟后,捞出种子再放入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15min,取出种子,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种5-6h,种子吸足水后,捞起沥干直播,一般不催芽。采用高畦育苗,注意遮阴保湿、防高温、防水淹、防暴雨,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防止烧苗或出现高脚苗。
B、塑料大棚栽培育苗
11月下旬催芽播种,将经消毒且浸泡好的种子先用湿纱布袋装好,然后再用干毛巾包裹,夹在装满热水的两个盐水瓶之间,放入保温箱(泡沫箱)内催芽,每12小时盐水瓶换一次热水,注意保温箱不要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受热不匀影响催芽效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小拱棚外加草苫的“三膜一苫”保温育苗。育苗时,每10㎡苗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0 kg,50%多菌灵80-100g,土、肥、药一定要混合均匀。
C、苗期管理。温度及肥水管理同常规。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8月份育苗因采用遮阳网等遮阳降温,早盖晚揭,遇雨覆盖塑料薄膜,防暴雨伤苗,停雨后及时揭膜。11月份育苗应注意保温,出苗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②整地施肥与定植 A、整地与施肥
平整土地重施基肥,每667㎡施优质腐熟的圈肥,日光温室用量为8000-10000kg,塑料大棚为6000kg,三元复合肥50kg,饼肥100 kg,深翻细耕后,日光温室做成南北向畦,塑料大棚做成东西向畦,畦宽100㎝。
B、定植
日光温室10月初定植,塑料大棚4月初定植。定植行距,大行距为60㎝,小行距40㎝,定植株距为33㎝。
③田间管理
A、定植后的肥水管理
辣椒对肥料较为敏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在对椒采收后第一次追肥,随灌水每667m2施45%三元复合肥10-15kg,第二次追肥,在盛果期随灌水每667m2再施45%三元复合肥10-15kg,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酌情追肥。定植时一定要浇足定植水,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水,避免土壤过于干旱,灌水应采取膜下暗灌,切忌大水漫根。
B、植株调整
在门椒结果后应尽早摘除内生弱枝,生长盛期还应及时疏剪密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能。
C、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等。病毒病的防治在做好种子处理,及时防治蚜虫、粉虱等传毒媒介的同时,生长期间应预防高温干旱,在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疫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68%金雷(雷多米 7 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灌根或50%福帅得悬浮剂2000-2500倍喷雾,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辣椒虫害主要有粉虱、蚜虫等。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采收
辣椒的门椒应适当早收,以免坠秧,结果期采收应在果实已长到最大限度,果皮变厚时进行,最好在下午采收。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简报、数字农业网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和实施效果,加强信息服务,加大对优质辣椒博士王增产增效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的影响。
2、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云川县2009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项目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订了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报县农业局、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审批。同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实施。
3、授课与田间示范指导。
(1)授课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举办了三期技术培训班,分别于2009年6月26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师赵建华讲授辣椒适期基质培育壮苗技术,参加培训人数70人。2009年7月8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师张远芬讲授辣椒精细整地,覆膜定植技术,参加培训人数60人。2009年11月25日在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由高级农艺 8 师汪龙生讲授辣椒科学肥水管理技术,参加培训人数70人。
(2)田间示范指导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组织专门技术人员赵建华、汪龙生、王云川、何春正等专门驻点,深入到兴业镇秦庄、五星村进行进行跟踪技术指导。
四、推广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对照项目合同,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建立了2000亩博士王新品种辣椒生产基地,其中设施大棚辣椒200亩;选用推广了优质高产辣椒新品种博士王;适期基质培育壮苗;精细整地,覆膜定植;合理调控棚内温湿度;科学进行肥水管理;适期采收;组织大棚辣椒生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村组干部、农民和种田大户3次200人;印发技术资料2000份。
2、辣椒产量明显增加。在辣椒大面积成熟采收前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邀请有关专家、有经验的农民,进行测产验收:项目实施基地兴业镇秦庄、五星村平均亩产3058.8公斤,较前三年平均单产2500公斤/亩,增产558.8公斤,达22.3%。总产达6117.6吨,较前三年平均总产增加1117.6吨。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大棚辣椒生产技术的推广,可减少辣椒全生育期内用药次数;同时由于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生产优质辣椒,实行优质优价,基地农户辣椒平均亩产值达到24470.4元,亩纯收入为7830.5元。总产值4894.08万元,总纯收入为1566.1万元。
4、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明确主导品 9 种、选准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提高了基地广大农户科技学种田水平。按照“技术培训到村、技术明白纸到户、示范指导到田”的要求,集中向广大农户推介和传授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使广大农民应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及科学种田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在项目实施中,云川县大力推广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广大农户大力应用优质、高产的辣椒新品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辣椒专用肥、有机肥,减少了水体污染,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确保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五、体会和建议
1、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博士王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有利于辣椒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利于辣椒产量的提高和辣椒品质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进一步加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投资力度,扩大农业科技推广普及面,实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应用。
第五篇: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根据财农指〔2020〕106号及种站〔2021〕4号文件精神,我站2021年将继续承担农作物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及农作物品种试验鉴定示范两个项目。2021我站的示范工作将紧紧围绕建设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高档优质稻品种为重点,推进优质稻品种产业化开发,提高优质稻产业整体效益,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因地制宜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在我市7个乡镇(街道),建立15个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示范面积3100亩。至少召开现场观摩会一场,人数80人,举办技术培训班2场,人数100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5﹪以上,农作物品种优质专用率86.5﹪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项目责任
为了确保2021年省农作物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项目及杂交水稻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冯开青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种子站的陈振良副局长担任,具体人员由财务科负责人及相关站所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检查及监督等工作。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由种子站站长黄世勇担任,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组织测产验收、现场观摩及材料的上报等工作,成员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站所人员及项目实施乡镇的农技站人员组成,具体成员见相关文件。
(二)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好品种布局
优质各项目示范点要以高档优质稻新品种为重点,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因地制宜的选择示范品种。在北面乡镇山垄田较多,气温相对较低,适宜发展优质米产业,在试验品种的设计上重点安排大米品质好的品种。南面乡镇土壤相对肥沃,重点安排高产品种进行试验。
(三)结合农业“五新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积极同土肥站、植保站、农技站、农机站等相关站所配合,重点示范推广机播、机插、机收栽培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同时同土肥站配合,推广有机肥项目,增施有机肥达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同植保站绿色防控项目相结合,推广太阳能杀虫灯及安装性诱捕器,减少农药的使用。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的有机配套,做到良种良法的有机相结合,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
(四)合理安排项目示范点,加快优质新品种的推广
重点与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及种子企业合作开展高档优质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2021年,在我市7个乡镇(街道)建立15个优质稻新品种示范片,示范面积3100亩,每个示范点试验品种最少5个、示范品种1个。通过抓好展示示范片项目,做到抓重点促面上,抓示范促推广,促进高档优质稻新品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五)组织宣传培训,促进技术到位
一要在春耕季节通过有线电视、乡村广播、黑板报以及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高档优质稻新品种,使良种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引导农户因地制宜选用种植优质稻新品种。二要在各展示示范点田头醒目处统一制定了固定标志牌,注明相关的内容和指标,进行标牌明示。三要在关键时期组织召开优质稻新品种现场考察观摩会,组织当地农技员、种粮大户等对展示示范的优质稻新品种进行现场观摩。四要加强培训与指导,做好以优质稻新品种为主导的农业“五新”技术综合应用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到位率,每年至少开展一场技术培训班和一场现场考察观摩会,加速全市优质稻的推广。
(六)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2021年,优质稻推广项目资金45万元,杂交水稻中稻生产试验项目经费5万元,合计50万元。共安排了15个项目示范点,面积一共3100亩,每个项目点具体实施内容及补助资金见任务分解表。组织召开培训会及现场会的,人数达30人以上,每场补助资金0.5万元。剩余资金用于示范牌的制作、现场观摩及培训等相关项目开支。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合理开支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可用于优质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片点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等农用物资补贴,现场考察与技术培训等以及与优质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有关的其它支出费用。
(七)开展检查验收,确保顺利实施
项目实施全过程要留痕,如育秧、机播、机插、机割、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等重要环节,每个重要环节都要拍照片。各项目点对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详细的记载,最后要认真做好项目的现场验收与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