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市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专门委员会2009年工作计划
合肥市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专门委员会2009年工作计划(2009年3月27日社会服务专委会会议讨论通过)2009年市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围绕市民革工作要点,积极协助配合庆祝市民革成立50周年工作,继续做好做实送教下乡、送医下乡、捐资助学等工作,同时努力完成一个专题调研,力争多出成果。
一、召开一次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会议。三月初召开一次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主任、副主任(扩大)会议,讨论09年工作计划及活动开展的方案,邀请有关支部负责同志参加。
二、举办一次“民革企业家座谈会”。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同时更好地服务党员企业家,扩大民革企业家的影响,专委会在四月中下旬举办一次“企业家座谈会”。号召民革党员企业家响应国家号召,与国家共克时艰。同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一个“爱心基金”,更好地体现民革党员的社会责任心。
三、开展一至两次送医下乡活动。在五月中旬在肥西(或三县)一个乡镇开展一次送医下乡活动,届时准备一些农村常见病防治手册和一些常备药免费发放给农民兄弟,同时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举行座谈,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适时开展一次拥军活动(送防暑药品和水)。
四、积极协助配合庆祝市民革50周年大庆工作。认真筹备50周年庆祝活动,为“五个一”工作提供专委会的资料和信息。
五、积极与三县教育部门联系,建立对口联系单位。借鉴08年在长丰县吴山镇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三县。在各地分别选一个教学质量较为薄弱的学校,由民革一个或两个教育支部与之建立对口联系单位。活动仍然为示范观摩课,同时各支部可以和对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和交流。
六、做好捐资助学的联系和服务工作。捐资助学工作一直是专委会的一个重点工作,今年将继续联系有识之士来加入到这个有意义的工作中来,同时为佳通公司和台湾华金公司在三县四区捐助的700名贫困学生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七、努力完成一个专题调研。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今年应该把课题方向定位在农村,力争能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专题调研报告,11月份定稿完成。
市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
2009年3月
第二篇:合肥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
合肥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
第一条为规范合肥市律师协会(以下简称“市律协”)专门委员会活动,保障其正确履行职责,根据《合肥市律师协会章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专门委员会是市律协设立的负责一定范围内工作的专门机构。
第三条市律协常务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决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调整和撤销。
第四条各专门委员会职责:
(一)行业发展与研究委员会
1、负责起草合肥市律师行业发展规划,并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实施;
2、开展重要课题调研,推动我市律师行业发展;
3、联络、协调律师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民主党派成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发挥律师参政议政作用;
4、收集、整理外地涉及律师工作的相关信息、政策和法规,提出推动我市律师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5、负责县域律师相关工作。
(二)行业监督与管理委员会
1、负责起草行业监督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监督、检查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协会有关重要决议、-1-
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
3、负责组织开展律师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情况考评、律师卷宗档案评查、听庭评议等专项工作;
4、会同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对执业律师进行考核。
(三)权益保障与奖惩委员会
1、开展维护律师合法权益活动;
2、针对侵害律师合法权益问题进行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3、受理和调查处理针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问题的投诉;组织查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规违纪案件,提出处理意见;
4、组织开展行业评选、表彰和奖励工作。
(四)宣传与联络委员会
1、负责起草行业宣传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合肥律师网》、《合肥律师工作简报》相关栏目的组稿;
3、组织协调对市律协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的宣传报道工作;
4、负责联络省、市、县(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活动。
(五)教育培训与实习考核委员会
1、起草律师执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协助各专业委员会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3、负责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申请、管理和考核工作;
4、负责青年律师相关工作。
(六)文体与对外交流委员会
1、负责组织开展律师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2、负责与外地律协的对口联络、接待和交流工作。
(七)公益与福利委员会
1、负责组织开展律师行业公益活动;
2、做好律师事务所、律师开展公益活动的信息收集和宣传工作;
3、负责开展律师体检、慰问、疗养等福利工作;
4、负责女律师相关工作。
(八)资产管理与财务委员会
1、负责做好会费收缴工作;
2、负责起草市律协财务预算方案,并就财务执行情况向理事会报告;
3、负责对市律协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管理。
各专门委员会除工作职责之外,还应当完成市律协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五条专门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3名和委员若干名。专门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第六条专门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本会会长、副会长兼任;副主任一般由常务理事兼任;专门委员会委员由熟悉律师行业情况,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或管理经验,关心律师事业发展,热心公益事业的律师担任。
第七条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由会长办公会议提名,常务理事会议决定。
委员由常务理事、理事、代表大会代表或执业时间五年以上的律师组成,由市律协秘书处提名,商专门委员会主任确定,报会长办公会议批准。
第八条专门委员会主任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委员会的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二)召集、主持本委员会会议;
(三)部署安排本委员会工作;
(四)向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
(五)承办常务理事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第九条专门委员会委员职责:
(一)按时参加本委员会的各项会议、活动,因故不能参加的,应事先履行请假手续;
(二)承办本委员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三)对本委员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监督本委员会的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条专门委员会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动丧失委员资格:
(一)受到刑事处罚、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或行业处分的;
(二)考核为不合格等次的;
(三)不在本市执业或从事律师管理工作的。
第十一条专门委员会委员因不能履行委员职责或经本人申请,由专门委员会提请会长办公会议批准,可撤销或调整其委员职务。
第十二条专门委员会应当着力服务于广大律师,根据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工作,市律协秘书处负责协调、配合。
第十三条专门委员会在每年的12月份向市律协秘书处提交下一工作计划,由秘书处统一汇总后报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开展专项工作涉及经费支出较大的(一万元以上),须先向市律协资产管理与财务委员会申报预算方案,经会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方可执行。
专项工作经费由市律协统一管理,在预算范围内按实际支出报销。
第十四条专门委员会主任工作由市律协党委组织考核,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应当在每年年末提交本专门委员会工作总结,并根据安排向常务理事会述职。
第十五条各专门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拟定相关工作细则,报市律协秘书处备案。
第十六条本规则由秘书处负责解释,经常务理事会会议审定后正式实施。
第三篇:民革杭州市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
民革杭州市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2011年8月18日民革杭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常务委员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民革杭州市委会(以下称市委会)各专门委员会(以下称专委会)是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参谋和助手,是党员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平台。为更好地发挥各专委会的作用,使专委会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市委会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专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紧紧围绕市委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认真组织委员及广大党员开展各项活动。其基本任务是:贯彻市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围绕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根据市委会的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与本专委会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市委会设置九个专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祖统工作委员会、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工作委员会、城建和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社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统战理论和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老年工作委员会。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各专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各专委会主任一般在市委会常委中协商产生,副主任 1
和委员根据工作需要可在骨干党员及市委会机关处室负责人中协商产生。各专委会由一位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联系和指导。
第五条各专委会应本着精干、高效、务实、利于开展工作的原则组建。根据工作需要,经市委会批准,各专委会可临时聘请本组织以外的人士协助专委会工作。
第六条各专委会的设立、撤销、合并及人员组成由市委会常委会议决定。各专委会的任期与市委会届期相同。
第三章工作职责
第七条各专委会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结合形势和任务,组织委员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第八条各专委会根据各自的分工及所涉及领域每年至少确定1个调研课题,完成1项专题调研,形成1份调研报告并完成本专委会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九条 各专委会要特别关注本专委会所涉及领域的发展情况,针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和相关政策出台等情况,应及时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整理成信息报送市委会。
第四章工作制度
第十条各专委会年初应制订工作计划,年末进行工作总
结。各专委会可根据各自情况制订相应的工作办法。
第十一条各专委会会议和活动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召集并主持。全体委员参加的会议(包括活动)一年不少于两次,专委会主任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
第十二条各专委会的有关会议和活动应提前向负责联系的领导班子成员征求意见,并邀请有关领导参加。
第十三条市委会机关调研处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职能处室,负责协调各专委会的有关调研工作,并协助各专委会进行调研课题选题。
第十四条各专委会设联络员一名,由市委会机关干部担任,协助专委会开展工作。
每十五条市委会为各专委会开展调研工作和其他活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为调动专委会调研的积极性,鼓励专委会提高调研报告的质量,各专委会调研成果按照市委会参政议政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第十六条本办法经市委会十届二次常委会议通过后生效。
第四篇:深圳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初稿)
深圳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初稿)
(2003年10月13日深圳市律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1月29日深圳市律师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宗旨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深圳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在律师协会行业管理中的作用,促进实现律师协会各项职能,推动深圳市律师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深圳市律师协会章程》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章机构性质
第二条深圳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是深圳市律师协会理事会(下称“理事会”)领导下的专门工作机构。
第三章工作职责及其设立
第三条专门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调整及撤销由理事会决定,并报上级律师协会备案。专门委员会组成成员,应向全市律师予以公告。
第四条专门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二至三名,委员若干名。主任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可指派一名副主任代行职责。
专门委员会可视具体情形可设秘书一职,承办联络、记录及其他外联事务。
第五条专门委员会的职责:
(一)制定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计划;
(二)根据律师协会安排,参加或主持与专门委员会有关的重大课题、问题的调研和调查处理,提出意见、建议;
(三)承办咨询、质询,审议、拟订同本专门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四)参与律师行业管理规范的起草、论证、报审等工作;
(五)受理和调处本专门委员会具体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六)根据律师协会理事会或会长授权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建立经常性联系;
(七)根据律师协会授权和各专门委员会特点及需要开展其他有关活动;
(八)负责本专门委员会活动规则的制定、修改;
(九)负责实施本委员会工作计划,每年就本委员会的计划实施情况向理事会报告;
(十)完成会长会、理事会交办的工作;
(十一)理事会议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四章委员副主任、主任任职资格、任职程序、权利义务
第六条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一般应具有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律师行业情况,关心律师事业发展,热心公益事业,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专门委员会的活动。
第七条专门委员会主任由会长提名,经会长会审议后,提交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主任原则上由本届理事担任;副主任人选由专门委员会主任商律协分管负责人后提名,经会长会审定后,交理事会议审议通过。
第八条专门委员会委员人选采取由律师代表大会代表报名或本专门委员会两名以上委员推荐,由理事会议通过。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秘书任期与代表大会相同,可连选连任。
专门委员会委员需连续执业三年以上(含三年),未满三年担任专门委员会委员的,须经理事会议讨论通过;担任专门委员会委员须为本会未经任何行业处分或行政处罚的会员。
第九条每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原则上不超过30人。一个律师事务所不得有两名以上(含两名)律师(理事除外)担任同一专门委员会委员。除理事会特别规定以外,一名律师不得加入两个以上(含两个)专门委员会。
第十条专门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不超过3名专家担任顾问;顾问可以列席专门委员会会议,发表参考意见。
顾问由各专门委员会主任提名,经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并报理事会审议通报后聘请。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动丧失委员资格:
1、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受到行政处罚的;
3、受到行业纪律处分的;
4、自行辞去委员职务的;
5、拒不接受委员会分派的任务的;
6、有《深圳市律师协会章程》列举的不适宜担任委员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二条委员一年内连续两次不参加本专门委员会会议,或一年内累计三次不参加本专门委员会会议,自动丧失委员资格;或两次未完成主任、副主任布置的工作的,经主任、副主任讨论通过,可取消其委员资格。
第十三条专门委员会委员的权利与义务:、参加本委员会工作,尽职为深圳律师服务;、以自身的言行,维护本委员会的良好社会形象;、积极、认真完成主任、副主任安排的工作;、向本委员会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不得利用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为本人及本人所在律师事务所谋取不当利益或与其他律师、律师事务所进行不正当竞争;
6、所有工作均属义务性质工作,任职期间无薪酬待遇。
第十四条 专门委员会主任的权利与义务:、制定本委员会工作计划;、召集、主持本委员会会议;、安排部署本委员会工作任务;、及时向理事会议、律协负责人报告工作;、完成理事会议、律协负责人交办的工作。
6、与本会的其他专门、专业委员会进行合作;
7、接受监事会的监督。
第十五条 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专门委员会可视委员会的具体情况,对副主任进行工作分工。
第五章 专门委员会会议
第十六条 专门委员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专门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由部分委员参加的工作会议。
专门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主任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分管副主任主持召开。
第十七条 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所议事项须形成纪要,报协会秘书处备案。会议纪要由专门委员会秘书撰写,或由主任指定其他委员撰写。
第六章经费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专门委员会活动经费来源为律协拨款、社会赞助、举办专业活动和社会活动收人等。
各专门委员会应合理、节约地使用活动经费。
第十九条专门委员会开展活动,需使用经费时,应提前一个月提出经费支出报告,报协会按财务制度审批。
第二十条专门委员会经费由律协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十一条专门委员会活动经费禁止在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分配。
第二十二条禁止主任、副主任因私使用经费;禁止将专门委员会经费挪作他用。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专门委员会须对每次会议情况保留完整的记录。出席会议的委员须在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上签名,有不同意见的,要表明自己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专门委员会须在每年 1 月 10 日前,完成上一工作总结及财务支出情况的说明,接受理事会议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专门委员会须在每年 12月 31日前完成下一工作计划及预算方案的制定工作,报理事会议审议。
第二十六条 专门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工作总结及计划落实情况,将作为协会下一活动经费考核拨付的参考依据。
第二十七条 专门委员会接受律协监事会的监督,专门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工作会议应由监事参加并由监事发表专项监督意见,专门委员会的任期内工作报告由监事会发表专项考评意见。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经理事会通过后生效并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由理事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则实施后,各委员会可根据本委员会的工作性质及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理事会议审查,经理事会议通过后生效。
第五篇:如何开展好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
政协专门委员会是政协的“职能部门”。围绕党政工作中心,针对相关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协商监督活动是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协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因此,如何按照政协章程和《规定》的精神,着眼于党政工作大局,找准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切入点,更好地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是衡量专委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然而,由于政协组织的特殊性,专委会的工作历来没有什么固定的“招式”,更没有形成什么统一的“模式”,如何开展专委会工作颇有点见仁见智的感觉。但是,借鉴各级各地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结合自身从事专委会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开展好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着重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密切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与配合是搞好新时期政协协商监督工作的重要前提。党的基本路线和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了新时期的政协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团结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表面看,政协工作是“软任务”,搞搞“形式”,走走过场似乎也能过去。但要真正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添乱,切实而不表面”,这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我们认为,这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密切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配合,着重解决好“如何知情”和“怎样出力”的问题。如何知情——要建立好经常的对口联系制度。年初,委员会制定工作计划时,要事先与有关对口部门联系、“通气”,主动征求意见,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的同志前来一同商议。尽可能使专委会的工作计划安排“得时、得体”,力求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合节同拍。平时,也要经常互通信息,交流工作情况,并适时约请有关部门通报工作情况,让委员更好地知情知政。怎样出力——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首先,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参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并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为政协及有关部门顺利开展工作进行舆论宣传,从而因势利导,适时建言献策。从事政协专委会工作的同志要积极创造条件,身体力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有关部门的工作。其次,专委会在确定重大调研视察课题,开展有关调研、视察活动,特别是一些事关全局、在政协常委会上与政府进行专题协商的重大课题时,也要邀请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讨论、参与调研。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更熟悉情况,便于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调研形成的意见、建议最终还要落实到有关部门去具体操作,这种边调研、边协商的做法,更有利于我们提出针对性较强、较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也容易为有关方面接受和采纳。象这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既有利于增进理解,更便于推进工作。
二、依靠政协活动的主体——广大政协委员、市各民主党派及政协组成单位开展协商监督活动,是搞好政协工作的基础。政协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是政协履行协商监督职能的主体。他们的主体作用发展得如何,是衡量政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活动主体参与的广泛性。政协是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大舞台,政协机关主要是为活动主体参政议政提供服务。所谓“机关搭台,委员唱戏”。但是实际上,通常我们的活动主体参加协商监督活动的机会并不多,有些政协委员除一年一度参加一次全委会外,很少参加政协活动。多数情况下是委员走过场,机关工作人员“越俎代庖”,代委员“唱戏”。因此,一方面,我们组织各种通报、视察活动时,应尽可能地邀请他们参加,积极为他们知情知政、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拓宽政协活动领域,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政协的协商监督工作,促进政协工作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开展得卓有成效。二是活动主体参与的主动性。专委会的联系面相对较广,但其常设机构的人手较少,对有关专门工作接触又相对不多。因此,开展活动特别是一些较大规模的或专业性较强的调研活动时,要注意吸收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和民主党派的同志参加,有的还可以与他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共同进行调研。组织活动时请他们多提意见、多做指导;开展调研时请他们唱主角,必要时请他们撰写材料。这样,既弥补了专委会常设机构的力量不足,又壮大了调研力量,提高了协商监督活动的深广度。同时又使“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我们的协商监督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积极创造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参政主体充分感受到政协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培养并提高“主体”参政议政的兴趣与主动性,是专委会开展协商监督工作之生机与活力所在。
三、加强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是搞好政协协商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加强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搞好政协工作,同样必须不断学习,加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政协工作的更高要求。这里的学习与交
流主要应包括从事政协工作同志自身的知识更新,各兄弟政协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以及政协机关的干部队伍的造就与培养等。一是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更新学习。广大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要加强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政协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政协机关要积极为机关干部创造条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从事政协工作的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二是要加强横向联系与交流。政协跨越了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条块”界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便于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因此,我们在做好有关接待、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利用一切机会,注意结合专委会工作的实际,加强兄弟政协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全国政协、省政协或兄弟政协组织调研考察活动时,我们要结合有关专委会的工作,有目的、有重点地参与一些重大课题的调研。这样,既能丰富有关调研内容,又有利于推进本专委会的协商监督工作。三是要加强政协机关内、外部的干部队伍交流。政协工作涉及面广,这就要求我们的机关干部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俗话说:“树移死,人移活”,“见多才能识广”。因此,各级党委及政协组织要积极为从事政协工作的同志创造条件,提供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的内部及对外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政协机关才能更有生气,政协工作才能更加生龙活虎,生机勃勃,也才能进一步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以上是我们对搞好政协专委会工作的几点粗浅认识,有些看法可能失之偏颇,有的问题仍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专委会作为政协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和履行协商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层次,在政协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外影响力不可低估,它代表了一级政协组织的协商监督水平。我们认为,要更好地实现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还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明确政协专委会在政协组织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各级、各地政协由于机构设置没有一个权威或法律的介定,形式各一。有的政协专委会是虚设的机构,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基本上是“挂名”性质的;有的也设立了相应的办公室作为专委会的办事机构,作为专委会办事机构的办公室其职能应是为专委会发挥职能作用提供秘书及行政服务,但缺乏必要的人手,常常是“大牌子,空架子”。加之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往往是机关工作人员代替委员调研视察,工作起来总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从真正发挥专委会的效能作用出发,要规范其机构设置,定编定员、充实力量,加强政协专委会的建设,努力提高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整体效能。
2、要进一步加强政协内部各专委会之间的工作协调与协作。政协的工作虽然是“软”任务,但它联系面广,工作具有“多头”性。按目前政协的体制现状而言,一个专委会的对口联系部门就有十几个。因此,专委会开展活动时,对一些重大的调研课题仅以一个专委会进行调研难免“势孤力单”,协商监督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遇到这类情况时,主席会议要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有关专委会的优势,必要时动员政协机关的全体力量,分工协作,联合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才能确保调研活动的深广度,提高政协协商监督工作的整体力度。
3、要讲求专委会协商监督的实际效果。政协工作是务虚性质的,但我们要“虚功实做”,最终还必须“求实效”。政协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协不是专门“唱赞歌”的。同时,政协也不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并不一定政府做什么政协也做什么。但是,政协的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又必须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力求合节同拍。只有这样,才容易形成合力,提高政协协商监督的实际效果,进而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实际上,某些情况下,专委会开展工作“我行我素”往往“吃力不讨好”。相反,只要能够促进工作,“锦上添花”也未尝不可。此外,调查研究是政协参政议政的一种好形式,但其周期较长,出成果慢。因此,搞大的调研固然需要,但“马拉松”式的调研难免挂一漏万,有时甚至失去其时效性。而各种类型的通报视察座谈,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再辅之以必要的舆论宣传,它能起到让委员知情知政、宣传政协的地位作用、监督相关部门工作以及及时建言献策等多重作用,不失为政协专委会实施民主监督的一种极好形式。
4、要进一步做好政协协商监督的跟踪反馈及监督工作。政协是人才库、智力库,政协的调研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一方面,各专委会的一些涉及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除在政协的有关会议上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协商,并以建议案的形式送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外,跟踪反馈工作十分重要。政协机关要明确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协有关书面建议、意见(实际上,建议案的份量应远远重于提案)送出后的受理与办复情况等跟踪、反馈工作。这样,自己的工作“成果”得到了“承认”,广大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就能更好地调动起来,专委会的工作就将充满生机与活力,政协的协商监督工作也必将沿着有序的轨道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