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工作总结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的要求和学校年度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提升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今年年初,社会科学部及时制定并印发了《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工作要点》,“要点”从“强本固基,努力提升文科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集成优势,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力;面向现实,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倡扬创新,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强化服务,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水平”五个方面部署了2007年我校的文科科研工作。
总体上,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2007年在“质量年”和“管理年”指导思路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申报获准率15.1%,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年度项目29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项,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教育规划项目1项,其他部委项目11项,省市社科基金项目18项;到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4600万大关,比2006年增长1300多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要项目最终成果获得“优秀”评价比率大幅飚升,全年共有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2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最终成果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其中全国性表彰15项。
本年度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研人才凸显高端。
我们广泛调研,集思广益,提出了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的核心理念,即“高端、聚合、对话、原创”。与“原创”的核心内涵——以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产出一批体现我校实力和水平的精品力作——相适应,提出并努力实施了“源头创新战略”、“高端引领战略”,从多个层面,着眼未来发展,汇聚学术中坚。
2007年,我校胡德坤、丁俊萍教授成为新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使我校的社会科学委委员达到9位;刘家真、宗福邦教授名列文化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校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黄进教授当选为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於可训教授当选中国写作学会会长、陈继勇教授当选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九届学会副会长、李建中教授当选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
与此同时,我们还精心组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推荐评审工作,黄如花等9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二、发展高标正式确立,学术品牌日趋成熟。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与武汉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推出了“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丛”,以系统展现武汉大学百余年的学术史,确立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精品的高标,彰显优良学风,激励学术创新。目前已推出“百年名典”系列20余部,资深教授文集7部。我们广泛征求意见,积极改进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丛书的评审办法,努力遴选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推出更多的学术新人。本年度,我们严格评审程序,共推出了12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丛书,使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丛书日渐成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的最高的成熟的品牌之一。
三、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科研机构迸发活力。集成优势学科资源,推进深层次、高水平的跨学科合作,是我校机构建设的重要方面。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齐头并进,创新梯级体系初显活力,学校组团参加教育部基地主任工作会议和基地建设成就展,黄进副校长以“致力高端发展、推进整体跨越”为题作大会经验交流;8个由校级重点研究基地所直接支持的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中国边界研究院等大型跨学科研究机构相继组建,运行良好;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即迸发出活力,于今年入选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考古研究中心经过几年的运作,成果迭出,也于今年新增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我们还进行了科研管理体制的变革,努力营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跨学科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筹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四、科学研究多头并进,项目经费大幅提高。
我校今年在各纵向科研项目获取上,收获丰硕——24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申报获准率达1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1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费支持;冯天瑜教授主持的“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等3课题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课题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支持,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叶永刚教授主持的“宏观金融工程研究”被批准为后期资助重大项目;29项课题获得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资助;2项课题获得国家古委会资助。此外,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者还广泛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获取各类资助课题近百项。截至目前,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7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800余万元,两项合计超过4500万元,已经远远超过历年水平。
五、科研成果迭创优秀,学术精品大量涌现。
2007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数量大幅提升,共出版著作442部(其中专著152部,译著33部,编著与教材257部),发表论文3390余篇,提供应用研究成果46份,提供咨询报告37篇(条)。
我们在保持一定成果数量基础上大力提升成果质量,通过多种手段使成果质量跃升到新的台阶。我们充分调查研究,积极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服务,过程管理和全动态管理,努力提高项目结项率和结项优秀率,使重要科研项目成为涵育优秀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2007年,我校先后有文学院王兆鹏教授主持的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谭崇台教授主持的200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陶德麟教授主持的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主持的2003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费成教授主持的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学院张建民教授主持的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院尚永亮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最终科研成果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是历年以来最好水平。
今年以来,我校大力弘扬学术精品,学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先后有15部论著获得全国性表彰。如顾海良教授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麻天祥教授的《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朱农博士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秦天宝副教授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等四部著作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顾海良教授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和朱农博士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荣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荣获第一届政府出版奖的正式奖,顾海良、冻国栋、麻天祥、陈文新、程水金等教授的成果获得第一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顾海良教授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教授主编的《故训汇纂》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陶德麟、汪信砚教授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汪信砚的论文《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误区》等21项成果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简新华、刘传江教授主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丛书获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中国人口学会颁发的“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陶德麟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等5本图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100种迎接十七大重点图书选题。
我们进行了武汉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申报组织与评审工作,吴志达等的《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等76项科研成果分获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五、学术交流广泛开展,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今年,我校进一步加强了与校外学者的沟通、联系与对话,召开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数量多,范围广,影响大。据不完全统计,已召开国际学术会议25场,国内学术会议40余场。举办学术讲座数百场。如先后召开2007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研讨会、国际私法全球论坛:2007年中国国际私法学年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学术会议、“构建测量亚洲国家的城市生活质量指标”国际学术会议、“和谐之道——跨学科对话”珞珈论坛、政治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公共危机与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日韩广告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比较研讨会、依法侦查与审讯学术交流研讨会、全国第三届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等诸多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均取得良好的学术效应。
六、科研管理逐渐优化,科研绩效日益提高。
我们结合所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的思考,积极完善评价体系,改进科研管理,努力确立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发展方向;确立以数量为基础,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为广大学者的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舆论与制度环境;我校参加珞珈中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的30余位学者,正式发表《珞珈青年学者学术宣言》,向全国青年学者表达珞珈青年学者“追求真理、服务人生,承扬学术,伸担道义”的为学理想,在学术界广为传颂;我们通过新开发并经反复试用的“武汉大学文科科研管理系统”,为科研管理建立了一套全面完整的电子管理系统,能够适时发送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通知,对不断推进管理信息化和管理绩效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编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手册,为广大文科教师的科研申报与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极大便利;我们进一步完善、出台相关管理文件,努力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社会科学部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XX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评审书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规划项目
青年项目
专项任务
编号
XX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评审书
学科门类:
课题名称:
申
请
者:
所属院系:
教
研
室:
申报日期:
XX大学制
填
写
说
明
一、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须认真填写,页数不够可另加页。
二、“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所在院系及教研室”名称用全称填写,不能省略。
三、申报书的填写,统一使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竖向装订。
四、申报书报校科研处一式三份。
申
请
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所在教研室
职务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外语语种
外语水平
专业领域
申请者承担社科研究项目情况及完成情况
项目来源类别
课
题
名
称
批准时间
是否完成申请者本人近三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380字内)
研
究
课
题
名
称
研究方向
研究类别
起止时间
至
成果形成申
请
经
费
总
额
元
其他经费来源
用款
年
元
年
元
年
元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650汉字内)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600汉字内)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包括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情况)和进度计划、中期成果(800汉字内)
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400汉字内)
调研计划(包括调研内容、调研周期、调研报告的完成时间及报送部门和报送时间)(450汉字内)
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240汉字内)
经
费
概
算
单位:元
类别/
合计
年
年
年
合计
图书资料费
调研费
文具费
上机费
成果打印费
小型会议费
小型仪器设备费
其他
需购置的仪器和设备
名称
数量
金额(元)
软盘
软件
课题组其他成员情况及签名
姓名
职称
年龄
专业
所在单位
分工情况
签
名
以上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450汉字内)
学科专家评审意见(在相应字母上画O)
课题的意义
1、重要
2、一般
3、不重要
课题的内容
1、充实
2、较充实
3、空洞
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1、清晰、可行
2、尚可
3、模糊、不可行
课题组的研究基础
1、雄厚
2、一般
3、较差
申请经费
1、合理
2、比较合理
3、不合理
专家建议:
学科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学校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第三篇: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合作分工任务承诺书(精选)
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合作分工任务承诺书
经过共同商定,本课题组共同申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获批准立项,课题组成员工作量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
例进行分配,并承担约定工作任务以及相应责任,具体工作任务附
后。上述比例同时作为研究经费、立项奖励以及本项目成果获得奖
励等受益的分配依据。
课题组成员承担的任务与提交的成果如下:
成员一:
成员二:
…
课题组成员均知悉 以上内容。
课题负责人签字:
课题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
第四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家、教育部、江苏省和江苏省教育厅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的规定,为了表彰我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开展,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条 研究成果必须是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优秀成果,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要求。
基础研究类成果应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填补了本学科的某些空白,推动了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应用研究类成果应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参评的成果形式包括: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译著、工具书、考古发掘报告、古籍整理等,以及被实际工作部门采用的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
第五条 优秀成果奖按所奖励项目的学术水平、对推动本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作用的大小、产生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分为三个奖励等级:奖励等级荣誉奖奖金
特等奖本校人文社科奖励证书3000元一等奖本校人文社科奖励证书1000元二等奖本校人文社科奖励证书300元
第六条 评审标准:
特等奖:对解决较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创造性贡献,对两个文明建设有较重大推动作用,产生较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学术上有创新,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对本学科的创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高度评价。
一等奖:对解决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出较大贡献,对两个文明建设有较大推动作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学术上有独到见解;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较高评价。
二等奖:对解决一般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出贡献,对两个文明建设有一定推动作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重视。
第七条 评审组织
校学术委员会负责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其办事机构为科研开发处,负责日常工作。
第八条申报程序
凡符合本办法第三条的成果,均可申报。由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填写申报书,经院(部)学术委员会初评后,由院(部)填写初评意见及初评等级,汇总后报科研开发科,经校学术委员会评定后,报学校批准后授奖。
第九条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每年评审一次。严格按照评审标准评审,宁缺毋滥。
第十条 申报材料
凡申请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应填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书》,并附有下列有关文件或材料:
1.公开出版、发表的专著、论文、译著、工具书、考古发掘报告、古籍整理等,以及被实际工作部门采用的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
2.同行专家(两位)评审意见;
3.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的证明;
4.由有关部门出具的社会效益证明或财务部门核准的经济效益证明,说明计算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及所用计算指标的依据。
5.成果被引用转载情况证明和社会评价证明。
全套材料按序装订成册,同时报送校档案室一份存档。
第十一条 申报的有关规定
1.凡申报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其第一完成单位及第一完成人必须是本校的单位或个人。
2.与外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在我校申报奖励后,不得再申报其他同级奖励。
3.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规定如下:
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可署7名,如确系项目重大,合作单位和参加人员较多,需增加主要完成人时,申报者可在申请的同时提出书面申请,报科研开发处,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批准。
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可署5名。
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可署3名。
4.凡申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必须在课题结题后申报。同一课题的成果不得分别以个人名义单独申报。
第十二条 申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1.成果形式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
2.阶段性成果,需继续列题研究的;
3.著作权存在争议,尚未妥当处理的;
4.同行专家评议意见分歧较大,难以定论的。
5.已获同级及其以上奖励的;
6.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无有关部门采纳证明的;
7.未经本人授权提出申请的成果。
第十三条 经评审通过的拟获奖项目,自公布之日起一周内,如有异议,由该项目所在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科研开发处呈校领导和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裁决。如申报单位或成果完成人因奖励等级偏低而不愿受奖者,允许撤回其申报项目,以后如无新的进展不得再次申报。
第十四条 获得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员的事迹,应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获奖项目的奖金,按参加人员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不搞平均主义。
第十六条 获得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一经查实,撤消奖励,并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科研开发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生会章程
(2004年3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会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的群众性 组织。
第二条:本会接受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的领导,接受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学院团委的指导,充分依靠全院广大同学开展工作。
第三条:本会承认《清华大学学生会章程》,并作为团体成员,参加清华大学学生会; 本会承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章程》,并通过清华大学 学生会,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第四条:本会的宗旨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联接学校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促进同学全面素质的提高,引导和带领同学成长 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人才。
第五条:本会的基本任务是: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引导同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二)充分发挥联接学院与广大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保证同学与学院的沟通渠道 畅通。在维护国家、人民和学校、学院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与其他院(系)学生会互相 配合,代表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及时了解和反映广大同学的愿望和要求,帮助同学 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同学的合法权益。
(三)组织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根据同学特点开展课外科技、文化、体育等健康有益的各种活动,培养同学的全面素质,努力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发展促进同学之间及院内各系之间的互相交流:发展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生与兄弟院系、兄弟院校、社会各界的有益交流和友好关系:加强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同学的联系,促进祖国统一。
第六条:本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第七条:本会在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清华大学校规校纪所允许的范围内,独立自主的 开展工作。
第二章 会 员
第八条:凡取得清华大学学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专科生、二学位学生均为本 会会员。
第九条:本会一切权力属于全体会员。
第十条:会员的基本权利:
(一)会员在本会内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会员有讨论本会工作的权利,有权通过各种正常途径和采取适当形式对本会各级 组织及工作人员提出建议、监督和批评并要求答复。
(三)会员享有申请参加本会各种团体和本会各项活动的权利。
(四)会员在遇到困难,受到侵权或不公正的对待时,有权请求本会的帮助和保护。
(五)会员有权要求本会各级组织如实向有关部门转达建议、要求及意见。
第十一条:受留校察看处分者,在留校察看期间,不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第十二条:会员的基本义务: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遵守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遵守院规院纪,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维护学校、学院和本会的利益和荣誉。
(三)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积极进取,注重实践,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四)支持本会各级组织工作,积极参加本会各种组织,并在其中工作。
第十三条:对于为本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非本会会员,经常设代表会议批准,可授予荣誉 会员称号。
第三章 学生代表大会
第十四条:学生代表大会(简称学代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学代会每一年举行一 次,由常设代表会议负责召集。如遇特殊情况,经常设代表会议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并 经学院党委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
第十五条:学代会代表按会员总数的适当比例由我院各行政班按民主程序产生。第十六条:学代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法定代表参加才能召开。
第十七条:学代会行使以下职权:
(一)修改和通过学生会章程。
(二)监督学生会章程的实施。
(三)选举学生会主席。
(四)听取、审议和批准上届学生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文件。
(五)改变或撤销常设代表会议不适当的决定。
(六)应当由学生代表大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十八条:学代会有权罢免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第十九条:本章程的修改由学代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其他决议由学 代会以到会代表的过半通过。
第四章 常设代表会议
第二十条:常设代表会议(简称常代会)是学代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和最高权力机构。常代会对学代会负责,并受学代会监督。
第二十一条:常代会采用席位制,我院每个本科生行政班均有一个常设代表席位,由该 班班长担任。
第二十二条:常代会行使以下职权:
(一)解释学生会章程,监督学生会章程的实施。
(二)监督学生会主席团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
(三)撤销学生会主席团及其职能部门制订的同本章程相抵触的决议。
(四)根据学生会主席提名,决定学生会副主席及学生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的任免。
(五)听取并审议学生会主席团的工作报告,收集同学对学生会及学校、学院各项工作 的建议和意见,并将答复向全院同学反馈。
(六)常代会代表全院同学对学生会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和质询,常代会成员有权列席 学生会主席团工作会议。
(七)评议常设代表和学生会工作人员的工作。
(八)可形成对学生会主席的不信任案决议,并进行弹劾。
(九)筹备学代会的召开。
(十)学代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三条:常设代表会议轮值代表由常设代表轮流担任。第一次全体会议由学生会主 席召集,并讨论通过本届常设代表轮值顺序。如遇特殊情况,经五分之一以上的常设代 表联名,可以申请提前召开常设代表会议。
第二十四条:常设代表有以下义务:
(一)反映同学呼声,代表同学权益。
(二)无正当理由不得缺席常设代表会议。
第五章 学生会主席
第二十五条:学生会主席由学代会按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对学代会负责,并主持学生会 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六条:学生会主席行使以下职权:
(一)对外代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全体学生和学生会,可以签署有关重要协议。
(二)提议任免学生会副主席。
(三)提议任免学生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四)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第二十七条:学生会主席因故不能主持工作,由学生会主席委托代理主席主持工作。第二十八条:学生会主席在任期内因故辞去主席职务时,由学生会主席提名继任主席,并报院党委批准,报院团委、常代会备案。
第二十九条:学生会主席在任期内因弹劾而被免去主席职务时,由常代会选举任命继任 主席,并报院党委批准,报院团委备案。
第六章 学生会职能部门
第三十条:学生会职能部门由学生会主席团及各工作组组成。
第三十一条:学生会主席团是本会最高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
第三十二条:学生会主席团由学生会主席及副主席组成。
第三十三条:学生会主席团行使以下职权:
(一)根据本章程制定相应的学生会工作条例。
(二)执行学代会决议,领导下属工作组的日常工作。
(三)决定各职能部门的机构设置、任务与职责。
(四)对学代会负责,听取常代会的建议和意见,有义务回答常代会提出的质询。
(五)在紧急情况下,决定学生会的重大事项。
第七章 班委会
第三十四条:班委会是本会的基层组织,由全班大会选举产生,对全班同学负责并报告 工作,接受所在年级党组织和院学生会的双重领导。
第三十五条:班委会一般设班长一人,主持班委会日常工作,可设班委若干人协助工作。
第三十六条:班委会的工作组织程序由院学生会规定。
第八章 财 务
第三十七条:学生会经费来源:
(一)学校及学院专项经费。
(二)相关单位辅助经费。
(三)其他收入。
第三十八条:本会所有账目均接受清华大学财务制度的审核。
第三十九条:学生会必须依据本章程制定财务制度细则,经常代会讨论通过有效;每学 期初及学期末,学生会必须向常代会汇报本届经费使用情况。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本章程需经学生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表决通过后方可生效。
第四十一条: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