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

时间:2019-05-12 21:1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

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

科学打造新城镇

率先实现一体化

万宝河镇是桃山区唯一的建制镇,下辖6个行政村,地处市中心外缘,城乡交错,工农混居,人多地少。全镇总人口26134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2365户、6423人。全镇耕地面积6025.34亩,人均耕地0.8亩。全镇有标准化种植小区7个、养殖小区6个。截止到2008年末,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44720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4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34元,比2006年增加1652.6元。劳务收入668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2870万元,比2006年增加1430万元。

经过三年的实践,万宝河镇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新修通村公路8条,12.9公里;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及活动广场3个,总面积8357平方米;图书数量10260册;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有2个村建立起了农民养老助学保障机制;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5%;电视机普及率达到99%。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民自我救助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

万宝河镇做为城郊镇,有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共享,农民整体素质较高,具备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要素。为此,万宝河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从全局出发,科学规划全镇发展方向,编制了镇、村两级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五个 方面确定了发展思路。以桃山村农民公寓项目为突破,推进万宝村、良种场村整村改造步伐;以桃山村、桃南村、万宝村蔬菜小区为依托,实现精品农业;以八道岗村、红岩村养殖小区为中心,打造养殖专业村;以城乡环境绿化为重点,建设景观公园;以通村公路建设为基点,整修村内主次巷路;以桃山村、桃南村为试点,逐步实现由村集体出资建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承载力

(一)修公路,构建乡镇交通网

万宝河镇党委秉着“经济发展、道路先行”的发展原则,确立了奋战三年,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白色路面的战略构想,将推进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定位在道路环境改善工作上。自2006年,万宝河镇积极对上争取通村公路项目,首先将八道岗村至红岩村通村公路列入日程,采取上级匹配、村企共建、农民自筹的方式,筹集资金260万元,修建了全镇第一条长2公里的通村公路。镇党委于2007年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投资225万元,修建了安庆路、长青路、万宝村路三条通村公路,总长度达到4.5公里。2008年,投资85万元,良种场村1.2公里通村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六个村主干路全部实现了白色硬覆盖。2009年,万宝河镇党委在完善通村公路配套设施,加强通村公路管护的同时,把村内次巷路硬覆盖做为改善出行问题的工作重点,在万宝村通村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20基,实施通村公路亮化工程。制定《万宝河镇通村公路管护办法》,聘请专业保洁员,达到了通村公路建设高水平,配套高规格,管护高标准。投资180万元,修建万宝村 1750米三条次干路白色路面,配套石砌边沟7400米。红岩村通过村企共建投资100万元,修建一条长1040米的白色路面。9月1日,红岩村投资180万元,修建了全村的第三条通村公路,长1.65公里。届时,将在万宝河镇区域内,实现了布局合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网络。

(二)重民生,农村饮水安全全部改善

2006年之前,万宝河镇有70%的农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多为小井水,且人畜共用同一水源,存在着较大的饮水安全隐患。2006年,镇党委经过积极对上争取,将桃山村、桃南村、红岩村、八道岗村作为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村立项,申请国债资金164万元,将农村饮水并入城市供水管网,实现了人畜用水分离。经过二年的施工,共铺设主管线24300延米,支管线86600延米,解决了1973户、6366人吃水难问题。万宝村投资86万元,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实现农村饮水与城市管网并网。届时,全镇六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三)建广场,搭建活动新阵地

万宝河镇万宝村、八道岗村、红岩村村级办公室由于年久失修,过于陈旧,已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需要,且村内一直没有活动广场,村民没有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八道岗村、红岩村决定另行择址,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活动广场,万宝村则采取了土地臵换的方式,进行广场建设。八道岗村投资44.8万元,修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建筑采用欧式风格,内部设有图书室、娱乐室、会议室、电脑信息室 等。广场面积1800平方米,铺设彩色地砖,四周有石砌排水沟,广场采取垂柳、花坛绿化,路灯照明,配有体育健身器材。红岩村文化活动中心及广场,中心建筑面积317平方米,广场面积2400平方米。万宝村通过土地臵换的方式,建文化活动中心300平方米,广场700平方米。2009年,借助棚户区改造政策,将在海天家园B区一期工程建设规划中,为桃山村提供1024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良种场村为解决村民没有活动阵地的难题,积极与村内企业协调,锶美乐公司将办公楼二楼19个房间500平方米归良种场村所有,用于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活动阵地的建设,为培育新农民提供了新的活动载体,使全镇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平衡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四型经济”

抓住近郊型城镇的地理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依靠“四型”经济,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一)强化招商引资,打造项目经济

紧紧依托南北两环和七桃路的通道优势,从严规范七桃公路和依宝公路两侧以及荷兰工业园区周边的土地载体,逐步完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电信、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对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的承载能力。以引进科技型、外向型、环保型、非煤加工型企业为重点,发挥森帝工业园区、华宇洁净型煤厂、宏翔木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型煤生产、木制品加工等大规模工业集群,大力发展项目经济。自2006年至今,全镇共引 4 进企业83个,引进资金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达到1.8亿元。

(二)扩大蔬菜小区面积,打造棚室经济

通过反包倒租、改造中低产田等办法,扩建蔬菜种植小区,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更多的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扩大种植规模,截止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3036.7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50%。2006年,在倭肯河南岸,市公安局犬队西侧,新建桃山村百亩蔬菜小区,经过二期扩建,小区总占地190亩,共建设钢架大棚99栋,温室29栋,铺设白色路面900米,石砌排水沟2400米,工程总投资为377万元,年可生产绿色蔬菜55万公斤,创产值120万元。万宝村蔬菜小区、桃南村蔬菜小区、红岩村草莓小区相继改建、扩建。三年来,全镇共投入资金791万元,新建钢架大棚181栋,温室60栋。全镇棚室占地面积达到816.44亩,占蔬菜生产总面积的33%,大棚576栋、温室301栋,年可创产值1158万元。引进“倍盈”番茄等新品种,发展“订单”农业,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2009年,为提高蔬菜小区标准,万宝村蔬菜小区修建了857米的蔬菜小区给、排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3.5万元,万宝村蔬菜小区的送、排水明渠总长度达到1660米,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提高养殖小区标准,打造畜牧经济

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算帐对比、重点扶持等方式,快速扩张养殖群体。提高养殖小区规范化标准,降低养殖风险,扩大养殖保险范围。建立村级养殖保险制度,养殖保险率达到90%。新建、扩建了桃南养猪小区、八道岗养猪小区、红岩养鸡小区。2008年,建立了万宝河镇畜牧防疫服务中心,聘请了专业兽医,保证了全镇养殖业防疫需要。2009年,投资600万元,扩建八道岗养殖小区,新建猪舍8栋、7350平方米,配齐配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施无害化处理项目,新建畜舍消毒池10个,粪便处理池2个,扩建后八道岗养殖小区猪舍总建筑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以上,年可出栏生猪10000头,通过小区扩建及无害化处理项目,八道岗养殖小区成为我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管理最好的生猪养殖小区。

(四)完善劳动力培训体系,打造劳务经济

2009年,通过土地流转,将更多的农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让他们为种、养殖大户打工,即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益,又可以增加劳动收入。发挥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作用,依靠劳动部门培训基地,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把农民按特长、意愿进行统一分类,开展 “阳光工程”培训,提倡“走出一人,带出一户、搞活一村”。成立专业的中介公司、服务公司,让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实现农民劳务收入安全化、规范化、合法化。2009年开展引导性培训4次,技能性培训8次,培训劳动力500人,转移富余劳动力1800人,劳务收入实现700万元。

四、改善生活环境,建设优美乡镇

几年来,万宝河镇党委、镇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打造宜居城区,尤其注重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一)建设农民小区,探索整村改造

万宝河镇共辖6个行政村,桃山村、桃南村属于城中村,红岩 村、八道岗村为城郊村,良种场村、万宝村为自然村。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各村所处地理位臵及村域条件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整村改造计划。桃山村、桃南村做为城中村,紧临市区,村民无论从出行、生活、医疗等各类消费来看,已经实现了从村民到市民的跨越。因此,在2006年,桃山村率先提出了建设农民新邨的发展思路,拟建设农民小区,将村民实现整体搬迁。2009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政策的落实,桃山村、桃南村将通过对上争取,力争在棚户区改造海天家园二期工程实现整村农户搬迁。红岩村、八道岗村做为城郊村,将依靠棚户区海天家园B区一期工程,于年内全部实现整村动迁。万宝村、良种场村做为自然村,将按照分期逐步推进的模式,首先进行村内基础设施完善,然后通过市场化运行方式,进行整村改造,彻底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二)开展全民绿化,提升镇域环境品位

万宝河镇党委始终将绿化、美化工作做为改善村域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注重发挥群众的力量,号召全民绿化,全员参与,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植绿化灌木及花卉,建设家庭花园、景观公园。通过“四个到位”即制度到位、责任到位、管护到位、宣传到位保证了绿化工作的全面展开。2009年,在良种场村一块23000平方米荒地上种植3000株红山杏树,形成一片风景独特的观赏林。依托通村公路、种植小区、养殖小区,进行村屯绿化建设,共出动车辆200余车次、人员1600余人次。三年累积栽植绿化树木167630株,其中山体绿化树木160000株,村屯绿化树木杏树3340株、柳树7520株、杨树3400株、垂榆150株、丁香220株、紫穗槐9.3万株,努力打 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绿色生态家园。2009年,万宝河镇被评为省级优美乡镇。万宝村被确定为整村推进试点村,沿万宝村入村通村公路两侧及三条主巷路两侧修建总长2516米,高1.5米、宽0.24米的景观围墙,并与民房统一粉刷为淡粉色。进行整村绿化,栽种绿篱550米,栽种红瑞木120棵,连翘150棵,草坪2100平方米,栽种云彬120棵,铺设鹅卵石路面,修整边沟1公里,设臵仿木石桌椅1套。万宝村整体绿化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五、强化服务职能,社会事业不断上水平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万宝河镇党委、镇政府注重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努力营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实施环卫管理全覆盖。加强民办环卫管理力度,将六个村、四个社区全部纳入民办环卫管理,实行“户集、村收、社运、镇处理” 的城乡一体化环卫管理模式,保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城乡环境得到较大改观。构建社会救助体系。以农村低保为基础,扩大救助范围。全镇共为289户、444人的贫困家庭办理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年共发放救济粮68吨、救济款17.5万元。以桃山村、桃南村为试点,建立村级救助保障体系。完善村级卫生医疗。在全镇六个村翻建村级卫生所4个、新建1个,面积560平方米,共投资35万元,同时各卫生所还购臵了B超机、X光机等医疗设备。基本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落实计生优扶政策。三年共发放农村计划生育奖扶、特扶资金13680元,独生子女奖励费98060元。

六、科学谋划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按照全区提出“两个率先”工作目标,做好“五个统筹”发展。统筹搞好城乡发展规划。今年力争完成桃山村、桃南村、万宝村、良种场村的整村改造,2010年做好红岩村、八道岗村整村改造工作。农民楼房入住率实现80%以上。统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二年内,全镇土地实现全部流转,重点开发乡村旅游业,以桃南村蔬菜小区、万宝村蔬菜小区为基地,开发采摘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4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800元。规范农业协会组织,发挥农民生产自主性,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通村公路路灯亮化率达到100%,各村内次干路全部实现硬覆盖,村内巷路砂石化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六个村全部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图书室藏书达到50000册。统筹做好农民技能培训。制定农民技能培训制度,保障场地、经费、师资等硬件。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待遇均等、保障均等。劳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统筹加强城乡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到2010年,桃山村、桃南村村级农户保障救助体系完善,其余四个村初步建立村级保障体系。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农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经过几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万宝河镇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今后,我们将在区委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下,全力以赴,强化落实,树立样板,成为典型,为打造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一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建设

我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地区,经过近几年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步得到推进。从调研情况看,我区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成效体现为:一是初步规划了多个农民安置小区;二是制定和完善了农村社保政策;三是实施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四是推进了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两个涉农街道的9个行政村全部增挂了社区居委会牌子,219个村民小组中,有48个村民小组已完成撤组转居工作。通过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摸索出一些经验和做法,收到较好效果,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但对照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步子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对农村社区的定位,即如何结合实际划分社区,尚未有明确的布局规划;二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多,组织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工作机构还不健全,尚未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三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仍然较差,目前主要靠村级经济解决农村社区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等等。笔者认为,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基层延伸,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农村社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而要使农村的社区建设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顺应农民群众的客观需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编制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城市建设有规划,新农村建设有规划,农村社区建设也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它既关系到社区范围的划定,也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切合实际的社区设置规划。制定规划的过程,既是对本区域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调查论证的过程,同时又可以了解实情,掌握民意,为农村社区工作的扎实开展打下基础。当前,民政部门应当负责做好本地区社区建设的工作规划,协调和解决好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涉农街道要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撤村转居工作,认真研究处理好撤村转居涉及农民利益的相关配套政策问题,使撤村转居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推进村民自治。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是村民自治深化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产物。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农村社区的生命就在于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要使自治精神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村民自治与推进社区服务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关系,既巩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好农村社区作为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使每个农民居民具体的民主权利和实际利益都得到尊重。当前,对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加快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建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志愿者队伍等,为社区自治提供平台。

第三,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与保障功能。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的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保障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当前,要以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选择试点,加快形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各类专项服务网络,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教育、技术、信息服务网络、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等,基本满足村民发展经济、办事议事、健康娱乐、求医求助等需求,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周到的服务。对已建成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要发挥好龙头作用,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努力提升农村社区服务的水平。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当代农村居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一是要成立区级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全区上下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知度,使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社区群众和社区单位的自觉行动。三是加快建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村社区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要整合社会资源,挖掘社区潜力,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物质和资金保障。四是民政部门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的作用,主动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努力形成由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农村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第五,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围绕“小区做强区”、“小区变靓区”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品牌,形成地区特色。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机制,探索新途径,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建设材料

创新理念统筹发展

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汈东农场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融入主城区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努力探索和构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新形象,为城北新区的建设夯实基础。

一、创新理念,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思路

汈东农场作为紧邻城区的乡镇之一,有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近年来,农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的支柱优势日趋明显,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承接主城区北扩的战略意义凸显。特别是2012年,市政府将农场纳入了60平方公里、50万常住人口的主城区规划,汈东农场具备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市委市政府“城区北扩” 的战略背景下,场党委明确提出要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明确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农场向工场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全面建设富裕绿色平安和谐新汈东。明确了建设的重点是沿一级公路和武荆高速汉川连接线构建五大功能区,即三产业集中区,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商居区,欧亚达家居产业园区和农家生产生活体验区。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迁村腾地工作专班,明确了责任和分工,并推行日督查、周汇报、月小结等工作制度,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肩上有担子,形成了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绩效考核严格健全的工作机制。

二、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新规划

去年以来,我场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设计,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一方面按照建设用地相对集中、尽量与新区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加快汈东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已获上级批复。另一方面结合汉川市总体规划,拟投资50万元,聘请省内外著名设计院修编新区规划,做好与主城区的规划对接的对接工作。目前,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论证阶段,初稿基本确定,待专家评审后即可报批。

三、迁村腾地,建管并重,提升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形象

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优惠政策,积极做好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按照“滚动发展、自求平衡,市场运作,借力发展”的思路,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迁村腾地等工作。

1、实施迁村腾地工程,促进人口向商住区集中。汈东农场共有10个行政村、1万多常住人口,我们计划通过“迁村腾地”的,将全场居民集中撤并安臵到连接线以东,孔沟主渠以南新规划的现代商住区中。利用腾出的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

集中发展产业。与城市规划区不同,我们的社区建设没有上级政府的大量资金支持,主要依靠“招商引资,自求平衡”。为解决拆迁、安臵、建设中的资金难题,我们按照“全面宣传,重点推介,单个招商,逐一突破”的思路,大力宣传汈东农场在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历史机遇、发展前景、独特区位优势和发展规划,充分彰显场党委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信心和决心,成功探索出了“农场规划、招商,村委会服务、配合,投资商投资、建设”的三方合作、约定股份、利润分成的建设新模式,以此带动试点村的迁村腾地工作全面推进。目前,孔沟村已经作为全场迁村腾地的试点村先行搬迁安臵,已完成了孔沟村的登记摸底评估等工作,6月底实施整体搬迁。

2、加大城建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场区形象。一是重拳打击“两违”行为。为了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农场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执法队,实行全天候监管。截至目前,共拆除辖区内违法建筑120处,计1808m2。收回土地420亩,全场实现了零建设、零圈地。另外,根据土地卫片执法要求拆围2170米、复耕728亩、复绿89亩;二是认真做好汈东农场规划修编,实行规划先导、合理布局、管理有章;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先后投入127.4万元完成了场部街道4000株樟树、60座垃圾池以及2000米长下水道的建设改造。

3、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争创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加快新农村省级示范村建设步伐。先后投资400余万元用于长兴铺村的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彻底改观、村风民俗逐渐好转、财务管理民主有序、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充分发挥了新农村建设引领示范作用。今年,长兴铺村聘请设计院专家规划了“宜居生态村庄”,拟投资200多万元兴建“1+8”便民服务大楼。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尽快把汈东农场打造成武汉市的后花园、汉川的精致名片。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浅谈如何推进洞井镇城乡一体化建设

洞井镇位于长沙市南大门,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009年末据统计人口约6万余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的落户,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投产,辖区大量企业的进驻,“四纵三横两大枢纽”交通主干路网的拉通等建设。农村人口被大量拆迁入城,2010年财政收入将突破6亿元大关,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高级阶段,初步具备了较强的城市带动力、农村承接力和市场转化力。因此,如何抓住机遇,推进洞井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洞井镇党委政府面前迫需解决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平等、产业发展互补、国民待遇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一化三基”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跳出农村建设农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调整农业发展农业的基本思路。根据((中共长沙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的布署,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发基础,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一体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两型”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一、要推进城乡规划的一体化

树立全域规划、全面规划理念,实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融合,形成相互配套、全面对接的规划体系。目前可规划新韶山路为轴心、雨花五金机电市场为核心的生产资料市场一大板块;以李洞路沿线全洲、时代阳光为牵引的医贸物流一大板块;以湘府路奥林匹克花园、城开德普花园为导的房产、服务业一大板块;以花卉大世界、植物园为龙头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一大板块。要强化区域功能定位,加快编制城乡空间结构、城镇体系、土地利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规划,形成城乡发展的整体优势,实现城乡发展的互促互进。要强化前瞻规划研究,搞好城乡统筹规划研究,建设复合型城市。加强中长期经济发展预测,注重城市空间拓展有序推进和功能布局的不断优化。

二、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市设施建设与农村设施建设并重,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设施建设并重,产业设施建设与生态设施建设并生的原则。通盘谋划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强化城乡空间联系,优化城乡发展布局。针对农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快以农村公路通达、电力扩容、安全饮水、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四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对接延伸。同步推进公共交通等其他配套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供电、供气以及通讯、信息网络一体化。做到布局统一规划、项目统筹安排、功能同步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合共建、联网共享。同时要创新基础设施管理模式,把城市管理模式向农村推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的建设、运营和管护机制。

三、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差距。加快建立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同城居民同待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共同进步。同时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以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确保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力兴建社会保障和安置住房,引导拆迁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农民社区化、物业化管理;千方百计新增就业岗位,安置被拆迁农民剩余劳动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一城乡户口管理制度,消除城乡户口差别,使在城镇就业和居住农民有序变为城镇居民。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居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要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编制全镇产业布局规划,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园区,以湖南环保科技园、比亚迪汽车园为龙头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扶持优势农产品生产,构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改善产业结构,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做好统筹规划,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鼓励扶持资源节约型环保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架构与产业园区整合机制,形成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

五、要推进城乡生态环境的一体化

加强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形成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实现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有机结合。以绿化规划、绿化产业、绿化共建为重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成生态区、生态轴和生态网相结合的城市绿化系统。以植物园,花卉大世界轴心,以点带面,打造南部长沙绿色城。同时强化城乡生态环境管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改善城乡水体质量,严格加强企业污染排放,提升空气质量。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探索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统筹推进城乡环卫设施与管理,逐步将城区环卫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地区,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六、要推进城乡管理体制的一体化

进一步理顺镇与村、社区的关系,加快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形成城市工作、农村工作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一体化管理格局。完善镇级部门统筹城乡发展职能,重点强化涉农职能设置。对城市公共服务已经覆盖的村,适时实施撤村建社区工作,逐步将“城中村”纳入城区一体化管理;规范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推进城市近郊农村社区化改造,构建规范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加快社区服务向新农村延伸,启动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统筹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调动和激发城乡居民推动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人才工作的城乡二元分割,在编制人才规划、制定人才政策、配置人才资源、实施人才项目、提供人才服务和建立人才机制上切实做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人才的一体化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成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领导班子,负责综合协调、规划建设和配套改革。各级各部门必须根据上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群策群力,着力推进洞井镇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

关于慈城镇城南片新农村及城乡

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科学、健康地发展, 科学的规划是前提和基础。如何围绕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更好地发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全镇乃至全区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基本成效

近年来,各村围绕建设“村美、户富、班子强”的现代化新农村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整体面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部分示范村根据“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委托城建规划部门或高等院校,精心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组织实施。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各村按照工作要求,加大力度,狠抓村庄绿化、改水改电等重点实事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村庄形象,提升了村庄品味。各村还结合环境整治系列活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以此次国庆村的住房制度改革试点为例:

国庆新村建设探索宁波市、江北区在近城新农村建设中撤村建居、社区化管理趋势下,建设工贸型新农村中居民点和基础设

施相对集中配臵、建设与传统农村居住合理继承的新模式,把新村建设成现代于传统和谐共生的农村集中居住区。新村项目选址于慈城镇大宝山地块的77亩土地,东至大宝山,南至绞头自然村,西至江北大道,北至中华路延伸段。项目总投资为3.9亿元(其中土地等费用为3150万元),规划用地面积为46400平方米,建造多层公寓,总建筑面积110176平方米,建筑密度为 22%,容积率为1.72,绿地率为30%,总套数为720套。本次的试点工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优化农村村庄和城乡用地布局的重要一步。

二、主要问题

1、规划频繁变更,发展后劲不足。在编制规划中, 有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就是领导换一任规划方案换一个,主管领导拍脑袋决策,无长远规划,无经典之作, 这样势必会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 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 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2、村庄规划不到位、不全面,缺乏地域特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庄规划已得到各界的重视,并把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实际工作中,村庄规划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不全面。目前在村庄规划上存在重村庄建设而忽视其它建设内容的以偏概全倾向。实践证明,一些小康明星村和示范村在规划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产业、文化社会事业一并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将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融到一起,规划全面,凸显出整体效应。因而,这些村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充分显现出来。反之,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发展潜力和后劲。二是村庄规划地域特色不突出。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延续原有村庄的传统空间,导致村庄规划缺乏特色。有的村庄规划设计周期短,规划和住宅设计缺乏特色,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特色,造成千村一面,城乡一貌。这不仅从空间上破坏了原有的村庄特色,也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产生误导。

3、规划的落实和刚性执行不适应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要求。违法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现象时有发生。规划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与土地、城管和相关监管部门缺乏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影响了规划的刚性和权威,规划管理工作难以向下延伸。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 加强管理。新农村建设规划,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编制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 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 加强规划的管理十分必要。一是既要统筹城乡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管理;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规程, 使规划的编制有章可循;四是与规划内容相关的部门要联合协调, 科学预测未来人口流动、产业发展、资源变化等各方面的发

展趋势, 保证编制质量;五是要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 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 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2、重视农村发展,实现强村富民。发展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将其放在首要位臵。规划内容要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 突出产业规划, 以富民为主要目标, 同时兼顾全面发展。在规划中要特别重视农民居住与生产发展互相适应、互相协调、和谐发展。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农村10%村级留用地的问题。目前,部分农村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甚至已完成撤村建居,村级留用地已成为他们继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支柱载体,如何科学规划利用村级留用地也已成为关系到村级经济兴衰的大事。慈城高新开发区已正在规划,政府是否能考虑将村级留用地部分集中规划分拨利用,建造标准厂房;部分通过现金支付方式兑现,从而令村级留用地真正得以落实,使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特色和个性是村庄规划建设的生命力。特色主要在三个方面,即自然地理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建筑风貌特色。要根据村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脉、风土人情,结合民风民俗,合理利用特殊地形,体现乡土气息,确定建筑风格及建筑群组合方式,村庄建筑风格应整体协调统一,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为此,要注重技术研究,推进村庄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反对套用城市规划的方式去指导村庄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拒绝采用城市规划的技术和手段。所以,政府应从统筹城乡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引导一些城市规划机构和专业人员,立足农村实际,改善知识结构,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制定村庄规划的技术规范,指导具体的规划工作。

4、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筑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规划控制归根到底关键是农村宅基地问题,特别市涉及规划拆迁的村庄,目前,政府对将拆迁村庄的宅基地还是采用先审批后拆迁的政策模式,但该模式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政府行政和财政造成重大负担。为解决以上矛盾,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重点领域,一方面严格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另一方面尽快调整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相关政策,取消拆迁村庄的宅基地审批,按人口分配面积(参考萧山模式),推进拆迁农民公寓式住房建设,对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允许其异地臵换城镇房产或给予适当的购房补助。另外,要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村委会(社区)的积极作用,层层把关,切实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对城乡规划实施的影响,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城南片党代表小组

2011年8月

下载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乡一体化建设汇报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

    杂多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结合我县“十一五”规划,以及新农村建......

    城乡一体化

    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进程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及环卫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要汇报: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城乡一体化

    【背景材料】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统......

    城乡一体化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兴塔中学陈芝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

    城乡一体化

    “十一五”期间城乡教育一体化迈出重要步伐(一)重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多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地......

    城乡一体化

    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刘文海 户籍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客......

    城乡一体化

    摘要:本文首先探究了城乡一体化概念以及城乡一体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其次,用社会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弥合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