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城管处理流程
为实现杭州市城市街面管理、环卫作业、社会服务、市政 养护作业、地下管线管理、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政公用与市容环卫企业运行监管等城市管理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本技术标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技术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技术标准主要起草人:陶金瑞 赵美英 朱建明 王立平杨敏 应卫平吴强华 徐红生 高广安
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处理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各相关部门和角色,包括受理员、值班长、派遣员、指挥长、专业部门、社区城管联系站、社会公众、各相关部门等。各区、县(市)建设实施城市管理信息化项目可参照执行本业务流程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J / T214—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
术语和定义
3.1 城管问题
指由信息采集员上报、社会公众举报等反映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在没有被正式核实、确认立案前的统称。
3.2 城管案件
指由信息采集员上报、社会公众举报等反映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经核实、确认,并正式立案后的统称。
3.3 受理员
该角色是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受理信息采集员、社会公众、各相关部门、社区城管联系站、各级领导等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上报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并负责对上报部件、事件问题的评判、审核、立案、批转、结案等工作。
3.4 值班长
该角色是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对受理员不能准确判断是否可以立案或结案的城管问题或案件进行最终决定和仲裁。负责对重大疑难问题和案件的办理。值班长具有受理员的全部职权,并负责对受理员工作的管理和日常考评。
3.5 派遣员
该角色是数字城管协同工作平台组成人员,主要负责将信息中心立案批转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处理部门,并对专业部门办理完结的案件进行审核,对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3.6 指挥长
该角色是数字城管协同工作平台组成人员,主要负责督查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对专业部门办理有困难的案卷进行协调督办,对专业部门的缓办申请进行审批,并负责对派遣员工作的管理和日常考评。
3.7 专业部门
该角色是指各类城管部件、事件案件的处理单位和责任部门,包括市、区、街道各级城市管理责任部门。
3.8 各级领导
该角色主要指对城市管理工作具有管理职权,行使直接指挥权的市、区两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包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3.9 社区城管联系站
该角色指在全市各社区设立的城管工作联系站。社区城管联系站可以通过数字城管系统向各专业部门直接派遣职责明确的城管部件、事件问题,也可以向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报送职责难以界定的城管部件、事件问题。
3.10 社会公众
该角色是指包括市民、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新闻媒体和各社会团体在内的所有通过数字城管专线电话、政府部门热线电话等举报和反映城管问题的个人和集体。社会公众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
系统业务流程
4.1 信息收集登记阶段
主要完成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收集、登记工作。
信息收集的主要来源有信息采集员上报、社会公众举报、相关系统(包括社区城管联系站)转办和领导批办四种。
4.1.1 信息收集
信息采集员上报
信息采集员巡查采集是数字城管信息收集的主要来源。
专职信息采集员每天在管辖的城市单元网格内巡查,可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通过数字城管移动PDA终端“城信通”将事件或部件问题信息(包括表单、录音、现场图片、地图位置等)发送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
社会公众举报
市民、社会各单位、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等,可通过城管专线电话、各级政府公开电话向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反映和举报所发现的城管问题。
各相关系统转办
与数字城管联网的各相关信息系统和社区城管联系站系统,可通过计算 机网络将发现的城管问题转发给城市管理信息中心。
领导批办
各级领导可将要求数字城管系统处理的城管问题,直接交办给城市管理信息中心进行处理。
4.1.2 问题登记
对信息采集员上报、各相关系统转办的信息由数字城管系统自动登记,对社会公众举报、领导批办的城管问题由受理员进行手工录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问题来源、事部件类别、大小类、问题状况、案件发生位置等,并定位到相关的地图,标识出该责任网格的信息采集员。
4.1.3 问题核实
对信息采集员上报外其他途径来源的城管问题,必须先由信息采集员到现场进行核实和取证。受理员在完成问题登记后,向该责任网格的信息采集员发送核实指令,信息采集员根据核实指令到现场进行拍照核实和取证,并将核实后的信息发送到数字城管系统。
4.2 立案阶段
主要完成对所有来源的城管问题进行审核立案工作。
4.2.1 审核立案
受理员根据收集、核实的问题信息进行立案审核判断。符合立案条件的进行立案,对难以判断的问题,转交值班长进行判断是否立案。
4.2.2 问题不受理
受理员或值班长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城管问题进行不受理,并详细填写不受理的原因。对不受理的社会公众举报、各相关系统转办和领导批办问题,通过电话、系统或网站等渠道给予反馈,告知不受理的原因。
4.3 任务派遣阶段
主要完成对批转到协同工作平台的部件和事件案件进行任务派遣和落实工作。
4.3.1 直接派遣
对于职责或产权单位明确的部件和事件案件,数字城管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由协同工作平台直接将案件处理任务分派到市、区各相关专业部门进行处理和解决。
4.3.2 间接派遣
对于职责或产权单位不明确的部件和事件案件,由协同工作平台进行协调派遣,落实具体处理和解决单位。
4.3.3 紧急事项报告
对于重大和紧急的部件和事件案件,协同工作平台将任务报送给市应急指挥系统,由市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处理。
4.3.4 重新派遣
协同工作平台案件派遣错误或专业部门对派遣有异议的,经协同工作平台协调确认,可以将案件回退协同工作平台,由协同工作平台进行重新派遣。
4.3.5 区级平台派遣
对于设立区级协同工作平台的城区,该区的城管案件将通过区级协同平台进行派遣,由区级平台进行协调和督查反馈。
4.4 任务处理阶段
4.4.1 按期处理
专业部门按照协同工作平台设定的案件处理时限和处理要求进行办理,并按时完成。
4.4.2 缓办授权
对于不能按期处理完成的案件,专业部门可向协同工作平台提出缓办申请,陈述缓办理由。协同工作平台根据缓办理由和实际情况给予批复。
4.4.3 代处理(代整治)
对于部件和事件案件职责不明确或产权单位不能处理的,协同工作平台可协调其他相关单位进行代处理。
4.5 处理反馈阶段
专业部门将处理完成的案件结果通过数字城管系统反馈到协同工作平台,由协同工作平台进行审核,协同工作平台对确认完成的案件,将结果反馈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对认为完成不彻底的任务进行重新协调和督办。
4.6 核查结案阶段
4.6.1 结果核查
对协同工作平台反馈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的案件处理结果,由受理员向所在责任区域的信息采集员发出核查指令。信息采集员进行现场核查和拍照,将核查情况和照片发回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由受理员根据案件处理标准、前后照片对比和核查结果三个因素综合判断是否可以结案。
4.6.2 任务结案
经信息采集员现场核查后符合结案条件的案件,由受理员、值班长进行结案办理,并将整个案件资料存档。对于不符合结案要求的案件,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将案件再次发回协同工作平台,由平台重新协调、派遣和督办。
4.6.3 协调听证
对难以处理的重大案件由协调小组进行协调。必要时召开听证会,确定解决方案和办法。
4.7 综合评价阶段
4.7.1 系统内部评价
数字城管系统根据评价系统的各类评价指标,对系统中每一个岗位、角色、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统计和评价。根据系统评价分析数据和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门、岗位、区域、角色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可作为领导的决策依据。
4.7.2 系统外部评价
社会公众、问题上报单位和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城管公共发布网站,采用投票的方式对数字城管系统各个角色进行评价,评价信息经集中统计后,形成系统外部对数字城管工作的评价结果。
第二篇:数字城管处理流程
数字城管系统城市部件、事件处理流程
1、信息收集
按发现渠道将发现的问题分为四大类:
(1)城管监督员主动巡查发现的事、部件问题,通过“城管通”(手持移动终端)上报至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由坐席员登记受理并预立案,判断问题所属级别,转送到指挥派遣科值班长。
(2)市民通过12319热线平台投诉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由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坐席员进行登记受理,并向城管监督员发送任务核实要求。
(3)相关领导交办的城市管理问题通过“领导通”(手持移动终端)、电话、批示等方式传输到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由坐席员登记并预立案,判断问题所属级别,转送到指挥派遣科值班长。
(4)通过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坐席员对天网、街面摄像头、GPS定位等系统对市容环境、街面秩序、有关执法人员和执法车辆在岗在位情况进行随机监控和抽查,发现问题后予以登记。
2、案卷建立
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接线员接到信息后判断其来源途径,对于非城市监督员采集的信息,首先发送至网格监督员进行现场核实;对不属实和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信息进行作废处理;属实的信息进行部件、事件、大小类界定,将事件信息直接进行立案处理,部件信息若在部件数据库中存在则立案处理,不存在的进行特殊处置。
信息立案分为部件立案和事件立案两种。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值班长将立案的信息进行核对后生成工单,转送给监督指挥中心指挥派遣科派遣员。
3、任务派遣
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指挥派遣科值班长按照指挥手册所规定的原则,将工单派送到相应的城市管理责任部门进行处理。任务派遣遵特循“属地原则(即问题所在区域认定责任主体的原则)”与“属主原则(即按问题主管部门认定责任主体的原则)”。如需要继续往下级单位派遣的,由有关责任部门继续派遣。
4、任务处理
相关责任单位按照监督指挥中心设定的案件处置要求进行办理,按时完成;
对不能按时完成的,责任单位可向监督指挥中心提出缓办申请,陈述理由;对于部件和事件职责不明或产权单位不能处理的,监督指挥中心可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办理。
5、任务反馈
各责任单位将处理完成的案件结果通过数字城管系统反馈到监督指挥中心,由监督指挥中心进行审核。监督指挥中心对确认完成的案件进行备案,对完成不到位的案件进行重新协调和督办。
6、核查结案
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接线员接收责任部门处理情况反馈后,通知相应区域的网格信息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监督员通过信息采集终端(城管通)上报核查信息;若责任单位处置到位的,值班长进行结案存档处理,否则要求责任部门重新处理。
7、综合评价
数字城管系统根据评价系统的各类指标对相关责任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统计和评价,评价信息经集中统计后作为工作考评依据。
第三篇:数字城管
核心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供监督员使用,实现通过无线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报送问题信息,接收监督中心分配的核实、核查任务等功能。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使用人员为监督中心接线员。通过信息传递服务引擎将监督员报送的问题信息传递到接线员的工作平台,接线员通过系统对各类问题消息接收、处理和反馈,完成信息收集、处理和立案操作,为“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城管问题的采集和立案服务,保证问题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受理并传递到处置中心。
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给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个专业部门及各级领导使用,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作流的面向GIS的协同管理、工作处理、督察督办等方面的应用,对城市管理实现图、文、表、业务管理一体化管理。
监督指挥子系统:为监督中心和处置中心服务,该系统通过大屏幕能够直观显示城市管理相关地图信息、案卷信息和相关详细信息等全局情况,并可以直观查询显示每个社区、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实现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
综合评价子系统:通过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既能监督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又能监督管理和执法质量。
地理编码子系统:为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等提供地理编码服务,实现地址描述、地址查询、地址匹配等功能。
应用维护子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配置、维护和管理工作。该系统采用工具化思想,实现组织机构、工作流、输入表格、输出表格、地图使用、查询统计等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的灵活配置,使用系统提供的各种工具和组件,可以配置形成相应的资源信息、业务规则和数据操作定义。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资源的管理、维护和扩展功能,并对空间数据的显示、查询、编辑和统计功能进行配置。
数据交换子系统:建立全市统一标准的数据交换子系统,建设统一规范的市区两级交换标准规范,使得市级平台实时获得区级平台的包括问题信息、多媒体信息、业务办理信息在内的全面的城市管理信息。
拓展系统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依照部件编码规范,提供管理工具用于在部件编码规则发生变化时的快速更新;提供专门的权限控制模块以满足有权限专业部门能够通过IE浏览器来对部件数据进行简单的更新和维护。
专项普查子系统:专为政府利用监督员进行专项普查提供全方位手段。借助无线采集器、无线网络传输和专项定义工具、专项分析工具等实现专项普查的快速实施和普查数据的快速分析。工地管理子系统:对建筑工地现场进行动态监测,结合视频监控设备,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来辅助建筑工地管理。
视频监控子系统:充分整合城市视频资源,结合城管问题位置信息,实现城市管理全天候,全时段的动态追踪。
GPS监控指挥子系统:通过GPS技术实现城管车辆、环卫车辆、运渣车辆的监控;实时掌握监督员、各种城管资源的分布情况,实现高效的指挥调度。
移动执法子系统:图文一体化的城市管理移动执法系统是给专业部门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进行联网办公。
移动督办子系统:专为领导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使用移动办公系统,领导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城市管理的宏观状态、处理城市管理中的紧急事件。
业务短信子系统:通过业务短信功能与协同办公系统的紧密结合,实现案卷到达提醒、催办短信提醒、超时短信提醒等。
数据挖掘子系统:通过挖掘运行产生的数据,从城市管理的不同角度,提供包含图文一体的评价统计分析,类型信息、趋势信息,为决策提供全面的、直观的依据。
公众信息发布子系统:向公众用户实时发布城市管理相关信息,主要发布问题处理状态及结果反馈信息;提供在线投票功能,对投票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综合评价所需的数据。
1、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定位技术和嵌入式地理信息引擎技术,创新信息实时传递手段,实现了移动式的数字化城市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
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自主研发的嵌入式地理信息引擎,提供了基于手机终端的地图浏览、查询和定位功能,是实现全方位的城市管理的先进终端平台。
2、利用GIS和地理编码技术,实现基于网格地图的精细化城市管理。
基于GIS应用,整合包括地形图、正射影像图在内的各类基础数据,对城市管理区域网格进行精细划分,实现了图文一体化的协同工作环境;同时,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精确定位。
3、基于MIS、GIS、OA一体化技术建立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环境。给政府各级领导、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专业部门提供协同工作、协同督办的智能化终端平台。不仅可以根据权限查阅某个事件办理情况、相关信息,通过红绿灯显示该事件的办理时间是否超时,而且还提供了相应的监控工具,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发送督办意见。
4、强化空间信息管理和利用,为综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提供强大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查询统计和数据分析功能。业务人员可通过多种查询方式进行事件和案卷的查询和统计;系统具有空间数据综合分析评价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有效利用系统的信息资源,为城市管理的决策分析提供帮助。
5、基于构建技术的开发模式,保障数字城管项目的高效实施和长效维护。
业务构建:基于构建技术的工具化数字城管系统,具有快速搭建、不断扩展的适应能力。
数据构建: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扩展、维护和更新。深化应用
1、数字城管深入社区——“街镇网格化”
以上海浦东新区街镇网格化管理系统为例,“街镇网格化”的主要特点为:建立街镇网格化服务中心,受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相关问题;在数字城管的管理内容基础上,扩展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业务内容,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综合治安、社会服务等方面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内容;建立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一样的闭环的街镇网格化工作流程;与市级、区级网格化管理平台一体化应用。
2、城管执法新动力——“数字执法”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执法管理资源,通过移动信息终端实现对执法目标的现场移动执法,使执法过程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科学化。其中数字城管监督员的巡查网格转化为城管队员的管理网格,数字城管的“城管通”即转化为数字执法的“执法通”。
“数字执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执法管理资源,通过移动信息终端实现对执法目标的现场移动执法,使执法过程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科学化。可以解决数字城管深层问题挖掘力不够、处置力量不足、缺乏长效手段、处置中信息化程度低的瓶颈问题,完整对接数字城管系统。
3、网格化管理技术深入“数字市政”
网格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宽深入到市政专业部门,其中“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发展为市政各个专业公司的“专业网格化”管理,城管监督员转化为专业公司的巡查员,数字城管的“城管通”即转化为数字市政的“市政通”。
运用空间网格技术,将全市地下管线、道路桥梁、绿化园林等市政公用设施所在区域划分为单元网格进行实时监管,实现责任范围内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市政管理的精确、高效。
一、客户价值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应用和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精确化。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能够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城市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力维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率先提出城市管理的监督、执行、管理三个主体理念;系统共享和开放以及解决对城市部件的依赖问题,大大降低系统投资和维护难度;创新的效能统计和绩效考核体系解决了人员管理问题,提升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使城市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科学化、规范化,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领域
数字城管管理范围包括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无证违法建设处罚)、道路交通秩序(违法占路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无照经营处罚)、市政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节水管理、停车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含拆迁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车、黑导游等13个方面。
三、方案特色
力维数字城管系统建立以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为基础的双轴化管理体制。监督轴由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呼叫中心坐席员、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构成,监督中心主要负责信息收集及监控评价处理结果。指挥轴由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各专业部门、公共服务企业、街道(地区)办事处构成,指挥中心负责向各单位派遣任务,调度协调各单位间协作关系。
力维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综合平台基于SOA框架和组件式开发技术,搭建了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应用访问入口,为数字城管的深入应用提供更强的扩展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城市管理数字化
城市管理从传统靠人力管理迈进数字化管理,将所有前端采集、管理到后台处理等所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所有事件及时准确处理。
(二)城市管理智能化
数字城管采用先进的智能化处理机制,保障各种处理环节智能化处理,保障城市管理有效的管理。
(三)城市管理可视化 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集成应用的业务管理系统。同时融合了实景三维影像地图,使得构建的信息系统从原有的符号化实现了影像化,从平面网格管理走向立体影像网格管理,能使管理者可在电脑面前自如地查看所关注的城市细节,调用相关信息,从而获得更充分的洞察力,更好地满足在业务处理、监管服务与决策指挥方面的需要。
(四)城市管理科学化
数字城管将国家各种城市管理规范结合本地市实际情况进行城市管理,既完成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城市管理要求,同时结合本地要求对城市管理进行科学化管理。
(五)城市管理规范化
根据大部制改革,重点调整了管理内容、归责和相应处置要求,着力强调重点区域、内容及要求,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督办制度。围绕数字城管制度规范,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四篇:数字城管
为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城市管理从单一城管执法向城市综合管理转型,进一步建立工作信息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规范、绩效评价量化、工作状态有序的城市管理新机制,禄口街道数字化城管建设着眼于“大城管、高共享”的建设思路,以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融合3G、4G通信、空间信息等多项前沿技术,提高城市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以“一个指挥调度平台,一个监督评价体系,一个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三个一”管理框架,在数字化城管核心应用平台基础之上,以“智慧城管”框架基于云计算技术打造先进城管综合信息系统,禄口街道主要领导审时度势,投资300余万元,在禄口街道城管办办公大楼里建立了数字城管二级平台,并制定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运行体制,自禄口数字城管成立以来共处理南京市工单680件,江宁区工单1627件,开发区工单1170件,街道自采工单3006件,共处理工单6483件,更快的推动了城市管理的进程,保证了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街道市容方面的不足,更加有效的推动了禄口街道工单的处理进程。
第五篇:数字城管
数字城管概念
数字城管又叫“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数字城管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执法人员利用移动执法终端记录事件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定位事件地点,发回指挥中心,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数字城管已经经历了三代。
以短讯为基础的第一代移动办公访问技术存在着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这些令用户无法忍受的严重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于短讯的数字城管执法系统的部门纷纷要求升级和改造现有的系统。数字城管的发展
第二代数字城管采用了基于W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问WAP网页,以 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第二代的移动访问技术的缺陷主要表现在WAP网页访问的交互能力极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移动办公 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此外,WAP网页访问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第二代访问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第三代数字城管采用了基于SOA架构的webservice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 访问技术,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该系统同时融合了无线通讯、数字对讲、GPS定位、CA认证及网络安全隔离网闸等多种移动通讯、信 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的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为一线值勤城管执法执法人员提供了一种跨业务数据库、跨地理阻隔的现代化移动办公机制。
通过数字城管执法系统,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城管重点单位信息、销售摊点信息、非法建筑信息、违规人员信息和法律法规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城管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不但可以解决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城管人员现场执法问题,而且通过GIS系统为一线提供区域向导图,使执法人员可以迅速的对区域内的现状做出判断、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已有城市采用数字城管系统,在西安市的水道的井盖遭窃后,负责区域的城管就用专用配备的数字城管手机拍下,在此同时,信息被上传回指挥大厅的数字城管后台系统,系统根据井盖所在的经纬度对其定位,系统会自动指令相关人员前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