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段超概原因分析修正

时间:2019-05-12 21:4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务段超概原因分析修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务段超概原因分析修正》。

第一篇:机务段超概原因分析修正

附件2

太原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候班楼扩建工程

超概原因分析

根据路局计划处批准的设计概算审定表及竣工后清理概算文件进行对比审核,经分析造成超概的原因主要有:设计变更、工程价款中未计或工程量与实际不符的、政策性材料价差调整、发生现场签证及新增工程等情况。根据四方签认的设计变更文件及相关会议纪要、三方签认的现场签证文件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征地拆迁

按批准概算进行控制,费用未发生增减。

二、设计变更

(一)软地基处理:共发生变更2项,费用增加91.4万元。

1、基础土方开挖为只挖不外运,而实际因现场无场地存土,土方全部外运,回填土外购土方回填,增加费用78.19万元。

2、1-12轴地基开挖后,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局部开挖后换填土方,增加费用13.21万元。

(二)候班楼变更工程

1、建筑装饰工程共发生变更26项,增加工程价款340.69

7)根据2011年7月25日计划处相关领导的现场办公会议纪要上,卫生间原设计120隔墙改为GRC轻质隔墙,1493㎡,每平方米较120砖墙增加费用73元,增加工程费用10.91万元。

8)2011年11月10经四方签认的技术核定门厅装潢方案变更,墙面为干挂玻化砖,吊顶为石膏板吊顶,装潢变更增加工程费用9万元。

9)因消防验收提出所有电井洞不得敞开,应增设封堵,2012年6月5日技术核定:配电室、电井洞内加设防火盖板,铺绝缘胶板,增加工程费用0.43万元。

10)2011年8月31日会议纪要要求楼梯原设计瓷砖楼梯改为花岗岩楼梯895㎡,较瓷砖楼梯地面每平米造价增加97元,另材料费每平米增加50元,增加工程费用13.15万元。

11)2011年8月31日会议纪要要求原设计墙面106涂料改为乳胶漆23000㎡,每平米造价较106涂料增加费用22元;外墙原设计JH801涂料改为外墙漆3860㎡,增加工程费用22.90万元。

12)2011年8月31日会议纪要:原设计无窗台板,按要求增加黑色大理石窗台板124㎡,增加工程费用3.65万元。

13)原设计无卫生间烟气道及屋面出气囗做法,经核定

25)增加木地板玻璃胶粘铜条693米,共计2.51万元。26)前期三通一平等工程10.4万元。

2、候班楼电气变更部分,增加工程费用27.86万元。1)原合同价款中未计总配电柜AA1、AA2、AA3 3套,增加此项费用14.31万元

2)电缆实际数量超出原合同价款中工程量,增加超出部分费用13.43万元。

3)2011年11月10日技术核定增加门厅大灯2套,原设计无此项,增加费用1000元。

4)2011年11月20日技术核定在电井内增设接线箱3套,原设计无此项。

5)电梯处增设双电源切换箱,原设计无此项。

3、采暖工程:原采暖方式为立式散热器式,后使用单位要求变更为地暖并经相关领导同意,进行变更,原采暖工程批准49.7万元,每平方米造价为62元;改地暖后费用为59.21万元,每平方米造价为74元,较原散热片采暖方式每平方米增加造价12元,冲减后需增加费用9.51。

4、候班楼给排水工程变列5项,增加费用2.72万元。1)使用单位为方便管理,经四方签认的技术核定给水立管增加主阀门48个,增加费用0.76万元。

2)原合同价款中给排水工程第24项,水龙头数量与设计不符(设计量为254个),主材单价调差每个为130元(不

房建公司)统一招标定价每台2090元,另每台增加铜管1.65米,每台增加造价130元,需调增费用6.44万元。(二)施工单位自采料:批准概算材料价执行太原地区2010年第4期材料信息价,而工程施工期在2011年7-8月份,较原概算材料费用上涨较大,材料费增加35.39万元。

1、候班楼建筑装饰工程、安装工程主要材料按照相关文件进行价格调整,调增费用32.5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9.46万元,安装工程3.07万元。

2、室外工程调增费用2.86万元。

四、其他费用调整

1.原批准概算中未含勘察费,增加勘察费20.99万元。2.缴费共产生费用150.87万元(附缴费清单及相关票据),冲减原批准概算59.1万元,需增加费用97.77万元。

五、预备费

预备费原批准概算为34.9万元,现场签证费用20.92万元,冲减费用-13.98万元。

六、新增工程两项,共发生费用21.49万元,其中新增候班楼南与挡土墙间草坪砖硬化18.25万元,包括硬化及挡土墙上不锈钢栏杆及机务段入囗处挡土墙边路岩石及散水工程;新增机务段浴室至新建候班楼洗衣房蒸气管道,需费用3.24万元。

第二篇:工程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工程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作者:彭小芳

【摘 要】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影响甚巨。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导致项目最终超概算。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让工程项目投资受控。【关键词】工程项目;投资;概算;控制;分析

一、前言

总部对分公司投资强度连年加大,为分公司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工程项目超概算现象普遍存在,以至于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形成了“项目超概算是正常的,不超概算倒是不正常的”错误观念。今天的投资即明天的成本,不彻底解决工程项目普遍超概算问题,既影响分公司的经济效益,更关乎分公司在总部的形象及地位。笔者试图厘清项目管理不同阶段的工作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并提出项目超概算的治理措施。粗浅认识,期望抛砖引玉。

二、超概算原因分析

石化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而且生产连续、工艺复杂。因此,这个行业开展的工程项目往往施工条件特别苛刻,质量要求特别严厉。特别是一些边生产边施工的技术改造项目,管理难度很大,安全、质量投入很高,费用很难控制,这是由其行业特点决定的。即便如此,笔者认为,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仍然是项目超投资的重要原因。

(一)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估算不严谨

投资决策是影响工程项目成败最关键的环节。有的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调研论证,编制严谨的可研、投资估算,有的项目虽然有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文件,也纯粹为了审批走形式。如果某级组织的批复权限是一千万元,申报项目往往是一千三四百万元,批复概算大多是九百多万元,“可行性研究”沦为“可批性研究”,缺乏真正的研究和论证。

(二)建设程序被打乱,“三边”工程寻常见

建设程序是指工程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法则,是项目顺利进行和投资受控的重要保证。而我们容易忽视按建设程序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出现了一部分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设计修改、返工、修补,导致工期延后,造价增加。

(三)设计方案走极端,工程投资准跑偏

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一般来说,初步设计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约占十之七八。如果设计时考虑最多的是安全性和美观性,而忽视节约建设成本的要求,就必然导致设计保险系数偏大,“肥梁胖柱深基础”,豪华装修“高大上”。有的项目设计方案又做得极其粗糙,实施时根本就用不上,只好以现场签证单来办理结算。这样干到哪算到哪,工程投资必定难以控制。

(四)设计深度达不到,设计变更满天飘

我们开展的一些工程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导致项目实施时变更量非常大。由于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缺乏全局观念,工作敷衍了事,设计水平不高,审查制度不严,结果在实施时发现不少漏项,不得不增补工程内容。有的设计单位,各专业之间缺少会签、交流,有的材料漏开、重开,有的采用标准不一致,造成材料损失浪费。设计变更满天飘,工程投资怎不超?

(五)概算编制“先天不足”,审批审查把关不严

设计概算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应该真实反映设计图纸的内容和标准。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些概算编制方法不对、费用不全、项目不细。有的概算人员与专业设计人员结合不紧密,与市场和专业生产厂商信息脱节,编制概算闭门造车。更有甚者,有的不是在编概算而是按业主的投资限额凑数字。项目审查时,专业审查人员只管技术上可行,概算审查人员只管概算编制符合定额标准,二者没有融合在一起进行工程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化。项目审批时,有时就是粗暴地“剁一刀”。

(六)招投标活动不规范

招投标是选择合格承包商,并通过承包商的合理竞争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可是在我们的工程管理过程中,有的项目应招未招,有的明招暗定,有的串标围标,招投标活动不规范必然对投资控制产生不良影响。

(七)合同管理不到位造成超概算

合同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起着为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HSE管理”提供重要的法律性依据的作用。可是在我们的工程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合同意识淡薄。涉及合同价格调整的条款限制不充分,缺乏操作性。对照合同条款,该扣款的没有扣,不允许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使得工程结算价大大超出合同价,最终超投资。

(八)承包商高估冒算变相抬高工程造价

一些承包商经营作风不正,为了获得额外利润,通过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高算材料设备价格、提高收费标准等手段高估冒算。如果审核把关不严,该挤的水分没挤掉,等于变相提高了工程造价,也是工程项目超概算的原因之一。

三、治理措施

根据上述管理过程超概算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对应的治理措施如下:

(一)科学民主决策,投资估算严肃、准确

工程项目决策要广泛征求专家和群众意见,不搞首长工程,按照民主程序决策。要以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源进行方案论证和投资估算,为控制工程项目的总投资打好基础。

(二)严格建设程序,规范项目管理

我们开展工程建设,要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拒绝“三边”工程。这既是我们应该遵从的准则,也是防止工程项目超概算的有效措施。

(三)科学限额设计,方案切合实际

所谓科学限额设计,并非资金宽裕的项目就做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资金紧张的项目就做得“低端粗俗无节操”,而是松紧有度,全盘考虑,使得每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都切合实际,设计概算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提高设计深度,严控设计变更

要减少工程项目因设计漏项、设计变更引起的超概算现象,必须提高设计深度,严控设计变更。要建立设计质量考核制度和设计变更联签制度。乱世用重典,沉珂下猛药。只有治住设计变更满天飘的乱象,工程投资受控才有保障。

(五)加强概算编制的技术力量,改进概算审批审查组织管理

设计单位要加强概算编制的技术力量,认真领会、理解专业设计的意图,紧盯工程建设市场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信息,才能编制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设计概算。建设单位要改进概算审批、审查的组织,审批时“应审尽审,应批尽批”,审查时各专业组和概算组要一起联审。

(六)加强招投标管理,优选承包商

对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在规定范围之内的项目都必须招投标。要提高招标过程的透明度,减少暗箱操作。通过招投标,让有实力的承包商通过合理竞争,真正起到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

(七)提升合同对工程造价的管控力度

要签订权责对等、切实可行的合同,提升合同对工程造价的管控力度。加强合同的履约检查,赏罚分明,对承包商风险自负范围的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索赔要求等,一律不得进入结算程序,保证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八)把好工程项目结算审核关

一些承包商认为,干得好不如算得好,变着法子高估冒算。特别是国家税制改革以后,绝大部分项目都实行甲供料,如果结算时没有将图纸量、计划量和实际工程量对清楚,承包商不仅侵占多余甲供料,而且赚取多余材料对应的施工费,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本。

建设单位如果自身无力审核,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对那些一贯高估冒算、弄虚作假的承包商和预算员,要实行经济处罚,直至取消其入围资格。

四、结语

总之,工程项目超投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做好项目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多管齐下,综合施治,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

第三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推荐)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工程,周期长、投资大,所以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对于工程建设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工程建设资本控制,必须弄清工程造价预算中出现的问题,才能相应地制定控制策略,避免超预算为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详细地分析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原因;控制

0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能够更好的体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控制,从而根据工程项目的价值确定相应的建设成本。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于建筑项目来说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有效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因此,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时,应该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对工程所需费用进行提前预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造价预算不仅能够保证施工投资的准确性,还能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发展更快更稳定。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对工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和需要达到的施工标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施工时,能够有效防止返工等情况的出现,从而减少施工单位的人力和材料浪费。在北京市芙蓉花园别墅住宅工程中,凭借良好的工程造价预算,对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其中钢筋工程和现浇混凝土工程两项占据了整个工程的66%,而防水工程和模板工程则占了21.26%,这四项工程占据整个建筑项目80%以上。因此,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对这几部分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将该建设项目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重点标记,使在进行施工时能够更有目的性,显著提高了建筑单位的经济收益。

2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2.1 管理层“条块分割,政出多门”

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宏观管理的是建设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负责制度以及法规的制定,规定统一的基础定额;其他相关专业工程管理机构制定相关专业的造价管理制度与法规,并确定统一基础定额。然而在微观管理层方面,市场上已经形成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中介方的三元主体格局。管理层宏观与微观上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特征虽然在目前看来符合工程造价地区性和专业性的要求,然而却为工程造价预算超标埋下隐患。宏观管理层的工作有大量重复之处,管理效率低下;宏观和微观之间存在互相扯皮的情况,二者无法协调配合,规定有区别。“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管理主体特点决定了管理工作严重脱节,时常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处于混乱之中,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现象的产生。

2.2 忽视立项与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目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将大部分工作精力放在具体的实施阶段,高度重视承包造价、施工时的造价变更以及最终的结算造价,却对立项阶段的造价管理缺乏必要的关注。在立项与设计阶段,由于缺少相应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工作,投资估算严重不足,缺少权威的估价指标,在进行动态调控时无依据可循。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经济意识薄弱,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的影响力有限,技术和经济无法良好融合,使投资时有大量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2.3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不足

施工阶段是极易出现预算超标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材料用量控制不当、工程变更现象频繁出现、现场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施工时采用的材料大多是业主方供给,施工企业对材料费用了解较少,所以不少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不能高效使用工程材料,材料使用缺少规划,存在大量废料和用料过多的情况,使业主承受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由于施工单位出于工期或施工条件的考虑,工程变更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会使工程造价预算失控;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管理人员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缺少工作经验,使施工时材料的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妥善处理工程变更带来的工程造价问题。

2.4 其他因素

部分建筑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预算编制不合理,使工程造价预算时存在严重的漏项或者缺项情形,使预测出现明显偏差;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材料与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增加预算难度,导致预算超标现象的发生。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3.1 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不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出现违反建设程序的现象。在开工之前必须考虑周全,在投资限额、建设标准、招标文件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并对工程变更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进行审核。确保监理单位的独立性,承担法律责任,努力协调各方的利益,不仅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还应监理工程进度和投资。在现场工程量问题上,必须通过严格的核实检查以后才能签证,实现“分级控制、限额签证”,设置工程造价人员常驻现场,及时获得造价情况。有节制有规划地使用工程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经济性的重视,注重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协调,最大程度发挥人力物力,提高施工进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动态地进行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对比,严格考核执行情况和预期目标的差距,并对成本指标进行修正。

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减少返修工程是节省工程费用的重要途径。加强现场管理责任制的建立,注重对隐蔽工程和分部工程的监督与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要协调施工,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优化物资调运。

3.2 加强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技能培养

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对整个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工序流程。预算编制人员还需要对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市场行情具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深入市场,将市场中的材料价格进行详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手段,对于工作优秀的编制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肯定其工作成绩,此外,还能为别的工作人员树立一个榜样,使其工作态度更加积极。定期邀请专家或学者对编制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工作能力。

3.3 进行全过程预算控制

预算编制工作同整个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因此,在进行项目的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加强设计人员经济意识,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增强事前分析,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然后依此制定合理的造价预算,然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出现的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改,像设计失误和业主意愿出现变化等。此外,对于整个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且杜绝这类问题的在此发生。对于竣工阶段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核对合同条款、检查隐蔽验收记录、落实设计变更签证、核实工程量、实现定额单价、克服计算误差。

3.4 掌握材料设备的价格规律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设备价格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需要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之前深入市场进行了解,对于材料和设备的价格变动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制定最合适的造价预算编制。此外,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需要保留一定的变动空间,这样能够更好的应对造价超预算现象。加快材料报价制度的推广,施工方和建设方信息渠道畅通,一同制定进货计划,明确价格,通过相应的报价制度使双方监督更加有效,并有利于提高核算意识,减少不规范交易的发生。及时掌握材料价格信息,在最好的时机下通过最佳途径进料。3.5 量价分离,分担风险

借助工程量清单招标,使招标人编制明确的工程量清单,为此承担风险。这样可以督促投标人全面考虑工程成本与利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人力与工程材料。可以极大地减少现场费用。确立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加快管理水平的提升。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收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其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有效的控制企业投入资金,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目前我国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加紧研究进度,提高我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梁杰媚.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5,(1):245-245.[2]王仲厅.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243-243.[3]王志庆,王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4,(16):30-30.给您带来诸多不便我深感歉意,已对文章2、3两章重新写作,如果文章还有哪里需要优化,请在文章中标明,我会第一时间为您修改。谢谢!

第四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这篇文章都没加入到工程实例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工程,周期长、投资大,所以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对于工程建设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工程建设资本控制,必须弄清工程造价预算中出现的问题,才能相应地制定控制策略,避免超预算为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详细地分析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原因;控制

0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能够更好的体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控制,从而根据工程项目的价值确定相应的建设成本。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于建筑项目来说起到的是导向作用,能够更好的增强工程的造价管理。因此,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的影响,从而更好的对工程需要的费用进行提前预估,对整个工程的各项费用有一个明确的预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造价预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保证施工投资的准确性,同时,还能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发展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对于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选,正确的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对于工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和需要达到的施工标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施工时,能够很好的防止返工等现象的出现,从而减少了施工单位的人力和材料浪费。像在建设北京市的芙蓉花园别墅住宅楼时,通过造价预算编制,将施工中需要运用到的材料和设备等的价格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然后根据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造价预算,大大降低了建设过程中超预算现象的出现。此外,通过造价预算,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资金投入进行了明确的表示,在施工时针对性的进行监督,减少了工程的建设成本。

2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2.1 造价预算编制不科学

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是一项重要的核算工作,其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由于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且经常会出现预算超标现象,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出现,在进行造价预算工作时需要细心的对各种原因进行研究。像在进行建筑施工的同时,假如出现了造价预算不合理现象时,会导致最初的投入资金计算和实际资金投入出现较大的差距等。此外,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若不能正确的对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合理的计算,也会导致预算超标。

2.2 造价控制影响因素考虑不周全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需要将所有可能的影响都考虑到,像市场的需求和施工的环境等,这些因素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假如编制人员在进行造价预算时没有考虑全面,往往会导致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意料之外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工作。

2.3 造价控制程度较低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会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关注。然而,在进行施工时,其工程造价的控制经常超出预算控制。在进行具体施工时,工作人员和工作环境等经常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导致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此外,在工程施工时期,由于造价控制往往是简单化处理,因此,很难做到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导致难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管和有效控制。

2.4 造价控制环节严重脱节

在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需要和其他各个项目进行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成本预算工作的合理开展。而对于大多数的建筑单位来说,其管理人员往往具有较低的工作素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造价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随着施工时间的加长,出现各种超预算现象,阻碍预算控制工作的开展。

2.5 施工图结算不合理

对于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来说,施工图的结算工作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施工图结算工作出现了问题,将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出现各种超标现象。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施工时间较长等原因,导致施工材料的价格经常出现各种变化,而对于施工设备的实际价格,往往也会高于预算时的价格,从而导致整个工程造价超预算。

2.6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所说原因之外,管理方法的落后也会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很难长期使用,因此,需要不断对建筑施工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关注,寻找其中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手段,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3.1 认真了解施工图纸

在对施工图纸进行阅读和审查时,需要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其中的细节等也需要进行认真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施工过程深入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内心,使其认识到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另外,认真的核对施工图纸还能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迅速对其进行补救,使实际投入资金更加接近预算。对于施工图纸中的重要部分,可以提前做好标记,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对于这些部位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其出现问题,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于此同时,在不改变施工图纸的施工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对施工图纸中的一些部分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从而减小施工投入资金。

3.2 加强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技能培养

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对整个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工序流程。除此之外,预算编制人员还需要对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市场行情具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深入市场,将市场中的材料价格进行详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手段,对于工作优秀的编制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肯定其工作成绩,此外,还能为别的工作人员树立一个榜样,使其工作态度更加积极。另外,还需要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对编制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工作能力。

3.3 落实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深入市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调查,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市场变化规律,对于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使用价格等进行相应的统计,正确的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需要编制人员对整个项目的开发和施工情节具有全面的了解,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特征和市场的发展规律等进行准确的预测。然后通过前期准确全面的考察工作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了解,然后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寻找最合适的预算编制。然后,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超预算的项目等,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在进行招标工作时,预算编制人员需要详细的了解用户的要求,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造价预算。

3.4 进行全过程预算控制

预算编制工作同整个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因此,在进行项目的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设计阶段,需要对市场等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然后依此制定合理的造价预算,然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出现的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改,像设计失误和业主意愿出现变化等。此外,对于整个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且杜绝这类问题的在此发生。另外,对于竣工阶段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其出现超预算现象。

3.5 掌握材料设备的价格规律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设备价格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需要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之前深入市场进行了解,对于材料和设备的价格变动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制定最合适的造价预算编制。此外,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需要保留一定的变动空间,这样能够更好的应对造价超预算现象。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收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其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有效的控制企业投入资金,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目前我国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加紧研究进度,提高我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梁杰媚.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5,(1):245-245.[2]王仲厅.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243-243.[3]王志庆,王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4,(16):30-30.

第五篇:毛概的教案,超完整

课时分配表

章次内容课时备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6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5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2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2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213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2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总体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关于三大理论成果;关于科学发展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使学生能够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它既是毛泽东作为党的核心领袖人物认识水平的反映,又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合乎历史必然性的理论思考的结果。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教材中讲了三方面道理:

一是说,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是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本来提供的就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要想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结合着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将其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遵从这条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伴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传入中国,并在五四时期广为传播开来,逐步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进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中国对它的需要程度,而且取决于这一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程度。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 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尽管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党内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态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总体上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重要成果,又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三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点在教材中写在了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那一段论述中,那里讲到:“他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讲到,毛泽东在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38年10月党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系统论述。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3.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有两个关节点:一个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一个是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文件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党的中央领导层开始形成了共识。

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其中,特别是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这个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有过系统的论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教材在第一章第一节根据这些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并实现其民族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当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前进的光辉旗帜。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毛泽东的名字,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指引。那么,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认识和掌握毛泽东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毛泽东思想,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1、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战争与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造成革命形势。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许多国家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努力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因而,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于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2)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3)思想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引进,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给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的伦理道德和迷信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对启发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激起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民族解放运动新途径的热情,从而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巨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中寻找出路转而向俄国学习,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俄国革命经验重新考虑中国问题。

(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伟大的中国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依据。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沃土。革命实践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而革命理论又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期、初步形成期、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等多个阶段。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期:大革命后期。代表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期: 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期:土地革命后期与抗战时期。代表作《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代表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这一科学体系,主要由7个方面组成,由于这些内容将在后面各章里详细展开,这里只作一些简略的概括。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4)关于政策和策略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关于党的建设

(7)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

(2)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理论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3)毛泽东思想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理论成果的长远指导意义)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如何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我们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三个方面走进邓小平理论,认识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1)时代背景

20世纪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前半个多世纪是以战争和革命为主题的历史时代,后半个世纪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时代。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

(2)理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它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3)历史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根据。

(4)现实根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性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最直接的源泉。

(5)主观条件

任何理论,如果没有它的创立者及其主观努力,再充分的客观条件,再迫切的发展需要也不会自动地把一种理论构思出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邓小平个人的人生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等主观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邓小平的革命经历和功绩

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广安 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离开法国赴前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 1938年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 1948年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1949年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 1956年担任总书记

邓小平一生的经历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民主革命时期:这是他逐渐成长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下独当一面的领导骨干的时期。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是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坚定的拥护者和出色的执行者。他屡膺重任,不畏艰险,英勇奋斗,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勋这个群体中比较年轻的一位成员。

第二个时期,建国以后:1952年进京、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56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这是他进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探索一条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担负起繁重的任务,进行了有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文化大革命”后期复出,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领导全面整顿,与“四人帮”进行坚决的斗争,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为后来再一次复出并成为新时期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个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是他成为新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的时期。

邓小平政治生涯经历的“三落三起”:

第一次“落”是发生在30年代:在领导红七军和担任江西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及江西省委宣传部长时,邓小平因坚决支持毛泽东 的军事主张,坚持实事求是,抵制李立

三、王明在军事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和理论上的教条主义,1933年被撤职,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随后被派到江西乐安县南村当巡视员(实际是劳动改造),后来在李富春特别是王稼祥的力荐下,在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时,相应地第二次担任党中央秘书长;

第二次“落”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60年代到70年代: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打倒:在1968年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通过了决定,刘少奇被视为“叛徒、内奸、工贼”而被开除党籍。邓小平则被撤消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这次邓小平从党的总书记,一下子变成了“文革”专政的对象;从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一下子变成了平民百姓;从“红墙”院内,一下子发配到农村劳动三年。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二落,同第一落相比,这次是一落千丈。直到1971年林彪篡党夺取阴谋的暴露,使邓小平第二次“起”,重新出来工作得到转机;1973年3月10日党中央做出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在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周恩来病情沉重,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身兼数职,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第三次“落”是发生在“文革”后期:邓小平在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大胆地、实事求是地、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他说: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 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不久,我又被“四人帮”打倒了。1975年11月毛泽东病重期间,听信“四人帮”的诬告,年底毛泽东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发出了他的最新指示,其中一条就是翻案不得人心。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做出决定,“撤消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原来的所有职务。

从邓小平的“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我们看到他对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在1992年到南方视察时说到:“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泽东讲的实事求是。”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唯物主义。”通过邓小平的政治经历,我们看到他是始终不渝地坚持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三落三起”是我们党挫折、胜利,再挫折、再胜利的曲折历史,在一个人身上的传奇性反映。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起始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探讨。

第二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从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推进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第四阶段:从十三大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经受国际、国内严峻形势考验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3、主要内容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主张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要一切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现代化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要紧紧地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国各民族人民。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刻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反映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而提出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时代背景

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科学技术处于新的重大突破之中,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2)历史依据

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现实依据

第一、国情的新变化。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思想观念等的多样化以及这种变革和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给我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也给我党继续执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党情的新变化。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的地位、任务、队伍状况和所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变化给我们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探索。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2、主要内容

(1)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三个代表”的相互关系: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和旗帜。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实践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现实的可能。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在这些成果中,科学发展观最重要,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本章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是什么?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各包括哪些?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本章的教学也是为学生学习后面的革命理论、建设理论、改革理论,以及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等等做准备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关于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确立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为我们党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我们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实事求是”这个词。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把“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确立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是谁?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第一个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并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具体的说,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当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长达8000字的信中详细列举了红四军党内当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的争论。他在分析错误的思想观点产生的原因时,使用了“路线”、“政治路线”、“指导路线”、“思想路线”等几个概念。

接着,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在“反对主观主义” 的标题下讲纠正主观主义的方法时提出:要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要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实际上,如果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意思。

更具有标志意义的是1930年5月毛泽东写《反对本本主义》。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的重要命题,并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告诫全党:“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了纠正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他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注重实际调查,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在这里,他就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高度,提出了确立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教材中说,“从斗争中”,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这是唯物论的运用;“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这是辩证法的体现。从这最初的表述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的思想路线就是唯物辩证法在指导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论新阶段》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的同时,也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实事求是”。

1941年,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反复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根本观点,着手解决全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即学风问题。这时,熟读古书的毛泽东想起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即思想路线的内容。1941年5月,毛泽东在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题,做整风工作的报告中,第一次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高度, 对“实事求是”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赋予了党的马克主义思想路线的全心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此后不久,1942年,毛泽东又把实事求是题写给中央党校,作为校训。

正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逐步确立了实事求是作为我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地位,对中国革命发挥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到了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就在全党得到确立。

可以看出,实事求是以简明朴实的中国语言形式,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给我们党确立了一条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在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但遗憾的是,毛泽东晚年严重脱离实际,采取了一系列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左”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而复失,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而遭受重大挫折。

如果没有毛泽东晚年(1957年下半年以后)的错误,特别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没有重新确立的任务。但是历史发生了曲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偏离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进行的第一个拨乱反正,就是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理论权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7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然后深刻地检讨了我们的历史,提出解放思想,恢复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任务。”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

邓小平又旗帜鲜明地指出: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他指出,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毛泽东自己都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自己也犯过错误。错了的就不能坚持,而应该改正。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对待这个问题。马、恩、列、斯、毛都没有说过“凡是”。

第二阶段:坚决支持并有力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思想启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序幕。这篇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路线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有力支持下,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为一场全国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这次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不是简单的恢复,它既是一个科学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一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中,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有新的重大的发展。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恢复并重新表述了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特征。

2、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与时俱进”,并在党的十六大上将其完整地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并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不断走向新境界注入了强大动力。

它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根据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实际,根据现实中人们在思想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刻的理论反思后提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从国际来看,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探索的新问题;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使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同时,我们的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将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曾长期受到外部封锁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面临着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的两大历史考验。

新的实践需要人们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历史规律,创造新的理论去适应新的形势,从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但是,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党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党在工作中和思想上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部分干部和党员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党所采取的新政策、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等,还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还沉浸在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对马克思主义也还存在一些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为了使党在思想上保持开拓创新的状态,为了使党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突出时代精神和创新要求,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思想路线上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把它看成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强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3、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这次讲话,求真务实被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应该说明的是: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所内涵的东西,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而并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身。是党的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要做到在动态条件下的实事求是,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同时又必须使理论和实践做到与时俱进。总之,在一定意义上,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之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是中国一句成语。毛泽东古为今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武器,对“实事求是”做出全新的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邓小平在批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依照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认识的基本规律,把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如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

它正确地解决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问题。毛泽东、邓小平都非常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问题。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表明: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路线、纲领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客观依据。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它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也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科学总结,理论只有在与实际的结合中才能起到理论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第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以客观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还是以书本或其他主观因素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思想路线根本对立的重要表现。坚持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总之,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新概括,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内涵,深刻体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本质,突出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地位,把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对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意义)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意义)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际上是集中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在理解实事求是精髓的意义时,可以有两个角度:

一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即是说,有了这个起点,才有了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

一个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即是说,它是体现于、贯穿于、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

教材在列举了几个理论成果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之后写了一段归纳的话: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这是坚持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必然得出的政治性结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曾经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邓小平提出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走自己的路:

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而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着重讲精髓的理论意义。这里涉及到“与时俱进”的概念科学含义的理解,涉及到对“理论创新”问题的科学把握。

1.与时俱进概念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用了“与时俱进”这个概念,并使这个概念与实事求是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新的现实针对性。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赋予“与时俱进”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并融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并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并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总之,它要求人们充分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人们抛弃僵化、保守、过时的传统观念,顺应时势,勇于变革。(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把握规律性,就是要求人们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善于透过社会浅层的表象,抓住社会变革深层中的客观规律。不断认识和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从而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符合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

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适应变化、遵循规律其最终目的和结果要体现在现实性上,创新是将其转化为现实的途径,是与时俱进的最终结果和现实体现。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理论创新是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创新。)

2.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贯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髓的思想,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强调要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与时俱进的灵魂。创新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必须尊重实践,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条件;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理论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几个问题;重点把握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特点;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这一问题主要是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而言是相同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所决定:

第一、社会形态相同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第三、革命任务相同

新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第一,革命的领导不同了 第二,指导思想不同了 第三,革命的前途不同了

第四,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了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到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手段等内容的基本概括,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总纲,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基本纲领:是党在一定时期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党的系统化的政治主张。是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领导、动力和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导:无产阶级; 动力:人民大众;

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性质、前途和纲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对于革命的对象问题一直比较模糊。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将斗争锋芒直指满清王朝,可是却将洋人当作“洋兄弟”;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举起反帝大旗,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将封建统治者看作朋友;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却并不反对帝国主义。中国革命的对象问题一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到党的二大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对象里,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如袁世凯、蒋介石之流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官僚资本主义为什么也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呢?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依靠反动政权积聚起巨额的垄断资本,他们通过币制改革、发行公债等手段,掠夺了人民大量财富。四大家族积聚的财富占全国资本总额的70%。国家财富落到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少数人手里,造成中国民穷财尽,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所以,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阶级大公无私,富有远见,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阶级是人民大众的主体,中国的民主革命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农民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榨的对象,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农民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分为贫农、中农和富农。贫农,包括雇农,占全国农村人口的70%。贫农是只有很少土地的半无产阶级,而没有土地的雇农则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贫农和雇农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者。中农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0%。中农一般能够自食其力,不剥削别人,但是他们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所以中农能够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复杂的社会群体。小资产阶级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时刻受到破产、失业的威胁,他们有革命的要求,所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革命中常常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类。买办资产阶级直接为帝国主义服务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与农村中的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买办资产阶级历来不是中国革命的动力,而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它们一方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常常表现为动摇和妥协。因此,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而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

首先,中国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兴的社会力量,大公无私,胸襟开阔,目光远大并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其次,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为什么呢?无产阶级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因此,无产阶级应当具备应有的觉悟。而在旧的社会制度下,要求整个无产阶级提高到应有的觉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首先觉悟了的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分两步走: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组织形式,即国体;二是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所谓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所谓政体,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在旧中国,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经过连年兼并,地主的土地愈来愈多,农民的土地愈来愈少,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中农却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

土地法的基本内容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在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无偿地分配给农民,满足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翻身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被调动了。

(2)没收官僚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主要特征:垄断性、买办性、封建性、腐朽性

没收这些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便产生了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到1949年底,人民政府共没收官僚资本企业2858个,从而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推翻三座大山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都局限于轻工业,本小利微,且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不仅不能消灭,还要保护起来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发展。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民族的文化 科学的文化 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即反对帝国主义,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但在形式内容上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不排斥一切外来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它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936年,鲁迅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狂人日记》、《呐喊》、《坟》、《彷徨》、《阿Q正传》等优秀现代文学作品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实践。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当中国共产党人踏上武装斗争的征途时,也开始了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毛泽东曾经提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我们走俄国人的路,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以苏联革命为模式,屡屡在全国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武装暴动,却屡屡遭受失败。特别是连续发动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的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结果又遭到失败。

毛泽东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勇敢地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

1、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 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 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客观依据: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1、统一战线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由于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力量的弱小,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由于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因此能够结成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基础和依靠。

2、武装斗争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强大,中国革命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

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三大法宝及关系:

(1)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保证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实行。(2)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3)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革命武装大旗,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实践意义: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理论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方法论意义: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

【思考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重大贡献?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其历史经验,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特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因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政治上的表现: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经济上的表现: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经济上,国营经济的建立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为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前提。

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领导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它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建国后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两重性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矛盾,决定着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和党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这就要求中国革命必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当时,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采取仇视态度,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遏制和侵略的政策。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获得什么援助,而且连正常的贸易交往都不可能。当时只有苏联能援助中国。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事实上也别无选择。同时,在两大制度对比方面,5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很不景气,社会主义却正生机勃勃,从一个国家到一个阵营,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初步成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巨大的示范和鼓舞作用。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党的领导人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经过建国后三年的努力,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经济成份的比重日益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日益加强,国内各项事业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这不仅为经济建设和开展其他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3年12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拟订,经毛泽东修改对总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正式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一化”为主体,“三改造”为两翼,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三大改造。当时把工业化称为主体,把三大改造称为两翼。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在党的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一理论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个方面。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针对农民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劳动者的双重性质,毛泽东指出,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不能剥夺其财产,不能强迫命令,而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路线: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十几户的生产互助组;

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

第三步,在初级社的基础上,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在农业合作化理论和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手工业社会主义的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根据手工业个体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特点,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具体改造过程中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与此相适应,所采取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前进的步骤和方式。

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是一种对工人和社会主义国家有利的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又区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行的。国家资本主义经历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初级形式是实行对私营工业的统购包销、委托加工、计划订货。没有改变私有制,但监督其生产过程,限制了资本主义的盲目性和投机性。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由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发展到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私有制性质逐步改变。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全部由国家管理使用,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了。

和平赎买: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所得利润按 “四马分肥”,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经过清产核算,资本家领取5%的定息,一共10年。

和平赎买是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这种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四马分肥”,让资本家获取企业经营的部分利润;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实现后,对私股实行定息,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统一规定年息为五厘,国家共付10年定息;此外,给资本家及其代理安排工作,他们的原有工资不降低。

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利用、限制、改造的完整政策。利用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对国计民生有利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继续存在,并有一些发展。对国计民生有利主要是指:国家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工业产品,来补充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的不足,供应一部分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利用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力量和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人才和熟悉供销情况的人员,培养出更多的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资本主义企业利润的增长,国家通过税收和价格政策,把其中一部分转变为国家积累;利用资本主义企业还可维持和吸收一部分职工就业,对解决社会劳动就业有很大好处。限制就是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国家通过对企业活动范围的管理、劳动保护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企业利润分配等,把资本主义的剥削、无政府状况和投机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改造就是把资本家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利用、限制都是为了改造,改造是政策的核心。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得以实现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利润“四马分肥”。它基本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它已经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国家对资本主义企业通过订立合同,在企业外部,即在流通过程建立了联系。国家控制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原料购买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因而造成了资本主义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依赖。

第二阶段:1954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利润“四马分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联合,是公私共存的关系,公方代表掌握企业的领导权,企业基本上按照社会主义方式和国家计划进行经营。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仍为“四马分肥”,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的盈余按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基金和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所得大体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

第三阶段: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方所得被定息代替。可见,这种国家资本主义主要不是为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就具有了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赎买政策是:对私股实行定息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统一规定年息为五厘,当时国家决定付息7年,后又延长3年,共计10年。定息成了资本家所有权的残存形式,企业已全部由国家管理使用,企业基本上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了。到后来,按照商定的期限将定息取消,就变成完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营企业了。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制度的改造,它包括企业所有制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最终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另一方面是对人的改造,即把原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对他们从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到生活上妥善照顾,以改造阶级成员的方式和途径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上,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突破了先机械化、后集体化的设想,创造出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等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上,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流血革命”。同时,把资本家也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在改造过程中,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农民个体生产和私人资本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缺乏认识。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 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宣布了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近百年来横行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已被赶出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队伍扩大了,它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识分子也已经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了掌握生产资料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此后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3、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同通常说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背景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个理论怎样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有何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但苏联模式未必适合中国。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毛泽东于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面前,毛泽东率先提出了科学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和群众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个讲话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957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9年的反右倾,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即通常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全面失调。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但他们曾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深刻地分析和明确的阐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目的是实现人类解放,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

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始陆续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邓小平逐渐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最后,邓小平在明确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后,1992年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科学的、精辟的、完整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有三个方面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问题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能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吗,资本主义国家不也在发展生产力吗?

分析: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是解放生产力。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专制制度,是革命,无疑是解放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就不再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只有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过去受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也曾经以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再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才逐渐认识到,社会主 义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只讲发展生产力,不讲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继续解放生产力。这无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人认为,发展生产力,似乎是一切新制度都具有的,怎么能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呢?其实不然。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同其他社会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以往的私有制社会,新制度建立初期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后就逐渐成为生产力的桎梏,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极其广阔的余地。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完全是自发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为自己生产掘墓人,导致自身灭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则是自觉的,发展水平越高越能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才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问题2:有些人可能要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些三资企业中,难道没有剥削吗?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饱,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不是两极分化吗?”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首先,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彻底消灭剥削,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两极分化,是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如果没有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就不可能消灭剥削;在分配领域,也就不可能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取代不劳而获,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富悬殊,造成两极分化。其次,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剥削现象与贫富不均、差距拉大现象恐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都将长期存在,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逐渐消灭以至完全消除。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同时,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存在与两极分化的产生具有必然的联系,中国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如果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就会产生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内容的有机联系: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内涵的两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前两者的最终目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体现了一系列的辨证关系: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避免了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单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容易产生的弊端。

[案例] 我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变革生产关系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之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建立了2.6万个人民公社。全国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公社。“人民公社化”的特点就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过程就是大刮“共产风”的过程。它无视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大搞生产关系的 变革,导致经济结构扭曲、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阻碍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一概括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案例4] 我国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

“文化大革命”十年,“左”的指导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在1967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被林彪、江青集团利用,他们无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歪曲为“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使国民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结果即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说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实践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看作动态过程,即从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动力开始,到解决所存在的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基本社会问题,直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在本质论断中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含的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两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准确的表述。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是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上,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把握时代主题,完成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党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惟有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实现。

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根本要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历史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历史的经验表明,社会主义的命运系于发展,只有发展,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要求: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指经济上的发展,而且包含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必须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是能否“始终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党始终站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敏锐地把握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及时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从而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瞄准世界的先进生产力,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对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从而尽快推动中国总体生产力由比较落后向比较先进转变。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创造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国家要保持优势地位,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具有协作创新精神的人,即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劳动者的素质状况同现代化建设还很不适应,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并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进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力的发展是借助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即经济体制进行的,当经济体制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难以充分、及时反映复杂多变的供求关系,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这种缺陷进一步显现了出来。市场经济是有效地配置

资源和对生产经营者提供有效激励的合理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 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要素。

★ 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 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了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1995年党中央提出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指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的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是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主要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如何认识这一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做出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这一科学判断作为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是我们党正确制定现阶段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制定其他各项方针政策的立足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同其他任何科学理论问世一样,也借助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即有它的思想渊源,它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述

(1)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将经历若干发展阶段”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苏维埃俄国的历史方位做过有益的探索。列宁逐渐认识到由于俄国经济落后,因而有必要把俄国的过渡时期划分为若干阶段,而且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多级的发展阶段。

2、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历史经验

(1)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短暂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列宁逝世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奋斗,于30年代后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短暂阶段,以至于当苏联193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后,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中就声称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1939年在苏共十八大上又匆匆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

(2)戈尔巴乔夫则指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80年代末期,戈尔巴乔夫则指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对苏联国情做出了较为实际的判断,但由于改革方向的根本错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3)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看法。毛泽东当时认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基础,并经过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获得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才算建成了。这一估计在当时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种过高估计在实践中遭受严重挫折以后才比较清醒了些。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并认为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探索,在苏联、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留下来共同的经验教训:其一,对本国经济、文化落后性认识不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搞高指标,急于求成。其二,在所有制上,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纯粹公有制社会,追求“一大二公”,急于求纯。其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暂的时期,急于过渡。综上都为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酝酿准备。我国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曾走过一段弯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把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看得过于简单,于1958年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提出用15年赶超美国,并宣布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了。”结果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初步形成。经过上述思想酝酿,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在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他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是有其依据的。邓小平认为:首先,从历史上看,我国原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虽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我们的人口多、底子太薄,生产力水平太低,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其次,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经历30多年的建设,经济文化虽有巨大的发展,但国家仍未摆脱落后状况,生产社会化程度依然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生产力落后,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不成熟不完善,决定了建设高度民主政治和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的一系列条件很不充分。这说明,我国目前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党的十三大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含义有二层: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再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提醒全党要注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并且提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以及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强调,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更加完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我国在1956年以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第二层含义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即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还不成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不可逾越性,只有经过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我们才能逐步摆脱贫穷、不发达状态。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增长,并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很大进步。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基础和新的起点。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从总体上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作了精辟的概括,包括现代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差别状况、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间横向比较等方面内容。根据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进程)可概括为9个方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进程所体现出的特征的总的概括。)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阶段不发达的重要表现。到1996年底,我国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70%,我国的文盲、半文盲大多存在于农业人口中,而且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劳动生产率都相当低,劳动手段落后。所以,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以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关键因素。)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逐步得以实现的过程。党的十四大制订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战略决策。但目标的确立并不等于一劳永逸。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举步维艰,更谈不上走向世界市场。因此,实现较高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这一目标,须假以时日,非一朝一夕可为之。)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但更要追求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这就要求重视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文化知识素质特别是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得以维护,形成深厚的基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以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为基础和标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也就是逐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过程。)(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它的形成原因

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也与地理的和人文的因素有关,并有其必然性。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党和政府确定了有先有后,发展较快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发展较慢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政策,以期求得地区间发展的相对平衡,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立论基础之一是我国的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体制的不完善。因而,整个初级阶段的重要历史任务,就是通过改革来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中各项体制的健全和完善。)(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搞好物质文明,而且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要同步协调地发展。同时,要着力解决整个初级阶段需要人们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这种精神状态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从我国现实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还要从我国与当代世界的比较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上述9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排除“左”与右的干扰,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材料1]苏联的共产主义梦最近的明天“的童话

苏联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用了19年时间,但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展开并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开始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乏清醒的估计。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时,就准备向共产主义前进,并认为这一过程只需要10—15年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苏联再次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1952年,苏共十九大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章程 指出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最后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估计更加超前和冒进,他认为共产主义是最近的明天”,要用20年时间在苏联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1959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大上提出10年内要在按人口平均计算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

[材料2]中国的大跃进“运动赶英超美”的神话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曾估计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大约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的时间,但实际上到1956年就宣布基本建成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但在改造中也存在过快过急、工作过粗等问题,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已初见端倪。这种过急倾向随后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之后的两年,即1958年 大跃进”运动中,就急于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过渡。当时甚至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了,我们应当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从一个阶段转变为另一个阶段的过急要求,都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并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不仅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要对这个阶段的长期性有足够的估计。

1、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这是由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和革命发展的显著特点。[材料1]新中国的家底

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老祖宗,从清朝末期算起,包括张之洞和蒋委员长交给我们的遗产,钢只有90万吨,机床只有8万台。1952年我国的工业水平实际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于1910年的俄国,如果按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城市职工809万人,只占全国劳动力的4.5%;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绝大部分是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现代商品生产和交通运输微乎其微,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科学技术几乎是一张白纸,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人口中文盲占绝大多数。

[材料2]悬殊的差距

1949年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体为100年至200年间。人均生铁0.46公斤,落后于美国190年、法国和德国160年、英国210年。人均钢产量为0.29公斤,落后于美国89年、德国94年、法国106年、英国120年以上。人均水泥产量为1.22公斤,也都落后于这些国家70年至120年左右。

以上就是新中国的物质基础。它说明:当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于很不发达的阶段。这个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几乎是一穷二白,这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需要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短暂的过渡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虽然逾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水平低、农业相当落后、科学技术教育极不发达、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贫困人口占相当大比例、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都很低。而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建立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所以,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

(2)这也是由我国目前各个领域仍未摆脱不发达状态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新中国50年建设的水平———尚未摆脱不发达状况。(3)是由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首先,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在21世纪中叶,这些国家肯定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从动态角度,要完成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工业化的艰巨性。在中国这样基础落后并且幅员广大的国家全面实现工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国13亿人口,八九亿人在农村,基本上还处在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上,这不是工业化经济的典型格局。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4)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对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则更高。同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它们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而我国既要实现具有当代技术水平的现代化,又要赶上世界上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缩小同世界先

进水平的差距。即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

(1)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克服急躁情绪。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对稳定的若干发展阶段。幻想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欲速则不达。

(2)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树立起理智的信心,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发达西方国家300年、20O年所完成的现代化过程,中国经过100年左右就能够完成,这就是雄心壮志。

(3)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埋头苦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这个事业由若干历史阶段所组成。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事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离开了初级阶段的实际,则将一事无成。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在整个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第一,从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曾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过三条总路线

一是1952年提出的“一化三改”的总路线。

二是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三是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这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害。

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大形成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条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是实现党的坚强领导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是

解决其它一切问题的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与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外援;艰苦创业,也不是主张过苦日子。而是要求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的事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包含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要求,是我们的宏伟目标。

富强,就是生产力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富裕;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法制健全,依法治国,建立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明,就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空前提高。“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2)“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条件,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其次、“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1)“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2)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再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都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

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坚持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最近目标,又称基本纲领。最高纲领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一方面,最高纲领必须以最低纲领为基础和出发

点,如果离开了每一具体历史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支撑,最高纲领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各个最低纲领都是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其性质和方向、趋势都受到最高纲领的指引,如果离开了最高纲领的导向作用,最低纲领就会变成“无的放矢”。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战略构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一、既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历史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美元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差不多用了200多年时间。按 1980年的汇率计算,我国20世纪5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70美元,到21世纪中叶达到人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间大约将用100年时间,这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10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用邓小平的话说,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第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让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第三、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单向发展战略,而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概括地从三个方面对小康目标做了论述。第一、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第二、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第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刻表。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及其特点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必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一方面,我国人均生产的物质产品和社会财富少,劳动生产率低,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占有及能够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消费的物质产品少。第二、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这种不全面主要表现在: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生存性消费,而精神消费、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满足。

第三、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省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自然、人文等各方面条件存在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别。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0%,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报告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出的部署,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丰富和发展。

【思考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包含了哪些含义?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长期性?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重点是什么?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明确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了解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在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主要方面。【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关于 “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50年代中期,我们党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毛泽东认为,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它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调整、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加以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但是,毛泽东认为,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把所有制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在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失误以后,他强调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革命。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企图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这就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规律,结果遭到了严重挫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果断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着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性质。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向现代化转变的“伟大革命”。

什么是革命呢?一般意义上讲的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指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时,代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

的统治,夺取政权,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邓小平为什么把改革称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第三,改革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广泛的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完善,是广义上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指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生产力。

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以及其他体制都进行改革。改革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3.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必须把自身的发展同世界性的普遍经济交往联系在一起,积极地利用这种联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在开放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更适合自身的开放。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 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由四个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等五个经济特区。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第四个层次是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辅射和带动作用;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形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外经济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既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又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机遇。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思考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的内容?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和内容,指出它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长期理论探索的重大成果。进一步了解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强调应当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坚持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关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一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总和。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我国最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并且曾经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优越性,现在则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教材开始有一个简要的历史分析,说明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为什么采取了这种经济体制,它的历史作用和弊端。

问题:怎样评价计划经济体制?

析: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实行这种体制取得巨大成功。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时自然会选择这种体制,并且当时也确实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为后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它又具有局限性。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建设规模的扩大,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它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

我国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党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定为我们改革的目标。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都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作区别姓“社”与姓“资”的一个标志。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突破传统的经济理论的束缚,明确提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新的重要观点。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在社会经济规模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还比较简单,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处在外部被包围、封锁的情况下对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制止战乱,奠定工业化基础,均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排斥或基本上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有内在缺陷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人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种缺陷就越来越突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到大力发展生产力方面,而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状况密切相关。正是在这样重要的转折时刻,邓小平远见卓识,深刻地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理论探索的成果,开始提出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的思想。邓小平从79年11月到92年春,先后约十一次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等问题发表了精辟的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做出重大理论贡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根本区别(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的。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之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根本不同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离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离开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离开博采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和健康发展。

2、根据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上世纪90年代,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定为我们改革的目标以前,党的公开文件中没有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十二大以来相继使用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些不同的提法,反映了我们对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一方面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市场经济能不能和怎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一直在探索之中。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市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

1、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从历史经验来说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确有其特定优势,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较大的弊端。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被证明是能够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要求。这是从经济运行规律来说的。现代经济运行反复说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不逾越的阶段,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必然离不开充分发育的完善的市场机制。

第三,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是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来说的。

第四,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这是从经济发展趋势来说的。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始终面临着工业化、商品化、经济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源,谋求后发国家的优势,缩小同西方国家的差距。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和完善 第一,要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二,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理解市场体系要注意,市场体系不是单一市场,而是包括一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体系。

第三,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有四大任务:第一,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第二,抑制通货膨胀;第三,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第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第四,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其中,社会保险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迈出了重大步伐,初步建立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现在,我国正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生产关系的形式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结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必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所有制结构上重全民,轻集体,排挤个体,消灭私营,急于过度,盲目求纯,力求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几乎是一统天下。实践证明,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不符合我国的生产力状况,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五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的根据: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公有制经济的涵义

公有制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它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

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经营企业。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有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及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国家和集体行使所有者的权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一,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阶段,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其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

第二,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总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我国目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与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劳动产品经过社会作必要扣除之后,社会以劳动为尺度,按照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第三,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不同行业的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

2、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第二,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第三,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方式,这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港澳台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素所有者根据其所投入的要素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报酬和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使收入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如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和资本取得的收入等。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

5、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

6、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7、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一是为什么提出必须允许“先富”,先富的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教材讲了四个原因:)

二是允许“先富”的正确含义。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三是提出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先富”的目的,是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有两个大局的思想。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在个人收入分配调节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确处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规范分配秩序的具体目标,包括:一是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就是保护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使一部分有能力、有知识、有技术、有资本的人通过不同的途径率先富裕,以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二是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或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三是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通过税收调节,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四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成员特别是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是

下载机务段超概原因分析修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务段超概原因分析修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1、教师压力大,首先体现在工作当中,现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大,施加于教师身上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增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进......

    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查漏补缺提升质量 ——针对半期测试研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分析会为了全面提升我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细化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认真分析教育教学工作和年级管......

    毛概论文_中国反腐倡廉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反腐倡廉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官员的腐败现象究竟到了什么地步?造成了多大的危害?无法全面的回答,只能作一个轮廓性的描绘。2010 年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 1......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分析-毛概作业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分析 occidental 一、 调查背景 这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得烫手。一项有1733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3.6%的人愿意当公务员,83.3%的人认为,公务员这个职业“稳......

    关于我院医保费用超标的原因分析报告11

    关于我院医保费用超标的原因分析报告 淮北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2011年决算,我院医保费用超标,我们认真作了核查分析,汇报如下: 一、医保费用总额超标原因说明 1、在近年来我......

    轧钢区域典型故障、原因分析及经验总结[超实用哦!!!]

    线材厂 一、 装置、变频器类 1. 线材一厂8#预精轧电机故障 关键词:线材一厂 跳快开 可控硅 接反 故障现象:8#电机开车后就跳快开。 故障排查:检查快开的实际分合状态,已分。电机......

    加油机计量超差现象的原因及其控制分析

    加油机计量超差现象的原因及其控制分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爱车,加油机计量超差现象的关注度也逐渐升高......

    材料节超原因和改进措施

    材料节超原因和改进措施 钢丝绳上半年使用情况: 钢丝绳上半年¢12.5共计:6200m、¢15.5共计:2384m、¢18.5共计:2396m。 电缆上半年使用情况: 70mm2上交:440m 领用:855m 50mm2上交:1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