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2 21:1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京地税办〔2003〕593号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现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二ОО三年十一月七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根据档案管理以及其他有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数码照片档案,是指本系统内各立档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以数码照相机及其它数码设备直接摄取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像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市局及其所属各单位均应按照本办法进行数码照片档案归档。

第四条 要做好数码照片档案收集的宣传工作,增强数码照片档案意识,做到重点收集和平时收集相结合。数码图像文件形成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或人员,要确保数码照片档案的真实、完整及有效性。根据数码图像的特性,在摄取图像时,数码图像尺寸“宜大不宜小”。

第五条 数码照片档案的归档范围如下:

一、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数码照片材料;

二、本单位领导人和外单位领导人物参加本单位的重要公务活动形成的数码照片材料;

三、本单位组织的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数码照片材料;

四、本单位召开的各类重要会议的数码照片材料;

五、反映本单位创新成果的数码照片材料;

六、反映本单位工程项目的奠基仪式、竣工典礼的数码照片材料;

七、本单位、本系统的劳模、先进人物及其典型活动形成的数码照片材料;

八、本单位荣获的市级以上的各种荣誉性奖状、证书、锦旗、礼品等实物的数码照片材料;

九、其他与本单位活动有关的具有保存价值且无须作为法律依据的数码照片材料。

第六条 为了及时收集、整理数码照片档案,原则上应在数码照片档案形成的两周内,按照有关要求,送本单位档案部门归档。

第七条 归档的数码图像文件材料应是原件,剪切版和修改版不能作为档案归档。

第八条 数码照片在归档时,必须保证数码图像文件、文字说明齐全完整。接收数码照片档案时,应核对“数码照片资料登记表”,检查登记表中的各项内容是否填写清楚。表内应设置活动主题、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摄影者、图像大小(长、宽像素)、图像格式、文字总说明、图像序号及文字分说明。

第九条 对归档的数码照片档案,形成部门应先进行筛选,档案管理部门进行鉴定,保证重要数码照片档案及时归档。

第十条 保存数码照片档案的档案部门,应备有数码图像文件处理设备及软件、光盘刻录设备,以便对数码图像文件进行检查和整理。

第十一条 数码照片档案的整理:

一、完整的数码照片档案应包括数码图像文件、纸质数码照片和文字说明三部分。

二、数码图像文件,是数码照片档案的最原始的材料,是数码照片档案的重要部分。

三、制作归档的数码照片应与数码图像文件一致,比较清晰,易于辨认。

四、每一组、每一张数码照片都应有简要、准确的文字说明,并能准确概括照片反映的内容。

第十二条 纸质数码照片档案装具与各立档单位使用的照片档案装具混合使用。

第十三条 数码图像文件应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整理、保存:

一、将数码图像文件刻录在光盘上保存。采取一式三套,即一套封存保管,一套提供利用,一套异地备份。

二、不得对归档的数码图像进行技术修改。

三、对原数码图像文件进行重命名,即数码图像文件编号。数码图像编号的排列方法是:数码图像文件所在光盘号(卷号)——数码图像文件号。每卷都从“1”开始,流水顺延,不重、不漏。

四、数码图像文件整理组卷之后,须在光盘上设置盘贴,盘贴内容与盘盒封面内容一致;在盘盒底面设置备考表。

五、光盘贴、盘盒封面和盘盒底面的备考表,其内容与文书档案相同。

第十四条 纸质数码照片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管理:

一、同照片档案合并分类管理。

二、纸质数码照片在照片册中的排列方法。排列时,先按组排列,再按张排列。按张排列,可以按照图像所反映的重要程度或时间的顺序来排列。

三、为固定每张纸质数码照片在照片册中的位置,需对纸质数码照片进行编号。即在照片册内同其它照片统一编制流水号,其格式如下:案卷号——照片号。照片号要填写在纸质数码照片的背面和照片册芯页的照片说明中。

四、纸质数码照片的说明,分为总说明和分说明。总说明是指一组照片的说明,分说明是指每一张照片的说明。

总说明的编写,应包含时间、地点、事由、人物、背景,注明纸质数码照片、摄影者等七方面的要素,概括地揭示出一组照片反映的主要信息。文字简洁、通顺,一般不超过200字。总说明填写在照片册芯页“照片档案总说明”中。

分说明的内容有以下几项:

照片题名:可简要地概括出照片的内容;

照片号:按格式要求填写案卷号——照片号;

底片号:填写本张纸质数码照片的数码图像文件所在的具体位置;

参见号:标注“数码照片”字样。

另与本张或本组照片有联系的其他档案的档案号。

五、为了方便照片的查找,照片案卷内应与其它照片统一编卷内目录。卷内目录的项目有:照片号、照片题名、拍摄时间、照片所在页号、数码图像文件所在盘号、文件号、和备注。一组照片(若干张)可以按一个条目填写,也可按每张照片一个条目填写。一组照片填写的照片号,要体现出起止号。提名要简练,可按照原照片题名著录。照片所在页号,数码图像文件所在位置要清楚。需在备注内注明“数码照片”字样。卷内目录放在卷首,字迹要工整,并使用钢笔(蓝黑色墨水)填写。

六、填写照片册的封面及卷末备考表。一册照片整理完成后,应填写照片册的内封面及备考表。第十五条 对数码照片档案按照以下方法进行保护、保管:

一、数码照片档案入库前,档案人员应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数码图像文件安全入库。

二、档案人员制作光盘、纸质数码照片,要按照有关技术要求操作。

三、保存数码照片档案的库房要干燥、凉爽,严禁烟火,并有较好的防尘措施。按国家标准的要求,保存底片的适宜温湿度为:温度13-15℃,相对湿度35%-45%;保存照片的适宜温湿度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40%-60%。尤其是库房内昼夜温度变化不应大于±3℃,湿度变化不能大于±5%。

四、各立档单位应建立数码照片档案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六条 市局及其所属各单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厦门声像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2007-08-06 17:16: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第一条为了加强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声像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机关、企事业单位声像档案的完整,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声像档案是指以摄录手段记述和反映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行使职责或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及其底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专门载体材料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确定的档案管理原则和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的有关规定,声像档案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任何部门或个人不

得以任何借口

拒不移交或据为己有。

第四条声像档案根据其内容联系,分别属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或专业档案的归档范围。机关、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的档案部门在收集、整理文书、科技或专业档案的同时,应负责做好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及保管、统计和提

供利用工作。

第五条声像档案的归档范围

1.本机关、单位召开的重要会议形成的声像档案;

2.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上级机关党政领导视察检查本地区、本机关、本单位工作形成的声像档案;

3.本机关、单位主要领导人检查下级机关工作形成的声像档案;

4.本机关、单位名称牌匾的照片;

5.本机关、单位举行的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声像档案;

6.本机关单位组织的重要文体活动、技术比赛、表演、培训、展览等形成的声

像档案;

7.本机关、单位历届主要领导人及省级以上模范、标兵的照片;

8.本机关、单位荣获的地、市级以上机关授予的奖状、奖旗、奖杯、证书的照

片;

9.本机关、单位重大科技发明,荣获地、市级以上奖励的科研课题,名优产品

形成的声像档案;

10.本地区、本机关、本单位发生过的重大然灾害,重大事故、重大事件的现

场照片、录像带;

11.本机关、单位驻地变化和基建工程的基地原貌、奠基竣工落成交付使用形

成的声像档案;

12.本机关、单位在涉外活动中(包括出国考察、参观、访问等)形成的声像

档案;

13.外宾来本机关、单位参观、访问、考察、洽谈等活动形成的声像档案;

14.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英雄、模范人物来本机关、单位讲学、报告时形成的声像档案;

15.本机关、单位举行的重大学术活动和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或

被授予荣誉称号所形成的声像档案;

16.其他具有特殊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声像档案。

第六条声像档案的归档时间和要求

1.属于归档范围的声像档案,必须由摄录人员或承办单位在摄录工作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并于三个月之内向机关、单位档案部门移交;

2.归档的声像档案必须图像完整、声音清晰,必须是原版、原件,并附上文字说明;对反映同一内容的若干张照片,应选择其主要照片归档。

第七条声像档案的整理

1.首先应根据其载体形式,分为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磁盘档案等几大

类。

2.照片档案的整理

(1)照片的整理

一般先按“问题—年度”分类。分类应前后一致,不可随意变动。分类之后,就要对每一类照片进行排列、编号。排列可以按时间顺序,并接排列顺序编照片流水号。编写文字说明;,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以照片的自然张为单元编写文字说明,一组联系密切的应加总说明,一般不超过200字。尔后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案卷封面,编制案卷目录。案卷目录可自行印制,项目一般包括案卷号、题名、责任者、摄录时间等。大照片或转机摄影照片可另外存放。

(2)底片的整理

底片可单独整理,底片与照片的分类要一致。并按归档时间顺序排列,编底片流水号。用铁笔横排刻写在底片乳剂面片边处,并放入底片袋保管,在底片袋的右上方编制底片流水号,并依序插入底片册中或与照片一同存放。

3、录音、录像档案的整理。

录音、录像档案一般按其反映的内容分类,同一类的按归档时间顺序编流水号。数量少的也可以不分类,直接技归档时间顺序编流水号。在盒套内放入内目录,标明卷号、录制的比月、地点、对象、中心内容、责任者及播放所需时间,并在脊背上贴上标签,标明卷号、时间、中心内容等。

4.磁盘档案的整理

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编号,并在盒套侧面贴上标签,注明时间、存盘内容等。

第八条声像档案的保管

1.存放声像档案的库房、装具应做到防光、防盗、防磁、防尘、防潮、防有害气体、防高温等,库房温度应保持14-24摄氏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6O%。录音、录像档案要远离发动机、变压器、高音喇叭、话筒、电视机等能产生磁场的设备。

2.定期检查声像档案的保管状况,对长期保存且不常用的录音、录像档案每隔半年重绕一次,对多次使用和已污损的要及时修补、复制。未经鉴定和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冲洗、翻拍(录)、消磁、涂改。

3.机关、单位声像档案数量较少,保管条件差的,可移交档案馆代为保管。

第九条声像档案的鉴定、销毁、统计、利用工作,按文书档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北京市地税系统税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税务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及《北京市地方税务系统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北京地税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税务档案,是指本市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在依法开展税收征管评查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电子等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税务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保管的原则。即税务档案工作由市局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筹规划并实施监督指导,由市、区两级分别保管。

第四条 税务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任务是,收集、整理、保管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积极开展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为征收管理、纳税评估、税务检查和开具涉税证明等工作提供基本依据,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提供基础信息。

第二章 税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第五条 税务档案归档范围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向税务机关提供的各种资料,以及税务机关实施各项具体征管评查行为所形成的记录材料。根据其反映内容不同主要分为七类:登记类、申报类、缴款书类、税费管理类、检查类、发票类和其他类。

税务档案归档范围(暂行)见附件一。

第六条 税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注销、吊销企业登记类档案从注、吊销起保管20年,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税务档案保管期限表见附件二。

第三章 档案的立卷和归档 第七条 按规定应归档的税务资料由档案的受理部门或指定部门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在规定的时间内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集中管理。

第八条 归档的税务档案应是原件。凡纳税人提供的复印件,经办税人员核对确认签注“经确认与原件内容完全一致”字样后加盖企业公章。纸质资料破损的应该糊。字迹扩散的应复制并与原件一并保存。

第九条 税务档案以“卷”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分别采用一户一档、一事(案)一档和序时归档的方法进行立卷归档,一档可立多卷。

登记类档案按照一户一档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申报类档案按照按户序时或按年一户一档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缴款书类档案按照按月序时方法进行立卷归档,不同月份的缴款书类资料不能立为一卷。

税费管理类、发票类、其他类档案按照一事(户)一档、按户序时或分类序时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检查类档案按照一案一档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第十条 税务档案应按不同类别,于次年三月底前立卷归档。申报类档案按入库立卷归档,检查类档案在结案年立卷归档,其他类中的土地增值税档案在办结年立卷归档。

第十一条 税务档案的卷内资料排列应按形成时间进行排列。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税务机关形成的文书、表格在前,其相关材料和纳税人提供的其他资料在后。

第十二条 卷内资料按顺序用铅笔编写页号(申报类、缴款书类除外)。卷内凡有图形或文字的页面均应逐页标注页号,不得重号、漏号、空号,页号标在页面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

第十三条 税务档案案卷内的排列顺序是: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资料、卷内备考表。卷内目录一般应由计算机打印。

缴款书类和发票类中的工本费收据档案不打印卷内目录。各类税务档案的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样式见附件三。

第十四条 税务档案应使用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装订材料装订。档案装订时应将案卷左上角戳齐并装订,不得压字、掉页、倒页。序时立卷归档的档案按1.5cm左右厚度装订为一卷。

缴款书类、检查类档案按照市局计会处、检查处的要求装订。

第十五条 税务档案必须使用市局统一印制的档案装具。案卷封面应按要求据实填写完整,并与卷内资料内容一致,有关卷内资料的情况说明,应逐项填写在卷内备考表中。字迹要求工整、清晰,字迹材料应耐久保存。

第十六条 需要保密的税务档案应在该卷封面标明保密级次,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由档案生成部门按有关规定注明,并按规定保管。

第十七条 档案管理人员接收税务档案时,应对案卷认真检查,办理交接手续。发现归档案卷内容短缺不全的,应督促经办人补齐,补齐后的才准予归档。

第四章 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

第十八条 市局档案管理部门按照“保管期限----机构--类别”分类法对税务档案进行分类、排列。各区县地税局、分局(即同一全宗内)的档案应按“保管期限----类别”分类法进行分类、排列。排列顺序应保持先后一致,不得任意变动。其中登记类档案按照计算机代码升序排列。

第十九条 档案管理部门按分类对税务档案案卷统一编号,在案卷封面标明档号。档号由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组成。登记类档案一户一号。

税务档案档号的编制方法见附件四。

第二十条 税务档案应装入市局统一配发的档案盒(箱)内,填写档案盒(箱)封面。顺序编制档案盒(箱)号。

第二十一条 税务档案应按不同类别编制案卷目录,同一目录号的案卷目录按顺序l00页左右装订成一册。案卷目录应以纸质和电子双重方式永久保存,集中存放。各类档案案卷目录样式见附件五。

第二十二条 税务档案应按照排列顺序上架,档案柜(架)应编号,注明存放税务档案的、机构和类别,以便查找。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设专用库房保管税务档案,税务档案与其他档案分别存放。档案库房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做好库房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库房管理按照《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执行。第二十四条 税务档案的借阅、利用本着档案形成单位优先使用的原则。本单位人员到档案管理部门查阅税务档案原件的,必须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外单位人员需查阅的,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档案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同意后,方予查阅。具体要求按照《档案借阅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税务档案的保密工作按照《档案保密制度》的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 登记类档案立卷归档后一个月内由各区县地税局、分局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市局集中保管。申报类、缴款书类、税费管理类、检查类、其他类(除其他税务资料外)的档案在各区县地税局、分局集中保管满三年后向市局移交,由市局集中统一保管。移交时应随档案实体同时移交一份纸质和电子形式的案卷目录,以及登记类和按户序时归档案卷的电子形式的卷内目录。发票类、其他类中的其他税务资料由各区县地税局、分局集中保管。

第二十七条 各区县地税局、分局间转户的企业,在转出前形成的税务档案由转出局负责整理、保管并向市局移交,转出后形成的档案由转入局负责整理、保管并向市局移交。转出局应在转出企业登记类案卷目录“备注”栏中注明转入局名称和转出时间。

第五章 档案的鉴定、销毁

第二十八条 市局定期组织对集中统一保管的已超过保管期限的税务档案进行鉴定、销毁,成立由市局档案管理部门和税务档案移交单位的档案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鉴定工作。各区县地税局、分局定期组织对本单位保管的已超过保管期限的税务档案进行鉴定、销毁,成立由本单位局领导、档案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鉴定工作。具体要求按照《档案鉴定、销毁、移交制度》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2003年底前形成的税务档案按照市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附件一:

税务档案归档范围(暂行)

一、登记类(一)开业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登记表》 2.营业执照或其它核准执业证件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它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复印件 4.有关机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 5.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6.银行帐号证明 7.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 8.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复印件

9.《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证件遗失声明登记表》 10.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另: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资料: 1.工商登记证副本;

2.首席代表的身份证或外籍人员的护照(或回乡证)、工作证 3.技术监督局核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4.银行开户证明 5.房产证明或租房协议 6.承包合同 7.金融许可证

外籍个人纳税登记资料:

1.《个人所得税登记表》和《个人所得税月份申报表》;

2.由总公司出具的工资、薪金证明,需说明纳税人在境内外的任职是否有兼职及收入情况,并说明取得收入的时间和个人所得税的负担方

3.有关部委批准任命的证明复印件及与公司签定的雇佣合同复印件 4.工作证完整复印件

5.护照(或回乡证、台胞证)完整复印件,包括空白页 6.记者证完整复印件(针对在新闻机构任职的外籍个人)7.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二)变更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变更税务登记表》 2.营业执照及工商变更登记表复印件 3.纳税人提交变更内容的决议及有关证明文件 4.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三)停业复业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停业登记表》 2.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停业的批准文件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停业文件 4.《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复业单证领取表》 5.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四)验证换证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登记表》 2.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五)非正常户登记资料 1.公告资料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非正常户认定登记表》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解除非正常(吊销)户认定登记表》 4.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六)注销登记资料

1.上级主管部门批文或董事会(职代会)的决议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清算申报表》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人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移交清单》

4.原发放的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及《税务登记表》)5.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七)《自然人税务登记表》 1.《自然人税务登记表》

2.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八)税收证明管理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登记表》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出外)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 4.《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外埠)5.《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外埠)6.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二、申报类

1.《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 2.《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3.《北京市查帐征收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4.《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

5.《联营、股份、中外合资、投资企业收入纳税计算表》 6.《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代售代征代扣税款申报表》 7.《查帐征收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申报表》 8.《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申报表》 9.《北花税纳税申报表》

10.《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申报表》 11.《企业基本财务指标情况表》

三、缴款书类

1.税收缴款书(银行返回联)2.完税证 3.收入退还书

四、税费管理类

(一)税收征收方式管理资料

1.《定期、定额、定率征收核定表》 2.《北京市地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

3.《企业所得税定额定率征收方式纯益率、定额核定表》 4.《北京市地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变更表》 5.《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税款征收方式鉴定表》 6.《定额征收个人所得税核定表》 7.《委托代征、代扣、代售单位核定表》 8.《重点税源户核定表》 9.《税款入库方式认定表》 10.《特殊税(费)征收率核定表》 11.《预算级次核定表》 l2.《税种缴纳次数认定申请表》

l3.《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营业税征管界定表》 l4.《特殊企业认定表》 15.信誉等级评定

l6.《记录纳税人报备的财务会计制度表》(二)税源登记管理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房屋税源登记(变更)表》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土地税源登记(变更)表》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城市房地产税税源登记(变更)表》 4.《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征收方式、费额、费率核定表》 5.《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车船税源登记表》 6.《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车船税源变更登记表》 7.《北京营业税税源登记(变更)表》 8.《纳税核定变更申请审批表》(三)减免税审批管理资料 1.各类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纳税单位减、免税申请审批表(通用)》

《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个人所得税申请审批表》 《技术性收入免税申请审批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校办企业免征营业税申请审批表》 《民政福利企业免征营业税申请审批表》 《单位房改售房营业税免税申请审批表》 《个人销售普通住宅营业税免税申请审批表》

《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购买先进技术和专利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申请审批表》 《企业所得税汇总缴纳企业情况申请审批表》 《北京市个人所得税减免税通用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残疾人申请减免税(单位代为填报)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残疾人申请减免税(个体户或承包单位代办)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残疾人申请减免税(残疾人个人办理)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非残疾人)减免税(个体户办理)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科技成果转化减免税(单位代为办理)申请审批表》 《房产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契税减免申请审批表》及其附表

《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免征营业税申请审批表》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二)》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三)》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四)》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五)》 2.减税免税报送资料附件 3.行政审批受理通知书

4.行政审批项目补充有关资料通知书 5.行政审批项目中止审批通知书 6.主管税务机关的请示 7.减税或免税批复 8.终止减税(免税)事项通知书

9.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减免滞纳金申请书 l0.补缴欠缴税款税收缴款书(复印件)1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当期银行对帐单及财务报表 l2.税务机关减免滞纳金批复

l3.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四)欠税审批管理资料 1.补缴欠税入库凭证复印件 2.退税申请表及核减欠税手续

3.《追缴欠税(滞纳金)事项告知书》及《送达回证》 4.《呆帐类型转换申请审批表》 5.不动产或大额资产处分报告 6.合并或分立报告

7.税收保全、强制执行过程中的法律文书 8.《欠税核销处理申请审批表》 9.《欠税情况认定书》

l0.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五)退税审批管理资料 1.《退税申请表》 2.《退还手续费申请表》

3.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六)所得税税前列支审批管理资料

1.《集体、私营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2.《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财产损失申请审批表》 3.《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申请审批表》 4.《企业弥补亏损申请审批表》

5.《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弥补亏损申请审批表》(七)延期申报审批管理资料 1.《延期申报申请审批表》 2.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八)延期缴纳税款审批管理资料 1.《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 2.《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滞纳金)3.补缴欠缴税款税收缴款书(复印件)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相关资料 5.税务机关批复

6.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五、检查类

按照市局检查处的有关规定归档和保管。

六、其他类

(一)听证、行政处罚资料(二)开具涉税证明及附列资料(三)土地增值税项目资料(四)其他税务资料

1.《校办企业认证情况表》

2.《安置随军家属企业认证情况表》 3.《安置随军家属企业年检表》 4.《福利企业年检表》 5.《劳服企业年检申请审批表》 6.《监狱、劳教企业年检表》

7.《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主辅分离或辅业改制表》 8.《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表》 9.《特殊企业年检表》

l0.《企业主管部门收取管理费资格申请表(表一)》 3.补缴欠缴税款税收缴款书(复印件)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相关资料 5.税务机关批复

6.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五、检查类

按照市局检查处的有关规定归档和保管。

六、其他类

(一)听证、行政处罚资料(二)开具涉税证明及附列资料(三)土地增值税项目资料(四)其他税务资料

1.《校办企业认证情况表》

2.《安置随军家属企业认证情况表》 3.《安置随军家属企业年检表》 4.《福利企业年检表》 5.《劳服企业年检申请审批表》 6.《监狱、劳教企业年检表》

7.《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主辅分离或辅业改制表》 8.《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表》 9.《特殊企业年检表》

l0.《企业主管部门收取管理费资格申请表(表一)》 11.《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支出计划审批表(表二)》 l2.《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收取计划审批表(表三)》

七、发票类(一)发票审批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人发票及税控装置选型申请表》 2.发票核定信息变更资料

3.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二)发票管理资料 1.《购领发票审批单》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暂停供应发票通知书》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暂停恢复发票通知书》 4.《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缴销(销毁)发票申请表》 5.《发票挂失声明申请丢失毁损审批表》 6.《发票担保书》 7.《发票担保财产清单》 8.特种票(交通运输业)的资料 9.换型(注销)收回税控密码器和IC卡 lO.《企业自印发票审批表》及其附属资料 11.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三)工本费收据(发票购领凭单)11.《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支出计划审批表(表二)》 l2.《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收取计划审批表(表三)》

第三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京地税票„2005‟446 号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启用税控投诉模块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为了全面加强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的监督管理,保证纳税人正常使用税控装置开展经营活动,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规定,市局决定在Tax861主页建立税控投诉模块,并于2005年10月10日起正式使用。现就税控投诉模块操作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依照执行。

一、税控服务投诉模块操作规程

税控投诉模块由市局票证管理中心负责维护与管理,各局征收管理科负责承办与处理投诉案件。

(一)受理投诉

市局通过Tax861网站接到纳税人投诉后,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的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预审处理”模块中对投诉信息进行预审分拣,对于无效的、匿名的、未提供联系方式的投诉不予处理;对于可以当时答复的投诉件,市局予以答复;对于需要各局进一步核实的投诉件,由市局按照被投诉者的所在区域移交所属各局处理,同时根据投诉的情节与具体内容,确定各局处理时限(规定处理时限为3至20个工作日不等)。

(二)核实处理

各局接到市局移交的投诉单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投诉人取得联系,询问服务商违规的具体内容(如需要,各局应上门进行实地核查)。对于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的服务商,各局应根据《通知》第四条规定,对服务商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填入投诉单,同时根据服务商的实际违规类型选择“定性服务投诉类型”;对于无法找到投诉人或投诉事项不存在的,各局征管科应将具体情况填入答复栏中,上报市局。

(三)审核处理

市局进入系统的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发布信息”处理模块,对各局提交的投诉处理单进行审核,对于经过各局核实处理,确实存在服务商违规行为的投诉单,市局进行“同意发布”处理,在我局外网进行公示;对于不存在违规行为的投诉单,市局进行“禁止发布”处理;对于各局处理不当或未完成处理的投诉单,市局通过“重新审核”,返回各局重新处理。

(四)统计整理

市局根据工作要求,进入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统计信息”模块,可以根据购机地区、税控代理服务商、投诉时间、投诉类型进行统计查询。根据查询结果对于存在投诉信息的税控服务商,市局根据《通知》建立税控代理服务商行为规范不良记录档案,作为考核税控售后服务的依据。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各局要严格执行《通知》,加强与服务商的联系,全面掌握本区域内税控服务商的服务情况。

(二)各局应设专人负责接受和办理税控投诉,在接到投诉单后,应立即与投诉人取得联系,获取服务商的违规证据,对于经过调查情况属实的,应根据《通知》第四条规定对服务商进行相应处罚,并填写《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或《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送达服务商,同时报市局备案。

(三)各局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投诉件进行处理,如发现投诉情况较复杂、处理难度大的,应及时报告市局或申请延长处理时限。

附件:1.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

2.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

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附件1:

附件2:

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

经核实,你公司在(区、县、地区)的税控装置服务过程中出现以下违规行为(在违规类型前划“√”):

1、乱收费

2、服务态度恶劣

3、服务咨询电话不畅通

4、未提供上门服务

5、未统一着装、佩戴胸卡

6、未进行操作培训

7、其他违规操作: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第四条的规定,现我局决定对你公司进行警告,要求你公司在天内提交书面说明和整改措施。

地方税务局

年月日

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

经核实,你公司在(区、县、地区)的税控装置服务过程中出现以下违规行为(在违规类型前划“√”):

8、乱收费

9、服务态度恶劣

10、服务咨询电话不畅通

11、未提供上门服务

12、未统一着装、佩戴胸卡

13、未进行操作培训

14、其他违规操作: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第四条的规定,现我局决定对停止你公司在天,要求你公司在停售期间保证对已售出税控产品的服务和维护工作,同时将整改情况书面上报我局。

地方税务局

年月日

主题词:发票;管理;通知

抄送:12家税控代理服务商、恒信恒安公司(由票证中心提供)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第四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地税征〔2003〕532号 【发布日期】2003-09-22 【生效日期】200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

(京地税征〔2003〕532号)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业务处室: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地税系统减税免税管理流程和完善减税免税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减税免税管理工作的水平,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有关减税免税政策文件的规定,市局制定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依照执行.一、各单位要结合贯彻实施《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做好本《办法》的宣传、辅导工作。

二、各局的征管科要结合本局实际情况,积极协调相关业务部门,研究贯彻落实本《办法》,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流程。

三、本《办法》不含以下审批项目:

(一)安置随军家属企业资格认证;

(二)安置随军家属企业年检;

(三)国有农口企业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减免税资格认证;

(四)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资格;

(五)企业汇总纳税资格;

(六)企业上交主管部门管理费税前扣除。

四、以下审批项目,达到标准的报市局审批:

(一)新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税,20万元(不含本数)以上的报市局审批;

(二)财产损失税前扣除,200万元(不含本数)以上的报市局审批;

(三)税前弥补亏损,500万元(不含本数)以上的报市局审批。

五、本《办法》所用申请书及附件由市局统一制发。

六、各局在执行过程如遇有问题,请及时报告市局。

附件: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申请书、审批表

2.减免税报送资料附件

3.减税免税台帐

4.减免税审批情况备案表

5.终止减税(免税)事项通知书

6.减税免税资料袋

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北京市地方税收减税免税的管理,促进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正确地执行减税免税政策,充分发挥减税免税促进经济发展和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规范、统一减税、免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减税免税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减税免税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纳税人的应征税款或已缴税款给予减除、免除税收负担或退还税款的一种税收措施。

第三条第三条 减税免税管理包括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审批、监督与管理、统计与核算、档案管理、法律责任。

第四条第四条 北京市地方税务机关受理审批减税免税及向北京市地方税务机关缴纳各种地方税收的纳税人申请办理减税免税,均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第五条 减税免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依法、公正、公开的原则;

规范、统一、简化的原则;

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第六条 减税免税的审批权限如下:

凡是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国家税务总局审批的减税免税事项,报送国家税务总局审批。

凡是法律、法规规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机关审批的减税免税事项,报送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审批。

其他减税免税事项均由区县局、分局(以下简称“主管税务机关”)审批。

第七条第七条 凡由北京市地方税务机关负责的减税免税分为法定减税免税和依申请减税免税。

法定减税免税可自有关税法或行政法规生效之日起直接获得,不需办理减税免税申请手续。

依申请的减税免税是指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须经税务机关批准方能享受的减税免税。

第八条第八条 纳税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有权提出减税免税申请。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不服的,有权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二章 减税免税的申请与受理

第九条第九条 对于依申请的减税免税,纳税人必须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减税免税申请。

第十条第十条 申请人办理减税免税的应当填写《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申请书》。《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申请书》可以向税务机关免费索取或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的网站下载。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申请人在提出减税免税申请的同时,还应按照《减税免税报送资料附件》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减税免税项目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相应的书面资料。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税务所对申请人的《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申请书》和报送资料附件应按规定严格核对。

税务所对报送的申请书及报送资料附件符合受理规定的,即时制作《行政审批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将申请资料移交审查审批岗位或部门。

税务所对报送资料不符合受理规定的,向申请人开具《行政审批项目补充有关资料通知书》和申请资料一并退申请人补正。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税务所对已受理的减税免税申请,按规定登记《减税免税台帐》。

第三章 减税免税的审查与审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税务所负责减税免税的初审工作,须对已经受理的减税免税申请及报送资料附件就以下内容按规定进行严格审核:

(一)申请人是否具有减税免税的资格;

(二)申请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其他与申请减税免税有关的情况;

(三)申请人的纳税申报情况;

(四)申请减税免税事项适用的税收政策依据;

(五)申请减税免税的时限;

(六)其他按规定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税务所初审后,对符合减税免税政策规定的,将申请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业务部门审核。对不符合减税免税政策或者报送资料附件不符合要求的,制作《行政审批项目中止审批通知书》和《行政审批项目补充有关资料通知书》,退申请人补正。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业务部门对税务所报送的减税免税申请书及报送资料附件、审批表及审查意见要按照减税免税政策及规定进行全面审核。

对减税免税金额较大、影响面广的减税免税事项以及申请书存在申请审批情况不清等问题的,主管税务机关业务部门应在实施专题调查、核实情况后签署审核意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对符合减税免税政策的,经主管局长签署减税或免税审批意见后,由审核业务部门按照公文格式制作减税批复或免税批复(一式三份),抄送税务所,并由税务所代为送达。

对不符合减税免税政策的,由审核部门制作《行政审批项目不予批准通知书》,抄送税务所,并由税务所代为送达。

凡由市局审批的减税免税事项,主管税务机关按照公文格式制作减税免税请示,连同附件资料报送市局。市局各业务主管处室审批后,就减税免税请示作出批复。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市局的批复制作减税批复或免税批复,抄送税务所,并由税务所代为送达。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凡是申请人提出两个以上减税免税税种的,按照规范、统一、简化的原则,由主管税务机关业务部门分别就所辖减税免税税种签署意见后,报最终环节的业务部门的主管局长审批后执行。

凡是申请人提出两个以上减税免税税种须市局审批的,主管税务机关的最终审核部门报市局相应业务处室,由该业务处室签署意见并会签相关处室,报主管局长审批后执行。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按照纳税服务承诺的时限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于每季度终了后20日内向市局报送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的《减税免税审批情况备案表》。

第四章 减税免税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所进行书面报告,说明原因。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对于纳税人减税免税期满的,税务所应于减税免税期满前十日内制作并送达《终止减税(免税)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应当自期满次日起恢复缴税。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在减免税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按减免税审批程序,经审批部门核准后,制作《终止减税(免税)事项通知书》及时送达纳税人,并追缴不应享受减免的税款:

(一)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主管税务机关在管理中发现纳税人不再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在享受减税免税优惠期间,应当如实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向税务机关报告减税免税的情况,同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按时报送财务报表等资料,依法接受主管税务机关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章 减税免税的统计与核算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于审批办理的减税免税,应按户在减免税台帐中反映减免税申报表中的减免税金以及通过退库方式形成的减免税金。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减税、免税核算为实际发生的减税免税的数额。对已审批但未发生的减税免税不纳入核算。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对已批复的减税免税申请,应在批准减免税期间内按月在减税免税台帐上登记减免税金额。

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减税免税统计台帐按减免税类别、税种编制《减免税金月报表》,于每月月末终了后四日内向市局报告减税免税情况。

第六章 减税免税的档案管理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减税、免税文书、资料按照一事一档归档,所有应归档的文书、资料统一装入《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税免税资料袋》。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主管税务机关的受理部门负责减税免税文书、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于次年三月底前统一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存档。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减税免税归档内容为:减税免税申请表、减税免税报送资料附件、行政审批受理通知书、行政审批项目补充有关资料通知书、行政审批项目中止审批通知书、主管税务机关的请示、减税或免税批复、终止减税(免税)事项通知书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享受减税免税优惠的纳税人未依法按照法定申报期限履行纳税申报义务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以隐瞒、欺骗等手段骗取减税免税或未经税务机关批准擅自比照有关规定自行减税免税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审批权限内作出减税免税决定,越权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对违反规定越权审批减税免税的,由法制部门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税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减税免税决定的,除依法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并由上级机关法制部门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由监察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纳税人申请办理减税免税事宜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但需要提供授权委托书。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如法律、法规对减税免税另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执行。原规定与本办法有冲突的,按本办法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海南省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档案管理办法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省地方税收征管资料管理,维护征管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促进税收征管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更好地利用税收征管档案为税收征管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税收征管档案(以下简称档案),是指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以及在税务行政复议、诉讼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以计算机为载体,或者以纸制材料为载体,或者以磁带、光盘、胶片等材料为载体,以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存在的表、证、单、书、帐、册、票等各种涉税资料,采集、整理、归档后形成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档案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户式原则,充分发挥档案的功能,更好地利用档案为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信息共享,保证方便、快捷、有效地对每一户纳税人档案的利用。

效率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保证对每一户纳税人所有档案信息能够方便、快捷的检索、查询和使用为目标,结合税收征管实际,对档案实行统一、规范、科学的管理。

信息共享原则,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整、齐全,减少重复劳动,方便各管理部门查询,通过档案的查询和利用,实现信息共享。

第四条档案管理工作包括采集(录入)、整理、归档、移送、保管、利用、鉴定、统计、销毁等部分。

第五条全省档案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各级地税机关的征管部门负责档案工作的检查、监督、指导和培训,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业务监督与指导;直接从事征收、管理、稽查等基层征管单位负责档案的采集、整理、归档和移送等工作,档案的具体管理部门由各直属局确定。

第六条基层征管单位各税务所(分局)都应建立征管资料档案室或专用档案柜,配备忠于职守、熟悉业务、保守机密、认真负责的档案管理人员。

第七条各级地税机关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管理征管资料档案,实现对纸介质和非纸介质征管资料档案的自动化、一体化管理,加快征管资料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采取多种方式及有效机制充分利用征管资料这一重要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征管资料的利用程度。

第二章档案的分类

第八条税收征管资料按照载体和资料的物理性质分为电子资料、纸制资料、声像资料。

电子资料是指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涉税资料,主要包括在税收征管软件信息系统中及

本系统之稳步存在的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电子数据资料。

纸制资料是指以纸制形式存在的各种涉税资料。

声像资料是指原始的资料是由录音、录像、摄像、照相等活动形成的磁带、光盘、照片等涉税资料。

第九条征管资料按照环节分为:

登记认证类。包括开业登记受理的有关资料、税务登记表、变更登记审批表、停业审批表、注销登记审批表等。

发票管理类。包括发票管理行政许可类资料、发票领购资料等。

纳税申报类。包括各税种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等。

税务机关日常管理类。包括税务事项通知书、税款催缴、退税、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等过程形成的各种资料。

纳税检查类。指税务检查案件中形成的各种涉税资料。

税务行政复议、诉讼、赔偿、听证类资料。指税收征管活动中形成的税务行政复议、诉讼、赔偿、听证类资料。

第十条根据各个环节中资料的性质不同分为:

通知类、审批类、决定类、申请类、处罚类资料。

第三章档案的采集(录入)、整理、归档

第十一条地方税收征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按征管流程由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负责采集(录入)、初步整理后,交资料管理人员审核整理、归档保存。

第十二条征管资料的采集(录入)、审核、整理、归档一般按以下流程操作:采集(录入)资料——分检资料——确定归档范围——按户分类整理——装订——编制档案号——装盒——编目——上柜。

第十三条纳税人税务登记类、纳税申报类、日常管理类等资料,由相关职能部门(岗位)采集,按月移交其主管税务部门或归于相关征管档案;实现征管信息化的单位除按月移交或归档外,还应按信息管理规定将上述征管资料录入征管信息系统。

委托代征的相关申报征收资料由主管税务机关按月负责采集。

第十四条税务稽查中形成的所有检查资料按规定传递、收集、整理、归档,其中的检

查结论、处罚决定、处理决定、税收保全、强制执行、处理和处罚等结论性资料,稽查部门应在结案后30天内复印送交被查纳税人的主管税务部门,进入户管档案。

第十五条各直属局可根据征管资料形成及使用要求,确定各类资料移交的环节、时间、程序及手续。

第十六条征管资料的整理,应分按纳税人立卷,并对每个案卷分类进行装订。装订时批转资料在前,被批转资料在后;结论性资料在前,证据性资料在后;批复、批示在前,请示、报告在后;纳税申报表及财务会计报表按时间顺序装订。

第十七条归档资料必须是税收征管各环节税务管理事项办理完毕后所形成的正式资料。资料应文字清楚、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资料格式原则上以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制定的表证单书式样及规格为准。

档案管理人员接收税务档案时,应对案卷认真检查,办理交接手续。发现归档案卷内容短缺不全的,应督促经办人补齐,补齐后的才准予归档。

第十八条纳税人税收征管资料,实行一户一档。户管档案内容应包括从税务登记到税款入库整个征管过程的全部资料,并按本办法第九条的分类方法及顺序进行装订归档。

第十九条档案卷宗应依据分类方案和资料编号编制资料目录。目录的标题应按所归档的征管资料的分类填写,并按资料的排列顺序编写页码,目录应置于卷宗之首。

第二十条资料装盒时,必须将写有盒内资料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日期等项目的备考表置于每个档案盒内资料末尾。

第二十一条档案盒的封面和盒脊的项目应按规定填写清楚。题名要简单、准确地反映盒内资料内容。要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也可用计算机打印。

第二十二条声像资料应单独存放在档案盒或像册中,要用文字标出摄制或录音的对象、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责任人。

数据备份形式的征管资料可参照纸质资料和声像资料的要求归档、存放。

第二十三条每年形成的征管资料,应在次年五月底前完成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二十四条凡涉及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和其他涉税当事人需签字、盖章的文书应以纸质形式保存。

计算机数据库中存放的各种征管清册、台帐等综合资料每年底前应集中打印成册或数据备份,并按要求归档。

第四章档案的移送、保管、统计和利用

第二十五条下列情况,档案必须移送,移送时,必须填写《纳税人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移交清单》,办理交接手续。

(一)纳税人改变主管税务机关的;

(二)国、地税之间互相移送;

(三)基层税务机关向上级主管税务机关移送;

(四)向其它一下环节移送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保管的原则。即档案工作由市(县)局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筹规划并实施监督指导,由市(县)、税务所(分局)两级分别保管。

各级基层征管单位在征管活动中形成的征管资料,均应集中统一保管,历年征管资料必须由档案室统一保存,纳税人上一征管资料和当年征管资料应由征管各岗位分别归集,集中到税务所或分局专用档案柜统一保管。

第二十七条征管资料档案的保管必须做到“三专”、“六防”,即:专人、专柜、专库(室),并有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尘、防高温等项防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立卷归档、查(借)阅、档案销毁、库房管理、档案保密、安全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在离职前将所保管的档案完整移交。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九条征管资料档案的保管期限为十年。

第三十条每年年底应对档案室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并按建立档案管理清册,清册的内容应包括档案号、税务登记证号、纳税人名称。

第三十一条利用档案必须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查(借)阅手续,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第三十二条利用档案本着档案形成单位优先使用的原则,本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业务范围内的档案,须经本部门领导批准,档案室负责人核准,方予查阅,查阅时由档案管理员负责监督。

第三十三条公、检、法部门因执行公务利用档案的,须持本单位介绍信,经市(县)局长批准并办理相应的查阅手续后,方予查阅。其他单位需利用档案的,一般不予查阅。

第三十四条查阅档案原则上应在档案室内进行,确因工作需要外借,须经市(县)局长批准,办理借阅手续,限三日内归还。

第五章档案的鉴定、销毁

第三十五条档案的鉴定、销毁一般按以下流程操作:建立档案销毁清册——鉴定小组鉴定——报局领导审批——监销。

第三十六条成立由市(县)局档案管理部门和税务档案移交单位的档案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档案鉴定小组,负责档案鉴定工作,档案鉴定小组定期对集中统一保管的已超过保管期限的税务档案进行鉴定。

第三十七条档案由鉴定小组实行监销制,并建立销毁档案清册。经鉴定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由档案鉴定小组制作档案销毁清单报市(县)局局长审批,经批准由档案鉴定小组成员2人以上监督销毁。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自2005年9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下载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