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鞍山市中医院骨伤科重点专科2012年年度总结
2012年度马鞍山市南院骨伤科重点专科
年度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年来,在院班子和主管院长领导下,在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帮助下,我科同志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结合本科室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全科人员在政治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一切为病员服务”的理念,加强医患沟通,用“八荣八耻”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开展自我批评,坚决抵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将反商业贿赂提高到政治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科室内无医药回扣现象发生。
2、床位设置:结合三级医院的创建及医院的南迁,床位数已经增加至30余张。住院病种在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基础上,逐渐趋向多元化。已经确定的优势病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已在医务科备案。
3、门诊建设:南院骨伤科门诊已经正式开诊有1年的时间,门诊病人人数呈逐渐上升态势,每天从一开始的几人到现在的几十人不等,在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并开设了针刀门诊及疼痛病人的神经阻滞门诊。解决了老百姓在西医常规治疗手段解决不了的病痛,深受周围老百姓的欢迎。
4、不定期完善优化骨伤科疾病尤其是优势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骨伤科临床路径》,结合我科实际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路径诊疗试点工作;已经实施的临床路径人数达几十例,优势病种已达几百例。
5、完成申报1项市级和院级继续教育项目,并申报下一年度的继续教育项目。已经完善“椎间盘治疗中心”创建的前期工作并且已经开展椎间盘的微创手术;“针刀门诊”已经开诊约一年,每次就诊人数约20人次,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为周边老百姓解决了长期困扰自己的病痛。
6、人才培养:已经派出4-7人次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议,并适时引进合格的人才,今年已经引进硕士1名。全年共派出约15人次外出进修及学习。
7、按照集团的统一安排,已经开展电子病历的使用及电子处方,电子医嘱的使用。已经实行无纸化办公条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低。
8、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继续加强病房、门诊建设,扩大收治范围。继续加强腰腿痛、颈椎病、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加强主管医生对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的学习。
(2)继续不定期完善优化骨伤科疾病尤其是优势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继续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临床路径诊疗工作。(3)完成申报1-2项市级或(和)院级继续教育项目,并申报下一年度的继续教育项目。完成1-2项科研课题。
(4)加强“椎间盘微创治疗中心”宣传力度,下社区及周边的厂矿等地讲课,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微创治疗的优越性及我科颈肩腰腿痛中心治疗的特色。更好的服务于民。
(5)拟派出3-5人次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议,继续引进合格的人才。结合专科人员的进修结业,开展相应的新技术。
(6)继续改善工作环境及软硬件实施,更好的服务于病人。(7)上报本年度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及下一年度建设计划。完成重点专科建设的中期评估。
第二篇: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汇报材料
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汇报材料
骨伤科中医特色
四肢骨折的手法整复
小夹板固定
经皮穿钉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
中药内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
中药外敷舒筋活血通络
中药外洗熏蒸
热疗磁疗
骨折治疗仪促进骨痂生长
骨科科室介绍
骨一科:床位60张,以四肢创伤骨折为主,手法整复四肢骨折夹板外固定为传统中医特色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为其优势:如经皮绞锁钉内固定四肢骨折等。
骨二科以颅脑、脊柱为主,主治颅脑损伤及颈、胸、腰椎的创伤、退变、骨病等。2006年骨二科引进3项新技术,如骨折治疗仪、红外线、电磁促进骨折生长,2007年引进的新技术,如臭氧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2008年引进的新技术如:骨折疏松治疗仪等,2009年引进的新技术如: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双球管电透机等,2010年引进的新技术如:手术导航系统。
骨三科以手足显微外科为主,主治各种断肢再植,血管、神经的修复,带蒂及游离皮瓣移植等。治疗开放性骨折是其特色。
骨四科以关节、骨病为主,主治髋、膝关节脱位,骨折、骨病及骨盆骨折等。近年来引进的新技术——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科室人才培养
骨伤科共有医护人员90余人,设有7个门诊室,一个门诊治疗中心。近20年来派到
上级医院进修共32人次,如301医院、北京武警总院、上海龙华医院、洛阳正骨医院、文登整骨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医附院、无锡手外科医院、89医
院、401医院、蚌医附院、阜阳市人民医院等。
科室科研项目
1.锤击法治疗跟骨骨刺。张连友等。1998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2.指骨钻孔指套外敷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程启华等。2002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3.腰椎峡部骨折应力滑移率的应用。(与山东文登正骨医院合作项目)姚先杰等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4.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胶原酶注射治疗嵌夹型颈椎病。于其华等。2010年安徽省科技厅。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5.温经养荣汤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于其华等.安徽省卫生厅立项。正在研究当中。
6.通络活血汤在组织瓣术后应用观察。程启华等。安徽省卫生厅,正在研究当中。
7.介入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李俊宇等。阜阳市卫生局。正在研究当中。
骨伤科科研论文
骨伤科自93年以来共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32篇。如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
医正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矫形
外科杂志、中国骨伤、安徽中医药临床杂志、四川中医等。
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于其华,主任医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安徽省中医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骨科学会委员、阜阳市骨科学会委员。发表专业论文6篇。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已经通过鉴定,一项课题正在研究中。安徽省中医名医学科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专业方向:脊柱。
姚先杰,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安徽省中医骨伤学会常务委员,阜阳市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发表专业论文8篇,一项科研获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与他人合作一项科研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专业方向:脊柱。
骨伤科科室规章制度
重点学科必须有明确的学科建设目标。保持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发扬各研究领域在国际国内同行中的优势和特色,争取进入同学科国内领先或先进行列。坚持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创新相结合,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新药开发和临床相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学科建设管理情况
1、分科更细,专业更强;
2、加强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3、不断开展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以推动学科发展
4、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通过科研实现技术创新和学科水平提高;
5、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突出中医、中药特色
关于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具体措施
加强临床基础管理工作,建立院科二级质控网络,成立以院长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并指派一名专职副院长负责管理,各科室主任负责科室质量及学科发展,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任务落实到人,定期进行研究和检查。
学科建设计划完成情况总结
我院骨伤科做为阜阳市重点中医专科,坚持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 2 为的精神,突出特色,抓住重点,确认学科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具体总结如下:
一、完善了学科建制,分科更细,专业更强,划分了分科收治病种,突出各病区专业重点,突出专科特色,骨一科主要开展四肢骨折的整复外固定,经皮闭式穿钉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二科主要开展对脊柱疾患的保守、微创及手术治疗;骨三科以手足显微外科断指肢再植,皮瓣移植为专科特色,骨四科主要开展关节镜、关节置换以及关节翻修等关节疾患的治疗,现已完成小儿骨科病区筹备工作,床位也将由原来的的220张扩展到300张左右,基本做到了专病-专科-专治。
二、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使人才梯队结构更合理,根据专业发展及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依据个人专长,每年选派10-20名医师到上海瑞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山东文登整骨医院等国内知名骨科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加强院外学习交流,2009-2010先后20余人次参加国内各科学术会议及培训班,开拓了视野,提高了业务及管理水平,也推动了科研的发展。
三、设备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得到开展,新增双球管电透机、新式手术显微镜等设备,新开展了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带神经血管蒂复合组织移植术等新技术,使手术范围
及手术方式不断提高。
四、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通过科研促进技术创新,近3年科研立项4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12项,在国内各类骨科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
五、重视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及继承,使中医特色更加突出,张连友名老中医工作室已建成,并被批准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中医整骨手法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开发创造了广阔空间。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医药在骨关节病如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中中医特色不突出
2、科研基础建设及科研资金投入不足
3、学术交流较少。
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突出中医特色,在保持手法整复骨折的传统优势下,充分发挥和挖掘中医药在骨病治疗中的特色,努力做到专病有专方。
2、重视临床和基础建设,完整数据库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
3、重视学术交流,尤其是国家级学术会议。
第三篇:2016年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总结(精选)
2016年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2016年骨伤科在院部的领导、支持下,经过骨伤科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在内涵建设,中医特色优势的建设、发挥,骨伤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服务能力的提高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1、骨伤科继“十二五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后,再次被确定为“十三五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
2、医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科主任为常务副组长、科副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并与科室质控领导小组相一致,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领导、规划、协调、实施、落实。
3、选派了王守培到上海三甲医院进修学习骨伤科,重点学习掌握腰腿痛等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并在科室内作了学习后的总结和在科室内交流。
4、科内举办了“骨伤科的中医治疗方法”、“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按摩手法操作讲座”等三期中医药三基业务学习讲座,提高了骨伤科医护整体中医诊疗及操作技术水平,提升了骨伤科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建立专病特色优势疗法,提供基础、技术的支持。
5、每月科内举办了2~4次专病诊疗方法晨会学习、交流,积极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本科会诊手术,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专科、专病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医
疗技术水平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一年一个新台阶。独立开展了、并积极推广应用全髋置换、腰椎滑脱、关节内骨折等较高难的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确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膝痹病这两个重点专病,梳理相关知识、引进相关知识、技术,结合临床经验,及地方的人文观念、科室医院、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医药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以疗效为第一的观点,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不断总结、完善优化,突出特色优势。不足及改进:
1、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改进: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培训,用3年的周期使每名医护掌握最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1~3项中医诊疗技术。
2、中医药诊疗方法使用较少。特色优势不明显。改进:通过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膝痹病二个重点专病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规范诊疗方法,设立统一的单病种诊疗方法,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以疗效为第一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并在临床中结合临床经验不断总结、优化、完善。以重点专病的规范诊疗,突出特色优势,带动骨伤科的中医药特色的发挥。
3、中医药群众基础较薄弱。改进:发挥病区走廊的宣传作用,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根据本院、本科、本地的实际及人文观念等情况,以疗效为根本,以重点专科建设、专病特色优势、治未病等为平
台,积极下乡、下社区进行中医药服务、宣传推销中医药,努力培养、建立中医药服务人群。
4、中医药气氛不浓、环境氛围淡化。改进:通过学科(术)带头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的培养、临床医护人员中医药三基培训、参加省内外专病特色优势疗法学习班的培训、加大中医药新设备、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和更新,加大重点专科的建设,打造名医、名科,提升中医药在综合医院中的服务能力,带动中医药在综合医院中的发展。
定远县中医院骨伤科
2016年12月
第四篇:中医医院骨伤科重点专科实施方案
龙陵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中医医院,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重点专科—骨伤科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把医院做精做强”的办院总则,突出“科技兴院、人才立院、质量建院、管理强院”的四大战略重点,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发挥基层中医药工作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开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保证在内涵建设、特色优势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继承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健全和完善我院中医药服务功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通过用3年时间的建设,在专科基本条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技术能力建设、环境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中医药特色更加突出,医院综合实力
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争取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医疗技术优良、中医特色突出,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一)基本条件建设
1、病区床位达到≥40张。
2、完善门诊,病房,骨伤科特色治疗室,手术室设置,各区域按标准配置及设备。
3、制定中医骨伤科专科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并逐年总结、分析、优化。
(二)人员队伍建设
1、中医师占医生比例≥70%,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2、每年派一至两名医护人员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骨伤专科或三甲医院骨伤科进修学习半年(含半年)以上。
3、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掌握中医基本知识。
4、落实中医诊疗技术应用及中医药使用率绩效考核制度。
(三)科研教学建设
1、提高以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防治中医药治疗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科研水平。积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汲取现代医学科技成果,推动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
提高。
2、临床教学工作得到加强,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抓好继续教育,承担多项继续教育项目。
4、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经验继承工作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
5、强化在职教育,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硬件实施建设
(1)调整医院规模与布局。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在3年内,基本完成具有中医观念特点、流程方便、功能到位、布局合理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业务建设用房,为医院发展奠定基础。(2)引进必要的高、新、尖医疗设备,更新骨伤治疗仪、骨科牵床、X光机等,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五)专科专病建设
本着“打破均衡、重点倾斜、扶强扶优”的原则,对现有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龙头科室,对具有发展潜力、开拓意识强、中医特色突出的特色科室,给予大力支持。完善中医药诊疗措施及新技术科研创新机制,健全对科室带头人的重点培育机制。建立名科的技术优势,打造名科社会品牌。通过加强重点专科培养,以点带面,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1、建设重点特色专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在专科建设上,继续推行“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方、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加大对省、市重点专科的投入。首
先,加强中医专科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中医人才,选送年青中医师到上级医院学习深造,重点培养几名专科学术带头人;其次,引进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新技术、新方法、诊疗设备,以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力争三到五年把骨伤科建设成为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科。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整体素质。
医院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是中医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尤其是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引进中医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力争3年内中医医师占临床医师70%以上;二是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中医药进修培训和自修学习;三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尽快地成长为县域或市级名医;四是认真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青年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五是做好专科专病人才的建设培养;六是开展西学中工作,提高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普及范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人才,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特色鲜明、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认真贯彻和落实医疗体制改革有关方针政策,做好医疗器械、药品招投标和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严抓医德医风与行风建设,不断降低医疗费用,优化服务流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
难、看病贵,为广大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创建成一所人民满意的放心医院。
4、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医院作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领军单位,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把医院建成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基地、培训基地,推动我县中医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和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医疗服务。
三、措施保障
(一)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
1.用优越的待遇和条件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引进专科人才和技术,对急需专科人才的引进给予特殊政策。
2.优先安排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外出进修深造,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满足重点专科人才的科研、学习需求,改善工作、生活条件。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优先推荐为市优秀专家候选人。专科优秀人才可破格提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3.建立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专科医务人员奖金可明显高于其它非重点科室,对于专科成效突出的,资金可大幅度提高。
4.对于在专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院方给予重奖。5.在执业管理上采取积极灵活政策,鼓励专科人才合理流动。
(二)积极筹措重点专科建设经费
1.积极申请政府重点专科建设补助资金和医学科技项目经费。
2.重点专科建设科室要确保不低于年业务总收入1%的经费用于专科建设。每年院方拿出卫生事业费的3%用于专科建设发展。
3.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原则,专科经费主要用于技术引进,人才培养,设备添置和技术攻关(经费预算:
1、人才技术培养:10万元;
2、专科特色建设10万元;
3、设备添置80万)。
(三)加强重点专科设施建设
根据专科建设需要,对确定的重点专科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入等项目优先进行审批。
(四)提高重点专科的社会影响力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重点专科的医疗水平、专科优势、知名专家、先进设备等进行系统推介,不断扩大专科知名度,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五)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和完善中医药特色建设工作制度和奖励措施,确保各项落实到实处。
2、落实责任,讲各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个人,确保各项工作内容的全面落实到位。
3、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项目科室要按照各项职责,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的开展。
4、对照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要严格按照我院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逐条逐项对落实工作内容、完成指标任务的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有效推进特色重点专科建设。
骨伤科 2016年6月26 日
第五篇: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江苏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指标、内容、进度。我院重视重点专科的建设工作
骨伤科围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等疾病优势病种,制订了临床路径并开展实施。
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其学科带头人许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五年制骨伤专业,中国针刀医学名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针刀医学》杂志编委,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客座副教授、学术委员会常委,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网初学者园地论坛版主,中国针刀医学网临床问题解析版主,江苏疼痛针刀网总编,多届针刀国际性学术交流大会主讲专家之一,市“313”工程培养对象,2007年获“中国针刀名医称号”。获2010年“中国针刀最具影响力“大奖。
科室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书籍《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针刀临床误诊误治分析与防范》),《中国针刀临证精要》,《骨伤科手法治疗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13本书籍。擅长用针刀治疗骨伤科各类疼痛疾病。
建设过程中,将继续扩充人才队伍,重视青年医师培训,实现目标化管理,进一步推进中医特色在重点病种诊疗过程中的应用,重视科研论文的撰写,总结病例疗效,充分发挥针刀的简、便、廉、验的特点。门诊占地面积将进一步增加,现设病区一个,病床20张,形成了保持中医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的诊疗特点,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
骨伤科设一个病区,床位数20医院近3年每年配备专科建设经费10万元,采用大型数据库计算机技术平台(HIS、EMR、PACS、LIS)。制定专科发展规划与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并实施。制定并实施本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专科门诊、病房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建立与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协作。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60%,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位数比例≥0.4:1。学科带头人,42岁,副主任中医师,本科,中国针刀医学名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针刀医学》杂志编委,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客座副教授、学术委员会常委,学术继承人,39岁,主治医师,专科开设专病门诊1个。门诊量、收治病人数在全院非重点专科科室中排名前3名,病床使用率在110%。收治病人中本专科病种80%,重点病种收治人次占本科收治人次的55%。患者与家属综合服务满意度90%以上。制订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重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每年对实施情况和疗效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和完善。建立颈腰椎病诊疗常规,门诊处方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病房中医药治疗率70%,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协定处方临床应用研究,前3年内无医疗事故。实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诊断标准;诊断准确率高,重点病种的ICD诊断准确率达98%。中医辩证论治准确率达到100%。护士知晓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掌握本科常用的中医技术操作。制定并落实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对本专科文献记载、民间方药进行收集、整理,对许振南副主任医师的治疗颈腰椎病、风湿病的方法进行整理,开展查房,引进推广应用技术项目。本科室共出版专著13本,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接收进修人员(时间≥3月)数十名,对基层中医药业务指导上百人次。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达到继续教育有关规定要求 本科发展思路及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主题”,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健康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二、重点专科发展目标:
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显中医药特色,使之技术在市内处于领先水平,以带动全市中医药的发展。
三、科室建设措施:
将现有住院床位(20张)扩展为35张,进一步加强住院病员管理,扩大科室对外交流,争取成为针刀教学医院,进一步拓展针刀治疗适应症,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补充理论,积极撰写论文、编写书籍。每年派医生和护士各1人外出进修学习,每年不定期派人外出学术交流5-10次,同时不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学术活动,根据科室发展需要配备设备和病房,符合科室业务发展需要
四、质量标准:
科室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保证,专科医生收治病人数、为医院创收、病床使用率高于其它医生。具体要求如下:
1、门诊骨科诊疗人次由现在的1万人次按每年的10%递增,门诊中医治疗率>88%。
2、住院中医治疗率>80%。
3、疾病诊断准确率>96%。
4、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96%。
5、甲级病历率达90%。
6、处方合格率>98%
五、医疗质量:
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按时按质完成病历书写,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等相关制度。全面实现医疗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提升医疗质量,更好地为人民健康带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