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 强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

时间:2019-05-12 21:4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 强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 强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

第一篇: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 强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

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 强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每年用地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加大,用地紧缺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省厅倡导的管理创新的要求,让我们转变了观念,开拓了思路。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省里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主动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文章,在没有额外增加用地计划的情况下,保证了XX跨越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没有一个重大项目因为土地问题而流失。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土地供给制约和粗放利用,是开展土地三清的基本动因

土地,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XX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XX土地资源不少,但可用的土地短缺;XX每年的计划不少,但发展的需求更多。面对日益趋紧的土地宏观调控形势,面对XX跨越发展对土地的巨大需求,为全面了解全市土地利用形势,寻求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办法,200X年春节刚过,我局即结合房地产市场专项执法监察,开展了存量土地和经营性用地调查核实工作。通过地毯式的调查,逐宗登记上图汇总,发现全市可供盘活利用的存量土地约为2.1万亩,尚有近百家房地产开发项目拖欠土地出让金,与我市用地紧缺的形势极不和谐。一些县区粗放利用土地,有的地方只重视增量用地,忽视利用存量和闲置土地,强调争取有限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如何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如何处置并充分利用停工停产项目用地,破解发展用地难题缺乏必要的研究,有畏难情绪,对策措施不多,积极性不高,造成了“有地无项目,有项目无地”、结构性供地失调的矛盾。调查表明,盘活存量土地还有巨大空间。

去年4月,我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了相关情况,并建议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清理盘活存量土地、清收欠缴土地出让金、清查停工停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三清”专项活动。我局的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市领导敏锐地认识到,加快XX发展必须要土地来支撑,一味地等靠要必然丧失发展良机,解决不了土地难题,只有转变观念,创新举措,眼睛向内,靠不断挖掘土地潜力,走节约集约用地这条道路,才能破解XX快速发展的用地难题。而土地“三清”工作正是挖掘土地潜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盘活土地存量的有效途径。去年5月14日,全市土地“三清”工作会议在市区召开,市长XXX、常务副市长XXX亲自到会进行了部署。

二、政府强势推动和部门紧密配合,是土地“三清”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土地“三清”工作势必要牵涉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开发企业和投资商等多方面的利益,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常务副市长跟踪督办,市政府办、纪委、监察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法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并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在推进土地三清工作过程中,市政府态度鲜明、决心坚定,涉及的各部门讲政治、顾大局,紧密配合,动真碰硬,攻坚克难,保证了土地三清工作稳步推进。

首先制定硬措施。实行用地计划配比制度,即把省下达的4600亩农用地转用计划的50%即2300亩直接分配到各县区,30%即1200亩根据各县区土地“三清”盘活存量土地实际数量配比下达,剩余20%在年底集中用于全市范围内大项目的补供。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用地计划配比制度,虽然可供调剂的用地指标有限,盘活存量的工作任务繁重,但还是极大的调动了各县区盘活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逼着各县区走上了盘活存量、内涵挖潜、节约集约用地的路子。

其次是下达硬任务。去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清地也是招商,把盘活土地数量与招商引资的数额同等考核。市政府与各区政府、各开发区签订了土地“三清”工作目标责任状,分两个阶段下达了盘活存量土地1.1万亩、追缴土地出让金11亿元、停工停产项目处置率90%以上的任务。明确下达的目标任务都是刚性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任务。为配合土地“三清”工作,我局专门出台了《盘活利用存量土地项目验收办法》,建立了土地“三清”旬报制度,健全了《可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台账》、《清收欠缴土地出让金台账》、《停工停产项目台账》以及《一地一策台账》等四部台账,对所有清理的项目要求逐个落实“一地一策”的处置方案。全市各县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均加强了土地“三清”工作领导,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专门的队伍专职抓的格局。

第三是实施硬举措。在开展土地“三清”工作过程中,我们摸清实情,查清原因,分清责任,规范操作,不一概而论。是开发商违约的,就依据土地出让合同约定,通知和督促开发商履行合同约定,尽快缴清欠款,加大投资强度,加快建设进度;是政府自身原因的,要求政府及时弥补不足,整改到位。严格按照规定依法依规推进“三清”工作,该收取土地闲置费的,坚决按标准及时收取;该无偿收回土地的,坚决予以收回;该通过法律程序清理追缴的,尽快进入法律程序。

第四是实行硬考核。针对清理过程中有的县区上报验收数据存在张冠李戴、弄虚作假、混淆概念、马虎应付的现象,市“两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土地“三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全市。先后组织3次检查、15个检查组次、安排30多人次到各地项目现场检查验收。市委书记张新实同志专门批示要求土地“三清”工作必须注重实效,不能走过场;市长XXX同志连续三次主持召开土地“三清”工作汇报会,听取进展情况;常务副市长XXX同志亲自带队到各区抽查检查土地“三清”开展情况。

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全市累计完成清理盘活存量土地11606亩,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为159个急需用地的大项目挤出了空间,大大节约了年度农用地转用指标,有效地缓解了用地压力;处置停工停产项目用地2390亩,占停工停产项目用地总面积的90%;清缴已实现到账以及通过收地处置到位出让金共计6.86亿元,其中到账出让金5.22亿元,收回4个项目土地使用权核销出让金7318万元。对未能全部完成盘活任务的两个区,其配比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留市统筹使用。

三、强化批前控制和批后监管,努力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长效管理

一年的实践证明,开展土地“三清”工作,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强制手段,既可以将闲置空闲的土地积极地盘活利用起来,为项目引进提供强有力的土地支撑,又可以形成严肃的土地出让金收缴氛围,促使已出让的土地尽早得到动工开发,这对于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我们也深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其实只是“亡羊补牢”、权宜之计,根本上还是要通过健全机制、常态管理,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为此,我们高度关注土地利用的全程管理,重点在批前和批后的监管上做文章。

批前严把供应关。严格控制用地数量,不搞“大开口”,一般性工业项目用地控制在30亩至50亩以内,个别投资较大的项目专题研究,经营性用地首先要利用存量土地,单宗房地产用地一般不得超过200亩;严格按照工业用地控制指标,注重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必须达到每亩120万元以上、产出强度每亩每年纳税不低于20万元、每亩土地用工不少于15人,对固定资产投资低于1亿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提高用地容积率,向“空中要地”,除有特殊工艺要求外,工业投资项目必须建设多层厂房,中小项目一律进标准厂房。截止目前,我市已有670个项目进入标准厂房进行生产,总投资近88亿元,标准厂房使用率达90%。

批后严把监督关。我们始终将建设用地的跟踪管理贯穿于每一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确保用好每一寸土地。一旦发现企业有投资意愿不强、后续资金困难、超过约定开工、停止建设、违反投资合同等行为的,在第一时间研究处置。特别是对开发区项目用地的批后监管,我们实行了“六个监督”,即:是否按用地批准文件或出让合同、补充协议规定的动工、竣工期限使用土地;是否按批准的规划和用途使用土地;是否完成规定的投资强度;是否有擅自转让、出租土地现象;是否有少批多用和移址用地问题;是否有其他违反用地批准文件行为或违反出让合同规定的行为。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全程管理和绩效分析制度,将集约用地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管地用地的细节中。

春节前,市政府还将专门召开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对全市土地管理先进县区、乡镇、个人和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三清”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新的契机,主动担负起“解难题、保发展、促节约”的责任,进一步突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推进管理创新,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努力在XX跨越发展的主旋律中,谱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篇章。

第二篇:多管齐下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多管齐下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周荣春 洪永华

 2012-12-24 15:41:22

来源:《中国地产市场》2012年第12期

据统计,至2011年年底,浙江省建德市共有土地347.16万亩。其中,建设用地22.07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35%;农用地309.3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9.11%;未利用地15.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54%。

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规定,城市建设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受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约束。建德市2006~2020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567公顷(即23505亩允许建设区),截至2011年年底,实际已用612公顷,这意味着今后9年间每年约有1600亩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可用于发展建设。

从供给方面测算,“十二五”期间建德市可供的建设用地总量约为31500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空间约为8000亩,复垦置换建设用地约为11200亩,存量建设用地约为12300亩。从需求方面分析,“十二五”期间建德市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预计总共需要农转用指标约40000亩。很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市农转用指标需求总量与31500亩的用地空间相比至少有8500亩以上的缺口。由此可见,建德市的发展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势推进土地节约集约。

要实现科学、较快发展,全市各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土地的节约集约问题。

首先,要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组织协调机制,负责对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统一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赋予这个机构统领权、指挥权、监督权和考核权。

其次,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体系,一是在政府层面重点建立和完善土地征收、房屋征迁安置、土地平整、设施配套等过程的监管和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项目申请、项目准入、批后监管、复核验收为基本流程的用地监管体系;建立土地复垦的规划、立项、拆旧、新建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机制。二是在企业层面重点建立以亩均销售、亩均税利、建筑容积率、建设投资强度、建成投产期限等为核心的节约集约用地考评体系,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开。要把企业享受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直接与其挂钩,要与乡镇工作业绩考核相一致,促进企业及全社会树立“亩产论英雄”的理念,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

一是强化市场调控。尽管目前建德市的经营性和工业用地采取了招拍挂方式出让,但工业用地都是采取有意向单位的定向挂牌方式出让,市场化运作的程度不高且地价偏低,企业的拿地成本不高,易产生“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的现象。因此,要适时提高现行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同时针对区位优势较为突出或有多个意向单位的地块应通过拍卖方式出让,以提高市场化运作程度。二是强化税收杠杆。适时提高土地使用税,让一些低产、低效的企业买得起用不起,倒逼企业减少粗放用地行为,促进这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基数、重激励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奖励,激励企业节约集约用地。三是强化合同制约。要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合同和招商引资协议的约定按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开竣工,将项目开竣工进度直接与保证金返还挂钩,由此促进用地单位加强项目建设的工期管理。对于未经批准擅自拖欠土地出让金和未按期开竣工的用地单位,要追究违约责任,收取违约金。

围绕提高土地利用率,多管齐下拓空间。

做好“节流”与“挖潜”相结合的文章。“节流”就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实行工业用地会审制度,对有意落户的用地项目实行集体会审,凡投资强度、容积率不达标的坚决“一票否决”,从源头上杜绝那些高用地、低产出的项目落户。“挖潜”就是严把技改指标关,根据产业实际,科学设置规划技术指标,新建或翻建厂房,无特殊行业要求的应建多层,鼓励建高层。对此,政府应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大扶持和奖励的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在存量土地上做到高效利用。

做好“上天”与“入地”双拓展的文章。“上天”就是要提高建设项目用地的容积率,尤其是要提高商住项目的容积率,向空中要土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入地”就是鼓励开发建设地下空间,向地下要土地。一方面,要科学编制“上天”与“入地”的专项规划,避免盲目无序。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地下空间,采取多种形式对用地单位予以扶持,并按规定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做好“规划对接” 拓空间的文章。要充分利用“三江两岸”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三江两岸规划控制线范围内的用地做好旅游休闲项目,做到以少量建设用地带动大项目的开发。此外,道路留用地、绿化用地应尽量保持农用地性质,发挥建德市山青水绿的地貌优势,最大限度节省有限的农转用指标。

着力减少土地闲置,盘活存量变增量。

要集中力量开展闲置土地调查摸底工作。对闲置土地不仅摸清其用途、宗地位置、面积情况,更要摸清造成土地闲置的原因。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其相应的处置措施。对于用地单位因自身原因造成不能开工建设或一时不能竣工投产的,要责令其限期开工建设或限期建成投产;对于用地单位因自身原因造成其建设没有达到或与“双控”指标有较大差距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到位;对于用地单位严重违约长期闲置不能开工建设的土地,应责令其退出用地;对因当地政府或相关责任部门原因造成不能按时交地的,应责成当地政府或相关责任部门限期交地;对于已批准农转用而未完成征迁任务或完成征迁任务而未进行平整的,应列为 “百日攻坚战”的首要任务,限期完成。按照“过去从宽、今后从严”的原则,加大对批后土地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监管。要建立相应的问责和责任追究制,以确保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要加快对批而未供土地的消化利用。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批而未供的土地,要逐宗明确其用途、面积、位置、产业导向、双控指标要求、最低限价等内容,纳入政府信息化管理。要制订供地计划,促进批而未供土地的加快消化利用。

第三篇:经验交流-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交流与主要做法

经验交流范文: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交流与主要做法

近年来,市**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高水平依法集约保障用地措施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进一步落实了有关工作措施,加强了土地利用管理,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全面提高了全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一、成功经验及典型事例

1、加强拆迁企业安置用地依法集约保障管理工作。在xx至xx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拆迁任务共涉及省、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有市行政中心、山水东路、学前西路、青祁路内环高架、环太湖公路梅园段环境整治、太湖新城内19条主干道路等;区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河埒地区改造、北大软件园、胡埭工业园西拓等;市重点地块主要有蠡湖新城2号、滨湖新城1号、2号、3号地块。对上述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及地块内需拆迁的303家企业及企业安置初步明确了用地安置意向,按照关闭淘汰合并、外迁、进标准厂房、独立供地四种用地安置方式,全力贯彻土地节约集约、依法保障用地的原则,实事求是、分类对待,对303家拆迁企业逐个明确了用地安置意向。经认真梳理,全区303家拆迁企业,外迁、关闭、淘汰、合并企业67家,占拆迁企业总数的22%;独立供地的企业61家,仅需土地面积1000余亩,占拆迁企业总数的20%。其余175家全部进标准厂房进行安置,需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占拆迁企业总数的58%。目前该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操作之中。

2、推进全区多层标准厂房、高层、小高层拆迁安置房建设。我区始终坚持

把多层厂房、高层经济楼宇建设作为滨湖区节约集约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xx年以来多层标准厂房开始向五层以上转变。蠡园经济开发区在120亩的土地上建成了9幢5层和2幢13层、共计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生产研发厂房,容积率达到以上,亩均投资强度达1200万元,亩均产出达1080万元。据调查统计,至xx年5月底,全区计划建设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约3500亩,其中三层以上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已建设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其中三层以上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在建面积为万平方米,其中三层以上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至目前,全区已出租、出售开发利用标准厂房面积为万平方米,占84%,已有524个企业入驻。按蠡园开发区建设标准厂房平均可节约用地三分之二标准计算,平均全区可节约用地7000亩,按胡埭安置区建设标准厂房平均可节约用地50%标准计算,平均全区也可节约用地3500亩。至xx年底,已基本可形成全区各镇、街

道、开发区都有1个以上,土地面积达100亩以上的标准厂房集中区。全区农民拆迁安置房全面推广高层、小高层,其中蠡湖人家农民拆迁安置小区的最高楼层达30层,拥宪农民拆迁安置小区在建的最高楼层更达32层,为全市之最。至xx年5月底,全区已建设农民拆迁安置点小区59个,累计竣工面积为万平方米,续建、扩建、新建面积为万平方米,累计农民拆迁安置建筑面积为万平方米,平均层数为9层以上,总占地面积约10247亩,可安置农民约万户。如果按原来平均按每户安置单门独院占地亩计算,可节约用地约21500亩,平均节约土地程度达67%左右。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科学规划,引导全区依法集约保障用地。近年来,我区根据无锡城市化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实际情况,按照“确保重点,有增有减”的原则,适时调整完善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协同,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三集中”即“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原则,加强用地规划引导,科学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耕地保护目标统一协调,努力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加强工业性项目等用地供地市场导向管理。xx年,我区就出台了《**区拆迁企业安置用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全区各类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医药、生物、动漫等适合建造多层厂房的行业,都必须入驻多层标准厂房,其它行业要以“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好”为标准,单独项目用地面积达到10亩以上、总投资在2000万以上的建设项目,方可单独供地。该类行业除生产安全和工艺流程上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得建造单层厂房。达不到上述标准要求的其它传统行业建设项目,可通

过租赁或购买标准厂房解决生产发展要求。同时,我区把工业性项目等用地统统纳入市场化招、拍、挂出让范畴,进一步提升工业性项目的质量,在全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市场导向作用。

3、加强经济适用房、农民拆迁安置房用地管理。根据我区各类经济适用房、农民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我区进一步提高了住宅用地的集约化水平,经济适用房、农民拆迁安置房要坚持高容积率、低密度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全面推行建造11层以上的小高层、高层公寓,按规划集中安置城镇建设及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各类住户,单个小区用地面积一般不低于50亩,容积率一般大于。

4、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滨湖区土地后备资源日趋匮乏。对此,我们一是着眼于促进三集中,对征地拆迁后不足20户的自然村进行腾地,将剩余农户进行集中安置;对市政府重点道桥建设后,部分村民生活受影响的村组、零散企业进行腾地整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升土地集约用地水平。二是围绕滨湖区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综合创新试验区建设和治太6699行动,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积极探索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新形式,重点对环太湖高速公路两侧挖废地、沿湖及十八湾零星村庄进行土地整理。

5、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管理工作。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近年来我区年用地指标十分紧张,对上争取难度也较大,根据我区尚有一定数量的批而未供类、供而未用类土地的实际情况,我区采取走内部挖潜盘活存量用地的方式来依法集约保障各类项目用地,积极加强对各类建设用地情况进行清理处置,对已经依法批准但受规划控制不能使用的土地,进行全区统一有偿调剂,将该类土地调剂到胡埭工业安置区、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等园区使用,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全区各类重点、重大项目的用地

需求。

6、加强各类建设项目集约用地规划指标管理。我区认真执行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投资强度、产出率等相关集约用地规划指标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坚决核减用地面积或增加投资额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对达不到《关于全力推进高水平节约集约用地、争创全国节约集约用地先导区示范区的意见》所规定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化率等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以供地,同时加强了工业项目注册资本的考核,防止虚假投资额的出现。

7、加强检查考核,确保依法集约保障用地各项措施的落实。xx年以来,我区积极实行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将本地区保护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合理用地情况列入基层政府考核内容,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同时在区安排支配的新增农用地转用指标方面优先安排

使用。

第四篇:关于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办法

关于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办法

区政府:

按照上级提出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结合我区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用地压力的实际,呼兰区在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上应按照以下的办法开展执行。

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促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以管控促节约。

严格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对符合规划的用地项目要严格进行批前介入,能省则省,尽可能少用耕地,多占存量用地或未利用地。一是严格实行项目用地批前预审制度,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地准入门槛。按照省厅《关于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节约用地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2】25号文件)的规定。招商部门在签订引进项目协议之前,国土部门提前介入,会同规划、发改等部门一起参与项目用地的规划选址、用地面积预审,严格按照投资强度控制用地标准,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确保项目用地符合总体规划,实现土地利益最大化,防止出现土地闲置或成本高投入的问题。主要指标是:新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3000元/公顷”、“工业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容积率大于1.0”、“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大于36%”、“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同生产公共等特殊要求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绿地率不得超过20%”的规定制定用地控制指标标准并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市区要达到200万元/亩以上,容积率1.0以上。对行业无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一般应建造3层以上多层厂房。对投资额小于1000万元或者用地面积小于10亩的新建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引导其进入标准厂房。对以住宅用地为主要用途的综合性用地,原则上整宗土地面积不得超过限制规模,确需超规模出让的,必须确保住宅用地部分不超过限制规模,并明确各类用途面积或比例。住宅用地容积率指标必须大于1.0,在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要适当提高容积率上、下限标准。二是对项目用地落实批中管控,把好审批关。财政、审计、发改、招商、规划、国土、建设、房产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项目审核组对工业项目用地供地前集体会审制度,对项目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未来的产能等进行会审,会审通过后方可供地。加强土地出让合同的管理。出让(划拨)土地要严格按照规划条件、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规定的土地利用条件和开发期限进行开发建设。项目竣工后由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联合验收,对违反合同约定、改变土地用途、增加容积率、未按时开工建设的,除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外,还要按有关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三是把好批后监管关。根据供地项目建立全程跟踪信息卡和批后监管台账,严格按照出让合同和相关规定落实批后监管措施。由政府牵头,定期组织发改、财政、国土、规划、招商、审计等有关部门对项目单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不符合土地出让合同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主要措施:一方面要依法促进批而未用土地有效利用。因政府原因造成供地迟滞的,要抓紧确定规划条件,尽快完成房屋征收、场地平整及市政配套建设等前期工作,统筹安排、合理组织,加快征地、供地进度。对属于项目单位自身原因造成供地迟滞或项目不落实的,要加大督导力度,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处置,确保土地及时开发、有效利用。对于用地主体不明确,但已实际使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尽快完善手续。另一方面要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动态监管。国土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规划、建设、住房、环保等职能部门间的对接协调,设立建设项目批后监管协调机构,联合开展动态巡查、复核验收,将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建设用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没有国土部门的检查核验意见,或检查核验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二)盘活闲置土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贯彻国家土地发展战略,盘活闲置土地,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一是坚持眼睛向内,深挖潜力。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严厉打击囤地行为,对低效用地特别是园区低效用地进行二次开发,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要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约束机制、政策激励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盘活存量土地再利用。推进闲置土地循环利用,杜绝土地浪费。随着产业升级,一些落后的产能和项目逐渐淘汰,退出了一部分建设用地,盘活这些闲置低效土地,不但可以减少用地压力,而且可以通过循环提高土地效益,选择区位好的闲置地块进行挂牌,区位不好的土地积极融资利用。三是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资金和土地是土地储备制度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储备过程是土地流转过程,也是资金循环过程。从当前我区的实际情况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重点应从二个方面入手:一要把政府投资协调落实到位。二要利用国家和省、市对土地收储机构可以向金融系统进行融资的政策,充分发挥土地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拓宽土地储备资金渠道,全力保障土地收储资金充足。并在此前提下,根据土地市场情况开展土地收储工作,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四是积极拓展并选择合理的土地收购储备方式。土地储备过程中,凡是政府储备土地必须入库,以统一管理、统一整理、统一供地。重点可以通过土地征用、依法回收、直接货币收购、预约收购等方式进行。对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期限已满未申请续期或申请续期未经批准的、闲置的、被依法没收使用权的以及以出让方式取得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而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可以收回后入库。对近期急于开发的道路、供水、污水、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区位条件好、升值潜力大、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块可使用货币直接收购。对企业搬迁、破产企业变现、污染搬迁、老城区成片改造等地块可实行预约收购。对特殊的公益性用地,且时序要求急、配套要求高、涉及面积大的地块,可以采取定向委托某一单位的办法实施收购。

(三)以土地整治促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要想充分做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尤为重要。一是要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原则,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布局。二是要积极引导、推行零散村向中心村、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集中区、耕地连片区集中,以“集中”促“集约”。三是要重点开展城区中心区、城郊结合部、镇郊结合部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鼓励迁村并点,建造多层或公寓式农民住宅,积极引导农村居民住宅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四是对因国家、集体建设拆迁安置需要建设住宅的,对土地整理涉及村民建设住宅和农民新村建设的,应统一建设农村住宅小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经政府同意申请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严格管理,封闭运行、到期归还,专项用于农村土地整理的拆旧建新。通过整理净增加耕地的,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验收后,在用地计划总量控制下,按一定比例折抵建设用地指标。

(四)以用地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加大低效用地处置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通过压缩超标的绿地面积、辅助设施用地和内部少量空闲地,以及老厂房改造整理等途径提高企业现有土地利用率。鼓励企业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存量土地采取联营、嫁接等方式进行合资合作经营。对同一企业所使用的土地中有部分土地尚未建设或已建成但投资强度低于规定标准的,不再安排新的项目用地。对低效利用土地,依据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约定收取违约金。二是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废弃工矿用地复垦整理,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推进增减挂钩工作,进一步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除宅基地、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和已经依法登记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可采用转让、出租、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条件。三是完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除特殊用地(军事等)可以继续划拨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充分依托已有的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纳入建设用地交易有形市场,促进土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规范流转。四是实施节约集约用地鼓励政策。实行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鼓励政策,深化完善工业用地提高利用率和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的规定。鼓励用地单位利用已有土地开发地下空间和“二次开发”。鼓励存量国有划拨建设用地在不改变原土地登记用途并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土地登记用途和现状办理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手续。

(五)以巡察促进节约。

加大巡查力度,派专职人员进行巡查,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发生。不断完善土地执法巡查责任制度和上下联动制度,广泛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基层执法监察网络,并奖励人民群众举报土地违法行为,鼓励有关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各类公益活动。从而促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保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顺利开展的要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受土地要素制约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任务越来越重,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开展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机制和体系,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常态化。

建议成立本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领导小组,实行土地利用全过程评价考核,完善项目引入决策阶段的用地预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跟踪评价和项目竣工后的验收评价考核,严格把好供地前的预审关和批后监管关。

(二)梳理存量资源,挖掘内涵潜力,拓展地上地下空间,破解空间不足矛盾。

根据评价分析,提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园区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建筑密度等空间。并适当调整规划指标和功能布局,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厂房、预留用地及改扩建等方式进行增资扩产,提高存量土地综合效益。

(三)探索管理措施新的途径,为挖掘内涵式土地开发潜力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对一些长期闲置、濒临倒闭、产业转移等企业和用地,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异地置换、协议收购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引进新的项目或调整土地用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土地整理中心等主体作用,努力挖掘内涵式土地开发潜力。

(四)正确对待扩展能力,对尚未开发的土地做适当保留。

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应适当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引导中小项目向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五)要把好规划关。

根据区块定位,把好公建配套等各类用地准入关,建立健全招商项目联审制度,严格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容积率、投入及产出等准入评审,严把项目质量关,避免走“占地大、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粗放式发展路子。

(六)把好监管关。

会同规划等部门,严格把好供地前的预审关、分批次供地环节关、批后监管关,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提升土地开发价值,合理控制出让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五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来阐述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1.我国的土地分布

1.1构成中国地貌轮廓的三级阶梯的界线,基本控制了中国土地类型结构与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分异。

1.2东部季风强烈影响的西部界线,大致东起大兴安岭西坡,南沿内蒙古高原东南部边缘,向西南沿黄土高原西部边缘直接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相接,与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相吻合,也是半湿润的森林草原与半干旱草原的分界线,构成了中国农区与半农半牧区、牧区的地域分异,形成了中国土地利用最明显的东西差异。

1.3在东南部地区,秦淮线相当于800mm等降水线,是降水和蒸发基本平衡的界线。它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直接决定了中国土地利用的南北地域差异和土地现实生产力和生产潜力的突变。

1.4西北部地区,沿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为界,可明显分出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北干旱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除局部地区为外流区外,大部为内流区域,水资源极度缺乏。

2.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1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庄的主要问题

2.1.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面j陆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

2.1.2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比例不合理,而且表现在行业内部不合理,有限土地不能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1.3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减少的原因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所致。另—类则是非农业建设占地所造成的耕地永久性流失,特别是很多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民失地严重,比如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等。

2.1.4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

2.2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成因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实质上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一对矛盾统—体,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生态系统类型在土地利用中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种类、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即导致了各种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由于土地开发利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土地的生态价值,很多土地类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出现了生态问题。

3.如何解决土地资源价值的政策

3.1建立清晰的土地生态产权制度

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可以量化的,这些量化的价值是—种服务资产,它不是以有形物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体现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上,因此这种资产应该进人经济活动的内部,以实现它的资产价值。也只有实现了生态价值的资产化,才能在实践中建立生态产权制度,规范生产者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割裂裂的,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的获益是建立在多数人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损失就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国家对生态资产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套、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政府采用生态定价、生态税收等手段,加强市场对生态资源的调控,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约束和规范生产者把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入生产成本统筹核算,同时鼓励消费者适度消费,也可激励更多的企业从事废物再生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3.2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使得土地这一环境资源真正成为一种生态资产,实现生态保护夕嘟性的内部化,使生态保护投资者得到相应的回报。生态补偿制就是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价值有偿制度的财政手段之一,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

3.3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要做到,一是总量不能减少,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二是用途不能改变,基本农田必须用于农作物生产;三是质量不能下降,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农村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指导村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做好规划和建设。严格限制毁田烧砖。

3.4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

加强建设用地定额管理,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设密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新上项目首先要利用存量土地,项目用地要规定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开发进度。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那些淘汰类、限制类的投资项目,要禁止或限制用地。引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土地90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开发区要积极推广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容积率。鼓励利用荒地、废地等搞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也要节约合理用地。

3.5严格控制工业用地

国家统—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在继续规范经营性用地出让的同时,全面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

3.6历规范土地转让收支管理

国有土地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调整建设佣地有关税费政策,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有雠用费缴纳标准,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际准,改进和完善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使用管理。

3.7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

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各种土地违法违觌行为。

3.8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管理

进行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有效管理,科学合理的规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把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同自然资源实物价值—样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实现综合化管理。自然资资源生态价值资产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根据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功能实际,从生命支持系统功能作用发揭的过程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以确保资源所有者权益不受损害、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保值增值,增加自然资源生态价住产权的可交易性。

下载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 强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开展土地“三清”工作 强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 合政〔2007〕81号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08年11月16日 【字号:大 中 小】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

    关于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

    关于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土地流转工作,不断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促进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

    我x土地总面积1.5万k㎡,耕地保有量257.3万亩,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3.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过90.6%,人均耕地面积0.96亩,国家下达我x2006年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仅为563......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解读

    以节约集约用地统领土地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解读之一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作者:国土资源部规划司 发布时间:2014-10-13 “劳动......

    珍惜土地资源 转变利用方式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有可为

    珍惜土地资源 转变利用方式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有可为和顺县国土资源局近年来,和顺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主线,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方向,......

    关于深化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推进集约利用的意见.

    鄱阳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深化闲置建设用地清理处置进一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 为巩固全县闲置建设用地清理处置暨专项治理集中检查活动成果,建立全县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利......

    关于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工作通知 各点、村: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质量,按时完成......

    开展土地整治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特别报道 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实现保发展、保耕地的根本途径,是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