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2017年扶贫对象退出评估指标

时间:2019-05-12 21: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纳雍县2017年扶贫对象退出评估指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纳雍县2017年扶贫对象退出评估指标》。

第一篇:纳雍县2017年扶贫对象退出评估指标

纳雍县2017年扶贫对象退出评估指标

一、政策类指标

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国家当年扶贫标准线以下,精准扶贫“四看法”综合评估在60分以下的,通过识别程序审批后确定为贫困户,重点考虑农户人均纯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该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7年省预测标准为3335元),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实现“四有五覆盖”(脱贫户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有安全用电、有就业技能;入户路和院坝硬化覆盖、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覆盖、教育资助政策覆盖、增收产业覆盖),精准扶贫“四看法”综合评估分值超过该县贫困线分值(不低于60分)以上的,通过退出程序审批后认定为脱贫。

不愁吃: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增收问题,让贫困户不仅吃得饱,更要吃得有营养,至少每周都能吃到肉、蛋、豆制品等营养食物,安全饮水有保障。

不愁穿:家里所有人口均有四季换洗的衣服。

义务教育有保障:6-16周岁义务教育全覆盖,不能为非在校生,因残等特殊情况不能上学的要做好台账,说明不能上学的原因,并收集佐证资料存档;高中以上在校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

基本医疗有保障:贫困人口四重医疗全覆盖,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覆盖。

贫困村退出标准:以贫困发生率和“五通四有”(脱贫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通客运、通宽带及电话、通组公路及连户路硬化、通生产用电;有美丽乡村创建点、有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有不低于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为主要衡量标准,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实现“五通四有”,通过退出程序审批后认定为退出。

通水泥路:到达出列村办公楼或村中心点有宽3.5米以上的水泥路。

通客运:出列村有安全的客运车辆从村里始发、途经或距村中心点2公里范围内有客运车辆。

通宽带及电话:出列村有移动、联通或电信其中一家网络公司信号覆盖,能正常使用手机或电话,能通过网络无线上网。

通组路及连户路硬化:出列村每个村民组均有硬化的通组路,每家农户至少有一条硬化连户路。

通生产用电:出列村各村民组均能牵引、下线使用生产动力电。

有美丽乡村创建点:出列村至少有一个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有达标的村卫生室和医生:出列村有固定的村卫生室和常规性必备药品及医疗器械;有县级卫生部门认可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生。

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出列村有固定的村级文化活动室或活动场所(如村级农家书屋、村级健身场所);有如农村知识青年、大学生村官等专(兼)职文化信息员。

有村级集体经济:出列村有正常增收渠道的村级集体经济组

(五)宣传工作要做好

一是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提高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结对帮扶单位每月必须集中组织本单位干部利用一个周末两天时间全覆盖走访一次结对帮扶贫困户,由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家庭成员召开一次家庭会、院坝会、板凳会,宣传产业扶持、教育资助、医疗救助、易地扶贫搬迁、低保兜底、生态补偿、就业培训等相关扶贫政策,核实贫困户(脱贫户)识别(脱贫)准确性,对有疑问的及时整改落实,确保识别和退出准确。二是召开产业发展项目观摩监督会,提升贫困户获得感。每季度召开一次产业发展项目观摩监督会议,由项目所在地的副科级包村领导负责召集结对帮扶干部、包村干部、驻村特岗和帮扶项目实施单位(或个人)、项目受益贫困户家庭成员(未外出)全部参加,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解监督。三是认真召开群众会,提高群众满意度。要采用群众会、家庭会等方式,对非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提升非贫困户政策知晓率,使其知道政府对贫困户实施帮扶的部分帮扶政策,如村组公路、主导产业等,非贫困户也一样得到享受。四是做好“意见户”政策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对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意见户”逐户进行排查,逐户宣传扶贫政策,收集其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证据存档,建立“意见户”信息台账,如:有财政供养人员的要收集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购买商品房的要收集商品房信息等。被检查评估人员检出后要能随时提供其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证据。对达到脱贫标准但有疑问或贫困户不认可的脱贫户要建立疑问户台账,并收集其收入证据存档,对有疑问的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估,如对住房是否安全有疑问的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出具住房安全性鉴定报告。

第二篇:脱贫攻坚资料——贫困对象退出验收评价指标及标准

贫困对象退出验收评价指标及标准

一、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

(一)“一低”。指贫困县摘帽当年贫困发生率低于3%。计算公式为:贫困发生率=(未脱贫人口数+漏评人口数+错退人口数)÷2014年全县公安农业户籍人口数×100%。如无公安公布的农业户籍人口数,按2014年实际农业人口数计算。

(二)“三有”。指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

1.有标准中心校。包括五个指标:

(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农村小学6—11个班、12—17个班、18—24个班、24个班及以上生均用房分别不低于5.42㎡、4.20㎡、3.72㎡、3.68㎡。农村初中12—17个班、18—23个班、24个班及以上生均用房分别不低于5.07㎡、4.39㎡、4.10㎡。

(2)电脑配置。小学每100个学生6台,初中每100个学生8台。

(3)图书配置。小学生均15册,初中生均25册。(4)师生比。省下达编制全部核定到校,无截编现象;教职工编制空编率控制在1%以内。教职工基本编制师生比(教职工编制数:学生数)标准为:县镇、农村小学:1:21。县镇、2地区(含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不低于30平方米。(2)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或巡回医生。

其中:①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贫困村结合实际能满足贫困户看病需要,可不设村卫生室;②如在此标准下10%以内,但当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认定其能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开展需要,认可当地意见视同达标;③对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市卫计局结合实际决定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的,认可当地意见视同达标。

4.有文化室,包括两个指标:(1)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具备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功能;具备电视机、音响、电脑、等基本文化器材;具备应急广播功能的村级广播系统;具备一定的可供阅读的出版物;规章制度健全。(2)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有宣传栏(内容能及时更新);具备条件的聚居点有相应的体育器材或健身器材。

5.有通信网络,指以窄带(拨号上网、GPRS等)或宽带(ADSL、3G、4G、光纤等)方式,实现至少有一处有互联网覆盖。

补充规定:

1.对因自然灾害、规划布局,原行政村建制取消,农户全部整体搬迁分散安置的,该贫困村视为退出。贫困户相关信息需在系统中及时更新。

2.对因自主移民,农户已全部整体搬迁分散安置的,但原行政村建制虽未取消的,村“五有”不作要求。

3.对因水电库区移民,2019年前纳入规划整体搬迁安置需新建的贫困村,由企业承诺村“五有”建设任务,待达标后退出。

4.对因国家、省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占用农村公路作为施工便道,影响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建设、受损的,贫困村退出该项指标视为达标,待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基本完工后,及时按标准进行建设或修复。

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

贫困人口脱贫以农业户籍人口户为单位,实行整户识别、整户脱贫。以简称“一超”、“两不愁”、“三保障”、户“三有”(省标)为主要脱贫指标及标准(又称“一超六有”)。

(一)“一超”,指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4年达2736元、2015年达2855元、2016年达3100元、2017年达3300元以上)。

(二)“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脱贫人口家庭拥有的粮食、副食、蔬菜等食物满足基本需求,全年无缺粮、缺水情况;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齐备,全年无缺换季衣服情况。

(三)“三保障”,指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

6收入不计入。

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包括:1.离退休金;2.赡养金;3.五保金和一年及以上低保金;4.养老金;5.长期抚恤金;6.稳定性的补贴收入(如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款、生态林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7.残疾补贴;8.三年以上的资产性收入(如土地整治、旅游园区、光伏、设施农业、水利发电、矿产等);9.其他具有稳定长期的转移性收入。

不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包括:1.政府为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的现金及实物,如产业项目补助资金、奖励资金等,种子、种苗、种畜,化肥、农药等;2.危房改造补助;3.易地扶贫搬迁补助;4.扶贫小额信贷;5.保险赔付资金;6.临时性慰问金;7.临时救助金;8.帮扶干部给予的帮扶资金;9.社会各界给予的帮扶赠与、捐助资金;10.亲友偶尔赠与的资金;11.医疗报销、大病救助补助资金;12.教育补贴;13.“雨露计划”补助;14.“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补贴;15.一年期以下的低保;16.农户牲畜存栏;17.其他。

农户因易地扶贫搬迁负债人均超过2500元的或因危房改造发生大额负债的,不能作为脱贫处理。

第三篇:纳雍扶贫知识及相关专有名词解释

扶贫知识及相关专有名词解释后35问

四、社会扶贫

1、社会扶贫

社会扶贫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扶贫,指国家或政府公共资源力量之外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政府的动员和倡导下,利用自身资源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所开展或参与的一系列扶贫活动。广义的社会扶贫,指除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之外,在政府的动员、倡导或部署下,全社会各界力量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所开展或参与的一系列扶贫活动。

2、集团帮扶

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本着“定点到乡、帮扶到村”的原则,把脱贫、增收和摘帽作为基本目标,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加快体制创新,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通过规划统筹,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培育典型,板块推进,使每年定点帮扶的贫困乡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跨越式发展,达到帮扶一个乡镇脱贫一个乡镇的目的。

3、四帮四促 “四帮四促”即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2010年12月起在全省开展,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及领导干部均建立工作联系点。

4、企业扶贫

企业扶贫是指市场主体在国家或政府的动员和倡导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公益事业,加快脱贫致富。目前,企业参与扶贫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参与政府组织的定点扶贫。二是各类企业(国有、合资、民营企业等)利用其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采取村企共建、产业扶贫、技术服务、提供就业、农产品收购、资源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与贫困地区、贫困乡村开展经济合作。三是各类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投资、捐资或资助贫困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抗灾救灾等公益事业,以及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事业等。

5、百企帮百村

“百企帮百村”是指组织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对口帮扶100个贫困村。

6、万名干部下基层 全省共组织20000名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与群众促膝谈心、广交朋友,了解社情民意,宣讲方针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共谋致富之策。

7、“4321结对帮扶”

“4321结对帮扶”是指党员干部个人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即,市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4户贫困户,县级干部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帮扶1户贫困户。

8、深圳对口帮扶工作

深圳市帮扶毕节市情况:1996年8月开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东西扶贫协作的部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96]26号”),深圳市对毕节地区进行对口帮扶。并明确“三区三委”:即宝安区帮扶纳雍,福田区帮扶赫章,南山区帮扶威宁,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委民营经济工委(2005年明确)帮扶大方县,市委驻深工委帮扶织金县。

2013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1号),继续明确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市,标志着新一轮动口帮扶工作的启动。并确定将“推进扶贫开发攻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干部人才培养交流”作为新时期对口帮扶工作的重点任务。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两地政府、区县、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及个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并完成了《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市工作计划(2013—2015年)》,明确深圳市7个区“一对一”结对帮扶毕节市7乌蒙山片区县的工作(罗湖区帮扶七星关区[新增]、龙岗区帮扶大方县[新增]、光明新区帮扶黔西县[新增]、盐田区帮扶织金县[新增]、宝安区帮扶纳雍县、福田区帮扶赫章县、南山区帮扶威宁县)。

深圳市帮扶毕节地区从帮扶方式上,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2002年):深圳市级和区级帮扶毕节地区主要是采取借款办培训班、捐资捐物、支教等方式帮扶。

第二阶段(2003年——2012年):除举办培训班、捐资捐物外,市区级主要是安排财政项目资金帮助实施“双改项目”。按深圳市要求,深圳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道路、饮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项目建设。项目资金中,深圳市级财政资金由地区扶贫办具体负责,区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主要由区级帮扶的县直接负责,不通过地区。

第三阶段(2013年——2015年):按照《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市工作计划(2013—2015年)》,由深圳市级和区级共同筹资,安排资金帮助毕节贫困乡村完善基础设施、支持毕节工业学校实训楼建设和对毕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等项目。

9、“三支一扶”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指国家实施的引导和动员高校毕业生志愿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的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号召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06年3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全日制应届高校毕业生,安排到乡镇(重点是贫困地区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为2-3年。

“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有利于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缓解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尤其对推进贫困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10、党建“1+1”结对帮扶活动

党建“1+1”结对帮扶活动是指市直单位和部门及县直机关单位与扶贫发工作重点乡镇和一类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

11、深圳帮扶项目资金主要操作程序

第一阶段:一般为每年的3-5月,深圳市对口办将当年计划安排毕节市的资金量以“函件”方式发到毕节市扶贫办,由市扶贫办组织县(区)扶贫办按要求报项目,申报项目待市级预审后,报送深圳市对口办,深圳市组织相关部门和帮扶区人员赴毕节考查后,将项目报深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论证后,下批函。第二阶段:每年的年底或下旬,深圳市对口办下达资金文件,将资金下拨到市扶贫办,市扶贫办下发资金文件,各县区开据财务票据到市扶贫办拨款。

五、规划计划

12、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编制与实施

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编制与实施是指按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由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编制并报请国务院批复的《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本着“雪中送炭、突出重点”的原则,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共同组织编制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不含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空间布局、建设内容、政策措施、组织保障等。

同时,国家批准了“十二五”支持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为加强跨省片区协调,国务院确定由13个部委对口联系11个片区。即交通运输部联系六盘山片区,科技部和国家铁路局联系秦巴山片区(中国铁路总公司配合),国家民委联系武陵山片区,国土资源部联系乌蒙山片区,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联系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教育部联系滇西边境片区,农业部联系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工业和信息化部联系燕山-太行山片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系吕梁山片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系大别山片区,民政部联系罗霄山片区。

为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国家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面向连片特困地区的相关扶持政策。如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水利部、旅游局、农业部等出台了针对片区县的支持政策。

13、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2015—2017年(三年重点攻坚期):全省减少贫困人口300万人以上;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六个小康建设”任务;使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24个贫困县、375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5800个贫困村出列。2018—2020年(三年巩固提升期):减少贫困人口163万人以上,1个贫困县、34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3200个贫困村出列。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160余万贫困人口,按照农村低保标准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

14、扶贫攻坚“1+6”行动计划

扶贫攻坚“1+6”行动计划中:“1”指毕节市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5—2018年),“6”指农业产业培育行动、基础设施夯实行动、生态环境绿色行动、乡村农家靓丽行动、人口控量提升行动、基层组织固本行动。

15、绿色贵州行动计划 绿色贵州行动计划即《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县乡村造林绿化、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为抓手,用3年时间,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将符合政策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六、资金项目管理

16、四到县

“四到县”是指目标到县、任务到县、资金到县和权责到县。

17、四个具体

“四个具体”即目标、任务、进度、措施。

18、六个规范

六个规范:一是规范项目库建设。充分利用建档立卡工作成果,根据贫困村、贫困户需求,以县为单位编制扶贫开发规划,建立扶贫项目库并报市扶贫办备案,对贫困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未纳入扶贫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能立项。二是规范项目审批,坚持扶贫项目审批“七流程”。三是规范程序管理,坚持扶贫项目管理“十步骤”。四是规范采购原则。项目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有关事项属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范围的,必须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和招投报有关规定执行;未达到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标准的,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要求,实行阳光操作。五是规范乡级报账。严格按照《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关于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全运行机制的意见》(黔府办函〔2015〕46号)文件规定执行。六是规范利益联结。建立健全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贫项目安排必须实施到村、落实到户,确保贫困农户受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户形成的资产为项目受益农户所有,非到户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为项目受益村民集体所有。

19、四个全程参与

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实行驻村工作队在扶贫项目建设中“四个全程参与”,即: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

20、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指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预算来源,分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使用方向,分为7类:(1)发展资金;(2)以工代赈资金;(3)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5)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6)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7)扶贫贷款贴息资金。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投向:(1)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民族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承接来料加工订单;使用农业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等。(2)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等,支持扶贫对象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3)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就业和生产能力,对其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给予补助。(4)围绕帮助农村扶贫对象缓解生产性资金短缺困难,支持贫困地区建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对扶贫贷款实行贴息等。(5)围绕编制、审核扶贫项目规划,实施和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而发生的项目管理费。

2011年1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就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预算与分配、使用与拨付、管理与监督等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并要求各地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扶贫开发投入渠道,加大整合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各类资金的力度,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1、信贷支持精准扶贫

省扶贫办、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于2014年9月25日印发了《信贷支持扶贫实施办法》。明确各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商业银行为承贷主体;贷款对象为注册资本3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档立卡的贫困信用农户。扶贫龙头企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贫困农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贷款利率及贴息按照《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贵阳支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扶贫开发实施办法>的通知》(贵银发〔2014〕95号)规定,通过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比例不低于1:1。对扶贫龙头企业贷款,利率应在其同类同档次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基础上下浮不低于2个百分点。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贷款,原则上实行特惠金融政策,执行基准利率。

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贷款均按年利率5%给予贴息补助。扶贫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实行以奖代贴,即贷款主体按照贷款合同要求先行支付利息,县级扶贫部门对企业带动贫困农户情况进行考评后,给予贴息补助。扶贫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由省扶贫办次年根据贷款额度、贴息比例计算下达。

贫困农户支付利息后,依据借款合同、借款凭据、利息支付单据等向乡镇扶贫工作站申请贴息补助。乡镇扶贫工作站与乡镇信用社共同审核后,每半年与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经县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贴息。财政部门依据贴息清单委托农村信用联社将贴息资金统一支付给农户。贴息资金由县扶贫资金安排。

22、扶贫项目审批“七流程”、“十步骤” 七个流程:省下达资金计划→县制定项目申报指南→乡镇申报项目→县级扶贫部门初选项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项目立项→项目申报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县批复项目实施方案后下达项目资金。

十个步骤: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申报指南→竞争立项并立项批复→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实施方案→批复实施方案(县录入电子政务平台)→项目逐级报备→分级分类公告公示→项目实施及报账→项目验收→报送工作总结。

七、经验总结

23、精准扶贫“十子机制”

精准扶贫“十子机制”是指:一是瞄靶子,建识别机制;二是梳辫子,建分类机制;三是结对子,建驻村机制;四是理路子,建规划机制;五是想法子,建帮扶机制;六是找票子,建配置机制;七是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八是强班子,建引领机制;九是凑份子,建联动机制;十是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24、精准扶贫“四看”识别法

精准扶贫“四看”识别法是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25、扶贫开发改革试验“三大机制”、“五种模式” 三大机制:即指整县推进改革试验机制、集团帮扶改革试验机制、投融资改革试验机制。

五种模式:即指产业化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劳务经济推进扶贫开发模式、非农产业助推扶贫开发模式、农村能人带动扶贫开发模式、社会保障扶贫开发模式。

26、毕节试验区精神

毕节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在践行“三大主题”实践中,凝练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和“践行使命、勇于探索、艰苦奋斗、拼搏争先”的新阶段实验区精神。毕节试验区全面改革推进会概括,“毕节精神”为“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

27、文朝荣精神

文朝荣精神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的精神。艰苦奋斗就是不甘落后、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就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愚公移山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改变面貌就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28、威宁精神和威宁经验

威宁精神: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 威宁经验: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综合施策、重点突破,集团帮扶、整体推进,激发内力、狠抓落实。

八、相关情况

29、毕节扶贫开发五个阶段阶段

根据扶贫目标、扶贫方式、时代背景等的不同,我区的扶贫开发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以后到1985年,这一时期的扶贫主要以救济式扶贫为主。改革开放初期,全区农村人口的绝大部分处于贫困状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几十元。通过推行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加之政府的扶持,贫困状况有所缓解,到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1元;

第二阶段从1986年开始到1993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并于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把扶贫开发列为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通过8年的努力,到1993年末,全区贫困人口下降到216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2元;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2000年,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地委、行署提出了到2000年末基本解决全区剩余农村贫困人口绝对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目标。从1997年起,大方等5个国定贫困县均先后越过温饱线。到2000年末,全区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了74.3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6元;

第四阶段从2001年开始即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我区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到2010年底,全区1274元以下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下降到了93.81万人。

第五阶段即新一轮扶贫攻坚时期(2011—)。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将乌蒙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自治县、赫章县等7个县区被列为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启动实施为标志,毕节市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新一轮攻坚时期。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试验区重点解决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2011-2014年,省级共下达我市中央及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9.74亿元(中央资金17.04亿元、省级资金2.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354元增加到2014年的6223元,年均增长16.71%。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93.81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65.52万人(1274元标准),净减少28.2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31%。2011年底,国家提高扶贫标准,按照2300元新标准,2012年来,国定贫困人口从250.05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138.99万人(含省定贫困人口仍有165.9万人),实现了织金、大方、威宁3个县和威宁县迤那镇、七星关区小坝镇等66个乡镇减贫摘帽。

30、毕节试验区有关情况

毕节位于贵州西北部,与云南、四川接壤,是乌江、珠江的发源地,“北临蜀水、西拥滇山”,堪称“鸡鸣三省钟灵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2011年10月撤地设市,辖7县1区262个乡(镇、街道),居住着汉、彝、苗等45个民族,2014年末户籍人口880.7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8%。

(1)扶贫开发。全市有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7个(除金沙县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重点乡镇173个、重点村1981个。2014年末有贫困人口165.9万人,其中:国定贫困人口138.99万人,省定贫困人口26.91万人,国定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2.3%,农村贫困发生率19.75%,仍高于全国8%、全省18%的比重。2014年末,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223元,为全国的62.9%、全省的70%,在全省排第8位;人均GDP仅1.9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4.6万元的41.3%、全省平均水平2.6万元的73%,全省挂末;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76元,占全国的17.3%、全省的45.6%,全省挂末;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7万元,占全省的68.9%、全国的46.9%;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1%,比全省低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个百分点。

(2)生态建设。节试验区建立27年来,累计造林2081万亩,治理石漠化和岩溶面积2693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46.23%,仍比全省低3个百分点。

(3)人口方面。27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1‰下降到6.04‰,但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增长较多,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仅为7.7年,按省的规定还需修建中小学校舍500多万平方米、补充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师2.2万余名。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84人,仅相当于全省的52.5%、全国的40.8%;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3.44张,相当于全省的88.9%、全国的75.6%,需要补充卫生技术人员1.5万人。

(4)绿色毕节行动任务。全市仍有5436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需要治理,仍有289万亩坡耕地和194万亩荒山需要绿化。实施“绿色毕节”三年行动,计划到明年底完成造林绿化300万亩,现已完成141.62万亩。

31、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五大重点”

突出抓牢现代农业、做强新型工业、加速城镇开发、壮大主导产业、保障民生事业“五大重点”。

32、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六件大事” 抓好重点项目、美丽乡村、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生态建设、多党合作“六件大事”。

33、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五大突破”

实现产业提质、改革开放、民营经济、精准扶贫、人口控制“五大突破”。

34、一届七次全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一个赶超” 到2018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500元、11000元以上,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35、一届七次全会奋斗目标提出的“完成三项任务” 到2018年,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环境保护各项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左右;小康实现程度90%以上;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73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省级“脱贫摘帽”。到2020年,以县为单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万元以上,小康实现程度95%以上,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子,为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探索新经验。

36、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推动六大跨越” 传统农业向山地现代高效农业跨越,资源型工业向节约集约型新型工业化跨越,粗放扩张城镇向品位提升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跨越,区域发展由条块分割向规模集聚跨越,社会建设由低水平托底向多元化保障跨越,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效能型跨越。

第四篇:扶贫对象申请书

扶贫对象申请书

村委会:

我是 村 屯村民,家庭人口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口 人,2015年家庭人均收入 元,由于 原因,导致家庭贫困,现申请为扶贫对象,请核查批准。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五篇: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名词解释

指标解释

(一)贫困农户登记表

表头

1、户码由村委会对贫困农户按贫困程度统一编码后填写,如最贫困的户码编号为“0001”依次编写。今后新增贫困农户依次编写,不再使用前期脱贫的贫困农户的原户码。返贫农户仍使用原代码。

2、联系电话是指能够联系到贫困农户本人的固定电话或手机、小灵通等移动电话。

3、银行名称和卡号是指贫困农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存折的具体银行名称以及存折或银行卡号码。

4、扶贫标准(单选):

1、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省级农村扶贫标准。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省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级农村扶贫标准。本指标由省级统一填报口径,由登记员填报。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执行省级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5、农户属性(单选):1扶贫户、2低保户、3扶贫低保户、4五保户。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级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低保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扶贫低保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保户。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6、计划生育户是指具有《独生子女证》和《二女证》的农户或 1 经县级计生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的农户。

7、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单选):是指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

8、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选):□

1是;2否

9、是否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单选):□ 1是;2否

10、贫困原因(单选):□1因灾、□2因病、□3因残、□4因学、□5缺技术、□6缺劳力、□7缺资金、□8其它。选择最主要的致贫原因。

一、家庭成员情况

1、身份证号码:必填项。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填写。无证者:需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方可填入系统,以出生年月日代替身份证号码填写。

2、性别(单选):1男、2女。

3、与户主关系(单选):1户主、2配偶、3之子、4之女、5之儿媳,6之女婿,7之孙子,8之孙女、9之外孙子,10之外孙女,11之父,12之母、13之岳父,14之岳母、15之公公、16之婆婆、17之祖父、18之祖母、19之外祖父,20之外祖母,21其它。

4、民族:必填项。1汉族,2蒙古族,3回族,4苗族,5傣族,6傈僳族,7藏族,8壮族,9朝鲜族,10高山族,11纳西族,12布朗族,13阿昌族,14怒族,15鄂温克族,16鄂伦春族,17赫哲族,18门巴族,19白族,20保安族,21布依族,22达斡尔族,23德昂族,24东乡族,25侗族,26独龙族,27俄罗斯族,28哈尼族,29哈萨克族,30基诺族,31京族,32景颇族,33柯尔克孜,34拉祜族,35黎族,36珞巴族,37满族,38毛南族,39仫佬族,40普米族,41羌族,42撒拉族,43畲族,44水族,45塔吉克族,46塔塔尔族,47土家族,48佤族,49维吾尔族,50乌孜别克族,51锡伯 2 族,52瑶族,53裕固族,54彝族,55土族,56仡佬族。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民族状况填写。无身份证或户口本需要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

5、是否上学(单选):1是,2否

6、文化程度(单选):1文盲或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5中专(含中等职业)、6大专以上、7学龄前儿童。

7、身体健康状况(单选):1健康、2体弱多病、3长期慢性病、4患有大病、5残疾人。体弱多病是指常年不能坚持劳动但又没有大病或其它确诊的慢性病。长期慢性病是指如肝炎、肺炎、糖尿病等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患有大病是指如心脏病、癌症等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疾病。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无证者但经乡镇残联依据《农村残疾人简易识别手册》,甄别并出具证明,同意上报县级残联办理《残疾人证》,方可登记为残疾人。

8、劳动力状况(单选):1 劳动力、2丧失劳动力、3无劳动力。劳动力是指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以及超出劳动年龄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

9、打工状况(单选):1在家务农、2县内务工、3县外省内务工、4省外务工、5其他。

10、低保人口(单选)指当地民政部门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且领取农村低保金的人口。

11、上年领取低保金、救济金是指上年当地民政部门发放给本农户的低保金、救济金的总金额。

12、银联银行卡号是指用于存取各类补贴到人的资金所使用有银 3 联标志的银行卡号码。

13、开户银行名称是指被帮扶对象本人用于存取各类补贴到人资金所使用银联银行卡所属银行的名称。

14、联系电话是指能够联系到被帮扶对象本人的固定电话或手机、小灵通等移动电话。帮扶到人的项目主要包括: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残疾人贷款、资助贫困学生等。

二、贫困状况

(一)住房情况

1、住房面积是指农村住户自有或租用住房面积。但不包括仓库等作为生产用途房屋面积。无房户:住房面积为0,房屋结构和建房面积不填。

2、房屋结构(单选):1砖(石、竹)木结构;2竹篱笆房、茅草房、杈杈房、草泥屋、毛毡帐篷;3土坯房和土窑洞;4钢筋混凝土结构;

3、建房时间是指住房建成完工的年份,只填写四位数的年份,如1978。如果是分期建成的房屋,以最先建成完工的年份填写。

(二)生产条件情况

1、耕地面积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种的田地。不包括租入面积。其中水田面积是指用于种植水稻和茭白、莲藕等水生蔬菜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小麦、大麦等旱生作物轮作的耕地。

2、林地和桑园、茶园、果园面积是指包括生长乔木、竹类的土地面积(含退耕还林面积)和种植桑园、果园、茶园的土地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林地按用途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

3、牧草地面积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专用于放牧、饲养牲畜和收割牧草的土地,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不包括租入面积。

4、水面面积是指经常进行经营活动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5、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是指除粮食、绿肥、饲料作物以外的用于出售产品的其它作物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6、生产用房面积是指用于生产的房屋。包括烤烟房、生产加工作坊、店铺、大型养殖厂房等,不包括租入面积。

(三)生活条件

1、燃料类型:1煤炭、2柴草、3沼气、4液化气(天然气)、5其它。

2、饮水情况:1自来水、2深井水、3浅井水、4江河湖海水、5塘水、6其他水(水窖水等)。

3、是否通电:1是、2否。是指本贫困农户能够使用电力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

4、距最近乡镇集市的距离是指本农户距最近的一个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种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交换的乡镇集市的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

5、上年出售的农畜产品情况是指上年出售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蔬菜;牛、羊、猪等农畜产品产量(公斤)。1水稻()、2小麦()、3玉米()、4豆类()、5薯类()、6油料()、7棉花()、8麻类()、9糖料()、10烟叶()、11蔬菜();12牛()、13羊()、14猪()、15牛奶()、16禽蛋()、17羊、牛毛(绒)()

6、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是指本农户家庭拥有洗衣机、电冰箱、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自行车、电话、手机、三轮或四轮农用机动车、摩托车等。1洗衣机、2电冰箱、3黑白电视机、4彩色电视机、5自行车、6电话、7手机、8三轮或四轮农用机动车、9摩托车

7、家庭全部现金收入是指经济和生活连为一体的贫困农户家庭成员在上内得到全部现金收入。

家庭全部现金收入=家庭全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储蓄借贷现金收入)

8、上年得到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折款是指上内农户接受所有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包括民政部门发放的救灾救济物资捐款)的折款金额。

三、农户需求情况

1、项目类别:1基础设施、2种植业、3养殖业、4林果业、5服务业、6其它。

2、项目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内容:1修建基本农田、2沼气池、3危房改造、4牲畜圈舍、5饮水池、6小水窖、7其他;(自己填写);种植业建设内容:1粮食、2蔬菜、3药材、4烤烟、5油菜、6甘蔗、7棉花、8花生、9麻类、10花卉、11其它;(自己填写);养殖业建设内容:1猪、2羊、3牛、4驴、5骆驼、6家禽、7鱼类、8其他;(自己填写);林果业建设内容:1水果、2干果、3蚕桑、4茶叶、5油茶、6竹子、7油桐、8其它;(自己填写);服务业建设内容:1运输、2餐饮、3商铺、4其他;(自己填写);其他内容:1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2实用技术培训补贴、3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培训补贴、4退耕还林还草补贴、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7移民搬迁补贴、8贫困村互助资金股金补贴、9贷款利息补贴、10种植养殖生产保险补贴、11商业医疗保险补贴、12教育助学金补贴、13牧民定居补贴、14低保补助、15五保补助、16其他(自己填写)。

3、计量单位:1平方米、2立方米、3亩、4头、5只、6辆、7尾、8人、9元、10公斤、11根、12棵、13口、14其他

4、项目建设规模指受扶持农户项目需求的数量规模。

5、资金合计是指农户迫切希望得到某个扶持项目所需的全部资金数量。

四、2009年以来农户受扶持情况

1、项目名称:以申报或批准的项目名称为准。

2、项目类别:1基础设施、2种植业、3养殖业、4林果业、5服务业、6其它。

3、项目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内容:1修建基本农田、2沼气池、3危房改造、4牲畜圈舍、5饮水池、6小水窖、7其他;(自己填写);种植业建设内容:1粮食、2蔬菜、3药材、4烤烟、5油菜、6甘蔗、7棉花、8花生、9麻类、10花卉、11其它;(自己填写);养殖业建设内容:1生猪、2羊、3牛、4驴、5骆驼、6家禽、7鱼类、8其他;(自己填写);林果业建设内容:1水果、2干果、3蚕桑、4茶叶、5油茶、6竹子、7油桐、8其它;(自己填写);服务业建设内容:1运输、2餐饮、3商铺、4其他;(自己填写);其他内容:1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2实用技术培训补贴、3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培训补贴、4退耕还林还草补贴、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7移民搬迁补贴、8贫困村互助资金股金补贴、9贷款利息补贴、10种植养殖生产保险补贴、11商业医疗保险补贴、12教育助学金补贴、13牧民定居补贴、14低保补助、15五保补助、16其他(自己填写)。

4、计量单位:1平方米、2立方米、3亩、4头、5只、6辆、7尾、8人、9元、10公斤、11根、12棵、13口

5、项目建设规模指已经批准的扶持农户项目的数量规模。

6、资金总额是指到户扶持项目实际到位扶持资金数量和物资折款金额。#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国家设立的用于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 7 发展的专项资金(此处不含以工代赈)。#信贷资金是指贫困户为实施到户项目,通过各种途径从银行或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借贷的资金。贷款的金融机构:1农村信用社2农村商业银行3贫困村互助资金4小额信贷5其他银行(自己填写具体银行)。#其它资金是指财政扶贫资金、信贷资金以外的资金。其他资金具体来源是:1以工代赈资金;2社会帮扶资金;3部门资金,4其它。

7、受扶持时间是指从2009年以来受到的各种扶持的开始时间。按照项目资金最早的到位时间填写。

农户被帮扶情况

8、帮扶单位是指负责帮扶贫困农户的单位名称。

9、帮扶人是指负责帮扶贫困农户的干部、党员、农村能人、扶贫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

(二)行政村登记表

1、少数民族聚居村(单选)是指由县人民政府认定的少数民族聚集村。本村地域内的少数民族人数占全村总人口30%以上的村。

2、重点贫困村(单选)是指列入全国15万个重点贫困村(详见名单1)。

3、实施整村推进状况(单选)是指截止上年12月31日,该行政村实施整村推进的实际状况。

4、严重自然灾害(单选)是指由于遭受自然灾害造成上年全村农业生产减产达到正常年景3成以上。全村种植各种作物减产达到正常年景的3成以上;或全村养殖各类牲畜因自然灾害或疫情损失存栏3成以上。或住房或生产用房因灾造成损失占全部房屋3成以上,就可以视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5、如果遭灾,是哪种自然灾害(指标多选)。

一、基本情况

6、自然村数是指所登记的行政村中自然村的个数。自然村指的村民相对集中居住自然形成的村落。村民居住户非常分散的山区、牧区按村民小组划分。

7、总户数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行政村内农户,户口不在本地但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农户,计入总户数;举家外出一年以上农户不计在内。

8、总人口是指经常在家或居家6个月以上的人口,虽然在外居住6个月但收入带回家,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为一起的人口。

9、#少数民族人口是指依据该人口身份证或户口本的民族状况为少数民族的人口总数。无身份证或户口本的人口需要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

10、劳动力数是指本村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在年龄范围内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计在内,在年龄范围外但经常参加劳动应计算在内。

11、上年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次是指本行政村村民上年参加的各类短期或长期培训的人次。

12、输出转移劳动力人数是指本行政村村民通过各类短期或长期培训后,组织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

13、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户数:是指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的户数。

14、需搬迁户数是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需搬迁的农户数。

15、需搬迁人数是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需搬迁的人口数。

16、已搬迁户数是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9 已经搬迁的农户数。

17、已搬迁人数是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已经搬迁的人口数。

二、基础设施状况

18、行政村是否通路(单选)是指本行政村能驶进汽车或农用机动车(砂石路或柏油路或水泥路面)。

19、通路的自然村个数是指能驶进汽车或农用机动车的自然村个数(砂石路或柏油路或水泥路面)。

20、饮水困难的自然村个数是指要到1公里以外,垂直高度100米以上取水,或缺水时间半年以上的自然村数。

21、通电户数是指能够使用电力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户数。

22、通广播电视户数是指能够接收中央、省或县级任意一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户数。

三、发展状况 23、2000年以来国家投入情况是指自2000年以来县级以上(含县级)部门投入到村的各类资金总和。

24、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指归本村全体村民所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活动所得的全部收入。

25、外出务工人数是指本行政村外出务工的全部人数(包括经过各类培训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

26、经济作物面积比例是指除粮食、绿肥、饲料作物以外的用于出售产品的其它作物面积占全部作物面积的比例。

27、人均占有粮食是指本行政村生产的全部粮食总产量除以总人口。

2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指该村农民总收入扣除相应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除以全部人口的平均值。

四、生产生活条件

29、人均耕地面积是指人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的田地面积。

30、有效灌溉面积是指具有水源,土地比较平整,有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的面积。

31、距最近乡镇集市的距离是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最近的一个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种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交换的乡镇集市的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

32、距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是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不论这个车站(码头)是否与本村同属一个乡镇。

33、近三年新修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户数是指近三年新修的房屋梁、柱和承重墙是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石木材建造住房的户数。

34、拥有农用机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户数是指拥有农用机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的户数。

35、饮用安全饮用水户数是指经公用设施处理,经管道输送到住宅或院子内,一户或多户使用的自来水户数,和使用井口距离水面3米以上深井水的户数,以及使用井口距离水面3米以内浅井水的户数。

36、使用固定或移动电话户数是指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手机或小灵通等无线电话)户数。

37、有彩电户数是指使用彩电户数。

38、使用水冲式厕所户数是指使用有上下水冲管道设备的厕所,包括与沼气池或农村三隔池连通的厕所户数。

39、使用煤炭和清洁能源作为主要炊事能源户数是指使用煤炭和清洁能源(太阳能、天然气、液化气、沼气、电)作为主要炊事能源的户数。

40、塑料大鹏/温室是指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的由塑料薄膜和钢 11(竹、木)架支撑的大棚和温室(含符合条件的设施农业和设施牲畜棚圈)。

五、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状况

41、劳动力的文盲、半文盲人数是指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

42、距最近的六年制小学的距离是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六(或五)年制小学最近的的距离,不论这个小学是否与本村同属一个乡镇。

43、距最近的乡级医院的距离是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最近的乡级医院的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

44、卫生室是指本行政村有经县级卫生部门批准建立的卫生室。

45、幼儿园或学前班是指本行政村有经县级教育部门批准建立的幼儿园或学前班。

下载纳雍县2017年扶贫对象退出评估指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纳雍县2017年扶贫对象退出评估指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对象识别实施方案

    真朴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维西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实施方案的通知》(云贫开办发(2012)134号)和《维西......

    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附件1 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一、增值税 (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 1.适用类型:商业、生产、加工、其他非商业纳税人。 2.是否必要指标:必要。 3.指标计算公式: ①本期销项......

    抗生素评估指标[001]

    富锦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评估标准 标项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检查方法 准扣分标准 目 分 1-1-1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 组,院长任组长,医......

    评估名词和指标计算

    评估名词和指标计算 来源:评建办搜集整理 录入日期:2006-2-12 (本文由评建办搜集整理,主要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秘书处“评估问题答疑”、教育部教学评估中心......

    评估心理健康十项指标

    评估心理健康十项指标 一、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后,仍能随遇而安。情绪稳定,不受天气、地理条件影响,也很少受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心理强度。情绪变化不......

    评估指标任务分解

    评估指标任务分解重要评估关键评估重点考察内容主要佐证材料及工作单位指标指标及数据库编号(1)广东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党政办)(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

    高校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大全

    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 (模板) 兹证明学生,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 县(区、市) 乡(镇、街道办事处) 村。该生是我区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尚未脱贫或脱贫后还在一年跟踪观察期内。......

    光伏扶贫对象申请

    光伏扶贫对象申请 本人 、性别 ,现年 岁,身份证号码,与户主关系为,户籍为 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光伏扶贫对象第项申请条件。(①因病丧失劳动能力;②因残丧失劳动能力;③因年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