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例说“设问――探究”教学模式三环节(最终版)
例说“设问――探究”教学模式三环节
“设问―探究”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环节,现以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为例,试作概述。
第一环节,依题设问,即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抓住能带动全文解读的重点问题,着重探究“写什么”,以求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如,谁教最后一课?哪些人听最后一课?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教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什么?最后一课有何不同寻常之处?作者通过最后一课要告诉我们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以“最后一课有何不同寻常之处”这一问题为重点,兼及其它,阅读探究、讨论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这是国土沦亡之时,韩麦尔先生在执教了四十年的教室里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明天就“只许教德语了”。这最后一课安安静静,气氛严肃。没有往日的喧闹:韩麦尔先生非同寻常地温和,穿上了“只有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衣帽;“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韩麦尔先生教育“我们”,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要牢牢记住他们;最后“使出全身的力量”,板书了“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用手势宣布放学。由此,学生可以感知小说的情节和内容。初步感受到悲壮的爱国主义主题。
第二环节,依文设问,即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问,着重探究阅读疑难,领悟关键词句的含义,以求对课文内容的基本理解。对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则作为疑难,通过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获得理解。如,教室的气氛为何异乎寻常?韩麦尔先生为何要穿上漂亮的礼服?为何一向讨厌的法语,“今天听讲。我全懂了”“似乎挺容易,挺容易”?为什么“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韩麦尔先生为何会“脸色惨白”“哽住了”?为什么写了“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探讨,可以解决阅读疑难,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作用,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第三环节,依旨设问,即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主题进行设问,重点探究“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以求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感悟。小说主题是歌颂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可以设问:小说为了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为什么这样刻画?如,小说的结局如何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行动?“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宣布放学)为何如此描写?“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表现韩麦尔先生已陷入极度痛苦,“此时无声胜有声”。“头靠着墙壁”,则因亡国之痛已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这一特写镜头十分生动形象,表现出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通过诸如这些具体问题的探究与讨论、交流与归纳,学生不仅可以深刻感悟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刻画以及对比运用等方面的作用,更深刻地感悟小说的主题,而且能够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同时学得写作的技巧。
第二篇:“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引导-探究”教学模式,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是以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下面我介绍一下这两个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操作程序就是“教”与“学”的基本课堂教学流程,也是一个完整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 1.明确目标,设置问题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学习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标。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实施小坡度、密台阶、大容量、有挖掘深度的问题设置,有利于课堂上突破重点、分解难点。
2.自主学习,问题质疑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独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对于自主学习不能解决、产生质疑的问题,要作出标志,提交小组讨论解决。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会鉴别、阅读、分析、整理材料的能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3.小组探究,展示交流
小组(小组的建立争取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教师安排好小组的组长,组长负责组内同学的学习、活动、检查等任务,保证本组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探究的问题来源于本小组学生自主学习中产生的质疑问题,小组成员要积极讨论、分析、探究,通过小组内同学间的互助合作、探究学习,使问题在本小组内解决。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直接提交到班内(或写在黑板上或口头提出)其他小组研讨,能解决问题的小组进行展示交流,展示本小组探究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全班同学理解,通过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及展示交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提升了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可以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主动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4.教师点拨,知识梳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和解析,帮助学生解决那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虽然学生没有提出异议,但是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认识而自己没有发现,教师对这样的问题也应该作出必要的点拨和讲解。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科学的知识结构之中,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结构化、网络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做到举一反三,综合运用。
5.达标检测,总结提升
达标检测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为了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所进行的又一次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
一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必须辅助一定的检测手段——达标检测。达标检测要从基础知识入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检测的内容要形式多样,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力争人人达标。对于没有达标的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内“兵教兵”等方式进一步解决。总结提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总结,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实际情况,适当给与补充。
以上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可以在教学中彼此交错,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时增减。
(二)“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设疑引导,明确目标
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线,依据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把所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有效的问题,且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问题要有层次性,力求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全面,并富有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深入思考。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学生带着问题采用阅读、识图、观察、讨论等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探究知识的心理,感受学习的快乐。
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读书、识图、简单的观察就能解决的问题,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对于内容复杂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采取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
3.交流研讨,分析归纳
各小组的代表代表本组同学说出探究的内容和结论,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争辩、交流,达到共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学生在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同时,发展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提高了综合素质。
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知特点、经验水平不同,对事物理解存在差异,通过讨论交流,错误观点能得到及时纠正,片面的见解得到补充和完善,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4.反思评价,拓展延伸(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要形式多样,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有开放性(可拓展),要体现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延伸到生活、生产实践中,学以致用。
反思评价,拓展延伸是“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
第三篇:“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
构建“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打造生命课堂
山城区十小
一、“探究式五环节” 教学模式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生命课堂”就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活动,其目的是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实施探究学习、合作教学,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生命课堂”最真切的意义和最本质的使命就是充分地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个学生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生命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自主、合作、探究。我们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探究式五环节”课堂新模式,打造“生命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探究五环节,即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流、解惑、展示)、实践探究。
二、“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的内涵
“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1 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合作探究形式解难释疑,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的一种教学形式。
1、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感受和素养的累积。
2、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对新知的有效内化程度。
3、更加重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
4、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求真、求实态度的追求。
5、更加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的目标
1、总目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
2、教师目标: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改进和创新课堂。
3、学生目标:做课堂的主人,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4、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方式。
5、成效目标:提高三效——课堂效果、教学效果、学习效果。
四、“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的内容
(一)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主探究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性的提问,鲜明直观的实验模型和精彩的游戏以及动听 2 的音乐等各种课堂教学手段来创设新、趣、奇、疑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质疑的热情。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或阅读文本,或演算例题,或自主实验,或查阅资料,并记录自学中的收获和疑点,为合作探究打基础。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巡回指导、点拨,督促学生自学并了解自学的效果。
这一环节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教师在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时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针对性,关联性,层次性和趣味性。
(2)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时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想象、探索等,实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的有机结合。
(二)合作探究(交流、解惑、展示)
合作探究由交流、解惑、展示三个环节组成,三个环节是循环式的。
1、交流
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师生交流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自学、感悟、求解。在苦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再借助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能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开阔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能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开阔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合理分组。4人一小组最为适宜,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要做好小组长的培养工作,组长负责讲题、监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主动引导小组成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有秩序的安排小组成员交流,鼓励组员大胆发言,善于收集本组合作交流的信息并能及时向老师汇报。
3(2)精心预设合作探究的问题。教师要使合作的问题具有探究性,实效性,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问题不要过于简单没有探究价值,也不要过于苦涩深奥。小组合作的问题也不要设计太多,一般一课堂设计1—3个即可。
2、解惑
小组合作交流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作适度点拨引导,导在重点处、疑难处和关键处,引领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的讲解。这也符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
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教师的点拨精讲必须具有艺术性。教师点拔的内容一定是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自学、合作中出现的偏差,老师不要急于给出明确答案,可以设置一些铺垫性的问题或提供一些信息和事实,让学生再进行必要的讨论,然后进行准确点拨。教师的点拨要巧妙,即点在要点处,点在疑难处,点在规律处,点在学法上„„
(2)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和讨论后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以及遗漏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已经掌握的问题,即使是教师认为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也不需要再次重复,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要把握好“讲”的分寸。
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讲多少,都要把握好一个适当的尺度。归纳时一定要做到“三讲三不讲”。教师的任务是点拨、诱导,引领学生通过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深入思考而理解,切勿把答案全盘授予学生。在学生经过上述步骤仍不能明确的问题,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做必要的归纳讲解。这种讲解可以是寥寥几语的启发式精讲,也可以是畅讲。但不能脱离问题实质,还要注意时间。对于新的知识点或教学拓展中需讲解的地方,教师则必须放开手脚,仔细认真地讲清楚,讲明白。
(4)对学生的要求。
这个环节,学生应做到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这是拨开迷雾的关键;此时学生的角色应从主动学转变到主动听、主动想上来;同时把老师讲解 的问题选择重要的记录下来,一方面加强记忆,一方面便于以后温习。对于教师讲解不清楚或不明了的问题要敢于提出质疑。
3、展示
或自主探究后学习成果的展示,或合作探究后学习成果展示。展示中生成的共性的、有效的问题,师生、生生再次交流,教师再作适度点拨引导或有效的讲解。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震撼,素养的提高。
合作探究中的这三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它们既有紧密的联系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既可联合进行,又可单独进行,还可交替反复循环进行。例如,学生展示过后仍有疑问悬而未解,我们便可再交流、解惑和展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疑问解决或有新的进展。
(三)实践探究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掌握了教材内容,我们还要经过实践探究的检验才行。学以致用是对学习最好的检验。我们可通过教师抽查、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错题进行点拨,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另外,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也是实践探究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把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通过观测,调查,查阅文献资料,观看影像资料和上网等形式,去获取更多的知识。突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与迁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当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得失,使之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这一环节应用检测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要精心设计有梯度的变式练习,充分考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检测的效果。
五、“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要求:
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 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六、“探究式五环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
遵循“三结合”的原则,搞好课堂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激励评价与挫折评价相结合;整体评价与个别评价相结合。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是否以各种方式自主学习)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尤其是时间分配)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思维是否真钻进去了)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要亮出学习的结果)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以看学生写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听、说、读、写、算、练、思的基本能力)
以学为本,因学定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行为上充分依靠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民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学会、会学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三板块四环节教学模式
“三板块四环节”教学模式之思考
荣成市第五中学
袁雪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更多更新的教学模式得到推广和运用,作为青年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运用者,更应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考者和反思者。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语文课上如何促进高中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如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课堂上被动、机械的学习接受现象,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我们需要改进和思考的。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课堂教学时数大大减少,语文课每周不超过五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广和运用王旻老师提出“三板块四环节”的教育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努力改变教师一言堂,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状况。现将自己两年来接受、理解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后的一些感想记录下来,作为自己学习的反思。
“三板块四环节”教学模式提出后,随着平时的运用与研究,我们又不断的加以改进,现在基本确定下来,主要内容是第一板块基础知识板块,第一环节“自主探究,即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在课前,一般是新课开始的前一天晚自习,学生利用“预习学案”自学,巩固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找出自主学习中所不能解决的知识点并做好标记,这样第二天上课时一开始便可以进行小组内部交流“预习学案”初步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
第一板块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即小组独立活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初步探究解决“预习学案”中自主预习学习存有疑难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中通过合作,使这些疑难部分得到初步解决。然后进行集体交流“预习学案”,展示出经小组合作讨论也未解决的问题,发挥班集体的智慧进行二级解决,最大限度地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最后教师对集体交流的疑难进行最终解答,并对本课重点(单纯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式解决,最终完成“预习学案”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第二板块基础知识板块,第三环节教案的使用,提出五个问题,提升五个方面的能力——在教案中针对提高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提出五个问题,主要包括理解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联想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一环节利用五个有层级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鉴赏,由浅入深把握文本,以达到锻炼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第三板块回扣检测板块,第四环节复习学案的运用,复习反思,当堂运用,针对学生应重点掌握的知识以及易混易错的知识,利用“复习学案”进行课堂检测,对本课进行知识回扣和反思,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在实施“三板块四环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老师对学生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剑拔弩张的师生关系不可取,“老鼠见到猫”的师生关系更不可取;另外还要建立正确的评价方式,单纯的表扬和批评早已不被学生接受,表扬中需带鼓励,批评中需带促进;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逐渐的还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要求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还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对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关键。这同样需要我们教师的正面引导,使学生“会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等等,当然如果学生能够拥有善于创造性思维,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就完全达到我们培养的目的了,不过,“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整个四环节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既不能如过去一样大包大揽,一言堂,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给学生过度的自由,对学生撒手不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要让学生明白探究、合作、展示对于提高自身能力及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不能有“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应干预”的错误想法,因为学生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否则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热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将会因缺乏正确的方向感而变得茫然无措。
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学生对老师的一种解放,老师可以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中走到学生中去,学生也可以从被动的填充式中走出来,走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起到丰富课堂内容的作用。
在实施的过程中,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上,我们不断发现这种模式还存在许多新的问题,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完善。例如,我们高中的语文学习主要以文言文为主,而文言文的学习又以诵读为基础和前提,我们设计的“预习学案”以基础知识为引导,以五个能力的提升为要求,在培养学生诵读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对于诗歌我们可以从修辞以及韵律等方面进行指导,交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前两天,教研员过来听了一节《兰亭集序》的授课,从学案设计到讲课方式都给我们提了好多新的建议,《兰亭集序》作为一篇序言要求学生背诵,我们在指导时就要抓住其对生死的感悟进而进行背诵,最终达到背诵的目的,课堂上五个能力的训练有些多余,而且这篇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与其在分析与锻炼能力上下功夫倒不如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朗读与记忆。还有平时我们在授课当中,对于每篇课文的处理如果都按照五个能力的训练,内容太多,量太大,从老师的备课到准备资料,到教案的制作与课件的设计以及最后的“复习学案”,可以说前期投入精力特别大,我们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学生,而有时这些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其实反过来想想,的确如此,我们所做的设计都是按照我们的思路进行的,都是按照我们想要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安排的,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缺乏相应的兴趣与主动性,更何谈学习的积极性呢?
所以我想我们在教学模式上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出对学生主动性的尊重,将阅读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写作训练能力融合在一起。而且在对学习的检测上不能只满足于复习学案的使用,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还是得通过习题体现出来,所以在复习学案之外我们还要穿插更多的练习,以练习带动学习,用练习的方式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案的设计上也要分清侧重点,每一个文本的学习只需体现出其中最重要的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即可,面面俱到的做法不可取。
当然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成长的艰辛,新模式的出现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需要我们更用心的钻研与完善改进。就像王旻老师经常说的“火车发明初期都不如马车跑得快”,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前进。
第五篇:三主六环节教学模式
“三主六环节”教学模式
一、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与设计
这一模式简单概括为:“三主、六环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以教师的导学案为引领,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核心,通过“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标注问题,合作探究,初解疑难,反馈展示、激励点拨,分层训练、达标检测,归纳总结、自我反思”六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这种模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其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益。
二、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借鉴的主要教改成果和理论书籍
1、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3、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的《有效教学十讲》。
三、高效课堂模式的操作流程
1、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时间安排不超过3分钟)。上课开始,教师创设情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有效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当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产生课堂学习动力。
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 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整地体现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
2、自主学习、标注问题。(3—5分)学生依据教师出示的导学提纲,对教材进行独立阅读,并将疑难问题用双色笔标注或整理在课堂笔记上,—1—
为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学生自主学习是根据导学案设计的导学提纲,通过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使用工具书或其它文本材料,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能否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自学,关键是看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是否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提纲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科学设计。导学提纲的出示,可以用小黑板,也可用多媒体展台,内容比较少的,也可口头向学生提出。
3、合作探究,初解疑难。(5—6分)学生带着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等形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解决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在展示环节提交班内共同解决。
这一环节中,小组的组建十分重要,各班要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学习小组,小学一般4人一组,初中可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合理划分。小组长应品学兼优,由组内选举产生。
4、反馈展示、激励点拨。(10—12分)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人发言、小组汇报、黑板板演、多媒体展台、课本剧等形式,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在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小组广泛参与,尤其要关注潜能生。通过对疑难问题进行争论,各抒几见,生成新知。教师适时点评,给学生以激励。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拔,找出规律。
5、分层训练,达标检测。(10—15分)基本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精选训练检测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测达标情况。训练检测题可分两部分,对于学生不宜掌握的知识,可先训练、再检测;对于相对容易掌握的知识,可直接进行检测。训练检测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适合不同学情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
—2—
信心和兴趣,落实“堂堂清”的目标。
选择训练题时,可充分利用教材和教辅资料。
6、归纳总结,自我反思。本堂课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 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畅谈收获,找出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两停岗学校整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