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读书报告_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院系年级:13级水利水电 专业班级:4班 姓名:魏润东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葛文生
2014年 6月
《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读后感
摘要:《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North)为庆祝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成立10周年而做的一篇专题演讲。诺斯教授在演讲中就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并详尽地阐述了制度与经济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制度,最后还对创新机制进行了全面地探讨。本文谈了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对中国经济变革的启示。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制度,变革,启示
读了道格拉斯·诺斯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题名为《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的演讲稿,我深受启发。现将读书心得报告如下。
一 作者及其生平
道格拉斯·诺斯于1942和1952年分别获得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奖。他的几本书非常有影响力:《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和《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诺斯曾表示自己的经济学探索是围绕“造成了经济的富庶或贫困的因素”而开始的。他从一个马克思主义信徒到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的推崇者,那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意外的旅程,但“探索经济绩效的最初根源”这项持久不变的目标却一直指引、塑造着他的学术生涯。做学术最怕的,一是没有问题,二是没有方向。诺斯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摘取经济学桂冠的前提条件是对学术的深刻理解,对学术问题和学术方向的准确把握。
《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是诺斯教授于2004年8月24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所做的一篇演讲。
二 主要内容
诺斯认为资本主义一直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是需要条件的。本次演讲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一)同为资本主义,西方和其他地区的不同经济绩效
诺斯教授从历史条件角度解释资本主义在西方和其他地区的不同经济绩效。诺斯说,十世纪后西方世界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本来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千年间一举上升为统治世界的霸主。但事实并不仅仅如此。这种现象只是一种更本质的转变的一部分——制度变迁的焦点已经从解决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转化为解决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现代社会,国家间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是因为我们无法在拥有个体交易传统的国家中发展出上述必要条件。这些国家大部分奉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他们根本不具有伴随着兴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市场”。相反他们无法重组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也就无法受益于我们所拥有的生产潜力。
(二)制度和经济绩效两者间的关系
诺斯教授详细阐述了制度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制度实际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能够不断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
诺斯教授说,目前我们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可以解释制度的形成,它们如何影响经济绩效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们怎样才能与新古典理论相结合,但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新制度经济学国际协会(ISNIE)的研究成果,也让我们看到了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希望。诺斯以橄榄球赛为例,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如何从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和强制力三者去理解制度。
诺斯教授还指出,要理解政治、经济系统的运行方式,我们需要分析同样的因素,其中也包括执行的不完全性。正式的经济制度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必须模拟社会组织的偏好。如果一个派别占有多数,多数派便可利用民选政府的形武,为着它的占支配地位的欲望或利益,而牺牲公众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权利。1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强大但“受到约束” 的社会组织。
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信仰、规范和制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在新古典理论中激励机制是依赖于特定的信仰体系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迥异的信仰体系产生了不同的激励机制,也导致了面对同样不确定性时不同的选择。在9·11灾难之后,理解这一点并不难。意识可以造就莫扎特和爱因斯坦,也能导致希特勒这种败类的出现,我们只有深入地研究认知科学才能对大脑和思想的运作有更充分的认识,才能确切地理解意识的作用。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个人信仰,还有可以给暴力和恐怖主义提供广泛支持的信仰体系。
(三)以美国为例,对制度进行剖析
诺斯教授通过考察美国上个世纪交易成本的剧烈变动,指出美国经济从处理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转移到针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诺斯说,西方国家从落后发展到20世纪的世界霸主,这是一个变化。我们也可以来分析这些条件,找出交易成本的一些基础。1870到1970间,交易部门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从占GDP的25%上升至45%,这反映了美国经济的重点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处理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转移至针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交易部门的上升反映了市场规模扩大下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深化。交换的次数随着专业化的深入而增加,必然导致交易的增加。
交易成本的上升源于以下活动:第一、产品和服务通常具有多种因素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二、有效的第三方强制力的发展依赖制度与组织,但个人为保护自身财产所投入的资源总是会起到补充作用的。第三、合约的执行需要付出监 1 詹姆斯·麦迪逊《联邦主义者文集》第十号 督和评价合约是否得到履行的成本,并对违约行为作出有效的惩罚。第四、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越发达的社会,知识的分布就越分散,整合这些知识也就需要更多的资
源。
改善经济绩效意味着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改制度。这包括建立统一的度量系统,创建有效的司法体系和执行机制,并发展制度和组织以整合分散的知识、监督衡量合约的执行并裁定纠纷。这些活动直接的后果就是交易成本整体的急剧上涨,但上升的量总会被生产成本的大量下降所抵消。
(四)鲍莫尔模型
诺斯教授详细分析了鲍莫尔所阐述的提供激励的产权、执行机制、企业家精神等
因
素。
诺斯教授说,鲍莫尔曾经在他的《自由市场创新机制》中详细阐述了能够使资本主义充满活力的唯一条件。他对自由市场创新机制的描述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究竟怎样的制度结构能够支持自由市场创新机制呢?他对13世纪到15世纪的生产活动,为获得收入而把产权交换给选民的交易——这是代议制政府的最初起源 ——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也讨论了其他促使法治产生的因素。但是自由市场的制度不会自动生成,就像鲍莫尔所讲的那样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很重要的一点。人力资本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足以保证创新总是能带来经济增长。这需要一套有力的激励机制,就像自由市场提供的机制,它保证了发明及其转化的产品从创新阶段就直接服务于生产并带来产量的增加。2” 而制度恰恰就起到激励机制的作用。
鲍莫尔的阐述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来自于他对新古典理论传统内容的清醒认识。承认了索罗的开创性研究的贡献,他开始研究“新增长理论”,并发现既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的缺陷。
“20世纪早期美国知识产权系统的变化和司法界对这一变化所采取的对策加强了企业在内部搞工业研究和为了获取外部的技术而进行投资的激励。由于联邦政府执行反托拉斯法的态度更强硬,法院的裁决也肯定了专利权可以用来获得或保持市场地位,于是企业更有动力进行内部研发活动。而且更稳定的知识产 2 鲍莫尔 权促进了知识产权市场的运转,使企业更易于用内部研发设施来获取技术。3”
我们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当这些技术应用于德国的化学工业的时候,美国的一些创新主要是来源于大学的一些科研活动,首先就是麻省理工学院,他们的化学系有很多化学工程,他们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也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而且把大学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变革,这是鲍莫尔模型中经济发展动
力的来
源。
如果鲍莫尔用更多的笔墨来描述交易成本的增长必然伴随着或促进创新机制的运转,他的论述就会更有力量。
(五)如何理解经济绩效
诺斯教授说,在批评新增长理论没有考虑到历史因素时,鲍莫尔是正确的。事实上,他的研究是对当时盛行的不考虑制度、不考虑历史因素的纯理论增长文献的重大改进。解释“创新机制 ” 的核心是按时间顺序对制度、组织的复杂性进行阐述,正是这种复杂性在特定的背景下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析性的叙述要从信仰和制度传入美洲殖民地的时候算起,信仰和制度在这块资源丰富的新大陆不断发展,直到十九世纪的社会巨变引起制度的变迁。其中还要包括1862年Morrill 法案的制定带来更多的教育投资,和接下来的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竞争性结构(与欧洲恰恰相反),这种结构使美国的大学在整合知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为二十世纪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有必要综合考虑反垄断法的发展,并将它与二十世纪政治和经济背景联系起来。欧洲、日本或其他发达的经济体虽然可能各具历史特色,但支持创新机制的主要制度必然是有共同之处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解释鲍莫尔的创新机制。如果经济史能在经济(和政治)的分析中加入时间维度,这种历史的分析方法就是恰当的了。最后,诺斯教授探讨了经济史对我们理解经济绩效的作用。诺斯指出,要想在经济分析中准确地考虑时间因素,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但这是我们深入理解经济绩效的必由之路。
三 对中国当代经济变革的几点启示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往往依赖于以往的历史,我们必须要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借鉴,但 是同时又要突破对于过去的这种依赖。
诺斯教授指出,制度是社会的激励机制。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使制度建设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制度的建设、调整调动企业家、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以此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二)鼓励技术创新
政府要鼓励高科技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工具,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自身发展,并把这些技术创新活动变得制度化、常规化。同时,政府也应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贸易等方式主动地去寻求一些技术创新的机会,而且通过许可这种方式来租用技术4,并逐步内化,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要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自互联网IT行业之后,整个科技尚没有很大的突破,目前比较流行的太阳能、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实际上尚未成熟。国家应该投资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去开发研究,待技术成熟后再进行生产上的投资。当前我认为首先要鼓励企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应用技术的水平,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降低我们的成本,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用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1.
(2)道格拉斯·诺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的演讲
第二篇:马原读书报告_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院系年级:13级水利水电 专业班级:4班
姓名:魏润东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葛文生
2014年 6月
《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读后感
摘要:《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North)为庆祝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成立10周年而做的一篇专题演讲。诺斯教授在演讲中就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并详尽地阐述了制度与经济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制度,最后还对创新机制进行了全面地探讨。本文谈了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对中国经济变革的启示。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制度,变革,启示
读了道格拉斯·诺斯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题名为《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的演讲稿,我深受启发。现将读书心得报告如下。
一作者及其生平
道格拉斯·诺斯于1942和1952年分别获得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学士学位和
博士学位。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奖。他的几本书非常有影响力:《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和《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诺斯曾表示自己的经济学探索是围绕“造成了经济的富庶或贫困的因素”而开始的。他从一个马克思主义信徒到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的推崇者,那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意外的旅程,但“探索经济绩效的最初根源”这项持久不变的目标却一直指引、塑造着他的学术生涯。做学术最怕的,一是没有问题,二是没有方向。诺斯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摘取经济学桂冠的前提条件是对学术的深刻理解,对学术问题和学术方向的准确把握。
《资本主义与经济增长》是诺斯教授于2004年8月24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所做的一篇演讲。
二主要内容
诺斯认为资本主义一直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是需要条件的。本次演讲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一)同为资本主义,西方和其他地区的不同经济绩效
诺斯教授从历史条件角度解释资本主义在西方和其他地区的不同经济绩效。诺斯说,十世纪后西方世界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本来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千年间一举上升为统治世界的霸主。但事实并不仅仅如此。这种现象只是一种更本质的转变的一部分——制度变迁的焦点已经从解决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转化为解决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现代社会,国家间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是因为我们无法在拥有个体交易传统的国家中发展出上述必要条件。这些国家大部分奉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他们根本不具有伴随着兴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市场”。相反他们无法重组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也就无法受益于我们所拥有的生产潜力。
(二)制度和经济绩效两者间的关系
诺斯教授详细阐述了制度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制度实际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能够不断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诺斯教授说,目前我们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可以解释制度的形成,它
们如何影响经济绩效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们怎样才能与新古典理论相结合,但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新制度经济学国际协会(ISNIE)的研究成果,也让我们看到了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希望。诺斯以橄榄球赛为例,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如何从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和强制力三者去理解制度。诺斯教授还指出,要理解政治、经济系统的运行方式,我们需要分析同样的因素,其中也包括执行的不完全性。正式的经济制度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必须模拟社会组织的偏好。如果一个派别占有多数,多数派便可利用民选政府的形武,为着它的占支配地位的欲望或利益,而牺牲公众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权利。1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强大但“受到约束” 的社会组织。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信仰、规范和制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在新古典理论中激励机制是依赖于特定的信仰体系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迥异的信仰体系产生了不同的激励机制,也导致了面对同样不确定性时不同的选择。在9·11灾难之后,理解这一点并不难。意识可以造就莫扎特和爱因斯坦,也能导致希特勒这种败类的出现,我们只有深入地研究认知科学才能对大脑和思想的运作有更充分的认识,才能确切地理解意识的作用。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个人信仰,还有可以给暴力和恐怖主义提供广泛支持的信仰体系。
(三)以美国为例,对制度进行剖析
诺斯教授通过考察美国上个世纪交易成本的剧烈变动,指出美国经济从处理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转移到针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诺斯说,西方国家从落后发展到20世纪的世界霸主,这是一个变化。我们也可以来分析这些条件,找出交易成本的一些基础。1870到1970间,交易部门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从占GDP的25%上升至45%,这反映了美国经济的重点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处理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转移至针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交易部门的上升反映了市场规模扩大下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深化。交换的次数随着专业化的深入而增加,必然导致交易的增加。交易成本的上升源于以下活动:第一、产品和服务通常具有多种因素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二、有效的第三方强制力的发展依赖制度与组织,但个人为保护自身财产所投入的资源总是会起到补充作用的。第三、合约的执行需要付出监1·
督和评价合约是否得到履行的成本,并对违约行为作出有效的惩罚。第四、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越发达的社会,知识的分布就越分散,整合这些知识也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改善经济绩效意味着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改制度。这包括建立统一的度量系统,创建有效的司法体系和执行机制,并发展制度和组织以整合分散的知识、监督衡量合约的执行并裁定纠纷。这些活动直接的后果就是交易成本整体的急剧上涨,但上升的量总会被生产成本的大量下降所抵消。
(四)鲍莫尔模型
诺斯教授详细分析了鲍莫尔所阐述的提供激励的产权、执行机制、企业家精神等因素。诺斯教授说,鲍莫尔曾经在他的《自由市场创新机制》中详细阐述了能够使资本主义充满活力的唯一条件。他对自由市场创新机制的描述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究竟怎样的制度结构能够支持自由市场创新机制呢?他对13世纪到15世纪的生产活动,为获得收入而把产权交换给选民的交易——这是代议制政府的最初起源 ——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也讨论了其他促使法治产生的因素。但是自由市场的制度不会自动生成,就像鲍莫尔所讲的那样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很重要的一点。人力资本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足以保证创新总是能带来经济增长。这需要一套有力的激励机制,就像自由市场提供的机制,它保证了发明及其转化的产品从创新阶段就直接服务于生产并带来产量的增加。2” 而制度恰恰就起到激励机制的作用。
鲍莫尔的阐述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来自于他对新古典理论传统内容的清醒认识。承认了索罗的开创性研究的贡献,他开始研究“新增长理论”,并发现既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的缺陷。
“20世纪早期美国知识产权系统的变化和司法界对这一变化所采取的对策加强了企业在内部搞工业研究和为了获取外部的技术而进行投资的激励。由于联邦政府执行反托拉斯法的态度更强硬,法院的裁决也肯定了专利权可以用来获得或保持市场地位,于是企业更有动力进行内部研发活动。而且更稳定的知识产
2权促进了知识产权市场的运转,使企业更易于用内部研发设施来获取技术。3”
我们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当这些技术应用于德国的化学工业的时候,美国的一些创新主要是来源于大学的一些科研活动,首先就是麻省理工学院,他们的化学系有很多化学工程,他们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也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而且把大学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变革,这是鲍莫尔模型中经济发
展动力的来源。如果鲍莫尔用更多的笔墨来描述交易成本的增长必然伴随着或促进创新机制的运转,他的论述就会更有力量。
(五)如何理解经济绩效
诺斯教授说,在批评新增长理论没有考虑到历史因素时,鲍莫尔是正确的。事实上,他的研究是对当时盛行的不考虑制度、不考虑历史因素的纯理论增长文献的重大改进。解释“创新机制 ” 的核心是按时间顺序对制度、组织的复杂性进行阐述,正是这种复杂性在特定的背景下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析性的叙述要从信仰和制度传入美洲殖民地的时候算起,信仰和制度在这块资源丰富的新大陆不断发展,直到十九世纪的社会巨变引起制度的变迁。其中还要包括1862年Morrill 法案的制定带来更多的教育投资,和接下来的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竞争性结构(与欧洲恰恰相反),这种结构使美国的大学在整合知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为二十世纪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有必要综合考虑反垄断法的发展,并将它与二十世纪政治和经济背景联系起来。欧洲、日本或其他发达的经济体虽然可能各具历史特色,但支持创新机制的主要制度必然是有共同之处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解释鲍莫尔的创新机制。如果经济史能
在经济(和政治)的分析中加入时间维度,这种历史的分析方法就是恰当的了。最后,诺斯教授探讨了经济史对我们理解经济绩效的作用。诺斯指出,要想在经济分析中准确地考虑时间因素,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但这是我们深入理解经济绩效的必由之路。
三对中国当代经济变革的几点启示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往往依赖于以往的历史,我们必须要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借鉴,但
是同时又要突破对于过去的这种依赖。
诺斯教授指出,制度是社会的激励机制。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使制度建设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制度的建设、调整调动企业家、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以此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二)鼓励技术创新
政府要鼓励高科技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工具,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自身发展,并把这些技术创新活动变得制度化、常规化。同时,政府也应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贸易等方式主动地去寻求一些技术创新的机会,而且通过许可这种方式来租用技术4,并逐步内化,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要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自互联网IT行业之后,整个科技尚没有很大的突破,目前比较流行的太阳能、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实际上尚未成熟。国家应该投资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去开发研究,待技术成熟后再进行生产上的投资。当前我认为首先要鼓励企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应用技术的水平,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降低我们的成本,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用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1.
(2)道格拉斯·诺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的演讲
第三篇:马原读书报告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共产党宣言》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我们不厌其烦的背诵它的背景、内容、影响、意义,但直到进入大学的第三个学期,我才猛然发现,即使对于这篇文章的一切有关史实都曾倒背如流,我却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这篇文章的原文。所以,我就是带着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的。
《共产党宣言》共有序言在内的五章内容。系统、清晰地论证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观点,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而宣言本身,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起草的纲领。
在最早的1873年德文版序言中,除了简要说明撰写宣言的过程目的,介绍一些不同译本之外,马克思还特意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原理是具有长期指导价值的,而实际的运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从一方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的开始,首先描述了当时欧洲大陆的时局情况:共产党与共产主义被压迫和抵抗。但也正是这种被当时旧势力所抵抗的这一事实说明,共产主义的地位被从反面确立了。作为一种新思想,被旧势力所重视并恐惧,正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故宣言的第一句说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幽灵这个词恰如其分的形容出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当时的状态和特点:隐秘而令人不得不设防,游荡(传播)迅速不可阻挡。可以想象,在当时阅读宣言环境中、号召群众的目的下,这样的开始无非是精彩又振奋人心的。从这一层面来看,《共产党宣言》作为政治性文件,也有它的文学语言魅力。
第一个大标题是“资产者和无产者”,宣言鲜明的提出这两个阶级,并从这两个阶级入手,清楚地阐释了永恒不变的呢(至少是到现在为止永恒不变的)历史真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古罗马到封建社会,再到资产阶级社会,宣言一步步剖析了“阶级斗争”是一直存在的,这一内在规律仍以周期轮的形式在顽固地进行着。尤其用了很多笔墨来解释当时的社会阶级情况以及成因(尤其在经济方面)。而在这一章中,给我最大触动的是以下这段话: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这段话我曾在文学课上听老师提起过,当时大家都纷纷猜测它源于哪首诗歌或是哪篇散文。当答案揭晓时我们都是惊讶的。这次完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联系起上下文再重新审视、欣赏这段话时,我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震撼和直击人心的颤动。短短的三句话,概括了一切经济文化甚至政治背后的暗流涌动。我们的社会突然动荡的如此之快,以至于一切美好都经不起这样的速度而被破坏,以至于人们的思想顾不上很多需要被考虑的东西,以至于整个世界都变得极度的好又极度的坏。
第二个大标题是“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这一章解释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一章中那样的“压迫与被压迫”的斗争关系,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这一章的末尾,宣言提出了“最先进的国家”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其中不难看到我国已经在实施了很大一部分。如对银行信贷的掌握、交通运输的垄断,这使我想到我国也在不断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如今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理论创新、管党治党多个方面都有总结和收获。
初读《共产党宣言》,可能我在很多方面了解的不够透彻、不够到位,但这一次“管中窥豹”,也使我受益匪浅。我深深感受到,共产主义从当年的一个飘荡在欧洲的幽灵成为现在祖国大陆以及更广阔的地方的努力目标,是多么伟大的过程。作为当前人类文明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它会指引我们走向远方。
第四篇:马原读书报告
浅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怀着对马克思深深地敬佩之情,我手捧《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津津有味的品读起来,以祈求能在和世纪伟人的贴心交流中体验一个伟人的深刻思想,启发自己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遍浏览完整篇文章,我大略的理解了文章的思路结构,可是对于其中的深刻思想却是似懂非懂。我没有灰心,因为我深知,想要深刻体会一个伟人的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诵读文章,并上网搜索相关的背景知识辅助理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对于文章中的深刻思想有了一丝自己的理解
纵观全文,序言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结构明朗。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第二部分是叙述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该部分指明了“最初动因”,并且也是正确批判“法兰西思潮”的需要。第三部分是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该部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展示了社会系统的复杂结构;概括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划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的标准;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揭示了社会革命的客观根源;指出了社会变革的种类和条件;概括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性,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四部分是简短地叙述了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第五部分是指出进行科学研究应持有的态度:必须杜绝一切犹豫和怯懦,而应该勇敢、坚定。整遍文章段段相连,环环相扣,其间的思想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常言道,书犹药也,善读者可医愚。确实如此,品读数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我在深深感叹马克思穿越千年的深刻思想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启发,初步理解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
通读全文,我将全文的精华思想概括如下:首先,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竖立着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其次,关于社会变革演进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社会革命,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上述深刻思想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作为千古一遇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可谓是名副其实。对于上述深刻的思想,我在此就不做论述了。
读完全文,我在敬佩马克思深邃的思想之余,还深深地折服他那种务实求真,踏实钻研的科学精神。马克思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么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这是一种很难得的求真诚实精神,足以让人尊敬。其实,熟读序言,我们知道马克思进行了15年的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了大量的经济文献,其间遇到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马克思自己说:“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他还说:“ 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的材料。这些研究一部分自然要涉及到似乎完全属于本题之外的学科,在这方面不得不多少费些时间。”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马克思会不惜花时间去研究,只为“自己弄清问题”。这是一种多么务实求真的钻研态度啊!真正做学问的人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否定再否定,而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汲汲于发了多少论文等形式主义。现下经济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世风浮躁,各类学术造假层出不穷,真正能踏实专注地搞学问的大师级人物屈指可数。在当今的浮躁社会,我们呼唤马克思,需要马克思的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
想想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我不禁一阵汗颜。马克思在写《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所遇到的艰难不可计数,像“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雇佣劳动》一书的印刷由于二月革命和我因此被迫离开比利时而中断”,“所能够支配的时间特别受到限制的”等等,可是他都一一的战胜了。像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麻烦就半途而废,这跟马克思相比,简直让我惭愧不已。从今以后,我要以马克思为榜样,务实专注的学习,遇到问题踏实研究,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读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在此,我将做出一个决定,一定要抽出时间来认真品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全文!最后,我想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共勉:“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第五篇:马原读书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题 目
班级(班号)
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美丽新世界》读书报告
2016 年 11 月 8 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美丽的新世界》读书报告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一本看了后觉得有些压抑的书,书本描绘了一个能称为“神奇”的未来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世界里面,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从胚胎到出生前,是在试管里培育的,在试管里,就被给予了身份的标识;出生后,接受睡眠教育;工作,生活,将按照固定的模式,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这本书的名字意味深长。它来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在该剧第5幕第1场里,从小生长在荒岛上,除了她父亲从没有见过人类的公主米兰达突然看见了一大群从海难中生还的人,不禁兴奋得大叫:“神奇呀,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类是多么美丽!啊,美妙的新世界,有这么出色的人物。”在这里,莎士比亚通过她的嘴赞扬了人类,说人类是美丽的、出色的,令人见了不禁惊叹。但赫胥黎用这句话作书名,却有不同的意味。
在书中的世界里,物质是极大的丰富的,人们除了上班,就是享乐,例如唆麻假。作者也在序言中说,原子能是一次重大的革命,但是只是在外部世界进行的革命,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人类心灵,以及精神上的革命。书中的革命分为以下几种:
1、取消胎生,人工生殖,从中划分种姓: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把人从遗传上、胚胎发育过程中进行培养,划分出α、β、γ、δ、ε5个大的“种姓”。(α、β、γ、δ、ε是希腊字母:依次音译为阿尔法、比塔、伽玛、德尔塔、爱扑塞隆,大体相当于英语的A,B,C,D,E)。阿尔法最高,比塔次之,依次下降,至爱扑塞隆最低。每个种姓又分加和减。如阿尔法加,阿尔法减(甚至阿尔法双加),比塔加、爱扑塞隆减等,这样就把社会分成了10多个种姓。为了工作需要,在胚胎期就进行培养和刺激,使胚胎具有不同的特性,预定了那人未来的命运。如有的适宜到热带高温下去炼钢,有的适宜到太空去修理宇宙飞船;有的适宜做社会领袖,有的则适宜掏阴沟。阿尔法和比塔是高种姓,伽玛、德尔塔和爱扑塞隆是低种姓。高种姓的人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低种姓的人做简单劳动。高种姓的人聪明,漂亮,高傲,心肠硬;低种姓的人只会执行较简单的任务,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们大量繁殖,一个受精卵可以培养出几十个多生子,从个头到长相都一样,都带种姓特点。不同种姓的人待遇很不相同。低种姓的人全都住大营房,各有颜色不同的制服作为标志;高种姓的人则住小住宅。社会是以无数的低种姓人为基础的,高种姓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报纸是按种姓出版的,最高种姓的报纸每小时出一次;最低种姓的报纸使用单音节字。这是出生前的阶级划分。区别是从胚胎期就培养的。
2、潜意识教育:分两种,一是睡眠教育;一是条件反射刺激,都从幼儿时期进行。使人从小安于自己的地位。睡眠教育在儿童入睡后进行。比如比塔儿童在睡眠中听见的教育是:我以我是个比塔而高兴,阿尔法太辛苦,而伽玛、德尔塔和爱扑塞隆又太可怜。条件反射刺激培养人的爱与憎,比如用噪声和电击让儿童永远害怕和憎恶花朵与书籍。因为喜欢花朵会造成喜欢大自然,而大自然是不收费的,会影响社会消费;喜欢书籍不但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导致错误思想。睡眠教育和条件反射的培养方式都很简单,反复又反复,一个道理或一种刺激在几年之内重复一两万次到六七万次,形成一辈子也无法逆转的心理定势。“新世界”相信一种理论:“道德教育都是不能诉诸理智的。”因此都在下意识里进行。
3、满足欲望:不但满足丰富的物质生活欲望,而且满足玩耍的欲望,包括看感官电影、听色唆风音乐、旅游、游戏和无限制的性生活。每个女性和男性彼此相属,可以自由享有彼此的肉体,但反对固定关系。提倡避孕,怀孕后立即人工流产。因此“父亲”和“母亲”都成为猥亵的字眼,人们听了会非常难为情。家庭被描写为肮脏的兔子窝,发着恶臭。一切欲望都给予满足,不让产生激动,据说人没有激动社会也就不会动荡。
4、割断过去:关闭了博物馆,炸毁了一切纪念性的建筑,查禁了福帝纪元150年(换算起来应该是公元2058年)以前的一切书籍。总统在报告里把从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直到莎士比亚、肖伯纳的全部人类文化都“掸掉”了;把从古以来激励人类向上的爱情、亲情、友情、人情一概“掸掉”了,因为它们能够使人产生激动和不满,危害社会稳定。这样,每个人生活里的一切都由上面赐予,大家都满足现状,感谢福帝。总统告诫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社会是经过9年战争的大屠杀和大英博物馆对知识分子的大毒杀才取得了今天的局面的。总统的结论是:“幸福与德行的诀窍是爱好你非干不可的工作。”
5、唆麻:这是一种最甜蜜的幸福剂,也是最温柔的镇压剂。情绪不佳,吞唆麻;烦恼得厉害,多服唆麻,进入唆麻假日;社会**,有唆麻枪,无论怎么乱,喷上一剂,**者就睡着了,醒来就捣不了乱了。有了唆麻什么骚乱都可以迎刃而解。新世界的总统说:“没有眼泪的基督教——唆麻就是这种东西。” 有了这5条措施,社会就稳定了,人生就美妙了,怕是创造了一个极乐世界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约翰,和列宁娜两个人的情感故事
列宁娜和许多的人发生了关系,当他爱上约翰时,又是毫无顾忌的像占有约翰,甚至在约翰面前脱光了衣服。而在约翰所处的旧世界,人们只能从一而终。约翰的母亲,这个从新世界来的女人,和野蛮世界的很多男人发生关系,受到了女人们的鄙视和殴打。约翰本人也认为,对一个女孩的追求,要靠劳动,要经受考验,才是真正的男人,是值得信赖的爱情。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值得肯定的。很讽刺的是,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在新世界的环境下遭遇了困境。约翰爱着列宁娜,但不能接受列宁娜的爱情观,所以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圈套,并在自己设计的圈套中选择了死亡——一边骂列宁娜是“婊子”,一边又想着她的肉体。欲望是应该正常表达的,单纯为了肉欲的释放,忽视了爱的存在,超越了道德的界限,是可悲的,但是想约翰这样,因固守道德而压抑情感也是不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