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讨会方案
第七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讨会方案
一、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
二、承办单位
《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有限
三、议题
1.少儿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2.少儿美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 用;3.少儿美术教育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结合;4.多元文化与少儿美术教育;5.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6.校内外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不同特点的比较 研究;7.少儿美术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探索;8.工具材料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影响; 9.海内外少儿美术教育动态、信 10.与主题相关的其他论题
四、参加对象
中小学美术教师,校外美术教育工作者
五、研讨形式
撰写论文(案例、),专家指导,评选优秀论文,召开研讨会,出版论 文集等
六、论文要求
1.论文字数不超过 5000字,用 A4纸打印,标题用小 2号黑体字,正文用 小 3 号仿宋体,正反两面打印。引文和参考文献须注明出
2.教学案例要求提供已经实施的教学过程实录,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辩证的 分析
3.教学课件按以下要求撰写文字稿并提供多媒体文件:课题导语(介绍本 课题的文化背景和实施理由);陈述教学目标;从教学理念的角度介绍实施方法;
教师和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或有关教学资源;按课程进度介绍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对本课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可能的拓展方式
七、工作安排
1.根据确定的议题撰写论文、案例和 论文发至
E-mail:llythlunwen@163.com(注明第七届研讨会论文)
2.组委会于 2013年 6月底组织专家对论文、案例和课件进行评选,向获 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3.2013年 8月,研讨会与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颁奖会同期举行
4.评选出的优秀论文择优在《中国校 *理论版》上刊
5.汇集优秀论文、案例和 出版《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秀论文集
6.截止日期:2013年 5月31日(以投寄邮戳为准)
第二篇:全国第五届幼儿美术教育研讨会通知
全国第五届幼儿美术教育研讨会通知
为了传播先进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于2016年6月1日~3日在无锡市新吴区科技交流中心举办面向全国的、大规模的综合展示交流平台――全国幼儿美术教育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宗旨:坚持学术探索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研究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探讨幼儿美术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交流幼儿美术教育的新经验、新成果和新材料。
二、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三、协办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四、承办单位:早期教育编辑部、江苏现代教育培训中心、无锡市新安中心幼儿园
五、赞助单位:上海国韵实业有限公司
六、参会对象:幼儿园园长、美术教师(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校外幼儿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师)、幼儿美术教研员、幼儿美术教育理论工作者等。
七、会议内容
1.专家讲座: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吕耀坚、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丽。
2.全国幼儿美术作品展:全国40所美术特色幼儿园共展出400米长各具特色的幼儿美术作品。
3.主题活动:参观无锡4所美术特色幼儿园、观摩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并做幼儿园美术特色经验交流。
4.全国幼儿教师美术创意现场大赛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早期教育?美术》选登优秀作品。
5.全国6家美术特色园进行现场经验交流并由专家点评总结本次画展。
八、会务费用
会务费:950元/人(含听课费、材料费、交通费等),住宿费自理(会务组统一安排酒店140元/人/天)。同一单位两人以上(不含2人)参会,且在4月25号前报名,可优惠100元/人。
九、报名方式
请报名者按下表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往大会筹备组:yemsyth@163.com。
报名咨询热线:张惠子025-86381 303;马辉025-86381349。5月10号报名截止。
报到地址:无锡协信维嘉酒店(地址:无锡市新吴区震泽路与净慧东道交汇处)
酒店电话:0510-81082777
报名以后,我们将把会议具体日程、报到交通路线通知参会的代表。
第三篇:全国电力系统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材料(初稿)
肩负神圣使命,发挥重要作用,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愿望,作为企业和工会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中有着重要责任与义务。同时在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多元化、复杂化的今天,工会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会如何表达和维护职工权利,参与和谐,协调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因此,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是摆在企业与工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度认识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神圣职责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也正处于关键时期。这既是国有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的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和长足进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的加快,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日益复杂,一些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更加
1显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日显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得好,企业就会加快发展;反之,就会出现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导致企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这不仅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实现,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企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这28个字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工会组织是大有可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工人阶级是三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同样也要担当起领导阶级的职责,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员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针对员工群众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生活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要求,履行好法律赋予工会的各项职能,切实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和构建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
二、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工会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工会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工会作用的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工会在推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职责,找准切入点,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组织激励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料学发展观,确保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服务于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员工识大体、顾大局,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进一步体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更加广泛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动员起来,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协调维护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关系协调的企业。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推动构建和谐企业的着力点。在宏观层面,要积极参与劳动关系政策的制定和执法检查工作;通过积极与企业行政协商,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和工会的主张体现到企业政策制定和总体工作部署中去;要继续推进协
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源头参与和机制建设。在微观层面,要把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作为工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保证集体合同的覆盖面;继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协商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充分认识加强员工素质建设的重要性,把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作为工会工作的长期战略任务;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对困难员工大力帮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努力保持员工队伍的团结统一、和谐稳定,这样才能够形成心和团结紧、人和齐奋进的和谐发展环境。
3.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安全监督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具有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确保职工生命质量的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以进一步深化劳动安全互保活动为切入点,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载体,定期开展活动检查和总结评比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要认真履行工会主席作为群众劳动保护监督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中的作用,加大群众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促进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改善,参与对重大伤亡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问题的处理,切实保障和改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业环境、人身安全和健康,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4.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民主和管理有序,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深化厂务分开,强化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在企业的最广泛的实践,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推进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各级工会组织要调动和发挥员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始终坚持把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难点、员工群众关心的热点、企业廉政建设的关键点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审查通过或否决、审议决定、评议领导干部等各项职权,依据法律和制度保证,不断充实和丰富职代会的具体内容,积极探索和完善其它各种有效的公开形式和民主监督形式,进一步提高职代会的质量。
三、积极创新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工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广泛而深刻的转型期,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职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收入分配方式和内在需求的多元化,面对工会工作遇到的纷繁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面对构建和谐企业的新任务,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只会丧失良机,贻误事业的发展。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
各级工会要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以推进固本强基、依法维权、困难职工帮扶、技术创新、素质提升五大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会理论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更好地把握新时期工会工作规律,增强工会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各单位党委要创新和完
善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组织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工会重点工作的宣传, 加强对先进员工、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单位党委、行政要为工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同时,各级工会要把提高工会工作者的素质作为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关键,深入开展对工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工会工作者牢固树立为员工群众和工会事业服务的思想观念,掌握做好工会工作所需要的理论、政策和法律知识,具备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工会工作人员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着眼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员工,加强工会的作风建设,克服机关化倾向,不断增进对员工群众的深厚感情,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务实效,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之家”,使工会工作者真正成为“职工之友”,从而从真正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会组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工会工作也大有可为。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抓基层、打基础、办实事、求实效,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第四篇: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方法散论
转载
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方法散论
●无论辅导老师的方法有多么“高明”,只要把孩子作品的“原创性”给辅导掉了,使画没有了“孩子气”,这个老师就是一个失败的老师。这说明他已经没有资格再教孩子了。
●我上课从不教画法,孩子们大都是在画着玩时,不知不觉地上了我的“贼船”的。当孩子们画好一幅很漂亮的画时,他自己并不知道用的是哪“一路”招数。
●艺术这东西就这样,你越是急于想找它,它越是不想见你。当你不急了,神情放松了乱涂乱抹时,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门来,孩子的画更是如此。
●没有画法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技巧的技巧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只有笨老师,没有笨学生。人人都有艺术细胞,就看老师有没有开启的本事。
●教给孩子一招是错误的,教给孩子一种思维方式是对的。对孩子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思维活动。
●孩子画的像不是错误,但如果老师要求孩子要画像就是错误了。●我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好鼓动孩子乱画。因为孩子在乱画时最能反映出他的个性。从中可看出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已掌握了什么?还欠缺什么?孩子是一个做事严谨有条理的人还是一个办事热情、快刀快斧,画十分种就完事的人。当你了解了这些后,就好“对症下药”了。
●学龄前孩子的画,画得越是很像,涂色越是均匀,越是说明老师的教法出了问题,已经违背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
●孩子们最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乱七八糟”的,一般家长把这类作品称为“乱”,但专家们却把这样的画称为生动、有创见、有灵气。●辅导老师的工作并不是把好多看似很乱的绘画方法统一起来。相反,而是怎么保护好、发展好孩子的“乱画”,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乱”做到极致。使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情绪得到了释放。帮助孩子完成一个痛快的绘画过程。
●儿童在画画时乱涂对孩子来说不是坏事,这正说明孩子是无拘无束的。我以为,在孩子初试绘画时,在教学上应“先放开,后治理”在“乱中求治”,而不是一开始就给规矩。
●不要让孩子画简笔画。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习惯动脑筋了。简笔画抑制了孩子的想像,有碍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
●孩子们把画画得“乱七八糟”和纯粹意义上的乱涂乱抹是两回事。前者是孩子情感的自然喷发和倾泻,后者是单纯的游戏和玩耍。●孩子的画,画得像的不一定好,好得不一定像,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或体验的就是好作品。●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的简练起来;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儿童画画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会把孩子吓跑的。
●儿童画画时往往是漫不经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语。一般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不认真、不仔细,实际上这正是孩子画画时的最佳状态。●孩子们画画只凭满腔热情,不凭画法画理,方法步骤对孩子用途不大。这种无规则、无技巧只想着玩的画,就是儿童画。
●用传统方法教孩子的结果是立竿见影,画得很像,但这是老师灌输给孩子的,是被动接受。新的教法是孩子按老师的启发构思画面,教师在辅导时顺着孩子的思维去发展孩子的想象,是主动学习。立竿见影容易,发展想象难。被动接受容易,主动学习难。这需要家长有个辨别能力和在认识、观念上的提高。
●在家辅导时启发孩子是对的,安排孩子画什么?怎么画是不对的。比如画一簇花,家长只能告诉孩子这些花的颜色、造型和叶子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须自己去看。不能告诉孩子这个花瓣是椭圆形,那片叶子是红色的,中间有黄色的叶筋,叶子边缘还带有许多锯齿齿。家长把看到的结果都告诉了孩子,并不利于孩子观察力的培养。
●完全没有艺术细胞,天生就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并不多见。家长不能仅凭一两幅画没画好就说这个孩子没有艺术细胞,就说没进步,越画越倒退,放弃了对孩子的培养。艺术大门的开启不是几次就能打开的。这时,对孩子来说“坚持”两个字很重要。
●家长督促孩子画画时,有可能孩子并不想画。孩子喜欢画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愿意画,也有不想画的时候。画画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家长安排每天必须画一幅画,事实上是把画画当成一种任务压在了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会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不喜欢画画了。
●家长对儿童学画的想法有点像围城。看着自己的孩子画得很仔细,很认真,却很羡慕画画泼辣奔放的。大胆涂抹表现的孩子家长又羡慕画得很稳、很细的孩子。其实,艺术欣赏是讲究多样的。要紧的不是“取长补短”,而是设法怎么和别的小朋友画得不一样。
●每个孩子由于个性的不同,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艺术知觉。任何“步调一致”和“统一行动”,都是违背孩子生理和心理的。
●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他们认为只有突出主要的,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如:孩子画踢毽子的腿会比不踢的腿要长,画吃蛋糕的嘴比平时的嘴张得要大。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拿画上的形象与真的比。
●孩子在家画画,家长总是好“手把手”地教,习惯于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这里画上什么?那里画上什么?这样画的画确比孩子自己画的内容要丰富一些,画画要完整一些,但这都是孩子按家长的意思做的,这里面已没多少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主意了。
●当孩子画画时老是无休止的重复原来画上的几样东西时,孩子显得仍然很兴奋,画得很起劲,可家长却着急了,为什么孩子老是画那几样东西呢?画面上经常出现的形象大都是孩子已经掌握认知的东西。当家长要求或他们自己想画时,总是想把自己熟悉并完全掌握的“拿手好活”画出来,以显示成功。如果这时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展示”,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绘画题材的丰富多样不是学几次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家长总希望孩子画啥像啥,涂色别越出线外。其实,孩子画的不像,控制不住涂色是年龄的事,并不是老师教的。因为,孩子年龄小,画画时眼、脑、手的配合还不够协调,达不到“随心所欲”,小手的肌肉还不够发达,不听脑子的使唤。画不直,画不像,涂不好色是正常的。
●幼儿画画有时画一个人头超过身子几倍,身子和胳膊只画一根线就算完事。在孩子眼里人就是这个样子,他自己并没认为有什么不妥或不完整。这些类似符号的小圈圈、小条条、杠杠就是孩子对人了解的一切。儿童画画取决于他对社会认知的多少,一个七岁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能把人画得很完整。孩子的生理、心理在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社会,去创造艺术。但家长往往不知情,总想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替孩子抄心。大到喜欢什么专业,穿什么衣服。小到梳什么头型、买什么铅笔盒。总觉的孩子不会办或办不好。其实,每个孩子对自己所用的东西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看法,只是没有决定权。是家长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和锻炼的机会。
●有家长说,孩子没入美术班时在家还画画,入班后在家却不怎么画了。如果家长不把孩子学画当成一种学业和技术来对待,就容易理解了。孩子画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另一种玩耍。在班上他已经把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宣泄在纸上了,画画的欲望已得到满足,心里获得了平衡,孩子在家画画的兴趣自然的就会有所减弱。孩子画画凭的是兴趣和热情,画得好坏并不与作画时间成正比。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夸别人画得好,孩子听后为让你高兴,会去学他。当孩子学会别人的同时,也失掉了自己的个性。而有个性的作品才是美的。
●如果家长看孩子画画时,能忍住不说话,对孩子的干扰会小一些,如果忍不住非要“指导、指导”还不如不在旁边好。即便是家长站在旁边不说话也已经干扰了孩子的思维了。●儿童画画有很大的随意性,是想到哪画到哪。往往是画了前面的,不知道后面怎么画,事先是不会“胸有成竹”的。等想好了或默记下来的画已经不是儿童画了。
●孩子的画不是画得细就是认真,即便是看上去似乎很“乱”的画,也并不能说明孩子没认真画。艺术这东西并不是认真了就一定能画好,有时也正因为太认真,思想负担太重,结果反而画不好,孩子画画时感情的真切投入才是真正的认真。
●辅导老师在给孩子讲课时,可以讲一些比例的知识,但不能要求孩子画准比例。讲是对的,要求是不对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观感受,还不懂的用理性知识去指导绘画,如果老师对孩子要求太“严”,孩子就会因画不准比例失去自信不喜欢画画了。
●孩子的画跟年龄有很大关系,不到画得很像的年龄却画得很像,这说明老师的教法有很大问题;到了能画像的年龄却又画不像时,这说明老师的教法也出了问题。前者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带来的“后遗症”,后者是“放羊式”的教学方法留下的“症结”。
●幼儿画画的特点是:听他们说画的什么内容都有,看他们的画什么内容都没有。
●我反对孩子在上美术课时像某些幼儿园小朋友那样在老师“一、二、三坐好了,闭上自己的小嘴巴”的口令下,个个两手背在身后,笔端笔正地坐着,课堂上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得到,好像这才是正规教育和文明地表现。其实,五六岁的孩子正是嘻嘻哈哈调皮的时候,该调皮的年龄却不调皮了,是老师“出色”的工作压抑了孩子地调皮。●有的家长不喜欢某种颜色就不让孩子用这种颜色,甚至把这种颜色藏起来。其实,每个人因年龄、性别、性格、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事物会有不同的艺术知觉。家长应鼓励孩子做事有自己的主张,遇事有自己的选择,不应该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心过于细了,画得画必板;胆过于大了,画得画必乱。●孩子的画画得干净没有错,但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一定要画得干净就是错误了。孩子画画儿如太重视画面干净,就会束手束脚不敢大胆涂抹了。其实,画的审美价值并不取决于画的表面。画得干净的也有孬作品,“乱”涂的也有优秀之作,好的作品应该是作者对事物认识角度、深度地体现及绘画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儿童画画的年龄越小胆越大,年龄越大胆越小。●孩子画画不是家长想让画时就立马能画出来,需要一个孕育的思维过程。即使孩子原先有些形象积累,画得多了,思维也会枯竭的。孩子需要一个不断认识事物的“充电”过程,家长要干的“活”就是积极引导帮助孩子不断地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家长辅导孩子画画时,不要让孩子急于先动笔,应先对所画的内容、题材有大致上的了解,最好能领着孩子“转一圈”,在孩子对所画的东西有了明确印象时,再启发孩子把看到的、想到的、体验的感受落实在纸面上,这样画得画就不空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孩子来说同样适用。
●孩子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思维去完成了一个“激情施放”的作画过程。
●孩子画写生并不像成人那样是真写生,想象与记忆仍是画中的“主角”。比如花有五个叶子,叶的生长方向、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孩子画上的叶子数量和大小十有八九像哈哈镜里面的东西走了样。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画写生时不要与真的东西比。
●家长看幼儿画画时,总想从画中看看像什么东西。其实,幼儿喜欢画是觉得画画好玩,他们不会在乎别人对他们得画作如何评价呢!使孩子感兴趣的是,画笔在他们小手里握着流淌出一串串彩色的笔道道,这些看上去不成形的符号圈圈就是幼儿对生活了解的全部。●画过于“细”了不能叫严谨;过于“放”了不能叫生动。
●孩子学画并不是学习高难知识越早越好,越深越好。再好的方法只要违背孩子的心理、生理就不能说是好方法,这需要孩子有一个能接受理性知识的年龄作前提。如十岁前的儿童就不宜学规矩很多且很理性的书法和素描。儿童时期三、五年就会过去,是“过了这个村,没有了这个店”,提前学成人的东西是最不值得的。●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怎么画,新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怎样自己画。前者是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教得最好是画成的东西与老师的一模一样,后者是老师在尊重孩子思维的基础上启迪与点拔,教得最好是画面各有千秋。
●孩子画中的图案和色彩是他们地创造,他们在毛驴、大象、骆驼、螃蟹、老鼠等单灰色的动物上画出漂亮的花纹和图案,这没有什么不妥。如果生活中没有的东西不能画,那么,什么才叫创造呢?对孩子来说想象比真实更重要。
●有时孩子画不好画,不一定是技巧的事,大多是审美上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孩子用浅色画轮廓用重色涂颜色,这样涂上的颜色就会“吃”掉轮廓线,形不突出了。再比如孩子在涂色时不懂得色彩有冷暖、明暗对比作用,一古脑地涂上相接近的颜色,这样问题差不多每堂课都能遇到,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辅导老师该干的活了。
●如果家长不懂儿童画,请不要随意批评孩子的画,因为你对儿童还缺少了解,很难说你的批评是正确的。其结果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干扰孩子的正常思维,因为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能清楚地辨别你的说法是否是对的。
●孩子幼儿时往往说话不知轻重,说些“没边没沿”不礼貌的话、做些不文明的事。如果家长这时硬给以规矩,就会压抑孩子童趣地展现,使孩子变成了“很懂事”的小大人不可爱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干脆就别管,不管可能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
●幼儿学画还不懂得什么是画法画理,他们的一切知识都是靠“实践"得来的,是在“具体干”中学到的。●儿童画只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个过程,它有艺术性,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创意可设计,效果可预见,是有很高思想性的。它是理性思考的产物,是思想和技巧的完美结合。而儿童画有很大的随意性,画面效果是不可求的,画到最后是个什么样子,儿童自己也不知道。因而,从小就学成人的东西,想培养画家的做法是不对的。在学画的小朋友中可能有一部分人长大后要成为画家,但我们培养的目标却不是画家。
●对于孩子的画,家长不能要求太高,一堂课一幅画想的、画的与别人不一样,有点独到之处就算不错,不能要求孩子处处都画得比别人好,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初试绘画,虽然很喜欢,但对画却很陌生,多少还有些胆怯,画面有可能不理想。如果家长这时对孩子的画给予充分地肯定,就会给孩子注入力量和信心。孩子用心去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不让孩子去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有家长说俺不懂儿童画,在家怎样辅导孩子呢?如果是学龄前的儿童就好办了,我可以给你开个“方”子,你只要在你孩子画画时准备好一大斗挺好、不错、棒极了的“高帽子”不断地戴在孩子头上,孩子在你的鼓励下,一定画得很高兴、很投入。孩子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完成的作品肯定差不了。专家们把幼儿的画成为无错误学科,所以他们怎么“折腾”都不过份。
●别把儿童画画当个事,它跟小孩玩沙子没什么两样。画完了任你评说,玩完了扭头就走,这就是儿童做事的天性,他们没那么多规矩。●考级实际上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一种根本不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的“练兵”活动。考级把原本轻松自由的绘画,不科学地分成各个等级,并把学生引向了不断升级、过关上去,使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偏离了孩子学画是为了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办学宗旨。级别的提升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制造的假“成功”。
●幼儿园里选画是看画面是否干净、漂亮、画得像;专家选画是看画面是否有作者的真切感受和创造性,这就是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也是画得“乱七八糟”的画选上了,画的干净漂亮的却落选的原因所在。●孩子在画画时如果老是不满意,光想修改修改或换张纸画,说画错了,这说明孩子已到了转形期,对他们自己所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开始喜欢画得很像并崇拜大人的画,不再愿意画儿童时期充满幻想、异想天开,不符合比例、不符和逻辑、人比楼房都高的画了。这时辅导老师应“白话、白话”规矩了。
●家长不要把美术老师的辅导作用想得太大,其实,一个孩子画得怎样关键取决于他自己,老师只能起个航船的舵手作用,使孩子在进步中不偏离方向。
●孩子在认识事物上会因个性、兴趣、年龄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不能看孩子在一个事上反映不如别人,就认定什么事都不如别人。孩子学画有快有慢,悟性有高有底,这是正常的现象与智力无关。●有家长说是否可以要求让慢性子的孩子画得快些,急性子的孩子画得慢些,平衡、平衡。其实根本没那个必要,急中也有精品,慢中更有巧匠,绘画只能影响性格,但不能改变性格。
●欣赏儿童画有两个误区:一是用成人的眼光解释儿童画;二是把儿童画当成一种专业技术看待。
●一般家长普遍认为能称为技巧和专长的都要有基础作铺垫的,但儿童美术却不是这个样子,儿童画画跟儿童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比如画一个热水瓶,认知能力高且有绘画经验的孩子除了能画准基本的比例外,还能画一些热水瓶上的花纹图案等,使之造型更具体、更细致。认知能力弱实践少的孩子画得造型简单、粗略单调。这与绘画技巧关系不大。只要孩子见过知道就能画出来,无须告诉他热水瓶的画法、步骤和比例、位置等。我们要求孩子是能画出热水瓶,而不是能画像热水瓶,画得像与不像在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性上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以,儿童学画是不需要基础的。
●家长有时看孩子画的东西给自己想像的有很大出入时,就抱怨孩子怎么画什么不像什么呢?教孩子画画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规范呢?实际上儿童画是不能作统一标准和要求的。比如画鸟,每个小朋友画的鸟都有鸟头、鸟嘴、鸟脖子、鸟肚子、鸟尾巴、鸟翅膀等,这时你会惊奇的发现,每个小朋友的鸟都画得很好,且造型又都不一样。你能说哪个小朋友的鸟画得对,哪个画得错吗?孩子眼里的像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和精神需求,是一种神似,并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反映。●家长在向教师咨询新的教育理念时,对新的教学方法都比较赞同,也都清楚旧的传统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但一具体到孩子的画时,家长又提出了一串串没咨询前提的问题。如:“太阳怎么涂成了蓝色?”“大象身上怎么画了那么多月季花”“这是画的什么?一点也不像”等等。由此可见,一种观念先入为主,在脑子里经过长期沉淀后,就会形成思维模式的定式,是很难影响或改变的。教师的工作除了教好孩子外,让家长了解认识新的教育方法和掌握一些正确的指导方法也同样重要。
●大多家长虽然不太懂美术专业,但看孩子的画时却好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像比例对不对啊!画得像不像啊等!其实,孩子画画是觉得画画很好玩,并没把画画当作一种专业去看待。这时孩子的画是玩、画不分,没有什么区别。听孩子说自己的画,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可家长看到的只是绿一团、红一团的彩色圈圈,并没有具体的形像。这时的孩子对事物刚有蒙胧的认识,还不可能了解到事物的整体性。所以,家长不能要求孩子要画像什么。
●儿童画辅导有三个误区:一是在辅导过程中过于强调作画的技巧,而忽视孩子的创造性。找张范画让学生比着画的做法对学生损害更大。二是教师错误地理解让学生“自由地画”的道理,在上课时随便画,不管不问不辅导,完全放任自流。这种“大撒把”式的“教学”完全失去了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使教育没有了实际内容。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的进步都是教育的结果。三是教师过于追求儿童画的高品味、高层次的艺术效果和新材料新方法的运用,超出了儿童所能认知事物和想象的极限。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好出现专家对孩子的画倍加赞扬,惊呼孩子是大师,孩子听后却很盲然,不知自己“大师”在什么地方的结果。这样所谓的高技巧是不能提升孩子艺术精神的。●家长有时对美术教师的作用估计太高,认为学得好不好,关键在教师。其实,在美术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不单是教师,家长与家庭环境和孩子的素质也是学好画画的重要条件。更何况有些东西是不可教授的,像灵气、悟性、神韵、感觉、联想、意会等。实践表明:孩子只有在好的家庭教育和优秀美术教师的辅导以及孩子优异的素质三方面条件、环境都具备时,儿童艺术潜能才能充分地得以发挥,孩子的心理、生理、智力、品德才能稳定健康地全面得到发展。
●有的家长在教育方面知识欠缺,不能正确的对待孩子的特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名利思想太重。对孩子又缺少了解,孩子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孩子的能力怎样,发展限度和心理承受力等全然不知,就知道孩子得了奖,家长脸上就有光彩。家长对孩子有个要求,有个期盼是对的,但要有个度的把握。太高孩子做不到反而失去信心,太低又会影响孩子的进取心,失掉了动力,不切合实际的期望最终会使家长们失望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画画的认识和处世原则、态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在孩子学画过程中,对孩子“帮助”太多,孩子长期生活在凡事听家长“安排”按家长“指令”办事的环境中,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随着家长不断加深的“关爱”,更会逐渐减弱或消失的。使孩子不能独立的生活,变得过分依赖父母,从而失掉了孩子的自主性。要知道让孩子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学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愉快,他们正是通过这个绘画过程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这种感觉正是一个人获得事业成功后有了成就感的雏形。家长要做的事就是设法保护好发展好这个“雏形”,使孩子在绘画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不帮助。
●有的家长看孩子画画好用某几种色时,就担心起来,孩子怎么总是喜欢这几样色呢?是不是孩子在心理上有啥问题呢?其实孩子喜欢用什么颜色画画是他的个性和爱好决定的,这跟他的生活环境受什么教育和个人的喜好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心理上有什么问题。即使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画上的颜色种类多,也并不意味着色彩就丰富,画上的颜色少就单调。有的版画只有一两种颜色,仍给人一种色彩丰富的感觉。孩子在画什么、怎么画、用什么材料和工具上家长不应管得太多。应鼓励孩子凡事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对喜欢画画的孩子,家长应多做一些“触景生情”的教育,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使孩子的创作思路“渐入佳境”,激起孩子绘画欲望。如在家里画一盆好看的花,家长不是简单地说去画吧就算完了。一般五、六岁的孩子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家长应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了解花的生长结构、造型特点、习性、作用等,等孩子明白后再动笔。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画出的画在理解和感受上与简单地画是不一样的。这种现场的生动的画前“情景教育”,由于家长的参与往往是孩子很有兴趣并乐意接受,效果也最好。●有的家长很是担心孩子画已画过的题材,认为画过的题材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提高。其实,画的题材只是某种环境下的情景限定,并不是重复的画某一件具体的东西。画以前画过的“情景内容”并不意味着有完全相同的造型因素。如画逛超市,每个孩子都会对超市有着自己的理解。孩子因其观察角度和对物的感受不同、兴趣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画面组合与选择。就是画完全相同的题材,这学期与上学期画的超市由于观察认识能力上的提高,画面也会更加完整丰富的。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画的树都往一边倒。如池塘两旁的树往两边倒,池塘下边的树头朝下,画的房子没有墙,里面的人看得一清二楚,以为孩子的脑子有啥问题。画上有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六、七岁以下的孩子作品上。由于孩子年龄小,还不懂得自然界有透视现象,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的。这时家长没必要非得从理性上去认识它,从科学的角度上纠正它。家长要干的活就是如何引导、启发帮助孩子完成一个奇思妙想的思维过程。
●家长总想让孩子多画一些,再多画一些。以为,只有画得多了,才能“学出来”。于是就有了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家长硬是规定每天必须画一幅画,如果孩子不按家长的要求去做,就会受到类似取消买东西或到亲戚家做客的惩罚。家长自觉不自觉的把“管理”孩子变成了“管制”孩子。孩子在这种精神压力或负担的情况下是不会画好的。即使从艺术的角度讲,学生也只有带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法在比较随意、宽松的环境下创造某种东西时,艺术才能悄然而来,按“规定”办事,不光不能产生艺术,更起不到愉悦孩子心灵的作用。●如果家长真想帮助你孩子画画的话,请你不要管孩子的具体画法和形式。你的一切努力都应建立在如何扩展孩子的视野和提高孩子画画的兴趣上。即使你一时还看不懂孩子的画,也没有必要非得跟孩子“交真”一定要弄清画的什么东西。孩子认为的一切绘画形式家长都应支持孩子去尝试。如果孩子对你的“帮助”表示不满或者是反感时,这时你应该立即停止对孩子的“帮助”。哪怕是你认为当初的愿望是最美好的。
●请家长不要购买类似填空、填画的多功能简笔画和蒙纸学画之类的书。你想,照着别人的画画下来,再按印着的轮廓线涂上颜色,这样的画怎样能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呢!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又在什么地方得到体现呢!孩子如这样画久了,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学美术就是比着画,画得像就是画得好,涂色均匀别超出线外就是最棒!这种书的误导作用,就是压抑了孩子的想像力、磨灭了创造性,牵着孩子的鼻子使孩子甘心情愿的顺着书中的路子走下去。偏离了孩子学画宗旨是提高孩子总体素质的轨道,是非常不可取的。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画水粉画时,不是对孩子的画给予充分地肯定,而是一见面就指责孩子把颜色弄到脸上和衣服上。实际上孩子脸上身上弄上了颜色正说明孩子画画时是非常投入的。家长一方面想让孩子随心所欲地去画,一方面又怪孩子弄脏了手脸和衣服。这两个事比较起来哪一个是更重要的呢?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同时解决好又画得大胆、又弄不脏衣服这个问题的。如果孩子畏惧家长不能弄脏衣服的嘱咐,那么孩子画画时就会非常谨慎,在这种精神状态下画出的画,“激情施放”当然与孩子无缘了。
●家长看到孩子没入美术班时还画啥像啥,进了美术班却画不像了,怎么越画越倒退了呢?原来孩子画画一般都比照着书涂画,现在画的是想像画,教师的教法不一样。孩子入班后就会打乱原来的画法,新的方法又没掌握,这时就易出现思想混乱、观念不清,画出的作品往往失败多于成功,甚至不知应该怎样画,这是正常现象。家长要允许孩子有一个适应老师的过程。对于孩子这时的画家长不要急于批评和下结论,再等一等,再看一看,如果一段时间孩子的画仍没改变,请与教师交流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有的家长怕孩子看不懂《少儿美术》杂志就不给孩子订,其实每个孩子都能看得懂,只是在“怎样看”上与成人不一样。成人总想以文字解释绘画(不懂美术的家长),孩子们看画是不需要作任何注释或解说的。实际上画本身就是不用翻译的国际语言,更何况书中画的作者和他们是同一年龄段和生活在同一时代,所经历的事大致相同,画的内容也是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一些事。孩子的年龄大多处在识字阶段,认识理解文字的能力还比较弱,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比较理智的思考着去读画,但这并不影响孩子去欣赏、鉴赏作品。就像不懂英语的成人欣赏英语歌曲,虽然一句也没听懂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歌曲的曲调或优美或抒情或苦涩或悲壮的旋律都会深深地打动了你,这能说明你没听懂音乐吗?艺术的东西,只可意会的多,能言传的少,意会就是看懂了。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是美术课重要内容之一。观察不是看而是思考,只有认真思考的东西才能称得上观察。
●教儿童画彩画与教成人有明显的区别。成人注重理性,儿童更重感觉;成人讲究体积、光影、立体感,儿童注重随意地快乐涂鸦,玩得高兴就行。所以,在彩画的画法上,儿童有着更大的自由空间。如果用教成人的所谓“正规教育”一套方法来教孩子,那就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学画的方法是可学的,而学画需要的灵性、悟性是不可学的。理性知识是可教的,感性知识是不可教的。理性知识永远干不了感性知识的活。●学画的孩子大多在智商上差别是很小的。高品位的儿童画与低俗的儿童画的产生,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辅导老师还是很重要的。
●只会忙于教学事务,不懂或不注意学习“充电”的教师,永远成不了优秀教师;只会被动学习,不懂的主动学习的学生,永远成不了好学生。美术上的教与学也是如此。
●只有不敢画的孩子,没有不会画的孩子。●一个好的儿童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七个条件。一是懂专业、有眼力,自己的画画得不错。二是懂教育,会教学。三是懂孩子发展心理学。四是懂生理学。五是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理论水平。六是有实践的基地,亲自带班教课。七是做事用心、用功,责任心强,长年坚持不懈。家长们看一下教你孩子的教师是这样的吗?
●我不是崇洋媚外者,但确实有好多文学、艺术作品,外国的就是比中国的好。如:外国的儿童画重个性、重创造,中国的儿童画重方法,重技巧;外国的动画片给孩子快乐(如猫和老鼠),中国的动画片老是想让孩子受教育;外国的科幻片有想象力,离奇怪诞,看着好玩,中国的科幻片太理性、不热闹;外国的作品说话单刀直入,明明白白,中国的作品说话拐弯抹角,含蓄的费好大劲也弄不清楚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如电视广告);外国的作品敢说,思想开阔,放得开,中国的作品太小心,思想保守,太局限;外国的文学影视作品,构思奇特、不可预后,中国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看了前面的就知道了后面的,作品死板、雷同还形式化。有一个外国的朋友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你问他什么他知道什么,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有家长问我都是怎么教?其实我的教法很简单:我的教法就是没教法。
●学画的天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与努力。
●有的孩子上美术课“三天打鱼、两天凉网”,经常随意不来,这样,老师就很难教了,效果也不好。事实上,什么知识都有连续性,画画也需激情,更需要情感的孕育和投入。越画才能越喜欢画,越画才能画好画。只有常画的人才能找到激情,只有懂得激情的人,才有这份心境进入角色找到感觉。孩子画画也是如此。
●有人说画家、音乐家、作家气质都高。有人说文艺理论家气质高。有人说书读多了气质便高。也有人说气质是天生的,不识字的也有高气质的。我以为气质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的“混合物”。培养孩子也应是这个道理。
●孩子画画的特点是:越不会画的,画得又多又快;越会画的,画得又少又慢。●在色彩感觉上,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该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强加在孩子身上,代替孩子的感受。如画一盆花,家长有可能很清楚地看到花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可孩子怎么把叶子画成蓝紫色了?其实,色彩受个人偏好及光源与环境影响所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感觉。艺术只讲画面的和谐与情绪的表达,不求画得是否与真的一样。一个班的孩子把同一物体画成好多模样是正常的事。
●幼儿画画的突出特征是:胆大得出奇,从不怀疑自己的技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谁都不如他自己画得好。这样只有成功的喜悦没有失败痛苦的心理,不正适合幼儿健康的成长吗?
●孩子画画与技巧关系不大,之间的差别在于画面内容的安排上。同样的情况下,主次分明、画面丰富、内容多、满、形像感强、表达清晰的画优于画面空泛、主次不清、形体呆滞、整体感差的画。这是教师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也是检验教师实际指导水平的地方。
第五篇: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的几种方法
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的几种方法
美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其特殊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美术知识和技能行之有效的传授给学生,需要认真的研究和不断探索。在这里,我推荐几种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游戏教学法(适宜4-5岁)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较差,尚不能区分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会把艺术形象看成真实的事物,会把画上的物象看成是有生命的和有感情的东西,喜爱那些与他们生活,性格特点相接近的事物,对线条和色彩有这强烈的兴趣,经常用象征性的线条,色彩表现他们的认知,是涂鸦和象征性相混合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应当营造游戏式的课堂氛围,可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引导作画,这样会使儿童感到亲切、自然、乐于接受,学习时会保持欢快而且充满幸福感。学习内容要安排儿童所能认知的事物,例如区分不同的形状和色彩,表现太阳、月亮、花、草、动物等形象,学习一些简单的勾线填色法。学习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动手能力,提高眼、手、脑的配合能力。
二、快乐教学法(适宜5-6岁)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从象征性的涂鸦期过渡到了平面造型阶段,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感知范围扩大,常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个阶段的儿童经常展现自由创作的特点和无拘无束的表现方法。这个阶段的儿童喜爱山河、大地、以及神话故事和科幻作品中的形象,喜欢描绘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人、事、物,这也说明他们在空间知觉方面有了发展,这个阶段的学习以勾线平涂为主的表现方法,以及采用主体临摹,自由创意背景的表现方法,既不妨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又训练了他们的平面造型能力。此时要加大色彩的认知范围,提高创意和平面造型能力。
三、赏识教学法(适宜7-9岁)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但又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他们会根据别人的评价来决定自我认识,从而影响自己的兴趣和行为。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师一定要采用多赏识、多表扬、多鼓励的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这个阶段,要增加水彩单线平涂,及简单国画的学习,加大造型难度,进行不同的组合练习,帮助学生选择的描绘对象要具有情趣,幽默感。因为只有和他们已知的事物相匹配,才能被他们理解和乐于接受。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提高造型能力,提高运用较复杂工具的能力。
四、变化教学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儿童化失去了兴趣,对以往的作品会感到幼稚可笑,学生理解观察力提高,比例感和空间感增强,会对比例真实、空间感强的作品感兴趣,并萌发学习兴趣。这个阶段安排白描花卉、白描人物临摹写生、简单的几何形体、静物临摹写生,在掌握基本的素描方法后,适当安排一些素描淡彩临摹写生,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作品在逐渐成熟起来,这样才符合他们的求知欲望,保持学习热情,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学会整体观察,互相比较的观察方法,学会正确的方法步骤,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