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时间:2019-05-12 22:0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篇: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4.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5、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 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5、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2、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

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4、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5、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6、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重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第二篇: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NO:1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NO:2教学内容:前 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NO:3教学内容:左 右(第3页)

教学要求: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NO:4教学内容:位置(第5页)

教学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NO:1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性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NO:3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 例2)“小猫钓鱼”,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NO:6教学内容:用数学(P19:例3)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NO:1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NO:2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NO:3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

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NO:1教学内容:数数,数的组成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

NO:2教学内容: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读数与写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NO:3教学内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NO:4教学内容:多些,少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NO:5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NO:6教学内容: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NO:1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

1、2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NO:2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NO:3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

1.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认识图形

(二)例1 教学内容:第2-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在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并识别这些图形。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认识图形 例2 教学内容: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学生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增强想象力,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了解祖国的数学文化,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和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能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2.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第1课时:十几减九 教学内容:P10-11 教学目标:

1.并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具体的情境,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自己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第2课时:十几减8 教学内容:13页 教学目标:

1.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方法。2.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第3课时:P十几减7、6 教学内容:14-15页

1.理解几减7、6”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十几减7、6”。2.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规律,并运用此规律去解决十几减7、6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实现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第4课时:十几减5、4、3、2 教学内容:17-18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计算方法,独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悉并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3.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20页 教学目标:

1.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借助画图或操作理解并且分析数量关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分清给出的已知条件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已知条件是多余的。

第6课时: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21-2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算理。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分析、描述、整理和分类的过程,初步了解分类与整理这一数学方法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知,能试着从统计图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单元重点:

1.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与整理; 2.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单元难点: 掌握简单的统计图,运用简单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 例1按单一标准分类和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7页、2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2.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知道分类标准的多样性;体验分类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进行简单的分析统计。

3.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类、统计意识。

4.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知道分类标准的多样性;体验分类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不同标准下分类的多样性。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 例2按不同标准分类和整理 教学内容:28-3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属于信息有关键的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2.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3.体会到分类整理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内容按照不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2.明确数位的意义。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明确数位的意义。

第1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33-3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进行简单的估算。

3.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认识百位及计数单位“百”,深入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拐点数的教学、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P35-36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学具,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理解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加深 对计数单位的理解,体会计数单位“十”的作用。3.培养学生数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个十是一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第3课时:读数、写数 教学内容:P36-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用多种方式表示数,直观感受数位、数位上的含义。2.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颗珠表示。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第4课时: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规律和运用规律;初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第5课时:《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P42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和计数器直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具体到抽象体会 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第6课时: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教学内容: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46页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100以内的数数方法,学会运用数的组成来分 析、解答问题。

2.在生活情境中搜集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第8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P48-49页

1.深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及检查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来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单元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第1课时:人民币的认识——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53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面值、图案、颜色,初步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如:1元、1角、5角的纸币和硬币与1分、2分、5分的硬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通过兑换活动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教学难点:

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第2课时:人民币的认识——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面值、图案、颜色,初步认识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通过换钱活动,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

3.初步感受到“元”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单位,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1.认识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第3课时:人民币的认识——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57页例5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在真实的情景中,掌握人民币单名数和复名数(主要是元和角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

2.初步学会人民币的简单的计算,掌握计算的方法。

3.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算理。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第4课时:人民币的认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分析、检验的解 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2.在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初步学会尝试-调整和有序罗列的策略。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尝试-调整和有序罗列的策略。

教学难点:清楚的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白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

第5课时:人民币的认识——整理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有关的单位换算,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通过“凑钱”活动,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人民币,将人民币的认识、换算、计算等相关知识运用其中,提升思维能力。

3.沟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教学重点: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元和角的换算)教学难点:元、角、分的单位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单元目标: 1.通过直观学具教学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算的算理,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式题。

2.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3.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数目比较大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4.感受到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价值。

单元重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加减混合运算、连加连减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62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理解算理。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6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第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65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方法能熟练的正确进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经历通过学具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的研究过程,理解并掌握“个位数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3.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相互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两位数相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66页练习十五。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两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课时: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等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2.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动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 领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更好地理解算 理。

第6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0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感受算法多样化。2.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经历探究比较,合作交流,学具直观感知等过程,感受退位减法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72-73页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决绝问题的能力。3.通过创设情境,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计算的能力。第8课时: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P74页例3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充分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第9课时: 带小括号两步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75页练习17 教学目标:

1.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和本单元所学的口算。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小括号意义的认识。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熟练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小括号的意义和能力。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77页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掌握求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

2.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优化、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 的愉悦,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求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方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培养。第11课时: 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78页例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可以装满几袋”这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题型的基本策略。

2.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进行解决问题的尝试。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应用意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掌握减数相同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减去相同数”的策略。第12课时: 单元练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79页练习18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方式,巩固本单元所学习的家、减法口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创设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意识培养学生收集、选择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知识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3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81页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进一步掌握两步加减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3.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整理和复习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形式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加深对加、减法算理的理解。第14课时: 单元复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82页—84页 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加深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使计算更熟练。3.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目标有序地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七单元 找规律 单元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

2.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3.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单元重点:探索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单元难点: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 问题。

第1课时:找规律——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操作等活动发现并表述图形的形状及颜色简单的排列规律。

2.在发现规律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操作和实践活动,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感受“一组”重复排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2课时: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简单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猜测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并能够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通过观察与实践的活动体验,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3.在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教学难点: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第3课时:找规律——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猜测等活动,感受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转变成数字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2.初步感受几何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要通过计算得到。(等差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一项加或减一个固定数得到的。)

3.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理解等差数列。教学难点:探究数组中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第4课时:找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分析、交流,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能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起点”“圈一组”等具体方法)教学重点: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5课时:找规律——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90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练习二十的相关习题进行拓展练习,在辨析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有趣而多样化的练习活动,丰富规律的呈现形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利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总复习——100以内数的复习(数的顺序、百数表、数位表、数的组成、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回顾与梳理,进一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增强数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2课时:总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应用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分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加深对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

第3课时:总复习——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直观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加深它们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加深对它们特征理解,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第4课时:总复习——人民币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购物活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思考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有关单位换算,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提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5课时:总复习——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计数、填表、画图,帮助学生经历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并能根据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感受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数据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第四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整理数据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全册教学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第五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年级上册

1、让大家认识我内容与目标

1、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 的 想法。

2、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能力:通过对作品、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形状、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

难点: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2、看谁涂得更好看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难点: 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3、圆的世界

教学目标:

1、寻找、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并认识圆形。

2、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圆形物并添加有趣的细节。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寻找和表现圆形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现力。教学难点:

在圆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表现出有趣的细节。

4、各种各样的形

学习目标: 1.学生欣赏图片,用形分解的方法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物像可以用不同的形状

括。运用剪、撕、卷等方法,利用各种形状表现物像。

2.学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形状粘贴组

合一个或几个物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使学生初步树立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习重点: 了解和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可以概括生活中的物象,学习用型组合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尝试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形状完成一幅粘贴画。难点:剪、撕、卷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5、画汽车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了解汽车的异同之处,掌握汽车造型的表现方法。情感目标:学生能通过对比、拟人化手法,激发情感体验,深化人文素养,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汽车。

能力目标: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汽车的结构特点,掌握汽车的表现方法,表现独具个性的汽车造型。

难点:抓住汽车的主要特征,大胆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汽车造型

6、漂亮的建筑

学习目标:

1、尝试使用不同的纸材,体验造型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纸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对作品造型的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

7、美丽的天空

教学目标: 1. 尝试用彩纸、剪刀、胶水、吹塑纸、水粉等材料和工具用多种方法表现美丽的天空。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 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3.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对美术课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剪贴或转印等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8、花点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

2、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3、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花点心”的创作。

9、有趣的勺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设计一个 实用、有趣的勺子。

2、能力目标:通过勺子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美观实用的设计意识。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乐于观察身边的用品的习惯,体会设计活动为生活带来方便,感受设计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进行简单设计。

教学难点:勺子设计的新颖、美观、实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10、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教学难点:作品创作。

11、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

1、认知目标:通过对飞机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飞机,感受飞机形状美、颜色美、花纹美,学习折飞机与装饰飞机。

2、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难点: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12、卡通明星总动员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二)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三)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件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三、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13、穿串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或创作一两种穿串链的方法,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韵律美,体验设计应用活动乐趣。

2、能力目标:通过穿串链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意目标:了解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变废为宝,并试着学会装点生活、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巧妙运用身边适合的物品进行有规律的搭配,体验穿串链的活动所带来的设计的乐趣。

难点:尝试有规律的拼摆方法和穿法。

14、多彩的拉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1.认识拉花,能学会看示意图及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现不同的拉花方法,并能想出多种用途。

3.感受制作拉花的乐趣。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拉花的多用性。教学难点:各种拉花的剪制方法

15、神奇的小厨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综合运用橡皮泥彩色卡纸等材料,在剪纸上用撕、剪、帖、在彩泥形状制作上用捏、揉、搓、等方法做出一些有特色的菜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技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用橡皮泥彩色卡纸等不同材料的综合使用,学会不同的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欣赏,大胆想象,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制作有特色的各式菜肴。

16、大家一起画

教学目的:

1、认识什么是绘画中的点线面

2、尝试运用点线面装饰画面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的点线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并运用 教学难点 :画出许多不同的点线面组合

下载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范文模版]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单元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1 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理解并掌握0既不......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评价 该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从教学目标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重点应......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