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

时间:2019-05-12 22: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

第一篇:《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2011年期末复习

1、语文教学论属于什么范畴?其学科性质、基本特点及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属于课程论研究范畴,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的学科 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语言教学现象和规律(及其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领域)

2、什么是语文教学现象?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哪几个方面或层面?

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表现三个层面:环境性的、活动性的、关系性的。

3、语文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教和学、教和学什么、怎样教和学、什么人来教

4、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沿革和名称变易?

(1)发端于瑞士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裴斯泰洛齐。他教育发展史上被称为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赢得了“各科教学法之父”的美誉。因之,裴斯泰洛齐可以称为语文学科教学法的创始人。(教师讲习所又附设“练习学校”)

(2)中国的师范教育。从1897年的南洋公学首开“教授法” 课程,讲授“各科教授之次序法则”算起,可视为本学科设科之始。语文教学法在我国才有109年的历史。根据周庆元先生的观点,我们把语文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一)学科萌芽期(1897---1921年):“教授法”和“名科教授法”

(二)学科草创期(1922--1949年):“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和“小学各科教材研究”

(三)学科徘徊期(1949--1977年):中国语文教学法”和“文学教学法” “中国语言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四)学科发展期(1978年至今):“中学语文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研究(“语文教学法”或称“语文教材教法”),将“教学沦”和“学科教学论”两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为“课程与教学论”—个二级学科,“语文教学论”还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5、什么是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学规律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内容: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6、语文学科的独立设科和语文名称的变易?

单独设科: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最早得到实施

名称变易:1934年,国文

1938年,国语 1952年,语文 1954年,语言 1963年,语文

7、语文教材百年发展概况

一、近代

1、晚清

教科书名称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语文教科书2、20世纪初期

语文独立设科

小学国文教科书

中学国文教科书

3、民国初年

小学国文教科书

中学国文教科书

二、现代

1、五

四、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

中小学国语教科书

新学制语文课程标准

新学制语文教材2、20世纪30年代

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教科书

《国文百八课》

国定本语文教科书3、20世纪40年代

中小学修正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部编语文教科书

“文”“白”教材的处理

4、解放区的语文教材

从苏区到解放区的语文教材概况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

三、当代

文学课本和汉字课本

重新编写语文课本(极左)

十年之课本

基层学校自编(文革)

新编全日制语文教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

8、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教材及主要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教材:“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

教学方法:

1、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儿童的兴趣

2、阅读教学:A、熟读,精思,博览 B、评点发

3、写作教学:A、注重基本功训练 B、多读多写多改C、作文从模仿入手 D、先放后

9、古代语文教材及教学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古文教育的读本主要有三种:《四书》《五经》;蒙学读物;文选读本。

这些读物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当时的伦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语文教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文章选本

就选文的标准和范围——都重视选用历来有定评的、脍炙人口的名文。2.课外读物

值得一提的是备学生浏览涉猎的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课外阅读书。清代中叶,钱树棠、雷琳、钱树立合编了一种书,叫作《经余必读》。凡例里说:凡童子束发受书,读《四书》经传后,即可以是编循诵,故概加句读,其文义奥质者,略有笺释,使人一目了然,其易晓者则从其略。在古代教育中也出现了“课外阅读”的读本。

从张志公先生的对古文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到古文教育所使用教材的一些特点。一是教材并不固定,即使有很多选本,选择的权利也是在教师,所以每个学塾里的学生的所学是不同的;二是使用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和要求,掌握的标准都在教师手中;三是教育的主要材料是《四书》《五经》,其他材料只是识字工具或者过渡读物,是为进一步的读写训练服务的,而读写训练又是为达到仕途而服务的。当时的情况是,很多孩子不能读书。有些即使能读书,也只是在基本达到识字任务以后就结束了学习生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继续读下去。

对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张志公做了这样的总结:纵观中国古代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教材的主线,主要的教材是“四书五经”,自汉代以来,直至“五四”前期,“四书五经”是传统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利器”。文选类教材,是为了便捷学生获取功名的一条路径。当然也有极少数选本是为了学生自学 编著的。

(二)古代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

在启蒙教育阶段,学习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为代表的蒙学读物,其目的主要是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渗透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儿童识字之后,一方面读些散文故事,同时读些优美而浅近的诗歌,这是唐宋以来一直实行的办法,后来逐渐成了蒙学中一个固定的教学内容。”可见,读散文读诗歌是识字以后的一项教学任务。

除了读散文诗歌还要进行阅读。“大致在儿童入学的第三个年头(有的还早些),进入以读写基础训练为主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一般的作法是:开始教学生读《四书》《五经》;配合读经,教学生阅读简短的散文故事和浅易的诗歌,教学生学对对子,有的还教给学生一点极浅近的文字、音韵的知识。”

“读经”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讲读”也就成为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

10、近代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

特点:语文教育宗旨的转变;

文道关系的变化; 语文教授法研究的兴起; 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

11、现代语文教育主要内容及方法

内容:

1、国统区语文教育,以读写为主要内容“三民主义”

2、根据地语文教育,注重文学作品及普及文的教学

3、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方法:重视语文训练,注重读写结合,倡导启发式教学

12、简析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在赫尔巴特看来,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13、简析杜威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主要教育思想 : “做中学”

传统教育对儿童所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是着重为他们将来的需要做准备,而不是儿童现在生活所需要的。

杜威极力反对传统教育关于培养目标的观点。他明确指出进步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充分发展个性”的人,而不是要培养过多知识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本质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做中学”,他的教育思想,在于强调学生是主体,重视开发智力和技能训练。

我认为,杜威在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校教育既要重视知识教育,也不能忽视个性的发展,既要注意对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也要注意对现在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的培养,他在这个方面所提出的观点,补救了传统教育关于培养目标思想的不足。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方面还有失偏颇。

14、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几个主要阶段的内容)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发诞生、艰难成长、曲折发展、走向成熟四个阶段。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1878—1926年)(一)清末的语文教育

1同文馆和洋务学堂,国文科,以“俗话译文言”“讲解与记忆并重”为特色。2 清末的语文教材 读的是古文,写的是文言,教法是讲解,学法是记诵,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二)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 民国初年 “国文”。“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合称。2 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 1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2 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

普及教育、发展个性、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学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并涵养感情、德性;启发想象、思想;引起读书趣味;建立进修高深文字的良好基础;养成能达己意的发表能力。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材

形式上文言、语体兼采外,选文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反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议论文被大量选用,这些教科书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实绩,在宣传“五四”时代精神、反帝反封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学研究

教育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当时,有人将国语国文课的教学目的分为“主目的”和“副目的”:主目的,是对语言、文字(文章)的理解、领会和发表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学生具有听、读、说、写的能力;副目的,则是在实现正目的的同时,获得知识,涵养德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趣味。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在战火中艰难成长。(一)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语文课程标准与国统区语文教材

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2 读经问题争论与大众语文运动

国民政府又掀起了“读经”逆流。针对“尊孔读经”的主张,蔡元培、胡适、吴研因、叶圣陶、鲁迅等人纷纷撰文给予批驳,表明反对读经的观点。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6年)(一)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1 “语文”学科的命名 新中国的教育宗旨和建国初期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是革新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

三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改造旧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方法。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系统地教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加强了文学教育。在中等学校里单独开设文学课,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 方针

“左”的偏向。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成熟的阶段(1977—

“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中国(大陆)的教育事业走上了正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语文教材的建设、语文教学的改革和语文教育的研究等方面都逐步走向成熟。

15、简析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红领巾教学法”

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红领巾教学法:

1、推动了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A、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B、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题等。C、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难点分析D总结主题思想E研究写作特点。

1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九年一贯制,又分四个学段,即1-2;3-4;5-6;7-9 纵向目标:三个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隐性的线索)横向目标: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的呈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高中语文课程分选修和必修两个部分,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学分数可达14分。

17、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李吉林“情境教学法”,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于漪“情感教学法”,潘凤湘“语文教读法” 等。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8、语文的涵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 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任务: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的涵义:“语文”的本质涵义是语言,“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是二者的合称。(叶圣陶)

19、什么是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制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课程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隔日规格和质量要求。制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应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另一重要维度。

再次,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20、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3、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21、语文素养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2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的三个维度?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哪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五个方面:(1)积累整合(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

(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

23、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4、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哪三类(1)萌学读物,集中识字(三百千);(2)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3)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文学读本)

26、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种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识字、阅读为获取信息 ; 写字、写作、口语交际为输出信息

27、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过程性、实效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以心换心,以爱心获取信任

1、和蔼可亲,坦诚交流

2、放下架子,用心倾听

二、尊重人格,以真诚获取信任

1、鼓励自强,催人向上

2、言必有信,以身作则

三、严爱结合,以公正获取信任

28、我国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9、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共性原则:(1)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2)实践性与综合性;

(3)基本素养和情感态度;

(4)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性;

个性原则:(1)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2)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

(3)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30、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3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相互之间融合、相互渗透。自主学习是关键,合作、探究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历史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基础,而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32、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重在“过程”。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自主学习”,它能最好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其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立的重要因素。

二、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1.相信学生,把合作的机会留给学生 2.拓展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合作 3.创设情景,营造合作氛围

三、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

1.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33、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最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媒介。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工具与资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与学生借用教材共同成长!

34、语文教师工作的特性?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

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评析(即六字:备教辅改考评)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示范性、艺术性

35、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要点:

1、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2、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难易适度。即制定教学目标目标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如他们的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爱好、生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以及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等等。

36、语文学科的知识包括哪些知识?

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及由它所承载的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37、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

38、开头的设计的主要方法?

故事法、情境导入法、设疑提问法、谈话法、借用影视文化法、幽默风趣法、利用图画法、谜语法、竞赛法、用民俗风情、比较法、从争论的焦点入手、悬念法、格言导入法、解题式、介绍式„„

39、提问的主要类型?

记忆型提问、了解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运用型提问、评析型提问 40、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应有周密的计划

2、必须激发学生求知欲,具有思维价值

3、要面向全体学生

4、应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5、“受阻时”要配以辅导型提问

6、不同的课型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7、提问结束,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

8、要鼓励学生提问

42、什么是评课及怎样评课。

评课:就是指参与听课的人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等有关理论,对其所听的一节(或几节)课给予评议,对组成该节课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做出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进而改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

怎样评课:

(一)评“教师的教”

1、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

2、评教材的处理(对教材的理解、发挥程度、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等)、评教学程度(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且有独创性,层次分明,脉络 4清晰,多样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5、看课程结构安排(结构严谨,自然,效率高,时间安排合理)

6、教法运用

7、评教师基本功(看板书、看教态、看语言、看操作)

8、评学法指导(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合理,学法指导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9、双边关系

10、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

11、教学效果

(二)评“学生的学”

43、练习设计的主要类型?

1、记诵为主的练习

2、消化知识为主的练习

3、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

4、评价性练习(人物、结构、意义等)

44、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型、教具、课时、教学课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45、什么是说课及怎样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说课的核心:教什么,怎么教及为什么这样教 怎样说课:

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3、说方法、学法——介绍选择用的方法与手段

4、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5、说板书

6、说对教学计划的预评估

46、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主要形式。

一、明确的目的性

二、周密的计划性

三、高度的概括性

四、较强的针对性

五、清晰的条理性

六、严谨的科学性 七、一定的启发性

八、较强的美感性

主要形式:提纲式 表格式 词语式 线索式 图画式 对比式

47、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48、怎样正确认识教材? 首先要具备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二是要有真本领,即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 三是要有责任心,愿意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其次要注意四个问题:A、统观全教教材,了解编辑意图 B、熟悉整册课本,明确该册的教学重点

C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 D灵活对待教材

补充:

1、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变能力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临上课前,对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调动;导入学习时,让学生尽快进人课堂角色的有效诱导;指导阅读中,为学生指点迷津的实用技巧;参与学习讨论时,使师生坦诚相见的有力措施;作出结论时,让学生心悦诚服的驾驭策略;面对师生认识的分歧,“化干戈为玉帛”的必要智慧等。

2、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 《学记》

3、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分别是什么? 三个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4、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有哪些作用?

促进师生间信息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课文系统;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作业系统

6、语文学科性质是 人文性 和 工具性

7、课堂教学结构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

课堂教学结构:阅读指导、质疑设问、释难解惑、总结提高、巩固深化、向外迁移 基本特征:整体性、序列性、节奏性、训练性、控制性

第二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2010年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属于什么范畴?其学科性质、基本特点及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属于课程论研究范畴,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的学科

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语言教学现象和规律

什么是语文教学现象?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哪几个方面或层面?

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表现三个层面:环境性的、活动性的、关系性的。

语文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教和学、教和学什么、怎样教和学、什么人来教

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沿革和名称变易?

什么是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学规律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内容: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语文学科的独立设科和语文名称的变易?

单独设科: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名称变易P32

语文教材百年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教材及主要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教材:“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

教学方法:

1、识字教学

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

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联系日常生活

激发儿童的兴趣

2、阅读教学

A、熟读,精思,博览

B、评点发

3、写作教学

A、注重基本功训练

B、多读多写多改

C、作文从模仿入手

D、先放后手

古代语文教材及教学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10、近代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

特点:语文教育宗旨的转变

文道关系的变化

语文教授法研究的兴起

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

11、现代语文教育主要内容及方法

内容:

1、国统区语文教育,以读写为主要内容“三民主义”

2、根据地语文教育,注重文学作品及普及文的教学

3、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方法:重视语文训练,注重读写结合,倡导启发式教学

12、简析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在赫尔巴特看来,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13、简析杜威主要教育思想及设计教学法

教学思想:“做中学”

14、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几个主要阶段的内容)

15、简析凯洛夫“五段教学法”。“红领巾教学法”

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红领巾教学法:

1、推动了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A、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B、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题等。C、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难点分析D总结主题思想E研究协作特点。

“红领巾”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其了人们向苏联学习、实行语言文学分科教学的热情。但是也产生了形式主义的倾向。

16、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四遍八步读书法”,李吉林“情境教学法”,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于漪“情感教学法”,潘凤湘“语文教读法”,宁鸿彬“卡片辅助教学法”。

17、语文的涵义?语文学科的性质(基本特性、其他性质)、任务?

语文:以背景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任务:提高语文素养

18、什么是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制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课程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隔日规格和质量要求。

19、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20、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21、语文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

22、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3、语文素养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24、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5、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回顾。(主要是旧中国的)

26、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科书的结构体系特点?

27、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28、我国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29、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2、实践性和综合性相结合3、基本素养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4、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性相结合的原则

30、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

33、语文教师工作的特性?

一、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科学性

1、正确对待共性关系(a、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b、知识、能力、智力的关系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e、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2、慎重处理个性关系(、问道关系b、听说读写的关系c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关系d、课内与课外语文教学的关系)

3、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的常规性(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评析)

34、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35、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36、语文学科的知识包括哪些知识?

37、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

39、课堂教学结构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

课堂教学结构:阅读指导、质疑设问、释难解惑、总结提高、巩固深化、向外迁移 基本特征:整体性、序列性、节奏性、训练性、控制性

40、开头的设计的主要方法?

故事法、情境导入法、设疑提问法、借用影视法、利用图画、谜语法、用民俗风情、格言导入法、介绍式。比较法、解题式、从争论的焦点出发、悬念式

41、提问的主要类型?

记忆型提问、了解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运用型提问、评析提问

42、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应有周密的计划

2、必须激发学生求知欲,具有思维价值

3、要面向全体学生

4、应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5、“受阻时”要配以辅导型提问

6、不同德课型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7、提问结束,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

8、要鼓励学生提问

43、练习设计的主要类型?

1、记诵为主的练习

2、消化知识为主的练习

3、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

4、评价性练习(人物、结构、意义等)

44、什么是评课及怎样评课。

评课:就是指参与听课的人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等有关理论,对其所听的一节(或几节)课给予评议,对组成该节课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做出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进而改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

怎样评课:

(一)评“教师的教”

1、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

2、评教材的处理(对教材的理解、发挥程度、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等)、评教学程度(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且有独创性,层次分明,脉络4清晰,多样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5、看课程结构安排(结构严谨,自然,效率高,时间安排合理)

6、教法运用

7、评教师基本功(看板书、看教态、看语言、看操作)

8、评学法指导(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合理,学法指导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9、双边关系

10、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

11、教学效果

45、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型、教具、课时、教学课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46、什么是说课及怎样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怎样说课:

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3、说方法、学法——介绍选择用的方法与手段

4、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5、说板书

6、说对教学计划的预评估

47、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主要形式。

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文章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写作方法、景物描写、知识讲解、训练要求

概括性、系统性、形象性、启发性、新颖性、条理性

主要形式:提要求、回目式、列表式、线索式、对比式、图画式、意境造型、曲线式 我把今天冉老师后补的复习材料说一下

1、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变能力包括哪些?

2、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

3、语文教学论的体制之源()

4、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分别是什么?

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5、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有哪些作用?

6、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作业系统

7、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个要素构成,其中是语文教材主体的是()

8、()是学科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是学科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建立学科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

9、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10、语文教学论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它的学科特点是()、()、()。

11、语文学科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

第三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复习参考资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填空选择

1.西方“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跑道,转义为学习路线,申引为有组织是知识体系。

2.社会在变化,教育在发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变化。3.中国古代《礼记·学记》篇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4.在西方教育学文献中,最早实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学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写了一本著名的《大教学论》。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教育性教学。他把教育学置于实践哲学(即伦理学)和心理学之上,提出和说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6.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主要发生在德国、苏联、日本和中国等。7.近代以来,文化和社会飞速变迁,信息量剧增,常常强烈的要求教学改革,而要使教学出现质的飞跃,则一定要求教学内容即课程的改革。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目的和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9.课程作为教育内部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10.中国古代的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11.在中国封建社会学校课程上都有明显反应,突出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以儒家典籍为主,主体是“五经”。

12.“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实际推行的学制。

13.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原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学改革的经验,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14.就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来说,“载道”是中国古代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上的要求。

15.就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方法来说,我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1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7.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他课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它区别于其他工具。工具性是它区别于其他一切学科的基本属性。工具性是科学主义的,其中核心目的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对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主义精神。因此,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质上是实现人的完整性。

18.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反战的基础。19.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阅读目标在情感态度方面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21.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22.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即意味着双方是互相平等的,承认师生双方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23.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一定的语文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

24.教案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5.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真正的理解是特定语境中的理解。

26.阅读方法:按有无声分,阅读方法包括朗读和默读。按读的程度分,有精读、略读和浏览等。

27.阅读的基本出发点是使学生:会读和读懂 28.说明文从内容上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类

名词解释: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是教学科目及她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教学:是教师引起的、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其中包括显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和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两大类。

整体把握:是指就我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方法来说,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其方法是把读物当作一个整体单位在阅读力图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它重视综合,因为语文内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语文的不易解析性。它重视预感能力的培养,因为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针对课程和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

语文课程的优选和重构原则: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该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增强他们语文时间的机会。要创设语文时间的环境,设计多种形式地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现。

讲授法:又称点评法、串讲法、讲解法、讲演法、阅读法等。是教师通过预言(主要是口头语言),想学生系统得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性情的活动方式。这是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它既可以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用于巩固旧知识。

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为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获取和处理有关证据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和语文教师工作评价。

阅读:是从文字符号中获取意义、信息的心理过程,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地、复杂的、活跃的、充满创造的心智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

阅读教学的理念: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三个主体:学生、教师、文本 2 对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文学作品 3 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

简答:

1.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四种? 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授 教学即教学生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 2.教学论的派别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主张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的建设者。

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一反应”之间连结的加强。

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非指导性教学。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3.孔子的教学目的、方法、内容?

目的:就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君子。所以孔子说:“朝问道,夕死可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方法:因材施教。

内容:可以依据《论语》概括出来:“文、行、忠、信”即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来教育学生。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教材:《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 4.古代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问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知道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古代课程与教学忽视知识教育的弊端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5.新时期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内部活跃

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 众多的教育教学搞个实验层出不穷

6.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整体把握”的特点和作用? 综合性强,有利于全面把握读物,对读物进行创造性的探讨 具有跳跃性,有利于克服无效阅读的弊端,减少处理冗余信息材料的时间

直接快速,有利于培养语感能力,形成快读、多读、认真读的良好读书习惯

缺陷:无法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7.语文名称的歧义有哪些? 语文即语言文字 语文即语言文学 语文即语言文章 语文即语言文化

8.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 目标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目标的明确性和模糊性

9.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10.语文教材的概念?

泛指概念。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的、非书面的语言材料。

特制概念。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集、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

专制概念。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11.语文教材的功能? 德智启迪 语文历练 语文积累 知识扩展

12.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 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实践活动系统 助读系统

13.阅读的本质作用:

于都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需要。14.评价作品时应注意什么?

实事求是的陶都,评价要有分寸,要有根有据,既不能无限拔高,也不故意贬抑。

评价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学会作具体分析,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架空评价。见人见智,不能强求一致。15课前谈话:

作用:是想学生明确交代单元、课文或可是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法:开门见山、承前启后、问以致思、逸闻趣事 16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整体性 开放性 实践性 自主性 生成性

第四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1.语文的本质:

A、语文就是语言,是口头与书面语的全称。B、语文是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根本质。C、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科目。D、语文之语言是言语。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言是以言语为根本质的饱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2.语文的特征:符号性、工具性、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B、语言是交际的工具。C、语文是信息的载体。D、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人文性。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人文应用课程,其特点一般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综合性、社会性等。期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国,其他则为其一般特征。4.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论基础?

(1)科学 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教学就会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潭,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言教学将沦为人文主义的乌托邦。

(2)社会发展研究理论的进步(3)关于人的理论研究的发展。5.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除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之外,还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2)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3)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无论从理论研究发展的成果还是从中国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角度看,语文课程都必有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言课程的本质牲,也是语言教学的独特个性。6.人文教育的特点:

一、民族性:语言不仅在语音、语汇、语法、倏等方面具胡鲜明的民族性,而且在神韵、气质、风骨上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语文教育活动的本质内容,就是学习民族语言与其所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了解民族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历史。

二、时代性。语文教育活动的内容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往往制约着语文教育,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代生活的节奏同步,反映时代文化精神的内在,表现时代文化精神的风貌和物质。从而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

三、复合性。7.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语文内容及教学主体对内容的理解。

二、言语内涵,即通过语文本身所蕴涵的人文性,来实话人文教育。

三、言语行为及言语态度。

四、语文的形式美。8.语文课程的功能

不应该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矢量积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高中语文矢量积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 的思想首先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一的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项功能其实可概括为两大类:即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人文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语言课程与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 的培养目标。2.语文课程三个目标的确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进行目标设计。3.语文课程三个目标的实质:

(一)(二)(三)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

4.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突出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3)突出语文课的实践性本质

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6.语文课程的总目标。。。P30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素养: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常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3.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1)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愿 具体表现。(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3)丰富的语言知识(4)扎实的语言能力(5)较强的语感(6)发展思维能力(7)良好的个性(8)健全的人格 4.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的结构特点:

首先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其次,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再次,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5.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将会人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1)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的形象展示,它的实质在于倡导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必然会促进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忆改革。

(3)“冰山模型”还启示我们: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需要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协同一致,连续地努力。

7.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学生反应的多元性。(2)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3)母语学习与感性把握,(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8.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必然性(1)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学习方式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P58 第五章 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是一个多层次的要领,它泛指为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和程序,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等等。

2.分类:从教育才的哲学观上分,有启发式和注入式两大类。从师生的双边活动上分,有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式和以师生双边共同活动为其表现形式的议论式。从学生信息的途径和来源即教学信息仁慈的方式看,教学方式又可分为语言的、直观的和体验的三种方式。

3.语感教学:语感是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咱直觉感情,语感教学刚是指以学生对言语伤口积极主动的感情自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4.语感教学的原则 :它是指语感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它是圆通语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1)强化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体验。A、消解权威魅力,为学生体验排队心理障碍。B、寻找“丢失”的自我,唤起学生主动体验的热情。C、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体验感。D、给予时间和自由,让学生在言语世界中体验。(2)讲究教学言语的情感性传达。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要做到下面几点:A、与言语作品展开倾情对话B、关于捕捉言语作品的唤情点C、讲究教学言语的情感性。5.语感教学的策略:

(1)诵读吟咏。A、组织诵读,导引语感B、探究吟咏,强化语感C、反复诵读,升华语感。

(2)涵泳品味A、比照探幽,品味言语。(比照词语、比照句式)B、想像联想,丰富语感(讲究布白艺术,提供想像空间、把握主体形象启发再造想像、鼓励创新求异,激发创造想像)C、依据,体悟言语(依据言辞语境,把握言语的所指、依据非言辞语境,体悟言语的内蕴)6.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打破要领化教学模式,即无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静态地考察、机械地图解,宏伟了语文鲜活丰盈的生命活性,而把教学基本点从对文本的概念化分析转到学生自主性体验和创造性理解上来,以主体体验活动建构文本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全新建构。7.体验教学的过程:

(1)整体感知:情绪感染的体验层次。A、注重直接体验B、利用情景性间接体验(2)具体品味:情感共鸣的体验层次。A、品味语言,触摸心灵B、情感换位,拨动心弦。C、激发想像,开拓意境。

(3)寓情于理:情感升华的体验层次。A、在形式中体味B、在写作活动中迁移 8.体验教学的策略:(1)加强诵读教学(2)注重语境体验(3)深入角色体验。9.对话教学

对话大体包含A对话双方是平等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B对话是主体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单向的独白以C对话意味着相互理解与事例,意味着意义的生成与创造。

10.对话教学的特征、(1)教学主体性。体现为老师充分发挥作为对话参与者,启发者,引导者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感悟广西丰富的内涵,使学生体现 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即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双向对话交流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2)主体交互性。注重老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的多向互动交流。(3)多元开放性。对话教学的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物的,目的产生于过程本身而不是外在先在于过程 教学内容不再限制于传授早已定下的结论,而趋向了广阔和社会生活。突破了只关注教案得以完满实施的程序化的观念。(4)意义生成性。教学过程是新的知识意义与理念不断生成与创造的过程。11对话教学的方式

A师生对话互动交流 在对话中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具有师生相互欣赏相启发渴望交流的愉悦性

B生生对话合作探究 C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作为读者,应该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真正地感情理解作品。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文本把理解文本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品和思索。倡导形象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利用文本的空折,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 允许学生有多义性的理解与阐释。D与自我对话,反思重构 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写作中不断同自己的内心对话,在加强写作能力的同时。实现自我生命的唤醒和人格的塑造。12审美教学的要求

(1)交流性:审美教学展开的必要前提 真实原理 适量原理 整分合原理

有效原理

(2)创造性审美教学运作的核心 创造性表现在改革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迁移。质疑释疑,诱发创造潜能

(3)和谐性:审美教学的理想境界 心理协调思维流畅气势贯通 13审美教学的方法

一形象教学方法 它是通过审美媒介的鲜活形象来感染学生

二情境教学方法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从而达到一琮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

三情感教学方法 即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感染性。

第五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思考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指导

一、填空、选择(单项)、简答(占50%): 语文课程论和语文教学论的功能各是什么? 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当代教育学所作的定义)教育史上曾经有过的课程流派有哪些? 什么是教学论?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6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分别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试简述之。“五经”、“四书”、蒙学读物的“

三、百、千、千”各指什么? 8 语文教材的专指概念是什么? 9 语文教材的功能有哪些?试简述之。语文教材由哪些系统构成? 11 “语文”名称的确定是哪年?“语文”的涵义是什么? 新“课标”有哪些创新理念? 13 语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试简述之。14 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什么?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包括“积累·整合”等哪五项? 16 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17 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有哪些特点? 语文教学设计有哪些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语文常规教案包括项目? 21 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利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3 确定语文教学方法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试简述之 语文考试试卷的评析方法哪几种? 阅读能力包括哪些能力? 26 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包括哪10种方法? 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抓关键词语进行阅读教学?试举例说明。朗读的要素和要求有哪些? 30 课文赏析包括哪些内容? 31 成功的板书和图示有哪些要求?

阅读教学针对不同的文体要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素,其中,议论文、小说、诗歌的教学要素(或要领)有哪些?

怎样进行文言文的教学?试简述之。

从师生活动关系来看,写作教学过程包括哪四个阶段?

写作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怎样进行立意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试举例说明。

怎样进行写前指导?试简述之。

作文批改的要求是什么? 作文讲评有哪些常用方式?

38供材料作文的写作要领是什么?

话题作文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哪些训练方法?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能力?试简述之。

二、教学设计(占50%): 概括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设计简要的教学过程; 4 设计导入语; 设计几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并写出简要答案; 说明选用哪些教学方法及其理由; 全文总体板书的设计; 8 写作训练的设计(作文题目或形式、写作提示、写作要求等)

下载《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程教学论》2012年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精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1.语文的本质:A、语文就是语言,是口头与书面语的全称。B、语文是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根本质。C、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

    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复习材料第十章[推荐]

    第十章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一、复习的性质和意义(一) 性质:复习是相对已经有过的学习行为而言的,是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重复,因而重复性是复习的本......

    语文课程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论? 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

    语文课程教学论

    语文课程教学论 一、填空题 (10分) 1、语文学科的发展 (1)学科萌芽期(1897—1921年) (2)学科草创期(1922—1949年) (3)学科徘徊期(1949—1977年) (4)学科发展期(1978年至今) 2、语文名称的演变......

    语文课程教学论

    语文课程教学论课程论文 ——论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相互结合 姓名:麻晓桢 学号:2012620059 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4班 【摘要】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放语文课程,把......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钢要

    6. 现代课程论: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7.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

    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笔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填空题 1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2古代语文教材分为 蒙学教材 、 文选教材 、 儒家经典 。 3 《文选》 开我国文选......

    地理教学论期末复习

    4.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理教学系统,是研究地理课程和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规律,是研究地理教育现象的,属于教育学范畴中的一个领域。 5.地理教学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