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2019-05-12 22: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B)

A.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 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D)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C)

A.专心致志 B.磨练意志 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D)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孔子 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C)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B)中有充分反映。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A)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D)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句出自(C)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B)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15.“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B)。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 16.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

17、《学记》是(C)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A.《大学》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18.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9.(C)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20.“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这个故事说明了(B)对教育的影响。

A.父母 B.环境 C.老师 D.教学方法 21.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B)。A.义 B.仁 C.礼 D.智

22.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C)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2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B)A.不平衡性要求 B.个别差异性要求 C.顺序性要求 D.互补性要求

24.荀子以(A)作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后学可以超过前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B)的关系。A.经济 B.政治 C.军事 D.文化

26.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D)看作是最终目标。

A.闻 B.见 C.知 D.行

27.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此话意在说明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A)上去。

A.简约 B.复杂 C.炫耀 D.文化

28.(D)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29.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A)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 30.孟子以(B)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A.人性恶 B.人性善 C.人性无善恶 D.人性有善恶 31.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32.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3.孟子认为(A)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A.教育 B.政治 C.经济 D.军事 34.孔子在(B)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A.教育 B.政治 C.经济 D.军事

3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映了教学的(D)。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教学相长原则

36.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C)的重要性。

A.巩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37.孔子在(A)方面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A.教育 B.政治 C.经济 D.军事 38.在对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张(B)

A.人性善 B.人性恶 C.人性无善恶 D.人性有善恶 39.“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 就是《学记》强调的(C)。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 40.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B)

A.智之端 B.仁之端 C.义之端 D.礼之端 41.荀子以(B)作比喻,说明人借助学习,可以有很大的进步。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A)。A.教育 B.政治 C.经济 D.军事 43.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B)是儒家的代表人物。A.墨子 B.孔子 C.韩非 D.老子

4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B)

A.专心致志 B.磨练意志 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 45.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C)的思维方法。

A.注重“积”“渐” B.闻、见、知、行结合 C.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D.“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46.下列名言属于孔子说的是(A)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7.下列语句,哪一句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D)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4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出自(B)A.《学记》 B.《论语》 C.《四书集注》 D.《孟子》 49.“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B)A.《论语》 B.《学记》 C.《尚书》 D.《孟子》 50.《学记》上说:“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了(B)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二、多选题

1.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B)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荀子》 2.下列话语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有(BC)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不躐等 3.下列话语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D)

A.不陵节而施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不躐等 4.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的君子。

A.明人伦 B.修身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5.孟子的教育内容是(AB)

A.人伦教育 B.道德教育 C.权术教育 D.法律教育 6.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ABC)

A.为政以德 B.以礼治国 C.有教无类 D.事异则备变 7.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ABCD)

A.注重“积”“渐” B.闻、见、知、行结合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8.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BCD)三个部分。

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 C.文化知识 D.技能技巧培养 9.《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ABCD)

A.预防 B.适时 C.顺序 D.观摩 10.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ABCE)同等的地位。A.天 B.地 C.君 D.神 E.亲

11.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 12.研究乐可以提高内心修养,可以产生(ABCD)之心 A.平易 B.正直 C.慈爱 D.诚信 13.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ABCD)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D.以上都对 14.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ABC)

A.罢百家以尊儒; B.立大学以养士;

C.行贡举以选士;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5.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 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 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 D.以上都正确 16.天下的道理除了君臣关系之理,还有(ABCD)。A.父子关系之理 B.夫妇关系之理 B.兄弟关系之理 C.朋友交往之理 17.用来实行天下通理的天下通德有(ABC)。A.智慧 B.仁爱 C.勇敢 D.道义 18.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ABCD).A.审问之 B.慎思之 C.明辨之 D.笃行之 19.伦理道德是(AB)

A.政治的核心 B.教育的根本 C.社会的风气 D.教育的过程 20.《大学》强调的是(ABCD)的统一。

A.知 B.情 C.意 D.行

21.《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 D.学贵自得 22.韩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ACD)等著作中。

A.《师说》 B.《张中丞传后叙》

C.《进学解》 D.《原毁》 23.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是(ABC)

A.勤学致知 B.广泛涉猎,刻苦钻研 C.不计毁誉,勤于治学 D.讨论辩难

24.“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BCD)

A.善于思考 B.手勤 C.口勤 D.脑勤 25.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AD)

A.小学 B.中学 C.幼稚园 D.大学

26.朱熹在长期的大学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教学原则(ABCD)。A.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 D.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27.朱熹总结出六条“朱子读书法”。分别是(ABCD)A.循序渐进,熟读深思 B.虚心涵咏,切己体察

C.着紧用力 D.居敬持志

28.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三品”指(BCD)A.上中下三等人 B.上智之人 C.下愚之人 D.中庸之人 29.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ABCD)

A.虚心务实 B.博习广见 C.勤勉惜时 D.相互切磋 30.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的主张是(ABCD)A.尽早施教,严格教育 B.注重环境习染

C.处理好家庭关系 D.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和注重道德教育

31.明清三大学者是(ABC)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张之洞 32.以下哪些是黄宗羲的教育思想(ABCD)

A.力学致知 B.学贵适用 C.学贵独创 D.穷经经士 33.王夫之的著作有(AB)

A.《习性诸论》 B.《书院》 C.《学校》 D.《取士上》 34.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ABCD)

A.《时务报》 B.《清议报》 C.《新民报》 D.《新小说》 35.下列哪些是对王夫之的称呼(AC)

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一壶道人 D.饮冰室主人 36.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主要有(ABCD)

A.论性与习B.论学与思 C.论知与行 D.论教与学 37.下列语句出自《习性诸论》的有(ABCD)A.习成而性与成也 B.学非有碍于思

C.行可兼知 D.善教者必有善学者 38.以下属于黄宗羲的著作有(ABC)

A.《学校》 B.《取士上》 C.《广师说》 D.《书院》 39.(B)和(C)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康有为 40.关于师德师风,黄宗羲对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ABC)A.真才实学 B.品行端正 C.身体力行 D.不干预政治

三、判断题

1.“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2.《论语》是“四书”之一。(√)

3.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X)4.至圣是孔子,亚圣是孟子,他们合称孔孟。(√)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6.《论语》是一部对话体散文。(X)

7.孟子以“人性恶”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来阐述了教育的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X)

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9.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10.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1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12.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

13.《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

14.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15.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6.“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17.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X)

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20.《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21.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22.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33.乐可以试人心向善。(√)

24.君子是因为从乐中得到了道而感到欢乐。(√)

25.教育对于人民来说就像寒暑,不及时对人民教育就会有伤世风。(√)

26.《对贤良策》提出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其27.《对贤良策》的道德教育内容:树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俺人,以义正我;必仁且智。(√)

28.一般的玉如果不雕琢的话就不能成就美好的花纹,同理,君子如果不学教育作用是: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待教而后善。(√)

习的话,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29.“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中的“瑑”应读zhuó。(×)31.《中庸》是儒家关于世界、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的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指导思想。(√)

32.《中庸》就是以“中立”的哲学理念为指导,以自然和社会的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

33.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于仁爱,知道廉耻就接近于勇。”(√)

34.《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内文的撰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

35.“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36.《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37.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因此,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38.《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30.只要用教化来规范人民,就能取得成功。(√)39.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

40.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

4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42.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43.《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的对教师职责的论述。(√)4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此段文字是说:只要有“修己治人之道”的人,就可以为人师长。(√)

45.“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子语类》)此句话讲了“诚”和“敬”对一个人立身做事的重要性。(√)

46.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对“公”和“私”的正确说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

47.“读书,须有次序……然后将全章反复抽绎玩味。”《朱子语类》)其中“玩味”的意思是探索体味。(√)

48.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物欲之蔽”:“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9.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而且强调知行并进。(√)

50.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51.颜之推是宋朝文学家、教育家。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等。(×)

52.颜之推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53.颜之推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

54.颜之推提倡虚心务实的学习态度,他反对妄自尊大,骄傲浮夸的学风。(√)

55.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56.颜之推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57.颜之推认为人如果达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程度,是早教的结果。(√)

58.颜之推主张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树立一定的威信,不主张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59.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十分注意对子女道德的教育。(√)

60.他认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应该学业为根本,道德次之。(×)

61.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对)62.《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

63.黄宗羲和王夫之开创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

64.“道无定体,学贵实用”意思是修道不讲固定的形式,学习贵在适用。(×)

65.王夫之提出了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理论。(√)

66.“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语出黄宗羲的《习性诸论》。(×)67.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68.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69.“亡而存之,废而举之------”出自《少年中国说》(×)70.王夫之提出了“夫学以夫教,而学必非教”的教学原则。(√)71.“行可兼知,而知亦可兼行”是王夫之的知行理论。(×)72.“学非有碍于思”是说“学对思并无妨碍”(√)73.黄宗羲、王夫之和顾炎武合称明清三大学者。(√)

74.明末清初三先生是指船山先生、梨洲先生和亭林先生。(√)75.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习性诸论》和《书院》。(√)76.在知行认识上王夫之的观点和朱熹的“知先行后“观点一致。(×)77.“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解释为性是生理,天天在生长形成。(√)

78.王夫之认为“善学者必有善教者”。(×)

79.梁启超曾提出“诗界革命”,并参与了戊戌变法。(√)

80.黄宗羲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学校》、《取士上》和《取士下》三篇中。(√)

第二篇:国学经典与教育

《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城东小学:李芳

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保守,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博识精微,国学经典中储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精髓。国学经典不只是中国长久保守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成或缺的精神力量。保守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主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湛,传布的经典浩如烟海。四位教师的培训讲座中,援用了《论语》的良多内容。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

(一)《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推进个体成长的感化

《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平易近,政治、军事、法令都不成贫乏,但最根柢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布到公众之中,从而对政治发生严峻影响。

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体素之一,教育事业的成长要成立在经济成长的根本上。须先成长经济,教育才能更好地成长,教育要受经济的限制。

孔子认为办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法令,而要通过教育指点实现德政。他通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平易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剖明:教育可以传染打动听,既使苍生守诚恳,又使苍生有“耻辱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结果。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环节感化持必定立场。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附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本质附近,打破了奴隶从贵族天赋比平平易近高尚、优越的思想。孔子的“举贤才”及零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根本上,他极力将教育推向平平易近,为其“有教无类”从意供给理论按照。同时,孔子指出人的个性不同是后天感化的功效,充实必定了教育的影响力,必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导培育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标

《论语》反映出孔子努力于通过教育来培育“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他明白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涵养本人,连结恭顺谦逊的立场”,即要有“德”。二要有“使亲族伴侣以及老苍生都获得安泰”的治国安平易近之术,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备,以德为从。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硕的教育内容

按照《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合的角度归纳综合孔子的教学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是指教学内容的四个根基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博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起首要求做一个品行合适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需为德育办事。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利用的根基教材。“六艺”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罗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术技巧培育等三个部门。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结构,以及社会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零化了的。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成长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混为一谈,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焦点。至于《论语》不注重天然科学和出产劳动教育,固然是一大局限,但也是时代的局限。

4.从意“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春秋以前,平平易近是没有资历入学接管教育的。孔子开办私学,在教育对象长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这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主要构成部门。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准绳,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式,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一般平平易近,使教育勾当扩展到了平易近间。虽门下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了然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广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超善化。

(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涵养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神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勤学,具有丰硕的实践经验,注重道德涵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表率。《论语》中良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涵养的相关阐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迪。

1.立志有恒,加强涵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涵养中的主要感化。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论语?子罕》)。因此,教师不只要本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高尚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勤恳的标的目标。

2.自省自克,悔改迁善。

孔子从意遇事要长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涵养的主要方式。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本人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觉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视的感化。孔子认为,道德准绳和规范是公共好处的表现,对个人起束缚感化,因此,需要克制自我。长于自克是道德涵养的标识表记标帜。

孔子认为,现实中不具有不犯错的圣人,环节是看待错误的立场。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本人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觉,是本人的幸运。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本人的社会职责,应注重本身的学习涵养,节制博识的知识,具有高贵的道德,这是教人的前提前提。

4.身先士卒,言传身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只要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通过严以责己,身先士卒来传染打动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实说了然身教的主要性。简直,如果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出发生潜移默化的感化。

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怀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需具备的前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关怀学生道德、学业的促进以及学生们的糊口与健康环境,他和学生有深厚的交谊。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跨越老年人、学生跨越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成长概念。

7.不竭学习,勤恳立异。

国学经典培训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式,长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教师必需本人经常复习故业,畅通领悟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觉,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只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涵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

(三)《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主要准绳。可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墨熹在归纳综合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实施因材施教准绳的环节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领会,切确节制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寄望察看、领会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错误谬误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问题,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以不合的问答。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别的,孔子对不合春秋阶段的人也有不合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还承诺或激励学生有不合的特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性: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育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育“恭顺”,“暖和”的个性。

2.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根基方式是启发诱导,他认为节制知识理当是一个自动摸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出格注重学生的自动性问题。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墨熹对这句话做了注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要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形态时教师才当令地诱导、激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角度讲是启发的契机前提,“触类旁通”是启发的功效。站在学生角度看“愤”、“悱”是能“思”,“触类旁通”是能“悟”。善教者启之待时,因势而利导,“引而不发,跃如也。”

启发式教学的焦点是激发学生的自动性、缔造性。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需领会学生的认识纪律,节制学生的心理形态。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掉人;不成与言,而与之言,掉言。知者不掉人亦不掉言”(《论语?卫灵公》)。教师要做不掉言的智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既能自动获取知识,又能成长思维能力。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主要启事,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式,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正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骑虎难下,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长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骑虎难下”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尚高贵、教育能力之高强。

3.学思连系

孔子一向强调学思连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地合适人的认识纪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孔子强调学的主要性,否决思而不学。他以本人的亲身体会警告学生:“吾尝末日不食,末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说明学习是思考的根本,分开学习去思考,其功效必然徒劳无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调思考的主要性,否决学而不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从意事事处处都应利用思考,极力否决“饱食末日,无所存心”(《论语?阳货》)。

孔子的学无标的目标,先是学德,次是学文。思亦无标的目标,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与行连系,思与社会糊口连系。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思,不是漫无边际的思。学无标的目标,思有目标。如此,才能领悟孔子学思连系的谬误。

4.学致利用

孔子很强调学用连系,学致利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置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途呢?孔子从意“学而优则仕”。据《雍也》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义是说他的学生有的判断,有的灵通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办理政事会有什么坚苦呢?孔子培育学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奉行其政治理想,训练学生可以或许出仕为宦,办理一方。所以他十分寄望学用连系、言行相符。

5.学而时习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意义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复习、操练、练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术,获得了功效,内心感应欢愉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意义是说,复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地。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见地,是合适教学纪律的。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实。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述而》),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实学习,对于不大白和靠不住的工作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隆重地说曾经大白的道理,做曾经大白的工作,就可以减少怨恨和形成可惜。

学习本身是不竭实践的过程,要频频地学习实践才能平稳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畅通领悟贯通了,便可触类旁通,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

6.诚实谦虚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要求学生具备脚结壮地的立场。他还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认为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布,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孔子否决“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立场,本来没有,却拆着有,本来空虚,却拆着充实,这是不好的。他从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不凭空猜测,不停对必定,不刚强刚强,不自命不凡。当对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实,没有把握做判断时,理当存疑,不成想当然。要做诚实的人,持脚结壮地的学习立场。

孔子倡导谦虚好问。他本人做到了“每事问”(《论语?八佾》),认为这是求知的主要方式。他要求学生做到“敏而勤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从意“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在孔子的教育下,他的学生们大多能做到谦虚好问。

《论语》是一份弥足贵重的教育遗产,书中所记实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很是丰硕,认实研读《论语》,复习具无方式论要素的格言警语,从“先圣”的教育思想中获取养分,对教师加强师德涵养、提高教学艺术都不无裨益。

通过学习,感受国学不只在庙堂上生辉,在平易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独一一个文化连缀五千年而没有中缀的国家,也是由于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过程。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从华夏时,这种教育方式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根本的教育,为中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术方面的开辟加大注重,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干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性,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钉子,不会获得幸福的人生。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安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夸姣的教育诗篇;可以存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画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密意,唱出我心中最标致的教育赞歌——“善政得平易近财,善教得平易近心”!

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术方面的开辟加大注重,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干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性,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钉子,不会获得幸福的人生。这些道理也都写在国学里面,让现代人可以领会先人留下来的贵重的精神财富,让现代人在急躁的社会中找到本人的成长标的目标与幸福之本。

互联网,手机,汽车等现代工具让我们的糊口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功利。现代化提高了国人的糊口节奏,但并没有从根柢上带给人们欢愉,反而带给人们更大的压力。是高科技的错吗?我想不是,人类要前进,社会要成长,必定要进入现代化。当人们的心灵面临这焦躁的社会,不晓得如何糊口了,心中少了那份安好与自在。当大师只是以物质为根本,而精神上却一片荒芜时,这是很危险的工作。是我们该静下心来,研读下我们圣贤的教育时候了。

读读这些经典的语句就晓得,“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们先人早就归纳在国学中了,并且到现代业一样的合用,不只此刻并且在当前绵长的岁月里也一样合用。如果我们不好好爱惜本人的文化,让这些指点我们人生的哲理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然后还埋怨糊口的不如意,实是怪不了别人。

看到社会上的人越来越多的读国学,领会国学,这是社会的前进,让我们一起为弘扬国学而勤恳吧。

第三篇:国学经典与教育

《国学经典与教育》之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学习《国学》有以下感悟: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读国学经典悟师道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能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能让我们的身后耸立起人类文化的巨石,能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自学校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以来,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部分教师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不同年级开展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家诗》、《论语》等经典。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特别是育人尤为重要,现在孩子不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自私自利,讲究吃穿,乱花零钱。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特别是育人尤为重要,现在孩子不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自私自利,讲究吃穿,乱花零钱。因为每家的孩子都生活在三口或五口之家的大人圈里,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之前,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孩子行为规范的教材,孩子不知道怎样做,更没有人按照规范要求或训练孩子。因为每家的孩子都生活在三口或五口之家的大人圈里,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之前,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孩子行为规范的教材,孩子不知道怎样做,更没有人按照规范要求或训练孩子。自从我们开展了经典诵读后,才感觉到经典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极好的教材,它弥补了现在教材不能塑造学生人格的缺憾。自从我们开展了经典诵读后,才感觉到经典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极好的教材,它弥补了现在教

材不能塑造学生人格的缺憾。

经典之作是精神财富,只要阅读,便不会空手而归,它会馈赠给我们珍奇的宝贝。在儒家文化中蕴涵着我国大量的传统美德。《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常言道:半部《论语》打天下。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学生通过读经典,从各方面都有了变化,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了。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古老的经典文化被外国人当作宝贝研究学习。可是我们是炎黄子孙却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丢了,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可是我们是炎黄子孙却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丢了,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今天当我们真正走进经典时,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今天当我们真正走进经典时,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它是做人的根本,为人之道。它是做人的根本,为人之道。小学生就像一块海绵,他只会吸收不会选择。小学生就像一块海绵,他只会吸收不会选择。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替孩子选一些好书,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替孩子选一些好书,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如果这块阵地我们不用经典去占领,那么,广告、电视节目及电脑游戏就会伴随孩子的成长,结果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孩子。如果这块阵地我们不用经典去占领,那么,广告、电视节目及电脑游戏就会伴随孩子的成长,结果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孩子。他们浮躁、厌学,心理不健康,离家出走等现象会越来越多,这不得不使我们反省我们的教育.他们浮躁、厌学,心理不健康,离家出走等现象会越来越多,这不得不使我们反省我们的教育。教育就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国学经典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好教材。经典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好教材,同时也是铸造良好师德的好范本。

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论语》是昂贵的古董,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越看越美。从任何角度上看都觉得有新的发现。” 那么我们从师德的角度上来品读《论语》会有哪些发现呢?这样会使一个

人受用终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特别是育人尤为重要,现在孩子不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身为人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平时,常常有这种情况: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但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

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二、身为人师,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至于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三、身为教师,应爱生如子,知人善教。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教师应当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从教师方面讲: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老师通过教学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有时不能深入浅出的传授知识,觉得自己水平还很不够,需要虚心学习,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是一种内在活动,越学兴趣越高,眼界越开阔,也就越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学习。

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颜渊不幸病死,孔子

极其悲痛,“哭之恸”。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平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

要老师的呵护。

在中国古代称学生为弟子,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既是徒弟也如子女,而在学生眼里的老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论语》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这就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秀传统。热爱教育,爱生如子,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这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品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

要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当庆幸,先贤们穷其毕生精力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有价值的经典之作,同时我们更应当庆幸,在有生之年中能够结识这些经典之作。它们开启了我们混沌未开的心灵,教我们明辨是非,教我们感恩,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去选择,它们还教我们如何思考,让我们变得睿智。既然如此,我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喊出:

“与经典同行,幸哉!”

第四篇:国学经典与教育

《国学经典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躲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聪明精华。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气力。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四位教师的培训讲座中,引用了《论语》的很多内容。《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一)《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以为治国治民,政治、军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以为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从而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孔子以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须先发展经济,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要受经济的制约。孔子以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通过教育引导实现德政。他通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规矩,又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气力,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孔子的“举贤才”及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同等的人性论基础上,他尽力将教育推向平民,为其“有教无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同时,孔子指出人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响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倡导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论语》反映出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亲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是指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还说“弟子,进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易》、《年龄》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六艺”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练习,“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结构,以及社会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至于《论语》不重视自然科学和生产劳动教育,固然是一大局限,但也是时代的局限。

4.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年龄以前,平民是没有资格进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这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式,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虽门下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孔子被后代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代教师学习的楷模。《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代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夸大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孔子主张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题目,避免继续出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视的作用。孔子以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善于自克是道德修养的标志。

孔子以为,现实中不存在不出错的圣人,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过错,并以为,过错被别人发现,是自己的幸运。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把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条件条件。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君子何”(《论语?子路》),充分说明了身教的重要性。的确,假如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他和学生有深厚的友谊。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存,做到了“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布满期看,他说“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

7.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孔子以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教师必须自己经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

(三)《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题目,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的问答。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还答应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顺”的个性。

2.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以为把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题目。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进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角度讲是启发的契机条件,“举一反三”是启发的结果。站在学生角度看“愤”、“悱”是能“思”,“举一反三”是能“悟”。善教者启之待时,因势而利导,“引而不发,跃如也。”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孔子以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熟悉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教师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正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3.学思结合

孔子一向夸大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熟悉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孔子夸大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说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学习往思考,其结果必然徒劳无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主张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餍饫终日,无所专心”(《论语?阳货》)。孔子的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与行结合,思与社会生活结合。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思,不是漫无边际的思。学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领悟孔子学思结合的真谛。

4.学以致用

孔子很夸大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往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往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据《雍也》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达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孔子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练习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十分留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5.学而时习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孔子以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往伪存真。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述而》),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往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

6.老实谦虚

孔子以为知识题目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要求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还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以为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孔子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不凭空猜测,不尽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当对题目的研究还不充分,没有把握做判定时,应当存疑,不可想当然。要做老实的人,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孔子提倡谦虚好问。他本人做到了“每事问”(《论语?八佾》),以为这是求知的重要方法。他要求学生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在孔子的教导下,他的学生们大多能做到谦虚好问。

《论语》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书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非常丰富,认真研读《论语》,温习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语,从“先圣”的教育思想中获取营养,对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进步教学艺术都不无裨益。通过学习,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逐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由于国学文化一直贯串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进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实在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假如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专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实在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假如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这些道理也都写在国学里面,让现代人可以了解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现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幸福之本。

互联网,手机,汽车等现代工具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功利。现代化进步了国人的生活节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带给人们快乐,反而带给人们更大的压力。是高科技的错吗?我想不是,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要进进现代化。当人们的心灵面对这烦躁的社会,不知道如何生活了,心中少了那份宁静与安闲。当大家只是以物质为基础,而精神上却一片荒凉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是我们该静下心来,研读下我们圣贤的教诲时候了。读读这些经典的语句就知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们祖先早就回纳在国学中了,而且到现代业一样的适用,不仅现在而且在以后绵长的岁月里也一样适用。假如我们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文化,让这些指导我们人生的哲理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然后还抱怨生活的不如意,真是怪不了别人。看到社会上的人可以越来越多的读国学,了解国学,这是社会的进步,让我们一起为弘扬国学而努力。

第五篇:国学经典与教育

《国学经典与教育》学习心得

黔江区城西中心小学校庄开阳

最近,我校掀起了《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学习热潮,我认真学习了各位教育名家的思想。曹教师谈到了国学教育与师德修养,重点讲述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教师就要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要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广博的学识,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较强的人格魅力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

教师职业的崇高、伟大,是由教师工作对人类、对社会以及对学生个人的无与伦比的作用决定的。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为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是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为新生一代攀登高峰架设了“人梯”;又是儿童教育和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影响着儿童发展的命运。正如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教师的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因而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劳动与其他职业实践相比,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总起说来,教师承担着独特的伦理责任,教师职业的主要特点在于高度伦理性。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客观地位、历史作用及其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将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经常是无形的、潜伏的、长远的、深刻的,往往决定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无意性,无形性,决定了影响的性质的两重性,既可能是积极的,亦可能是消极的。可能由于一次作文讲评,使一个学生走上作家的道路;可能由于一次道德谈话或教师的一次道德行为,促使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人;也可能由于一句刺激的话,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心灵上终身的创伤,甚至断送了学生的前途,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平,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这就是教师职业独特的伦理责任。

同时,教师的工作还有其自主选择性。他们在执行自己各项具体任务时,在不同情况下与学生及有关职员交往中,有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方式、方法的自主权。这种权力是职业本身赋予的,任何人无权亦无法剥夺,无权亦无法限制。教师使用这种权力,完全由自己的道德来调节。例如,在考场里,当发现学生作弊时,教师采取什么态度和对策,完全由教师本人自由选择,作出决定,他可以采取熟视无睹的态度,放任不管;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促使其停止作弊;亦可以公然揭露学生的作弊行为,当众训斥;还可以杀一儆百,把该生逐出考场,等等。教师选择任何一种态度、方式或方法,完全是自主的,自由的。固然学校可以提出各种要求,制订有关规定、守则,但所有这些,都无法限制或代替教师自

由选择具体态度和方法的权力,无法控制由教师采取的具体态度、方法而产生的后果。可见,教师劳动中的某些自主性,决定了教师在职业实践中肩负的伦理责任。

当然,通常所说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即教师除了运用教材和物质教具进行教育教学之外,主要运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等“精神教具”进行教育。尤其是教师的道德面目,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并且,教师所用的教材和物质教具,也要转化为教师的精神财富,才能发挥教育作用。这种转化的过程和程度,又取决于教师的伦理责任感,取决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正如蒙台涅所指出的那样:只有高尚的和坚强的心灵,才能对儿童的爱好取宽容态度,才具有指导他们的能力。爱因斯坦也指出: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对青年一代和历史的整个进程来说,可能比单纯的智力上的成就具有更大的意义。斯宾塞更明确地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的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熟悉。

因此,教育与教学要求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假如教师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求上进,那么,他将是一个不称职的、误人子弟的教师,将“逐渐归于淘汰”。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们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方面又要像海面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不断完善,道德修养方面更要不断完善。知识技能的完善,往往有赖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例如,教师集体的协作精神要加强,要明确熟悉“没有一个教育者有权单干”。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人格完善的标志,也能帮助教师从工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感情的人,在师生互助中产生情感交流。教师经常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关于感激、依恋一类的反馈信息。这是任何其他职业所没有的“精神报偿”、“教育乐趣”。很多教师所以能对待学生胜过对待自己的子女,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不断进取,往往是这种“精神报偿”、“教育乐趣”所致。这种“精神报偿”、“教育乐趣”,给教师以有力的鼓励和鞭策,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越是不断自我完善,越能获得积极强化,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也就越强烈。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亦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结果。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奉献是师德的根本,学习是奉献的源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治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借着学习国学经典的机会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博采众家之长,用来不断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2010年10月18日

下载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民族团结教育知识测试题(含答案)(全文5篇)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部门(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由此掀开了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篇章。 A、1949年9月2......

    小学国学测试题

    (易)1 “轻诺必寡信”出自( )。 (易)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下一句是( )。 (易)3 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的古诗是( ) (易)4 二十四节气中,夏天的第四个节气是( ) (易)5 “白......

    党章测试题(含答案)

    《中国共产党章程》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_A_。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 2.中国共产党以_C_......

    安全测试题(含答案)

    安全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类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月是每年的 ( B )月份。 A.3 B.6 C.9 D.12 2.以下 (......

    行政管理测试题(含答案)

    1、( C)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A、乡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省级以上 2、行政许可的实......

    教育学测试题(含答案)

    《教育学》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

    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那么,何谓“本质”呢?本质是指人或事物底子性的构造,具有根底或条件的意义,并蕴涵着无......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后感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后感 主讲:牛开全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