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暑假备课发言稿--《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

时间:2019-05-12 22:5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暑假备课发言稿--《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暑假备课发言稿--《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

第一篇:2017暑假备课发言稿--《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

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 龙口市实验小学 杜杰

时间:2017年8月29号 地点:培基小学礼堂 会议名称: 证明人:曹政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关于“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的话题,深感荣幸。感谢教研室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鉴于自己水平有限,若有不当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小学数学德育实施的背景意义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十八大“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省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二、小学数学德育实施的基本内容

数学知识是人类把握世界、探索智慧、追根问源、推动文明的实践结晶,是一切物质生产、科学实验、社会实践都离不开的资源。数学思想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是最能体现思维概括性并具备高度创造性的学科。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演算处处充满着严密性,是形成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品质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

概括来说,小学数学学科具有以下德育范畴:

(一)思维严谨

案例:14×12的算法

通过习题演算、逻辑推理、例题示范方式,使小学生掌握逻辑归纳与演绎、思维严谨与流畅的思维品质;通过例题的演示,培养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自觉学会尊重并运用公式、法则、规则、口诀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养成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个性品质。

(二)理性精神

案例:烙饼问题、3人玩游戏、厨师做菜、制贺卡、双面复印

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发展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及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

(三)数学审美:对称美(直观美)、简洁美(内在美)、奇异美(深刻美)案例:旋转与对称、加变乘、数位表上的游戏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应用,引导小学生体会数学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正反、虚实、上下、对立、对称、构造等美学元素,学会感悟、创造、表达数学所独具的数学美,使数学学科成为学生追求真善美、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资源。

(四)爱国主义 案例:世界文化遗产、圆的认识、平均数的国情教育

通过有关数学史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利用教材中具体生动、有时代感、有说服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学好数学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学数学德育实施的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是数学课程的奠基部分,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养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课程,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应以优秀的数学文化感染学生;应以特有的数学美陶冶学生;应以丰富的数学发展史激励学生;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特有的数学课程价值观历练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及优良的意志品质;应以优良的课堂文化塑造学生的精神追求。

四、小学数学德育实施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应致力于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实施德育的主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实施德育的主体。德育应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德育的评价方式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评价的结果应成为德育过程的有机部分,德育的评价应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具体来说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案例:小数的认识

数学学科德育的内容与方法都必须是科学的。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准确挖掘教材中的情境、习题等内容中的德育渗透点;要从学生的身心规律与思想特点出发,选择科学有效的德育实施方式与方法。

2.适度性原则 案例:整数与分数

德育目标与内容要适度。要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思想实际、以及现实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德育目标与内容,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情感态度、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教育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都要有不同的目标与内容,要因材施教;同时要考虑目标与内容的连续与递进,做到循序渐进、持续提高。

实施德育的时间要合适。在创设教学情境、合作探究、自主练习及课外实践等环节,抓住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点”,把握好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时机”,及时进行引导,适时进行德育。

3.示范性原则

教师要通过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乐观向上的个性品质、热情洋溢的工作情感,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身的言行影响与感染学生,切实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4.渗透性原则 案例:相交与平行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要按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切不可牵强附会贴标签,生搬硬套地进行。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的方式与方法,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自然和谐的状态下如春雨润物般进行,真正把德育做到学生心坎上,实实在在提高德育的效果。

5.实践性原则 案例:一亿有多大

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没有学生的自主实践,没有亲身经历与体验,德育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探索与实践性活动,将德育目标与内容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使学生能明确做法,在参与过程中将德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五、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实施建议

1.正确把握德育教学目标,关注目标的整体实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德育目标,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违背教育中的量力性原则,又不能降低德育要求。教师要把德育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时要对各年级的目标进一步地细化,深入研究教材和《指导纲要》,在准确把握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2.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德育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例题、插图和习题,许多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或现实数据,教师要读懂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充分利用这些内容,适时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护环境、传统文化美德、遵守规则等教育。

如:通过利息、纳税等内容,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借助认识钟表的知识,教育学生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通过认识人民币,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

通过介绍祖冲之和圆周率,《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等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数学上的成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数学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情感。

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要利用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

案例: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

3.认真研究学生,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德育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才能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1)研究小学生的共性特点,采取相应的德育策略。

当代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接受新事物快;信息量丰富,可塑性强;积极、上进心强等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积极的个性特点,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提高德育效果。同时对于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耐挫能力弱、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合作等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引导与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有关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养成认真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2)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及道德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德育方式。德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因此,在实施德育时,要正确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及道德发展水平,把准德育目标的深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拔苗助长、不错位。

如第一学段的德育目标主要是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就可多采取讲故事、动画片等方式,组织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在具体的形象的活动中获得理解和体验;第二学段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就要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独立思考、调查与实践等方式开展活动,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亲身体验中,渗透“实践第一”“运动变化”“对立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观点。

4.将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保证德育质量。

教学中要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结合每一环节的功能与特点进行立体 地、全方位地渗透。以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张楠老师的《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

(视频:课题引入)课的开始部分可以通过创造情境、选取素材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视频:创设氛围)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

(视频:探究与交流)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的问题,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通过设计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努力钻研、不懈探索的精神;通过交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并在合作交流中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坚持真理,培养正直和诚实的品质。

(视频:变式练习)教学过程中,课的练习环节,可以通过变式练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

(视频: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环节,通过把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对比,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方法体系,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善于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体会到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统一美、逻辑美、简洁美,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5.课内课外结合,凸显德育效果。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课外数学学习是对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数学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以三年级下册为例:营业时间小调查(24时计时法)、自制月历(年月日)、二十四节气(年月日)、自制时钟(时分秒的认识)、全家自驾游(统计与调查)。

我们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主题演讲、征文、小专题研究、自制学具等多种形式,利用反映祖国建设成就、家乡变化的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丰富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德育实践的机会。

6.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重视言传身教作用。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精练的数学语言,工整的板书,条理、严谨的思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优良作风;可以通过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对问题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以及是非分明、反思质疑的态度去感染学生。

六、小学数学学科德育评价的建议

小学数学德育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作为评价者,适当开展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即时评价为主,即时和定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定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一学段主要采取定性评价,第二学段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调研访谈、开放式问题、学习小结、作业评语、网上交流等方法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评价,并指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记录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一些典型表现,考查和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德育状况和发生的变化。

第二篇:小学数学期初集体备课发言稿

磐石市小学数学期初集体备课发言稿

明城二小陈长树

集体备课内容:射线、直线和角

《射线、直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里的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的数学内容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在统寿规划第二学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的。

它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和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来安排学习的。教师在设计方面,要比较注重和考虑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为出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在课堂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指导观察、作图。想象及动手操作,在组织交流讨论来建立射线、直线和角的抽象概念,来建构知识并内化学习内容来完成学习目标。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1、本内容在小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角的相关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和应用角的知识的能力学习。《射线、直线和角》这个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中《角》的第一个教学内容。这是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初步认识角和体会角有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其核心是掌握角的组成要素及其基本

特征,是学习本单元第二个教学内容《角的度量》的前奏,也是学习《角的分类》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掌握好。

2、本内容知识结构及内在联系

在本教学内容里,要让学生掌握三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直线、射线和角。在学习“角”这个概念之前,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射线和直线。因为射线是认识角的基础,直线是认识平行线、垂线的基础,而射线与直线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射线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有些困难,如果不能理解把线段无限延长,就难以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象。因此,教材在教学射线和直线时,教材安排一幅美丽的城市夜景灯光图:引入了“射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体会“无限长”特征。接着以线段的一端和两端无限延长从而得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让学生分别画一画,分清如何画线段、射线和直线。并做练习四第1题)。为了加深印象,分清特征,教材提出思考问题:直线、射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对比,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种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为了更好地比对,此处教学时可制表格让学生进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体验和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理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想一想”着重让学生体会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在角的概念学习中,教材引导学生画射线组成一个角,体会角是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进一步认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了

解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并认识角的符号、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后面安排的“想想做做”,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图形特征,以及巩固对角的认识。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以上理解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拟定了本课以下教学设想。

一、探索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6—17页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清楚认识射线、直线的图形特征及相互联系,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

3、通过学习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生活趣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并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认识射线的基础上理解角的概念。

2、难点:射线无限延长性的空间观念。

五、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教法设计

1、铺设生活情境,增添数学课堂趣味(多媒体图片)。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是新课标的一项要求。本节课的设计里,在导入射线这一新概念时以及课堂最后的课外延伸环两个节上,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置精美的生活场景和现实事物,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产生丰富的体验的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喜欢上数学。

2、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标总体目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要让学生能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上的学习竞赛,是一种缕试不爽、百用百灵的组织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过程中,我将以比一比的方式组织进行,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

3、展示学习成果,增强学生成功体验。

成功感,别人的认同感,是每个人共有社会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我将制造机会给学生予以展示其发现和创造,使其产生成功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保持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喜爱,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学法设计

1、操作实践,亲身体验。

2、观察对比,归纳特征。(直线、线段、射线的同异;角的组成)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4、展示交流,感受成功。

六、教学设计方面要求。

1、设计合理科学、思路清晰、目标的确定比较全面、具体、明确。抓住重点、难点。课堂组织结构紧扣,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数学活动中亲身感受体会新知识的形成。

2、注重操作实践,探索新知。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识,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观。

在设计本教学内容里,要让学生理解掌握三个抽象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首先以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其次为学生设计认知线索,再局发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结合联系生活情境,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认识射线、直线时,注重联系生活现象并通过动手画一画,来帮助学生认识射线、直线和相关内容。建立有关的抽象观念,通过展开想象体会怎样体验无限延长的空间观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进行比较、交流。正确区分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异同点。通过动手画一画体会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量一量明确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教学认识角时,教师首先通过图示五角星图,让学生说一说、摸一摸,再让学生在生活身边找角,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角,对角的形成有了初步的表象,更有效地克服学生对抽象图形的认识障碍,并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最后让学生通过用纸片折角,有尺子画角、动手制作、展示,使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读法。

磐石市小学数学期初集体备课发言稿

明城二小陈长树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

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

吴老师在设计《角》这节课时,充分体现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数学活动。在师生之见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和互动中,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建构知识并内化学习内容,从而完成学习内容,实现共同发展。

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在: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的内容

在教学认识射线时,结合生活情境开展活动。通过观察灯光、作图与想象,建立射线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的运用。

2、以学生原有的认识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的认识

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通过一端或两端无限延长认识射线和直线,有利于学生借助“有限”建立“无限”的概念。

3、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和掌握新的内容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中体会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量一量,明确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从而突出重点。

4、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在“做”数学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具的准备中,没有很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练习的设计不够有针对性。

朱延文主任参加教研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高效”的思考发言稿 “老师叫苦,学生喊累,但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久久横亘在我们大部分老师心中的一个结。问题在哪里?究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课堂效率低,课内损失课外补,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形成恶性循环。”“怎样才能解放我们自己,减轻学生的负担,向40分钟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我想这是每个教师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高效的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

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掌握了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才能做到胸中有书,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1、吃透教材——理清知识链。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只有全面通读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链,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而顾后,能够以全局观点来驾驭,分析自己所教的教材。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内容零敲碎打,分成许多独立地部分去教学。这样不仅教起来费劲,费时间,学生学起来也不好懂,难以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如:单位“1”这个概念,不仅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是贯穿分数、百分数这部分教材“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必须把这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我在教学分数部分一开始就要紧紧地抓住它,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单位“1”的意义。这样,在后面教学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时,“1”的理解就已不成为难点了。

2、吃透教材——解析重难点

教学效果的好坏,对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是否清楚适当,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以及作业一定要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驾轻就熟。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提出了这样三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由于课前我对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在课堂故能得心应手上引导学生探究规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能力”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结构松垮,方法不得当,教师不停地讲,不仅挤掉了学生练习时间,使新课无法当堂消化巩固,而且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培养。这种课堂是低效的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主要采取“尝试教学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其基本模式分为六个环节:1.准备题导入。为尝试题铺路架桥。

2、出示尝试题,用尝试题引路,来诱发学生自学。3.自学课本,用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看书;4.尝试练习,检验学生自学的结果。

5、学生讨论结合教师讲解,围绕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6.第二次尝试练习,分为基础练习,针对性练习,拓展练习等。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先练后讲”,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做到:

1、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出示尝试题后,不会的同学“带着思考题”自学课本。这时学生如果能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

2、坚持 “少讲精讲,抛砖引玉”。

尝试教学法以学生练为主,要求老师少讲精讲。老师讲解主要针对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启发,归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除数是两位数的小数除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明白算理后,老师只需点拨归纳出小数除法法则:“一点二算”。课堂上少讲精讲还应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的问题即:一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后,全班同学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这里指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比如“圆如何转化成三角形和梯形推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生成的新问题;三是老师明白这是学习中的重点问题但学生始终没有提出来的问题。不讲的问题即:

一、是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

二、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不讲;

三、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这里指的是一些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我们高段的老师应该是身有体会的。有时候你费尽心机,但往往事与愿违。比如“牛吃草”问题。

3、坚持“小步推进,分层教学”

“高效率,大容量”的教学,优生是“吃饱了”,教学进度也得到了保证,复习时间时间也挤出来了。可是那部分中差生呢?他们“吃”得了吗?教师的教学进度是上去了,可是中差生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吗?我看未必!那么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高效率的。我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应该小!也就是实行“小步子”教学法。将课堂教学的容量减小,将教师教学进度的步伐减小,小步前进。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每节课所学知识不多,但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却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会不会高一些呢?而对于优生会吃不饱的担心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来解决它。小步子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他必须学会的!得到他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地、高效率的利用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

三、科学合理作业是高效课堂的手段。这里我主要谈谈复习课。说到复习课,很多老师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一张试卷接一张试卷,也不分青红皂白,会做的不会做的齐上阵。这样的毫无选择的练习只能是加重学生负担,不仅不能发挥复习课应有的功能,甚至会产生“熟能生笨”的结果;同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直至产生厌倦情绪。怎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我以为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练习的挑选和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复习课的特点,数学复习课的练习,应追求“四性”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1、趣味性。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在学习《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设计让学生巧猜某某电话号码的练习,猜出后再拨个电话进行验证。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探究性。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同时不断探究新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比如在复习《园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通过剪一剪,比一比,探究半圆和圆的一半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既复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复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生成了智慧。

3、开放性。开放性练习的形式较多,如练习题的条件、问题或缺少、或不确定;习题的答案不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等等。开放性练习对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训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合理解决问题的品质。比如:一个梯形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拼成的。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这一题学生想到了很多方法来解题:有的转化成梯形,有的转化成正方形等等,在解决这一个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可以运用5个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4、综合性。综合性练习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宽度。如在复习《长方体》这一内容时,设计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2米。请你算一算:(1)游泳池占地多少米?(2)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摸一层水泥,摸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高处用漆画一条线,水位线全长多少米?(4)按水位线进水,游泳池内能存水多少平方米?在这一题中长方体的底面积,表面积,棱长,体积几个知识点全包在里面了,实现了一题多练。

以上所谈的是我的个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粗略的做法。虽然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我正在积极努力践行。俗话说:教无定法,各施各教。我认为教法是多种多样的,无好坏,优劣之分,但目的是一致的,只要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什么方法都可试一试。我相信,只有我们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动脑,勇于实践,一定会掌握课堂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减负,高效”一定会实现。

朱延文主任参加教研组活动

数学教研发言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的改变着我们以往传统的、较为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等等。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合理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想就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首先,要重视差异、合理分组。其次,平等协作、明确任务。最后,结合实际、整体评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以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研究。由于本人教学经验与理论水平的限制,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着选择恰当时机,保证有效交流,小组合作中材料准备的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努力探索,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作用。

陈老师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者开始关注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转变身份,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探索新知识,人们开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此,小组合作的形式便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那就是有些教师为了形式而合作,这样,小组合作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完全是为了迎合当前教师的大趋势,这样,真的对学生有好处?或者是这样仅仅是为了热闹?

有效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我们要在这几个环节上努力实现转变。一是教学前要实现由”备教案”到“备学案”。二是教学中要实现”讲授知识”向“探究知识”的转变。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信息、手段、时间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主意识,让每个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动手、动口、动耳、动脑,自己去探索规律,寻求知识,用”自己的力量”创造性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死记硬背这些结论。三是教学后要实现“评价结果”向”评价过程”的转变。

孙老师说: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李老师说: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境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第四篇:小学数学如何备课

小学数学如何备课

不管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具体的备课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总结如下

1、认真钻研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首先看这堂课的目标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也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标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标,就必须学习并钻研课标。

2、抓住重点,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

3、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出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5、备学生,做到吸引学生学习数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数学典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干瘪的数学题一点都不感兴趣,我们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数学故事的方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因为数学典故不仅趣味性强,而且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令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心理,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其乐无穷,更乐于学习。(2)创设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好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活动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完成“感知―操作―表象―概念”的认识过程。(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们应该把学习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4)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应该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老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第五篇:小学数学如何备课

小学数学如何备课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备课?

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性的备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能注入属于自己创新的火花,要从根本上改变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上到哪里算哪里”的不负责任的思想,或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年复一年的抄旧教案本,没有一点创新的成分,抄现成的教案设计导致只能得其“形”,而不能悟其“神”,因此,我将自己几十年的备课经验,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备好一节课的几点体会。

一、走进学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才能准确有有效地上好每节课,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务必要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如何引导加以仔细的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最后通过老师的整理和点拨,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

例如:小学一年级下下册数学《左右》章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在7~9岁,才能逐渐形成以他人为标准辨别左右的能力。所以这部分学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本课时的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所以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设计一些游戏逐步进行深化,让他们初步感知体会相对左右和同向左右的区别。比如设计两个同学面对面,老师发口令:拍拍自己的左(右)肩,拍拍对面同学的左(右)肩……学生按口令活动。也可以我面对学生举起右手,让学生说说老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开始会条件反射地认为老师举的是左手,这时我不宜立即予以纠正,可以转过身去,让同学们看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直观的游戏,让学生自主认识到左右会因为参照标准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二、钻研教材

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很不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小学一年级下册9+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从教材的表层看有几种不同的算法,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分析,提倡学习“凑十法”进行计算,进行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以“十”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思想,也是为以后后续学习的需要。因为在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里,有两次的飞跃,从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是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按群计数到以“十”为单位进行计数。

另外,钻研教材还要钻研练习题,练习题是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并有助于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要首先把课本中习题都做一遍,以此分清哪些题是与新课相联系的基本题,哪些是加深理解的变式题,哪些又是综合题。另外,还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题目,以提高练习效果。

二、活用教材

知识无处不在,教学的阵地也可以无处不在。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提供的静止的教学资料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素材,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知识。让数学知识转化成实践知识,通过实践知识又进一步深化数学知识,相得益彰。让教材的内容情景化、动态化、生活化。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左右》章节中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在备课时就根据自己班学生正好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的情况下,现场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爬楼梯。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我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比模拟教学、抽象教学更到位,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从而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当学生得出“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走”的结论时,进一步渗透了安全教育,并且在此情况下我设计让学生想想在马路上应该怎么走。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拓宽教学思路,初步建立“大数学”观。

三、写教学后记

写教学后记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悟、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自己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只有不断地努力,力争备好每一节课,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

下载2017暑假备课发言稿--《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暑假备课发言稿--《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低年级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

    避暑山庄小学 数学低年级组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 杨华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欢迎双桥区教研室的各位领导来参加我们避暑山庄小学数学低年级组教研组活动。今天我们......

    小学数学低年级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

    避暑山庄小学 数学低年级组集体备课主持人发言稿 杨华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欢迎双桥区教研室的各位领导来参加我们避暑山庄小学数学低年级组教研组活动。今天我们......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发言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应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各位老师在一起集备六年级数学上半年的教材,我们应该珍惜在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把新人......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备课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备课 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预先谋划的作用;是上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那我们又该如何备课呢? 一、理念更新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

    小学数学备课[大全五篇]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青岛市教研室刘仍轩老师组织青岛市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及我市在实验三小黄莉老师开放课堂教研活动中,都进行了如何进行教案撰写的培训。 一个完整的......

    小学数学备课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第一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

    小学数学备课要求

    1、教学计划。学校、教研组和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分别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措施;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业......

    小学数学备课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备课基本要求 为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我们根据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及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课程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制定此要求。一、备课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