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

时间:2019-05-12 22:1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

第一篇: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

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

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不能够希望于一两门双语课程就能把学生的专业外语或业务素质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200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开展了双语教学,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正式把双语教学列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观测的重要数据指标之一。在双语教学的初期阶段由于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同以及受学生接受能力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人们对双语教学的效果存在不同的看法, 认为双语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对于农林院校学生, 由于英语水平低, 参差不齐, 更是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和担心。随着双语教学的深入实施和广泛开展, 双语教学究竟对学生对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方面如何影响, 如何解决制约农林院校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 本人结合自己在双语教学中的实践和调查结果, 谈谈一些策略和体会。对学生外语水平的影响分析

开展双语教学, 促进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的水平, 促进了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培养。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过去普遍采用单语教学, 英语教学仅局限于英语课程本身, 非英语课程几乎全部采用中文讲授。虽然从小学到大学, 学生也学了不少英语, 但普遍存在学英语而很少用英语的现象, 形成一种“ 哑巴英语”、“ 死英语”, 而且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开展双语教学, 将外语学习及专业学习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 促进了专业的学习, 外语学习达到学以致用, 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作为2 1 1学校和9 8 5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担负着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但在2004年以前, 本科生的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较低, 大约70%, 通过托福、GRE、雅思考试的几乎为零,2004年以后学校不同专业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 从双语教学的数量、教学质量等都得以提高, 学生对双语教学由开始时的不适应到逐渐适应和喜爱。扩大了英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目前本科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接近90%,而且学生的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加强。2009年学校有200多名学生通过了托福、GRE或雅思考试, 达到国外大学对外语的要求, 其中本科生占相当的比例。这正是这几年开展双语教学带来的效果。开展双语教学后,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更加明确, 学以致用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给学生搭建了外语学习和应用的平台, 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过去学生见了外国专家只能简单地、泛泛地说一些天气、个人爱好等方面的口语, 而谈到专业方面的深层次科学问题时就无从开口。通过双语课程的开展当学生向国外联系进行联合培养或合作研究时, 学生能够很好地写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科学思想。因此, 双语教学提供了外语学习的平台, 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了升华,促进了学生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培养。对专业课学习的分析

开展双语教学以多种思维方式对概念、科学问题等进行思考, 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 不同的环境、国度、教育模式等促使人们的思维理念和表达方式不同。因此, 多种语言对同一种课程进行讲解, 可以吸收人类不同认知规律, 促进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本人主讲的土壤学课程为例, 虽然我国汉语博大精深, 中文版的教材对概念等有详细的解释, 但有些词语西方人的思维解释的更清楚。比如, 对于“ 阳离子代换量”这一概念, 汉语解释为在一定的pH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全部可交换性阳离子的量。但是,英语的解释为the sum of positivecharge of cation absorbed by thesoil particle or colloids at a specificpH。也就是说阳离子代换量是以所吸附的阳离子所带电量来表示, 即吸附一个二价离子, 带有两个电荷, 相当于吸附两个一价离子。这才符合计算阳离子代换量时的实际情况。又比如, 对于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汉语把物理风化解释为在物理因素作用下矿物或岩石发生分解、由大变小的过程, 而化学风化则是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岩石或矿物发生分解、由大变小的过程。两者从汉语的角度的都是矿物发生了分解, 只是一个是化学因素作用下,而另一个是物理因素作用下。而英语在解释这个词语时对于“ 分解”, 用了不同的词语, 物理风化中的“ 分解”用的是disintegrated,表示只是机械地破碎,改变了大小,没有发生任何结构成分的改变;而在化学风化中“分解”用的是discomposition,或者alteration,表示化学成分、物质构成的改变,不仅改变了大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物质成分的构成。可以说用英语解释后学生更能准确地把握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差异。类似的例子在土壤学的讲解过程中很多。因此, 对于双语教学, 如果讲解清楚, 分析透彻、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科学问题的思考和掌握。教学方式分析

双语教学形式多样化、应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对于课程内容的认知、感知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国际上把双语教学划分为3 种或4 种类型。(1)浸入型:完全使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2)保持型: 开始使用母语教学, 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3)过渡型: 初期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 逐步转变为完全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西方、欧洲等多为移民国家, 国内本身存在多国语言体系。有很好的使用第二种语言的环展双语教学比较容易。我国是以汉语为主的语言体系, 国内虽然存在少数民族语言, 但这不属于我们目前所说的双语教学的语言范围, 我国所定位的双语教学实际就是汉语的基础上, 采用英语教学。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较大, 因此双语教学最好采用保持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 不能一味地强调英语的比例要占到什么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反映、认知情况, 安排英语的比例多少。另外, 对于一些专用词语, 一定要给出英语和汉语的双重解释, 让学生知道, 对于这样的一个词语, 专业角度的最经典翻译是什么。可以说, 我国大部分本科生目前对于用英语讲解的时候同时结合汉语解释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 对于用英语解释的词语在汉语中是如何准确描述的还不清楚。比如,土壤学中的“Capillary suspendingwater”和“capillary supportingwater”, 专业上翻译为“ 毛管悬着水”和“ 毛管上升水”, 但在学生没有形成专业知识的情况下, 是很难把它准确地翻译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 因此对于这样类型的词语, 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汉语标注和说明, 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去猜和想象。原版外文教材的取舍分析

双语教学的实施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具有原版教材, 而在于如何讲解和配套有关的外文辅助资料。关于教材的选用问题, 在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多数专家一味地强调原版教材的选用, 好像不采用原版教材就不是地道的双语教学, 结果学生负担加重, 而且大多数学生对原版教材不适应, 认为直接看原版教材难度太高。经过高校这几年双语教学的实践发现, 由于中西方对课程体系认识上的差异和教育体制、模式的不同, 国外多数教材的知识体系与我国要求的不同, 除了一些基础课以外, 很难找到适合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教材。对于农业院校, 类似于土壤学这些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课程,更是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原版教材。采用中文版教材, 以英语形式讲解为主, 进行必要的汉语解释, 针对讲解内容,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有选择地补充相应的外文参考资料, 学生把汉语教材中的词语、关键问题等可以在英语材料中找到准确的解释和阐述, 这种方式是学生较为普遍接受的方式。而且学生经过一定时间学习后, 会感觉到不同语言、思维方式对问题描述、解释的特色,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种直接采用原版外文教材、满课堂全为英语的做法, 从表面形式上看双语教学的水平很高,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外语水平非常好的学生能适应外,大部分学生听了以后会感到模糊不清,教学效果并不好。师资条件分析

教师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关键, 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条件基本成熟。近几年, 我国高等原校每年派出大量的教师出国留学访问, 尤其是2 1 1学校或985学校的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合作研究的人很多。经过在国外的学习和交流, 青年人的外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师资条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4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0%左右都有到国外进行访问的经历, 这部分教师目前也是课程的主要承担者。以这一部分青年教师为主体, 开展双语教学,基本上解决了双语教学教师短缺的问题。一个专业开展多门双语教学, 还可以从教学方式、方法上相互比较, 取长补短, 促进双语教学的良好开展。当然, 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 目前还存在双语教师短缺的现象, 应适当加大出国进修或国内培训的力度, 提高专业教师外语能力。课程班筛选的分析

分班实施双语教学, 是目前我国高校面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最佳选择,也是兴趣教育和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我国由于不同地区教育状况、对外开放程度不同, 导致各地的外语水平发展很不平衡, 从而也导致大学生中英语水平相差较大。对于农林院校来说, 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十分悬殊。针对目前我国农林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双语教学进行分班实施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英语的爱好, 将英语成绩比较好的, 或对英语比较爱好的学生, 分为一个课程班级, 开展双语教学, 并且适当加大双语教学中外语的比例, 在教学课间、课堂讲解时尽可能用英语, 汉语解释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考试等以英语格式为主。而对于英语水平偏低、且对英语兴趣不高的学生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 以汉语为主, 适当增加一些名词词语的英语解释, 而且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以汉语为主。作为大学主要任务是要育人, 不能因为一些学生英语基础差而剥夺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社会也不是需要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把外语掌握的很好。结语

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不能够希望于一两门双语课程就能把学生的专业外语或业务素质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更不能追求形式, 为了外语甚至牺牲母语。双语教学, 外语中结合母语, 母语中结合外语, 不同民族、国别语言的相互渗透, 取长补短, 是世界人类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趋势。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是世界科学发展、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必然趋势。一个专业, 在大学阶段循序渐进的开展多门双语教学,通过长期的耳闻目染, 才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2 1 1学校和9 8 5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条件基本成熟, 根据专业特色, 分批、有选择地进行双语教学, 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重要措施。双语教学不是外语教学、更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国际化。

第二篇: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离散数学定义、定理繁多,理论性强,在计算机专业中有广泛应用等特点,通过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典型例题、引入实际应用案例和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等方法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引入相关实验使学生把高度抽象理论与编程相结合。实践证明,最终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离散数学;教学质量;实验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许多计算机专业课的必备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特点是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往往感觉不到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学习兴趣不高。

一、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根据本课程特点,在授课时要前后呼应,使学生形成一种离而不散的知识结构。例如:讲授代数结构时候,在集合、关系、函数等概念的基础上,研究更为复杂的对象――代数结构。在授课时要讲透重点和难点,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不但是了解知识体系的手段,也是促使学生养成深入钻研的习惯和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的必要步骤。

二、选择典型例题

离散数学中有些抽象的概念、结论和证明,学生反映较慢。如何选取适合学生的典型例题很关键,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如下:例题选择应该适合教学,即简单清晰有启发性,并且密切结合定义和定理应用,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背景,尽量与计算机专业课内容相关。

三、知识背景

对离散数学中某些理论的提出来源、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最新发展方向进行适当介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感性认识。如:数理逻辑内容应用到形式语义学和人工智能。讲集合的时候跟学生介绍康托尔,讲关系的时候介绍笛卡尔。集合论中的二元关系是研究关系数据库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研究实体集中的域和域之间的可能关系、关系操作、关系分解的无损连接性分析、连接依赖等问题都用到其中的理论。

四、教学方法

虽然计算机网教平台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教学空间,但根据离散数学自身的特点(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如果把公式推导及定理证明过程也以幻灯片的形式显示出来,教师只是看着屏幕讲,学生就只是在看证明,而不会追踪教师的思维过程,这种教学虽然方便了教师授课,但是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离散数学的教学,笔者建议应以板书讲解为主、课件演示为辅。

五、引入实验

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院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很少开设或根本不开设上机实验课,导致学生不知道学这门课的原因和目的。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安排,一般要求学生掌握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四大部分,针对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如,第一部分引入真值表的求解方法及其在解决命题逻辑中的应用方面的实验。第二部分引入理解集合的运算规则、关系、函数性质的判定和等价关系构造等方面实验。第三部分引入代数系统在纠错码方面的应用。第四部分熟悉图在计算机上的表示和运算方法,且能够解决图论实际应用问题方面的实验。

六、结束语

总之,要把“离散数学”这门课教好,因素很多,但作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①教师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这样讲课时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引入相关实际案例,才能使学生明确相关知识在后续课中的应用,才能使离散数学理论与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相辅相成,紧密结合。②引入相关实验,使学生把抽象理论与程序设计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追踪新科技的能力,以适应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左孝凌,李为,刘永才.离散数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李盘林,李丽双等.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美)Kenneth H Rosen.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app lication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吕国英,梁吉业.“离散数学”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出版社,2008.[6]陈友文,蒋桂莲.离散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2009.

第三篇:历史教学体会与心得

历史教学体会与心得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副科,因为和升学不挂钩,所以学生不重视。怎样在学生不重视的前提下顺利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学有所获并顺利地完成学业考试,是每个历史老师所要面对的并不轻松的问题。同时,教学创新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创新教学思路不断被开发。我结合自身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历史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上副科往往面临课堂纪律的问题,但如果老师只单纯一味地强调学生要认真听而自己本身课堂内容又没有吸引他们的地方,他们会对这个学科更排斥反感,非但不听还会影响课堂纪律,所谓恶性循环。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老师应该多花时间。使他们喜欢上历史课,有了兴趣才去学,这样课堂纪律问题也不会成为很大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结合历史课的特点:整理相关的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热点,学生的生活。有选择的加以引用引导一些热点话题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也会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三、联想式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 1

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国家教学机构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五、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障。

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我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在我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我愿意和所有的小学科的老师一样,为学校教学尽自己应尽的职责。

第四篇:化工原理教学体会与思考

《化工原理》教学体会与思考

睢宁县中等专业学校艺术1部 徐大鹏

摘 要: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注重研究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片断形成知识链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关键词:化工原理 理论教学 体会思考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以典型的单元操作为主要内容,以传递过程和研究方法论为主线的工程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设备形式及其操作、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打下牢固的工程技术和工程方法基础。该课程除理论教学外,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并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对学生而言,化工原理内容抽象,概念众多,公式繁杂,学起来难度较大,怎样让学生理解、掌握该课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尝试,这里仅介绍教改过程中理论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一、注重把握单元操作的内在联系

化工原理以“三传”为主线,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流体输送、传热、吸收、精馏、干燥等。在讲授化工原理时,我启发学生,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不同工艺过程中的同一单元操作,具有共同的基本原理和通用的典型设备。但是,不同工艺过程又各有特点。例如酒精的提纯与石油工业中烃类的分离,都是通过精馏这一单元操作实现的,它们遵循同样的传质原理,并都采用精馏塔,然而所用精馏塔及操作条件有很大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

化工原理虽然不是将某个化工生产过程作为整体来研究,但它绝不是大量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能量衡算、物料衡算、过程速率等概念贯穿于课程始终。如在流体流动单元操作中,通过对某一体系的能量衡算导出描述流体流动规律的柏努利方程。传热、蒸发及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通过热量衡算计算冷热流体流量、热空气消耗量等。而流体流动中的连续性方程、吸收的操作线方程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均由物料衡算导出。在吸收、精馏和干燥等单元操作中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相平衡是描述过程的基本方法。过滤、传热、吸收等单元操作均涉及过程速率的概念,即过程速率等于推动力除以阻力。这样,过程强化即提高过程速率,不外乎从提高过程推动力和减小过程阻力两个方面来考虑。掌握有利于对知识点和知识片断的融合,形成知识链条。在教学中把各单元间内在的联系弄清,对相似的公式比较、讨论,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习题课是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化工原理课程与化工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如何将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理论教学中习题课显得尤为重要,上好习题课,既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检验,也是对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考验,同时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途径。我认为,习题课应达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提高的目的。所以,首先从选题上应注重题目的思想性和真实性。我们上习题课或让学生做习题,如果选择的题目只单纯地考虑帮助学生掌握某个公式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然会使学生拿到题目就机械地套公式,只要答案对了就算完成任务,毫无乐趣和成就感,且容易造成互相抄袭的现象,起不到促进对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的理解和吸收的作用。一次好的习题课,选题是关键。实践证明选题应该本着有近及远、由浅入深、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次,习题课也需注重授课方式,习题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且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解疑。经过不断的尝试,我认为课前给出题目是较好的做法。这样学生和老师会一样精心地准备习题课,在课前试做过程中学生可以复习相关的公式和知识点,且可留给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充分的时间,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最后重要的一环是总结,恰当的总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不能是习题课内容的机械复述,应是引导学生对习题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的过程。

三、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乃智力之母。兴趣是形成好奇心的基础,是一切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化工原理作为化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初学者具有很大难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任务,而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在化工原理教学中,适当的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简单管路、分支管路及汇合管路时,为了说明管路阻力对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影响,可以引入城市供水的具体问题,提问学生如果你的邻居一用水就使得你的用水量受到较大的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对上课的内容也产生了兴趣。又如在讲翅片式换热器联想到暖气片,并提及室内供暖暖气片的设计问题;讲蒸馏原理联想到实验室中无水酒精的提取,学习蒸发原理联想到粗食盐的提纯实验等,这些直观实例,都能大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利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录像片、动画库、化工原理多媒体教学软件、课程设计软件等媒体资源。把过去很难描述的设备结构、图解过程等利用动画和录像的形式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声并茂,教学过程直观明了,引人入胜,使教学内容实感性增强,留给学生以深刻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大量信息通过视觉系统传授给学生,在精简授课学时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黑板和展台的辅助使用增加了教师的形体语言,方便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课件、课程设计软件、习题课课件等软件充分体现了人机交互和网络交互,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为欲深入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同时,良好交互作用的教学软件和网络的使用,使教师从原来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并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注重研究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片断形成知识链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参考文献:

[1]姚玉英,等.化工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娟、钟秦、杜炳华.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方法的讨论.化工高等教育,2004.3 [3]孙炜、唐正娇、陈中.化工原理教学点滴.职业教育研究,2004.7 ·

第五篇:体育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理论联系实际,将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年龄、性别、教材、场地等特点,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创造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评价式学习法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尝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感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由于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实现这现目标,课程标准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提高力量这一目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采用健身器械,无条件的学生可能采取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练习方法。此外,由于不同的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达到相同目标的最适宜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不要给学生规定过分统一的要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各种体育器材(球类、跳绳、实心球等),学生可根据喜好选择喜欢的锻炼方法来完成教师提出练习任务。学生敢于到教师面前表现自己,教师也不因为学生做得不好而制止和取笑学生,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自已更加愉悦,使之在体育课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总之,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尝试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可以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一起探究、练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达到锻炼的目的。合作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获取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好的体验。当然,强调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个体练习,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练习也是完全必要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行为。即使是在非集体的体育活动中,也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机会。例如:在组织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有榜样。这样既有利地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作用。合作学习法的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用自已的语言、自已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消化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尝试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提起探究式学习,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似乎只有科学家才有探究世界奥秘的本领,一个学生能探究些什么呢?其实,探究行为是一种常见表现,学生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但往往由于大人们的忽视,不愿意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廖、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少地问“为什么”,越来越少地探究这个世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必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越来越化。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去进行探究。例如:为什么篮圈与地面的高度是3.05米,高一点行吗?低一点行吗?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例如:单杠是不是只能用来发展力量,滚翻究竟应该翻得快些还是慢些,滚翻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等。

四、尝试延伸性学习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新课程标准重视课程的延伸性。所谓延伸性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学习和活动。教师应重视学生延伸性学习的原因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就有限;现在流行的运动项目很多,这些流行的运动项目不可能都进入课堂,但其中多数项目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例如: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等。因此,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体育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尝试评价式学习法,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评价活动,能让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评价能帮助教师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在评价过程中,以住偏重于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偏重于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而忽视了评价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现在我以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获取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活动中,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更加注意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例如:当一名学生的动作没得到其他学生的肯定时,我会说:“某某同学的动作做得也不错,如果多练几遍他一定会做和更好。”此外,在课内课外,我对学生练习及时地进行肯定,一句“你的动作有很大的进步”、“你一定能超过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心花怒放,学习的兴趣更大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给学生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已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能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教学建议 1.学习方法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个体差异来选择,不能盲目地套用某种学习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学法,学会制订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学会评价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3.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与学法要相统一。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4.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学习方法不断得优化。

下载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与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我觉得目前提高学生口头表达交流能力的主要障碍有:第一、学生不说。课堂提问,多以独词句回答;平日讨论,学生多以沉默参与。无论你如何启发,诱导,他总不开口。即使开口,说的话也不......

    教学大比武的体会与收获

    常规中找点子 比武中磨本领 ——教学比武的体会和收获 讲课是充分展示教师综合素养的舞台,同时也是磨炼教师的阵地,只有在不断磨炼与改进中才能迅速成长。因而教师必须在说课......

    考察体会与检讨

    考察体会与检讨 这次传统聚落课举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几个班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去了宜章县白沙乡腊员村的古名居。让我们一起走进了具有湘南古代特色的古居,体验了一......

    党课体会与感悟

    党课体会与感悟 首先,我感觉很荣幸地能够成为淮北师范大学第四十九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一员,参加了这一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与学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加入中国......

    毕业体会与感受

    毕业体会与感受 年华匆匆,似水而过,四年光阴转眼即逝。面对毕业,带着跃跃欲试的激情和惴惴不安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些许惶恐,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回顾四年大学生活,从......

    体会与收获五篇

    学习项目管理的体会与收获 ——工商管理0803班,张冰梅本学期,通过学习项目管理课程,我初步了解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其构架。通过老师布置的项目管理作业,生动再现了项目管理的......

    师德体会与反思

    师德体会与反思 贺家坪中心学校 曾令银 在今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中,我系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未......

    学英模体会与反思

    学英模体会与反思 ---双学双促活动心得体会 曾几何时,总认为英模离我的生活很远,我只能远远的瞻望,但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他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