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方式即作文课题小结2006
新型学习方式下作文评改模式探索
——青年路小学参与“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对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课题小结
一、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是传统传统作文评改效益低下的原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传统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后,一般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自己在这次作文评改中有哪些收获,就不再研究,无人问津了。
“精批细改”的方法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文评改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
二、自主评改、互动评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所谓作文自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借鉴优秀作品,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使习作达到更高的水平的作文评改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自主评改体现了两个方面的转变:
1、学生角色变换
学生由承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学生与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使评改作文真正成为一个动态过程,成为写作之延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写作者到评改者的角色转换,分工合作,真正凸现出学生主体性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在自我欣赏、修改、评价习作时,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
成;在自评与互评中,合作学习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与提高的显著成效在合作学习中显现出来;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这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
2、教师角色变换
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建构而不是信息加工;教师是探索性学习任务的指导者而不是信息分配者;学生是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信息接受者。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等。当教师确立了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与开发课程”的新型教学观时,主动变革教学方式,探索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方式。
三、指导学生自我评改习作的具体作法
1.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
生在欣赏中互相学习,感悟表达。
首先,教师要求自己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批改每一本作文。教师要能从每一本学生作文里找出多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同时,引导学生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作文,爱上自己的文章。学生写完草稿后,不再急着誊、急着交,而是绘声绘色地读自己的作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作文中的“好词佳句”;或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互换作文读,互相欣赏。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中也有值得欣赏之处,当他们开始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并期望通过修改得到更高的评价,他们原本逐渐丧失的写作的自信心重新被一点一滴地拾掇回来、巩固起来。激发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2.每完成一篇习作都要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对学生的修改及时作出评价。
首先,启发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可以给学生讲古今中外作家重视修改的故事,结合学生自己的感受,让大家认识到:作文的过程包括修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接着,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一开始,提供范例,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修改符号,让学生明白修改的原因。从改错别字、病句到布局谋篇、加工润色,耐心地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指导学生互相修改,互写评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对于小学生来说,修改的要
求不宜过高,但学生有了一定的修改能力后,可逐渐提高要求;而且,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教师还要再次详细批改,以对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修改能力作出评价,及时给学生以反馈,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3.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后,你会发现,学生的评语内容不一,但都写得那么诚挚、中肯,指出了自己和他人习作中的优点、进步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你会惊叹:学生是会评价的,只要你给他们评价的机会和权利!
4.建立学生习作档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方式。
5.培养学生欣赏与修改习作,还与写作指导教学紧密结合。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和语言材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习作园地,展示学生作品,组织或让学生自行向报刊杂志投稿。
6.在欣赏与修改习作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在各学科领域转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与处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四、新型学习方式下作文评改课堂教学模式
评改方式有自查自改、邻座交流、小组评议、教师点评、自主修改
等(可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
1.自查自改。文章写完后,学生先自查自改。
2.邻座交流。利用同桌或邻座的有利条件,在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在这一过程中,“互相欣赏”与“互相修改”可同时进行。教师应倡导学生充分发挥信息双向交流的效应,使“互评”始终充满着一种平等、友好和融洽和气氛,同时予以适当指导并帮助解决“互评”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3.小组评议。为了扩大反馈面,让其与班上其他同学的习作作比较,“同学互评”后便进入“小组评议”。小组评议的关键在于发挥群休优化作用。
4.教师点评――包括佳作评析和病文评改两大部分。教师对各组评议进行小结后,选取有传代表性的佳作和病文各一篇采用引导、点拨的方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示范性点评。
(1)佳作评析:要求师生互动,共同评析佳作。展佳作:列举学生有代表性的佳作或佳作片断。
评优点: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评议,然后条分缕析地指明佳作的优点所在(可适当指出美中不足之处)。
总评价:教师对整个评议过程进行总结、评价。
(2)病文评改:要求师生互动,共同展病例、诊病症、析病因、改病文。
展病例:列举有代表性的病文或片断。诊病症:条分缕析地指明例文的毛病所在。
析病因:分析例文毛病产生的原因,并一一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改病文:根据上述评议,师生共改病文。总评价:老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价。
5.自主修改。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各自所得的全部反馈信息,再自己的习作作一次全面的修改。
第二篇:问题即课题
问题即课题,后进生的问题就是我研究的最大课题,没有他们犯错误引起我的思考,我还真不知应该怎样去教育他们,过去我是在回避后进生,现在是接纳后进生,理解后进生,并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们。
我们对后进生心存感激之情、心存感谢之念;是他们成就了一个个著名的班主任大师。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的素材;是他们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给咱们当小白鼠,让咱们去解剖;是他们让咱们长见识,他们为咱们提供了精神领域的奥数题。咱们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是谁之功,都是后进生!最让我觉得感激的是:人家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早上高兴地问一声老师好,晚上又说声老师再见。你总批评人家,人家毅然笑脸相迎。你说你的班主任教育水平提高的快,你的班主任教育水平高,这不都是从人家身上得到的启发吗?咱们别过河拆桥,要对后进生多一点耐心,别总跟人家过不去。你跟人家过不去,你想想你就好过了吗?仔细想想最不划算的是你自己,你要批评人家,你得先生气,你不生气你的脸上怎能表示出愤怒?没有愤怒怎么发脾气?不发脾气哪能让学生感到害怕?脾气发在了学生身上,气却生在自己心里,病也就上在自己身上。你说哪个班级没有个把调皮的学生?哪个班级没有最后一名的学生?你整天跟人家生气,人家这届毕业了,你生了一届的气;下届又出现了不听话的,学习不好的,你又得跟人家生气,这样你总生气,你想想你还能好受吗?你还能不得病吗?你还能不活得累吗?!人家可是一届又一届的车轮大战呀!(九年二班的一名学生写作文说:总也毕不了业的是你,考试东张西望的是你,上课从来站着的是你)。所以我说得善待后进学生。善待后进的学生就是善待自己,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你一善待后进生,他那条好斗的神经就闲起来了,他就忘了哪些不良习惯。对后进生来说人家特会应付你的批评,那是人家的强项,人家来到学校就是为了这点事。你对人家不客气,人家正等着呢。日常生活中有人愿意吃辣椒,有人却一口不沾,对不愿意吃辣的人来说,看到别人愿意吃辣的感到不可思议。还有人愿意吃苦的呢,你能说人家不正常?后进生爱犯错误,我想可能人家是好这一口。咱要做的是让人家换换口味,体会一下其他味道,让他明白其他味道也许更诱人。让他尝到做有益的事带来的快乐更多时,人家就换口味了。面对表扬是后进生的弱项,一表扬他,他就不知所措,心里没准备,从不脸红的,开始脸红了,从来都昂着不屈的头,开始低下头了。多数后进生思想简单,所以改变他们往往是比较好改变的。
课堂上后进的学生更难受,他们听不懂课,还不让说话,不仅不让说话还得抬起头来,看黑板。他们怕别人看不起他们,他们明知自己什么也不懂,但还是坚持着,你想想对于一个什么都会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堂课不在知不觉中就度过了,可是对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呀。他们是活生生的学生,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会,这不是往傻里培养吗!有的后进学生在一次造句中这样描述课堂的:课堂好象监狱,但它也没有监狱好,做牢还可以说话、走动呢,但课堂上却不准说话、不准走动。学习就象偷地雷一样,随时都有炸死的危险。后进生也许有的大器晚成,也许有的本就是一颗小草,如果他是一颗小草,你就别期望他长成参天大树,放一份绿意也就足够了,你要让他长成参开大树,你就难为他了。对于后进生来说,我想最大限度的把他们的潜力挖出来就行了。
带好“差班”大有学问
2008-12-14 13:52:59
1999年9月,刚走上讲台的我接手初01级(1)班。初中部的老领导沈主任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个班在初一时,学习、纪律等方面都落在其他班级之后,你担子不轻啊!”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当时的话语竟异常豪壮:“请沈主任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个班带好!”
1999年12月,在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田径运动会上,我班的团体总分遥遥领先,欢呼声似乎要把整幢教学楼震塌。
2000年5月,在“勤俭节约,回报父母”的主题班会上,许多同学的眼泪伴随《烛光里的妈妈》那凄美的旋律流淌。
2001年7月,中考成绩揭晓,我任教的班政治居全县第一,该班考上“重高”人数与兄弟班级不分伯仲,加上考进普高和职业中学的同学,升学率达100%。
终点小憩,回首来路,才发现征程漫漫。如何带好“差班”,我真的感慨万千。
带好“差班”的第一要义是调动起全班学生内心深处的拼搏激情。在多数所谓的“差班”中,学生普遍有这样一种心理:我是差生,我不可能有多大作为,否则,我一定考进重点班了。这样的消极心理在无形中给了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无法走出自卑的阴影。同时,这种心理还会使学生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总认为自己不如其他班级的学生。
其实,在每个同学(无论其成绩优劣、表现好坏)内心深处,都怀着对成功的渴望。作为班主任,如何让学生认清自我并重新振作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精于此道的班主任总能找到学生的症结,对症下药而药到病除。当年接班时,在班级开学典礼上,我响亮地告诉学生:
听学校领导说,我们这个班在初一的时候发展得不是很好。作为大家的新班主任,听到这个情况,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初中阶段,正是我们成长的黄金岁月。好比禾苗,正在拔节;好比小鸟,正需练翅„„虽然,有的同学虚度了初一,但初二和初三还可以把握,我们还有机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成功就不会遥远,我们的进步会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和班级携手共进、并肩作战,如果你愿意,就举起手来!
话音一落,几十只小手几乎同时举过头顶,学生们微微地左顾右盼,用目光传递着希望,传递着“重振旧山河”的决心。
要带好“差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古印度有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人与人的差距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差距无法更改,但后天的行为和发展却主要靠自身的勤奋,此之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在后天的打拼中,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
捡个差班也是福
很多班主任对那些差班乱班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是没办法躲开,也是整天叫苦不断,直呼倒霉透了。因为这些班级一般都是纪律差,成绩又不好,教这样的班级,干苦干累都干不出一点成绩来,还落得个整天烦恼不断,就好比是在地狱底层炼狱一般。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能捡个烂班其实是一种福气,它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更能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而且更容易作出一番成绩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接管一个烂班,压力反而会少一些,可以轻装上阵,勇往直前。如果你接的是一个好班级,那么所面对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的。首先,你要面对的是学生的问题,一般来说优秀班级的班主任必定是深得学生的热爱,加上传统的恋旧情结,学生会很难接受一个新的班主任,他们会处处拿你和前任老师作比较,总觉得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因此看你的眼光里会充满了挑剔。其次,你只许进步,不许退步,否则将成为千古罪人。但我们知道,当取得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要想进步是比较困难的。第三,你即使把这个班管理得再好,别人也不会认为这是你的功劳,人们会说,人家本来就好嘛。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你若接管一个好班级必定在心理方面产生很大的压力,工作起来反而不能得心应手。
而如果你接管的是一个差班的话,情况会截然不同的。一般来说,差班的学生都听惯了冷言冷语,缺少关怀和温暖,因此对现状会有很多的不满,此时你若肯用心去关爱他们,是比较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的。其次是容易取得进步,此时你的顾虑会少一些,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不用担心它会退步,它都已经是最后一名了,还能退到哪里去呢?它不会退步了,只有进步。你完全可以“死马当活马医”,也不用担心别人会批评你,失败了,人家会同情;成功了,说明你了不起,工作能力强,鲜花和掌声也会接踵而来。这样看来,捡个烂班难道不是一种福气吗?
然,当差班的班主任也并非是易如反掌的,否则就不会有这种退避三舍的现象了。但也不至于是谈虎色变,这就要看你的管理方法了,办法使用得当,垃圾是完全可以变废为宝的。我曾当过几个乱班的班主任,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年我新调入这所学校,所接的初二(1)班也是一个差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这个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是纪律还是学习,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多次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差班班主任的快乐。下边谈谈我的一些作法:
一、精心准备,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见面礼”
很多差班,都有经常换班主任的经历,对此他们已习以为常。因此,和学生见面,最好是精心准备一下,在第一面中显示你的与众不同,从而在精神上震慑住他们。
我在接管初二(1)时,先提前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得知他们纪律松散,不爱学习,但比较活泼,爱表现自己,爱赶潮流。我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家
又好表现自己,那么应该比较喜欢热情、富于青春活力的老师。在第一次见面时,我刻意打扮了一番,穿上漂亮得体的套装,看起来既精神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然后昂首阔步地走进教室,使自己显得很自信。当我走进教室时,我听到教室里发出一阵赞美声,看来,他们对我的印象还不错。我又用洪亮的声音和同学们打招呼,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写下我的名字,然后流畅地作自我介绍。我自信我的声音比较好听,粉笔字写得漂亮,普通话也讲得比较流利。我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告诉学生,我是一个热情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现代教师。此时,我明显的感到了同学们心理的波动,他们看我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我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二、全心投入,矫正班风学风
差班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点是纪律差,班风学风不正,邪气压倒正气。因此,一定要想办法把班风学风矫正过来,使学生明辨是非,否则将会是寸步难行。那么怎样矫正班风学风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首先是培养骨干力量,促使正气战胜邪气,为改善班风打好基础。即使再差的班级,也会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好的。我每接一个班,都会利用各种办法去观察和研究学生,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选出那些思想表现较好的,比较肯学习,有进取精神的学生,和他们谈学习,谈理想,谈科学,谈真理,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争取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心,这一部分同学慢慢有了信心,能自觉地抵制散漫作风的侵袭,自觉的遵守纪律,主动的去学习,在班里慢慢的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正气,班风明显的改变了。
其次是转化后进生,这是矫正班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每个班的后进生虽然不是很多,但影响力却很大,许多班级坏就坏在一两个后进生身上。这些学生思想差,学习纪律还好,但又极具号召力,经常会有很多同学围绕在他们的身旁,听其指挥。可以这么说,这些学生能否转变过来,是矫正班风成与败的关键。转变这些后进生一定要注意方法,单纯用高压手段去镇压,绝对不行。这些学生早就练得了“金钢不坏之身”,已经是“百毒不侵”了。而一味的温言相劝也不行,他反而会觉得你是怕他,因而会更加猖狂。其他同学也会产生误解,以为你对他无能为力,因此会感到很失望的。对这样的学生,我认为最好采用软硬兼施 可能多的关心他,多和他接触,多给他一些鼓励,多讲一些积极的断言,让他真正感到你对他的关爱。对他们的关怀,一定要真心实意,而且要长期以往,这样他们才肯对你敞开心扉,你才有机会走进他的心灵,从而真正改变他。另一方面,对他们那些屡教不改,对班级产生极坏影响的坏毛病,如果不进行严肃的批评,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不可理解。这时,你可以瞅准机会,态度严厉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批评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分寸,既要严厉,又不能过火,过后还要给他以心平气和的教诲。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震惊之后仔细口味老师的批评,就如同是当头棒喝,使学生警醒。我用这种办法转变后进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是多从正面去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班级都制定有班规,实行习法治班,从各个方面去约束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我认为这个方法是可靠的,一直以来,我管理班级都采用这种方法。此外,我认为教育学生,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多从正面去引导。
这个学期我接任初二(1)班班主任时,该班以前纪律非常松散,迟到旷课请霸王假的现象非常多,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为此,我开展了“看谁得第一”的比赛活动,进行精神奖励。我规定凡是在学习、纪律、思想等方面表现良好的,就奖给相应数量的小红花。我和同学们写出了比赛的细则,如每周全勤的奖一朵,好人好事每件奖一朵,劳动标兵、文明标兵、班干部、学习优胜、竞赛获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奖赏。为此,我在教室的黑板旁边设计了一个栏目,把全班同学的名单列在上边,在栏目的上方贴上亮丽的花边。每周的周未,班干部统计出每一个同学该周获得的红花数,在第二周的班会课上,我都亲自给同学们贴上精美的小红花。自从开展了这一活动,我发现迟到旷课乱请假的现象明显少了,同学们都鼓足了劲要争第一名。刚开始,也有个别的同学对此表示不屑一顾,可是几周后,看到同学们得到的红花越来越多,而自己却廖廖无几甚至空白一片,心理也很不是滋味。我趁机再点拨一下,给予鼓励,这样他们也就暗下决心去争取了。由此可见,多从正面去引导,收到的成效会更大,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真心付出,用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
育者的要求俗有“言传身教”之说,要求老师无论在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要起示范作用,口头上要传授,行动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此作为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实为重要,也很不容易。但是,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仅仅能“言传身教”是不够的。比如,做老师的在劳动课中以身作则,埋头苦干,可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跟着干,反而站在一旁观看。这是因为老师平时和学生“不够哥们”。可见,我们除了要“言传身教外”,还要进行“心教”,以情动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去教育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矫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和学生交往,从来都是诚心诚意的,我常会掏心掏肺的和他们谈心。遇到高兴的事情,我会告诉他们,让他们一起分享;当我被感动了,我也会讲出我的心理感受。他们进步了,我和他们一起感受快乐;他们遇到困难了,我会马上给予鼓励;他们烦恼了,我是他们忠实的心理医生。
我的真情换来了他们的真心回报,今年“三八”妇女节,我像往常一样去上课,刚推开教室门,一下子就有一大堆花瓣从天而降,随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同学们的喊声:“祝老师节日快乐!”当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就是那些曾经被喻为无可救药的学生吗?他们是如此的可爱!怎能把他们说成是差生呢?我含着热泪把我的真实感受告诉他们,他们也非常的激动。现在,我和同学们的感情越来越好,他们都愿意把我当朋友看待,甚至很多时候还称我为“韦大姐”。而我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每一项也都能按时的完成。如今,我工作起来既轻松又愉快,每天都是乐哈哈的,很多老师都羡慕我呢。
以上就是我在接管差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当你看到原来一个很差的班级在你的带领下,地取得进步,最后转变为一个好班级,我想这其中的快乐和自豪是无法言表的。这些特殊的感受,也只有在碰到了一个差班之后才能深深地体会得到的。因此,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差班,它也会让你品尝到成功的幸福的。
第三篇:探究性学习课题小结
探究性学习课题小结
花园小学杨柳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探索、思考的问题才会成为学生的真正的问题,期间他们所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我想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首先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
一、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探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往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2、探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3、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对外界尝试、研究、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研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3、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由研究、自由创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与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异的想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4、探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为学生只有在努力研究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完全的解放。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设计问题情境,力求体现“五性”:
1、障碍性: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
2、趣味性:富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3、开放性:解题思路灵活多样,答案不一定唯一。
4、差异性:适合各层次学生,由浅
入深作出回答。
5、实践性:以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寻求方法。同时,教师应注意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要作简单的答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提问。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起学生主动的研究。
(2)既要注重学生的独立研究,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独立研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研究,去发现,去再找出有关的数学知识,期间的过程往往是独立的。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网络层面。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研究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合作交流: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的环节:
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五个环节可构成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活动系统,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性的,而环节与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为学生系统地提供自己研究、探索、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四、探究性学习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大纲提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种题目条件确定、结构良好、答案唯一的,只需重复所学知识即可解决问题的“标准式”的练习,往往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妨碍学生思维发展,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还必
须重视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要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
第四篇:《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大洛中心小学《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阶段性小结
我校承担的《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系沙县教师进修学校立项课题。课题组成员,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学生发展评价方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质。
《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该课题研究已转入实施阶段,同时学校年级组和教研组确定子课题开展了《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有效性》、《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探究学习的指导》等专题研究,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自我反思与教师互助结合起来。我们在该课题研究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突出学习方式多样化,强调学习方式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中作用。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问题探索和交往等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促进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
地改变课堂现状,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时间,开展主题班团队活动,利用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小组等形式,让每位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多样化学习方式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交流和 合作的能力。“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它们分别从学习的不同内容来进行界定。“主动”是指学习品质,“探究”是学习途径,“合作”是学习的组织形式。
与此同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开发利用了各方面宝贵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家长、社会期盼的优质教育享受的和谐发展。
通过开展《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教师教育品质的提升。
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重要性的认识,需要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指导其他活动中要花大量时间去检验。
目前该课题在全体课题组教师的努力下,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已顺利完成预期成果。
2008年12月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小结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
永乐小学吕 蒙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才7、8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2.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
1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合作、探究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的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
本学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成效:
1、课堂景观发生了可喜变化
课堂景观的可喜变化是课题实验最显著的成果。随着课题实验的开展,学生开始积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
性化。课堂充满着生机、充满了活力。
2、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合作中有安全、自由的感觉,学习的压力和畏惧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参与合作的快乐。
3、学生互补作用得到发挥,整体成绩显著提高
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4、培养了学生优良的品质,促进了全面发展
通过合作学习开展,我班学生集体荣誉感极大增强,富有团队精神。有90%的学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倾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等等。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试探性地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性学习,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合作性学习并不是万能的,教师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我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课堂中获
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我们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摸索和反思。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