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时间:2019-05-12 22:5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一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外出学习体会

桥南小学 李金珠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校近年研究的课题,因此老师们有机会一次次地外出学习。04年我到了上海华东师大,05年到了浙江大学,本学期我又到南京东南大学参加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再次聆听了小语界大师们的讲课和报告。在众多名师中,让我特别崇拜的是三位女性:窦桂梅、薛瑞萍、徐冬梅,人称小语界的“三面旗臶”,她们代表着课改的方向。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副校长,可谓小语界传奇人物,是教育界升起的一颗璀灿的明星。她是“上得了大学讲坛,下得了小学课堂”的多面手的老师。有人这样评价她:中国小语如果没有窦桂梅,小语天空将黯然失色。她几乎是上苍专为中国小语而诞生的一朵奇葩。

徐冬梅,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近五年负责的“亲近母语”小学课外阅读教材实验,以“倡导儿童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为宗旨。这一实验在全国影响之大,因此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05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且是唯一的女性。

薛瑞萍,安徽合肥市62中小学部的语文老师,20多年如一日地当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就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老师已著书立说六部。这位自称为“草根教师”,教育界称他为“民间教育家”的一场《母语和儿童母语教学》的讲座,其间主持人数过,自发性的掌声响起十九次。听者惊叹她深厚的文学功底,感叹流淌其中的大气与厚重。

走近名师,了解名师,渐渐地名师们的形象在我心中丰满起来,他们爱书、读书、写书,他们的教育理想、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执着的课改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从中收益匪浅,感受颇多,体会有三:

[体会之一] 行舟墨海访书香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师,我们要读书,要深层次地读书;语文老师我们更要读书,更要深层次地读书。

一、为什么要读书?

什么是深层次的读书呢?深层次读书就是要把书读懂,读活,读深,读透。深层次读书就是要能写出书评。深层次读书就是要对经典诗文,名篇佳作熟读成诵,而烂熟于胸。

薜瑞萍老师说:老师读书不仅要广博,更要精深,要有一本看家的书。什么是一本看家的书?这本看家书一定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一定是一本每读一遍都会有新收获的书,也一定是一部经典著作。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很多,比如《论语》、《红楼梦》、《古文观止》等,我们知道作家巴金看家书的是《古文观止》,沈雁冰看家书的是《红楼梦》,年轻时他们能从头至尾地背诵。试想有这样的书垫底,能不厚重么?《家》、《春》、《秋》、《子夜》不属于他们,还会属于谁呢?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文学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学家的,只是说当我们有一本经典的书烂熟于胸时,它将滋润着我们,无论是写作、谈吐,还是做人都是极有价值的。有了这本书,你的路能走多远,能走多宽谁能预料?

薛瑞萍老师是怎么读书的?薛老师的底气来自于他的“海读”。师范当学生时,她借、买、抄、夜以继日地读。常常一人在空屋子里背诵《论语》、《孟子》、《过秦论》、《长恨歌》、《琵琶行》、《叶甫盖尼〃奥涅金》《吉檀迦利》《先知〃沙与沫》。《过秦论》这是汉代文豪贾谊的名篇。《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俄罗斯是世界上公认的“读书民族”。据介绍,普希金文集的总发行量在俄罗斯已超过1000万套,这意味着每5个家庭就有一套普希金文集。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他们可能没有读过普希金 2 的全部作品,但没有人没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先知〃沙与沫》是黎巴嫩著名作家纪伯伦的名著,《吉檀迦利》和《先知.沙与沫》都是冰心老人翻释的,这两部书被称为是东方最美的声音。

薜老师就是这样高声诵读古今中外的名篇。这是她真正厚积底气的最初阶段,而难能可贵的是,她将这种读书习惯保持到工作之后。多少年来,她在学校要每天发声读书1小时左右,她读书的习惯是:发声读,好书至少读两遍且必须写读书笔记。她读的都是真正的经典书。在她看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经典不是书。经典意味着什么?经典意味着真正文化的根,意味着精神不竭的源。她自己读,还带动办公室的老师们读。因而在她的讲座中我们会听到她高声的大段的背诵诗文。她说我天热不用空调,也很少用电扇,热时我就背《三峡》,于是我们就欣赏到他现场语速极快、一气呵成的背诵。这时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那绝不是作秀,那是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诠释啊!窦桂梅老师读书有三个方面的追求:

一求精。这往往是为备课的需要而读。她为了讲好课文《秋天的怀念》,把作者史铁生的全部著作都通读过,并电话访问了史铁生;为了讲好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对清末历史的著作,尤其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著都读过,而且钻研过,因而能在讲课时独辟蹊径。她以教材为中心的精读工夫是相当大的。

二求广。窦桂梅的学习面很广。她师从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学教育理论;她师从同济大学陈家琪教授学哲学;最新的人文著作,她有机会就浏览,中外文学作品也不放过。可以说她是“涉猎百家,博采众长。”

三求深。她写读书心得、书评和专著,从而提出她一系列的语文教学主张。

窦老师之所以会如此辉煌,我们从她的阅读追求中得到了解读, 那就 3 是源于她惊人的阅读量和惊人的阅读面。阅读量之大、阅读面之广成就了她。

薜瑞萍,窦桂梅老师用她们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真理: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当我们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成为道成肉身的语文。这样的语文老师是绝对上得好语文课的。薛老师说她从来不布臵课外作业,上课也是满堂灌。看似狂人狂语,与当今课改精神不相符合,但认真想对她来说并不狂呀,因为她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使满堂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是读来的。再说无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嘛。

徐冬梅老师的一句话发人深省, 她说:“在我看来,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不是要读过多少教育理论书籍,也不是要听 多少公开课,而是要自己会读,会写,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是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听说读写,怎么教孩子听说读写呢?扪心自问,我们老师的听说读写能力怎么样?我们常怪孩子不读书,孩子笨,我们自己读了多少书呢?除了一本教科书以外,还知道多少知识?再说得彻底一点,实际上就一本教科书的知识我们也没真正弄懂,我自己就这样。上北师大的教材我感到难,我发现不少老师也喊难,语文老师喊,数学老师也喊。北师大的教材有什么特点呢?我不敢全面评价它。但至少可以说它新、活、宽,有一定的深度,课文篇目又多。老师们埋怨了,埋怨我们建阳教材选不好。其实任何一种教材都一样,教材决不会为谁量身定作,不可能城里学校用城里的教材,乡下学校用乡下的教材,你们说对不对?当我们发现教材有难度的时候,有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这样的教材拿来给窦桂梅这样的老师上会喊难么?说到底呀还是我们的肚子里墨水太少。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我们本事的话,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可以不唯书,不唯上的。当我们还没有这样的 4 能力时,感到教材难,适应不了,反思的应该是我们本身,加紧读书的应该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教材。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有人统计过,我们已学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在淘汰之中,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很好发挥电脑的作用的话,那我们能有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呢?所以自身素质的提高已势在必行,我们没有理由不读书!没有理由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充电,就会面临“捉襟见肘”的窘态,就会面临时代无情的淘汰。这,一定不是危言耸听!

今天当窦桂梅、薛瑞萍、徐冬梅这样饱读诗书的名师站在我们面前,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学改革的春天来临了,教学改革找到了真正的出路,“少慢差费”找到了病根。我们清楚的知道了: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老师就要先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好好的、实实在在地读几本书,读到心里去。“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源头活水,我们才能端庄秀美的站在讲台上,才真正堪为人师啊!

二、我们有时间读书吗?

是啊,我们很忙,但我们选择的就是这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选择了它,就要无怨无悔!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每天阅读15分钟,这意味着你将一周读半本书,一个月读两本书,一年大约20本书,一生读1000或超过1000本书。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博览群书的办法。日有所诵,水滴石穿。朗朗书声,朗朗乾坤。每天15分钟,老师,每天15分钟你有吗?坚持阅读,你就“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华东师大商敬友教授说:我建议青年教师,不管怎么忙,一定要养成“夜读”的习惯。别的不说,气质的变化是掩不住的。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成为一本书。工资再低要买书,工作再忙要读书,交情再浅要送书,屋子再小要藏书。在学生面前我们才会成为一本永远站 5 着的厚重的大书。

想做的事就会挤得出时间,不想做的事就能找到借口。老师们,你们说对不对?

三、读什么书好呢?

朱永新,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著作等身,是新教育实践的创始人。集“学教育、研究教育、管理教育为一身”的中国第一人。是全国政协常委,他倡导读书节。苏州的读书节定为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他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介绍了浏阳市开展教师五年读20本书的活动。今年老师读四本书:

1、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书41部,600多篇论文1200篇童话,《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孩子们的一封信》是他的代表作。在通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的日子里,我震惊了,真是不读不知道,读了吓一跳。我后怕了,怀疑自己是怎么走过这教育的日日夜夜的,是不是误人子弟了。

2、陶行知的。他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世界,郭沫若说:“两千年前的孔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他的教育名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李镇西一个普通中学教师,通过努力,成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著名的特级教师,他说:“凡能找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都看了,能找到的陶行知的书都读了。”他被誉为中国的式苏霍姆林斯基。

3、林崇德的。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著作等身还不能形容他的勤奋,他身高1,69米,而著作已1,8米了。

4、朱永新的《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他从理想的德、智、体、美、劳,理想的学校、老师、校长、学生、父母等十个方面去论述。

浏阳市推动读书的活动是带有行政命令的,有一套管理方法,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五年的读书计划。我很欣赏这一做法,因为读书从某种 6 意义上讲是辛苦的,特别是专业书,要有一定的毅力。因此读书仅靠教师个人的自觉是不够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我以为这是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

郑杰的书可读,他是上海北郊的校长,一位另类校长,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是近年教育的畅销书。

薛瑞萍:一年级老师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二年级老师读《我们上二年级啦!》、三年级老师读《书声朗朗的三年级》、所有老师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如此朴素的话语,能不感动人?让走进去看一看吧!了解一下之所以会成为近年教育畅销书的原因。

《论语》要读,不是说“半部论治天下吗?它是儒家经典,至圣先师的善言.老师还要读书什么书呢?我认为:我们老师要为备课而读书,要把教科书从薄读到厚,就是要读与课文相关的书。小学课本中有好多名著节选,比如《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上这些课,应该明白我们是在上名著导读课。如果我们连原著都没有读,去上导读课心不虚吗?如果我们仅仅就课上课,要我们上什么?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己不会读呀?听了窦桂梅老师《三打白骨精》的名著导读课后,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我面前,我就有一种想读原著的冲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窦老师上这节课之前就读了四五遍的原著呢!我想:只有教师认真把教科书读厚了,才能厚积薄发,才能“用我们的一桶水,指点给学生一条河。”不是吗?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六条中说了这么个例子:一位历史老师上了一堂好课,听者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课,他说我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备这堂课的。05年在杭州听靳家颜说我备《珍珠鸟》一课,通读了冯骥才的作品,访问了他本人。这些感人至深的话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校长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老师要读书,这是职业对我们的要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体会之二] 文人素墨绘春葩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师要带孩子们读书,要带孩子们深层次的读书。因为读书就是积累,积累就是积德。

一、学校努力营造读书氛围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是读书的地方,是学习的天堂。做为校长,要激励老师读书。做为老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氛围,激励孩子读书,哄孩子读书,这是我们份内的事。

故事一:台湾近年掀起了读书热。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都在营造读书的氛围。学校的校长们动脑筋,想法子激励孩子读书。有12个学校的校长们联合向孩子们宣布:如果我们学校每个孩子读完120本书(以读书卡为准),我们12个校长共跳天鹅舞。这下孩子们乐了,读书的风气日益高涨,终于各校都纷纷收到孩子们交来的的读书卡,统计完毕,12个步入中年,有些已大腹便便的校长们,认真的排起了天鹅舞。当他们到各校巡回演出时,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校长在台上,兴奋地喊着校长、校长、掌声如雷,喊声震天。喊着喊着,看着看着,已读完120本书的孩子们热泪盈眶了,伴着孩子读完120本书的家长们,也泣不成声了。他们感激呀!

故事二:1998年11月9日,美国一个城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草地时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磨破了五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原来是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完15万页书,我9日那天将爬行上班。全校师生猛劲读书,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果然他一诺千金,那 8 天他四肢着地爬行上班。过往的车辆向他鸣笛致敬,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新闻媒体纷纷赶来采访。经过三个多小时终于到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拥抱他,热吻他。

当然,激励孩子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是否要采取这样极端的方法,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校长们的良苦用心、忘我献身精神一定是感天动地的。他将超越时空,成为教育的永恒!

二、名师带孩子们读书

窦桂梅老师在《生命的奠基》的讲座中说,她接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时,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就想:就这本薄薄的课本能让学生学好语文吗?我不能让我的学生“悠悠六年里,肚中空如洗”。于是她就带孩子们读、背课本外的儿歌、古诗、童话故事……六年下来,平均每个学生读了120本书,背诵唐诗300首,积累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和200多条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另加72篇精选文章。他的事迹轰动了整个吉林,省教育厅为他开现场会。在现场会中,专家们从《诗词集锦目录》中任意挑选一首,让班上75名的学生中任意一个背诵,所有的同学对专家们点的题目都能脱口而出,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心路历程也都能娓娓道来。因此她从吉林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为专家们讲座,得到江泽民等七位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她成为全国劳模,2004年者教育系统十大读书人物之一,从而诞生了她的教学理论“三个超越”: 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老师。2002年35岁的她进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当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了清附小后,她马不停蹄,努力超越自己。她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做一番整合,以主题做统领,追求高密度、大容量的课堂,这就产生了迄今为止最能够代表窦桂梅老师教学精华的“主题教学”。

我们思索窦老师成功的经验。

窦桂梅老师是以教材为引子,从教科书中发散开去,对于教材他敢于增、删、重组。她下大力气,大量让孩子们读、背好书,读背经典作品。六年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读书兴趣,养成了 “日有所诵,手不释卷,周有所记”的良好习惯。在培养了孩子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在这期间除读专业书外,学生读什么,她读什么,学生背什么,她背什么。真正实践了自己的教育诺言:最美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小学阶段读120本书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朱永新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中国人,人均读五本书(包括教科书、教辅书),犹太人,人均读65本书。美国人说:“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的脑袋里。”84年以前犹太人就有98个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后每年在递增。想想窦桂梅老师是不是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六年里,75个孩子,每人读了120本书,这些孩子将来路能走多远,走多宽,谁能预料呢?是啊!读书就是积累,积累就是积德。当我们功德圆满,从小处说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有利于孩子的未来;从大处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

三、我带孩子读书的一点做法和想法。

去年,我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就想下大力气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沉住气读背几部经典,让读书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两年前我为什么会想到让学生的去读背经典呢?

1、我在光盘上听了台湾教授王财贵一场“一场演讲,震撼百年”的讲座,这个讲座在东南亚影响很大。他倡导诵读经典,触动了我,真正触到了我的痛处。我是在缺失经典的年代走过来的,坦白的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孝弟三百千》、什么是“四书五经”,唐诗我背不了几首。我想我不懂,我不能让孩子不懂,因为这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根。

2、林梦生教授他的成长历程也给了我启示。他在《背》的那篇文章中这样叙述到:他的老师说:“不要急于写,先要多读多背,除了上好语文课 10 外,还要广泛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名家名篇,要结合看评论学其精华,精品要把它背下来。”当他拿自己写好的文章给老师看时,老师说:“你的作品缺乏思想深度,逻辑思维要加强。”问补救的办法。教师说:“你每个星期背一篇《人民日报》社论。”于是身为人父的他硬是背了一年的社论,当再次拿作品给老师看时,老师说可投稿了,果然三投三中。林教授还说,背不是学语文的全部,但它是童子功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凡舍得在“背”字上下功夫的人,必有可喜的收获。从中我理解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

3在背诵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的两个例子坚定了我诵读的决心。(1)、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2)、知过必改,德能莫忘。《千字文》

我相信了经典将浸润着孩子的心,使他们受益终身!我的做法: 诵 读

1、晨读:师生共读国文经典。已背《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开始读《日有所诵》(2)这是薛瑞萍教师主编的课外读本,它汇集了古今中外适合相应年级学生读的名篇。

2、3、午读:学生自读喜欢的书。每天15分钟。

晚读:亲子共读童话经典。开家长会时,给家长推荐我书,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爱的教育》《窗边小豆豆》。我告诉家长尽最大的可能,坚持每天和孩子共读半小时书。如果你自己没有办法每天在书桌前坐半个小时,就别指望你的孩子能把书读得多么优秀。徐冬梅老师在他一篇《和儿子一起读书》的文章中介绍了“亲子听读;亲子共读;亲子比读”的方法,她才上初中,已读了上千万字(约一百本书),将来这孩子能走多远,又有谁能知道呢?文章结尾时她说: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4、5、6、课前读:凡上语文课前,学生读这一周指定背诵的内容。每天一讲:每天由一个学生讲一个成语故事。每周一篇日记,内容自选,教师必改。

期末的汇报单、汇报会

1、让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背的内容。

2、告诉家长本期课外阅读内容,让其自查、反思与校配合情况。

3、汇报会目的是让家长亲眼看孩子诵读,通过比较,以便自我反醒,主动提高。

4、共商下期阅读良策。二年级必备的书籍

《孝弟三百千》、《日有所诵》、《小学生必读古诗70首》、《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或《寓言》一本、《新作文》期刊一本。

我的想法:

六年拟定完成的任务

《孝弟三百千》、《唐诗三百首》、《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大学、中庸。《日有所诵》2—6年,成语1000条以上。自选书藉一百本左右。

走在教育的路上,我走得很辛苦,苦就苦在一直没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如果我早能找到并悟出“师生共读”这样一双赢的教学方法,说真的我既使不能轰轰隆隆地干一番事业,也能为我衷爱的小学语文好好的,实实在在的活一回,一定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那么多的空白!

[体会之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陶行知说:“要有好的教育,先要有好的教师”.朱永新说:“没有教 12 师的发展,就永远没有孩子的发展。”我们学校近年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课题,认为是找准了方向,握住了课改的瓶颈。校长说:我想用十年的时间,哪怕培养出一个有影响的名师来,也值得。

1、建立“书吧”和“博客”,让老师读书、聊书、推荐好书、好文章、写书评、写体会……寒假老师将人手一册:《给教师的一百建议》《给教师一百条新建议》《论语》。还按年段购臵薛瑞萍老师的书。让老师认真读书并写心得体会。“阅读丰富人生,写作会让人生更美丽”。

2、有志的老师可自告奋勇进行“大循环”教学,老师列出师生共读的书目,我坚信六年必有成效,走不出一个“大窦桂梅”,也能走出一个“小窦桂梅”来。

3、凡外出学习回来,带回一个新观点,有一点启发,就不虚此行了。回校要上一堂公开课或进行一场讲座,且进行评比。

我们目的是让老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年磨一剑,让我们的老师专业起来,让我桥南小学能真正走出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名副其实的名师来。

在结束我的讲话之前,我想这样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的气象。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书籍是走向理想殿堂的阶梯。高尔基说:“读书,什么时候都不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我们的脚下。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自己,为学生,为建阳的教育,真正的脚踏实地地读一点书吧!

我想给今天的讲话加一个题目,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当岁月让我们容颜变老时,诗书会使我们青春依旧!

第二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学习决定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要全党坚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能不断提高起来,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向前发展”,深刻阐述了读书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学习问题上的高度清醒、高度自觉、高度重视。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只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养成志存高远、厚德载物的大气,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才气,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正气,敢想敢做、开拓进取的锐气,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雅气;才能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读好书、读书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这里,我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谈谈自己在读书学习方面的体会。读出兴趣来,不断更新知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书兴趣,阅读才能成为悦读,才能成为习惯。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当人们潜心读书时,缜密的逻辑、崇高的境界、伟大的灵魂环拥着自己,视通四海、思接千古,既获得了乐趣又更新了

知识。当今世界,人类知识总量正在以几何级数递增,读几年书用上一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每天坚持学习,像蓄电池那样不断地充电,才能及时补充知识、开阔视野。河南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到河南工作以后,我把读书学习和谋划工作结合起来,在研究文化建设中认真研读了大量中原文化典籍,梳理出了18种中原文化,形成了《中原文化和中原崛起》一书,在河南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共鸣,形成了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共识和共举。领导干部只有博览群书,坚持不懈地阅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著作,才能扩大知识容量,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只有不断地查漏补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拿出古人“马上、枕上、厕上”的读书功夫,酿蜜不嫌花少、读书不弃分秒,才能填补知识空白、满足工作需要。

读出味道来,不断激活思想。古人为防蠹虫咬蛀在书中放置香草,给书留下了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就把读书人脱尘出俗的气质称为“书香气”,把喜爱读书的人家称为“书香门第”,把喜爱读书的国家称为“书香国度”。书籍之所以有“香”,书香之所以最能致远,就是因为书籍既凝聚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又吸收了后人的智慧力量,蕴含着激活人们思想的火花。清人萧抡谓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可见,只有坚持不懈地读书,潜心静气地思考,思想的源泉才能永不断流、始终涌发。领导干部读书既涉及个人品位,更关乎国家发展,都应该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使自己得到知识浸润、受到书香熏陶,使自己境界高远、胸襟开阔、学识通达、思维敏捷,使自己的认识有感悟、品位有提升、思想有创新。一方面,通过读书激发思想创新的兴奋点。通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启迪思想、提升心智,使自己在思维的天空、想象的王国中自由翱翔、纵横捭阖,摆脱惯常思维的约束,冲破旧观念的禁锢,形成创新的思路。另一方面,通过读书形成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活力源。读书可以启智。只有站在智者的肩膀上,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矛盾和纷纭混沌的现象,敏锐捕

捉、积极消化、充分吸收各种信息和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推动工作的新路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读出营养来,不断增长才干。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犹如经受一次精神洗礼、智慧滋养,从中可以获取知识信息,认识客观规律,把握经世之道、提高实践能力。领导干部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其领导才能的强弱、领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管理成效、发展成果。要想提高领导水平、决策水平,就必须主动到书籍中去汲取阳光雨露,这是领导干部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读出营养、增长才干呢?党员领导干部姓“党”,首先要读党的书。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党的思想理论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努力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增强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领导干部是决策者,要读有用的书。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打牢文化的根基,挖掘智慧的源泉,形成科学的思路,不断提高自己的洞察能力、决策能力、实践能力。领导干部是群众的表率,要读健康的书。通过阅读经史子集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吸收为人处事的智慧经验;通过阅读广为传诵的世界名著,开阔视野胸襟,培养世界眼光;通过阅读反映时代前沿的经典论著,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步伐。

书是人类的朋友。与书籍结伴,为人生奠基、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当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融入到每位领导干部的生命和血脉之中,推动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我们的国家就会散发出更加浓郁的书香,我们的民族就会放射出更加睿智的光芒。

第三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有书,就没有学识渊博的教育家;没有书,就没有各所学校的老师;没有书,就没有现代城市的规划······读书,可以让你拥有无限的气质,还可以让你思维延伸,更重要的是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凭着什么说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呢?

正常情况下,四肢完整无缺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但在我看来,只有心中有书有知识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而前者只是外在的,不起什么重要作用,后者却恰恰相反。因为“精神充足”源于书中的黄金屋,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做到“书如桑叶我如蚕。”仔细的汲取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相得益彰。

读书人只读不算读,要随读随积累,读书积累是举一反三之事,多读多思,才能理解贯通,多思多学,才能学以致用,才能由空到满,使得精华于心。

殊不知,长期潜心读书,要学而思,思而记,记而再学,学而应用,才能聚沙成塔集溪成江,从而是自己的知识翻倍增加。其实,只有背下来的东西才永远属于自己,无论是大智慧,大道理,还是经典古诗词,要想让它属于自己,就得早上早早起床对着窗户大声诵读,铭记于心,用时方能沾手即来。这就应了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现在读书之士处处皆是,读出成就者却非常罕至,这警示我们,面对读书,要孜孜不倦,忘我奋斗,呕心沥血,在所不惜。

读书,需耐得住寂寞。当今世界,思想浮躁,追求的是潮流,谋求的是利益,营造的是热闹。真正读书之士必须与此隔绝。夏日里,树荫下,一把油纸伞,一把扇子,一杯凉茶,一本好书;冬日里,暖路旁,亮灯下,桌子上,奋笔疾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辽阔的天空,那是一份宁静,优雅,惬意。与哲人对话,畅游千里,书人合一,超越境界。

读书,需稳得住心神,浮躁乃是读书大忌,气定神闲方能入佳境。所以,想要读书,得先养性。

读书,需有韧性,是指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读书至此:书中的营养,已融入血液,外化为气质,内化为精神,正所谓“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

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

饰了

别人的梦。

表示并列:

表示递进:

表示转折:

表示因果:

表示条件:

论...都...如果…就…

就是…也…

又...又...一边...一不但...而且...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既然...就...只要...就...只有...才...无 即使...也...因为…以…既…又…虽然…但是…不管…都…

第四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有感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语文是美好的。

语文学习是美妙的。

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

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不是万能,但离开大量阅读却是万万不能。学生的积淀有多厚,他们的语文素养就有多高。新课程非常注重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做过一个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要具备较好的母语素养,必须要有四千多字的阅读量。我们课标所规定的小学阶段要完成140万字与之相比,实在是有杯水车薪之感。但是,课外阅读在小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高,导致作文能力较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以及阅读评价上还缺乏适当的手段,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实现学生的大阅读量?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课外阅读课内化,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内进行。

一、好书推荐课,让学生喜爱阅读。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种报刊、书籍的发行量大大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信手拈来,不加选择,就不能取得最好的“精神食粮”。选择不善,也会造成阅读上的偏废偏爱。如有的同学只爱看文学作品,不爱看科技读物;只爱看小说,不爱看诗歌、散文。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使知识结构不平衡,影响语文本身的学习。所以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他们有选择地读书。好书推荐课就是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和基础,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

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间也可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所喜爱的文章、书籍,交换阅读。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内容上看,可阅读教材节选的原文,或教材中的文章的作家的其它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之读起来感到亲切,而且也有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如学习了《骑在白鹅背上》后向学生推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学习了《窃读记》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当然也可以阅读新书和好书,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

二、阅读指导课,让学生学会阅读。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时,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客观地讲,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影响了阅读的兴趣。主要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不但要读好书、好读书,还要善读书,增加课外阅读积累,实现读写迁移。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要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要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认真做好阅读记录。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其次要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在时空上的延续,但是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各种作品都经过作者的构思和安排,特别是文学作品,作者往往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但是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不假思索,只了解故事的情节,或者只看字面的意思,不能完整地领会作者的意图,不能学到蕴藏在文章深处的东西。还有些同学在课外阅读时不注意抓字词,不注意把课外书籍的知识和课内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读书时,碰到生字跳过去,遇见难词绕道走,有的词能意会但不能读,有的词能

读但不能理解。语文课内上过的语法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更不会自觉地和阅读的作品挂起钩来。这样实际上失掉了不少弥补缺漏的好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方法。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及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想象创新的能力等。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品读体味,重在通过朗读揣摩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感悟其表现方式,并积累优美词语,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做到: ①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边读边思,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

②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既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指导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如在第二、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对课的设计突出一个“新”字,对教法的选择突出一个“活”字。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使读和写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③善于积累。古人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我认为“三到”远远不够,读书应该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可以采用摘录批注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读书交流汇报会,让学生享受阅读。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如(1)举办讲演会。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进

行构思,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自拟题目(或教师事先出题目)进行演讲。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精神,也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口头表达能力。(2)开展故事比赛或朗读比赛或成语连赛的活动。教师以此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和理解的程度及口语表达的能力。“成语连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为作文打下良好基础。(3)读书笔记展览。对坚持写读书笔记的学生,给予肯定。把好的读书笔记张贴在“阅读之窗”专栏上,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增强阅读兴趣。(4)读物插图设计赛。对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插图或封面,并举行展览进行评比,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还可以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另外,还要善于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书”是中华民族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是我们的生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喜爱阅读、快乐阅读。指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从小语文学习走向大语文阅读。让我们的学生像爱生活那样爱语文,像爱语文那样爱阅读。

只有科学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充分调动起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他们慢慢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语文能力。最终达到郭沫若老先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金任翕张”的境界。

第五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为宗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一经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更引起了大宅科小学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值昌乐县教育局在全县各小学倡导创建特色校活动之机,大宅科小学全面行动起来,以探索农村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规律,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目的,在原有的基础上走上了“创建大宅科小学古诗文诵读特色校”之路,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中华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其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千锤百炼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和意境美,可以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这对于陶冶心性、培养情操是大有益处的。学习健康向上的古诗文,不仅能够增进个人的文学素养,更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品格的境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06年初,大宅科小学提出了“融人文教育于经典古诗文诵读中”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并制订明确的计划,着手编写校本讲义,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古诗文课题组为研究小组,由教导处牵头,语文教研组组织,具体研究操作方略。

1、营造诵读环境,熏陶人格情操

学校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角落,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班内评比“小诗仙”、“小诗圣”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而且将考核得到的古诗诵读成绩单独列入学生成长档案中。

同时学校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在上午、下午大课间时间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每学期一次的语文学科素养竞赛中,大宅科小学都坚持出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方面的题目,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让诗香萦绕在校园四周,为学生营造出一方宁静淡泊、澄净空明的精神家园。

2、确定诵读内容,积淀人文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方面,大宅科小学教导处着重进行了诵读内容的选择,从《诗经》到现代诗歌,从《论语》到当代散文,中华民族的古今名著名篇不胜枚举。为了在六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让学生在小学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都能至少诵读300首古诗词和“三百千千”内容。年级

备注上

期一年级

国学启蒙、《三字经》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古诗文欣赏》

二年级

国学启蒙、《三字经》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三年级

国学启蒙、《百家姓》

《古诗文欣赏》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古诗文欣赏》

四年级

国学启蒙、《千字文》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五年级

国学启蒙、《弟子规》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古诗文欣赏》《古诗文欣赏》 《论语》部分

六年级

国学启蒙、《弟子规》

县教研室定必背古诗、《论语》部分、《古诗文欣赏》

下载腹有诗书气自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腹有诗书气自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的读书心得之点滴在我的记忆深处,从小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看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记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在家门口看书,家里没有其他......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仙霞校园以“读书活动”凝聚教工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党支部 ‚知书达礼‛是我校的育人目标,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全体教师。李静微校长一直强调:教师是知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范文大全

    爱上课外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里的诗书从何而来?靠阅读。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大家都比较重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 ——论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以读促写 内容摘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不是阅读量大,写作能力就越强,其实不尽然。在实际上......

    11腹有诗书气自华

    热爱汉语热爱读书吧 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的”抄作”经典,希望同学们指正)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

    腹有诗书气自华美文

    东坡居士曾在《和董传留别>中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欲有“气自华”,必先“腹有诗书”。课堂有效学习保证了阅读能力,社会实践则建立在广博阅读培养的独立人......

    演讲稿-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全

    为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呢?自古至今,有无数拥有报国之志的仁人志士,无不是饱读诗书,好学不倦者。从周文王、屈原、老子、孔孟、晁错、曹操、魏征、王安石、康有为等 。腹中有诗书,......

    演讲稿:腹有诗书气自华(5篇)

    演讲稿:腹有诗书气自华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秘书处的xx,今天十分荣幸站在这里参加“惜时求知而博览群书,自觉自律而好学以乐”主题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