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总 结

时间:2019-05-12 22:1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总 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总 结》。

第一篇: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总 结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总 结

成果

称 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与实践

成 果 完 成 人 廖桂芳 郑廷友 石加友 蓝章礼 许必高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重庆交通大学 推 荐 等 级 建 议 二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推 荐 时 间 2009 年 3 月 23 日 成 果 科 类 其他(素质教育)

3□5□1□2□1 □□序 号 □9□5□5□0□3□5 代 码 1编 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制

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与实践

教 学 成 果 总 结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呈增加趋势,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日益凸显。如何开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打破心理咨询的瓶颈制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努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要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 因此,运用多学科理论构建并运行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实践环节,发挥学生自助和互助功能,对于消解大学生成长烦恼,化解心理危机,优化心理素质,促进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成果紧扣素质教育主题,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体系研究”、重庆市社科项目“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围绕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下简称模式)开展工作。课题立项1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46篇(其中核心期刊18篇),完成调研报告10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15626份,编制实施方案及规章制度33份,建立成果协作及实践基地10个,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并实践了“助人自助、互助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该理念以朋辈心理学理论为依据,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相似性,能够感同身受。人人都有求助的需要和自发助人的愿望,可以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面临的一般心理问题特别是成长问题,调动大学生求助的意识和助人的愿望,开展心理自助、互助活动。既可以帮助求助者走出心理困境,又可以提高帮助者的修养和能力。

(二)创建并运行“六位一体”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

本成果将心理学、教育学、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创建并运行以心理互助联盟为主体,以心理互助网络平台为载体,以家庭社会为依托,以朋辈心理咨询为手段,以后台心理援助体系为保障的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实现了三个突破:①突破了传统心理咨询主体单

一、时空限制大、面对面羞于启齿等局限,寻求 到了多元化的心理自助与互助空间;②突破了“灌输式”心理教育局限,形成了以“体验式、互助式”为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③突破了传统的信息收集不深、不广,信息报送不快的局限。通过模式运行快捷收集和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和识别心理危机,锁定帮助对象,实施心理互助和危机干预。

图1:“六位一体”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示意图

(三)形成了 “一人求助,多人帮助,网上互助;网上求助,网下救助,网上网下互动”的运行机制

学生一旦在网上留言求助,就会适时得到多人的回帖帮助(包括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成员、“游客”、教师、专家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遇的心理烦恼和困惑可以通过网上回帖得以缓解或解除。对于涉及到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则依托后台心理援助体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医院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等)予以解决。机制的运行,确保了“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后台心理援助体系”多方位、多功能、多层次互动。2008年3月,河海学院刘平(化名)同学在平台留言“补考没有及格,可能会留级,无颜见家中父母”、“天堂很美,道路很短暂”留言发布后,学生自主回帖30余个,后台管理员立即通过实名登录信息找到了留言者本人,并成功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

(四)开发并运行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为模式运行提供载体支持 成果将心理学、教育学、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依托校园网,开发并运行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http://xgb.cqjtu.edu.cn/counselling/。平台采用IP控制、后台实名管理、信息监控与筛选、动态页面、热点统计等技术,设置心理互助区、在线心理测试、理论之窗、心理课堂、心理小常识、心理美文、心情故事接龙七个栏目,具备自助互助、信息反馈、预防预警、咨询服务、心理测评、心理调适六大功能。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尽情诉说自己的困惑,宣泄心中的苦闷,分享成长的体 验。计算机学院学生小刘,由于家庭的变故情绪低落,终日沉溺于网络。他无意中在平台上发帖后,惊喜地得到了许多同学的热情开导和诚恳鼓励。被深深感动的他重新振作起来,带领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金奖。并以优秀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成为民航飞行员,实现了放飞蓝天的梦想。

图2: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首页界面图

(五)建立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为模式运行提供主体支撑

将传统的“管理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为抓手,建立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依托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心理互助热线、心理互助QQ群等载体,开展 “助人、自助、互助”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同伴教育、朋辈互助的积极性,构筑起了能动的自助互助体系和牢固的社会支持系统。“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出版了《心灵之约报》5.12专刊、编发了《灾后心理援助手册》、建立了心灵家园QQ群、实施了联盟成员与灾区学生一对一心理帮扶等措施,为全校学生特别是灾区学生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图3: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结构图

图3: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结构图

(六)建立五级联动心理援助体系,为模式的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从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环节入手,构建了“心理治疗中心(医院)、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宿舍区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五级联动心理援助体系。能迅速、直接、真实地获取学生心理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消除学生的共性问题和预防问题学生,为模式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2006年10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心理互助网络平台了解到06级新生在面对大学新环境时,普遍表现出迷茫和不适应。立即有针对性地举办了“适应与发展”专题讲座12场,有效减少了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图4:五级联动心理援助体系示意图

二、成果的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提出并实践“助人自助、互助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相似性,人人都有求助的需要和自发助人的愿望,开展心理自助、互助活动,既为求助者解决了心理问题,又锻炼和提升了帮助者。该理念是对朋辈心理理论的继承和延伸,是对学生自我教育、同伴教育观念的发展,突出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学生间的自助性、互助性,实践中的参与性、体验性,接受机制的认同性和内化程度。

(二)机制创新。建构并运行“六位一体”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形成了“一人求助,多人帮助,网上互助;网上求助,网下救助,网上网下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机制具有即时便捷、安全可靠、科学有效等特点。

(三)载体创新。开发并运行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使心理健康教育由课堂、社区、宿舍延伸到了校园内的每一台电脑上。学生在其中实现了正向心理互动,在互动中获得了成长。由此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扩大了受益面。

2007年4月16日,教育部科技查新报告(L02)显示:模式“首次运用交叉学科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为大学生心理互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性的平台”。“首次建立起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助和自助机制,在实践上形成了学校内部全员参与机制”。在查新之日数据库时限内,尚未见与本研究创新点相同的研究文献报道。

2009年3月12日,教育部科技查新报告(L02)显示:①未见运用朋辈心理咨询方法和“助人自助、互助成长”新理念建立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的文献报道;②未见关于六位一体大学生心理互助学习网络模式、相关运行机制以及五级联动心理援助体系的文献报道;③未见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具备自助互助等六大综合功能的文献报道;④未见综合涉及本项目创新点和技术要点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与实践”的文献报道。

三、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一)成果应用效果明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模式于2006年5月开始运行,截止2008年12月,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访问量371526人次(其中咨询提问48625人次,回复留言194523人次),心理普查15626人次,心理咨询5779人次,选修心理学课程9736人次,参加心理健康讲座8912人次,组织骨干培训1620人次,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成员1169人。通过模式的运行,形成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学生、家庭与社会、自助与互助、社团与社区、网络与热线、短信平台与QQ群等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机制。发现并成功干预心理危机案例19例,营造了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学校无一例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意外事件发生。同学们说,模式是我们共建共赢的心灵家园。

通过使用SCL-90量表对我校2004级学生进行前后测数据比较表明:模式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见表1)

表1:重庆交通大学2004级学生SCL-90前后测数据统计表

通过使用自编问卷,对我校476名担任过心理咨询员的学生进行前后测数据比较显示,本组学生在心理素质典型维度及总均分上,均与担任心理咨询员以前有显著提高。(见表2)

表2:学生心理咨询员心理素质前后测数据统计表

2007年10月,通过对1000名登陆过平台的学生问卷调查发现,有92.6%的学生对心理互助网络平台的总体印象好或较好,87.8%的被调查者肯定了它的“互助性”和“共享性”。人文学院武××同学说:“许多难以启齿的话语,在键盘下都变得自在、合理了,感觉压力解除了,心情舒缓了。”

(二)成果推广操作性强,易于移植,受益面广,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6年以来,课题组成员分别在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40多所高校介绍、交流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情况。2007年5月,学生心理互助联盟成员在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论坛上交流了联盟的构建和活动开展情况。同年5月,成果负责人在全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并获得全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同年10月,项目组指导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学术作品“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模式研究”获得重庆赛区银奖。2008年9月,成果被重庆市教委推荐为全国大学生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

2006年以来相继建立了西部心理网、遵义医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心理学会、重庆精神卫生中心等10个成果协作及实践基地。成果所在单位成为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为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践推广单位普遍认为,模式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丰富了学生教育管理的接受机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业、就业、恋爱等方面存在的困惑。

模式推广成本低,运作简便,操作性强,易于移植,受益面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应用实践看,只要有校园网的学校,只要组建和培训一支学生骨干团队,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人员,就能实施本模式,适合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推广。

(三)成果社会评价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06年5月,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认为:“成果是一种值得首肯的教育咨询模式,如果得以推广,必将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6月,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罗捷主任医师评价:成果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助人自助,互助成长”的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模式,拓展了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2007年9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陈云棠、陈其工教授认为,“六位一体”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充分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重庆市心理学会、徐州市心理学会、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等研究机构认为:成果在教育模式的理念、路径、机制、载体上有创新,有突破。2009年3月,重庆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认为:成果既有明显的理论创新,又有丰富的实践探索,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成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09年 2月,成果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重庆电视台《记录重庆》栏目以《大学生的心灵家园》为题,专题报道了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20分钟)。《重庆日报》、《重庆时报》、《重庆晚报》等称模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空间,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认为模式不仅能使同学之间产生信任、理解、劝慰和支持,而且能够较好地把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积重难返,充分肯定了成果的实践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二篇:申报推荐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问题解答

申报推荐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问题解答

为做好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根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令151)和《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有关文件,现将与评奖、推荐工作有关的10个问题经整理后予以公布。

一、什么是教学成果,开展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目的是什么。

答: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授予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重要成绩,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开展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旨在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的范围是什么,有没有重点和优先考虑对象。

答: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适用范围包括主管部门委托评奖的部(委)属高校和省、市属各高校的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干部,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及成人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以及其它行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高等教育中取得的教学成果。

奖励工作的重点是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学成果。为鼓励广大教师从事基础课、公共的教学,评奖工作在相同条件下,对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及中青年教师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将优先予以考虑。

三、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领域、对象和内容等十分广泛,涉及面很宽,什么样的成果才能算作是教学成果。

答:教学工作从领域上看涉及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助等领域;从对象和层面上看涉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等对象;从具体内容看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学科专业(课程)、方法技术手段、人员队伍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等。那么,什么样的成果才能算是教学成果,根据有关资料和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它们的范围:

(一)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转变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验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二)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教学规律,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学科)、教师队伍、教材、实验实习基地、学风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与各种合作办学,开展评估,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三)结合自身特点,推广、应用己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显著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四、如何确定教学成果的名称。

答:一个好的成果应该有一个好的名称,并且这个名称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或概括这个成果的全貌。因为教学成果的名称是该成果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当简洁明了,好记易懂,准确反映或概括成果的属性和内涵。恰当的名称能起到对成果“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对申请教学成果奖者来说,在给教学成果取名时,对每一个词或字都应反复推敲,力求准确、精辟。申报成果在给成果“取名”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要取太繁杂的名称。有些申报者为了全面反映成果的内容,把名称搞得很繁杂,有的长达二、三十字甚至四、五十字,成了内容提要,此类名称既不好懂也不好记,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是名称不能通用化、一般化。对于那种几乎哪个成果都可以用的名称,或者不着边际的名称,以及不能达到反映成果属性和特征的名称,都不宜采用。如:“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等,都不宜采用。

三是名称与内容不符。有的名称成了时髦名称的堆砌,把“全方位”、“立体化”、“整体优化”等时髦的名词全都用上了,结果成果的内容却没有这方面的表述,让人不知所云。

四是名称如口号。如:“面向现代化的教学”、“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开创性的探索”等,这些名称都不能反映成果的属性和内涵,有时还常常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

五是半截名称。有的名称过于简单,如:“本科生教学”、“教学新方法”等,这类名称只反映了成果的属性,未体现其内涵。如果改成“××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等,就显得完整了。

六是成果名称实为论文名称。如前所述,教学成果的名称实际应由两部分所组成,即表述成果的论文和成果的实践。有些成果却用了论文的名称,不能反映实践的内容。如“××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等,若将成果的名称改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就实现了二者的协调统一的要求。

五、如何描述教学成果内容概述。

答:教学成果内容概述,是对成果具体内容的浓缩和精练,要用简练、概括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成果内容介绍则应包括基本内容、创新点和应用情况;应用情况还应侧重反映其成效或实践效果,包括推广运用价值等。因此,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要把教学成果当成先进事迹来写。每项教学成果都是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取得的成果。他们个人(或集体)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都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就其在劳动中的思想、态度、行为而论,都是很值得表彰的,但教学成果内容概述是有特定涵义的,而不是对取得成果的个人(或集体)的先进事迹的介绍,因此,不宜把教学成果内容概述写成某人(单位)先进事迹的综述。

(二)严格界定教学成果内容介绍的范围。有些教学成果在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属于教学的范畴,因此不必多作介绍。充分反映教学成果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中所发挥的作用,使各有关方面对成果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是成果内容介绍的主要目的。因此,成果基本内容介绍要做到既有理论指导,又反映实践效果。

(三)不要说过头话。对比是介绍成果的好方法,也最具说服力。可对成果本身方案实施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也可与未实施方案的单位作比较。但是,对比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说过头话。也就是说,教学成果内容介绍要讲足但不能讲过,否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四)教学成果介绍不是教学经验总结,二者虽有共同点,但有明显的差异,把教学成果介绍写成教学经验总结,也不符合要求。

六、如何掌握申请教学成果奖的条件。

答: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励规定要求,申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实践检验。这项规定是保证获奖成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也体现了教学成果奖所强调的实践性的鲜明特征。实践检验的时间,应从方案正式实施开始计算,不含方案的研讨、论证及制定过程的时间。如某一项教学改革项目的启动,从研讨、制定方案到开展实践运用等,用了一年半时间,至申请省级奖时,已正式使用了一年半时间。显然,该成果的实践时间是一年半而不是三年,不符合两年以上实践检验的要求。又如某教材从正式出版并使用至申请省级奖的时间应为该教材的正式使用时间,不应含教材编写过程所需时间,也不应含教材修改、再版前的前一版教材所使用的时间。

七、对教学成果的总结和论文有何要求。

答: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时,要有反映该成果的科学总结或论文,二者须具其一。反映成果的科学总结不同于成果介绍,它要在扼要介绍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总结,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总结只是对成果的一般介绍,显然不符要求。从以住几届教学成果评奖情况来看,申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最好应提供反映该成果的论文。

反映成果的论文可以是结合成果主要内容所撰写的理论性文章,如方案构成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可以是方案实施过程中、实施后对方案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性的文章。反映成果的论文,应在省(部)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刊物上发表过。有的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在推荐省级成果奖前,将所有推荐成果的论文以“专刊”的形式在有关刊物上登载,虽说靠此办法过了“关”,但这种做法不可取。

论文的作者应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如果撰写人不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即使论文反映了成果的主要内容与水平,理论水平较高,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与成果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纯学术性论文,不能反映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水平,即使是成果主要完成人所撰写,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过,也不符合要求。如:某成果的内容是,某校数学通过教学改革,使毕业生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而其论文是全国某知名的数学刊物上发表的“××函数解法的探讨”。显然,该论文不合要求。

提供总结或论文时,不必提供发表的原刊物,只需提供封面、版权页、目录页及总结或论文的复印件。总结或论文提供两篇以上的,可依其重要性顺序排列。论文并非越多越好,高质量的一篇即可。

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的优秀教材反映成果的科学总结可包括下列内容:(1)如何体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教学的适用性;(2)教材内容如何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改革的需要;(3)教材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包括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等。

八、作为教学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或主要完成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教学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和实施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单位。同时规定: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不得超过三个。主要完成单位及其顺序应按对成果所做贡献而定。一般说来,主要完成单位及其顺序是和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及其顺序是一致的。主要完成单位应严格按上述规定确定。如符合条件的单位多于三个时,则应根据其贡献大小,经过充分协商,确定其最主要的三个。

教学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是指: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应符合以下条件: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直接承担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辅助工作等,一般还要有连续三年以上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一般不超过5人。主要完成人的确定和顺序,应根据其在成果中的贡献而定。

如符合主要完成人条件的人员少于5人时,应实事求是地有几人是几人,不要人为地凑足数额。如多于5人时,则应充分协商,确定其中为成果做出贡献最大的5人。若在此问题上争议较大难以解决时,亦可选择其中贡献最大而争议最小的一、二人做为代表,申请时可填写为“×××等”。对主要完成人应在尊重事实,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按照他们对成果贡献的大小排序,主持人只能为一人,不可两人或多人并列。同样,其他主要完成人也不应存在顺序并列的问题。

有的领导曾在成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给过支持和帮助,对成果水平的提高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也有的领导在成果申请省级奖前帮助成果人对成果进行总结和理论上提高,这些是有目共睹的,是任职期间的政绩,与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有重大区别,不能以此为由要求把自己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

推荐国家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如果是教材的,其主要完成人及其顺序应为教材的作者及顺序。如作者多于5人时,其主要完成人应为作者中的前5人。如作者为×××等,其主要完成人也应为×××等。

如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及顺序与教材的作者及其顺序不同时,需由成果的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成果推荐单位同意后,报省评奖办公室备案。

如教学成果为原著经改编后出版的教材且作者与改编者又不相同时,应由改编者与原著作者充分协商,在原著者及改编者中确定其主要完成人和顺序(不得超过5人)。经成果推荐单位同意后,再推荐评奖。

如教材的作者为“×××学校”、“ ×××编写组”等具体单位时,应由其作者经充分协商,确定其主要完成人和顺序,经成果推荐单位同意后,再推荐评奖。

九、为什么成果奖实行异议制度。

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实行异议制度,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成果奖励工作规范化,确保评奖工作质量和获奖成果的水平,也是保障成果持有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事实表明,申请教学成果奖,实行张榜公布,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是保障奖励工作顺利进行、减少争议的有效措施。我省教学成果奖异议期为90天。

如对评奖项目提出异议或举报,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明项目名称,获奖等级和存在问题。单位提出争议或举报的,须写明联系人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并加盖公章;个人提出异议或举报的,须写明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否则,将不予受理。受理异议单位应对提出异议或举报者予以保密。对诬告他人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对有关异议问题,一般应由推荐该成果的市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协调解决,报省评奖办公室备案。异议期限结束之日起30日内异议仍未处理完毕,即取消该项目的获奖资格。

十、哪些推荐项目属于不宜受理的范畴。

答: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实行限额推荐、择优推荐和排序推荐的原则,“宁缺勿滥”。以下做法之一的推荐项目将不予以受理:

(一)、未按“办法”、“细则”等有关规定要求临时拼凑、突击申报和随意撮合的推荐项目;

(二)未能制定校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制度并在正常范围内开展校级教学成果评奖工作的学校;

(三)为单纯迎合评奖数额要求,未经正常程序随意增加校级一等奖项目和调高评奖项目等级的做法。

省评奖办公室只接收学校集体推荐的项目,不受理个人的申请。学校报送集体推荐项目时必须提供以下材料:学校以报文形式反映此次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奖工作总体情况;超过1个以上的项目,须排序后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项目材料8份及电子文档1份。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集体推荐项目将不予受理。

第三篇:山东农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产生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成功尝试

——山东农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诞生记

一、特等奖的基本内容

1993年,山东农业大学杨景林等的《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三结合”教学体制。该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基地建设是搞好“三结合”的基础。

没有实践基地,讲“三结合”是空的;有基地而缺乏必要的教学、科研、生活条件,“三结合”必然于形式。为了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思想,做到既懂理论,又会实干,他们十分重视基地的配套建设,建立了三种功能各异又相互补充的“三结合”基地。完善发展农场教学基地,就近建立生产与社会实践基地,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建立校外基地。

二是加强科学研究是搞好“三结合”的支柱

科研是搞好“三结合”的支柱,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也是提高教师水平、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不仅加速科研过程,而且在科研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是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搞好“三结合”的关键

在实施“三结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为了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优化培养过程,必须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把“三结合”教学体制和“三段培养”模式用教学计划固定。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基地管理人员和学生参加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按照教学规律和农事季节,科学组织教学过程。

进行实验室体制的改革。把原来属于教研室、按课程设置的实验室,建成了系、室两级管理、具有双层运行机制的“作物科学综合实验室”,促进了实验内容的改革,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度,教师、学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工作。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三结合”的根本

建立一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与工农结合、与农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教师队伍,是推动“三结合”深入发展的根本措施。搞好“三结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没有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三结合”教学体制是难以建好的。而“三结合”教学体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实践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实践证明,“三结合”不仅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学校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重要方式。按照这一体制办学,培养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欢迎,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有关专家认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三结合”的教学体制,正确地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

关系、教学与研科的关系,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该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农业教育理论和“三结合”的内涵,休现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具有中国社会主义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为农业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特等奖的形成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组建山东农学院,学校汇集了一批留学回国和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其中有植物病理学专家陈瑞泰,蔬菜学专家李家文,植物遗传育种学专家丁巨波,植物病理学专家王清和,动物营养学专家方国玺,植物生理学专家郑广华,小麦专家余松烈等。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把科研引入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山东农学院第一任院长陈瑞泰教授,明确提出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农场建设,强调实习农场是农业院校学生取得生产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必备场所。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把教学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在加强实习农场建设和重视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8年,山东农学院从济南迁来泰安,学校的教学实习农场也由济南东郊的桑园迁至泰城东郊。半个世纪过去了,尽管时代变迁,人员变更,但面向社会办教育,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思想一直在延续。1963年,植物生理学专家郑广华发表《加强农业科学的理论基础——让植物生理学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一文,提出把植物生理学已有的成果应用到农

业生产的观点,在植物生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人把传统的植物生理学和作物栽培结合起来,形成了我国一门新的学科——植物栽培生理学。

教学联系实际,科研立足生产,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思想,即使在“文革”那样的**年代,也被艰难地坚持着,从未间断。1974年,余松烈教授到山东滕州蹲点,结合生产进行小麦高产攻关,首创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他和农民吃住在一起,在指导学生教学实习的同时,进行了20多项试验,形成科研成果15项之多。1978年余松烈教授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得国家级奖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认识到:要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道路。农学系立足于农场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完善,致力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创立了校本部——农场教学基地——农村教学基地“三段培养”模式。1989年,“建立三结合新体制和三段培养新模式,培养献身农业的四有人才”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年,“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和实践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体制的基本规律、运行机制和必备条件”研究课题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通过研究,创立了以培养合格人才、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柱,以服务生产为宗旨的“三结合”教学体制。该教学体制以基地建设为基础、科研为支柱、科学化管理为关键、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在实施过程中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重大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5月,国家教委、林业部在我校召开了“全国高等农林实践教学工作座谈会”,28所部属及省属农林院校的领导和教务处长参加,国家教委和林业部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会议上我校介绍了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1991年2月,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在我校召开了“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座谈会”,研究今后十年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方针、规模、层次结构,农林大学生通向农村林区生产第一线的改革措施。原国家教委、农业部和山东省的领导同志何东昌、朱开轩、洪绂增、王明达、宋法棠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参观了我校的教学基地,充分肯定了我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国家教委、农业部的领导和与会代表对我校“三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1993年,“实施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该成果是当年全国农林高等院校和山东省高校唯一获得特等奖的奖项。

三、特等奖的辐射和应用

从1994年开始,学校积极推广农学系教学成果特等奖的经验,全面推进校内教学基地建设,校内基地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我校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1994年,学校将“实习农场”改为“山东农业大学教学基地”,制定了“三园育人工程”计划,明

确提出:要把教学基地建成“学生实习实践园、教师科学试验园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学校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改善了教学基地和站园条件。先后建立了农学试验站、园艺试验站、蚕学试验站、农机试验站、林学试验站、植保试验站、畜牧试验站等。继农学专业之后,又有植保等七个传统农科专业近2000名高年级学在基地学习。每年接纳学生进站园实习和进行创新活动达10000多人次。对教学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各试验站归学科管理和经营,教学基地协调服务;各站园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建成单科性办学实体;在运行机制上走“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实行“土地租赁、有偿服务、择优投资”。各站园面向教师和学生全面开放。学校制定优惠政策,通过科研招标等措施,大批科研项目进入教学基地。先后安排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0多项。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等,科研项目带动建设了一大批科研设施,提升了基地建设水平。先后引进“鲁缤园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泰山群星园艺场”、“山东省光合公司”、“泰安市种苗科技中心”四家企业先后来示范园落户。引进的企业不到一年的时间,累积投资700万元用于高新科技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引入企业后,不但给示范园投资引入了资金,还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理想的实习场所。

1997年,“高等农业院校校内基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4月,农业部主持的“全国高等农林

院校教学实验场(农场)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校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实验农场管理改革的经验,研讨农业院校教学实验农场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及管理机制,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教学基地现场,肯定了我校教学实验农场管理改革的经验。先后有50余所省内外高校专程到基地参观、学习。

1995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学校为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在实施“三段培养”模式和“三结合”教学体制的基础上,牵头主持了“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育研究项目。从现状、国外比较、内涵与外延、体系构建、校内外基地建设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三结合”教学体系。2001年,我校“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山东省所有高校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成果。该成果在全校推广,并将其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2001年5月,教育部在我校举办“高等农林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师资培训班”,全国24所农林高校参加,我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在全国许多农林高校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校外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本着“互惠互利,先让地方得利;双向受益,先让地方受益”的原则,先后与地方有关单位建立了一大批稳定的校外教学科研基地。目前与学校正式签订协议的挂牌校外教学科研基地86个,各专业还建立了773个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点。为

了促进校外基地的发展,学校建立了包括教师到基地挂职、合作科学研究、优先转化成果、聘任兼职教师等内容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学校和基地的共同发展。1988年以来,学校先后选派100多名博士、教授担任教学基地所在地的科技副区长、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这些具有博士学位“顶天立地”的教师,走到哪里,就把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科技信息带到哪里。学生在哪里实习,学校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就在哪里示范推广转化。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当地干部群众生活工作在一起,双方成了难分的鱼水关系,学校和地方都从合作中受益。学生通过在基地实习,参与教师的科研和科技推广活动,了解社会,了解农业农村农民,拉近了与农民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习动力,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始终将加强基础实践、强化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基本技能训练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改革实验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等措施,提高基础实践教学的质量。为了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对实验内容整合的力度,对学时较多的课程单独设置实验课,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如:从1997年就将普通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三门实验课整合为一门单独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课,大幅度削减验证性实验,砍掉重复内容,合并相同内容,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最新化学实验技术,编写出版了《农科化学实验》(中国农业出版社)。在教学方法上,改为小班(15人)上实验,并在部分实验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经过改革,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基础实践能力大大提高。物理实验淘汰了一部分验证性及相对落后的实验项目,增加了近代物理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的更新率达50% 以上。学校先后几次对实验室进行整合,将全校实验室组建为19个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中心按新的运行机制管理,实验中心主任实行竞聘上岗,将实验中心主任岗位设置为教授岗位。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为实验室开放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创造了条件。2003年,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等三个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山东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学校积极推广和应用特等奖成果,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十几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6项,其中,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成果1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所获得的校级教学成果中,有66 项与实践教学改革有关。这些教学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教学成果总结

教学成果总结

龙岩学院思政部

张祖钧

杨玉凤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多方探索,既开展校内的实践,也建立了校外的基地;实践方式既有参观访问,也有调研考察,每一种方式都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反复比较中,我们尝试了“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这种较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新模式,把它作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模式进行探索,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以及如何加以推广应用。

一、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模式创新”教学成果的具体内容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显性成果主要指理论成果和社会反响两个方面。理论成果有:《学子 村官》编著、两年来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学生调研报告汇编、学生日记汇编、宣传画册等;产生的社会影响包括媒体的宣传报道以及老百姓对驻村学生的评价。隐性成果主要指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

具体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加深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2)利用“驻村任职”这个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更好地学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更好地调整角色期待值;(4)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5)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二、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的实施

为了使学生的“驻村任职”实践取得实效,避免流于形式,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分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步,建立实践基地。为了让学生在“驻村任职”中能真正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增长才干,积累经验,转变思想,陶冶情操,服务“三农”,2007年暑期,我校在著名的革命老区、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古田镇建立了“龙岩学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基地” 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并从全校各院系挑选了20位优秀学生干部派送到古田镇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驻村任职”,担任10个试点村村长助理或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任期为一年。我校与古田镇政府签订了共建协议,古田镇党委、政府给20位驻村学生颁发了任职证书,邀请媒体记者和相关部门,在古田会议旧址共同见证了“龙岩学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基地”暨“龙岩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隆重授牌仪式和颁发证书仪式。

2008年暑期,我们与西陂镇共同开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共建活动,西陂镇成为思政部又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基地” 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我们精选15名优秀学生到西陂镇驻镇、村任职。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07年我们对各个院系推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20位“驻村任职”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介绍古田镇的镇情民意,宣布“驻村任职”规章制度,为“驻村任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8年思政部在全校公开招聘“驻村任职”学生,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在经过筛选之后,确定了15名驻镇、村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西陂镇与古田镇有较大的差异,西陂镇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基础好,新农村建设起点高。西陂镇希望以共建活动为先导,利用龙岩学院所具有的人才、智力以及其它方面的优势为西陂镇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各个岗位对学生有较强的专业要求。所以学生的培训既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培训,也包括到岗第一周的岗位培训。

第三步,寻找社会实践切入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思路有了,但如何利用“驻村任职”这个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古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需要什么,我们的同学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包括镇、村干部、带队老师和同学,心中谁也没底。为了找准切入点,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到镇周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个试点村进行几天的分组走访,思路在走访中形成。(1)百姓反映比较一致的要求有:举办英语培训班、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班、健美操培训班、交际舞培训班等。(2)我们发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他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了解甚少,一些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村民也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 的事情,与己无关。(3)由于镇周边的村落比较富庶,许多村民平时闲着没事就搓麻将或者喝酒。掌握了第一手的真实情况后,集中一个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计划也就形成。

08年在西陂镇的驻村任职工作计划也是在走访中形成。西陂镇位于城乡结合部,这几年发展很快,一些农民因为土地被征用得到的房子或直接经济补偿较多,物质生活较为富裕,但是精神文化生活还是较为欠缺;西陂镇属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问题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西陂镇拥有很多企业,其中既有知名企业,也有一些小型企业,08年在经营上面临一些困难,急需进行科技创新。我们针对初步了解的问题布置专题调研任务,学生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比如,举办太极拳培训班、迎奥运游泳比赛、分专题进行科普宣传等,我们同意了学生的计划,分阶段开展工作。

第四步,实践教学的实施。2007年暑期在古田的社会实践教学分为重点工作、日常工作和参观访问等三大块的工作。重点工作:(1)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工作,通过发放问卷、走访村民等方式了解古田镇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升同学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2)在古田镇政府前的篮球场举办健身操(早上)、交际舞(晚上)培训,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引导村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推动古田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让20位“驻村任职”学生接受一次文化洗礼。(3)组织宣传小分队,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宣传党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入户解读中央各种惠农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帮助村民了解我党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同学要把个人的成才与祖国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了解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摸清新农村建设存在那些问题,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日常工作:(1)担任村主任助理或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协助做好村务党务工作;(2)参与计划生育、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具体事务;(3)组织骨干教师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要求大学生要自主开展各项工作,利用团队的力量共同面对社会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参观学习:(1)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到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红四军政治部司令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中国闽西特委机关旧址、中国闽西一大会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到中国虎园、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观看珍稀动物与千年红豆杉林,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感受祖国美好河山,实地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3)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样板工程——燎原新村、苏家坡村实地调研,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2008年在西陂镇的主要工作:驻镇、村同学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思政部教师布置的专题调研任务以及10篇日记;印制宣传小册子,每一期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科普宣传,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当地百姓需求,开展太极拳培训;参与大洋村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大洋村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献计献策;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洋畲村参观,为学生的调研报告提供素材;回访2007年共建单位——古田镇等等。第五步:对实践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收尾工作。按照这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计划,“驻村任职”的最后一周为总结收尾阶段,主要工作有:(1)制定《龙岩学院“驻村任职”学生鉴定表》,在社会实践结束之前,由所驻村的村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对任职学生集中一个月的思想、工作、能力、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加盖单位公章,送有关单位存档。(2)召开龙岩学院·古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龙岩学院·西陂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共建活动座谈会,邀请镇领导及相关部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村长和村支书、带队老师、“驻村任职”学生,交流这一个月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心得,总结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3)统计调查问卷,整理个人走访日记,形成个人“驻村任职”总结材料,包括任职以来取得的成绩,怎样取得成绩,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有哪些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提出今后个人努力的方向;(4)撰写驻村调研报告、个人心得体会,为所驻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决策提供参考;组织教师对上述两个文档给予指导,并编辑出版;(5)精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图片,制作幻灯片,举办大型图片展,召开龙岩学院“驻村任职”学生总结表彰会,评选优秀“驻村任职”学生、优秀“驻村任职”总结材料,邀请部分“驻村任职”学生在大会上交流“驻村任职”感想,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果,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影响;(6)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好事做实,实事做好;(7)根据古田镇和西陂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学校的部分专家分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古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举办龙岩学院与古田镇的联欢晚会,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三、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模式的创新点

第一,“驻村任职”社会实践模式的实施体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二是与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相结合,三是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因而,具有自己的内在增长源。

第二,“驻村任职”社会实践模式注重探求这种模式的外在增长点:一是找准社会 的需求点;二是找准实践的切入点;三是找准学生的兴奋点。为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第三,“驻村任职”实践模式具有其他实践模式所具有的一般功能以及自己的特殊功能。

(一)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功能:(1)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功能;(2)对树立良好职业理想的导向功能;(3)对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助推功能;(4)对创新精神的培育功能。

(二)对于学校来说,这种实践模式的最大功能是桥梁功能,架起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桥梁。学校已经把大学生“担任村官”纳入校地共建项目,实现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在人才、科技、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全面对接,而不是仅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可以集合全校智力资源,建立新农村建设“智囊团”,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和解决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技术。大学应该是创新的摇篮,我国正在实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碰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虽然学者们进行了多方探讨,但是在诸如村官任前培养等问题上缺乏实践上的尝试,我们希望我们的尝试能为解决村官计划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一点思路。

(三)对于地方来说,大学生的到来,给当地农村社会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也带来了活力。

四、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模式产生的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模式创新”教学成果的具体内容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驻村任职实践模式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大大增强。

2、学生通过走进农村、了解农村进而了解社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

3、学生的才干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

4、学生通过参与农村基层工作,增强了对农村基层工作的了解和认同,部分同学还确立了毕业后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职业理想。

既然这种模式有自己独特的一些功能,既然我们作为拓荒者已经对这种模式进行了探索,既然这种模式受到了老百姓和地方政府的欢迎,我们没有理由停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第五篇:教学成果总结

教学成果总结

指导思想: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得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化学放在初三开设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我面临的问题是课时少、任务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强、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依赖心理。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社会、家庭、自身因素,普遍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都很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发现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繁杂,尤其学到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认为化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为此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一些化学家不畏困难危险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讲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和近代的落后,讲中国的崛起也需要化学,多数学生都能感到学好化学知识重要。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固固加热的装置,集气首选排水法,向上排空也可以,操作步骤7个字,”查装定点收离熄”。“过氧化氢制氧气,固液不加热的装置。常温可行节能源,操作安全又简单:“查装定收”只4字。”

二、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图片、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例如,本学期我开的组内公开课“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学生动脑、动手,气氛严肃活泼,取得较好的效果;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四、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炼铁的原理是还原时,我让学生书写出换一种还原剂氢气或炭粉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明确异同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每一章都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过关复习作业,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四、不足与反思。

今年由于春节时间较早,学生接受能力出乎意料,使得后期教学出现赶进度的情况。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不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和学生接触沟通,学习站在他们的水平思考,对学生充满信心和信任,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总之,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的深度对于干部来讲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和责任,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精神,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走弯路,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深了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使自己在思想上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实际、磨炼意志,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人,勤奋敬业、锐意进取,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树立了一个民进会员的良好形象,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下载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总 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总 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教研成果总结

    教学教研成果总结 教学教研成果总结 1 根据学校制定的20xx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围绕“有效课堂”、“防止两极分化”、“学生兴趣培养”三大主题,以“落实常规,科......

    国家级培训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 201*年*月*日至*月*日,我参加了201*年度*****培训,通过近*个月的培训,收获很多。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对项目式教学有了......

    成果总结

    项目名称:美术与设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晓璐 项目组成员:张田力 苏中秋 高飞 蔡沙一.项目概况 项目方案以历史的视点分析了当下国内艺术与设计教育的问题,提......

    成果总结

    特色常态课--体育分组教学 1.分组教学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6年来,广大教师能够本着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积极投身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

    成果总结

    《实用商务英语教程》教材建设成果总结 《实用商务英语教程》教材建设是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商务英语实用教程》的基础上,由教......

    教学成果汇报展示总结

    大三班“家长开放日暨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总结 家长开放日活动,一直是我园所注重的一项家园合作的活动。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学习情况;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

    实验室建设教学成果总结

    科学管理,强化改革,建设有学院特色的专业实验室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

    锦屏小学教学成果总结

    阅读系列化幽香暗自来 连云港市锦屏中心小学 多年来,连云港市锦屏中心小学不断开发阅读教学资源,积极营造浓厚书香氛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这一有利阵地切实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