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独立语段教学文本再构的探索
小学中年级英语独立语段教学文本再构的探索
【摘要】 小学中年级正处于英语句子学习向语段学习过渡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独立语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教材文本进行合理再构,如何将教材中零散的单词、词组、句型等内容加以整合提出了有效措施和解决方法。建议教师要通过语段和所创设的语境整体推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关键词】 独立语段 独立语段教学 文本再构
上海市英语教研专家朱浦老师曾说过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学必将走一条独立语段教学之路。独立语段教学也必将成为改变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独立语段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对于独立语段教学中的目标再构、文本再构及过程再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将成为创造者。”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中年级英语独立语段教学进行文本再构的几点理解。
一、何谓独立语段和独立语段教学
独立语段是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它既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又是一个语义单位。从题材上讲,小学中年级主要以短文、故事、书信、对话、诗歌等方式呈现。独立语段具有:衔接性、连贯性、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交际性七个特点。
所谓独立语段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将所学习的单词、词组、句型等零散的知识放入到合适的语段中整体理解和学用,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的教学模式。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然而独立语段就是在具体的语境当中来学习单词或句型,它符合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尤其是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对英语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语段方面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文本再构是进行语段教学的关键
文本再构就基于教材和学习对象的原有知识水平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的过程。首先,每位老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要对文本进行再构。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找到顺应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把某些学生感到枯燥的知识再构成他们喜欢的文本,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再次,结合每位老师不同的素质和特点,可根据自己的擅长之处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再构,使之能够更好的驾于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对文本再构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才能更好的促进语段教学的发展。
(一)基于文本情况再构
文本本身的情况是不一样,有些是单词,对话,短文或故事。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教师进行不同的文本再构。比如,有些单词内容比较零散,教师可以通过寻找一个chant,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既可以学单词,又可以学chant, 两者兼得。还有一些故事内容都是叙述形式的,比较枯燥,教师可以在故事的内容中适当加入一些对话,让整个文本内容活泼起来,提高学生的情趣。
(二)基于学生情况再构
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外向,喜欢模仿和表演,而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喜欢倾听。面对前者,教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多增加一些比较活泼的学生活动,让学生表演对话等,发挥他们的优点。而面对后者,教师比较适合选择一些听读,演绎的内容,充分发挥这些孩子擅长思考的特点。
其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班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比较丰富,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文本的难度,拓展书本的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教师就要从基础知识着手,进行文本再构。
(三)基于教师自身特点再构
爱心
用心
专心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和特色,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有些教师比较擅长运用表演法教学,自身比较擅长表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那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表演,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表演。而有些教师比较擅长阅读教学,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演绎,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阅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语段和语境的整体推进有利于文本再构
文本再构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段和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并结合具体的主题内容,指向交际过程。这里面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语段”和“语境”。最终达到的目标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以下就结合教学案例来具体说明: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奇妙的情境,能够有效辅助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展现出鲜明的影像,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和音乐渲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个美妙的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了本课的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案例1】3A Module 4 Unit 2 < Go to Disneyland> 我充分利用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迪斯尼卡通人物这一元素,打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卡通迪斯尼世界。虚拟了一位名叫“托尼”的小男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天,他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自己走进了魔幻般的迪斯尼卡通乐园。于是,我引领着学生们跟随着托尼经历了一段奇幻之旅。在这个奇幻之旅中,遇到了唐老鸭,米老鼠以及三只小猪等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它们做的一些事情,完成了本节课对单词ducks, mice, pigs, cats等,以及句型“What are they? They are… What can they do? They can…”的学习。在本课的Pre-task阶段,伴着美妙绝伦的音乐,可爱的卡通画面,用Tony的一个梦来引出了迪斯尼王国的世界,以及卡通明星们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之中引入了本课的学习。例如,“Hello, I am Tony.I have a beautiful dream.Today I go to Disneyland.Oh, they are Mickey and Minnie.They are mice.They can cook delicious food.Look,they are Donald and his nephiews.They are ducks.They can sail a boat.Look, They are three little pigs.They can play the piano.How nice!”通过创设的这个情境结合具体的话语文本,两者整体的推进,加深了学生对语义的理解,为接下去的语用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
我创设一个虚实结合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玩中体验中学习了本节课的新知,调动起学生想说、要说、抢着说的情趣,最终达到语用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语段,它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案例2】3B Module 4 Unit 2 < Our Children’s Day>
在学习新词组Children’s Day gift时,我设计了一个赠送礼物的互动环节,这里我制作了一个多功能礼物箱,让小朋友到礼物箱中摸出这些小朋友互相赠送的礼物,然后再进行叙述,”Maira gives Elle a 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Hmm,it’s super!Elle gives Peter a _____for Children’s Day gift.Oh, it’s pretty!Peter gives Maria a _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Wow, it’s cool!Peter gives Elle a _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Haha, it’s lovely!” 这样既提高了小朋友参与的热情,同时又在他们的内心里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因为真实的东西是计算机媒体所代替不了,它能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形成刺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感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改变了传统单调乏味的巩固练习模式,使学生在体验中自然而然的强化了记忆。在抽礼物这一环节中,我观察到全班基本上95%的同学都在举手,真的是达到了抢着说都要说的状态。通过创设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情境把语段很好的加以操练和巩固。因此,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用情趣。
(三)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Rhyme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形式,在课堂上巧妙的运用Rhyme教学,让学生在这个欢快的氛围当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及时的巩固了新知,也是语段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把Rhyme用在设计环节当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爱心
用心
专心
【案例3】3A Module 2 Unit 1 < My friends>
在学习并介绍班里的好朋友的时候,在Post-task环节当中为了把班里的同学结合各自的特点,以及巩固本节课所学单词tall,short,shy,thin等整合在一起。老师设计了一个很有韵律感的Rhyme,例如:“Paul is tall.------This is Paul.He is tall.This is Wynn.She’s thin.This is Matt.He’s fat.This is Mort.He’s short.This is Guy.He’s shy.This is Zig.He’s big.Paul tall.Wynn thin.Matt fat.Mort short.Guy shy.Zig big.”这一个Rhyme语段囊括了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在学生们兴致盎然的吟唱了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过程中,这节课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也得以提高。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中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对独立语段教学以及文本再构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语段教学,然而语段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再构,文本再构的实施更离不开一定的语境。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文本再构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用心
专心
第二篇: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初探
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初探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所以“材”要为人所用。
一、文本再构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1.熟悉教材,结合实际
文本再构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教师要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作用、所授教材的知识组成结构对教育培养学生的意义;了解它和学生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经验关系,分析学生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等,以便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方式,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初步确定教学策略。
2.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挖掘、重组、整合和拓展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的十分详尽,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构建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过程。教材内容多是文字的、静止的、平面的、结论性的,而课堂教学应是有声有色的、立体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活动。要提高教学的有效程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在整理、再创造,教师可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可拓展相关资源。
二、文本再构的特点
文本再构必须是源自教材,但高于教材。教师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境,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挖掘、重组、整合和拓展,只要更适合学生学习要求和提高学生语用表达能力。进行再构的文本内容应该是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文本再构必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设计。文本再构不是老师个人才能创造发挥,它需要贴近学生的学情,不同基础的,不同性格的学生,文本再构的内容都会有所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顺应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
文本再构的文本内容必须是与教学单元有机整合。文本再构的文本内容不是独立的一个文本,不能是与教材毫无联系的,而是应该在仔细研究分析教材、全面系统了解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拓展,它需要与教学单元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为学生能力发展服务的有效资源。
文本再构的形式必须是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教学形式,文本再构的形式可以是一个chant,可以是一首英语儿歌,可以是一个看图对话,可以是一个听力练习,可以是一个语段阅读,也可以是一个作文的仿写等等。只要老师认为该教学形式能在该文本再构的活动环节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文本再构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纵横联系进行文本再构
学生在不同年级学习的英语知识点是有联系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出现学生越学越忘,学多忘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学困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达到让学生经常滚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里的这些话题,把教材中出现过的知识点,通过设计和组织不同层次的、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帮助学生达到滚动复习已学知识、纵横联系新旧知识、吃通吃透教材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文本再构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特征和生理心理发展的文本进行整合。如:名人、音乐、体育、文学、艺术、礼仪等,这些题材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根据教学难度重组教材
考虑到知识呈现的连贯性、整体性,教材的编排往往会出现“偏难”或“偏多”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前瞻的眼光,对教材内容合理地进行分解、渗透。如:五年级下学期教学任务主要是讲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五年级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
责任编辑 邱 丽
第三篇:浅析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模式 评定机制
论文摘要: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高校实施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本文依据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倡构建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品德教育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创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
一、导言
国家教育部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改革,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下功夫。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笔者总结了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改与实践。
二、实施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特点,导致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劣局面,而且由于缺乏学生实践的过程,它不仅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精选教授内容,挖掘重点、难点,突出要点,让精讲成为教学的点睛之笔,把教师解放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
1、精讲——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摈除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格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特点,创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恰好体现语言习得的规律,并使得学习过程轻松、快捷,使学生的多项技能得到全面地发展。
例如:在讲授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时,让学生上黑板造句,通过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时态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后,再进行点拨,以比较的方式总结出二者的区别,同时辅以典型的练习,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例句:谁(已)打开了窗户?谁打开过窗户?
造句:Whohasalreadyopened
thewindow?Whoopenedthewindowbefore?
时态: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
构成:have/has+Ved(过去分词)Ved(过去式)
比较:窗户现在还开着窗户过去被开过
点拨:可与just,yet,already,since,for等词连用只与过去时间状语连用
重点:对现在产生影响只表示过去的一个动作
总结:现在完成时的动作现在可能已完成,也可能会继续延续下去。
一般过去时的动作只发生在过去,一般现在不再做。
练习:(1)我已入团三年了/三年前我入团了。
(2)自从我来到包头就一直住在这里/我以前住过这里。
(3)她刚刚洗完衣服/她早就洗完衣服了。
通过分析、总结后,把时态重点体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使讲授的知识有授必果。
2、多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单元特点,认真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训练计划,确保每次有一个主题,通过相关词汇、句型、语言点的整合,使学生自然记忆、轻松吸收、快捷掌握,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1)练习活动:通过课上学生之间(同桌、小组)及师生之间互动交际,提供足够的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练中习得语言能力。
(2)练习内容:练习的内容要在讲解的基础上扩大、延伸。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授课的内容,也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一般将来时时,不仅训练学生will/shall与begoingto的用法,而且扩展了趋向动词come、leave等词+ing后表示将来的语法现象,还让学生领会beto/beaboutto等短语的应用区别。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运用相关知识的技能。
3、广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检测的内容全面化——超越出讲、练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检测的形式多样化——与讲、练的内容、形式等相互呼应,使学生在题型方面见多识广,以便能从容应对以后的各种测试。
(3)检测的结果促进化——多方面、多角度地反馈信息,可检测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教与学的反拨作用。
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灵活多样的小测试活动,在自愿组成的小组之间进行,如:听力测试、语法专项测试、英语对话、问题抢答等,目的是使学生们在听(听力测试)、说(演讲比赛、对话)、读(朗读比赛)、写(作文比赛)、译(上黑板翻译语法句子、问题抢答)各方面都得到实践体验。
例如:测试冠词时,让各组代表上黑板翻译句子,经过三轮比拼后,全班给各组打分,最后对优胜小组通过展板给予表扬。
这种随时进行、了解学生掌握专项知识的检测,不但不会对学生造成心里压力,相反会使学生获得很强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的优秀成绩可给予记载,作为期末总评的有利条件。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抢答、踊跃表现。学生认为:通过打破由一卷定成绩的僵化、不合理的评定机制,建立起富有弹性的学期成绩评定机制,更能公平、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
三、建立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和自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按新世纪教育的要求教书育人。在教师施教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行为、品德问题的矫正、生活经验的获得、做人准则的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个性的形成更是依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以及依靠对教师的品格、风范、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模仿学习来获得。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如何就成了育人成败的关键。
1、注重学生思想教育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笔者始终怀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来对待学生,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而又理智地要求学生,对每个学生都真诚地爱护,热情地关切,深切地同情、友善地对待,平等地尊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精神高雅、品德高尚、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具有良好个人修养的国家栋梁之才。
(1)在奥运火炬手到达本市期间,通过组织学生到市府广场列队欢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奥运会举办成功的良好祝愿;在玉树地震后在班里号召学生捐款表示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醒学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饭;笔者在课后关掉一些教室的长明灯、拧紧长流水的水龙头都设法为学生起着表率作用。
(2)安排学生结成对子(对助人者总评可加分),互帮互学;组织各小组用英文进行演讲、书法、歌曲、单词接龙等竞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更体现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除了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复习、练习外,还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使用几种常用的英语字典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收听BBC、VOA英语广播等内容,通过让学生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写求职信、网上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精神。
四、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
科学的教学检测和评定为教学提供了科学的反馈,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方向。笔者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新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英语能力评定过程中,笔者将各种评定方法进行量化,改变了仅以试卷来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能力的做法,建立起富有弹性的成绩评定机制:学期总评成绩100%=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期中卷面+测试+作业+学习态度各10%,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主动提问、踊跃发言、帮助同学、协助老师、积极建议、参加竞赛活动、出勤等)。由此,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例如:某学生的期末卷面70分,期中卷面为75分;他参加了听力测试、演讲、朗读、抢答、翻译等活动;作业全面、但出错;学习态度:刻苦学习、帮助同学、协助老师,但有缺勤;那么其学期总评成绩为:期末成绩42(60%x70),期中卷面8(10%x75)、测试10(10%)、作业8(10%)、学习态度8(10%),总计:42+8+10+8+8=76。
这种评定机制切实作到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测,使科学的素质教育方法与科学的评定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五、结语
教学过程应以学习为主、以学生为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评定机制应监测全部教学过程。经过从教学、教学管理模式的尝试到英语能力评定机制的改进,笔者期望英语教学能最终实现全面的变革,切实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高秀丽.大学专科英语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38.[2]刘春林.高职教育中教师的自我更新与完善[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6-278.[3]刘靖.新形式下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下).□
第四篇: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践 (6)
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践 发布日期: 发布人: 浏览次数:
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践 暨与专家互动研讨活动
松江区民乐学校
黄秀丽
2009年12月3日,上海市“双名工程”名师培养基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在汇师小学如火如荼的开展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践”。
早上,上海市“双名工程”顾立宁、施嘉平名师培养基地的学员们和来自全市各个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听取了基地的四位学员的课。执教者对基于教材的文本再构的思考理解之深,对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能力之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的个人良好的综合素养、对课堂驾轻就熟的组织、调控能力;以及对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的创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各种学习技能和思维的训练,都无不彰显了名师们的风采,听课的老师们都深深地被上课教师的魅力所折服了。
下午,基地的学员们在导师的带领下,一起参与了“与专家互动研讨独立语段教学”的活动。首先,两个基地的学员们结合早上的四节课和听了朱浦老师关于独立语段教学的讲座后的一些收获,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独立语段教学时所碰到的一些困惑和思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对执教老师精彩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与评价,也为学员们那种争先恐后、热烈研讨的氛围所感动,几位专家都见仁见智,毫无保留对学员们所提出的问题和困惑一一的解答,给予了大家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高炎老师肯定了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他指出: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探究,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和亮点,应该更进一步地深入开展与研究。他对教材的重构问题给大家提出了三个思考的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教材重构?(2)如何去重构?(3)重构后如何实施? 高局长认为:教材的重构应以教材和学生水平为依据,以课程为标准,能力的拓展比知识的拓展更为重要,拓展的度要把握好,不能太宽泛,不要给学生形成太重的学习负担,或者贪多求全、越俎代庖;要关注教材重构的系统性和独立语段编写的严肃性,教师对内容和语言的逻辑性、正确性和严谨性多加锤炼;并且要不断注意自己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内容要有目的关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学名师基地的主持人何亚男老师轻轻柔柔的话语如一股春风拂面,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独立语段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教学意义在于:(1)在原有教材文本学习基础上,通过文本再构,创设语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这些语言材料,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培养学生在语段中理解所学语言的能力。(3)培养学生在起始年段的阅读理解能力。
就重构文本时应考虑的因素,何老师建议:(1)基于主题。我们的教材体系本身就是theme based。围绕一定的theme和topic就会有一定的语言,这些语言应该是帮助学生活用已有的知识。因此,要结合主题,在已有的基础上活用目标知识并有一定拓展。(2)基于教材。文本再构需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脱离教材和主题,会造成盲目重构、加重学生的负担。(3)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学习水平,遵循学生语言的发展规律。能力的拓展比知识的拓展更重要!重构文本,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不能超越其能力范畴。若课堂内超出很多,孩子回去复习没有依据。课堂是愉悦的,学生现在的负担越来越重,不能忽视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来源,尤其考虑无语言能力家庭来的学生。
何老师还告诉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文本去理解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新旧结合,提高复现。拓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拓展语言知识。要注意:(1)控制文本中的语量,生词不宜多。(2)
语言规范、地道、讲究逻辑性。她也很赞同高炎老师的话,觉得重构文本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很大的挑战,要给自己更高的要求,强己才能强自己的教学。
她还提醒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课堂用语要规范正确,要对学生尊重;(2)应考虑与教材和磁带中的英式发音的一致性,教师的发音还应用英式发音,以免引起在初学阶段的学生的混淆;(3)提问要有效,不能强迫学生或只追求形式,要能真正引起师生互动,做到有效提问。比如:可以从学生的response出发,由学生的回答引出话题,教师learn to listen,因为课堂互动的前提是认真倾听。Sa: response T: Feedback Sb: response T: Feedback,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再把反馈落实到下一个学生,这才是有效的互动。
作为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市教研室的专家朱浦老师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带领大家做以下几方面更深入的思考:
(1)文本再构要给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识程度,要更深地想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同,却用同一版本?正由于对象、目标、基本要求不同,所以要思考与梳理文本。文本再构不是提高和拓展,或是提高难度,再写一本书,而是围绕教材进行再构,使学生话语更适应。(2)文本再构必须基于教材。要考虑再构的系统性、规范性和语言的知识性是一致的。再构是促进教师对教材的再度认识和深层理解,是基于教材的再构、再研究、再度开发,教材是关键的依据,基于教材才能规范,才能避免语病,不基于教材无法再构。同时,要有方式、方法的推进,根据学生能力,把话语文字进行整合。(3)为什么再构?从课程标准和发展的目标期望角度去理解。母语是通过语言学习丰富其人生、文化、理念、行为,从而丰富其他能力。英语的瓶颈问题在于它的工具性得不到解决,就达不到丰富人生、历练意志和文化的提升的目的。而课程标准的最大贡献就是工具性。一门过关是标准提出的最终目标。工具性的贡献需要不断地付出,尽管有字、词、句的学习,但由于受考试的局限性,听说读写能力,往往都是以语段教学来体现的。老外不用教材,但他们的学生语言、词汇和阅读量比我们强,关键他是母语,天天重构学生的语言,我们要学习他们对学生语言的重视的做法。(4)文本的利用是在逐渐发展中利用的,不走这一步,不碰语境,学生是不能形成交际的。语言的天赋是早已有的,不能因为有人还不行,所以不让人去拓展,要解决工具性的事情。(5)还要重视对再构后的文本的自我分享和共享,先有共同参与,再会有共同分享。文本不是为了编书,而是为了教育公平,每个学生不同。(6)文本的篇幅在课堂能否及?要注意难度、长度和深度的把握。(7)关于文本与阅读:
文本是一种与Topic一致的,有核心语义的书面性、话语性的语境的创设,是在教材范畴的基础上,通过句和句的组合,形成有语义的话语、文字、图表性的文本。只有这样,才有阅读、语境、语义的感觉和语用的可能。不要提文本就是加深或重写,教育要体现公平性,教学要有突破性。
阅读是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之一,课程标准强调外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学科性和文化性。阅读是途径,要重视词句的学习,养成阅读的习惯。理解Reading for use是容易的,但是Reading for fun是难的,Fun是精神境界,统计中国人阅读中体会到fun 还只有7%。只有在用的过程总才能感受到fun。如果要有所作为,就不能忽视学习的品质和英语学习的价值。非得要解决高分低能的现象,假如再过10年还是学了英语不会用英语,那太懊悔了。现在我们知道了问题,还不解决也会懊悔的。
最后,小学英语名师基地主持人顾立宁老师要求学员们能结合朱浦老师的报告和专家们的指导,针对“对文本再构与语篇教学的认识”写些随笔和反思。并通过教学实践,有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会提出疑问,真正去
理解、落实各种教改信息、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实践独立语段的教学和研究。
顾老师也谈了自己的体会:作为语言教师,提升自己的英语专业水准十分要紧,是教学的基础,必须要有所行动;文本再构其实是用教材教英语为出发点,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不能远离学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背景、语言兴趣、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因素,把握好再构的度;要以教材为本,教师要钻研课标,因为它是所有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专家们睿智的话语、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和远见的卓识,使学员们感慨万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一天的名师基地的活动,令大家收获满满,同时思考多多,大家对今后更进一步的开展独立语段的教学研究更加有信心和底蕴。并期待着下一次的活动,得到更多的专家指导,使自己进步更快!
第五篇:[小学美术论文]小学国画教学探索_美术论文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让孩子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就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一、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如《熊猫》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熊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给予创作的空间。
二、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课堂教学中如《猴子》一课,是让学生观看猴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猴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猴子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三、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教育家陶行知先进言:“世界上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康德言:“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②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1、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例《公鸡》一课,在表现了公鸡以后,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2、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画树干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的家长”、“窗前”、“校园”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五、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从而讨论画画,使他们失去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让学生听一则有趣的故事,即:“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来调动兴趣,然后在纸上示范点上一点墨,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二)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再如,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生校的美术教育的要求,不是惯常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所谓“正态分布”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三)故事的导入,提高学生的知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了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四)利用范例,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五)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梅、兰、竹、菊等花卉、山水、鱼虫等,一节课是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只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着机械的练习,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画“脸谱”,我让学生先看几十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脸谱,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吼十分新颖。再如画“猴子”,先讲清猴子的结构,老师进行示范,强调用笔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各种猴子的动作表演,再讲述有关猴子的有趣的事情,如母子情等,可观看录像让学生对猴子有更深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知识,也表现了自己的长处,使得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六)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早就指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所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标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乘凉晚会等等。总之,小学生的国画童稚味浓厚,彩墨效果强烈,与其工具勾线填色相双更为自由舒展,对绘画语言的应用及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加强少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接触、理解、为进行其它形式的教学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也将会对儿童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