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_语文论文
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 项伟红
在现代汉语中,“开放”一词的一个义项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内涵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开放作文教学目标开放作文教学目标是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习作本身的需要。浙江教育学院汪朝教授认为,开放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多元性、交际性、个体性和内隐性的特点。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目标也应具有以上特点。(1)多元性。笔者认为至少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感的张扬三方面内容。(2)交际性。开放式作文教学提倡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倾吐与理解、表现与欣赏等,这就赋予了作文另一层意义——交际性。作文书信化、日记化、表演化等就突出了它的交际性目标。(3)个体性。开放式作文教学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地制订个体性教学目标,变换教学策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4)内隐性。教学目标有外显性和内隐性之分,内隐性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潜能。根据作文教学的自然进展和学生在习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节外生枝”,恰到好处地制定内隐性的教学目标,是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开放的必然要求。
二、开放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是对课程、教材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受它们的制约。然而,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以及社会、学生,教材总是相对滞后的。机械地照搬、生硬地处理教材内容肯定不合时代潮流。为此,作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即不应将课程和教材看成是一层不变的,而要多方联系、系统思考,灵活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使用教材。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上做到既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衔接,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潜能。1.拓展内容立足课内,面向课外,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对习作内容作适当拓展,有时确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之效。如将第十二册的作文《____爱我,我爱____》改成《我和_____》。这样扩大了选题范围,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写作资源,自由自在地选择所爱,敞开心扉。结果,学生写作内容的宽泛让我们始料未及,《我和电脑》、《我和同桌》、《我和兰花》、《我和“宝贝”》„„文章流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一篇篇各有特色。2.改编内容对于教材中滞后于学生生活、束缚学生思维、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内容,我们要大胆改编。如第十二册的习作训练《烧不坏的手帕》,教学中要先做实验。然而此前学生已有《烧不坏的纸船》的经验,这一实验没有什么新奇可言,加之为了安全起见,实验由老师操作,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只能观看,因而吸引力不大。于是我们把实验改为人人都可动手又有新意的《造纸桥》。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情趣高涨,既独立探索,又合作研究的。结果,他们作文时得心应手,文思泉涌。又如我们把第十二册的习作训练《好____》改编成《我的故事》,让学生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像。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情、一点小小的向往,都可以在笔下自由表现。这真正做到了《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真情实感”。3.巧妙练笔要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开放作文教学的内容,加大习作训练的力度,笔者认为读写结合,随文练笔不失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与写的结合点,就能实现文本阅读的超越,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如模仿性练笔、想像式练笔、改写缩写式练笔、感受式练笔等。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的开放还应体现在课外练笔,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走进生活,时时处处绽放作文之花。首先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尤其是小学生,需要引导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观察春天淅淅沥沥的小雨,捕捉它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观察奇峰怪石、山川激流,体会大自然的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领悟大自然赋予它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都能成为学生作文的好材料。有了这样的积累,学生必定会写出文思独特之佳作。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广纳信息,加强实践,增加体验。美好的书报读了写,精彩的影视观后写,生动的叙述听了写,憾人的事件见了写,奇妙的想法想着写,好玩的活动搞了写。
三、开放教学过程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通常是命题——立意——选材——构思——成稿,比较呆板,学生被动参与,被动作文。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注重作文氛围的创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习作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绿洲。1.氛围创设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部分。可设计“演一演”,如小品表演(玩具交流会、学做小导游、模拟法庭等);可设计“做一做”,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增加体验,言之有物又有情;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身临其境之感。2.表达自主首先要开放习作的“情”。学生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他们各自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为此,习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如第十册的习作训练《春游》,在组织学生春游蛟山公园的同时让学生说说见闻、感受。有的学生写美丽的春光,抒发了热爱自然之情;有的学生写愉快的活动,童心童趣跃然纸上;有的学生写美好的传说,赞扬了美的创造者;有的学生则写游人的言行,倾注了对公园里一草一木的关怀之情„„这一篇篇习作,不能不说是作者心底流出的“泉水”。其次还要开放习作形式。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最有选择权。如果把各种鲜活的思想和内容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压抑、个性的湮没,这实在是不应有的悲哀。在《话说小港》(根据第十一册习作训练《写一处景物》改编)的习作课上,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记叙、议论、抒情或综合等表达方法和广告词、导游词、儿童诗、记叙文、说明文等体裁,让他们自由展示个性。《古老的长山桥》、《我爱家乡的戚家山》、《这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外来小吃》等篇篇佳作应运而生。3.鼓励成功学生的习作经历了取材、构思、起草、评议、加工等环节,可以说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1)编写作文集。笔者认为让学生汇编自己及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己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长或老师写的序言,不仅能够展示每位学生的才华,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加写作活动。(2)向各级刊物投稿。为鼓励学生投稿,老师可专门印发省内外小学生报刊、杂志的邮编、地址,供学生选择,使投稿有针对性。学生作品一旦发表,应立即向学生表示祝贺,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地做出行动。(3)开辟习作发表园地。在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习作园地,并在一旁附有师生的小评议,诸如“自由谈”、“心里话”、“新发现”等。当学生读着师长、同伴的热情赞扬、由衷希望时,心中的自豪感不由而生,那一张张欣喜的笑脸是最好的见证。
四、开放教学方法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什么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给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作文教学形成了“师—生—机”立体交叉的多向学习环境。开放教学的方法还指多学科、多形式的操作手段的组合。如运用表演、歌唱、音乐、绘画的形式,运用调查、参观、采访、通信、讨论、讲演的方法等。1.日记作文在我们办公室每逢周一便可看到这样一幅景象:老师们津津有味地批改着周记,有的时而面带微笑,时而满脸严肃,有的情不自禁地将精彩片段念了出来与大家共赏„„周记中,学生无拘无束,聊天侃地,无所不谈,内容是那么鲜活,那是命题作文所无法达到的境界。与命题作文相比,日记的优越性起码有以下四点:(1)时间的开放性。日记可以选择适当的时刻——轻松的课余,悠闲的午后,清醒的早晨,静谧的夜晚„„当灵感来的时候,握一支富有生命活力的笔,刷刷地“喷涌”出融入自我情感的文字,那是一种惬意的享受。(2)内容的开放性。日记松开了学生的手脚,为其插上翅膀,把他们引进了一个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学生可以尽情的抒写自己的耳闻目见、喜怒哀乐,小至花草宠物、风云雨雪、家庭琐事、校园新闻、学习心得、人际交往,大至社会新貌、天下大事„„(3)情感的真实性。真实生动的写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带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一种物我同化的心理过程,得有一个放松清纯的心态,才能渐入佳境。日记正是如此,它的价值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蕴含于文字中的、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是“我”的心路历程,“人融入了文,文高扬着人,达到了人文合一的境界”。(4)作文的习惯性。日记不拘形式,不限文体,不计篇幅,贴近生活,心有所悟,笔触所至,让学生回归到写作的主人位置上来,觅得一份自由舒展笔触的感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练写,有利于作文习惯的养成。因而笔者就将作文日记化,让学生每两周选择日记中的一个素材,修改扩充成四百字左右的文章,以取代两周一次的命题作文。这种自由度较高的主动写作形式,把学生逐步引向“情动而辞发”的写作之路。2.多媒体网络化作文即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开展作文教学。在多媒体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运用多媒体的综合优势,创设优美的习作氛围。如选择与作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各种容易唤起学生知觉的画面、声音及相关素材,努力营造唤起学生作文意识的良好氛围。其二可以提供虚拟现实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虚拟现实可以精确、生动而安全地再现一些在传统教室里不可能出现的一些事物、现象、情景及过程,且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并可以让学生获得亲切的真实体验。如在《我喜欢的××》(写一种小动物)的作文课上,一位老师除了播放小狗、小猫等常见小动物的镜头外,还从网上下载了大量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或根本看不到的小动物(鹦鹉、猫头鹰、各类小型恐龙等)的画面和材料。这样就使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使他们的认知更接近自然,更加真切,有利于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创作。其三可以选择利用“超文本”材料,增添作文情趣。“超文本”即含有热单词、热短语或热图形的文本。它通过链接的方式将信息合成网络信息库。点击某一热短语或热图形,浏览器就会跳到当前超文本的另一地点或另一超级文本。3.活动作文所谓活动作文就是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由于活动包括游戏性活动、探究性活动、表演性活动、智力活动、竞赛性活动等,因而活动作文的内容是较宽泛的。如游戏作文《踩影子》、《钓瓶子》,比赛作文《左手夹豆比赛》、《脚力夹球比赛》、《碰蛋比赛》以及表演类作文《看表演猜成语》、《我演„„》等都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大玩了一把,然后下笔成文,学生的兴奋之情跃然纸上。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科学小品文语言精炼、说理透彻,而更吸引学生的则是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在小学生心目中是高尚而神秘的,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自破解科学之谜,对他们来说是件很兴奋的事。选择实验作为作文的题材,放手让每个学生去动手,去观察、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条理就较清楚,描写也较具体。据此,我们老师还可将这种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探究、多实验。如我班有位学生看到书上介绍蚂蚁的判断力很强,就用蚂蚁、棉线、糖等东西做实验,写成了探究性作文《蚂蚁的智商有多高》,很有意思。其实探究并不局限于科学知识,我们还可以把范围扩大,如“你知道校名的由来吗,写一篇调查记好吗?”、“学校是市级文明单位,校园里该处处盛开文明之花,你认为我们学校当之无愧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知道小港有哪些动物资源?”等,都是很好的探究性作文主题。此外,还有童话作文、想像作文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五、开放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了评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循环往复的、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教学评价的开放是指单一到多元。开放式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主要是在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上的开放。1.自我评价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并在文后写下“我最欣赏自己_____,我还待改进之处_____。”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和孩子们共同修改文章。在这个共同的修改过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多元的,它应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兴趣将越来越浓厚,作文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作文水平将有质的飞跃。2.互相评价学生有了自评自改的基础,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评互改。我们常常采用自找伙伴互相评改,按相同内容或按相同表达形式为小组互相评改,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本全部展出,让学生自由选择评改等方式,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认识的问题,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学生在批改作文方面所展露的想像力,语言创造力,有的让老师也自愧不如呢!如:(1)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遗失伞?(2)句子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炎热夏天喝了一瓶冰镇汽水,舒服极了!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角色不断转换,使他们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学会合作,学会评改。3.合作评价这里的合作评价,就是指开展灵活而有趣的改文活动,如设立“作文病院”,让学生做“大夫”,相互合作“诊断治疗”;建立“啄木鸟兴趣小组”,把修改的典型文章寄给《宁波晚报》、《未来作家》专栏;组织“编辑室”,让学生修改、编发稿件等。4.家长评价家长评价也是我们常用的评价方法。家长对评价自己的孩子的作文很有兴趣。如果家长能够慢慢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有助于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每一篇习作有同学、家长、老师多人的评语及签名。若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本保存下来,那将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第二篇: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 项伟红
在现代汉语中,“开放”一词的一个义项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内涵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开放作文教学目标开放作文教学目标是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习作本身的需要。浙江教育学院汪朝教授认为,开放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多元性、交际性、个体性和内隐性的特点。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目标也应具有以上特点。(1)多元性。笔者认为至少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感的张扬三方面内容。(2)交际性。开放式作文教学提倡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倾吐与理解、表现与欣赏等,这就赋予了作文另一层意义——交际性。作文书信化、日记化、表演化等就突出了它的交际性目标。(3)个体性。开放式作文教学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地制订个体性教学目标,变换教学策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4)内隐性。教学目标有外显性和内隐性之分,内隐性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潜能。根据作文教学的自然进展和学生在习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节外生枝”,恰到好处地制定内隐性的教学目标,是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开放的必然要求。
二、开放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是对课程、教材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受它们的制约。然而,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以及社会、学生,教材总是相对滞后的。机械地照搬、生硬地处理教材内容肯定不合时代潮流。为此,作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即不应将课程和教材看成是一层不变的,而要多方联系、系统思考,灵活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使用教材。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上做到既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衔接,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潜能。1.拓展内容立足课内,面向课外,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对习作内容作适当拓展,有时确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之效。如将第十二册的作文《____爱我,我爱____》改成《我和_____》。这样扩大了选题范围,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写作资源,自由自在地选择所爱,敞开心扉。结果,学生写作内容的宽泛让我们始料未及,《我和电脑》、《我和同桌》、《我和兰花》、《我和“宝贝”》„„文章流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一篇篇各有特色。2.改编内容对于教材中滞后于学生生活、束缚学生思维、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内容,我们要大胆改编。如第十二册的习作训练《烧不坏的手帕》,教学中要先做实验。然而此前学生已有《烧不坏的纸船》的经验,这一实验没有什么新奇可言,加之为了安全起见,实验由老师操作,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只能观看,因而吸引力不大。于是我们把实验改为人人都可动手又有新意的《造纸桥》。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情趣高涨,既独立探索,又合作研究的。结果,他们作文时得心应手,文思泉涌。又如我们把第十二册的习作训练《好____》改编成《我的故事》,让学生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像。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情、一点小小的向往,都可以在笔下自由表现。这真正做到了《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真情实感”。3.巧妙练笔要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开放作文教学的内容,加大习作训练的力度,笔者认为读写结合,随文练笔不失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与写的结合点,就能实现文本阅读的超越,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如模仿性练笔、想像式练笔、改写缩写式练笔、感受式练笔等。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的开放还应体现在课外练笔,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走进生活,时时处处绽放作文之花。首先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尤其是小学生,需要引导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观察春天淅淅沥沥的小雨,捕捉它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观察奇峰怪石、山川激流,体会大自然的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领悟大自然赋予它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都能成为学生作文的好材料。有了这样的积累,学生必定会写出文思独特之佳作。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广纳信息,加强实践,增加体验。美好的书报读了写,精彩的影视观后写,生动的叙述听了写,憾人的事件见了写,奇妙的想法想着写,好玩的活动搞了写。
三、开放教学过程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通常是命题——立意——选材——构思——成稿,比较呆板,学生被动参与,被动作文。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注重作文氛围的创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习作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绿洲。1.氛围创设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部分。可设计“演一演”,如小品表演(玩具交流会、学做小导游、模拟法庭等);可设计“做一做”,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增加体验,言之有物又有情;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身临其境之感。2.表达自主首先要开放习作的“情”。学生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他们各自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为此,习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如第十册的习作训练《春游》,在组织学生春游蛟山公园的同时让学生说说见闻、感受。有的学生写美丽的春光,抒发了热爱自然之情;有的学生写愉快的活动,童心童趣跃然纸上;有的学生写美好的传说,赞扬了美的创造者;有的学生则写游人的言行,倾注了对公园里一草一木的关怀之情„„这一篇篇习作,不能不说是作者心底流出的“泉水”。其次还要开放习作形式。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最有选择权。如果把各种鲜活的思想和内容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压抑、个性的湮没,这实在是不应有的悲哀。在《话说小港》(根据第十一册习作训练《写一处景物》改编)的习作课上,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记叙、议论、抒情或综合等表达方法和广告词、导游词、儿童诗、记叙文、说明文等体裁,让他们自由展示个性。《古老的长山桥》、《我爱家乡的戚家山》、《这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外来小吃》等篇篇佳作应运而生。3.鼓励成功学生的习作经历了取材、构思、起草、评议、加工等环节,可以说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1)编写作文集。笔者认为让学生汇编自己及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己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长或老师写的序言,不仅能够展示每位学生的才华,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加写作活动。(2)向各级刊物投稿。为鼓励学生投稿,老师可专门印发省内外小学生报刊、杂志的邮编、地址,供学生选择,使投稿有针对性。学生作品一旦发表,应立即向学生表示祝贺,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地做出行动。
第三篇: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探讨
自己确立的教改课题是《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探究》,刚刚接触这个语文开放式的教学,真的使我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开放,在摸索中逐渐积累了一点儿经验。但现在教的是二年级,孩子小,所以一度使我真的不知所措.一晃一年过去了,回望走过的历程,真的百感交集.我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有的孩子一节课老实不了几分钟,所以刚开始我认为只要能让小孩子老老实实地坐稳了听讲就行了,对于开放式教学,好像离我现在这个班真的还很遥远。
随着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落实,自己也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看各种教学刊物,长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堂不能把孩子固死了,应该让孩子放飞理想,还给他们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畅所欲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孩子们更应当是自由的、放松的,因为他们还小,还不习惯那么长的一节课,这时候的老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开动思维机器;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使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师生情感和谐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维多向交流的局面。因此我逐渐开始尝试了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 课堂的内容要开放,要回归生活。
二年级的课文,从内容设计上说,都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图文并茂,学生很容易接受.但对小孩子来说,有些不怎么好理解,“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中、社会中的人文性内容引入课堂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可以通过实物或表述、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达、表演等表现课文情境。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例如:我在教《问银河》时,在通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看到的,看书、上网查到的知识,说说银河里都有什么?银河到底能不能起浪,能不能生波?有长胡子的小虾、爱钻洞的泥鳅、穿着硬壳衣服的小海螺、摇头摆尾的小鲤鱼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了解这些问题都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向银河提出的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天文知识。然后利用儿歌的留白处: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续写儿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在开放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创设情境,善于捕捉反馈信息,进行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的活动。我们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不强求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有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就能得到较好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雪趣》这课时,初读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来看课件,“雪花纷纷飘落,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房子白了,树木白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下课了,孩子们在操场上做着各种游戏。”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出来,使学生观察、体会,冬天来临时植物、人物和大自然的变化。真切地感受到冬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回味冬天孩子玩游戏时的那种快乐心情,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激起共鸣,找到生活中的印记,然后再回过头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语气地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点在备课时,我认为学生可能理解不了,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让孩子感受开放的内容,还应该与其它学科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认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智力潜能,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作为教师我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所想、所说、所做中的合理因素,充分肯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尽量减少指令性、唯一性的成分,而适当增加开放性的成分,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开阔、独辟蹊径的创新意识和不断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进取心。
《村居》这首古诗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在教学中,在学生感知诗意、体会意境、感情朗读后,我让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画成一幅画,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贴一贴,各展其能,学生们专心地画着,当他们完成自己的创作后,我看得出,他们的脸上挂着成功的喜悦。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民主评议,“你觉得他画得怎样?”这时的学生就说开了,有说学生画得很好,也有说学生画的不好的,说“他把太阳画在小孩头上很好,因为春天太阳暖融融的。”,有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画错了,要画在风筝上面,因为风筝不能飘过白云。”一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度过。有时候,我还把音乐融会一起,让学生在音乐中陶醉,在音乐中理解,使课文更加融会贯通。
把音乐、美术、语文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采用让学生读读、画画、评评的方式,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画面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在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四.走出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开放式教学的动态性还表现在教学活动不完全局限于课内进行,学生思维、讨论和学习的空间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课堂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时,我就引导学生到课外去,让他们到大自然去,使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体验全新的感受。
在教学表达《小小创意广告牌》时,在学生了解了怎样写广告牌后,我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欣赏大花坛里百花的娇艳,观赏小树的勃勃生机,体会小草的柔软美丽,我及时引导,学校正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景色,才更漂亮,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学校美好的环境。现在学校在征集广告语,同学们现在就即兴给花草树木设计广告语吧。学生们很兴奋,都积极动笔,写出了“我还没长大,请不要伤害我。”“脚步轻轻,足下留情。”等很有创意和价值的广告语。我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异常兴奋,忍不住又给学校的走廊、楼梯设计起广告语,这节课的目的在玩中达到了,我和学生都感到很轻松。
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善于抓住课内、课外知识的情感点,以自己饱含的激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心灵上引起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在情感体验中得到升华,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开放式课堂教学,努力使学生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篇:论文:开放式作文教学浅谈
开放式作文教学浅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中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领域。近年来,虽然课改强悍的声音已波及教育界的每个角落,却仍有部分教育者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沿用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大胆改革,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设计开放式作文教学环境呢?我有如下看法:
首先,要如星火燎原般的引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个性化的显现,而个性化思维是每个学生都拥有的一笔财富,但日常教学中,个性化思维是需要挖掘的,是需要训练的,这在作文教学中,便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特征。
如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推两个字“求异”,既与传统思维、正向思维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培养这种能力,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我____异想天开”这一题目交给学生后,先让他们自主发挥,在横线上填上自己认为合理的动词,再说说理由,学生填的词无非像否定、不想、不愿等词,很少有学生标新立异,此时,我们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思考,难道异想天开一定是一无是处吗?再经过讨论,许多学生开始有了新的想法:莱特兄弟不“异想天开”,他们能发明飞机吗?爱迪生不“异想天开”,能有电灯的诞生吗?袁隆平不“异想天开”,中国人能吃饱肚子吗„?学生的作文不仅精彩纷呈,而且个性张扬。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靠“想象”二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不但没有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反而思维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要我们教育者经常化、具体化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经常化是说平时的大小作文大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体化指通过指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想象。例如:我们讲授童话单元的时候,根据情节,往往让学生自主发挥,续写情节,教师会指导学生从文章主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角度入手,创造新情节;学习诗歌单元的时候,让学生写情景再造文,引导他们从词语、意境、情感方面入手,再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全方位展现诗歌情景。如此下去,就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的作用。
其次,开放式作文教学还要有一个开放的教育者。课堂作文设计中,教师应起着积极主动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激励和示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说说激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尤其是对那些有自卑、胆小、内向等心理缺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激励,鼓励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大胆向别人推销自己。对于他们的作文,指出少量的问题,给予更多的肯定,有时也可以加上像“你很棒,继续努力!”“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好。”“如果你能把字写得再好一点,就锦上添花了。”等话语,我想这比提一大堆问题要好得多,学生也会爱上老师,爱上写作。
再谈谈示范吧。记得我曾教给学生《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我让学生写一篇情景再造文,而且说,老师和大家同时写,比比看谁写得更好。于是,在课堂上,我们进行了一场写作比赛,最后,我读我的范文,学生读学生的作文,并相互评价,一节课可谓各显神通,增加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感,也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一句话,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第三、开放式作文教学还要有一个开放式作文命题。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为了能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开辟这一块天地,作文命题应具有生活性和发散性等特点。
(一)命题的生活性。
命题的生活性是指给学生的作文命题应如有米之炊,让他们拥有“生活”这个大资料库,如果我们的命题来自生活,自然会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反之,则会让学生才思枯竭,无从下笔。
富有生活气息的命题,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与时俱进,感受到清新的时代气息,也有利于学生抒写自我感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著名球星在比赛结束时,遇到一个妇女,这妇女以孩子生病住院为由,请求球星给予资助,球星欣然答应并兑现,有人说,球星是个有爱心的人,也有人说,球星是个傻子,那女人根本就是个骗子。如果你是这个球星,你会怎么做呢?这个题目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会象球星一样,有的说这种人太可恶了,不必理她,也有的同学认为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在争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大家畅所欲言,更激励有创意的想法,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书面作业,更完成了一次思想的作业。
(二)命题的发散性
命题的发散性是指一个命题应该能多角度地被诠释。这种发散性可以就内容而言,也可就体裁而言,还可以从主题来论,这种发散性是学生展现个人想法的重要领域,可以充分表现学生的个性心理,也可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作文命题中,我们要避免教条单一,主题同向的作文要求,要让学生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张扬自我。例如:学了《皇帝的新装》一文后我让学生以“我想做—”为题,在横线上填的应是童话中的一个人物,如“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等”,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的性格是多元化的,而且不同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在不同人物身上也可以映射出不同的社会现状,所以作文时应多角度考虑,写出颇具新意的文章来。结果,在这次习作中,学生们出现了许多令人叫绝的想法:有人议论骗子虽然可恶,却能惩恶;有人说骗子是天使变成的,用来考验世人;还有人用记叙文写官员的良心发现„„
总之,一个开放的作文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开放的学习空间,才能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心灵。
第五篇: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
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代表《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课题组做开题报告。我的报告分为七个部分。
一.研究现状与进展
目前,与本课题有关的课题研究有,以1993年进行数学开放题的数学实验为起点,199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1998年10月,在上海举行了“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学术研讨会”,为此,数学开放题就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新起点;此后,在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纷纷从“开放型的数学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型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开放型题还需开放型教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放性办学、合作式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99年4月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开放式教学研讨会”。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改革教学内容(开放题研究)和改革教学手段(开放式教学的课、内外途径,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出一些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做法。而对于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及其课堂教学模式,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过。从上述现状出发,我们认为国内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仅处于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手段的研究上,而并没有从理论上及课堂教学模式上去深入研究。为此,本课题试图在摸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开放式课堂教学理论,探索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综上所述,现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采取调查、观察、测查、收集个案作业、作品等方式,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包括理论方面的经验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定期召开论文交流与评比、案例分析与讨论和教学实践系列研讨活动,请专家对这些经验予以鉴定、好的经验及时推广。
三.研究的设计
㈠ 实验的理论依据
1.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①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②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③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④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⑤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⑥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这对我们进行小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它讲究的是人本主义观,把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强调尊重人的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当作一个充分的生命体,而不只当作认知来研究。
3、素质教育论: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发展,要重视个性发展。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通过观察、操作、实践、讨论、尝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
㈡ 研究的具体目标
1.对探索性、开放性问题设计,作一些理性思考,整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思路。
2.探寻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以及开放式评价体系。
3.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4.探索一条减负高效的新路子,促进广大师生更新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㈢ 研究的具体内容
1.探究设计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现行教材中绝大部分的习题的条件不多不少,答案也是唯一的,属于开放性问题的题目很少。因此,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设计、整理更多的数学开放题。那么该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呢?研究设计开放性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进行探索。传统的练习设计,条件是完备的,答案是固定的,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的定势。设计开放性问题时,可以从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或者解题方法开放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
2.探寻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以及开放性评价体系。数学教学长期受着传统教育影响,教学的题材往往缺乏应用味、生活化和开放性,人为编造痕迹很浓,教师也往往拘泥于教材。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味、生活化和开放性,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有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3.数学应用方面的研究。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这一理念阐明了数学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教学。如:调查、统计、测量„„,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㈣课题研究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要实施设计开放问题的探究,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束缚。
2.主体性原则。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3.发展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情,教学环境,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要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4.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技能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化地运用各种技能于教学之中,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时候,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出神入化。
㈤ 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案例、课堂实录、影像资料、经验总结等,课题的研究报告。
四.主要措施和主要步骤
㈠ 研究的措施
1、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教改意识,明确大纲中的要求。
2、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创造地运用教材,适当改动教材中习题,让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
3、贯彻实践观点,搞好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仔细研究和发现题中隐含的内容,从而多角度、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知识的僵化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㈡ 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课题方案设计阶段(2006.6---2006.10)学习有关理论,成立课题小组,制订课题方案。拟定研究计划。
(2)第二阶段:课题组织实施阶段(2006.11---2008.8)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总结,修改方案,总结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做好“五个一工程”即:每人每月上传一次研究性材料,每人每学期学习一篇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每人每学期上一堂示范课,每人每学期发表或形成一篇论文。每人每学期发表或形成教学设计。
(3)第三阶段: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08.8---2008.10)根据实验目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查、测试、分析、撰写论文、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五.研究人员与研究任务的落实
1.陈沛英,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调控,统筹课题实施工作。
2.潘清华、游红军、高建平、欧国兵、王小林、李自强课题组成员分工具体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潘清华、游红军进行探究设计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建平、欧国兵进行探寻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以及开放式评价体系。王小林、李自强进行数学应用方面的研究。
3.欧国兵、李自强具体负责网络管理工作及课题资料上传、下载。
六.本课题可能有创新的地方
目前,国内外对开放教育的研究有一定进展,大体在以下内容上: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的研究、开放题的研究、开放式教学评价的研究、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初步探索,但在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系统研究方面还很欠缺。为此,本课题试图在摸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开放式课堂教学理论,探索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综上所述,现将“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
七.本课题可能有困难的地方
1.我们本课题提出的这种观点不被社会、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的认可和支持。所以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把课题研究坚持下去。
2.在课题具体实施的研究的过程中,担任课题的老师有可能调离现在的工作岗位。我们要扩大该课题研究教师的储备,将对课题熟悉了解的教师吸纳为本课题的实验教师。
3.缺乏与课题相关的专家智囊团的指导。我们尽量争取到大足县教科所和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专家的指导。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上是《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可能存在着没有想到的地方或者意识不到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和领导提出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