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作好铺垫。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进入初三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尤其是记元素符号时认为很难记忆,就认为《化学》这门学科很难学。甚至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望尘莫及。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机械记忆就行。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每接到新班就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创制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好化学很有用处,化学学习很有意思。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钾,钠,氢,汞一价银;二价镁,钙,氧,铜,锌;三价元素有铁铝;四碳,五氮,六硫清。”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一点带面,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各知识点,举一反三的目的。绝不可越俎代庖,或敷衍了事。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二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三、因材施教,强化学生投入情感
因人而异,强化教学过程,困难生往往课堂四十分钟没有抓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采取课堂技巧提问。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这个方程式,对困难生提问,读出这个反应方程式?甚至还提问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对基础好的提问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变化总数相等的原则,如何配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提问困难生,如何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个数,使困难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第二,课堂小测验: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后,留一点时间进行小测验,题目少而精,紧扣本节课内容,且让大部分学生能得高分。这样能较好刺激学生兴奋。第三,课后查检课堂笔记,可以是学习小组内的自查,小组间的互查,教师抽查,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做其思想工作,这样就逼着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跟着大家一起学习。
教师的情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将教育的对象放在首位,以满腔热情去感动学生,把对学生的热爱的情感,期待的信念,积极的评价,准确地传递给他们,以提高学生自尊、自强、自重的意识,并将此逐步转化为驱使他们克服学习化学困难,不断进步的动力。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化学中考分数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比例偏低了,所以现在的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化学仅仅是50分,和语数外的100分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表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有轻视的倾向。再加上化学是文理综合较强的学科,有性质、反应规律、化学用语、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内容需要记忆,且化学用语、分子、原子等内容的学习又是难点,不易较快的掌握。面对这种现实,我觉得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晓知以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化学成绩的好与差和学生的学习思想和态度有关,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化学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人类离开化学就无法生存,同时化学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使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从而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去学习。对我们化学来说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因而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使他们从实验中得到快乐,获得知识,找到自信。另外也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一些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学生解决不了而想知道生活常识。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中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注重概念的讲解。
学生做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注重概念中要害的词语一定要讲解到位。
第三篇: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第一站,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学好化学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智力发育特点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本文主要研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有效性 教学模式 锻炼 提升素质
初中化学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启蒙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化学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比如洗衣粉和肥皂是家庭去污的好帮手,麦芽发酵的啤酒是人们喜欢的饮品,蒸馒头时放些小苏打馒头变得又大又白,炖骨头或烧鱼时加点醋能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免被破坏。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变化,因此,中学生学好化学学科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中学生的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的速度也不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学习化学时,有的学生由于对化学实验感兴趣,所以在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的时候掌握得就特别快,相反,有的学生就掌握得特别慢,教了几遍还是不会。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初中化学课的实验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路,正确创设研究的氛围,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和导向性。初中化学的知识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学生跟着教学的步伐,积极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肯定会学好初中化学课。我通过近年来的化学教学,对于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一点自己的见解,跟大家探析一下。
一、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重视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非常强,对于奇妙的化学实验往往非常感兴趣,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利用自身的魅力将学生带入变幻莫测的化学世界中,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化学的学习。比如,在讲到“如何鉴别氧气”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其中一个是普通空气,另一个是装有氧气的集气瓶,让学生通过选出带有氧气的集气瓶,自己总结出鉴别氧气的方法以及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化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二)增加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作为中学生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生对于它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化学的抽象性,很多化学原理和现象不容易理解,比如,讲到“催化剂”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不理解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听不懂的难点或者考点要细心讲解,直到学生听懂为止。教师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三)改变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很多教师守旧思想严重,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才是教学的真理,教师永远比学生高一级。这样的思维是完全错误的,新时期教师必须更正自己的思想,提升自身素质,认真领悟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改变过去的错误教学模式,吸收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小组。这样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联系其他学科,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今人类面临着资源、能源、人口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都是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中学化学教学也要体现综合性,教师要注意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中淡化学科界限,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化学学科与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在讲课中多向学生渗透,多提出一些跨学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例如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不仅是化学知识,也是生物知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
(二)差异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生在初三第一次接触化学,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同,化学教师必须秉承教书育人的教学宗旨,注重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创新,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套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创新教学思路,不担心学生犯错误,因为只有犯了错误才能保证下次不再犯。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
(三)多做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化学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化学教师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的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教学需要补充实验或做出实验的创新。因为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理论的基础,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准备的掌握化学现象和原理,能比较直观地对化学有深刻的了解。由于我们学校的自然条件所限制,让每一节化学课都在实验室上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要把握好每一次实验课的机会,充分抓住实验的目的和结果,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巧妙设计课堂互动
化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化学理论是客观实际的存在的,可是如何让枯燥的理论能够吸引中学生的目光呢?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能够真正领会教学课改的理念,转变思维方式,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积极与学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体会,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布置作业要科学合理
化学课时量是有限的,中学生要想学好化学仅仅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用的,教师在课后布置的作业就成了学生巩固化学知识的关键。教师要多搜集一些有用的化学知识,及时更新化学理念,将最新、最权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布置作业时要科学合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化学作业,然后作业收齐做精批细改,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传授实用的学习方法
合理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并不是同样的学习方法都适用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掌握了适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施莉平.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2009(10).[2]王敏.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析[J].学周刊,2012(13).[3]陈鲲.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1(5).[4]宣超.农村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2(20).[5]武有伦.我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4).(责编 赵建荣)
第四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修水县太阳升镇中学 余春年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跨入化学殿堂的启蒙与基础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需要引导学生具备将 来探索化学科学的兴趣与灵气。下面我就多年来一线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浅谈点滴拙见。【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正文】
一、激活兴趣,促成学生乐学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创造思维情境,唤起学生的深厚兴趣,获得内在的能动力。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带会感到抽象难懂。柘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引导学生使原有的短暂兴趣固化为稳定持久的兴趣?为些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 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广博有趣的历史回顾与知识铺垫,让一对化学兴趣浓厚,自觉性和积极获得显著提升。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合、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求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事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瓶、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浇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 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 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驱动探索,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 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化学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化学实验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实验工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其从事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也可增加一些实验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验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若能高立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深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所形成的非智力心理优势,会使智力上的某些欠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智力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实验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注意探索实验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教育氛围,便能为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2012年教育部审定)。
2、朱五书主编《七彩课堂》。
第五篇: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谈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浅谈
桐川初中 罗毅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习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文拟在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关键词:初中化学 有效 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生而言,化学是全新的课程,作为化学入门课程的开门人,初中化学教师的责任尤其显得重要。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经常困惑于一个问题:哪些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呢?就我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作为老师,不论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正确的教学观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作为化学老师依然应该有育人观念,课程改革中对此也有相应的要求。教师要高屋建瓴,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还应该将化学学习放到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高度。要在化学教学中贯穿育人的思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老师,要有服务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人。曾经有位著名学者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的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师,还应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优秀品质,挖掘他们的潜力。
正确的育人观念是初中化学教师有效教学的基石。开展教学成功的基础是教师对教材的有效把握和深度解剖。很多教师面对教材往往是为了讲课而讲课,如何去实现教学目标或者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详细考虑,只是一味地将课程讲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笔者认为这样只是完成了教学,但是没有体现教学的实质所在。而如果想准确地把握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自己能准确地指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清楚地知道这一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对于以后学生学习化学的意义。我曾经和很多教师沟通,很多教师都把这些内容当做了摆设,并没有认真来钻研。所以教师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认真解读教学大纲是实现化学有效教学的基石。
我曾经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认为对于初中生而言创设问题情境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生身心特征决定了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并且当代的初中生比较独立好强,创设问题情境也适合了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随意而为,作为教师要将问题情境的创设服务于教学。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尽可能贴近生活,直观生动形象,对学生有吸引力并且富有启发性。对于化学而言,有太多可以创设情境的切入点,如化学实验、化学故事、化学家事迹、媒体报道等等。有的老师总是习惯自问自答,他确实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但是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索就直接自己给出答案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内心担心的是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把太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就没有办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不过是杞人忧天,如果教师在课上对每个细微之处都进行了不错的设计,那么就不会让课堂过于凌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之后一定要给予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他们并没有给出正确答案,只要他们进行了思考,那么就达到了目的。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消化再利用的过程,当教师揭示正确答案的时候,学生恍然大悟,不仅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使用创设问题情境法时,笔者有个很深的感触: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越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化学教师尽可能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尽可能让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实际意义。化学无处不在,作为化学老师应该有能力随手拿起化学知识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这种功力需要化学老师不仅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来观察生活。如果能让学生都感知周围时刻存在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尤其是这些变化就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中,那么学生会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欲望,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这句话落到实处的不易。就化学而言,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讲授轻实验,而化学是无法离开实验的。我赞同一些老师的看法,在化学课程中应该加大实验的开设,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责任就在于教师,只有教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不是一味地应付考试,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那么学生就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学习知识,这就是探究式学习方式。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我曾经多次让学生自己来做实验,总结实验结果。学生未必会立刻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的思路异常开阔,对知识的掌握非常到位。我还曾经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且让他们来实际操作。很多学生以前对于学习就是应付,为了学习而学习,但是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来完成,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更掌握了学习的实质。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检验,所以教师要重视反馈环节。如何进行反馈呢?我建议可以随机抽查学生掌握情况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随机调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课堂提问回答,学生掌握情况如何,通过课堂的简单提问就能体现出来。有的教师害怕课堂提问,因为担心出现学生回答错误的状况。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机智,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同时我建议教师课下走近学生,和学生多多沟通,来听取学生的反馈,这种沟通是师生之间必不可少的。沟通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动机和情感以及能力等等。同时,学生也会很喜欢教师课下和他们沟通。
综上所述,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要将自己塑造成教学科研和创造型的教师,这样就为实现化学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