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
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天经地义的。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 呢?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世界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知识。” 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性。再说数学教材具有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有利 的内在的思想性,表现出科学和思想性的统一。所以寓德于数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的。那 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初探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
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天经地义的。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 呢?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世界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知识。” 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性。
再说数学教材具有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有利的内在的思想性,表现出科学和思想性的统一。所以寓德于数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
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情 境,应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数学家的
事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国南 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 “等积原理”。(等积原 理的内容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一千一百多年后的 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才提出这个公理。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比法国数学家巴斯卡(1623—1662)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个“三角形”早四百多年。这些素材,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介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争先,为国争光。另外,学习数学史还可以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精神。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讲演中说:“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或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因而,在介绍国外数学家的成就,特别是他们对数学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当年教会迫害的反抗精神等都应让学生知道了解。我们也看到外国教材中多有中国的《九章算术》、幻方、曹冲称象等的介绍。数学贡献是全人类,故而,进行德育教育仅限于中国数学史,以免太狭隘。
再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著名德国数学家高斯的生平事迹,以让学生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这的德育素材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 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德育教学时要注意途径的多样性。
1.利用创设情景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景的创设不 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广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 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 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利用史料激励渗透德育。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 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教材中许多数学史料,能激励起学生由衷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利用数据材料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 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 内容。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4.利用知识迁移渗透德育。数学知识具有思维性,抓住数学知识的广泛含义,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可以收到“治病”的效果。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事物进行推理,会使原本直线型的教育变得弯曲、生动且易使人牢记于心,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
5.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
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例如在上《椭圆》这一节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利用FLASH设计制作了关于“神舟”六号从发射到升空,然后绕地飞行的动画片,并配上了相关的解说词。这一刻,任何的言语都是多余的了。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也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德育要联系实际
德育教学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 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数学教学中 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教师不仅在课内寓德育教育 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占有资料,动脑编 应用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 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 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 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通过对数学教材及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的探讨、实验、归纳,总结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德育渗透的可行性方法。
(一)榜样示范法。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朴素大 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辅导“后进生”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 现在,课上教师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 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及时表扬,为 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环境熏陶法。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 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整洁的教室环境。优美整洁的环境能愉悦师生的身心,增强教和学的兴趣,使德育 渗透于无形中。曾有教师做过调查,在一个整洁的教室中学习,可大大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 率和清晰度,可谓是环境的魅力无限。
2、现代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逐步实现德育渗透。
3、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资料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高效的学习和工作。教
学中,教师努力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觉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三)主体参与法。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 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拿教学方法来说,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 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 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 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让他们从小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正确合理评价他人的习惯。
(四)实践体验法。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
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 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 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解题 能力竞赛,数学家小故事交流会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第二篇: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回归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首要地位
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回归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首要地位
当今人类社会,知识“爆炸”,科技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才竞争和经济竞争十分激烈,引起人们对教育中智育的极端重视。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尽快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文革”期间,学校教育过分强调了“政治挂帅”,过于降低了智育的地位,严重破坏了教育事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知识的断层,特别是“文革”以后人们对德育地位的疑惑,对重新强调德育,难免心有余悸,甚至产生误解和逆反心态。第三,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诸育”中,智育的地位超然上升。第四、对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的含义没有正确把握,错误的把“以教学为中心”等同于“以智育为中心”,并以“中心”代替了“核心”。实际上其所谓“中心”是指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环节,即班级授课形式——课堂教学。而作为学校教育“中心环节”的课堂教学科目的多样性设置就决定了教学内容不单是智育。如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就非以智育为主。依此类推,不难明白智育不是教学的中心。“教学为中心”与“德育为核心”不是矛盾的,是辨证统一的。德育的主阵地恰恰就是作为教育中心环节的教学。在这个“中心环节”实施过程中依然必须遵循围绕“以德育为核心”的正确规律和教育原则。许多版本的《教育学》也早已明确提出学校教学(任何学科)须落实的“三项基本任务”即思想品德、知识和能力培养。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所以无论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以德育为首,以德育为 核心,为目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德育”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有强调意义的是,德育与教育中其他各“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德育居于突出地位;其他各“育”均从属于德育,都只是教育的手段,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应当正言:不是“德育服务于智育”,而是“智育必须为德育服务”。固然,德育离不开“诸育”。智育同样不能与“诸育”分离,尤其离不开德育的先导作用和核心目的性;否则智育必致残缺,更何 谈其质量?需要表明的是,这绝不只是单纯的强调德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诸育”皆不可偏废。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德育为先”,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然而残酷的教育教学现实仍在变本加厉地削弱德育,孤立、片面甚至是揠苗助长式地抓智育,这怎能不事与愿违?其实智育中也蕴涵极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但在现实教学中,极端偏执于知识与技能传授,轻视了品德培养,从而削弱了教育赖以支撑其生命内动力的核心作用。正因为如此未能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干扰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包括物质文明在内的全社会综合、和谐的发展业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搞好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十分重视“德育”对教育乃至对整个社会综合、和谐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内在巨大能动作用。因为受教育者优良的思想品德在持之以恒的教育下一旦形成,即化作心灵内部道德环境。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环境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必将继续发展和提高其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环境是一种能动的力量,赋予受教育者以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之能自觉地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现。这种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就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正是学校教学历来倡导的外因转化为内因的“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刘家镇开元小学
第三篇:学校教育与德育
学校教育与德育
要讨论德育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何为德育?德育是指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的教育。政治思想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目的而进行不同的思想宣传。道德品质又叫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品德和道德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道德是以国中社会现象,在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协调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去评论一个人,而且根据这些准则来支撑自己的行为。一个人按照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为准则去行动时,他的行为就合乎道德;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影响着社会道德。一个人的道德好坏是以公认的道德准则来衡量的,总是从社会生活中去找原因的。以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好坏与社会是分不开的,所以德育与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的形成是从儿童开始的。德育工作需从儿童开始,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德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文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纷繁复杂的,带有许多的偶然性,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带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学校教育按照社会的要求,选择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精心组织后传授给儿童,使儿童的社会化由无组织的自发状态过渡到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起主导作用。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根据预定目的和自身规律连续而有效地实施系统的教育影响。学校是儿童和同伴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形成友谊,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通过相互深化、示范和自居作用的过程,同伴之间彼此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接受信息教育已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可以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按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要求,按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儿童逐步掌握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行为规
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社会所期望的成员。
学校教育对儿童德育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师角色、学校校风、同伴交往等方面。
学校教育活动对儿童施加影响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教学内容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是对全部社会文化的一种不断的提炼、浓缩和序化,反映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技文化发展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对人的客观的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向学生解释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的灌输,更主要的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例如,历史教材中有关史实的叙述、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年级学生从中知道了祖国的过去,知道了长城的伟大,知道了四大发明对世界闻名的影响,他们为祖国过去的辉煌而骄傲。同时,他们也知道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圆明园的毁灭》激发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痛恨,为国家受到磨难而悲伤。从香港回归,他们了解中国巨龙的腾飞,为祖国的发展而高兴。他们把自己的荣辱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了一起,爱国主义思想逐渐形成。语文教材中对人物的刻画,对自然影响的描述,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特别改革后的语文教材,中心更加明确,如:《狼牙山五壮士》、《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山中访友》、《遨游汉字王国》„„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向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有意识地传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及对父母,对自然的热爱情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效仿的模式及道德的启示,促进了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内容对德育的影响最大。
在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施以影响的诸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最积极的、最重要的,教师是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专职实施者。教师不仅通过言教有意识地、系统的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影响,而且以自己完整的人格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学识、才能、诲人不倦的精神,会感染激励学生对知识、事业的渴望和追求;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对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产生敬仰的心情,愿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将教师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楷模和表率加以效仿,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品德是个性的一
部分,品德是习得的。
校风是学校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集体通过培养和继承而长期形成的,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风和精神面貌。校风对儿童品德的影响表现在: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儿童进入学校后,在良好校风的感染下,能比较自觉的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采用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大众行为方式。校风对一种不成规章个体的品行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在校风的行为导向作用下,学生逐步接受并适应团体规范。良好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学生逐渐养成与学校教育目的相符的,被认为是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学校是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学习交往中形成友谊,通过相互强化、示范和自居作用的过程,同伴之间彼此社会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辈的交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它要为社会培养能维护本国利益的各种人才。它的德育标准与本国的利益相联系。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绝不是决定作用。一个道德品质的形成还受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民素质,社会道德风尚制约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能促进全民素质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为提高社会道德风尚,学校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
孙庭伟 2014、6、16
第四篇:突出德育首要地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促进学校文化 的内涵发展
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是教书育人。对学校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无疑是德育。德育是一项关注生命的事业,具有生活的真实与厚重,更饱含生命的鲜活和温暖。对教者来说,德育是关爱、垂范,唤醒、期待。对于学生来说,德育是实践、体验、感悟和养成。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德育是先导、是源动力、是学校发展的支点。因次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育人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作为学校要把德育当做首要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塑造学校文化精神、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础平台。
虽然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已喊了多年。但多年来,受历史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重智轻德的现象仍然存在,重点中学乃至大学的招生只看成绩,对农村而言,孩子要跳出农门也只能凭成绩,成绩可以一好遮百丑,甚至评价孩子的好坏也只看学习成绩。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使德育工作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用起来不要。甚至我们的一些青年教师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刚到平原小学的半学期,我看到的情况是学生说脏话的多,有骂自己父母的,教室的玻璃打碎没人承担责任,周六周日把小树苗折断让家长找到了学校„„其实现代人的道德沦丧已经是一个社会毒瘤。通过一段时间段的调查研究,校委会一致认为我们要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当务之急。学校的发展首先是德育的发展,以德育立校是我们办学的价值所在,我们要以德育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了力度:
一、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必须落到实处。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教育学生先做人后求知的思想。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多少大学生,而是让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能更体面、更有尊严的活着。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阵地作用,少先大队工作必须要务实,要有针对性,要有可操作性。每期制定四个主题活动月活动,每个主题活动月方案制定出之后必须通过教师会修订通过,然后严格按方案执行实施。如三月为“学雷锋”活动月,四月份为“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月,五月份为“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月,六月份为“争做四好少年”活动月,九月份为“学守则、学规范,争做文明小学生”活动月,十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十一月份为感恩教育月,十二月份为学做守法小公民月。每个主题活动月结束后,要将活动情况在教师会上总结分析。
二、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1、注重教师团队意识的培养。我们都知道,一年半以前,镇中心学校对我们的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整,刚组建的教师队伍由于教师间缺乏沟通,相互之间难免有矛盾,甚至有的教师会情绪失控,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师生中造成一些不良印象,影响我们教师队伍的形象。而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打造团结协作、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充分利用例会时间,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挖掘身边教师的闪光点,让教师充分认识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帮助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的教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教师废止了简单粗暴的镇压,而是通过自己润物细无声的启发和引导感染教育学生。
2、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班主任是德育的生命,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是德育工作的生命所在。班主任虽是最小的主任,但又是最重要的主任。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可影响学生的终身。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加强了对班主任队伍建设,把年轻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去,并配备一位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副班主任,建立正副班主任责任制度。同时提出班主任工作要“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每一天的教育细节。”
(1)建立机制保障工作实施。建立班主任一日规范制度,明确班主任检查卫生,跟班,跟操,跟午诵,跟集会的要求,推行“五制管理”。评价制:有学校领导和值周教师利用例会对班主任一周工作进行评价。跟踪制:贴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保证了教育安全的落实。承诺制:开学初,班主任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分别有承诺。知晓制: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多方面的情况要知晓。
(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我们采取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培训。一是每期一次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工作实际讨论,讨论完后再进行反思。二是坚持每期的优秀班主任评选,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三是利用校本课开设养成教育课,要教师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特点的养成教育智慧与孩子们一起制定班规班训,创建班级文化,总之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实效。只有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才能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仍需向兄弟学校学习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培训方式。
三、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大力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德育这个严肃的字眼,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养成”。当我们走进学校,看到了学生,便看到了德育,看到了孩子便可以评价一所学校管理,便可客观的评说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心中有德行,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德育不是灌溉规范,而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引领每个孩子走向真、善、美,有了这样的德育,才能润泽每一个成长中的生命。
1、让孩子们感受爱学、会爱
有人讲教育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喜欢”,第二种境界是“喜爱”,第三种境界是“真爱”,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工作使命是施爱。面对每个学生要有耐心、同情心、宽容心、,这“三心”还是爱心。
我们通过“爱心捐款”“清明节”“国庆节”“建党节”等节假日的主题活动,通过爱国主义主题活动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月等主题月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爱党、爱国、爱我们的民族是大爱。通过“三八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等活动及感恩教育主题月活动感受到爱老师、爱同学、爱亲人是小爱,爱要从身边开始。
2、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中成长
德育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渗透,因此学校德育应让润物无声启迪孩子智慧,营养孩子心灵。德育要追求“小而实”,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观念,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学校空间设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求在现有情况下群策群力,力求做到爱满校园,要做到育人环境、科技德育、艺术养成、礼仪的教育,遍及校园的每一个空间,要使学生在长期生活浸润中不知不觉受到感化、影响、教育。其二,少先队和教导处设计的每一次活动必须要有教育价值,要有系统性和长期性。比如读书活动、红领巾广播、国旗下演讲、学校宣传栏、学校课间广播、主题班会等都尽量和主题月活动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其三,把学校教育的成果带入家中,要使每一个男生的举止处处像一个绅士,女生的举止时时是一个淑女。让家庭和学校给学生带来全面的教育。其四,我们要关注小事养成,我们通过抓取孩子生活中一桩桩看似平常的小事来引导孩子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我们在养成教育中突出“四抓”,抓小事,从走路集会站队,打扫卫生抓起,开展入学教育,毕业活动,;抓平时,坚持红领巾,星级班级评选,星级个人评选;抓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疏导。在养成教育中我们提出了小制度,大目标的工作思路,各班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层制度不同的行为规范制度,达到最终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大目标。
四、加大家校联系的力度,争取让家长加入到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行列中。
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摇篮,但我们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很难适应形式的发展。本期开校,我发现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好习惯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几乎荡然无存,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家长根本不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得不到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德育教育就成了“5+2=0”的教育。因此,我们决定召开了家长培训会,就德育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孩子健康成长环境的营造进行专门的培训。所以本期将家长会定在了开校。我们将把此项工作做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争取取得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五、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
我们的德育工作虽然搞了一些教育活动,如果不能建立一套科学及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收效肯定不会太大。所以我们注重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是通过养成教育课进行周评价,要求开展自评、小组评和班主任评价的方式。二是在德育主题活动中设置专项奖,如“环保小卫士”“雷锋式好少年”“礼仪之星”等多种评价活动。是做好学期评优活动,在评优中尤其注重的德育方面。四是每期的操行评语班主任必须公正、客观并交教导处审核。
我们注重德育教育,以德育教育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更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经过努力,我们发现学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之间能和睦相处,团结协作。校园内听不到不文明的语言,校园内环境整洁,没有赃物,看到玻璃破了,有人会把它换上,看到学校的宣传标语破了,有人会修理,家长反映孩子们有礼貌了,更懂事了„„
我们认为学校的发展,标准化学校的创建,不仅是高楼大厦、设备一流,学校的特色也不是标新立异。学校的发展更应该是教师整体质量的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习惯的养成。学校的特色也应是某一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绩。以德治校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理念。道德是学校的灵魂,是教师的灵魂,是学生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漠视灵魂的雕塑这个学校就没有了方向,德育的发展必将促进学校的发展,也将促进其它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坚持少一些口号,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宣讲,多一些参与,少一些说教,多一些体验,努力把抽象的德育便变得有形,让有形的德育体现于生活,让外化的活动变得多彩,让多彩的活动深入学生心灵,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畅想如果我们平原小学出去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懂文明知礼仪的君子、淑女,那我们的德育教育就是我们的特色。
第五篇: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抱有求知欲的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既要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也要点燃他们的心。”的确,学科教学不能以狭隘的眼光审视,而应该站在人生的高度思考,首先涉及到最核心的问题,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精神的教育。“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者三乐也”。后来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做善也”。说明教育是以育人为善为目的的活动。我们现在认为,教育在最广义上讲的是指一切培养人和影响人的活动,无论其有无组织、有无系统。比如看电影、电视、旅游,参观都属于教育。而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获得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从这个层面上看教学从属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性,对学生身心健康,文化知识,技能水平有影响的活动,当然属于教育活动。
这里包含人们通常说的德育和智育两个问题,这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我们要先来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是目的上的相辅关系与形式内容上的相融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因此,我认为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智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古话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想来说的就是“书”与“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道理。用现在最新的理念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就是“科技以人为本”。任何丧失了伦理道德的科技终将失去它“第一生产力”的光荣称号,而任何伦理道德的实施没有科技也如纸上谈兵。那么二者之间有着这样必然的联系,也就必然有着明显的切点,这切点就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目的上的相辅相成不代表在教育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一致。事实是,德育和智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在很多时候,德育工作要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形式来完成,而智育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智育工作的内容则以知识技能为主。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脱离,其实,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相互融合的。
许多缺乏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经常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割裂开来。这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
二是德育与智育工作在局部上可能是矛盾的,但在整体上是统一的。
哲学上认为,两个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好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又比如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至孝无外乎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从这点上看忠与孝又是统一的。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学校德育与教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某一时期的矛盾是难免的,限于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一对矛盾。但从整体上来看,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他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来说,从
他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同时接受着工作业绩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考验,二者同等重要,不分彼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教育与教学的脱离甚至是不合拍,就意味着她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任何培养不出人才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而人才既要有着高水平的知识又要有着崇高的品格。任何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三是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并重的关系。
学校是教育机构,是专业的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所以,教育者们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当成是劳动对象。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工作方法和步骤,在教育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教育,不会因为某种感情因素而放弃教育计划。但家庭和社会不同于学校,特别是家庭。他们更多的教育行为是不符合教育原则的,也更不会制定什么教育计划。他们的教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衡量标准,他们的教育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强烈干扰。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关心,但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思想品德却不闻不问,甚至老师因此请家长他们还不理解。社会上这样的风气仍然很盛,考上重点高中似乎是一个初中生唯一合格的标准。这样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大相径庭,势必造成学生思想品质和人格上的缺陷,导致高分低能,拿着文凭却找不到合适岗位的现象。
当今人类社会,知识“爆炸”,科技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才竞争和经济竞争十分激烈,引起人们对教育中智育的极端重视。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诸育”中,智育的地位超然上升。对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的含义没有正确把握,错误的把“以教学为中心”等同于“以智育为中心”,并以“中心”代替了“核心”。实际上其所谓“中心”是指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环节,即班级授课形式——课堂教学。而作为学校教育“中心环节”的课堂教学科目的多样性设置就决定了教学内容不单是智育。如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就非以智育为主。依此类推,不难明白智育不是教学的中心。“教学为中心”与“德育为核心”不是矛盾的,是辨证统一的。德育的主阵地恰恰就是作为教育中心环节的教学。在这个“中心环节”实施过程中依然必须遵循围绕“以德育为核心”的正确规律和教育原则。许多版本的《教育学》也早已明确提出学校教学(任何学科)须落实的“三项基本任务”即思想品德、知识和能力培养。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所以无论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以德育为首,以德育为 核心,为目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德育”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有强调意义的是,德育与教育中其他各“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德育居于突出地位;其他各“育”均从属于德育,都只是教育的手段,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应当正言:不是“德育服务于智育”,而是“智育必须为德育服务”。固然,德育离不开“诸育”。智育同样不能与“诸育”分离,尤其离不开德育的先导作用和核心目的性;否则智育必致残缺,更何谈其质量?需要表明的是,这绝不只是单纯的强调德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诸育”皆不可偏废。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德育为先”,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然而残酷的教育教学现实仍在变本加厉地削弱德育,孤立、片面甚至是揠苗助长式地抓智育,这怎能不事与愿违?其实智育中也蕴涵极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但在现实教学中,极端偏执于知识与技能传授,轻视了品德培养,从而削弱了教育赖以支撑其生命内动力的核心作用。正因为如此未能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干扰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包括物质文明在内的全社会综合、和谐的发展业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德育”对教育乃至对整个社会综合、和谐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内在巨大能动作用。因为受教育者优良的思想品德在持之以恒的教育下一旦形成,即化作心灵内部道德环境。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
环境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必将继续发展和提高其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内部道德环境是一种能动的力量,赋予受教育者以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之能自觉地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现。这种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就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正是学校教学历来倡导的外因转化为内因的“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结合语文教材谈谈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是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
二是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三是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
治,促其转化。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
智育与德育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的热情,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播下的火种,不只是用打火石临时打出来的,而是在他的思想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燃烧着的,惟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会点燃学生的思想之火。”“教育者对少年的心灵施加意志影响的艺术在于,要使少年在了解自己职责的同时,愉快地自己对自己下命令,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要使您,一个教育者,用人的责任感的道德美来吸引和鼓舞少年,要有一种严厉的、必须无条件服从的纪律,这种纪律与鼓吹宽恕一切和抽象善行是势不两立的,并且要使这种纪律成为少年的自我肯定和他本人的道德力量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