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学k考试总结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1,欧文,1809年,纽兰纳克,幼儿学校,世界上第一个幼教机构。
2,福禄贝尔,1840年,勃兰根堡,幼儿园,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主张教育应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发展,第一个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并设计“恩物”——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意神赐给儿童的礼物。
3,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社会教育:在家庭以外由社会设资或资助、指派专人组织和实施的、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施活动。
学前家庭教育
4,广义的学前社会教育:托儿所、幼儿园教育+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社区教育
狭义的学前社会教育:托儿所、幼儿园教育 5,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1)领先性;2)长久性;
3)单独性;4)随意性;5)随即性 6,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任务:1)探讨学前教育的规律及发展趋势
2)建构学前教育理论
3)指导学前教育改革及实践 7,识别柏拉图(社会公育)、亚里士多德(胎教)、昆体良(人的教育从摇篮开始)的学前教育思想。8,洛克的《教育漫话》、“白板说”。9,卢梭《爱弥尔》——自然主义教育。
10,蒙台梭利,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1)自由;2)秩序;
3)真实和自然;4)美感与安全 11,陶行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头脑、嘴、双手、时间、空间。
“教学做合一”,推行“平民教育”,生活教育,游戏工作。12,陈鹤琴:我爱儿童、儿童爱我,“活教育”思想。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决定教育的规模、速度。
2、学前教育最初的任务:照管儿童。
3、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国际化、多样化、科学化、整体化、规范化。
涉及:1)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权力和地位。
2)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第三章
儿童观与儿童发展
1、了解一下儿童观的内容。
2、儿童的发展:指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生长发育)和心理(情感、认知、意志)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3、(结合实例分析题)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它的差异性是构成儿童。
2)环境:是指幼儿周围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环境(提供社会经验)。
3)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体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
4)儿童自身能动性:儿童的发展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它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只是帮儿童做出选择、却不能代替他们做出选择。
4、格赛尔成熟势力说;华生环境决定论;施太伦幅合论。
第四章
幼儿教育的目标
1,制定幼儿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1)幼儿教育目标分解要恰当
2)幼儿教育目标涵盖面要全面
3)幼儿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2,幼儿园双重任务:1)教育性,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幼儿实施教育和保育。
2)福利性,社会保教机构,应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新时期双重任务的特点: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4,幼儿园教育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5)保教结合的原则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7)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8)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第五章
婴儿教育
1,婴儿生活护理和教育的内容:睡眠、盥洗、入厕、喝水、洗手等。
2,婴儿生活护理方法:1)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设备(温度、光线、通风、环保、安全)
2)衣着干净、整洁、舒适
3)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刷牙、洗脸、洗手、洗脚等)
5)按计划免疫流程,及时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 3,托幼机构的生活作息制度:1)符合婴儿身心发展及规律
2)结合季节变化特点和托儿所实际
3)注意动静交替,智力与体育活动的交替,室内外活动交替,有组织活动与自由活动交替
4)生活、游戏和专门教育活动比例合适
5)个人、小组和集体活动的比例恰当
6)酌情考虑家长的需要 第六章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1,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培养学前儿童素质的教育。
2,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1)生活卫生教育
2)预防与安全教育
3)集体运动与锻炼
4)心理卫生教育
3,生活制度指按科学的依据、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的顺序和时间,使幼儿生活有规律、有节奏、有劳有逸。
4,制定生活制度的依据:1)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2)根据实施全面教育发展的需要
3)考虑季节的变化、地区的特点以及家长的需要 5,“三浴”锻炼:冷水浴、日光浴、空气浴
6,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1)引导儿童学习周围生活中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社会常识、自然界、数)
2)发展儿童智力
3)发展儿童语言
4)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前提 7,学前儿童德育的实施途径:1)日常活动
2)专门的德育活动
3)游戏活动
4)其他教育活动的渗透
5)德育环境的创设(固定性、临时性、活动性、精神环境额创设)
8,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2)耐心、细致地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9,学前儿童美育的特点:1)学前儿童的美感表现与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关系,具有情绪性
2)学前儿童的美感表现比较肤浅、幼稚、带有表面性
3)学前儿童的美感表现多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及活动等方式表达出来,具有行动性
第七章
幼儿园的游戏
1,游戏的基本特征:1)自主自愿的 2)愉快的 3)假想的 4)无外在目的、不直接创造财富 2,德,席勒和英,斯宾塞的“精力剩余论”。
3,我国常用的游戏分类:1)创造性游戏:角色、表演、结构游戏
2)规则性游戏:体育、智力、音乐游戏 4,(论述题)角色游戏的指导。
5,表演游戏的种类:自身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木偶戏 6,表演游戏指导:1)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
2)为表演游戏提供物质条件
3)指导幼儿分配角色
4)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
5)促进幼儿表演游戏的提高
第八章
幼儿园的教学
1,幼儿园教学是指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获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教育活动。
2,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教师、幼儿、内容、方法、手段 3,活动法类型:实验法、游戏法、操作练习法
4,归类归清楚: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发现法、直观法(观察法、参观法、演示、示范(言语、动作))、口授法(谈话、讲解、讲述)
第九章 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1,(论述题)家园衔接的方法:1)家庭方面为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工作 a,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准备;b,同伴交往需要与兴趣的培养; c,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d,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工作
2)幼儿园方面为幼儿做好入园引导与适应工作 a,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和教师;b,帮助家长了解入园准备工作的内容; c,合理安培入园之初的活动;d,简历良好的师幼关系
2,家园合作的意义:1)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3)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3,家园合作的原则:平等、尊重、责任与分担、互惠
4,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
5,幼小衔接的必要性:1)幼儿发展的外部条件的突变(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A,教育要求提高:a,学业、学习成为儿童的责任和压力;b,以上课为主; c,学习在量和质上的要求骤然加大、提高;d,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 e,重分数的评价方式
B,学习和生活环境有较大差异:a,教室单调、拥挤;b,行动的诸多限制性; c,成人的关怀明显减少;d,班级人数增加
2)幼儿对外部条件突变的适应(儿童对小学的不适应)A,社会适应困难:a,对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不适应;b,对严格繁多的纪律约束不适应;c,对缺乏关怀和照顾不适应;d,对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
B,学习适应困难:a,缺乏必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b,读写能力不足; c,数学能力不足
6,入学准备的工作:1)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入学意识教育 7,原则(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1)长期准备与大班准备相结合 2)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3)避免以上课代替游戏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一)
1、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有三种 1.教育环境大致分为哪些方面? 2.节日活动的功能?
3.相对其它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有三个明显特点? 4.学前教育课程编制包括什么?
5.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课程应以什么为中心?
6.新纲要在对每一领域进行阐述时,分成“目标”、“内容与要求”和“________”三部分 2)
1.保教结合原则:
2.表现性目标:
3.家长接待日:
4.游戏法:
5.领域活动:
6.整合性原则:
7.学前教育课程: 3)
1.学前儿童去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是自愿的。()2.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
3.众多课程的定义所指向的基本内涵是相似的,即教育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4.影响课程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它们是:知识、成人、社会。()5.课程编制的基本逻辑是追求学问逻辑与教学逻辑的统一。()6.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相契合是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7.在所有课程模式中,领域课程比分科课程、主题课程等更加科学合理。()8.课程评价的目的是研究、完善和发展课程,以及管理教学。()9.家园合作共育,主要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主,家长只需尽力配合。().10.世界学前教育先驱福禄培尔是幼儿园的创始人。()11.保教人员的有效协作与配合是提高班级保教质量的关键。()
12.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3.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采取相同的方式进行管理。()
14.小班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的依恋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在自主性的区域活动中,减少和消除不安全因素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1.在学前教育阶段以传授系统知识为目标。()2.在幼儿园以教学为基本的活动形式。()
3.《幼儿园管理条例》是制定《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依据。()
4.《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保教目标基本是按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四个方面提出的。()
5.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6.教学活动评析是教学活动可有可无的环节。()7.各领域活动中的知识经验有较强的系统性。()
8.学前教育只是针对3-6岁的教育,0-3岁不属于学前教育范畴。()9.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对儿童发展中起着奠定人生基础和发展主导作用。()10.自由活动就是在没有任何规则限制情况下的自由活动。()11.游戏都是虚假的,没有真实成分可言。()
12.学前亲子教育是指由0-
6、7岁儿童及亲属和教师共同参与的,由科学系统的教育内容编排的各种活动、游戏和教育培训。()
13.在自主性的区域活动中,减少和消除不安全因素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14.设计区域活动不是设计一次次具体的活动,而是设计综合的主题活动方案。()
15.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习俗、人口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学前教育机构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的小环境。()
4)1.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在围绕主题活动创设区域活动时,应注意些什么?
3.简述儿童游戏的特点。
4.如何选择活动主题?
5.教学活动的功能有哪些?
6)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学前儿童入小学不适应的主要表现?试论述如何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能得以顺利过渡?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公育公养。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办了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这是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教育机构。他所创立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标志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他也因此被誉为幼儿园教育之父。
世界上第一所教育机构具有慈善性质。
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应当是适宜于儿童的教育。
中央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重视学前教育,同时,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学前教育单列一章。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
第二节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家庭结构以及妇女的地位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经济与学前教育1教育先行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素质
3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政治与学前教育 政府职责是影响和决定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和发展
质量的首要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一)柏拉图著作《理想国》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的观点
(三)昆体良更加重视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关系,侧重从个人角度认识教育现象,关注课程和教法等具体问题,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夸美纽斯
《大教育论》被视为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
《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概述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
(二)约翰·洛克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白板说”,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
(三)卢梭《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理念
(四)福禄培尔
主要思想 :1.教育与儿童发展:(1)统一的原则
(2)教育顺应自然,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3)创造性活动
(4)重视社会参与
2.儿童教育原则:(1)自我活动原则
(2)实物教学的原则
(3)游戏教学的原则
3.特色教育-----恩物的开发与应用
三.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
(一)蒙台梭利原则1.尊重儿童天性发展的原则
2.直观教学原则
3.环境教育原则
4个别化教学原则
5.系统发展原则
(二)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基本观点:1.重视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
2.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健全人格
3.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认知发展学派
1.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
不断重建的过程
2.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引导幼儿发展
第二节 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代表人物陶行知提出生活课程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课程 张雪门提出“行为课程”
二.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变化
1.学前教育观念质变与新型的个性教育观正在形成2.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从“重物”转向“重人”,从“重教师”转向“重儿童”
3.课程组织由“分科教学”走向“活动教学”
4.课程评价取向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第三章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五节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904年请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公布的学校教育制度。
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第四章幼儿与教师
第一节 幼儿
一.幼儿的特性
(一)幼儿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完整个体
(二)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三)幼儿是自主建构的学习个体
(四)幼儿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二.儿童观的演变历程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以及与儿童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即对儿童是什么的回答,是一种认知认识,具有应然性和价值判断性。
(一)从观念的主体角度考察,儿童观的形态大致可归结为:社会法规形态的儿
童观、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
(二)从时间跨度上看,儿童观可分为古代儿童观、近代儿童观、现代儿童观。
现代儿童观主要为: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颁布
反映了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和儿童应达到标准的合理期望。
(三)实施《指南》应遵循的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四.幼儿的基本权利幼儿的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
第二节 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角色主要是指幼儿教师所具有的与其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
联系的被期望的行为
一.幼儿教师的多元化角色:
1、幼儿教师是幼儿生命的关怀者
2.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游戏伙伴
3、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与引导者
4、幼儿教师是家长工作的合作者和协作者
5、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研究者。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1、幼儿教师工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幼儿教师劳动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3、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
4、幼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重要他人”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1、热爱、尊重和保护幼儿
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1、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2、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3、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
4、广泛的实践知识。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1、观察与理解幼儿的能力
2、设计与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4、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5、环境创设与游戏组织实施能力
(四)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素质优秀
第三节 师幼关系 师幼互动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一.师幼互动的特征:
1、教育性
2、平等性
3、情感性
4、全面性与差异性。
二.构建积极
适宜的1、创设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
师幼互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
2、师幼双方要善于关注对方、促进双向交流
3、适宜引导可以促进师幼双方有效的参与
4、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第五章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第一节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1.幼儿教育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全面发展:指幼儿的体、智、德、美等方面都应得到发展,不能偏废其中任
何一方面 和谐发展:通常指以幼儿的先天素质为基础,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以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
第二节 幼儿体育
一.幼儿体育的内容
1.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1)为幼儿创建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2)合理安排幼儿的膳食
(3)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4)家长与幼儿教师应注意幼儿衣着的适宜性
2.幼儿体育游戏活动
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与安全教育
4.幼儿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治疗法
第三节 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特点:1.直观形象性
2.生活性与问题性相结合3.活动性和游戏性相结合二.幼儿智育的实施途径:1.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2.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和游戏活动,发展幼儿智力
3.专门的智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第四节 幼儿德育
一.幼儿德育的原则:1.正面引导与渗透相结合2.方向性与多元化相结合3.一致性与连续性相结合4.自我构建性原则
第五节 幼儿美育
一.幼儿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幼儿美育的内容: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七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及基本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保教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木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
1、目地性与计划性
2、活动性与多样性。
*幼儿保教内容分为五大领域:健康领域P296
语言领域P297
社会领域P298
科学领域P298
艺术领域P299
第二节 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样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地、有计划地组织与指导及幼儿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1、基础性和生活性
2、游戏性和情景性
3、多样性和整合性。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1、创设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情境
2、设置开放性问题
3、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予幼儿自主
探索、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鼓励幼儿主动亲近自然与社会。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反思:
1、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
2、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3、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
教学档案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录像、文字记录、教育笔记
第四节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特点:
1、重复性与情感性的统一
2、自在性与制度性的统一
3、整体性
二.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1、合理组织日常生活活动的过渡环节
2、重视日常生活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3、将各领域教育融入到日常活动中
4、重视家园合作
*第五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1、保教并重原则P332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P3343、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P3364、三位一体原则
5、环境育人原则。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
第一节 家园衔接与合作
一.家园衔接的策略:
1、家庭为幼儿做好入院准备工作
2、幼儿园应为幼儿做好入园引导与适应工作
二.家园合作的策略:(常用的合作方式)1.网络家园交流平台
2.家园多向互动沟通会
3.家长学校
4.母亲会所
三.幼小衔接的具体策略:P3721.家庭的作用
2.幼儿园的作用
3.小学的作用
4.社区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满足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2.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用社会信息。
3.人的个体社会化
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4.智力
所谓智力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括性。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5.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6.“最近发展区”理论
即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功能指什么?
答: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有着对社会发展及人的身心发展的巨大功能。
(1)促进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首先是为社会的延续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2)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现代教育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为遗传、环境与教育。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2. 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答: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有:(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3)教育的内涵扩大;(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3. 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哪些?
答: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托儿所、幼儿园的园风,直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等。
4. 儿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婴儿期(3岁前);幼儿期(3—
6、7岁);学龄期(6、7-
16、17岁)。每一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有其主要的活动形式,标志着该阶段的特征。这些阶段又按一定的顺序,相互联系,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必要的准备,并为后一阶段所取代,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必然趋势。5.儿童心理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儿童心理的发展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1)智力的发展。所谓智力是指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括性特征。
(2)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的发展,语法的发展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上。(3)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期是情绪情感十分丰富的阶段,还出现了一些高级情感,这些情感的产生成为幼儿社会性行为产生发展的内部动力与催化剂。5. 简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答: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但是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所以教育即生活。他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生活。学校不能脱离生活。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三、论述题 1. 谈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
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从总体上说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对某方面的思考超过了教师,便形成了老师向学生学习以及学生之间互教互学等现象。
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人。
总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2.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有何影响?提出哪些要求?
答: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而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育的负担;另外,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做好发展学前教育之准备。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零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形式,发展适应农村的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
3. 怎样理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发展是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断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从而达到某种状态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
具体来说,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儿童年龄愈小,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也就愈大。4.试述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答: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幼儿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
①“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儿教育,这是他通过对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的结果。
②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他认为建设中国式的幼稚园,应使幼稚园适应中国的国情,女工区需要幼稚园,农村需要幼稚园。
③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儿童有很强的创造力,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是教育的任务之一。
④教育内容有亲近自然、虚心好学、孝顺父母,养成好习惯,勤读,善于学习等。
⑤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⑥开办师资培训。使幼稚园教师具有奉献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精神;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
四、应用题
1. 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怎样正确的教育观?
答:为适应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下列观点: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儿童不只是学前教育的客体,是实施学前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的主体。教师既要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主动性,不可主观地指挥一切或包办代替;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儿童这一客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德、体、智、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要全面促进这一动态过程的方方面面的发展,而不可顾此失彼、重教轻育、重智轻德或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发展适宜性”这一概念则要求我们重视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采用与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宜并能及时有效促进其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不应该“小学化”,更不能成人化。(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贯穿在儿童一日生活之中,同时也要开展观察、散步、上课、娱乐、体育、劳动、自由活动等多种活动,不能让上课成为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
(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取得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对儿童共同进行教育,使儿童得到最好的发展。
2. 你认为幼儿教育教学需要体罚吗?应不应该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
答:在学校里最好不用惩罚。从理想上说,学校如果办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惩罚,但是学校不容易办得完美,惩罚也就不能废除了,但惩罚应是有原则的:
(1)教儿童明了规则的意义。
(2)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公共应守的纪律。
(3)惩罚不得妨害儿童身体。(4)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
(5)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6)在可能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7)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自爱。
(8)履行步骤:友谊式劝导——命令式的警告——提示姓名——分座。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
(二)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2.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它包含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等。
3.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4.独立自主性原则
独立自主性原则如下:(1)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2)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5.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6.发展适宜性
发展适宜性就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二、简答题
1. 确定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有哪些? 答: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有:我国教育方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发展的需求。
2.简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答:(1)体育目标。(2)智育目标。(3)德育目标。(4)美育目标。3. 说说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答:学前儿童的游戏主要以下特点:
(1)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2)游戏是自由自在的。(3)游戏是愉快的。(4)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4.简述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
答:角色游戏的价值表现在:(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价值。(3)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5. 简述学前启蒙教育的内容。
答:(1)品德方面的启蒙教育。(2)智力方面的启蒙教育。(3)体能方面的启蒙教育。(4)美的启蒙教育。
6.简述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
答: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三是深切的了解,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真诚地热爱他们。
三、论述题
1. 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教育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答: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的教育。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年龄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身心特征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应该说,每一个幼儿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儿童个人潜能和特性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也就是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而就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展现,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社会、家长和幼教从业人员都应该认真加以理解,使每个儿童能够在教育的影响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2. 如何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答:(1)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他们生活的方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只有在游戏生活中成长的儿童才会是身心健康的儿童。
(2)爱玩、会玩是评价婴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会玩的儿童总是聪明能干的、身体健壮的、善于交往合作的。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时候应该把游戏能力也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3)游戏是婴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游戏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方式。游戏恰好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促使儿童情绪兴奋,充分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3.概述学前教育的六个基本原则。
答:(1)独立自主性原则,即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2)发展适宜性原则,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3)保教结合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和要求,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完成“保教合一”的任务。
(4)综合性原则,主要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5)启蒙性原则,指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其主要指品德、智力、体能美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6)活动性原则,首先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然后必须鼓励儿童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活动是多样的,它不是装饰品。4.如何正确做好学前阶段美的启蒙教育?
答:美的启蒙教育包括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能力与表现美的能力。其中,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是基础,是优先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发展表现美的能力,二者之间的顺序不能颠倒。表现美的方法很多,绘画、音乐(唱歌或器乐)、舞蹈、手工、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来表现美。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在儿童还不具备欣赏美的能力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表现美的技能,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式行为。
四、应用题
1. 结合实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答:(要求用实例说明)
(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①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②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③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2)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于游戏,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①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②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在当代有许多心理学家或教育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儿童的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
(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2.某儿童在花园里发现一些昆虫,某教师第一反映就是尖叫跑开或大叫一声“很脏,别去动它”。请分析某老师的心态,谈谈你的看法。
答:由于教师本身的个性品质与心理状态的不同,他们在对待某些活动时会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阻止儿童参与,如在花园里发现一些昆虫,某些教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尖叫跑开,或是大叫—声:“很脏,别去动它!”。正是由于教师的上述表现,使得许儿童在看到一些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就产生了惧怕心理,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
(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直观形象法
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子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2.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3. 家庭文化
所谓家庭文化是家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适应特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所创造与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4. 托儿所
我国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主要负责教养3岁儿童并为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具有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重特性。5. 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6. 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活动与教育活动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简答题
1. 简述范例法的特点。
答:范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示范性。(2)直观性。(3)行为的定向作用。2. 实施游戏化方法有哪两个途径?
答:实施游戏化方法主要有两个途径,(1)游戏活动教育化。①角色游戏。②结构游戏。③表演游戏。④由成人编制的有规划游戏。
(2)教育活动游戏化。①依靠玩具开展游戏化活动。②依靠想像开展游戏化活动。3.如何在家庭中创设属于儿童的天地?
答:儿童作为家庭生活的一员,应在家庭里为儿童安排一个属于他支配的、任他活动的小天地。(1)放置基本设备。(2)放置儿童玩具。(3)由儿童自己布置,自己管理。(4)儿童天地中的物品与儿童活动连接。
4.如何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生活气氛?
答: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生活气氛应做到:(1)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坦诚、和蔼;(2)文明行为、文明语言;(3)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5.简述3岁前婴儿的智力教育。
答:(1)引导婴儿发音。(2)训练婴儿的听力。(3)指导婴儿进行早期阅读。(4)耐心倾听婴儿的谈话。(5)正确对待婴儿的“口吃”现象。
6.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身心发展体现哪些特点?
答:(1)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呈加速度发展。(2)儿童智力发育好,知识面开阔。(3)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也表现出主动性偏低;防御心理较重和在活动中自我中心较强,合作精神不足。(4)运动能力偏低,独立性差。此外,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普遍较差,娇气、怕吃苦现象严重。
三、论述题
1. 试论实施表扬鼓励法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表扬鼓励是儿童教育中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调动儿童的主动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不可滥用,应注意适度。
(1)正确选择所要表扬鼓励的行为。教师所表扬鼓励的行为要适当,不能没有原则或标准地滥加表扬。一般来讲,有以下表现者,都给予表扬:一贯表现好,有突出的行为表现,有很大的转变或进步,以及虽未成功但有正确动机的等等。(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对于平时一直表现好的,偶尔有突出行为表现的,有较大转变或进步的,以及好心办错事的孩子,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表扬鼓励形式加以表彰。
(3)表扬鼓励要具体明确、及时得当、不流于形式。要明确指出儿童的好行为、突出表现或具体进步,不可笼统抽象千篇一律地采取某种固定的表扬鼓励形式,那样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行为强化作用,反而会使儿童产生习以为常甚至是厌烦的心理。2. 试述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应遵守哪些原则?如何做到?
答:(1)做好榜样。①凡是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务必身体力行;②完善自我,道德高尚;③自身缺点不宜回避。
(2)尊重儿童。①重视儿童,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②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的需要;③耐心对待,不粗暴、不歧视;④尊重儿童自然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诱导。
(3)理智的爱。理智的爱有以下几层含义:①对孩子的要求,不一味迁就。②控制情感,掌握分寸。③增长儿童的爱心。
(4)规矩明确。在家庭中,家长应该要求孩子掌握以下规矩:教会儿童做好自己生活的事;懂得文明礼貌;懂得不打搅他人;懂得关心环境;懂得遵守社会生活秩序。
(5)步调一致。家庭成员应对儿童有一致要求,一致态度,在方法上应沟通默契。①夫妻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对儿童进行一致的教育。②两代养育者之间应保质协调一致。(6)适当回避。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的某些方面儿童是不宜参与的,这就是适当回避。
3. 试论托儿所具有社会福利性和保育教育性等双重特点。
答: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的第一环,托儿所具有的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两个方面的特色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福利性:我国政府规定职业妇女的法定产假为半年。妇女产假休满后需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因此孩子半岁以后由谁来照看孩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托儿所这一社会设施的建立正满足了这些父母的需求,体现了社会对广大年轻父母的关心和支持,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学前儿童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保教性:托儿所教育是保教并重的教育,是根据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保育和教育,使3岁前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随着早期教育热的兴起,人们希望尽早地开始对儿童教育,由此托儿所成为早期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场所。4. 论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答:(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它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订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短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订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4)活动目标。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目标,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四、应用题
1. 举例说明固定模式的角色扮演训练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答:我们周围的每一个社会角色都有其相应的社会责任、行为规范和首先要求。而我们的角色扮演某一个社会角色,从而理解该角色、掌握该角色所应具有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例如,当前城市儿童普遍活泼好动、办事缺乏耐心,怕吃苦、畏难,老师就可以学一学那位前苏联的教育家,让孩子也扮一扮哨兵。而且可以跟他比赛,“看看谁是个好哨兵”。孩子就会于无意间习得哨兵所具有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如坚守岗位、一丝不苟、不能乱动等 等)和道德要求(坚忍不拔、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等)。也许,孩子以后会慢慢淡忘了“扮哨兵”这个游戏,但是,通过这种反复的角色扮演训练而内化在儿童身上的良好品质却会保留在孩子身上,使他终身受益。
2. 案例分析——讲讲做做:秘密朋友 答:教育观:(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2)因人而异地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教(3)教育活动游戏化。
原则:(1)让幼儿想像和独立动手操作来看,体现出独立自主性原则;(2)从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及过程中,体现出了综合性原则;(3)从整个教育过程看,幼儿主动活动贯穿始终,体现出活动性原则。
方法:(1)语言法;(2)行动操练法;(3)游戏法。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
(四)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常规
幼儿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2. 学前班
学前班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学前班大都附设于小学内,独立设置的较少。3. 开放日制度
开放日制度是指请家长来园所参观各种活动,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家长通过对同一年龄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可以从侧面认识自己的孩子的发展水平,改进家庭教育的制度。4. 保育员
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5. 社区
社区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的人群从事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活动,并由此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小社会。地域界限是构成社区的另一个要素。6. “三优”工程
“三优”是指优生、优育、优教。“三优”工程是由全国妇联倡导的,通过各级妇联组织在全国各地开展的,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的群众性活动。
二、简答题
1. 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答:(1)动作迅速发展。(2)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并想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3)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4)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5)喜欢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6)开始关注同伴,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7)语言发展快,爱说话。(8)感知觉发展迅速,观察力有待发展。
2. 幼儿入园第一月的活动中应注意些什么?
答:幼儿园第一月的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布置活动室环境。(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幼儿。幼儿的天性是喜欢游戏的。(3)用爱来打动幼儿。(4)灵活安排一日生活。
3. 简述托儿所、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地内容。
答:托儿所、幼儿园方面应做好如下工作:(1)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2)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3)指导家长正确了解托儿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工作计划。(4)互相沟通儿童在家庭和在园所的情况,为教育提供依据。(5)吸收家长对园所保教与管理工作的意见。(6)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托儿所、幼儿园教育服务。
家长方面应做好如下工作:(1)向托儿所、幼儿园提供关于儿童的一切有用的资料,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特点。(2)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3)为园所工作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4)参与园所的管理工作,为园所的发展出谋划策。简述幼儿教师的职责。
4. 简述幼儿教师的职责。
答:(1)观察了解幼儿,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5. 简述保育员应具备的素质。
答:对保育员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心理素质。要有合作精神,与教师之间配合默契,共同做好保教工作。意志坚强:耐心细致,克服一些烦躁的心理和对保育员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2)专业素质。爱心:保育员要有慈母一样的爱心来照顾孩子。丰富的知识:幼儿卫生保健制度和幼儿生活管理,涉及到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很多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6.社区教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1)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2)社区教育形式多样,面向社区全体成员。(3)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三、论述题
1. 试述如何做好幼儿入园教育工作?
答:(1)进行家访,了解、熟悉幼儿的基本情况,以便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时有的放矢。(2)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人园幼儿的情况以及家长的需求,以便针对性、有重点地做好新生人园工作。
(3)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求得家长的密切配合。教师应该求得家长的支持,要求家长做到:①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②激发幼儿喜欢幼儿园。③鼓励和培养孩子间的交往。④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⑤家长为幼儿人园做一些必要的物质准备,并在此过程中引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⑥家长要坚持送幼儿园来园,逐渐给幼儿树立一种观念;我已经长大了,每天都应该去幼儿园。
(4)参观幼儿园,引起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向往。
(5)把握好幼儿园的第一个月。通过这一个月的活动主要达到以下目的:①帮助幼儿适应和享受新环境;②帮助幼儿适应与一直照顾他们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安心在园游戏、学习; ③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使他们知道除了家中照顾他的人之外,还有人关心他们;④帮助幼儿平静情绪,舒畅地学习新事物。(6)分批接收幼儿入园。(7)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2.试述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幼儿教育的差异? 答: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目的性和计划性。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是有着明确目标,有严密计划和组织形式的,使儿童在一定的时间段达到某个目标。家庭教育则是结构松散的教育。家长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儿童的教育也是在家长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进行的。家庭给予儿童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
(2)教育对象。在幼儿园教育中,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儿童,幼儿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集体中完成的。儿童在这种集体教育中也逐渐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合作等社会规范,加速了其社会化的过程。而在家庭中进行的是一对一的教育,家长也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等,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但也容易使家长的教育心态出现偏差,从而使孩子出现自理能力差、自我为中心,怯懦等行为问题。
(3)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在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在婴幼儿眼中是无比高大的,教师具有权威性,因而对于教师的要求婴幼儿更愿意接受。而在家中,家长的要求和命令则很容易就被亲情所冲淡变得不那么有效了。3.试述幼儿教师应具备何种素质?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他的心理品质和专业素质。
(1)心理品质主要指①教师有执着的事业心。②自信、自尊。③意志坚强。④聪慧的认知能力。⑤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态。⑥合作精神和能力。⑦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2)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有:
①爱心。它包括以下方面:a.爱心和“教育爱”。b.爱心和童心。c.爱心和尊重儿童。d.爱心和严格要求。
②观察力,指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秀点从而寻找到不同的方法来调动孩子活动积极性,做到因人施教。
③沟通能力,沟通是指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教师在与儿童的交流中,注意倾听、交谈时要注意身体姿势,语言要简明,也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幼儿了解你的想法。④组织活动的能力。
⑤科研能力。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发现课题,开展科研并以科研促教。⑥写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多积累素材,提高业务素质。
⑦自学能力。幼儿教师需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跟上时代。⑧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卫生常识和急救能力,以便更好地担负幼儿教师工作。
4.发展城市社区学前教育意义何在?
答:幼儿园是社区当中的重要教育机构。它与社区之间应该密切沟通、联系,互相补充,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搞好社区内的教育。
(1)幼儿园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服务社区。具体来讲可以开展以下工作:①幼儿园可以承担社区内幼教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再提高工作,帮助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②幼儿园开放自身的教育资源供社区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社区内的全体儿童受益。③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可以兼任社区教育的指导和顾问,服务于社区。④幼儿园支持参与社区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教育和文化宣传的阵地,推动整个社区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
(2)争取社区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参加。幼儿园教育也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调动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协作办好教育。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区域,能够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此外,争取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积极参与也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
四、应用题
1.如何开展社区学前教育工作?
答:(1)积极创造条件,为更多的学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的机会。
(2)以“三优”工程为龙头,形成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网络。“三优”是指优生、优育、优教。社区学前教育以“三优”工程为中心,充分发挥社区内妇联群众团体的优势,团结各方面的专家,协同社会力量,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科学育儿是一项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业务配合和科学的、具体的指导,形成一整套的工作与服务的网络和体系。
(3)优化街道地区的社会环境。利用社区的力量,在社区内开办儿童玩具图书、儿童游戏、儿童游乐场或儿童乐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活动场所,可以为广大的儿童提供接触社会、加强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为孩子们智力的开发、动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家庭提供帮助,为儿童提供活动环境。街道社区应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为散居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的指导,并为散居儿童创设活动的环境。另一方面,社区应设立一些服务项目,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2.案例分析:
答:(1)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基本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园所与家庭的相互配合中,教师要坚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的原则,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园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2)分析和评论:在A、B二位老师的观点中,教师是教育的权威,家长则是受教育者、受指责者和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其实质是否认了园所与家庭的伙伴关系,否认了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因此,她们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3)园所与家庭相互配合对应遵循的原则:①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②注意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③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复习总结(本站推荐)
一、填空和判断
1,科学。
34,巴拉图《理想国》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凡事之开始,未最重要之点。而于娇嫩之儿童,则更宜注意。盖其将来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时也。”他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561837设了收托一至七岁儿童的教育机构,实验他的教育设想,并与1840年首次命名为幼儿园。
7,陈鹤琴,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抗战时期,他又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
9,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从2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101816创办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11,清末为我国幼稚园的萌芽期。
213,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的观点(判断)P55。1
415纲要(试行)》。
1618
20,队列队形练习包括站队、变队、转身、散开和集合等。
2122
425大脑控制与调节下身体的操作技能,如唱歌、运动、绘画、制作等。
26组成,是认识的综合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27,儿童约自知欲的表现。
28,(判断)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思想品德,道德包括品德。幼儿德育是品德教育。
为。
30教学活动。
3132,(判断)结构游戏p273
33,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教师、幼儿、教学内容和手段。
435,1903入学制系统。
36,1903年湖北武昌首先创办我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二、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对儿童的认识。
3、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4、幼儿园教育目的: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5、幼儿园的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6、幼儿体育是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7、幼儿智育是在成人有目的的影响下,促使幼儿学习初浅的知识,发展智力,练习技能,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
8、幼儿德育是向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和性格。
9、儿童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地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10、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11、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12、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借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它即要考虑教师怎样教,还要考虑幼儿怎样学。
13、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0—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
律的科学。
三、简答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概括地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说明
(1)孕育阶段。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
(2)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3)初创阶段。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
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4)发展的新阶段。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辩证唯物主义广泛传播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2、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制约。A、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B、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2)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与手段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3)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4、制定教育目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派别
(1)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2)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
5、当前一些主要国家对幼儿教育任务的认识方面的发展趋势是
(1)重视儿童的身体发展与健康
(2)特别重视儿童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有些教育学家对当前的学前教育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忽视儿童社会性与情感发展提出批评意见,主张要培养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4)重视家庭在教育幼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发动家长共同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
(5)把幼儿入学准备提到重要地位。
6、幼儿智育的任务?
(1)教给幼儿有关周围生活中易懂的、简单的知识,形成初步的概念(2)发展幼儿的智力。(3)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4)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7、幼儿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和严格要求幼儿的原则。
(2)耐心细致的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幼儿美育的实施途径?
(1)创造美的生活环境。
(2)大自然是美育的丰富源泉。
(3)选择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染儿童。
(4)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有力手段。
(5)通过游戏进行美育。
(6)节目、娱乐活动中的美育。
9、儿童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儿童主动地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是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10、为了便于教师在幼儿园的运用和指导,可将游戏分为两大类
(1)创造性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2)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11、对玩具的要求
(1)玩具应具有教育性
(2)玩具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3)玩具的形象和色彩要符合艺术的要求
(4)玩具要符合卫生的要求
(5)玩具应符合经济原则
12、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1)让幼儿通过直接的身体的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和肌肉运动,直接接触周围世界,与环境、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去认识事物和现象,这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之一
(2)给予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和良好的榜样、正确范例和示范进行学习。
(3)幼儿期可通过语言进行学习,但语言必须和具体事务结合,运用口头语言,不用抽象的文字符号
(4)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上课教学必须激发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引起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幼儿主动学习,同时鼓励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和参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自发探究学习的活动
(5)幼儿园的教学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具有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内容,通过有趣的游戏、自身的操作活动、直观的教具、灵活的形式进行教学
13、陈鹤琴的教育主张?
(1)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等。
二、论述
(一)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遗憾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首先,遗传素质提供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儿童发展总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为其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又是以遗传素质的特点及成熟程度为基础。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
2、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着特殊重要作用
(1)母体环境影响胎儿的发展。
(2)环境和教育对新生儿有重大作用。
(3)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的智力启蒙和个性发展有远期影响。
(4)早期经验能改变脑的结构。
3、在发展过程中,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地发展,在与环境、教育互相作用中而发展。
4、综上所述,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是不断变化运动的过程,儿童的发展不是某一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全部因素综合地系统地影响的结果,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互相结合、互相作用的过程,其中还有儿童主观心理因素参加。
(二)幼儿德育的具体内容?(不完整)
(1)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
(2)培养幼儿对同伴友爱互助
(3)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
(4)培养儿童爱劳动、爱劳动人民。
(5)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地品质
(6)培养幼儿初步爱祖国的情感
(7)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
(8)培养幼儿活泼、愉快、主动开朗的性格
(9)对不良性格儿童的教育
(三)幼儿体育的内容
(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1、合乎卫生要求的房屋、设备和场地
2、合理的营养和膳食
3、充足的睡眠
4、合适的衣着
(2)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1、根据人体生理活动及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和规律。
2、要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3、考虑季节的变化、地区特点和家长的需要等,适当调整生活制度中的某些环节。
(3)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1、个人身体和服装的清洁卫生习惯
2、良好的饮食习惯
3、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
(4)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1,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基本动作、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练习等。
2,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早操、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
3,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的事项: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多样化,全面锻炼身体;运动正确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科学指导,并与其他有关方面紧密配合。
(5)幼儿体格锻炼
1,锻炼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与方法,以提高和改善有机体适应外界各种条件的变化,使有机体在外界与内部过程之间具有必要的平衡能力。
2,锻炼时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渐进性、经常性、多样化和个别对待。
3.,锻炼的方法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锻炼和专门的三浴锻炼。
(6)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注意儿童安全
1,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体育的重要内容
2,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应加强生活护理和注意安全
3,要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育他们遵守班内制订的常规
(7)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
1,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的环境
2,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自尊是使幼儿情绪愉快的重要因素
3,减少幼儿不必要的挫折,是他们喜欢幼儿园
(四)角色游戏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