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是从论文动力收集并整理的,方便大家日后论文的开张工作.
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 王 枬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 彦 王 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 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 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 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 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 曹芳 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 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 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 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 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 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 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 鞠玉翠 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 [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19] 肖正德 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3 [20] 余丽 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D],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1] 周勇 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2] 刘慧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3]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 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 《教育导
刊》2003年12月
[24]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5]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
二、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0、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8、陆有铨著:《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 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傅道春著:《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6、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77、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78、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79、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7、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90、叶澜著:《“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第二篇:教育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
围绕“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这一题目,我采用了看专著、年鉴法、检索法等方法,进行文献收集整理。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分析,我发现,在关于“深化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范先佐、刘欣等为代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因、动力、经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来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代表性的文章有:范先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教育与经济》,2006,(1)),范先佐、郭清扬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教育研究》, 2009,(01)),刘欣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与经济》,2006,(1)),等等。第二,各地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经验总结。这方面的文章比较,研究方法多采用个案研究法,例如:陈新阳、王一涛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 ——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毛君甫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教育》,2007,(11)),等等。第三,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章。这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寄宿制建设的新思路,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例如,杨兆山、杨清溪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教育科学》,2007,(12)),等等。第四,有的学者从微观建设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例如,和学新的“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1,(1)),等等。第五,有的学者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从理论战略层面探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义。例如,彭奇、肖俊之的“办好寄宿制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1)),等等。第七,有的学者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对中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例如,石人炳的“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4,(12)),等等。
在国外,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和寄宿制建设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由于国情不同、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对其中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一定要批判地加以借鉴。
总之,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理论界已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展开,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就成为了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新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已经不能满足深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针对深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更深、更全的理论维度,探索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发展之路,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便成为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参考文献
1、专著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范先佐著.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陈谦余主编.学校资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靳希斌著.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6]娄成武,史万兵编著.教育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王善迈著.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9]崔卫国著.教育的经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0]袁振国主编.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编.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
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江文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14]吴峙云.江西省寄宿制乡镇中心小学设计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15]孙忠生,刘明坤,盖宇主编.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杨济英著.走进寄宿教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2、论文
[1]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5,(3).[2]范先佐, 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
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 2009,(1).[3]杜育红.农村寄宿制学校:成本构成的变化与相关管理问题[J].人民教育,2006,(23).
[4]刘尧等.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5]韩清林.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人民
教育, 2002,(4)
[6]刘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J].教育与经济,2006,(1).[7]梁伟国.办学条件标准化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点[J].人民教育,2005,(24).[8]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教育科学,2007,(1).[9]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6).[10]杨延宝.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4,(Z1)
[11]刘宝超.关于教育资源浪费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 1997,(3).[12]耿申.学校适宜规模及相关设施标准[J].教育科学研究, 2003,(5).[13]毛伟宾.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理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
[14]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J].人民教育,2005,(23):5-8.[15]陈新阳、王一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
县为案例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 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
布局调整问题 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17]彭奇,肖俊之.办好寄宿制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1).[18]吴伯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1,(01).[19]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9,(22).[20]沈百福、王红: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经费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3,(11).[21]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J].人民教育,2005,(23):5-8.[22]赵枫岳,蒋桂莲,钱同舟.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布局与发展问题[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3]潘涌.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转型[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
研究,2007,(3).
[24]张忠福.稳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01).
[25]曹新.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26]扬承赋,田继承.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J].湖北教育,2006,(12).
[27]谢毅,岑顺林.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贵
州教育.2006.(6).
[28]吴伯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1,(01)
[29]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9,(22).[30]黄亲国.关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思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3).[31]石人炳.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
3、报刊
[1]本报记者.办学体制如何转变——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N].中国教
育报,2001-10-2.[2]本报记者.增加投入就是推进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8-11-12.4、网络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
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http://.cn/17da2007-10/15/content-9054674.htm,2008-03-07.[2]教育部网.《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http://.cn/edu/edu-dxxy/news/2009/06-30/1754554.shtml.[4]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4号[EB/OL].http:///a/20050812/001500.htm.
第三篇:论文 文献综述
广告英语语言特色探析
摘要:广告英语作文一种应用语言,已经逐渐从普通英语语言中独立出来,发展为一种具有创新、精炼、生动、活泼等风格的非规范化的专用语言,它不仅在词语的运用‘句型的谋划上巧妙精细,在修辞的运用上也颇为讲究,从而产生独特的宣传效果,有效地影响受众对产品的态度,以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关键词:广告英语;词汇特色;句法特征;修辞手法
广告即“广而告之”,它是广告主有计划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向公众传播信息,以推销商品、劳务、宣传各种启事或观念的信息传播手段。广告除了有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的作用外,还有诱发消费者感情,引起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行动的心理功能,并能给消费者以美感享受的美学功能。
中国加入WTO后,中西方贸易的日益频繁,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同时大量的中国商品也出口到国外市场,市场的竞争使广告的使用更加频繁,广告大战几乎趋于白热化,忧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而成了许多国家推销商品的广告语言,形成了广告英语这一比较特殊的英语文体,它也成为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广告英语作为这种应用语言,受多门学科的诸多影响,使其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从英语语言学角度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它在选词撒会难过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三个方面,这些语言特点使广告词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说服力强。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别具一格,如语意双关、文字游戏等,使人感到幽默中见智慧,平淡中显新奇。广告语言在形式上极具鲜明特点,或行文平整,对仗押韵,或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或一鸣惊人、耳目一新,有耐人寻味、久久不忘之效。广告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商业性的艺术。做为一种应用语言,广告英语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语体,广告英语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已成为一个语言表达的重要方面,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研究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人通过收集大量的有关广告英语方面的文献资料,在探析英语语言在广告词中的有关资料中,通过本人的总结得出:多数资料主要从广告英语的词汇特色,句法特征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与普通英语的区别,并慎重对待英汉广告语在遣词造句方面存在的差别。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首先,一则绝妙的广告是设计者匠心独运,精心雕琢的心血之作,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一字传神。它在有限的空间、时间、篇幅内
传播信息,建立形象,刺激消费。因此,阅读和欣赏精彩的广告,了解其语言特色,对我们提高语言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对英语语言的审美意识。其次一则成功的广告可以吸引人们对商品的兴趣,便于消费者根据广告提供的信息及时找到自己需要购买的商品,丰富、活跃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引导人们的消费潮流。最后,广告作为争夺市场的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拓宽国内、国际市场,有效地宣传企业的产品,增加厂商的利润。
正是在这种背景和研究意义之下,本人在数据搜索中,主要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搜索过程中,本人主要采取输入“题名”为主要的搜索方式,如需要广告英语方面相关的文献、论文及观点,本人就会在“检索词”里输入“boby language”,通过网络搜索和图书馆查阅者两种途径,本人就可以获得756篇有关文献资料,但实际上课提供本人实际需要的可能最多只有50篇。
在所借鉴参考的文献几书目中,本人根据需要方面对它们进行了细分,对此主要将它们分为以下几方面分别进行简述:
<一> 论证广告英语语言的词汇特色方面的文献、论文及相关观点简介 这一部分涉及的文献主要是为了研究广告用语的词汇方面具有的特征,为了寻求强有力的实例支持,相关主要文献有:
1.Leech.Geoffrey N.:《Advertising in English》
在本书中英国语言学家G.H.Leech(1966)对广告英语中的形容词和动词分别做了研究,其中动词按其频率高低依次排列,前二十个分别是:make, get, give, have, see, buy, come, go, know,keep, look, need, love, use, feel, like, choose, take, start, taste。这些高频动词均为单音节词(monosyllable)。这些单音节动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可以说是英语中的核心词汇,易读易懂、意义明确。易于为人接受。同时让受众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很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合兴趣,又有助于强调广告的主题
2.陈贇贇: 《广告英语的高频动词及其词组的研究》
作者指出,动词是增加广告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试图探究广告英语中高频动词的特点以及动词词组的相关特征。该项研究结果试图为两个问题提供实证依据:(1)广告英语中最常见的动词有何特点?(2)为什么广告英语中的动词词组多以一般现在时和主动语态出现?这一分析结果不仅可以给英语广告的创作者以及英语学习者增进知识水平,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对语言的认知和运
用能力。
3.郭贵龙 :广告英语中造新词的时效、方法及汉译
笔者对如何体现现代广告英语中生造新词的时效性;如何生造新词,翻译生造新词要注意哪些问题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概况了广告英语模拟新造词的几种方法:简化拼写创造广告英语新词、巧用错拼创造英语新词、使用前缀和后缀生造广告英语新词、合理组合创新广告英语新词组、虚构复合前置修饰语创新词、借用外来语创造生词。拼凑广告生造词增强了广告的“记性价值”、“审美价值”及“情感价值”。
<二> 论证广告英语语言的句法特色方面的文献、论文及相关观点简介
1.韩礼德,哈桑 ::《英语的衔接》
广告英语语篇的构成机制不同于其他语篇的构成机制广告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引人注目,通俗易懂,并且要使人读后印象深刻。正是这些需要使广告语篇的衔接机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语篇的衔接机制,而是形成了自己的衔接风格。礼德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两种。语法衔接又分为四种: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conjunction)。词汇衔接也分四种:重复(repetition)、同义P反义(synonymyPantonymy)、上下义P局部—整体关系(hyponymy mer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王小芳 :《广告英语标题的句法探析》
本文旨在从句法层次方面对英语广告标题的特征作出分析探讨,在句型方面作者具体表现在简单句、主动态、祈使句、陈述句、省略句及感叹句等运用,使广告英语具有文字简洁别致、措辞独特新颖,句式精彩纷呈。
3.古玉芳、雷云 :《广告英语主题句的简约原则》
作者认为广告主需要承担广告费用,因而简约就成为经济原则在广告业中具体体现,经济原则是人类行为的一条根本性原则,对于语言而言,主要是尽量使用较少的、省力的语言单位来尽可能多的传递信息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广告语言的常用手段之一就是省略。本文从词汇、句法及文化语境方面进行了省略句式的分析,在简约原则指导下的省略,是英语广告主题句中非常常见且值得重视的现象。
<三> 论证广告英语语言的修辞手法方面的文献、论文及相关观点简介
1.布占廷 :《广告英语口号中头韵修辞探微》
作者指出,为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广告口号中大量运用头韵的修辞手法。文中把头韵修辞细分为词首辅音的重复、词首辅音连缀的重复、词首元音的重复、词首音节的重复、词首字母的重复、词首字母重复但是发音不同、相近发音的重复、非重读音节中或音节的中间或末尾。同时还阐述了构成头韵多用力量强的爆破音、摩擦音等,具有一定的语音象征性。本文结合大量的语料,就广告英语口号中头韵的种类几押韵辅音的分布特点展开讨论。
2.刘晓霞 :《论广告英语双关语语用功能与技巧》
作者认为在众多修辞手法中, 最受欢迎并且引起广大学者与研究者注意的的是双关语,作者把双关分为一词多义双关、同音异义双关、仿拟双关、语法双关等。双关语的运用, 能打动人心, 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但从语用学的角度去分析双关语,它违背了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中的第四种, 即说话人公然不执行某一准则。运用恰当的双关语能产生幽默、风趣、经济和警告的作用, 使人享受语言的美。
3.周结:《广告英语中的修辞特色》
广告英语中修辞手法运用频繁,本文着重探讨了广告英语中比喻、仿拟、双关押韵夸张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特色。广告英语的词法和句法以多种不同形式表现,构成了广告英语语言浓缩精炼简洁扼要创意新颖生动别致富于幽默韵律优美等他的,使广告语言成为人类社会展现语言艺术的重要方面。
以上是本论文作者研究撰写论文时一些参阅借鉴的书籍专著、相关文章及学术期刊,这些资料主要是与广告英语相关的一些知识,与本论文研究广告英语语言特色的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这些资料大部分涉及到具体的广告英语并提供了许多的实例。本人对广告英语语言特色不得不参阅和综合这些专业大家的文献资料,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资料多是专业人士或行业权威的成功论著,也是众多相关课题研究的主要参阅借鉴对象,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在这些资料中,相关到广告英语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包括词汇特色、句法特征和修辞手法都对本论文以后极大的参阅价值。广告英语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其研究范围和角度都很宽。就目前来说,无论是专业人士或行业权威对广告英语的研究都全面且深刻,但是广告英语复杂且多变,对其研究空间还是相当大。
参考文献
[ 1] 陈贇贇.广告英语的高频动词及其词组的研究[J].安徽。安徽文学。2009
[ 2] Leech G N.Advertising in English [ M].Lond on: Longman ,1966.[ 3]郭贵龙.告英语中造新词的时效、方法及汉译[J]培正商学院报.2004
[ 4] 赵静.广告英语[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5]韩礼德,哈桑英语的衔接[M]外遇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 6] 布占廷 广告英语口号中头韵修辞探微[J]东方论坛 2010
[ 7]古玉芳、雷云 广告英语标题句的简约原则[J]网络财富 2010
[8]周结 广告英语中的修辞特色[J]咸宁学院学报 2010
[9]刘晓霞 论广告英语双关语用功能与技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10
[10]王小芳 广告英语标题的句法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1]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第四篇:论文文献综述
一、马克昌的观点。马克昌在《刑法学》中认为两罪的区别主要有:“
1、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必须是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4种人;而诬告陷害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包括犯人。
2、客观行为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即是以利用职权或国家权力为前提条件,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事实,进行告发,且行为的实施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进行。而且,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权诬陷他人的,则要从重处罚。
3、手段方法不同。报复陷害的手段,既可以用捏造事实(不能是犯罪事实)的方式进行报复,也可以利用客观存在的某种对被害人不利的事实进行报复,而诬告陷害罪必须是以捏造犯罪事实的方式进行。
4、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5、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是以楔私愤报复他人为目的,而诬告陷害罪则以使他人受刑事处分为目的。”[1]
二、袁广林的观点。袁广林在《诬告陷害罪若干问题探析》中认为两罪的差异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可以使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客体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报复陷害罪的客体仅仅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3、犯罪行为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的犯罪,但诬告陷害罪是通过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的方式借助司法机关的权利达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报复陷害罪则是行为人本人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自身职权、假公济私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整治。
4、犯罪行为侵害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对身份、地位等没有任何要求,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必须是对行为人提出张国斌、宋志伟的人。
5、犯罪的构成对行为结果的要求不同。诬告陷害罪只要行为人捏造的犯罪事实为司法机关知晓就构成即遂,而不论被害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报复陷害罪则要求行为人的报复陷害行为必须造成了一定后果,才能成立,如果没造成危害后果或后果不严重不构成犯罪。”[1]
三、兰惠君、周伟萍的观点。兰惠君、周伟萍在《浅论诬告陷害罪》一文中对两罪的区别阐述为:“
1、不同:报复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对象是一切公民。
3、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
4、行为表现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5、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是一般报复目的;诬告陷害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2]
四、张国斌、宋志伟的观点。张国斌、宋志伟在《诬告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中认为两罪的区别在于:“
1、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是一般公民。而报复陷害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报复陷害的主体。
2、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可以是国家干部,也可以是一般公民。而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依刑法规定,必须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检举人以及举报人、执法人、证人。
3、告陷害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不取决于诬告陷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可以直接通过行为人自己的行为来实现。
4、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最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的犯罪行为,但是其犯罪手段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运用国家权力的方式不同。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对诬告人进行刑事追究,只能假借司法机关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因此,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是以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的办法企图借助于司法机关的权力,达到使被害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报复陷害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利用职权之便指使要挟他人利用职权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上、经济上的、行政上的整治。
5、两种犯罪的构成对于行为结果的要求不同。按照法律规定,诬告陷害罪,主要行为人实施了捏造犯罪的事实,并向司法机关和有关机关告发的行为就是犯罪既遂。至于被诬告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是否造成了某种危害后果,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是是否造成了危害后果及后果的轻重、大小,在量刑时应作为情节予以考虑。而报复陷害罪则要求行为人的报复陷害行为必须造成一定的后果,才能成立,如果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则不构成犯罪。”[1]
五、王敏的观点。王敏在《报复陷害罪若干问题探析》中认为两罪的区别在于:“
1、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者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需要利用职权。
2、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
4、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受害人仅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的受害人可以是任何人。”[2]
关于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的讨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专家对两罪的区别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两罪都同时具有陷害的渊源,容易产生混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一、两罪客体的界限
依据刑法的规定,两罪侵犯的都是复杂客体,其中都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但是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即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和举报权;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从侵犯的对象看: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必须是对行为人提出控告、申诉、批评、举报的人;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对身份、地位等没有任何要求。
二、两罪客观方面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陷害行为,但报复陷害罪的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是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和申诉人等侵害对象进行打击报复,其中行为人滥用自己的职权是必不少的要件;诬告陷害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告发。
三、两罪主体的界限
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
四、主观方面的界限
两罪都是故意犯罪,且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是行为人产生陷害目的的内心起因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是因为被害人依法行使控告、申诉、批评、举报等民主权利,直接或者间接的涉及行为人的利益而产生报复意图;诬告陷害罪的起因则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实现某种经济的、生活的目的,有的是出于政治斗争之目的等。
五、两罪构成要件的界限
犯罪的构成对行为结果的要求不同。诬告陷害罪只要行为人捏造的犯罪事实为司法机关知晓就构成即遂,而不论被害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也就是说,报复陷害罪并不是情节犯;报复陷害罪则要求行为人的报复陷害行为必须造成了一定后果,才能成立,如果没造成危害后果或后果不严重不构成犯罪。
六、行为表现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七、犯罪行为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的犯罪,但报复陷害罪是行为人本人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自身职权、假公济私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整治;诬告陷害罪则是通过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的方式借助司法机关的权利达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
八、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九、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者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需要利用职权。
综上,国内学者对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尚未达成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今天,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明确此罪与彼罪对于法学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城市规划论文文献
关于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发展是全面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人口的大量转移和集聚,必然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和需求。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是合理配置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最重要途径。本文着重就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用地规划管理;中心城市
(一)、当前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
1、用地规划管理依据
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借鉴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1989年和1993年,《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先后出台。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述的„法„条例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城乡二元分治体制,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解决了土述弊端,并在法律上第„次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法律地位。《城乡规划法》第38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该条明确了控规是用地规划管理的直接法律依据。201 0年7月1日,《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对如何实施规划管理更具有操作性。
2、用地规划主要工作及做法:
①、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城市人民政府或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当地政府要求,牵头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按照《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要求,履行报批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主管部门或区政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控规必须依据总规并且不得突破总归相关规定和要求。城市设计或地块方案编制工作。有的重要地块还会在土地出让前,要求组织编制城市设计或地块方案。不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地块方案均不得突破控规要求。
②、土地幽让规划条件确定工作
土地出让规划条件应当明确出让地块的位置、范围和面积,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退让、绿地率、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必须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规划要求,以及有关规划引导要素,并附规划用地红线图。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当在规划条件中予以明确。因规划条件直接影响到建设内容、土地价格,因此,规划条件除处室会审外,局里也要会审,对经营性用地要报给市政府分管领导有的甚至是市规划审查委员会组织审查,以保证地块规划条件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③、规划条件变更及监管工作
规划条件变更主要包括出让前规划条件变更和出让后规划条件变更两类。出让前规划条件变更的,主要涉及控规变更,这就要求编制部门要按照《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要求,履行变更报批程序。出让后规划条件变更的,除按《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第45条执行外,还需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市政府文件要求履行组织专家论证、变更公示、报政府批准、函告国土、监察部门等手续,以确保规划严肃性、法定性。
(二)、用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及根据分析
1、总体规划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
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间、审批时间均较长,有的从开始编制到审批结束要超过2、3年。在规划时限上,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通常为10-20年。而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少有哪个城市能按批准的总规实施10年以上的,中小城市更是如此。宿迁市1996年成立地级市,当年完成第„轮总体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原有规模己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到200
2年不得不进行第二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样,到2008年,开始着手第三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完成总规纲要论证工作。而总规不批准,超出原总规范围外的区域,就无法编制控规,用地也就缺乏法定依据。由此可见,总规时间的滞后性„定程度上影响了用地规划管理工作。
2、控规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操作性问题
①、规划控制的刚性与市场需求的弹性之间的矛盾
现行控规的控制内容强求统„、面面俱到。2006年实施的《域市规划编制办法》将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6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但在实际的控规编制中,相应的控规内容包括十余项要素,这些控制内容。经编制完成,即成为„个个“死的”指标。但是,善变的市场发展热点不断转移,土地开发模式不断变化,房地产销售热点及模式也在改变,且政府、企业等多元的开发建设利益主体并存,在多变的市场需求面前传统控规显得过于僵化。控规的编制与实施是„个空间与时间的双重概念。控规的编制与实施必定是„个动态的过程,传统控规仅强调控规的空间层面,而对规划本身的动态性、时效性体现不够。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控规的控制内容更具弹性,要求研究控制指标的弹性和应变范围,使之控而不死,变而不乱。
②、规划的公共属性不足
传统控规缺失中观层面的公共设施规划,仅依靠用地布局中编制的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很难保障其最终的可实施性。因为在多变的规划实施中,规定的容量限制屡被突破,造成公共设施容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停车泊位。2004年,省技术规定居住小区为0 4辆/户,而后未再有新的规定,但随着汽车家庭化后,停车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传统控规是„个技术文件,如果不加解释,普通市民很难理解,也就很难发挥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并提出意见的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控规的公共属性相对较弱,因此,控规中必须增加„个中观层而的公共设施规划,诸如公共政策那样,是+个“活的”、可供管理部门使用的工具,具有可读性和可识别性,体现公平性,且易执行,可以根据市场和城市发展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
③、专项规划研究不足
目前,由于专项规划研究不足,特别是在公共配套、宜居、慢行系统、城市空间设计等方面研究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仅依据上位规划和少有的专项规划就开始进行规划编制。而总体规划为了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往往是宏观专项研究的内容,由此导致在控规中缺乏专项深入的规划和设计研究,特别是在某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当中,缺少各种专项研究和设计的积累。传统控规是以地块为目的的,依据总体规划直接编制控规,不易充分反映和对接总体规划的内容。当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宜居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不断提高,若没有众多专项规划支撑,控规可操作性兢很难达到。
④、用地规划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者大多都不是规划专业出身,加之在吸纳人才方面缺乏吸引力,造成了中小城市整体规划管理专业性的薄弱。例如,宿迁市规划局用地处现有人员共3人,没有„个是规划方面的专业人员。基于此,更需要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便于中小城制管理的法律性规划。
⑤、国土与规划脱节
由于体制原因,经常存在国土与规划脱节现象,特别在原城乡结合部,脱节现象更为突出。在许多地方,城市规划中是建设用地,但在土地部门,这些地块却没有土地指标。有的甚至规划条件都发出了,国土部门才发现中间有部分土地还是集体建设用地,不得不重新出具拍卖红线图和规划条件。由于国土与规划脱节,造成用地规划管理相当被动,特别是„个地块两次出让,很容易引发矛盾。
(三)、加强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
①、加大规划编制、审查力度,确保规划成果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加大总规编制力度。总规是控规和专项规划编制的上位规划,直接影响„个城市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上„轮总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时,要及时启动新„轮总规编制工作。同时,在新总规未报批时,可以对原规划进行局部调整,这样做既可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可保证用地工作法定性。加大专项规划编制力度。规划部门要超前制定专项规划编制计划,特别要对涉及民生的公共配套工程(医疗机构布点、教育设施布点、保障性住房布点、公交设施、能源站点等)、涉及宜居的慢行系统、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超前研究。
加大规划审查力度。+要多组织专家审查,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二要如强公示,组织各界社会群体参与,以保证群众对规划的参与权和知情权。②、提高控规编制水平,进一步增强控规的弹性和公共属性
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控规作为承上启下、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的重要法定技术文件,在规划管理方面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自身的管控体系,以有效、科学、规范地保障控规的顺利实施。
首先要加大编制力度。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编制控规,出让地块必须具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应对多变市场的最好途径就是扩大控规的覆盖面,这样、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有管理的依据。当然,在实施控规全覆盖可行性较弱的地区,也可采取重点地块全覆盖一般地块制定通则的管理形式。
其次,要增强控规弹性。为应对市场的多变灵活性,最好的手段就是给予指标„定的弹性。例如,为了鼓励开发商建设公益性项目,可适当放宽容积率,为了避免沿街界面的过分单„化,可鼓励开发商多退道路红线:还可采取兼容性的方式解决用地性质过分僵化的问题。对停车泊位问题,可以形成文字性要求内容,以便执行层面人员操作。
最后,在控规编制过程中,还要对周边编制单元进行研究,以进„步提开城市宜居和公共配套工程均等性。
③、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俗话说:“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管理的好坏对规划意图的实现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强化规划专业人才引入机制,对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规划设计工作者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全面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争取规划设计者,当地规划管理相关部门和公众三方的合作,增强城市控规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可操作性,且使之富有当地特色。
④、加大国土与规划部门沟通力度,进步增强两个规划的衔接性。
要建立部门间定期沟通机制。对要出让的土地,规划部门要及时沟通联系,对无土地指标的或还不是国有建设用地的,国土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