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崔峦老师在赤峰的讲话
在赤峰市“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报告
◇崔峦
中国小语会理事长
赤峰市的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好。是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由市教育专家工作室、市教研指导中心、学校和教师的协力攻关,共同破解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促使小学语文走出教学费时低效的怪圈,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赤峰市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很清晰,更可贵的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提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脚踏实地地进行研究和实践,特別令人高兴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大家都能看到存在的问题,都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但是脚踏实地进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的不是很多,从这一点来说,赤峰市走在了自治区和全国的前列。
这次活动,就是研究怎样坚决摒弃单纯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模式,更准确地把握年段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阅读教学策略上的转向,以策略为导向,做到阅读教学高效整合。这个整合是多个角度的:一是通过阅读教学,实现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的整合;二是整合单元内容,进行阅读教学时间的整合;三是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整合;四是课内外语文学习的整合。
这次研讨会的研究方向明确,即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主,读写能力训练为重。这次活动既有典型课例、报告还有全员参与的研讨。整体上体现出赤峰市小学语文界的锐意改革、敢为天下先的探索创新精神。
今天我的讲话分为两个部分:
一、听课观感
这次研讨会安排的课非常全面,低中高各段都有。既有精读课,也有课外拓展阅读课;既有一课时的阅读课,也有两课时的完整阅读课。
第一课,人教版二(上)的《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这次安排的课有一个特点,就是教師所带年级的学生上高一个年级的课。这节课是张东方老师借三小一年级一个班学生上的,这节课非常符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
1.重视字词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学词。这位老师都很关注。比如在教“祝福”时,指导书写,让学生注意“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区别,并渗透字理。对“漂”“飘”两个同音形近字,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辨析。这样的教学工作,低年级的语文课要经常做,既可以辨析本课出现的,1 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要引导学生加以区分,这样就会有效防止学生写错别字。课改以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识字、写字不如以前扎实了,字词的掌握也大大不如以前。识字、写字和学词的教学要扎实,学习词语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该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思,引导学生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如课文中有个“乐坏了”,这个“坏”字,既有贬义,也有褒义,有的时候还是中性色彩,教学中教师能够做到理解词语既宽泛又准确。
2.依据学生质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把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纳入教学目标,又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尊重了学生的质疑。
3.阅读指导基本跳出了从头至尾的“串问串讲”分析为主的路子。有自己的设计,围绕两个问题,引导阅读。注意点拨,使学生感受到“有朋友的感觉真好”这一情感主题。重视拓展另一篇《对不起》的阅读。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把课文有意识地分为三个部分指导阅读:成为朋友——吵架——和好。每部分读后让孩子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再找到相对应的词划出来,教师不用过多的讲解,用这样的方法来渗透框架意识。
2.读童话,除了读好要求学生能复述,能讲故事。这样的语言训练更符合童话文体的特点。
3.我们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回归整体。如果分三个部分再找三个同学读,强化课文三个部分,分部分读后回归整体,再次凸显框架和整体。
4.字词教学还要进一步加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在写字的时间、指导上都要进一步加强。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写得规范,就要加强写字教学。小学阶段每天的语文课至少安排10分钟的时间练习写字,低年级的语文课每节至少用8——10分钟练习写字。经调研,课改后发现学生的词汇量下降,书写不规范、不工整,错别字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现象比较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低年级抓起。老师们,要记住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训练中,能写词就不要写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练字,进一步加强词语教学。一是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如本课学到的“幸”与“辛”。二是词语的运用还要加强,如用“幸福”“如果”“连忙”说一句话。还可以设计祝福卡片,让学生学着写一写,加强语言运用。
第二课,孙老师借三小三年级执教四(下)古诗《乡村四月》。根据课标的要求,语文教材安排不少古诗词这样的内容,我们很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古诗词这类课文该怎么教。古诗词的教学研究应引起重视。
孙老师的这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首先孙老师注意指导把每个字的字的字音都读正确,特别是多音字的字音读正确。如“了”,在这首诗中,无论是从意思还是平仄上,都该读liǎo,不能读le。
2.在课上老师指导学生自读,提出问题,引导自学,并给出一些建议,即策略指导。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比如借助注释字典读懂诗句;读诗歌想画面,走进诗歌的意境;指导孩子用符号做些标记来掌握诵读诗歌词语间的停顿,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3.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读懂诗歌,还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准确的选词用语,诗中写景写人相结合等。
4.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引进相关语段进行读和赏,很好地帮助理解了“雨如烟”。
几点建议:
1.一节课仅学习一首古诗,信息量比较小,节奏慢。
2.把一首诗读正确之后干什么?一般的处理是“疏通大意,翻成白话”,这样做容易破坏诗意。古诗词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孩子带入古诗词的情境当中,读诗词想象画面。最好是直接读诗句,让学生自己想象出画面并说说这个画面,培养想象力和个性解读的能力。学生说的不一样是允许的,想象不怎么合理也是允许的,目的很明确要“学生自己的画面”。
教一首古诗一要读正确,二要读诗句想画面,培养个性解读的能力,然后再读悟情,再知表达,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老师教古诗喜欢先出示画面,严重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力。
3.写法上到底让孩子了解什么?让孩子关注前两句是写景的,写景与写人相结合,这个是比较明显的,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
一、二句都写景,有什么不同?我觉得还有个动静结合。“绿遍山原白满川”是静谧的,“子规声里雨如烟”则是静中有动,相互映衬。还有就是照应,“蚕桑”照应“绿遍山原”,“插田”照应“白满川”。我的建议是,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读诗句想画面,不要用一个固定的画面把孩子框死,如果需要一个画面,也要放在最后。
教读古诗要是学一首,再让孩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自读其它古诗。
第三课《山中访友》,这是六(上)的一篇优秀的散文,是乌丹三小吴老师借五年一班上的。通过这两节课展示了教学的全过程,相比前两节课,吴老师的课体现出改革的步子更大,更值得关注,更值得以这课为例来好好研讨。
1.自学在先。老师很明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方法、策略,并提醒学生 3 关注单元导读、读课文和课后练习题,进一步明确单元任务,将其进行整合。而且自学很充分,各小组都做到了既独立又合作。
2.小组汇报体现了多个层面。一方面是字词,一方面是主要内容的把握,条理结构和主旨理解等。要相信“孩子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千万不要低估”。以往老师们之所以繁琐分析,就是源于低估孩子。在内容上,掰开揉碎、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早就烦了。吴忠豪教授曾做过一个关于教读的调查,结果发现教读前后,学生理解差不多。所以说老师的教,多是在做无用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点非常可怕。让学生自学,既要做到任务目标清楚,又要把方法策略告诉给孩子。叶老多年前就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并提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标。
3.方法策略意识强,看得清清楚楚。比如,自读、解读、指名读、评读、用得好,很娴熟。
4.老师还注意把读书情感、体会及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起来,体现了“言意兼得”。
5.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师与生、生与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及展示中的相互“比”劲,使课堂真正呈现出“民主、愉悦、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形成了教学的“学习场”,孩子们真的都动起来。但要注意高潮有度,紧张热烈有序。
6.课上引导揣摩写法。如第二人称,形散神聚,写景中抒情、想象、联想,拟人、比喻等。老师只抓联想一点,但要抓透,不要只说概念,这个很容易,还要找出来那里是联想,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的。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这个“得”要实,不能离开文本。
当然这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这节课的小组汇报我先是做了很多肯定的,但也有不足。小组汇报要分层次,引导学生集中从哪个方面汇报,有遗漏的地方要提出来,教师相机进行启发点拨。先把字词砸实,再内容,再理解,再情感,再表达。如果一锅烩,学生的印象就不会深。
2.要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纳入一定的序之中。教师心中要有先后的序来设计板块。如初读读正确,解字词;再读知内容,理顺序;再悟语言,读出情感。研读汇报,一步步夯实古诗,完成小目标,再深入下一个。
3.高年级要培养听记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简单的笔记的习惯,这样对学生进入中学学习非常有帮助。
4.预设和学生的学情要更好结合。一是老师要跟得上学生,既不能“牵”学 4 生,也不能“被牵”,跟在学生后面跑,二是对预设和生成要善于调控。
第四课、五分地小学的课外拓展阅读课
这节课安排的内容是浏览三篇,侧重读一篇,进行批注交流,并通过分享的方式,扩大了阅读量。方法上是先小结课内收获(第五组课文),从言意的角度谈收获。小组汇报时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进行不同的意见交锋,或对其他同学评判,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见解。最后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读收获,有复述,朗诵,表演,联系平时的阅读谈收获等。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改进
(一)进一步明确年段阅读教学目标,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多年来,我们小学阅读目标不清晰,教学都是以内容分析为模式,导致低年级的阅读理解越位,字词缺位,字词的训练不扎实,不巩固;中年级重点应放在段上,即自然段,结构段;高年级则是人文性过深,把阅读课上成了文学作品赏析课。这本该是高中才上的课。因此,必然导致基础不落实,比如品词品句,比如揣摩语言的表达形式,比如领悟基本写法等轻描淡写。
下面明确一下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小学语文年段目标。
低年段:
第一,侧重字词句的训练。具体说就是识字、学词、写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低年级该识的字识了,该写的字写好,该掌握的词语掌握了,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底线,同时,还要培养识字能力,还要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小学规定了2500的识字量,那么掌握常用的词汇量就要求是7000个。要能在口头、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这叫“积极词汇”,死扣死默的那叫“消极词汇”。
第二,初步进行朗读训练。这个初步侧重指的是读的正确上:一是做到每个字的字音都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的字音、儿化音的读音和变调都读正确;二是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不能一字一顿或唱读;三是要读出长句中的自然停顿,学会断句停顿。小孩子是没有语感的,这些能帮助小孩子形成初步的语感。学习汉语语感太重要了,小学学不好长大是补不上的,要先重视语感训练,不要急于要求读出感情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范读让孩子听,练学生的耳朵,再让学生自己读练,在评读中学会在句间段间停顿。
第三,大致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要求不要高,要教给孩子一些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第四,积累语言。包括好词,好句子,好句式,优秀段篇。除字词教学外,重点还要放在读背上。好的课文鼓励孩子背下来,将来一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中年级:一句话就是侧重词句段的训练
第一,继续加强字词句训练。在词句训练中,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还要关注表达的效果,让孩子知道好在哪,为什么好。
第二,加强段落教学。包括由自然段逐步过渡到结构段、意义段。段的教学有三个维度:一是理解段义,二是理清顺序,知道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三是了解写法。为迁移到篇做准备。
第三,加强朗读,训练默读。朗读不但是读正确而且要读流利,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批注,读出感情读出表达的语气。阅读教学更要重视默读,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用得最多的还是默读,目前朗读重视有余,默读重视不够。
第四,略读课文,粗知大意。用比较快的速度独立地读,培养整体把握课文重点内容的能力。
第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高年级:在中年级的基础上,重在句段篇的训练
第一,在词句的训练上,重点是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体会词句含义,对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语句要抓住不放。
第二,在篇章训练上把握文章整体、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情感,领悟文章,既得意又得言。主要内容的概括,是指要准确的,不是大概齐地,要有标准地、有方法地培养概括能力。要教会学生抓要点,用连贯通顺的几句话来表达清楚。而且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教给不同的方法。当然,还要理清顺序思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顺序,同一体裁同一内容的文章也有不同顺序。表达方法指的是基本的表达方法,老师要选好点。
第三,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方法。抓住不同体裁表达的特点,指导读好这一类文章。例如读诗歌,要进入情境想象画面;读小说,要关注情节、人物、情感;读说明文则是说明什么,怎样说明。
第四,学会浏览,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浏览也就是培养学生跳读,一目十行地读、猜读以及筛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要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语言理解和运用。
教语文不是教课文,教语文是用课文来教。目前的教学误区是把教语文等同于教课文,又把教课文等同于面面俱到。
叶老多年前就说过“语文无非是个例子”,是用这个例子来训练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老师拿到教科书后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第二次开发,到底怎样使用这个例子,难在开发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上。要抓住三个点,要争取做到“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和“能力培养点”的合一。“教科书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惟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这个意识一定要树立。仅靠现行教材这点篇目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叶老和吕叔湘先生在上个世纪就说:“教材要编的厚一点,让孩子多读一点。”又说“有的老师说教不完怎么办?因此学生多读教师少讲,教师挑几点就够了。”省下时间来可以多读,一定要让孩子在课内多读一些。
(三)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做到十六个字: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要成为我们教学的理念。这些理念在有些教师中已经形成共识,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了,有的甚至体现得很好。
这里的“自学”,是指让学生先学、尝试着学。学过之后找准教学的起点再导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要从一年级开始,从学完汉语拼音开始,用拼音认读生字,用自己想用的方法记字。到了高年级要提出一些带综合性的问题进行自学,可以设计作业纸、作业单、列提纲等,这个提纲要细,比如字、词、句子、阅读的初步感受、阅读中不懂的问题,可以罗列若干项。孩子一边读书一边做这个提纲。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学生已知、已懂、已会的就不作为重点讲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该订正的、该提醒的、该指导的、该点拨的我们都做了。在这个基础上,找准学习的起点,特别要关注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质疑问难的能力,孩子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由不善于提问到善于提问,要有一个训练过程。到了高年级我们就不应该表扬哪些只能提出浅显的简单的问题的孩子了。要鼓励孩子提出有思维价值、能抓住课文理解和表达的重点难点的问题。老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该马上解决的马上就解决。我们只留少数的一两个、两三个有思维价值的、体现教学重点、既得意又得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纳入预设当中,引导孩子深入学习。所以找准教学的起点非常重要。
孩子必须先学,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交流,号学生的“脉”就能摸出语文教学的起点。
一般地说,有50%难度的任务,是学生最喜欢完成的,太难了不行,太易了 7 也不好,让孩子跳一跳摘到桃子,也就是教育学上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现在我看的课甚至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多数从零开始,老师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零起点,这样孩子当然没兴趣。教师无视学生的自觉能力。
“自学在先,先学后教”就讲这些。下面讲讲“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我们老师设计出整合的体现教学重难点得意得言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在体现整合的问题之下设计一些辅助的问题,帮助孩子搭桥,引导他们理解。教师在教学当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因为我们是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学习杜郎口的经验不要照抄照搬,因为杜郎口是中学,我们是小学。我认为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小学教学须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们一定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我们不能只知一端,一会儿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会儿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一定要把二者平衡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无限制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或无限制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对。
我们学习杜郎口已经形成风气了,据我所知,有的地方已经学歪了。有的地方看课就看展示,展示得好就是好课,展示得不好就不是好课。结果孩子把大量的功夫放在课前课下准备。有的孩子告诉我,为了一节课他们已经准备了一个月。为了在课堂上的展示,那是在作秀呀,新的形式主义。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学习过程,看到的就是一个结果,老师在那无所事事,就看着孩子在台上表演,这是语文教学改革一个新的动向。有些地方有的领导说:学习杜郎口,就是看孩子展示,一套一套的,都是提前导演好了,到时候让孩子到台前表演。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新的形式主义,我们一定要禁忌。我们要展示,更是要看到学生学习的真实过程,学生要真学、真想、真交流。那么教师的指导、引导、诱导可以在哪些地方发挥呢,我提六点:
第一、要营造氛围。要营造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如此,孩子要思维活跃。我更提倡哪种外松内紧,所谓外松内紧,从外部看课堂气氛很愉悦,但孩子心里在积极思维,在动脑筋,时时刻刻都在动脑筋。外松内紧,动静结合,老师非常亲和与学生打成一片。
第二,要引导方向。老师是把握方向的,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教学奔哪里去,我们的教师一是自己非常明确,二是在课堂上随时调整。学生稍微走偏一点我们就要及时调整,让孩子奔着教学目标去。所以上课伊始我们要交代清楚这节课干什么,到哪里去。在每个环节我们提出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交代得清清楚楚。要求孩子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第三,在教学上要时刻加以调控,及时点拨。学生回答不对的一定要纠正;理解不到位的一定要引向深入;学生所忽略的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提出来; 8 学生提的好的问题、回答的精当的地方教师一定要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好好在哪里?给我们什么启发?这个问题回答的精当精当在哪里?都要及时地评价,当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我们还要做精当的必要化讲解。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立起来。老师精当的讲解这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是需要的,不是不需要的,特别是在总结的时候,老师画龙点睛式的小结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适当小结。这个小结既可是对全课的小结,也可以是一部分的小结。既可以是全课性的小结,也可以是阶段性的小结。比如,理解课文内容这一部分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回忆一下我们是运用哪些方法学的,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小结,揣摩写法,也可以对学习上所发现的方法进行小结。
第五,必要的示范。如写字、朗读、表达、习作,老师都要做必要的示范。特别是习作,中高年级的教师要示范,要写“下水文”,教作文不写范文不行。叶老若干年前就要求老师写下水文,他讲了很多好处,其中有一条“老师写下水文能体会学生写作的甘苦”。只有你写了才知道这次作文难在哪里,有哪些坎坷过不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老师不仅要写一手好字,还要有朗读的本领,更要能写出好的文章。
第六,恰当的评价。我这里指的是课堂里的评价,即时性评价。教师要做恰当的评价,反对廉价无意义的表扬。在课改初期,全国很流行“棒、棒、棒”,一个劲地棒,最后把学生说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我们提倡的是用激励性的语言做有针对性的评价。总的趋势是激励孩子,鼓励他们,但是要有针对性。好,他得知道好在哪,存在问题,他得知道怎样改进,因为评价也是指导。总之,我们教师的指导要体现在进行“激学”,激励学生学习;“引学”,引导学生学习;“助学”,帮助孩子学习;“促学”,促进学生学习;即激学、引学、助学、促学。我们的“导”,体现在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体现在提高学习的效果上,是我们的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好学,所以我们教师的导在提高学习的高效上至关重要。我们教师要研究“导”的艺术,怎样导更有效。我不欣赏全国有的老师把彩出在自己的身上,风光无限,看课的老师还觉得真好,那是表演。我们教学的彩应出在学生身上,学生的精彩才能体现教师“导”的功力。
(四)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力推进儿童课外阅读。当前我们的阅读教学一手要抓课内阅读的改革,一手要抓推动儿童的课外阅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大的改观。只在课内阅读教学改进上做文章,结果是徒劳的,所以这次课程标准提出了“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课标规定了小学最低阅读的量: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 9 万字,加在一起154万字。这个量不多呀,我们一定要保,并争取突破。现在做得好的500万字、1000万字的都有。王崧舟用考级的办法激励他所在的学校学生读书。读书分级,每级都有必读的书。读了这个级要求的书目后他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达标了就发给一个证书。一共有七级,要读130多本书,1000多万字。他不分年级,不是说那个年级必须考几级,他就看你读的书有多少。
另外更重要的是儿童读书课程化。把儿童读书纳入语文课程里去,有课程的保证,有课时的保证,有内容的保证,这是我们的理想和努力的方向。
我主张,“厚今薄古,厚中薄外”。多读现代的少读古代的,多读中国的少读外国的。我不主张读经典,所谓读经典都是古代的,我不主张全读这些。《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论语》《老子》《道德经》等等,读这些是要节选的,要把里面糟粕的东西去掉,读一些见识见识可以。但是我鼓励,古诗词多读一些,我鼓励古代一些优秀散文搞一些节选,读一读背一背。
在阅读内容上我建议,低中年级主要多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高年级主要多阅读名著。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孩子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会大大提高,就会比我们今天的孩子更优秀。
我们赤峰市的语文教学改革在正确的道路上已取得初步的成绩,我相信依靠我们的智慧,依靠我们的勤奋和不断的探索一定能走在自治区的前列,为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做出贡献。(根据录像整理)
第二篇:崔峦老师在
崔峦老师在“华东六省一市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记
省庄镇教育办公室
赵光明
按:全国小语会专家崔峦先生在11月17日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内容摘记下来,不全或不对的地方敬请见谅。
课改反思
一 课改十年是有成绩的: 理念指导是正确的。十年来,小学语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 文能力,更重视语感的培养,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更注重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都有所学。建立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改以来,建立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并都付诸实施,加强了三级课程的管理。语文课程更丰富了。课改以来,更加强调多读、多看、多写,要求学生看整本书,为需所学,为需而用。教学进步了。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都在变,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生本教学,教师扮演了服务者角色。教育评价进步了。课改以后,大家都进行了评价的探索,探索出全程评价、过程评价、多元化评价、全员评价等等。
二 课改十年来存在的问题: 课程引进过滥,有的地方甚至无教材可用; 重人文,轻语文;重德育,轻德言;重讲解,轻训练; 3 合作探究走形式; 教学中教师强势,牵引过度,学生缺主动,缺独立; 5 内容分析式教学没有改变,语文有效性、实效性不高; 6 师生负担过重,幸福感不强。总的一句话:十年课改,是认同度高、满意度不高。深化课程改革
一 改进低年级语文教学:
低年级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关注研究不够。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着词汇量不够、错字多、说话不通顺、书写差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低年级教学不扎实有直接关系。
低年级教学改进建议: 低年级语文学习,是基础的基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时间上、过程上、训练上要有保证。一二年级原来识字量要求是1800字,新修订的语文课标把识字量调整为1600字,减少了200字;一二年级原来写字量是1000字,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调整为800字,也减少了200字,这样就减轻了教师在低年级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压力,给老师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扎扎实实的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低年级,要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正确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关键是认识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准确、熟练的识字。不能拔高拼音教学的难度,要求学生会抄写,不能要求学生默写。改进、加强识字教学。教师要先练好字,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加大识字量,为阅读打好基础,激励学生多识字、早读书。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要在读正确上下功夫。虽然课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但我们更应该在读正确上下功夫,因为要让低年级孩子读得正确,真的不容易。6 对阅读理解的要求:要求孩子理解词句,能抓住课文重点语句,交给孩子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从文本里提取信息,要重视借助图画来阅读文本,要教给孩子把文字读成图画,再把图画读成文字,做好图文的转换。要培养孩子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让孩子学会会听、爱说、敢问、乐交流。低年级后半段,要加强写句子、写话训练,让孩子写见闻、写感想。充分利用母语教学的优势,加强语文的体验式教学,真正做到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落实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受益终生,坏的习惯贻害无穷,要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习惯、认真写字的习惯、听得习惯、爱提问的习惯、爱看书的习惯等。
二 关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
重点是培养学生“三能力四技能五习惯。” 1三能力:
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中年级加强训练),要逐步培养孩子从简单到复杂、从显性到隐性提取课文信息的能力;
对文本的解释能力,要培养孩子从段落到篇章、从简单到复杂的文本解读能力,要培养孩子从理解词句意思到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对文本做评价的能力,这一点是我们做的最不好的。孩子与文本直接对话,说出自己的理解,做出自己的评价,这才是我们所要的理想状态,然而现实是:在文本与孩子之间恰恰有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在思路上、结论上控制了孩子,让孩子在阅读中失去了自我,造成了孩子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我见解。2 四种技能:在中高年级要充分培养孩子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四种阅读技能;
朗读:是有感情地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 默读:是独立思考的潜心读,从整体上读,读出感受、提出问题,中年级、高年级加强默读训练;
略读: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是粗知大意地读,整体把握,从中年级开始培养;
浏览:更快地读,一目十行的读,与自己无关的不读,是按己所需的读,高年级加强培养。五种习惯:
自学和预习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听课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
第三篇:崔峦老师的讲话
崔峦老师的讲话
一、回顾与展望——课改十年反思
(一)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反思 1.课程理念的进步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崔老师讲到,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但又是语文能力所概括不了的。他盛赞淄博潘南小学的学生敏锐的语感,决非一日之功。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①利用汉字的特点,利用各种识字方法识字。多读、多写、多积累。②遵循并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加强汉字的书写,阅读的训练,语感的培养。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② 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使每一个学生动起来。③过程中关注个体的差异。综合学习提升语文素养,学习能力。④倡导自主探究,又不排斥的有意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提高。
(4)努力建设开放的、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开设。建设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者,课程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创新。
通过大家的努力,语文课程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既继承优良传统,又能不断有所创新(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密切关注学生实际),来不断关注语文课程的内容、途径,加强各科融合,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还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使语文课程变得更灵活,更有弹性。2.教学内容的进步。
(1)课标精神列入语文教学内容。(2)引进教科书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
只教教科书是不够的,还要引进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多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多读多写多练,特别是读整本书,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做到针对学习、生活的需要,为需而学,为需而用。3.教学方法的进步。(1)学生是主体(2)单元整体教学法(3)拓展阅读法
观念在变化。
1、学生观在改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即“生本”教学。
2、教师观在变化,主导作用,服务的角色,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教学行为在变化。追求一种师生平等对话,努力地在教学中体现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识字阅读习作等方面,局部上有突破,有新鲜的经验。4.教学评价上的进步。(1)全面原则(2)全员原则(3)全程原则
师生教与学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全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体现全员的评价。
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如引进课程资源方面,不加选择地引进甚至丢掉了教科书,丢掉了文本;学习方式上流于形式;阅读教学一度重人文轻语文轻训练等,导致效率不高。还有新中国成立60年来长期积累下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过程中比较强势,牵引过度,学生缺少主动性,缺少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还没有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和自主发展的空间;还没有根本改变内容分析式的教学模式;有效性、时效性还不是很高;师生负担还比较重。有调查表明,师生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教的累,学的累,幸福感不强,幸福指数不高,有人说,本次课改,认同度高,满意度不高。还是需要深化改革。
(二)课改以来的问题
课程的认同度高,但满意度不高。
1.课改初期存在否定传统,照抄别人经验的错误。2.重人文轻语文。
3.弄不清语文教什么学什么。4.重教轻文
5.课改后师生负担重,幸福指数低。
(三)失误原因 1.对课改性质认识不清,摇摆不定。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一体两面。
(2)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要用课文、阅读教材本身感染、熏陶学生。(3)语文教学应该既得意又得言。2.思想方法的原因 3.教学内容上的原因
(1)教材本身有问题、阅读独大,习作指导被严重削弱。(2)深层原因是人才观的问题,唯高学历是举,导致竞争下移。
(四)怎样改进 1.深化语文课程标准
(1)吃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不超标也不降低。(2)回顾各学段的目标.低年级目标:
①识字、写字、学词;
②初步的朗读训练,读正确,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指读,不唱读,会停顿。
③大致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④积累语言。
中年级目标:
①继续加强字词句的训练。②重视段的教学(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体会构段方法。)③加强朗读训练默读。④略读课文粗知大意。⑤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目标:
①体会词句后面含着的意思,体会感情色彩。②理清文章的顺序,表达方法。③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④根据需要来处理信息。
2.加强识字、写字,重视词汇教学。
3.大力改进阅读教学,扭转只分析教材的局面。4.大力加强习作教学。随堂练笔常态化。5.让儿童阅读走进语文课程。
二、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十条建议:
总结我们的“十年课改”是:“成绩斐然,问题不少,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在新课改实施的第三、第四个年头时,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下降,错别字多,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字体潦草„„。出现问题的原因是:课改以来,我们对低年级教学的忽视、对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研究有所放松。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更加看重自己,要在教学中有更大作为。因为低年级在基础教育中处在最基础的部分,处于语文教学“金字塔”的最底层。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如盖房子,低年级语文教学如同是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盖成高楼大厦。这个比喻形象直观的说明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十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崔老师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做人,学习语文,要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为学习语文打牢基础。他说道,修订后的“新课标”有几个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其中的800个。(比旧课标各减少200个),掌握2000个左右的词汇量;能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能用合适的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积累语言,背诵好词佳句、好段佳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写字姿势,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查字典识字„„
反思:一直以来,许多老师不能准确把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越位”和“不到位”现象很普遍;更不知道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所在,学习课文也如中高年级一般条分缕析、感情朗读;许多老师不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自主学习,养成习惯。正因为我们老师的教学没有遵循低年级语文学习的规律,所以我们的教学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劲,效率极为低下。
2、根据汉语拼音的功能,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崔老师指出,新修订后的“课标”规定,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学习生字,适当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教学要点是:学会拼读;只要抄写,不要默写;教会学生查字典;加强运用。
反思:以往,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老师不但要求学生会写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还要求学生能默写。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新修订后的“课标”重新明确了汉语拼音的功能,适当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这就大大减少了老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困难,希望我们认真领悟课标精神,能准确把握这个要求,不要随意拔高教学要求。
(三)坚决落实识字、写字为重点,做到“主动记,记得牢,写得好”
崔老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坚持识、写分开的原则,鼓励多认,体现少写。他指出新修订“课标”识字、写字指标: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其中的800个。(比旧课标各减少200个),掌握2000个左右的词汇量;能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能用合适的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积累语言,背诵好词佳句、好段佳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写字姿势,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查字典识字„„明确了识字、写字的具体要求,操作性强。
如对要求认识的字,崔老师强调要整体记忆、反复记忆。第一次学习,要给以强烈的刺激,不必进行繁琐详细的的字形分析,要把字放在词语、短句、句子当中学习,学生记忆更牢固。要根据造字的方法(形声、指事、会意等)。识记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编儿歌、故事等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要运用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及时复习近平段时间学习的生字(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阅读等巩固生字);要引导学生辨析和记忆同音字、形近字;学过的字词要放在词语、句子、文段中巩固;要多做“防患于未然的事”,少做“亡羊补牢的事”;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学习(识字)成果,鼓励建立自主交流的机制。
反思: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逐字分析偏旁、结构、笔画、笔顺,然后让学生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字形,能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形声、指事、会意)去识记生字的音、形、义,或者鼓励学生自编儿歌、故事等适合自己的方法识生字的老师有,但还不是很多。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缺乏对汉字的研究,对汉字造字文化知之甚少,故而无法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去识记生字;其次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意识,故老是用老一套单一的方法去教学。此外,我们的老师也不注意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生字,故而学生的生字回生率很高。同时,我们的老师也不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只重视教课书上的生字,结果学生的识字量极为有限,这大大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我们的识字教学,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写字方面,崔老师提出了如下建议(要求):要按照写字规律来教写字,加强书写指导:要引导学生注意每笔的占位、结构比例,各部件的穿、插、避、让;一次练习,书写不超过3个,要写的一个比一个好;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写,做到天天练。另外,随着词汇量的增多,要求学生写词语,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在这里,崔老师提出非常具体的写字教学要求,老师们只要按照这个要求落实好,学生就基本能写好字了。
反思:一直以来,我们对写字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书写不规范,错字多。我们应该给予写字教学足够的重视了。因为写字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育人工程,它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培养学生的品格,它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处事态度和专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它能让学生感受美并创造美。而且,一手好字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正如崔老师所说“中国人要写好中国字!”
(四)朗读训练重点:正确、流利。
崔老师指出:一年级要求有感情的朗读不合适,这并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所以,一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流利。而“正确朗读”则包含:读准字音(多音字、轻声、变调、儿化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出长句词语的停顿,诗歌中的韵律„„语感的培养要靠训练、积累。另外,崔老师提出一年级下学期学习默读,默读能简单提取信息。他指出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现在存在问题是:重朗读,轻默读。他向我们阐明了默读的许多好处。反思:这些年,我们一年级老师对朗读的要求都把握不准。教学课文时,总是让学生“读出感情”,学生读不出感情,老师就千方百计地启发、点拨,极力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殊不知,我们这样已经是“超纲”了,真难为我们的孩子了。
(五)低年级阅读教学理解的重点是字、词、句,而不是理解整篇课文,教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
会上,崔老师向我们明确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理解的重点是字、词、句,而不是理解整篇课文。他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积累语言:好词好句、常见句式、优秀诗文、精彩片段„„;学习借助图画阅读,学会读图,做到图文交互使用;诵读诗歌,展开想象,体会意境,体验感情;读后能提出问题。他强调:理解课文内容不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反思:因为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准,结果我们的低年级老师教学课文时,竟也像高年级那样条分缕析,逐段教学。这完全违背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果吃力不讨好,教学效果很差。许多学生学习了
一、两年了,说、写一句话还是不通顺、没条理。
(六)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崔老师指出,阅读教学能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能提高儿童的生活的幸福感,能提高儿童的思想精神。“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他要求“要实现儿童阅读的课程化、常态化,把阅读纳入我们的课程里。”
反思:对此,我是万分赞同。因为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众多的研究实践已经证明,只有提早阅读,大量阅读,才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令学生终生受益。另外,一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期,一旦错过我们就要付出10倍、100倍的气力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我期望我们的学校能够书声琅琅、书香满园,我期望我们的孩子每天都能沉浸在书香里,在书香的滋润中快乐成长。
(七)全面提高学生的会听、爱说、乐问的习惯。
崔峦老师指出: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听说活动占了全部言语活动的75%,可见听、说是何等的重要。所以他建议(要求):要教学生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要教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从别人的说话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鼓励学生有问题敢问,有意见敢发表;能复述故事,能讲见闻,在交流中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和讲,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听的能力,可与写结合起来,如听写词语、句子等。
反思: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一个人的听、说能力非常重要。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只有极少的说的时间,而且有机会说话的只是极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成了“沉默的一群”;而且,即便是口语交际课,因为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当,能得到说话训练的学生也是少数。同时,老师普遍觉得听是与生俱来的人人皆会的能力,于是往往忽视了听的训练,结果,读了几年书,学生仍然不善听、不会说,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了,课堂上要真正落实“以生为本”“以生为主”,要指导学生听,鼓励学生说,切实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八)鼓励写句子、写话。
崔老师要我们引导学生摘记好词佳句,每天摘记一句;写自己的见闻、想象,每天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问别人,查字典,用章节或画画的形式都行。激活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苏霍姆林斯基语)他讲到有的学生写到:云是天空中的棉花糖。风是一个爱吹口哨的小伙伴。这是多么新颖的想象。
反思:因为我们没有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没有想方设法鼓励孩子自由、大胆表达,没有千方百计给孩子展示、表达的机会。于是,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学习热情日渐消退。这是多么令人遗憾!所以,我们应多引导学生摘记好词佳句,鼓励学生画画写话、写日记,要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鼓励孩子勇于表达、乐于表达。这样,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才会有大的发展、提高,达到他们应有的高度。
9、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体验式学习。
崔老师建议,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劳动中„„学习语文。
反思:这一点,我们做得尤为不够。我们的绝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都是以教科书为中心,把教科书当做是语文学习的唯一资源,一切学习都围绕教科书展开。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视野极为狭窄,见识极为有限,思维极为僵化。其实,我们每天都处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身边的一切事物皆可作为语文学习的资源,例如,报刊杂志、广告招牌、电视媒体、广播新闻、药品说明,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和挖掘,一切皆可为我所用。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在劳动中、在交往中„„学习语文。这是学生学习母语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
(十)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崔老师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倾听、讲普通话、正确的写字姿势、主动识字、爱问问题、查字典、天天阅读„„
反思:习惯改变命运,习惯从娃娃抓起。好的习惯终生受用,坏的习惯遗恨终生。崔老师在报告伊始就说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如盖房子,低年级语文教学如同是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盖成高楼大厦。”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我们的许多学习习惯都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故我们的小学老师特别是一年级老师任重而道远。然而,我们发现,许多低年级教师常常缺乏这个意识。如学生写字时,有的趴在桌面上写,有的甚至歪着头写,有的斜着身子写等等,姿势各异,很不规范,但我们的老师竟视而不见,不提醒半句,可见这些老师脑子里根本没有“习惯培养”这个意识。至于其他的良好习惯,如讲普通话、主动识字、爱问问题、查字典、天天阅读„„他们更加不重视。这样的结果是,年级越高,我们的学困生越多。这除了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当外,忽视良好习惯培养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希望我们的领导和老师能重视培养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但有助于学困生,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我希望我们的领导和老师能“教学生6年,为学生60年着想。”
三、阅读教学的改革
崔老师指出,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他强调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四种技能,五种习惯。1.三种能力:
(1)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由简单的到复杂的,由显性的到隐性的,进行简单的推测。
(2)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由词句到段篇,由浅层到深层。
(3)对文本作出评价的能力。老师阻碍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习惯于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变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是阅读教学需要改进的,学生往往失去了自我,不能独立思考了。要加强鼓励孩子对文本作出评价,培养评价文本的能力。比如从文本内容上,表情达意上,对语言,对写法谈自己的评价,对人物作出评价等。
2、四种技能:“
(1)朗读:即放生有感情地读,传达对文本的理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2)默读:即不出声地读,独立思考的、沉下心来的读,能从整体上了解内容,读出初步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课堂上多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少看到静静地沉下心来的读。建议加强默读训练,提高对文本的理解,默读是比朗读更重要的、更经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技能。
(3)略读:即比较快的读,读后粗知大意,不要用精读的方法,要更快的读,一目十行地读,主要通过浏览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
(4)浏览:更快地读,一目十行,与需要无关的不读,筛选、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
3、五种习惯:
(1)自学和预习的习惯。中高年级:先学后教,自学在先。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和伙伴自学。
2、勤查工具书的习惯。由查字典,到查词典,到查阅各种资料。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画一画,批一批,注一注,高年级做一做摘记。
4、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即听记的习惯。、从低年级听写字词句训练。由读一个写一个跳出来,到读两个,三个,到读一组写一组,培养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到听一段话,抓住要点写下来。中高年级,结合训练点做一点随堂笔记。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修订后课标对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小学最低145万字。其中,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学生从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
天天阅读的孩子必然有美好的前途和幸福的人生,不管现在的成绩是高是低。语文老师不要眼睛只盯着课堂教学,读书特色每个学校都要有,让读书立校,读书立班,读书立人,以建设书香学校,书香家庭,书香社会。
第四篇:崔峦讲话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从1989年起,全国小语会总共举办了十二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其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举办了七届。为什么要搞这项活动?为什么这项活动能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成了学会的一个品牌?因为它有如下作用与效果:一是交流、分享各地阅读教学经验;二是培养、成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三是借助成功课例,传达学会主张,引领全国阅读教学。为了使上课教师和指导老师明确朝哪个方向引领,在哪些方面使劲,我们在每届观摩活动之前,总要召开研讨会,群策群力,为阅读教学把脉、导航。从“引领”的意义上说,小型的阅读教学研讨会甚至比大型的观摩活动还重要。
这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是第七次,是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召开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九年,需要认真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10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次研讨会和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 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10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此外,无论是10月的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崔峦讲话
各位亲爱的老师,我还想说一句感谢的话,我真诚地感谢坐在会场里坚持两天半来认真听课、认真的思考,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平时辛勤地操劳,这几天认真地学习的可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这次活动没有安排大会总结,本来不想讲什么话。这两天有不少老师希望最后大会要有一个态度,有一个看法,我们评委在议课的过程中,觉得应该、也有必要说上几句。那么,我们临时加了一个环节,由我代表评委们来做一个听课感言。
讲得对的,是大家的意见,讲得错的,由我个人来负责。这个发言很简短,老师们不会太辛苦。
我们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正处于由课改初期的兴奋到向语文本体回归的调整期。我们这次观摩活动取得了一些进步,表现在:
1.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有所加强。2.非语文、泛语文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
3.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在教学设计上有新意,有突破。4.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读中感悟,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上课的老师,朗读语言、板书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可以说,每个老师的板书都是又规范又漂亮,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老问题,有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带有倾向性的,是比较严重的。例如:
1.有的课目标的阶段性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像有的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像字词教学,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与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区别不大。
2.一些老师找不准教学的起点,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我们的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理解的,已经懂得的问题。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浪费了学生不少宝贵的时间,上这样的课的我们为学生感到痛惜。
3.有的老师,或者说相当多的老师过于强势,教学霸权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牵引,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引着学生来搭后半截的话,这种情况比较多,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其严重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越强势,学生越没有学习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这样做,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创新的思维,也就扼杀了祖国的未来。
4.依标扣本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些课上,或者说相当多的课上,利用相关资源,又显得不够。有效地穿插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的阅读比较少见。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5.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做得很不够。运 用语言的训练有待加强。
6.关注学生,比较多的课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人,也就是目中没有学生,走教案的情况还普遍地存在。因此,我们难见到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没有问题,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生成的课,其实效性大打折扣。没有充分自学的课,没有必要的合作学习的课,既不经济也少有实效。刚才看了香港老师的课,我们会受到一些启发。
7.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内容分析的套路。我们看得出老师是想努力挣脱内容分析的桎梏。但是,课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又落入了内容分析的圈套里。我们老师的提问有许多不是从学生中来,不是从学生质疑问难中来,问题缺少整合。琐碎、频繁的回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劳而少功。我以为,逐段分析死,整合处理活。
8.我们的朗读指导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警惕那种纯技术性的,强调读出一词一句的轻重快慢的指导。我们比较提倡的是,根据课文整体的情感调子(基调)来读出自己的感情。
9.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有模式化的倾向。不同年段,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比如说,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者其他的课型,应当有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从文章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教学思想还没有深深地扎根。
10.字词教学有所重视,因为我们在长春会议上强调了这个问题,这一次有些改观。但是,字词教学的年段性、阶段性还不够明确。有的在教学中,处理得不是很得当。比如,中断教学的思路来进行识字写字,这恐怕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的字词训练还不够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成绩我们要充分地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发扬成绩,下大力气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决心尽快地走过调整期,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走在正确、健康、高效的大路上。
第五篇:崔峦讲话
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崔峦报告
新中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用四句话来概括是: “成绩斐然、问题不少、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课改以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主要的,我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看到存在的问题,我这里不展开来说,仅讲一点,在课改进行至第三、四年时,教育部组织专家到课改实验区进行调研时,这次调查表明:
1、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错别字比较多。
2、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时侯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形。
3、字写得不够规范,不够端正,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没有养成。这些问题跟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整个教育大环境造成的,其中给我的感觉是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对低年级的教学有所忽视,对低年级的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有所忽视,实践有所放松。低年级老师要更加看重自己,要在教学中有更大的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基础阶段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低年级教学属于教育基础塔的塔基,属于学历金字塔的最底层,塔基面积越大,将来的塔尖就会越高。学习语文,学习做人要靠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打根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时候,特别要感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有的名教师比如斯霞老师,她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两年识字2000多,同时读了174篇课文,课外阅读也读了大量的书籍,每个学生平均读四、五十本书,多的有一百多本,到了小学二年级普遍能写几百字的短文。我们今天大多数老师还做不到。课程改革必须从一年级抓起,眼下要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将来要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感觉是我的启蒙老师给了我最好的语文教育。下面我谈十点建议:
一、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包括学习做人、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方面:
1、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全面打牢语文学习的基础,修订以后的课程标准规定:一年级识字1600个,写字800个,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要能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课文,培养基础语感。
3、能用适合的方法,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
4、积累语言,好词佳句,常用的句式。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写字,良好的写字习惯,还有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习惯,比如查字典、认真听讲、爱发言等的学习习惯。
二、根据课标规范的汉语拼音的功能是识字、学习普通话。比如用拼音直呼音节,1、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2、准确地拼读音节。
3、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重点:
1、准确进而熟练的拼读音节
2、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
3、要求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4、加强运用,在教学中与识字教学,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的运用,读准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随时纠正地方音,引导学生关注汉语拼音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坚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学生主动识字,做到记得牢、写得好。
量的要求降低、质的要求提高,表现在:
1、多认少写
2、质的指标降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基础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掌握间架结构,把汉字写好,学会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有主动识字和写字的意愿,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质的要求还体现在:要求认识的字,希望能整体识记及时巩固。一方面第一次指导学生认字要给学生强刺激,给学生第一印象既强烈又深刻。儿童认字往往把字当做一个图形来整体记忆,从大轮廓上来掌握,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认字的时候,不鼓励过细地分析字型,另外,我们还要重视识字的时候,把字放到词、短语,句子当中,这样学生更容易读出字音。特别是巩固复习的时候,我们把认识的字放到词、短语,句子当中要求认记,整体认记是儿童早期识字的基本特征,1、要鼓励学生抓住汉字的特点: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形声,抓住汉字这些构字特点来识记,2、要鼓励学生用他自己创造的办法来识记。比如:弟字,有的小朋友就编儿歌来记:头戴兔耳帽,身穿弓字衣,身板站得直,一脚向左踢。
3、创造条件,利用声音、图象、实物、动作、情境,加强汉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进行体验试的学习。另一方面,当堂识的字和刚刚不久前识的字,采用多种方法复现,以便能够及时巩固所认识的字。
4、采取多种方法复现旧字,巩固新字。
5、常做辨析字形、字音、字义工作,学过的词语放进具体语境,练习多音、多义字。
6、鼓励学生做识字的有心人。
在写字方面做到:
1、按照写字规律教学,独体字要注意笔画、笔顺,主体部位,合体字各部位交叉让位。写时要少而精,讲质,不超过3个。
2、每节课安排十分钟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写字时尽量写词语而不是单字。
3、写字姿势、习惯要注意,字写得怎么样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识记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引导他们主动在生活中识记。
四、朗读训练的重点是读正确、初步培养语感。
1、重点是能用普通话,读正确,读好。
正确的指标是:读准每个字字音;不丢字、添字、重复字;读出长句的停顿,读出诗歌的韵律;教给学生默读,边读边想,提取信息(默读的比朗读的作用更大);
五、理解的重点是字、词、句,而不是整篇课文内容。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理解方法。
1、积累好词好句
2、学习借助图画阅读。先教学生读图,做到在图文之间相互转化。
3、诵读诗歌,展开想象。
4、做到能提问
六、读课文的图画,生活中的图画,读课文感受乐趣,激发广泛阅读的兴趣,读绘本。要实现儿童阅读课程化,常态化。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七、会拼、爱说、敢问,乐于和人交流
1、要教学生说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和习惯。
2、教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从别人的讲话中获取信息。
3、鼓励学生提问。
4、复述故事,能讲述见闻。要保证读书的时间,创造条件,每天5分钟读书,会讲述见闻,会听写词组、句子。
八、鼓励写句子、写话、写自己的感受、想象
1、学会做“摘记”(每日一句)
2、画话
3、写循环日记
九、利用母语学习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体验式学习。在社区或到父母单位等。
十、落实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视培养良好的习惯,注意倾听,讲普通话,写好字,主动识字,爱提问,查字典,天天阅读的习惯,爱护图书文具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