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激活传统作文教学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22:5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激活传统作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激活传统作文教学》。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激活传统作文教学

网络环境激活传统作文教学

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了许多冲击和变化,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材料的积累到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文章的语言的锤炼到布局谋篇的方式方法;从思考问题的深度到个性风格的建立,从酝酿自己的文章到品评别人的作品,视野的扩大,无疑给传统作文教学带来鲜活的力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传统作文教学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了许多冲击和变化,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材料的积累到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文章的语言的锤炼到布局谋篇的方式方法;从思考问题的深度到个性风格的建立,从酝酿自己的文章到品评别人的作品,视野的扩大,无疑给传统作文教学带来鲜活的力量。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尤其是作文教学,应当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有两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学生思想贫乏、生活贫乏、学识贫乏、技巧贫乏、语言贫乏,一到作文就感到没什么东西可写、无话可说。怎么办呢?只好胡编乱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可想而知,内容空洞、万人一面、毫无个性。

而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改善这个问题,还可以激活作文学习的各个环节。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优势,使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大为增强,教学资源将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激励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借助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在线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尤其是作文的评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

一、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激活心灵

文学是人学,言为心声。只有真正关注社会关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学生才会有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襟。在如今高考压力空前紧张时间极其宝贵的时代,网络无疑为学生了解社会带了来前所未有的快捷方法,抽出一点时间,搜索一两个大型网站就可以将最新信息一网打尽。这些信息的累积能构筑学生们贴近社会的思维宇宙,而不是做一个“两耳不闻外事”的冷漠干枯的“学习机器”,在大事中思索,在思索中成长;在变化中观察,在观察中感动。尤其是在面临民族危难之时,网络信息的迅捷,震撼的图片,多元的角度都给学生的视听带来感动,这首先就比老师单纯的讲述更具感染力。“未成曲调先有情”,不了解就没法感动,不感动也就无话可说,所以,首先,网络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感情蓄势。

二、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写作素材激活思路

网络可以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 1 需要的许多信息资源。学生写作往往为材料所困,常常苦于难以找到相关的资料,因而无从下笔。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有大量的介绍信息资源,有文字资料,有图片资料,甚至还有声音和动画。通过上网查询写作的相关资源,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要书写的对象,而且,通过对资源的选择,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就不会为“无米下锅”而犯愁了。有了广泛的素材来源,思路就可以开阔起来,古今中外,有效选择,不必拘泥在勾践、司马迁、雷锋、张海迪等有限的几个“万能胶”例子上。

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目前学生普遍学习紧张,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行万里路”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个梦,他们不可能人人能够亲自仰观天都奇景,俯看九寨秀色,不可能亲自经历各行各业的生产生活,而教师言语所描述的“情境”,显然又是十分苍白的。而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涵盖喜怒哀乐世事人情;舒卷风云之色,展现山川奇景。所以说网络真正成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头活水。

三、自由写作与规定写作并行激活写作热情

由于应试作文的格式化越来越重,很多学生越来越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而一旦倡导“我手写我口”,不限定主题,不要求字数,不规定文体,不设置障碍,不针对考试,鼓励学生有感而发,自由写作,一个片断,一句感想,一点评论都可以发布到网上供同学们交流。并且学生只要有兴趣,可以在学校写,也可以在家里写。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它来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怎样把学生的片断改造成完整的文章,换一种文体怎么表达等,不同意网上某个观点怎么与对方辩论等等。网络鼓励自主学习,学生写作活动的个性化特征更突出。还有不少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抒发个人的生活感怀,生命感悟,与大家在交流中获得快乐。这使文字成为交流情感的载体,激发了他们对文字的热情,以此为引子,再在课堂中进行规定写作,就没有那么枯燥了。

四、方便作文修改激活作文教学效率

写作能力主要是在写成一篇篇文章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的。写成一篇文章,修改是最后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名家没有不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曹雪芹完成《红楼梦》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写《安娜•卡列尼娜》竟修改了十二次,可见,重视文章的修改,对提高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都很重要。改重要,而自己改更为意义重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学生能评价和修改习作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作文是写在纸上的,学生在修改作文时涂涂抹抹非常不容易且增加了抄写负担,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对作文进行深入和反复的修改,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网络作文中,计算机对文档的处理功能十分强大,操作十分便捷。作文脱稿既成,可以随时修改,修改时可以覆盖原文,也可以保留原文另存新稿,这样将让学生能回过头去清楚地看到自己写作的过程和思想的成熟。

不过,网络教学模式就像硬币的两面,它也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

①网络教学对于达成情感目标(如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教学效果不太理想。②网络信息的复杂对教学干扰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和信息素养还有待养成。③容易造成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 ④对教学设备要求高。

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好这柄双刃剑,扬长避短,激活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又不能过分依赖网络,使传统作文教学焕发更现代的瑰丽色彩!

参考文献:

1、谢海龙《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2005)

2、《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发表时间:2007-10-58:19:16永定县胡文虎小学信息技术中心

3、《关于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探讨》2003-12-15

4、中教网>>中学语文>>教学文摘>>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初探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_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如何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尴尬的境地。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变学生不愿学为想学,主动学习。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法 处理教材 课堂设计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纠结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街亭已失,政局又将如何变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笔者曾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同情而产生激奋,因激奋而融入情感与理解:“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诗歌《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

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一)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我们还可借助时政新闻激活语文课。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我们再紧闭大门,让学生钻“故纸堆”,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你的课堂里,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身边的小事;国内、国际大事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激活沉闷的、乏味的、教师独角戏式的语文课堂。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活文本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激活文本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摘要】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载体——文本,就是向学生传达生命气息最重要的工具。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激活文本的生命,从而熏陶感染学生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分别从关注文本的语言美、意蕴美以及对文本的升华、拓展,即从形式、内容、提升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文本 激活 语言美 意蕴美 拓展 升华

【正文】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的确,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怎么教”却忽视了“教什么”。于是,出现了脱离文本,架空文本,或者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或者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情况,而这已经成为阅读教学中的大问题。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文本(这里特指文学作品类文本)是蕴含着美的生命体,它是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一种依托,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文本亦是有生命的,它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融会在这文字符号之中;它是知识、体悟、情感的宝藏,它等待着我们开掘,等待着我们将它融入自己的生命,等待着我们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并传承下去!因此,激活文本的生命,就是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作为学生与文本间沟通桥梁的教师,我们该如何引领学生激活文本生命并将其融入学生的心灵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激活文本生命,就必须关注语言美

于漪说:“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旁征博引的议论、评析,眼神、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我常顿然有所悟:这就是语文!”的确,面对文本,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来源并不是蕴含于其中的深刻情感与思想,而是文本语言所带来的冲击力。那么,该怎样从品析语言的角度激活文本的生命,从而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加以提升呢?笔者认为除了关注文本语言的画面美、音乐美,关注对文本的诵读体悟等常规方式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活文本的语言美,需要关注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

修辞,作为语言学中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本身就对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不能想象,没有修辞的语言是怎样的苍白,空洞。所以,当我们关注语言美的时候,就一定要关注修辞在文本中的重要价值,并引领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解析中学会运用修辞来丰实、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

例如《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为语言添加了丰富的色彩。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光亮,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生动、准确的比喻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使人沉醉在这唯美的意境 1 之中无法脱身。除此以外,新颖别致的通感也为文本语言之美锦上添花。嗅觉、听觉、视觉的互相转移沟通,使读者能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这诗情画意般的荷香月色,那如乐声般迷人的光和影营造出温馨、幽雅的氛围,这自然会将读者带入到一种朦胧的美的幻境,而这些美感不都是在对修辞手法的品味中才感受到的么?

2、激活文本的生命,需要关注简洁、准确的标点符号

标点,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只是小小的符号,却也是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有时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细腻生动,表达更文深厚的意蕴。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甚至可以起到语言所无法传达的“无穷之意”的效果。

在此,笔者截取《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部分片段来说明标点在特定语境中对激活文本语言美的特殊效果。“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在这一部分中,鲁迅先生用了两个省略号,去掉可以么?”学生结合语境,在讨论中得出结论:第一处是突如其来的关于柔石遇害的消息打断了“我”对战友的无限的思念,而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作者与战友间真挚、深厚的爱;第二处是一个感叹号和一个省略号的合并使用,自然要表达的情感会更为丰富:有听闻战友遇害的震惊,哀伤,有对反动政府残害进步青年的愤慨„„两个标点既节省了大量笔墨,开拓了读者的思维,激起联想;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真可谓“此时无字胜有字。”

3、激活文本的语言美,需要关注关键词、句中包蕴的丰富内涵

语文课堂如果缺少了咬文嚼字,教学难免会因缺乏对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的味道也就注定会被冲淡和稀释,而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去品析文字所包容的丰富的信息。《项脊轩志》中那蕴藏在平淡文字之中的极为真挚的人情味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有位老师留给学生一个问题:“‘矣’这个虚词在文中共出现了两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请比较两句中的‘矣’的意义和用法。”学生结合两个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到:第一句中作者面对家道没落的衰败现实,又怨恨,又无奈,只能在客观的记述中抒发深长的感叹;第二句中“矣”是陈述语气,没有一个字提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的极为诚挚动人。看似平静的客观陈述,表达得却是万端的感慨,含蓄深沉。这位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对一个字的品析,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设对话的桥梁,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相融,让文本中的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激活文本的生命,熏陶感染学生的目的。当然,激发文本生命中必须要关注的关键词并非仅仅局限于虚词,也并非仅仅局限在字词之中。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感悟的,有利于挖掘出文本深度的字、词、句都应该得到重视与开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品读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都明确地指出对文本的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的重要性。语文本身含有丰富多彩的人性因素,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受到文本感情的熏陶、感染。

(二)激活文本生命,就必须关注意蕴美

在语文学科中,意蕴美,是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观点,依照美学规律寄托的某种理想,它铸就了语文的博大精深。在语言、节奏、结构、形象、意境、人性、伦理等众多元素所构 2 成的美学系统中,意蕴美是深层次的,包孕在外表形态中,深裹在意象层内,它承载了人类的情感积淀、精神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享受语文的意蕴美,成了提高学生的品位、健全学生的人格的重要环节。而面对高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认知力,判断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通过激活文本的意蕴美来熏陶感染学生:

1、激活文本的意蕴美,需要用生动的板书调动学生的激情 文章的意蕴美总是以潜隐的形态存在于文本的语言、结构之中的,而板书则可以形象地揭示、凸显这样的隐含信息,从而使学生在板书的演示过程中产生出对文本的探究欲望,并形成与文本的共鸣,达到熏陶感染学生心灵的目的。

在上《告别权力的瞬间》一文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这是怎样的瞬间?”。在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分析后,我将学生结合文本归结出的几个关键词记在黑板上,并且画了一对大大的翅膀将关键词——“伟大、平凡”“历史、未来”圈在里面,又用一颗心包住了关键词——“领袖、民众”,板书具体如下:

于是,面对着这颗能飞翔的“心”,我与学生一同感受到了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震撼,一同将对文本生命的激活化作了对自我生命意识的激活。

我们明白了:“一位领袖,一定是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一定是以民众的所求为出发点,真正的把民众放在自己的心里,他才能完美地融入民众的心里。也只有这样,民众才会把领袖印刻在心中。而当这两者有共同的理想,有心与心的交流时他们就成为了一个整体。” 我们了解到:“一个领袖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与民众同心呢?一个真正的领袖,一定有着伟大的人格,伟大的业绩,一定有着平凡的心境,淡泊权势的心态;一个真正的领袖,他一定能够承载起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一个真正的领袖,更应该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对未来的开拓精神,对未来的巨大的良好的影响力。„„这就是华盛顿在‘告别权力的瞬间’带给我们的思考。作为即将走上社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学们,我们更需要将华盛顿的品质传递下去,将华盛顿的品质融入自己的血液„„”(以上引用自课堂实录)

精心设计的板书,在课堂上成为了激活文本生命的媒介,更成为了学生、文本、教师心灵共鸣的外显形态。可见,好的板书除了能揭示清晰的思路,文本的重点,对于激活文本的意蕴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2、激活文本的意蕴美,需要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好的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未定点。发现这些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填补,这本身就是在激活文本的生命。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的意蕴美碰撞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生命意识的熏陶感染过程。

有老师上《归园田居》一诗时的教法就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要求学生想象陶渊明在写作该诗时的具体情景。在交流中,有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着:“有一天,陶渊明在家中自斟自饮。喝了三五杯以后,起身来到庭院中,抬眼望去,远处青山耸立。流水潺潺;近看,3 绿树参天,桃李满枝。听到的是狗吠鸡鸣,闻到的是缕缕饭香,好不惬意!他又回想起官场中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现象,真是鲜明的对比!这使他感慨万千,禁不住内心激动,对这远处的高山呼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在空中回荡。之后,他回到无力,提笔写下了《归园田居》。”这样的想象、联想非常生动,并且与文本内容紧紧相关。而这一过程,既激活了文本的生命,又诱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真正走入了文本,关注到了文本的深厚意蕴。

3、激活文本的意蕴美,需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生活体验

文本中饱含着浓厚的人生气息,反映着作者对时代、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其内涵只有在学生调动自己的阅读、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之后,文本的意蕴美才能被更好的品味、领悟出来,才能在激活文本的生命中也激活自己的生命。

笔者在教授《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一文时,正好是在五月初快到母亲节的时候。于是我设置了一个情境:“马上要过母亲节了,同学们,你们准备怎么过这个节日?”。有的说要送花,有的说去大吃一顿,有的说要承担一天的家务,还有同学说要亲手做一张写有自己创作的诗的卡片„„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听着学生们的表述,我追问到:“你们能想象在那一天,母亲看到你替她做家务时的情景么?”有学生说“她肯定特别感动”,可更多的学生说:“很可能我要替她做,但妈妈却还是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我想,学生们有这样的表述,其原因可能在于,在他们的心中母亲们已经将为家庭、为孩子的操劳当成了习惯。而这不正是文本中想要揭示出的母爱的精义么?这样的生活体验一旦与文本的内容产生了交集,就很容易是激起学生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发掘出文本深厚的意蕴美,熏陶感染自己的心灵。学生的阅读、生活体验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求到与文本相通的某些生活体验或是阅读体验,当这种资源与文本意蕴美取得一致时便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激活文本生命,必须关注对文本的拓展与升华

《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文本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托。而文学作品又具有广阔的、多元的解读空间。按照接受美学的说法,它是一种“召唤结构”,它召唤着我们自己去感受;它有很大的“空白”,留下来让我们自己去填补。而那些脱离文本的所谓的创新并不是语文教学,它缺少对文本积极、灵活的开发,也很难激发出文本的生命力,更别提对学生的感召力了。所以,教师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拓展、升华文本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1、激活文本的生命,需要对文本进行升华

文本的生命是灵动的,是可以传递的。它不应该被苑囿在文本之中,而应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让人有更深刻,更丰实的理解与体验。而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文本的意蕴美进行合理地拓展,让文本的生命力得到更大的张扬,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更深的震撼!

《国殇》承载着屈原对生命的热情,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但两千多年的时间距离会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产生陌生感甚至是隔阂。如何激活文本中的生命力量并且转化为高三学生的生命体悟呢?在对文本做了较为充分的解读后(特别关注到“国殇”在注释中是“为国捐躯的将士”之意),我将自己看到的一个报道讲给学生听,希望他们能有所思考:“5月28日是美国的国殇日,11月11日加拿大的国殇日,几乎欧美的每个国家,每年都要为自己的国殇日举行纪念仪式„„那么,咱们的国殇日是哪一天?”

看到学生从惊愕到议论纷纷到茫然、沉默的情绪变化,我说到:“在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人利用各种方式缅怀先人,关怀今人,教育后人。„„有人说,美国人的‘大美 4 国精神’不仅表现在对今日美国的自豪,也表现在对历史的自豪,并且将这份自豪溶化在了血液里。这种精神的铸就,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极重视爱国的教育,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美国的‘国殇日’纪念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这样的精神锤炼呢?”

“我们不缺少历史,不缺少这样的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动力,但是,我们却时常忘记自己国家历史文化中的那些力量。而这本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华儿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刻骨铭心牢记的国殇!我真的觉得很悲哀!为自己悲哀!”;“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国伤,我所说得伤是伤痕的伤,那不是因为历史造成、不是因为别国给予,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应该把这些真正为国家,为民族无畏的奉献着自己生命的人们牢牢记在心中,永远的记住” „„

学生的激情令我震撼!想来,这样的震撼不都来源于对文本的开发,对文本中充满的巨大的感召力量的挖掘么?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诗歌,在这一刻,在学生的生命中绽放出异彩,这不就是激发文本生命的终极目的么?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激发文本的生命绝不可以为了场面的“热闹”,为了形式的“新颖”而脱离文本,忽视学情,绝不可以将教师的自我感悟、喜好强加于学生身上。

2、激活文本的生命,需要对文本进行拓展

为什么要对文本进行拓展呢?因为单个的文本所蕴含的信息量始终是有限的;单个文本所蕴含的意蕴之美也是有限的。而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地从文本中汲取信息、培养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又要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完成自身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因此,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对文本进行拓展并在比较、联系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更有效地激活文本的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例如,我在执教《母亲这样的女人》一文时,在研读文本之后,我选择了《合欢树》中母亲对于“我”毫无保留地付出着爱的片段、《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文中母亲节这一天“我们”怎样过的片段,启发学生思考:三篇文章的主角都是母亲,但是在叙写母亲的侧重点上各有哪些不同?结合这三篇文章你能多角度的谈一谈对于母亲这个形象的理解么?请你结合自己对三篇文章的感悟,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写一写自己的母亲。

这样的拓展,既保持了文本内容的相似性,关联性,又在内容上超越了单一文本的相对狭小的视野。而学生也在对文本拓展的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体验到母亲形象的多面性,了解了母亲的辛劳付出以及内心渴求,了解到自己作为儿女应该怎样关爱母亲。这就是在拓展的基础上,让文本燃起更为热烈的生命之火,激发学生更为强烈的生命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融入到自己的文本创作中去!而这个过程就是从文本中来,回到文本中去。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该在这样的圆周运动中寻找到文本、学生、教师生命的共同的圆心。并且在点化与升华中将这份生命感悟的外延越展越大!

文本,是语文生命的外在形式,是文化生命传递下去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架空文本看似漂亮热闹的无效的课,我们需要的是师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激活文本的生命。在对语言美的品味咀嚼当中获得体会感悟;在思想的碰撞中领会文本中的意蕴之美并且将之融入内心;在对文本的解读中,结合学情适当的对文本进行拓展与升华,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让语文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真正的熏陶感染学生!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_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如何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黄流中学王日雷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尴尬的境地。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变学生不愿学为想学,主动学习。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法 处理教材 课堂设计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纠结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1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街亭已失,政局又将如何变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笔者曾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同情而产生激奋,因激奋而融入情感与理解:“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诗歌《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一)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

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我们还可借助时政新闻激活语文课。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我们再紧闭大门,让学生钻“故纸堆”,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你的课堂里,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身边的小事;国内、国际大事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激活沉闷的、乏味的、教师独角戏式的语文课堂。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要如何破传统教学模式论文

第1篇: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综合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是高中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学生的高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就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综合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在科技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多媒体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传统的教育文化和新兴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上的一种创新。在高中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的表现,也可以让语文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一、创设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让高中语文教学效果更好。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一综合课本《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当时的影像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写下这首诗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赏析了解了这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诗中所领会的感情进行描述,或是在课堂中进行诗歌的朗诵,在文字中感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宽阔胸怀,以及对革命的豪情壮志。

在情境中观看和想象,可以让学生深入到课本内容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对文章了解更透彻,让语文教学效果更显著。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课中所传达的文化素养较多,理论知识较强,有时候只用语言是无法向学生传达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三的课程《长江三峡》时,当教师给学生讲解长江三峡的雄奇美丽和波澜壮阔的时候,无论语言是怎样的极富感染力,还是不如能够亲眼所见给人的震撼,而多媒体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在学习《长江三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长江三峡的视频影片,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三峡的旖旎风光,引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视频中让学生看到书中描绘的神女峰“万仞高峰之巅,一细石耸立”是怎样的绝妙风光,利用课堂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帮助扩充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能对课文知识理解得更清晰透彻。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课堂,优化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综合高中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方法,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图像、画面、語言等进行有效结合,塑造出一幅动态图,让学生用更直观的感官去感受书中所描述的事物。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中的《边城》时,教师可以播放《边城》的影片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理解,了解当时湘西的淳朴民风,了解居住在湘西江边的那个叫“翠翠”女孩的美好品质,以及学习人性的善良美好与保持纯净心灵的精神。除了平时的教师讲述以外,也运用多媒体的“讲述”功能,可以使课堂的形式更多种多样,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也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品德。

四、使用多媒体进行激活情境导入,完善课堂结构

高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素养知识,如果只采用单纯的课堂讲解的方式,可能让学生无法理解通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才更有助于语文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面地使用信息技术,让语文课本知识富有情境化,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效率更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金属帮助学生进行情境导入,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可以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录音,让学生听听别人演讲中的激情、愤怒,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单靠教师讲学生可能很难快速的吸收,但是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既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起来方便多了,也能让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五、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图像声音功能,感染熏陶

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可以将书中的一些故事内容直接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就可以了解课本内容,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可用眼睛看到的形象。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人文素养知识,通过视频的学习观看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深入融入语文课本。例如,学习苏教版必修一课程中的《想北平》这一课时,学生通过观看以前北平的老景象,和现在北京的景象的对比,能看出时代变迁的差异,同时也能明白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老舍先生为何如此的眷念故乡。这既给学生补充了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又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在其中领悟到珍惜现在生活和爱护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思维。

第2篇:论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认识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在原有模式上加以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是高中语文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如今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真正能将教学的重点转到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鉴赏、应用等能力的提高方面,在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中还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如果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立足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将大大的提高。

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1、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学界在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以后,也做出了许多寻求改革的方式方法。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大致表现为几种:①高中生的心理及生理发育已较成熟,自律能力较强,完全有了学习的自觉性,有这样的群体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成为一种学院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现在的许多大学院校一样,都属于基本能力提高和术业专攻的阶段;②有的放矢,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才能有效率。目标生成型教育教学由此诞生。这样的模式使得在高中语文教学时,不论学生还是老师心里都确立一定的目标,之后的教学活动才能有序进行。③结合高科技手段的教学模式也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计算机等多媒体网络作为认知工具。比如利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像文言文学习这样看似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

2、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模式。传统教育教学中,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知识灌输的对象。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模式中,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太过依赖于教师的教授作用会最终会造成教与学的完全脱节,教学质量差,以至于学生自己的动手,自学能力都不高的后果。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这样的模式太过依赖于教师的作用,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自学能力差。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这一学科具有特有的艺术形象思维功能,这也正是在教学模式上发挥创新思维的优越条件。

二、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创新思维

创新本来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这要求创造者要对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知识以及科学技术都要有一个重新构思,重新组合才能创造出新的成果。高中语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发挥。发展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的创新思维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开展:

1、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渐渐淡化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基于此,就要打破常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心灵的体会,提高自己在语言能力上的修养。学生在课堂上要做一个知识的探究者,自身发展的创造者。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使得学生具有充足的信心去主动克服学习中的一切问题困难。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发散性思维就是教学过程当中的关键点。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推敲问题,启发思维,懂得借题发挥,大胆质疑。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校也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例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加大了阅读面,在课堂内外都能和别人交流学习。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有一些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这个目标不是仅仅能依靠教师传授课程来达到的,最基本的还是要靠学生这个主体来实践获得。

2、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思维方向进行深入学习,是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提纲,教学提纲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深入思维水平以及系统归纳能力。在学习问题面前,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解决,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先进生和后进生一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加强合作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学会紧扣学习的中心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简要的说,教师在全过程中要整体把握,点拨引导,提高探究教学成效。当学生或小组在探讨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对于小组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先进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予以推广,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走出原有模式当中的理论误区,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系统。对学生不放心的心态在各方面成为了制约我们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要障碍。实际上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生动而形象的母语背景。我们必须适应这一点,那就是教学的重点要从语文知识的学习转移到通过语言形式,知识的训练,最终到人生的发展上来。

以创新学习为方法,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文理结合。同时还有课本内容和社会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才能创造出更多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人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才能完成这次华丽的转身。

下载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激活传统作文教学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激活传统作文教学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新尝试近年来,随着中职学生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已经到了没有分数限制的境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逐步面临着学生生源素质整体下滑,基础越来越差,传统的......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师的口才素养 灵川二中 王丽云 教师以“舌耕为业”。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叙述教师的语言魅力 :“一个能够动听而明晰地教学的教师 ,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地浸人......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味俱全”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古浪县职教中心王满槐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也应作相应的改变。借助研究性学......

    高中语文教学评析论文

    一、创造宽松环境,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就需要给他们创造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感觉到在一种宽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兴......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五味俱全” 如何才能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綻放出生命的光彩,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成為學生嚮往的樂園呢?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應添點“......

    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环境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非常重视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资源丰富,架构合理。 一、从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录像到习题库、案例库、学习指南、......

    网络环境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5篇材料)

    网络环境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在低谷徘徊,原因之一在于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个自我封闭的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