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教育界很重视对学生历史文化的培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进步。高中历史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关键时刻,将异步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就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异步教学法;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国家情感的重要课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学方式要符合时代特征,要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入,给历史教学方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异步教学法相关概论
1.异步教学法的含义
异步教学法是由我国心理学教授黎世法提出的,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的特点实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2.异步教学法的优势
异步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被要求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异步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异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给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别设计思考题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异步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异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自主创新,发掘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学生完全没有发散思维的空间,思维独立性得不到培养。异步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问题设计
教师要先根据教学提纲,提出本节课应该学习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备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问题要由易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来,并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的教育事业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异步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自发地阅读教学内容,在思考的过程中,对书上的重点、难点进行自主标记,以便加强记忆。
教师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罗列出来,制作成与自己学习模式相符的历史知识结构,并进一步进行细化,实现历史学习的科学化、系统化。对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分析,建立自己的学习提纲,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巩固知识
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对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归纳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或是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开拓思维,主动思考问题。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依然存在疑问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学习探讨,将异步教学法发挥到极致的效果。
4.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指导,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重点关注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单独辅导,并按照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5.指导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指导,将偏离学习内容的学生拉回到正轨上,并对解题方法进行示范。在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时,要注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指导方法的有效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改进完善,高中历史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异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历史教学方法跟随时代进步的表现。异步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薛水霞.异步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2,3(3):18-19.[2]耿婷婷.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4,12(89):121-122.[3]张秀芳.高中历史课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6):67-68.
第二篇: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通城一中
何四英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框和束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介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期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可利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创建历史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情境教学法
历史高效课堂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情境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的关注和青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成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历史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过去性因教师的情境设计而得到虚拟再现,许多枯燥、抽象的术语式表述也因此鲜活起来,自然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也就有利于创建历史高效课堂。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对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笔者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以创设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师生双边活动。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这种模式的程序是“导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学生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主体力量,教师则是学生研究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导入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案例】笔者在教《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西周宗法制”时,先设计了3个问题。1.西周宗法制的含义是什么? 2.西周宗法制具有哪些特点?3.这种制度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学生在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如何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在今天的生活中又留下了哪些痕迹?教师接着指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西周宗法制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二、创设角色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角色情境,能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该历史知识。运用这些背景知识从另外一个层面开阔学生的眼界,能够达到先言其他再言此的目的,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欢悦中掌握知识,从而形成趣味课堂。
【案例】笔者在执教中国近代史中的“领事裁判权”时,就找四个学生分别饰演衙役,英国人犯、知县、英国领事,设置了如下情境:
首先是知县惊堂木一拍:“大胆匪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拦路抢劫,斩立决。”接着英国领事走进来说:“对不起,他是大英帝国公民,不受贵国法律管辖。”说完把英国人犯带走。学生看完表演后哈哈大笑,于是笔者趁热打铁,乘胜追击,给学生解释“领事裁判权”这个概念:英国人如果在中国同中国人发生纠纷,犯了罪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领事按英国的章程、法律处理。如此一来,学生就在轻松而不失趣味的情境中掌握了“领事裁判权”这个抽象的概念。
三、创设实地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室,是封闭的;而实地情境则是开放式的,通过走出去,对历史遗迹、遗址、遗物进行实地观察与调查,为我们认知前人的活动提供感性材料。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掘乡土历史资源,使之与教材有机结合,努力创设实地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活生生的历史、身边的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案例】笔者在执教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时,就补充介绍了发生在通城的鸡笼山之战,为了增加现场感,笔者带领学生到麦市鸡笼山“抗战烈士墓”参观,请当地老人讲述战斗经过,让学生真切感受抗日军人的伟绩和精神,使学生领悟到:原来历史也会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四、创设现实情境
由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引入到相似历史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笔者在执教世界现代史中的“冷战”政策时(“冷战”是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引导学生从分析“家庭冷战”入手进而分析“冷战”政策:
教师:各位同学的父母亲长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磕磕碰碰,有时也会出现家庭冷战,请同学们想一想家庭冷战有哪些特征?
学生:互不理睬,不在一起吃饭,严重一点的甚至分居。
教师:那父母打架算不算冷战呢? 学生:不算。
教师:这样看来,家庭冷战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双方相互敌对;其二是不会打架。同样,二战后出现的“冷战”政策也具有如下特征:其一是双方相互对抗;其二是双方不会发生直接交战。
五、创设文学作品教学情境
创设文学作品教学情境是指结合相关的文学作品来教历史。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先不妨将其转化为形象的文学片段来理解,然后记忆就会轻松得多。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印象深刻。
【案例】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后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笔者在教这一内容时就引用鲁迅先生小说《阿Q正传》中的相关段落:“未庄人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人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人还是先前的把总。”引述完后笔者又趁机补充一句:“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生笑声四起,水到渠成很是轻松地理解了所学的历史知识。
六、创设影视教学情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使自己所上的课“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利用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与事物,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案例】在讲到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时,笔者在课堂中穿插播放电影《屠城血证》中南京大屠杀的这一惨绝人寰的历史片段,只见同学们屏住气息、神情凝重:有的捏紧拳头,有的怒目圆睁,有的满腔悲愤,有的泪流满面„„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片段不仅给学生直观地还原了日军令人发指的罪行,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而且也有利于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这此影音资料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同时又再现了过去的历史,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慧的发展。
当然,历史情境教学法不限于以上六种。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借助各种手段为学生再现历史,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使之目睹“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创建历史高效课堂。为了更好地推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请各位历史教师多多尝试情境教学法吧!
第三篇:异步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张鹏飞
[摘要]许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在高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异步教学法”是一项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异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采取的策略,以及使用“异步教学法”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构建模型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异步教学法个体化学习
一、什么是异步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是黎世法教授提出的,一种以学情理论为基础的先进的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是一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现代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独自学习:即学生独自一人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及可利用的各种学习条件,遵循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合作学习:主要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包括两个学生一起研讨问题的“对学”和三五个学生一起研讨问题的“群学”以及全组或全班一起研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全体学”。师生互动指学生请教老师,学生在独学和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的需要可随时请教老师。学生的合作学习形式也可称为学生的互动方式。
在异步教学模式下,教师改变了过去手把手教学的习惯,成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黎世法教授根据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出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是“举三归一,以一反类”,通过对少量相关典型基本事实的分析,归纳出一个基本认识结论,然后运用这个基本认识结论,去解决它所覆盖的一类问题。因此,他将教师的指导规律归纳为“五步指导法”: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效应,将学生的学习归纳为六步学习过程:自学—启发—小结—作业—改错—总结。将“五步指导法”应用到学生的“六步学习法”上就变成了黎世法教授的“六段教学法”,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六步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效应。
异步教学法通过培养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使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异步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异步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要想从一个陌生的情况下了解、熟悉并适应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少不了教师的细心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1.引导合作。异步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中包括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个体交流学习的保障,团队是否配合默契,学生是否有合作交流的激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老师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从不适应到最后采纳,科学引领,促进学生合作共进。
2.因材施教。异步教学法是一种为真正实施因材施教而采取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正视这些差异,因材施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要让优等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普通学生在激励的作用下,不断充实自己,也让困难生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有信心点滴渐进,实现异步但是同向的发展。
3.评价鼓励。评价鼓励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优良学习行为给予肯定,通过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评价鼓励是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最有效方法。
4.共同进步。共同进步体现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学生共同进步提供环境和平台,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三、异步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高中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强化训练学生对于构造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异步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完成构建模型的训练。在异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好建模能力的训练。
例如,设计路线的问题。
(1)政府决定从A区向B区和C 区的居民免费赠送牛奶,已经知道A区到B区和到C 区的距离是相等的,但是B区在A 区的偏东方向,C区在A区的偏西方向。那么,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请同学设计一个方案,使得送牛奶的路线达到最短最快。这就是运用异步教学法中的“提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容易产生联想,构建出合理的数据模型。
(2)教师知道学生,在画出路线图之前,要确定好A、B、C三个区的具体方位,而实际上,问题中的三个区正好是构成一个等边的三角形。这个过程是异步教学中的“指示方法”。
(3)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分配任务了,可以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画出自己设计的路线图。这个过程就是异步教学中的“学生学习”过程,一般可以是单独的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以与老师共同学习。
(4)在学生画路线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在异步教学中称之为“明了学情”。
(5)学生画完路线设计图之后,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设计,提出问题,对个别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指导紧密结合。这是异步教学法中的“研讨学习”。
(6)老师从学生的设计图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并讲解在实际中怎样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佳。这是异步教学法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强化小结”。
四、总结
新课标的异步教学目标,就是使数学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愉快生活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运用异步教学法,有助于训练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研究热情,从而实现异步教学法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四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初探
问题教学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初探
昔 阳 中 学石金霞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初探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尤其在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历史课的教学效果。那么,借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不失为改变这种状况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的涵义与适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依据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以及养成心理品质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适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依据:
(一)问题教学法符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学生在教学中活动的自主性,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自觉积极,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感知、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将其变成自身财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维护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科学、适宜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知、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的目标。
二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是指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如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问题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并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之下,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三是创造性。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性更多的是指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创造性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学生的品质、特征和属性。学生的这种创造性说明:只要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适当,诱导得法,学生必定能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学会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教师科学设计并恰当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然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
(二)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问题教学法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的。因此,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着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对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可以发现后者正是适合前者需要的一种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三)问题教学法符合理沦联系实际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教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将过去的史实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联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育学理论还告诉我们:启发性原则是又一重要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问题教学法,设计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去思考、去探究、去争论,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争论当中感悟已有知识,获得新的见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践
我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不少较成功的实践,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案例。案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教学。
材料:在美国处于一片大萧条之中的时候,1932年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罗斯福以选举人票472:59票的绝对优势当上了美国第32任总统。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罗斯福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探究问题一: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帮助罗斯福总统解决阿尔和阿尔那个时代的美国人遇到的困难。
把学生分成四个委员会,分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
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下面是罗斯福为克服危机采取的措施,你的建议有没有被罗斯福总统采纳?你认为罗斯福总统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教材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意图。
采用文字与图片材料来启发同学的思维,如:出示材料:罗斯福:‚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让学生思考罗斯福迁就工人的目的是什么?
展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兴办工程有什么好处?
探究问题二:罗斯福总统为克服经济危机开出了很多‚秘方‛,与以前的政策相比,这些‚秘方‛的独到之处是什么?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
出示材料进行比较:柯立芝总统(1923-1928)提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施加的约束和控制‛。
胡佛(1929-1932)的就职演说中表示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
学生根据材料及课本知识,展开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1945),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
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于纽约。在从政早期,支持改革;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但仍从事政治活动;1928年竞选纽约州州长,任期内,实行发放老年津贴、失业保险、控制女工童工工时、发展公营电力等政策;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1933年就职。执政后,以‚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选连任。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罗斯福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得到了实施。63岁时由于脑溢血去世。
探究问题三: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而言,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得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运用问题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科学地设计问题
问题的科学设计是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因此,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完全是太容易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如果一开始就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的设计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层次分明。最好能使学生在解决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而解决下一问,前一问为后一问的解决作铺垫。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使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解题目能力得到了提高,进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定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点?在具体操作上一是根据教材设问,或在核心处设问,或在热点处设问,寻找问题良好的切入点。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设问,不断设计出富有价值、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是根据前后知识的关系设问,或联系,或比较,使学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再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扩展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要设计一些比较新颖、开放性或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能只拘泥于课本或标准答案。比较好的方式是利用一些新颖、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材料,灵活地设计和提出问题。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奋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二)恰当地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问题教学法能否实施的前提条件。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比较好的方式是利用相关的文字、表格、图片、录像、地图等资料,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然后水到渠成地提出问题,切忌干巴巴地由教师强行提出问题。采用前者时,往往这些资料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已经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从而使得提出的问题容易受到学生注意力的关注,有利于加快学生的思考和解题速度,使问题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来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来解决;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概括、归纳,最后由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员发言来进行;甚至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来进行。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最后都必须明确地解决问题,有效解除学生的糊涂认识,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但这里强调明确解决问题,并不等于任何问题都必须得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存在的疑惑得以解除,至于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符合客观事实就行。
(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运用问题教学法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应该在树立师生人格地位平等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为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体,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活动意味着参与、对话、沟通,它不仅是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他们—起分享、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体验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不违背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言权,允许他们自由地抒发各自的思维结果。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一要不断加深自身学科知识基础,并根据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历史学科的知识面非常广,只要是过去发生的几乎无所不包。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吸收知识,使自身的基础越来越雄厚和越来越新,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和提问时的材料,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永远保持吸引力。二要切实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如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解释说明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等等。否则,再好的教学方法到了手头,也发挥不了该有的功效。三要转变观念,明确教师在新形势下的“角色”。要摒弃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改变教师永远是主角、是支配者,学生是配角、是服从者的陈腐教学模式;改变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管得住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的陈腐观念。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教师的角色应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领导者,学生理智、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指导者。有了新的角色意识,教师才会不断浓化“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感觉,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社会实际,吸纳各个学科的知识;也才会促使自己去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促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问题”互动合作,共同提高。
由于接触和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时间还不长,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还是以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模式为主;至于由教师设置问题情境、由学生提出并合作解决问题的模式,在目前情况之下,仍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期望今后继续努力,探索出最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问题教学模式。
第五篇:异步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学习阶段调研报告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郑
平
内容摘要:2007年12月12日,温州市教育局邀请黎世法教授,举办《异步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专题报告会。会后,黎教授分别给温州第十二中学等6所中学的全体教师作有关“异步教学法”的专题讲座。旨在学习、引进和推广“异步教学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为了科学、和谐地学习、尝试、推进、实施“异步教学法”。特进行“异步教学法”学习阶段调查研究。调查目的:①“异步教学法”学习情况了解;②引进“异步教学”可行性分析; ③确定实验“异步教学法”的试点学校。调查对象:黎教授讲座过的6所学校。调查设计:①校长、或其他领导个别访谈;②部分教师座谈会;③校领导调查问卷;④部分教师调查问卷。对调查得到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并作出初步结论,最后归纳出在个结论和一个建议。
关键词:异步教学法
学习阶段、调研报告
一、缘起
2002年秋季,温州市部分小学、初中开始实施新课程教学,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2006年秋季,高中开始全面进行新课程实验。新课程的五年实施或实验中的探索、推进,取得很大进步,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效。特别是通过形成课程、课堂、课外“三课”整合的教学系统,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育技术,密切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创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模式;总结并推广探究性教学、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个体差异作业设计等做法和经验;积极倡导坚持启发教学原则,学习推广“异步教学法”,在班级授课制下实现因材施教,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成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主发展的乐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断深化教法、学法、考法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2007年12月12日,温州市教育局邀请我国异步教育学创始人,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湖北大学异步教学研究和推广中心主任黎世法先生,在温州中学学术报告厅举办黎世法“异步教学”理论实践专题报告会。上午,林卫平局长主持会议,黎世法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异步教学的基本理论。下午,安晋副局长主持会议,异步教学法实验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实验中学的校长和教师分别介绍了该校实施“异步教学法”的经验、成果和课堂教学录像。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市教师教育院以及各市直属学校的领导、教师等800多人参加会议学习。会前,黎教授到温州实验中学、温州二十一中学深入调研和交流。会后,黎教授分别给温州第十二中学等6所中学的全体教师作有关“异步教学法”的专题讲座。每场讲座都深受教师的敬佩。此次学习活动是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异步教学”理论在全国28个省(市、区自治区),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改变了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了班级授课制下的“同步教学”基础上,旨在引进“异步教学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为了科学、和谐地学习、尝试、推进、实施“异步教学法”。特进行“异步教学法”学习阶段调查研究。
二、调查
1.指导思想:
推进“三课”,即课程、课堂、课外,“三法”,即教法、学法、考法的研究,实施、优化、改进教法,引进“新法”而进行调查研究。2.调查目的:
①“异步教学法”学习情况了解; ②引进“异步教学”可行性分析; ③确定实验“异步教学法”的试点学校。3.调查对象:
黎教授讲座过的6所学校:
①温州第二实验中学(原温州第十三中学)②温州第十二中学 ③瑞安市外国语学校 ④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 ⑤平阳县腾蛟二中 ⑥苍南县龙港镇第五中学 4.调研人员:
郑
平、朱跃跃、凌华君、关振国、陈
柳 5.调查设计:
①校长、或其他领导个别访谈; ②部分教师座谈会 ③校领导调查问卷 ④部分教师调查问卷 6.调查时间:
2007年12月~2008年1月 7.情况归纳:(1)学校基本情况:
6所学校中城市的3所,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温州市第十二中、瑞安市外国语学校,农村的3所,苍南县龙港五中、平阳县腾蛟二中、永嘉县瓯北五中。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1所,瑞安外国语学校。示范初中1所,苍南县龙港五中,非示范初中5所。特色学校1所,瑞安市外国语学校,非特色5所。寄宿制2所,平阳县腾蛟二中、瑞安外国语学校,非寄宿制4所。学校规模中等,班级数30~35个班,温州第二实验中学只有24个班;教师数92~114人,其中市直2所学校高级教师比例高。初步结论:
①从中级、初级教师容易接受新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中级、初级教师比例高,有利于新教学方法引进和实施。6所学校中有4所学校较合适,其中平阳县腾蛟二中,约占91%,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约占70%,瑞安市外国语学校,约占91%,苍南县龙港五中,约占98%。
②若从中级、高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调节、控制、组织等能力强,新方法使用风险低的角度来看,温州第二实验中学,约占75%,温州第十二中学约占70%,这两所学校比较合适引进“异步教学”法。但是,有一个前提,要转变中级、高级教师的教学观念。(2)学校教改情况
学校做过哪些主要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改进或研究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温州十二中的“自然分材教学”,华东师大熊川武教育指导,已有1年;温州第二实验中学没有做过较大的教改;其它4所学校分别做一些尝试,如目标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成功教学法、分层辅导法、新教育实验、有效教与学方式校本行动研究等。但是都没有做过“异步教学法”尝试。分层教学法也是在学生竞赛辅导中进行分层辅导,或学生作业中进行分层辅导。初步结论:
因为6所学校都没有做过“异步教学法”的尝试,又因为有5所学校尝试过不同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改进教学方法的一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引进“异步教学法”有一定的基础。
(3)学校或校长是否有意在学校逐步开展“异步教学”实施方面,有5所学校有不同程度的意向在学校逐步开展“异步教学法”的实验。情况如下:
①温州第二实验中学:在初一年级数学学科中一些课中逐步实施,有经验后再推广。
②平阳腾蛟二中:先试点1—4个班级,2—3个学科,后推广。
③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在初一年级,英语、数学学科进行逐步开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广。④苍南龙港五中:想逐步尝试“异步教学法”中的个别做法。
⑤温州第十二中学:如果要做,可以两者(“自然分材教学法”、“异步教学法”)结合。已经有基础,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教改也已达成共识。初步结论:
①因苍南龙港五中正在做新教育实验,温州第十二中学正在做“自然分材教学法”实验,不宜再引进“异步教学法”实验,但是“异步教学法”的理念和思路可以指导,引领这两所学校的教改实验。
②比较合适开展“异步教学法”实验的学校有:温州第二实验中学,平阳腾蛟二中,永嘉瓯北镇第五中学,3所学校。(4)对“异步教学法”认识、理解情况
①原来学习过“异步教学法”理论的只有1位教师,41位教师没学习过。
②原来尝试过“六步教学法”的有5位教师,但是,只是“六步”中的部分实施,如学生预习中实践、学生作业中实践,但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没有指导)。37位教师没有尝试过。
③听了黎世法教授“异步教学法”专题报告后,对“异步教学法”的新认识方面。有35位教师(约占83%)总体感觉较好,主要原因是“异步教学法”的理念符合新课程理念(10位教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10位教师),针对性、系统性强(6位教师),总体感觉较好(2位教师),有利学生自学、学生纠错(6位教师),体现教师主导性(1位教师)。有5位教师认为操作有困难,有2位教师认为实施条件有困难,如学生要自觉,自学能力强,要小班化教学,时间要充裕,学生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习习惯等。
④对“异步教学法”的理念和思路的认识方面。有30位教师(约占72%)认为理念先进,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路明确、清晰、步步深入。其中认为学习成为学生需要的有12位教师,理念先进的7位教师,注重学习过程的4位,教师指导方式可取的4位教师,步骤系统齐全的3位教师。但是,认为“六步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困难的有11位教师,要求教师素质高的1位教师。
⑤对“异步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六步)—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的认识方面。认为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总结的有6位教师,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9位教师,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指导的有7位教师,共22位教师(约占52%)。认为太程序化、模式化、固定化、单一化的有10位教师,认为学生自学有困难的5位教师,认为课时不够、缺少细节、操作性不强的有5位教师。
⑥对“异步教学法”中教师指导三种形式(教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是为完成教师的全体指导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服务的;教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都是为了学生的个体学习(微观落实)服务的;教师的全体指导,分类指导愈及时,就愈有助于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有更多时间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对象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在明了学情,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可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某一学习时间存在某一共性的学习问题;在教师的分类指导过程中,也会显现出一个小范围内的“宏观—微观—再宏观”的教学周期。)的理解方面。理解到位的几乎没有,知道三类指导是怎样操作的有9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这三类指导操作及这三类指导之间关系知之甚少的有33位教师(约占80%)。⑦对“异步教学法”中八个基本内容(基本事实教学、理论教学、技术教学、技能教学、作业教学、综合学习实践成果教学、思维方法教学、生活态度教学)的认识方面。理解基本到位的5位教师,有点理解的33位教师(约占80%),没有反映的4位教师。
⑧对“异步教学法”中三一三思维法(举三归
一、以一反三)的认识方面。基本理解的4位教师,不理解的32位教师(约占78%),没有反映的5位教师。
⑨对“异步教学法”中,“六步学习法”,“三一三思维法”与“八个基本内容”之间关系的认识方面。基本理解的4位教师,不理解的32位教师(约占78),没有反映的6位教师。⑩对“是否想进一步学习异步教学法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5位(约占83%)教师想进一步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其主要理由有认为理念先进(6位教师),认为方法可取(9位教师),认为效果较好(20位教师);不想学习并应用的7位教师,主要理由是条件没有。11对“若有领导和专家指导,是否愿意做异步教学法实践○和研究?”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8位教师(约占90%)愿意做,其主要理由是教学需要改进,有专家指导,可以理论转化为实践,理论联系实践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12对“你认为异步教学法比较适用于哪类学生?”这个问○题的回答中,适用于优秀生,并学习态度自觉、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的有32位教师(约占78%),适用于中等生的4位教师,适用于后进生的4位教师,适用于全体学生的6位教师。13对“你认为异步教学法比较适用于哪些学科?”这个问○题的回答中,适用于理科的15位教师,适用于文科的1位教师,没有反映的26位教师;适用于数学学科的16位教师,适用于语文学科的14位教师,适用于科学学科的8位教师,适用于英语学科的5位教师,适用于社会学科的4位教师,适用于所有学科的5位教师。
14对“你认为异步教学法模式实施需要调整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0位教师(约占71%)认为需要调整,主要理由有:学习周期、测试周期要调整,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内容要调整,不能用一种教学模式,教科书要调整;具体情况作调整等。没有反映的12位教师。
15对“异步教学法还有其他什么想法?问题?或建议?”○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28位教师(约占67%)提出想法或建议。归纳起来主要建议有以下8点:要关注教师的情况,特别是教师的工作量,不能只顾学生;要专家指导、学校支持、教师分工合作;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要灵活运用;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要加强示范指导、在实践中学习;要增加可行性措施;要理论与实践联系、进行本校化;要以问题为中心实施教学;要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相结合。主要问题有以下5个:教师调控学生难;学生学业成绩下滑怎么办?操作不详细、缺少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学生如何评价(测试、考试等)问题;对教师评价(与现行优质课、骨干教师、“三坛”、“三名”、职称评审标准不一样)问题等。初步结论:
①教师原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异步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教师对“异步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理解还不是较到位。
②若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大部分教师是愿意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异步教学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要作一些调整和本土化研究。
三、总结
1.引进和推进“异步教学法”有意义和可行。①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优化。
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人的本领和做事的本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学生要终身发展必须要学会学习,“异步教学法”有利学生学会学习。
③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要体现“以学论教”和“用教材”,“ 异步教学法”的主要理念也是“以学论教”和“用教材”。
④温州教育要推进“三课”,即课程、课堂、课外,“三法”,即教法、学法、考法的研究、实施。“异步教学法”的引进有利“三课”、“三法”的研究和实施。
⑤通过市教育局进行“异步教学法”动员、学习、调研活动,校长、教师有所了解和理解,调研范围内的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愿意在专家指导下尝试“异步教学法”。有思想基础。
2.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可以在引进和推进“异步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实施、分析、总结、优化而逐步解决和落实,可以探索出比较适合温州教育教学的“教情”和“学情”的“异步教学法”,总结出一些经验,逐步推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综合调研情况中的初步结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申报情况。建议第一批进入“异步教学法”实验的学校7所。
①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
②温州市第十九中学(宏德中学,自报)③华侨职业中专(自报)④瑞安市第三中学(自报)⑤平阳新纪元学校(自报)⑥平阳腾蛟二中 ⑦永嘉瓯北镇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黎世法 《异步教育学》 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
2003年10月。
2、黎世法 《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 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
2003年10月。
2008年1月28日
(注:本调研报告是作者任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时撰写。作者现任温州市第十九中学书记、温州市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