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

时间:2019-05-12 22:2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

第一篇: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

课题2 氧气1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态氧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2.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是常用的_____________。氧气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是物质跟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氧气液化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2.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 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3.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4.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A.河水清澈 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 D.河边空气好 5.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7.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蚀 B.夏季食物腐败C.秋季山林着火 D.冬季河水结冰 9.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在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10.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五氧化二磷 D.四氧化三铁

11.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A.作燃料 B.供给呼吸

C.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D.携带方便 12.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1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

14为了保护空气,某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三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的氧化物转变为氮气,从而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15.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第二篇: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黄冈中学初三化学 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

2、实验装置:(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如图所示)

3、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用高锰酸钾作反应物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⑤收集气体。

⑥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4、收集方法:

①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操作要点:把盛满水的集气瓶(无泡)倒立在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放置。②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操作要点:使导气管尽量伸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放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应正放在桌面上。

8、注意事项:

①在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原因是利于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要刚露出橡皮塞,原因是利于排出产生的气体。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

⑤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利于充分排出瓶内空气。⑥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⑦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原因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二)、正确选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原则:易溶于水的气体选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的密度定“向上”或“向下”排气,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排气法操作简便,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三)、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大量的氧气,主要是通过使空气液化,再分离液态空气而制得,这是物理方法,其主要过程为:

(四)、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例如,高锰酸钾受热时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个反应就是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属于反应的基本类型,这两种反应可用字母表示为: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五)、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生成物一般是氧化物,例如,磷、硫、铝在氧气中反应,生成物分别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氧化铝,它们都是氧化物。不要误认为氧化反应只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包括物质跟含氧化合物的反应。

(六)、缓慢氧化

某些氧化反应进行得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例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与燃烧有所不同,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放热现象,但缓慢氧化时,放热,一般不发光;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或叫做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理解催化剂概念要注意几点:

1、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增大或减小两个方面。例如,在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是增大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今后还会学到一类催化剂,它可以减慢化学反应的速度。

2、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这并不是指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而是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后又转变为原来的物质,催化剂是反应条件。

3、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反应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5、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有人设计用如图的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氧气。

(1)图中有四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①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②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③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④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2)回答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c_____,d_____。(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要得到纯净的氧气,应在_______收集氧气。(4)制备氧气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

(5)此实验包括以下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气体、③检查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6)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上。解析:

(1)①试管口朝上倾斜;应略向下倾斜; ②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导管略伸出橡皮塞; ③铁夹夹在试管口;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④酒精灯外焰没对准药品加热;应将酒精灯移至试管底部药品的正下方。(2)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3)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4)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5)③④①②⑤⑥(6)正

例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白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了白色的氧化镁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了刺激性气体 D.铁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熔融物 解析:

本题是对能否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考查,A中的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故现象应是产生大量的白烟,雾是指小液滴分散形成的;B中错误在于出现了生成物的名称;C选项中应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答案为D 例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第三篇:初三化学氧气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 氧气教学设计 [1000字]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化学反应

第二课时:

1、化学反应的两种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生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让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模式是老师引导之一。其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 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明白学是为了用,而不是为考,这是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二、教案

荐上教版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第四篇: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法(重难点)(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Mn04=加热= 2K2MnO4+MnO2+O2 ↑(a)

2KClO3 = MnO2 /加热=2KCl+3 O2 ↑(b)2H202 =MnO2=2H20+2O2 ↑(c)

②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

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该气体的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b.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c.验满和存放: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住并正放在桌面上。

④实验步骤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个字,可用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实验步骤为: 连接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入药品;

收集、检验、验满、存放。

制取任何气体之前,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是利用气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在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操作方法是:先连接好仪器,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不能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b.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c.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受热面积。d.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e.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要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放药品部位加热。

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置于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g.用排水法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气体已集满。

h.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中导致试管炸裂)。

i.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用长颈漏斗时,其末端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导气管只需略微伸出橡胶塞。

c.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固体药品放在试管、烧瓶、锥形瓶、广口瓶等容器中,液体从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

d.在加热过氧化氢(双氧水)的实验中,由于5%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时有大量的水蒸气和少量的氧气共同逸出,带火星的木条比较难复燃,可将制得的气体先干燥,再检验。

(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要求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但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工业制取氧气,要求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廉、能够大量生产、对环境无污染等。

①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②原料:空气

③原理:根据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降温加压,使其液化,然后蒸发,得到氮气和液态氧。在该变化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贮存:加压到1.5×104 kPa,并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除分离液态空气外,工业上还可以用膜分离技术得到含氧90%以上的富氧空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发酵工业、化学工业、富氧燃烧等。

(3)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气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着自然界中氧气的平衡。

第五篇: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卷(30分)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u:64C:1

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

C、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不同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切割玻璃B、木炭吸附色素

C、石墨导电D、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

3、活性炭是冰箱除味剂的主要成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A、可燃性B、稳定性

C、吸附性D、还原性

4、古代一些书画家,用墨写的字或绘的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

A、纸的质量好

B、保存方法得当

C、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5、某同学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现被还原出来的亮红色金属铜又变成了黑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木炭量不足

B、酒精灯温度低

C、反应得不够完全

D、空气进入试管内,其中的氧气把铜氧化成氧化铜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D、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7、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氧化物是().....

A、CB、CO2C、H2D、CO8、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在集气瓶口上方闻气味

9、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闻瓶内气体的气味B、捉一个小虫子放进瓶内 C、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木条

10、制取二氧化碳的第一步操作是()A、将药品放入试管中

B、将仪器连接好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于水槽中

11、为了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向鸡蛋壳上滴加的药品是()A、澄清的石灰水B、稀盐酸 C、稀硫酸D、浓盐酸

12、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D、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3、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A、迅速做人工呼吸 B、拔打急救电话120

C、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15、某同学为了测定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广口瓶内装有石灰水和一袋正在萌芽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

C、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仍保持水平

D、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班级:姓名:学号:

二、填空题(21分,每空一分)

16、在O2,CO,CO2三种气体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能使人中毒的是;可用来制取“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是,呼出的是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据报道,某地民工在工棚中用炭煮火锅,发生了中毒事故,他们中毒的原因是:。

18、在家中除去暖水瓶胆内的水垢,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第二卷(70分)

20、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色,这是因为CO2溶于水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CO有剧毒是因为CO与人体血液中 结合,使其不能与O2结合。

三、简答题(18分)

22、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5分)

(2)(3)(4)

CO

(1)(2)(3)(4)(5)

23、(3分)电视剧《西游记》里,我们总能看到孙悟空及众神仙在云雾中走来走去,嫦娥在云雾缭绕的仙宫里翩翩起舞。产生仙境般的场景所用的物质是。此物质能形成云雾缭绕的原因是

24、(4分)为了研究CO2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他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实验他可得到什么结论?

25、(3分)“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1nm=10-9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

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程式。

26、(3分)当我们打开饮料瓶或啤酒瓶时,常会看到有大量的泡沫冒出,这主要是因

为饮料和啤酒中溶有一种气体,请你猜猜这是什么气体,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你猜想该气体是:,证明方法是:

四、实验题(22分)

27、(3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稀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进行收集(浓硫酸可吸收水分,常作干燥剂)。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1)(2)(3)(4)

29、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示意图(10分)

请用上图所示仪器分别组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高锰酸钾制取)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装置。(填写标号)

(1)制取氧气。若只用你所选的仪器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会产生的后果是。所以应该为:。

(2)制取二氧化碳对此装置的评价是:式是:。

30、(5分)在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

度比空气(填“大”或“小”),能溶于水。实验室里硫化氢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高锰酸钾制氧气”、“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原因是。(提示:空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9,其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之相比较,大于空气的,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反之比空气小)

五、计算题(9分)

31、(4分)用一氧化碳还原80g的氧化铜,可得到多少克的铜?

32、(5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3.2 L氧气,需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o1.43g/L)

下载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

    2012年暑假班宏志英语数学培训学校九年级化学测试卷二(考试内容:第二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王盼 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

    初三化学.doc

    1.(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

    初三化学

    争当爱路护路的“小卫士” 5月18日上午,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组到鸾凤中心小学检查指导工作。我校被定为铁路护路示范学校,每学期开展爱路护路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维护铁路运输的......

    氧气教案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性质。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交流与思考:氧气的存在和用途。交流与思考:氧气的存在和用途。 教师提出问题:氧气的存在形式?你都知道氧气有哪些用途? 氧气存在于空......

    氧气教案

    第二节:氧气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与碳、磷、硫、铁的反应现象及在空气中的现象,并对二者之间进行对比。 2: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以及......

    氧气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

    氧气-教案设计

    氧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

    氧气教案范文大全

    初三化学教案 氧气 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